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9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规范管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玲 杜雪平 +1 位作者 董建琴 董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风险高,再发心血管事件概率高,是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通过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使得本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降低。目...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风险高,再发心血管事件概率高,是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通过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使得本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降低。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管理SCAD患者运动耐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社区心脏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月,通过整群抽样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CHIS)(医生工作站)选取规范管理、75岁以下SCAD患者98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退伍军人特定活动问卷(VSAQ)等]对其进行调查。依据VSAQ测得的代谢当量(METs)值者分为运动耐量≤7.0 METs组和运动耐量>7.0 METs组,比较不同运动耐量SCAD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980例SCAD患者中,运动耐量>7.0 METs者108例(11.0%),5.0~7.0 METs者619例(63.2%),<5.0 METs者253例(25.8%);运动耐量≤7.0METs组SCAD患者的性别、年龄、PCI术接受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血压达标情况、规律运动情况、运动强度水平、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耐量>7.0 ME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是否规律运动、运动强度是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CAD患者有运动意识,但运动耐量整体水平较低(≤7.0 METs),缺乏运动指导,建议通过运动康复,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二级预防 运动耐量 运动康复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干性心包穿刺术中损伤冠状动脉致心脏压塞1例
2
作者 左嵩 龙德勇 +5 位作者 薄小雯 甄雷 蒋晨曦 桑才华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干性心包穿刺术作为建立心外膜通路的关键技术,自1996年首次报道至今已广泛应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等存在心外膜通路介导的复杂心律失常的治疗之中。近年来,随着室性心律失常消融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及普及,该技术临床需求日益增大。然而,干性... 干性心包穿刺术作为建立心外膜通路的关键技术,自1996年首次报道至今已广泛应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等存在心外膜通路介导的复杂心律失常的治疗之中。近年来,随着室性心律失常消融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及普及,该技术临床需求日益增大。然而,干性心包穿刺术操作极富挑战性,常遇到穿刺操作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本文报道1例干性心包穿刺时损伤冠状动脉分支导致心脏压塞的病例,通过及时给予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进行压迫止血,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生命危险,为将来临床中出现相似病例的处理提供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心包穿刺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压塞
下载PDF
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3
作者 肖遥 胡有志 +5 位作者 周健华 鲁晓斌 肖金凤 黄笑语 许方雷 华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组(模型+血府逐瘀合剂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组(模型+血府逐瘀合剂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LC3)Ⅱ。数彩图像显微分析系统测量冠状动脉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与管腔面积。动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定量测试试剂盒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结果HE染色:健康组心肌细胞排列有序、结构清晰。模型组心肌细胞杂乱无章、形态模糊、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中药低、中、高组心肌组织形态有所改善,且以中药高组效果较为显著。Masson:健康组心肌组织排列规整;模型组心肌梗死区被大量胶原组织取代(蓝染区),心肌细胞排列混乱,结构模糊;各用药组心肌组织形态有所改善,且以中药高组效果较为显著。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LC3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冠状动脉壁厚度、管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显著升高,SDH、CCO显著降低(P<0.05)。在经过血府逐瘀合剂干预后,LC3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冠状动脉壁厚度、管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显著降低,DH、CCO显著升高(P<0.05),且以高剂量最为显著。结论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改善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并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合剂 自噬 冠心病 血管重塑 心肌细胞线粒体
下载PDF
≤10 kg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治疗
4
作者 吕瑛 于丁 +3 位作者 刘凌 于洁 王军 黄建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评估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外科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1382例的临床资料。男性665例,女性717例;年龄6 d~3岁,平均(9.58±1.84)个月;体重1.6~10.0 kg,平均(8.82±... 目的评估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外科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1382例的临床资料。男性665例,女性717例;年龄6 d~3岁,平均(9.58±1.84)个月;体重1.6~10.0 kg,平均(8.82±1.13)kg。其中130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畸形根治术,77例行姑息手术。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术后死亡13例,占0.94%。死亡原因:低心排综合征7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低氧血症5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2例)。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且有价值的,临床效果肯定,但必须正确掌握手术时机,缩短手术时间,严格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武天坤 杨宏辉 +5 位作者 孟醒 陈赓禹 刘莹莹 朱利杰 徐桂安 李清曼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IVUS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1处病变为重度...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IVUS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1处病变为重度钙化,且已在IVUS指导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旋磨组78例和旋切组102例,评价支架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年的效果。结果旋磨组与旋切组患者最大钙化弧度分别为(220.66±20.73)°、(225.37±20.64)°,钙化长度比为0.74±0.04、0.73±0.05,支架置入前最小管腔面积为(2.48±0.07)mm^(2)、(2.50±0.09)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旋磨组和旋切组患者的最小支架面积分别为(5.40±0.23)mm^(2)和(5.51±0.20)mm^(2),即刻管腔获得面积分别为(2.89±0.32)mm^(2)和(3.02±0.40)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旋磨组和旋切组患者的最小支架面积分别为(4.65±0.19)mm^(2)和(4.76±0.20)mm^(2),两组患者血管丢失及靶血管重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架置入后效果。降低术后1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的比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旋磨术 切割球囊 重度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微血管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黄琪 隋向前 +4 位作者 蒋凤春 何武剑 裴德安 王士生 胡永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麝香保心丸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WF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vWF(50.93±32.98)μg/L治疗后v WF(49.65±35.12)μg/L,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前v WF(27.45±25.02)μg/L治疗后v WF(17.37±15.68)μg/L。治疗后vWF下降值麝香保心丸组(10.08±16.47)μg/L较常规治疗组(1.28±12.37)μg/L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PMVA患者能从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G+OEC护理模式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姚卫华 张申伟 +2 位作者 秦延平 陈福坤 陈亚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分析G+OEC护理模式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20例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G+OEC护理模式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20例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G+OE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焦虑量表(BAI)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以及SCL-90量表、BAI量表以及HAMD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的SCL-90量表、BAI量表以及HAMD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OEC护理模式能够缓解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EC护理 经导管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 情绪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像检查规范化及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
8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王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为响应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并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其内容包括影像检查规范化。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以及...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为响应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并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其内容包括影像检查规范化。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以及江苏省影像规范化执行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影像检查规范化需要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体系支撑,同时还要有行业以及设备厂家的技术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定期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影像指南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影像平台数据库建设,建立影像检查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大影像质控覆盖范围。医疗机构基于影像检查指南以及相关制度,强化培训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执行影像检查和报告的智能质控和评价系统;开设独立的影像门诊或多科室联合门诊,提高临床诊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和执行相关检查指南以及实施细则,基于多学科诊疗平台提高规范化影像检查水平,积极开展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影像检查的高效性和诊断的精准性。通过制定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的影像指南以及影像工作实施细则,执行具体规范措施和方案,大力推进影像检查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质量控制 管理体系 规范化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9
作者 任琳 王倩 +2 位作者 陈皓 赵甲彧 马利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PCI术后,观察A、B组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99、4.353;P=0.030、0.036),而观察A组与观察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治疗后2年,观察A、B组血栓弹力图中的MA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8.752、6.524;均P<0.001),但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3组总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9),其中观察组A、B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69、5.082;P=0.028、0.024),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65岁)STEMI患者(DAPT评分≥2分)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可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45mg/次)替格瑞洛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仍需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延长治疗
下载PDF
白杨素通过调控SIRT1/AMPK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刘永政 刘晓静 +2 位作者 王俊侠 刘平原 刘淑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9-722,共4页
目的 探讨白杨素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SPF级SD老年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6只)、药物对照组(6只)、白杨素组(6只)。空白组... 目的 探讨白杨素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SPF级SD老年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6只)、药物对照组(6只)、白杨素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不做其他处理,白杨素组给予白杨素20 mg/kg灌胃,药物对照组给予8μg/kg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检测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MB)、肌钙蛋白(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水平、SIRT1、AMPK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白杨素组CK、CK-MB、cTnI、MDA、ROS水平高于空白组,低于模型组、药物对照组,SOD、SIRT1、AMPK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高于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白杨素通过调控SIRT1/AMPK信号通路,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心肌损伤,抑制异常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曹向波 史博伦 +1 位作者 李艳凤 何发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 目的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不停组,接受停跳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停跳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状况、心功能分级状况、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受损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不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停跳,24 h引流量少于停跳组(P<0.05)。不停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分级优于停跳组(P<0.05),LAEDD、LVEDD小于停跳组,LVEF高于停跳组(P<0.05)。术后7 d不停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预后 心瓣膜 冠心病
下载PDF
唐蜀华教授从“阴平阳秘”论治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12
作者 刘宁 陆敬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另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进展到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疾病终末阶段[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平均寿命的增加,高龄心脏疾病和肾脏疾...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另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进展到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疾病终末阶段[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平均寿命的增加,高龄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人数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累及心脏和肾脏的疾病患者人数也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心肾阴阳失衡 上通下达 培本固元 阴平阳秘
下载PDF
老年胃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何正平 严为芳 +2 位作者 黄丽华 季学英 黄于庭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胃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胃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病耻感状况及基本资料展开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病耻感影响因... 目的了解老年胃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胃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病耻感状况及基本资料展开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病耻感总分为(70.98±7.98)分,其中社会排斥分数最高,为(22.65±5.14)分;老年胃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痛苦及病耻感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0.688,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居住情况、婚姻状况、胃癌家族史、是否转移、住院次数对病耻感得分有影响(P<0.05);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婚姻状况、是否转移、心理痛苦、实际住院次数是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胃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病耻感现象较为明显,与心理痛苦情况呈正相关关系,患者婚姻状况、是否转移、心理痛苦、实际住院次数是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可根据上述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癌 病耻感 心理痛苦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学案导学在重症心脏超声教学中的研究
14
作者 陈尚瑜 许欢 +3 位作者 王玲燕 李莉 付润 薛寅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脏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2月在该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7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学案导学组(24名)和传统教学组(23名),采用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教学效...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脏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2月在该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7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学案导学组(24名)和传统教学组(23名),采用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方式,比较2组教学质量。结果 学案导学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案导学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案导学组在学习兴趣、知识点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度、技术操作理解度及教学参与度的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了重症医学科规培医生学习心脏超声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心脏超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心脏超声 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住院高血压患者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实践
15
作者 胡安新 姚荣 +2 位作者 刘旭杰 杜霞 徐冬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损伤心、脑、肾这些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其导致的临床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且消耗很多的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标准化治疗方能达...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损伤心、脑、肾这些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其导致的临床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且消耗很多的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标准化治疗方能达到控制血压,延缓、降低靶器官损害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等目的;但由于患者难以得到科学、系统、标准化的药学服务,因此该类患者对疾病、药物治疗知识认知不足,不合理用药情况多见,存在大量误区,导致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最终无法达到降压目标,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住院高血压患者标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总结,旨在探索建立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为今后临床药师开展慢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高血压患者 标准化管理 合理用药 依从性 控制率
下载PDF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16
作者 尚晨黧 王丽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对比2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对比2组临床特点:年龄、就诊时间、心功能分级、心肌酶、B型钠尿肽(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多支病变比例等,并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发病年龄、病程、心梗后心衰发生率,就诊时间高于老年男性(t=5.235、4.644、8.876、14.755,P<0.05),老年女性心功能分级、TnⅠ、NT-proBNP高于老年男性(t=2.330、16.361,P<20.05),老年女性多支病变比例高于老年男性(χ=6.573,P<0.05)。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0.05)。结论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高于老年男性,合并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心功能分级 BNP 心肌酶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17
作者 侯磊 徐美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胺碘酮禁忌型ACS伴急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胺碘酮禁忌型ACS伴急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4.632,P=0.031);治疗2个月后,2组RMSSD、SDNN、pNN50及SDANN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hs-CRP、TNF-α、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胺碘酮禁忌型ACS伴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对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实验室指标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胺碘酮禁忌型 急性心律失常 瑞舒伐他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的一致性
18
作者 王佳旺 吴琼 +3 位作者 刘莲莲 韩雪 董传政 于靖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7-160,170,共5页
目的评价静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RFR)与金标准冠脉血管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侵入性生理学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以RFR≤0.89作为参考值与FF... 目的评价静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RFR)与金标准冠脉血管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侵入性生理学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以RFR≤0.89作为参考值与FFR≤0.80作为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价RFR与FFR一致性,RF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患者,共189支血管。以RFR≤0.89作为参考值与FFR≤0.80作为参考值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达81.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29,P<0.01),RFR≤0.89作为参考值其敏感度70.1%,特异度87.7%,阳性预测值75.8%,阴性预测值84.3%,准确率81.5%,ROC曲线下AUC面积为0.889(95%CI:0.842~0.937,P<0.01),RFR的cutoff值:0.915。约登指数为0.609。结论RFR与金标准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冠脉生理学评估方法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全周期比值 冠脉血管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