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6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CTA的ΔCT-FFR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魏凯 王玺 +4 位作者 何柏 赵子强 张威 荆晶 单冬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狭窄处的近端与远端CT-FFR测量差值(ΔCT-FFR)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诊断效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狭窄处的近端与远端CT-FFR测量差值(ΔCT-FFR)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诊断效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107例冠心病(CAD)患者的149支血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依次进行CCTA、CT-FFR、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以单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100判断为血管水平的重度钙化,根据CACS水平将冠状动脉分为CACS≥100组(n=56)和CACS<100组(n=93)。以FFR≤0.8作为诊断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金标准”,ΔCT-FFR定义为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狭窄处近端与远端CTFFR的测量差值。采用Pearson相关和Bland-Altman图评估血管水平CT-FFR与FFR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通过ΔCT-FFR校正CT-FFR的检测结果,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方法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血管水平分析其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诊断效能的增量价值。结果在血管水平CT-FFR与FFR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ACS≥100组:r=0.71,P<0.01;CACS<100组:r=0.73,P<0.01)和一致性(CACS≥100组:Mean=-0.01,P=0.25;CACS<100组:Mean=0,P=0.96)。与CACS<100组比较,CACS≥100组FFR(0.80±0.08 vs.0.84±0.09,P=0.004)和CT-FFR值(0.81±0.06 vs.0.85±0.06,P<0.001)明显降低,ΔCT-FFR值(0.14±0.06 vs.0.09±0.06,P<0.001)明显增高。与CACS<100组比较,CACS≥100组CT-FFR的诊断效能明显下降[(AUC=0.792,95%CI 0.663~0.889)vs.(AUC=0.929,95%CI 0.856~0.972),P=0.04]。经ΔCT-FFR校正诊断后,CACS≥100组CT-FFR的诊断效能较前明显提高[(AUC=0.876,95%CI 0.760~0.949)vs.(AUC=0.792,95%CI0.663~0.889),P=0.02],与CACS<10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结论对于重度钙化冠状动脉,经ΔCT-FFR校正后,CT-FFR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的诊断效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重度钙化
下载PDF
应用D-SPECT评估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灌注总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红芪饮片可显著改善PCI相关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中药饮片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下载PDF
糖脂代谢指标联合抗磷脂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崔佳 张明明 +2 位作者 王娜 高伟 李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糖脂代谢指标联合抗磷脂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12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抗磷脂抗体水... 目的探讨糖脂代谢指标联合抗磷脂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12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抗磷脂抗体水平,ROC分析糖脂代谢指标、抗磷脂抗体及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TC、TG、ACL、抗β2-G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组TC、TG、ACL、抗β2-GP1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C、TG、ACL、抗β2-GP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6项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TC、TG、ACL、抗β2-GP1单项预测价值(P<0.05)。结论TC、TG、ACL、抗β2-GP1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糖脂代谢指标 抗磷脂抗体 预后
下载PDF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左静 刘虹 +5 位作者 李金涛 王学杰 孙荣鑫 刘建军 宋金龙 魏月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小板聚集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面色暗紫、痰多体胖、倦态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2.5μmol/L、5μmol/L、300μmol/L诱导剂下的血小板聚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LVEF、SAQ量表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LVEDD、LVES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患者心绞痛频率及持续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美他嗪 老年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碎石术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作者 晋辉 孙红蕾 +6 位作者 韦艳 王中明 曾辉 刘静 周庆庆 尹遇冬 郑海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l syndrome,NSTE-ACS)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 目的观察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l syndrome,NSTE-ACS)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接受IVL治疗的所有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数据、手术操作具体数据及相关并发症,观察I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3例患者在此期间接受IVL辅助PCI,年龄(67.77±7.21)岁。76.7%的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3.3%的患者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6例(60.5%)为原位病变,11例(25.6%)为支架内再狭窄,6例(13.9%)为支架膨胀不全“补救”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支架植入/DCB后狭窄率为(3.372±4.040)%,最小管腔面积为(9.416±0.940)mm^(2)。围术期有1例患者出现慢血流,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16.7%,均为手术相关性心肌梗死,共7例。术后30 d无MACE发生。结论IV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饰冠状动脉钙化以实现支架充分膨胀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 血管内碎石术 冠状动脉原位病变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早期与晚期支架内血栓致4b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比较
6
作者 李晓卫 高静 +2 位作者 刘寅 高明东 肖健勇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比较早期与晚期支架内血栓(ST)致4b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及出院1年生存及预后情况。方法入选2015年1月—2018年2月冠状动脉造影确定ST致4b型AMI患者共302例。根据ST发生时间分为早期ST组(≤30 d)26例和晚期ST组(>30 d)276... 目的比较早期与晚期支架内血栓(ST)致4b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及出院1年生存及预后情况。方法入选2015年1月—2018年2月冠状动脉造影确定ST致4b型AMI患者共302例。根据ST发生时间分为早期ST组(≤30 d)26例和晚期ST组(>30 d)276例,对比2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的终点事件。主要研究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和再发AMI;次要研究终点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再次ST、心力衰竭及卒中。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2组患者无终点事件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4b型AMI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期间2组主要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vs.3.3%,P=0.243);早期ST组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晚期ST组(11.5%vs.1.4%,P=0.016),其他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年,早期ST组主要(20.0%vs.5.9%,P<0.05)及次要(36.0%vs.11.5%,P<0.05)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晚期ST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早期ST组1年累积无主要(P=0.022)及次要(P<0.001)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晚期ST组。Cox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是4b型AMI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植入主动脉内气囊泵(IABP)、缩短支架内血栓至球囊扩张(ST to B)时间是其发生次要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与晚期ST致4b型AMI患者相比,早期ST患者院内结局相似,长期预后差。术中植入IABP、缩短ST to B时间可能改善4b型AM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气囊泵 支架内血栓 靶病变血运重建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贫血对PCI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孙晓溪 陈珂 +1 位作者 胡东旭 范丽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31-535,共5页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析贫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病人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收集2012年3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病人...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析贫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病人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收集2012年3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液样本、实验室数据、超声心动图信息、血栓弹力图报告、各种影像学资料、长期随访数据等。根据病人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将120例病人分为贫血1组(42例)和非贫血1组(78例)。使用血栓弹力图评估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随访截至2020年12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血运重建、非致死脑卒中。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80例病人匹配成功,非贫血2组和贫血2组各40例,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匹配后,贫血2组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及全因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贫血2组(P<0.05)。两组全因死亡事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37;χ^(2)=4.382,P=0.036)。结论:贫血会增加PCI术后病人发生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风险,增高长期全因死亡率,病人预后较差。临床需重视合并贫血的心血管病人,及时纠正贫血状态,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倾向性评分匹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血小板高反应性 长期预后
下载PDF
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STEMI行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盼盼 张晶晶 梁冰燚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122例STEMI行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 目的研究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122例STEMI行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心脏康复,观察组61例应用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动脉僵硬度和不良心脏事件。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别为(387.69±10.53)m、(61.01±5.44)%,均高于对照组(367.55±9.18)m、(57.45±6.0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为(58.70±0.97)mm低于对照组(59.59±1.05)mm(P<0.05);观察组干预后,踝肱指数(ABI)水平为(0.94±0.09)高于对照组(0.89±0.10),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水平分别为(1.75±0.27)m/s、(7.59±0.53)m/s,均低于对照组(1.94±0.35)m/s、(8.01±0.68)m/s(P<0.05);观察组干预后,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peak VO2)和无氧阈值(AT)水平分别为(93.01±9.44)W、(449.30±22.87)s、(19.69±3.73)mL/(kg·min)、(14.20±1.86)mL/(kg·min),均高于对照组(83.45±9.06)W、(412.59±23.45)s、(17.55±3.58)mL/(kg·min)、(13.15±2.05)mL/(kg·min)(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28%(2/61)低于对照组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八段锦运动的Ⅱ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对STEMI行PCI术后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降低动脉僵硬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Ⅱ期心脏康复 心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川芎嗪调控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朱静 梁健球 刘宝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脂肪乳剂灌胃建立CHD大鼠模...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脂肪乳剂灌胃建立CHD大鼠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川芎嗪低、中、高剂量腹腔注射川芎嗪,各组均连续治疗3周。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Wnt3a、β-cateni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功能低于对照组和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均P<0.05)。对照组心肌细胞大小均等,心肌纤维无肿胀、排列紧密,模型组心肌纤维呈现明显肿胀、断裂,细胞排列无规则,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心肌损伤逐渐改善,细胞水肿变性减少,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川芎嗪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Wnt3a、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低、中剂量组(均P<0.05)。结论:川芎嗪能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减轻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冠心病 WNT信号通路 Β-连环蛋白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心脉隆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VEGF、TGF-β、NT-pro BNP检测的分析
10
作者 刘晓晨 苏国宝 +1 位作者 周朝元 王俊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左西孟旦联合心脉隆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 目的 研究左西孟旦联合心脉隆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致心衰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40例为对照组接受左西孟旦治疗,40例为观察组接受左西孟旦联合注射用心脉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及VEGF、TGF-β、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75.00%(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DD、LV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LVDD、LV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VEGF、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VEGF、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经左西孟旦联合心脉隆治疗可较单一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获得更高的疗效,患者心功能改善更明显,能更有效改善VEGF、TGF-β、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心脉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N末端脑钠肽原
下载PDF
中药改善冠心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越 许伟明 +3 位作者 张佳乐 陆飞 崔雨婷 胡镜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3-1276,共4页
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2]中指出,目前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城市为44.26%,农村为46.74%,占中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冠心病1 ... 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2]中指出,目前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城市为44.26%,农村为46.74%,占中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冠心病1 139万。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药 运动耐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价值
12
作者 张俊彪 郭军霞 刘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08-2022/08该院心内科接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病例,均接受CCTA检查,按照是否为高危斑块分为高危组、非高危组,对于高危斑块依据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08-2022/08该院心内科接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病例,均接受CCTA检查,按照是否为高危斑块分为高危组、非高危组,对于高危斑块依据1年随访后斑块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未进展组,对比其CCTA斑块定量参数差异及对高危斑块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CCTA检查发现高危斑块发生率达83.33%(75/90),其中点状钙化斑块64例(71.11%),低密度斑块38例(42.22%),重塑指数RI、脂质斑块负荷大于非高危组(P<0.05),高危组基于CCTA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及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均低于非高危组(P<0.05);进展组的斑块总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RI、脂质斑块负荷均大于无进展组(P<0.05),进展组最小管腔面积、FFRct、FAI小于无进展组(P<0.05);斑块总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最小管腔面积、FFRct、FAI、RI、脂质斑块负荷及各项联合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例的高危斑块进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07、0.801、0.788、0.756、0.763、0.768、0.775、0.806、0.872。结论CCTA斑块定量分析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及其进展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A 斑块定量分析 老年 冠心病 高危斑块 进展
下载PDF
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徐静 潘昱 +1 位作者 严美爱 卢钰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究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OSAS合并冠心病... 目的 探究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OSAS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采用下颌前伸式阻鼾器辅助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改善率、睡眠参数[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睡眠],计算N1期、N2期、N3期以及REM期与总睡眠时间的比例。记录呼吸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检测记录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浓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AHI显著降低[(8.65±2.64)次/h vs.(26.87±4.21)次/h,P<0.05],SaO2显著升高(92.76%±12.84%vs. 86.64%±12.51%,P<0.05),hs-CRP浓度显著降低[(6.13±0.32)mg/L vs.(4.92±0.41)mg/L,P<0.05],血清TNF浓度显著降低[(13.27±3.62)μg/L vs.(21.62±4.12)μg/L,P<0.05],REM、N2以及N3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升高,N1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照组中,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OSAS合并冠心病患者能有效增加上气道截面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血氧浓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下颌前伸式阻鼾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氧浓度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阻塞性冠心病患者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分析
14
作者 杨飞 陈蓉 +5 位作者 杨智翔 杨越 庞智英 贾鹏 崔书君 王大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05支冠状动脉,依据冠状动脉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值,将冠状动脉分为FFR_(CT)异常组(FFR_(CT)≤0.80,117支)和FFR_(CT)正常组(FFR_(CT)>0.80,88支)。比较两组高危斑块特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危斑块特征对FFR_(CT)异常的影响。结果FFR_(CT)异常组正性重构(PR)、低密度斑块(LAP)发生率显著高于FFR_(CT)正常组(P<0.05)。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LAP、PR是促进FFR_(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TA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LAP、PR与FFR_(CT)异常发生密切相关,该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识别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冠心病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血流储备分数 高危斑块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意愿及应用
15
作者 崇爱国 季红慧 +2 位作者 罗秀英 徐伟 胡彬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意愿,观察使用App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运动需求、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患者选择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因素进... 目的 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意愿,观察使用App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运动需求、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患者选择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因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140例坚持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患者设为运动组,62例不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74.26%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合理运动,89.11%认为需要记录运动情况,84.16%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81.68%认为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方便,74.26%的患者关注自身健康、53.96%的患者认为健康可以被管理,74.75%的患者对体检报告关注并处理,当前有62.87%的患者在使用网上医疗App。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因素前三位分别为担心使用过程中收费(79.21%)、担心泄露个人信息(76.24%)、相似App太多选择困难(59.41%)。跟踪随访1年间,运动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28%)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2,P=0.011)。结论 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担心使用过程中收费和泄露个人信息,限制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对App的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血管运动管理App 健康管理 调查
下载PDF
腔内影像学指导下旋磨联合血管内碎石术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1例
16
作者 胡司淦 高大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3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因“发作性胸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脉搏74次/min,血压138/73 mm Hg(1 mm Hg=0.133 k Pa),口唇无发绀,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率74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检查示V1-5导联ST-T...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因“发作性胸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脉搏74次/min,血压138/73 mm Hg(1 mm Hg=0.133 k Pa),口唇无发绀,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率74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检查示V1-5导联ST-T变化。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 2.46μg/L,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罪犯病变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重度钙化狭窄,最重处95%狭窄(图1(1)),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斑块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旋磨术 血管内碎石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
17
作者 刘书婷 查开继 +1 位作者 李培杰 张永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访1 a,根据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6例)、无左心室重...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访1 a,根据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6例)、无左心室重构组(94例),根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9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左心室重构组、无左心室重构组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高危斑块特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未发生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病变长度、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左心室重构 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免疫炎症因子和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18
作者 谢心 徐浣白 +2 位作者 樊月月 罗浩 吴坚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方组(中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西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给药6周后胸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水平及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病理变化。结果:用SNK法两两比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在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养阴方组大鼠胸、腹主动脉各层细胞结构的组织修复方面优于模型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养阴方 炎症因子 胸主动脉内膜 胸主动脉中膜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名中医姜德友基于寒地致病因机特色论治冠心病经验
19
作者 王虎 张依轮 姜德友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东北寒地致病因机及寒地伏邪致病特点论治冠心病经验。认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为东北寒地致病基本因机,加之寒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伏寒、伏风、伏郁、伏火等潜藏为患,以致疾病迁延难愈。其治,法当温润,...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东北寒地致病因机及寒地伏邪致病特点论治冠心病经验。认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为东北寒地致病基本因机,加之寒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伏寒、伏风、伏郁、伏火等潜藏为患,以致疾病迁延难愈。其治,法当温润,治宜清化,逐其新痼,兼施通补,以自拟君络通为基,立足心脉之通达,分治以散寒温阳、祛风搜络,化痰祛瘀、活血开络,以通为补、理气畅络,益气生津、润燥复络之法,补其虚、祛其实,通心络、止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因机特色 伏邪 姜德友 冠心病 临床经验 龙江医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