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钾水平预测2类肺动脉高压患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郭耘廷 侯晓敏 +6 位作者 白剑英 常铭洋 赵旭 孙琳 郑志发 施熠炜 秦小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背景肺动脉高压(PH)常由左心疾病所致(2类PH),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钾通道功能障碍是PH的标志,但该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仍不清楚,钾离子对PH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2类PH患者的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 背景肺动脉高压(PH)常由左心疾病所致(2类PH),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钾通道功能障碍是PH的标志,但该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仍不清楚,钾离子对PH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2类PH患者的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评价血钾水平对2类PH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2类PH的400例成年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吸烟情况及吸烟指数(SI)、饮酒史。(2)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3)实验室资料:血钾、心肌标志物[降钙素原、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右房室瓣反流峰值流速、肺动脉收缩压)。依据血钾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3.5 mmol/L组(n=57)、3.5~5.5 mmol/L组(n=340)、>5.5 mmol/L组(n=3)。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比较不同血钾水平患者的出院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钾对2类PH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5.5 mmol/L组患者降钙素原及NT-proBNP高于<3.5 mmol/L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钾水平与NT-proBNP(rs=0.133)、右房室瓣反流峰值流速(rs=0.017)、肺动脉收缩压(rs=0.126)呈正相关(P<0.05)。将血钾水平进一步分为<3.5 mmol/L、3.5~3.9 mmol/L、4.0~4.9 mmol/L、5.0~5.5 mmol/L、>5.5 mmol/L,以深入研究血钾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Log-rank(Mantel-Cox)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大于平均住院水平的2类PH患者,不同血钾水平患者(<3.5 mmol/L、3.5~3.9 mmol/L、4.0~4.9 mmol/L、5.0~5.5 mmol/L、>5.5 mmol/L)的累积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ROC曲线结果显示,血钾对非轻症PH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577,截断值为3.91 mmol/L,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52.5%]与NT-proBNP的诊断价值相近(AUC=0.585,截断值为1070.69 pg/mL,灵敏度为78.1%,特异度为39.6%),可有效预测2类PH的严重程度。结论血钾水平可预测2类PH患者的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干预血钾水平可能是防治PH的新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钾 超声心动图 住院时间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基于LASSO回归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2
作者 祁海燕 王捷 +1 位作者 罗玉玺 武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54-2960,2968,共8页
背景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HUA)是某些疾病的影响因素,然而HUA是否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HUA与CPHD的相关性,旨在为CPHD患者血尿酸(SUA)水平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9—2023年新... 背景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HUA)是某些疾病的影响因素,然而HUA是否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HUA与CPHD的相关性,旨在为CPHD患者血尿酸(SUA)水平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9—2023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患有CPHD分为CPHD组(470例)和COPD组(70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LASSO回归法对变量进行筛选,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排除混杂因素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OPD患者合并CPHD的影响因素。结果CPHD组女性、汉族、吸烟、饮酒、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比例、淋巴细胞百分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COPD组,心功能3~4级、HUA、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比例、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UA、血尿素氮、D-二聚体、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选出变量后进行PSM,最终得到COPD组469例、CPHD组469例。匹配后CPHD组心功能3~4级、HUA占比、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大于COPD组,支气管哮喘、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A升高、心功能3~4级、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内径增加是COPD患者合并CPHD的危险因素(P<0.05),患有支气管哮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为COPD患者合并CPHD的保护因素(P<0.05)。将SUA水平按四分位数分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SUA<237.31μmol/L)比较,Q4(SUA>381.29μmol/L)患者患有CPHD的风险增加1.421倍。结论HUA是CPHD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积极控制SUA水平有助于预防CPH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高尿酸血症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病例对照研究 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钱王燕 虞鸣娟 +4 位作者 陈访 李妍妍 张赛 葛小宁 陈润祥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血清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收治COPD患者172例,根据...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血清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收治COPD患者172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PHD分为合并PHD组82例和COPD组90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PHD患者分为轻度亚组(30~50 mmHg,21例)、中度亚组(51~70 mmHg,37例)和重度亚组(≥71 mmHg,24例),再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PHD患者分为Ⅰ~Ⅱ级亚组(44例)、Ⅲ~Ⅳ级亚组(3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COS、ICOSL水平,分析ICOS、ICOSL与PASP、NYHA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OS、ICOSL诊断COPD合并PHD的价值。结果合并PHD组血清ICOS、ICOSL水平高于COPD组(t=14.526、34.508,P均<0.001)。重度亚组血清ICOS、ICOSL及PASP水平高于中度亚组和轻度亚组(F/P=125.351/<0.001、163.591/<0.001、84.292/<0.001),Ⅲ~Ⅳ级亚组血清ICOS、ICOSL水平均高于Ⅰ~Ⅱ级亚组(t/P=11.658/<0.001、27.345/<0.001)。PHD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与PASP、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r=0.439、0.416、0.501、0.497,P均<0.001)。血清ICOS、ICOSL及二者诊断COPD患者合并PH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723、0.926,二者联合高于单独ICOS、ICOSL诊断(Z=4.021、5.194,P均<0.001)。结论COPD合并PHD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功能降低有关,联合检测ICOS、ICOSL可有效评估COPD患者PH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B型利钠肽、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慢性肺心病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俞祥洲 程文 张正国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27,34,共5页
目的目前评估慢性肺心病预后情况的疗效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BNP、CysC及GNRI对慢性肺心病预后价值的预测。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名慢性肺心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随访... 目的目前评估慢性肺心病预后情况的疗效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BNP、CysC及GNRI对慢性肺心病预后价值的预测。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3名慢性肺心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或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导致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CysC及GNRI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在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BNP、CysC、GNRI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OR:1.015,95%CI:1.006~1.025)、CysC(OR:11.209,95%CI:3.395~31.797)均是导致CP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而GNRI(OR:0.961,95%CI:0.927~0.995)是导致CPHD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BNP、CysC、GNR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874与0.773,将三指标进行联合诊断显示AUC为0.965。结论BNP、CysC及GNRI是影响慢性肺心病预后的独立因素,BNP、CysC及GNRI有助于评估慢性肺心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血清胱抑素C B型利钠肽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下载PDF
陈新宇从“阳虚邪滞”论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介绍
5
作者 贺琪珺 蔡虎志 +1 位作者 邓凯文 陈新宇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4-5,8,共3页
陈新宇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与科研4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对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有独特见解。陈新宇教授... 陈新宇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与科研4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对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有独特见解。陈新宇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以心肺阳气亏虚为本,痰浊水饮瘀血为标,治疗当以温阳散邪为主,平调心肺阴阳为辅。用药应以温里、补益为主,祛邪为辅,必要时可加峻猛攻伐之品,达起沉疴、救危重之功效。现将导师辨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新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6
作者 魏斌 程钰 +3 位作者 寇梦佳 谭伟丽 赵翰韬 焦扬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91-599,共9页
[目的]本研究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循证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检... [目的]本研究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循证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搜集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分别使用AMSTAR-2、PRISMA 2020、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涉及16种中药注射液,29个结局指标。AMSTAR-2评价结果表明,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整体较低,无中、高质量文献,条目2(前期方案)、3(研究类型选择原因)、4(文献检索)、8(研究特征描述)、10(资助来源)具有明显缺陷。PRISMA 2020结果显示8个主题条目的报告完整度<50%,分别为检索策略、方法综合、可信度评价、结果综合、证据可信度、注册与计划书、利益冲突和补充材料。GRADE评估结果表明纳入研究中无高质量证据体,方法学质量低、结果不一致、存在发表偏倚是证据质量降级的主要因素。[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提示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有效且基本安全,有助于纠正肺心病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目前已发表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文献报告存在一定缺陷,且证据质量等级不高,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证据为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循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肺心病 方法学质量 报告质量 证据质量 系统评价再评价
下载PDF
高原地区COPD合并肺心病的风险因素及其与血清hs-CRP、NT-proBNP、TNF-α的关系
7
作者 鲜海英 何清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6,83,共5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风险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PR)、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高原地区COPD患者的病历资料,根...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风险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PR)、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高原地区COPD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CPHD分为CPHD组(n=37)和非CPHD组(n=9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hs-CRP、NT-proBNP、TNF-α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上述三项血清指标是否为影响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上述三项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的效能。结果:CPHD组MPV、hs-CRP、NT-proBNP、TNF-α均高于非CPHD组(P<0.05),FEV1%、LVEF均低于非CPH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11.40 fL、FEV1%<55.80%、hs-CRP≥21.02 mg/L、NT-proBNP≥513.00 ng/mL、TNF-α≥173.17 ng/mL是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CRP、NT-proBNP、TNF-α对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均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0.817、0.703;三项血清指标联合预测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的AUC为0.921。结论:血清hs-CRP、NT-proBNP、TNF-α的异常高表达是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的重要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望成为高原地区COPD患者合并CPHD的灵敏性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高原地区 高敏C反应蛋白 N末端B型脑钠尿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沁濡 尹琴 +1 位作者 李娟 甘洪玉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患者长期缺氧可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作为慢阻肺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预后。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成为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患者长期缺氧可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作为慢阻肺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预后。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综述近5年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动脉高压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参附强心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姚栋瀚 彭红建 洪仅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肺心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肺心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加用参附强心丸。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肺功能、抗氧化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SV、FEV_1/FVC、PEF、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PO、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SV、FEV_1/FVC、PEF、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PO、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并可改善机体过氧化反应及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参附强心丸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心肺功能 抗氧化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免疫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0
作者 王梅爱 黄秋虹 +2 位作者 陈慧勤 黄倩 郑丹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47,354,共6页
目的:分析雷公藤甲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免疫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只雄性大鼠,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作为肺动脉高压组,皮下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建模成功后肺动脉高... 目的:分析雷公藤甲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免疫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只雄性大鼠,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作为肺动脉高压组,皮下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建模成功后肺动脉高压组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雷公藤甲素A组、雷公藤甲素B组、雷公藤甲素C组5个亚组。阳性对照组使用30 mg/kg泼生坦灌胃,雷公藤甲素A、B、C组分别腹腔注射0.1、0.2、0.4 mg/kg雷公藤甲素,正常组、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28 d后,对比各组mPAP、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小动脉形态、肺小动脉重塑、免疫炎症相关指标及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①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雷公藤甲素A、B、C组mPAP、RVSP、RVHI、MT%、MA%、Th17细胞比例、IL-6、IL-17水平、TLR4、NF-κB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Treg细胞比例、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②阳性对照组、雷公藤甲素A、B、C组mPAP、RVSP、RVHI、MT%、MA%、Th17细胞比例、IL-6、IL-17水平、TLR4、NF-κB表达量低于模型组,Treg细胞比例、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③雷公藤甲素A、B、C组mPAP、RVSP、RVHI、MT%、MA%、Th17细胞比例、IL-6、IL-17水平、TLR4、NF-κB表达量均低于阳性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IL-10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④随着雷公藤甲素干预剂量增加,mPAP、RVSP、RVHI、MT%、MA%、Th17细胞比例、IL-6、IL-17水平、TLR4、NF-κB表达量逐渐降低,Treg细胞比例、IL-10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修复肺动脉高压累及的心脏损伤,抑制肺小动脉重塑,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所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且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雷公藤甲素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肺动脉高压 免疫炎症 肺小动脉重塑
下载PDF
基于WHO-FICs构建个体化心脏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11
作者 张云珊 李娴 +1 位作者 罗杨倩 张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个体化心脏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 目的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个体化心脏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5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WHO-FICs构建的个体化心脏康复干预方案,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26.38±6.07)mm]、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4.22±0.56)mm]、肺动脉收缩压(PASP)[(37.48±3.57)mmHg]均低于对照组[(29.26±4.49)mm、(5.89±0.47)mm、(42.36±3.49)mmHg],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3.01±0.46)L]、用力肺活量(FVC)[(3.35±0.29)L]、FEV1/FVC[(70.28±7.05)]及运动持续时间(ED)[(391.29±55.36)s]、峰值摄氧量(VO_(2)peak)[(20.21±4.36)ml·kg^(-1)·min^(-1)]、无氧阈(AT)[(13.09±1.22)ml·kg^(-1)·min^(-1)]、6 min步行试验(6MWT)[(375.19±40.26)m]均高于对照组[(2.56±0.23)L、(2.49±0.26)L、(65.46±7.39)、(357.54±55.72)s、(17.64±4.13)ml·kg^(-1)·min^(-1)、(11.24±1.36)ml·kg^(-1)·min^(-1)、(345.57±40.31)m](P<0.05);干预后,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72.19±6.25)分]、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CCQ)评分[(74.08±5.11)分]高于对照组[(67.31±6.04)分、(65.29±5.03)分](P<0.05);干预期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0%VS 16.67%)(P<0.05)。结论基于WHO-FICs构建的个体化心脏康复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肺功能 运动耐力 心脏康复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结合康复训练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石俊杰 张友涛 左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50-853,870,共5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结合康复训练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结合康复训练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干预,2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心功能[心脏指数(CI)]、运动耐力[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及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慢性肺心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ICD-CPHD)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V 1、FVC、PEF、FEV 1/FVC、CI和6MWT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PAS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CA评分和QLICD-CPH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干预可以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康复训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下载PDF
Tei指数联合血清Gal-3、LCN-1对慢阻肺并发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张芳 马国庆 +3 位作者 何旭林 喇永宁 马磊 陈霄鹏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0-43,47,共5页
目的分析Tei指数联合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actolectin 3,Gal-3)、脂质运载蛋白-1(lipid carrier protein-1,LCN-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慢性肺心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 目的分析Tei指数联合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actolectin 3,Gal-3)、脂质运载蛋白-1(lipid carrier protein-1,LCN-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慢性肺心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COPD并发CPHD的患者114例,其中急性期患者有60例(急性组),缓慢期有54例(缓慢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98例即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Gal-3、LCN-1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ei指数、血清Gal-3、LCN-1水平对COPD并发CPH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组和缓慢组FEV_(1)、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显著降低,急性组水平显著低于缓慢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组和缓慢组Tei指数、Gal-3、LC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急性组显著高于缓慢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并发CPHD患者血清中Gal-3的表达水平与LCN-1呈正相关关系(P<0.05)。Tei指数联合血清Gal-3、LCN-1诊断COPD并发CPHD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Tei指数、Gal-3、LCN-1单独诊断(P<0.05)。结论COPD并发CPHD患者血清中Gal-3、LCN-1表达水平及Tei指数升高,三者联合可明显提高COPD并发CPHD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心病 半乳糖凝集素-3 脂质运载蛋白-1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
14
作者 张立臻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8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治疗,根据阿托伐他汀钙使用剂量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前...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8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治疗,根据阿托伐他汀钙使用剂量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前者采用小剂量治疗,后者采用大剂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心功能(LVEF、SV)。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LVEF、S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选择20mg/d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方案可确保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赵航天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水平、早搏发作频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65.22%(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NN、RMSSD、SDANN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早搏发作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D、NO、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早搏发作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早搏 胺碘酮 美托洛尔 血管内皮功能 早搏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王艳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心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FEV1、MVV、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可提高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多索茶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多索茶碱 肺源性心脏病 失代偿期 心肺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钟春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CP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基于此,观...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CP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进行呋塞米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14d,比较两组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EV_(1)、FVC、MVV、PaO_(2)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应用于CPHD患者中,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麝香保心丸 呋塞米注射液 肺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布地奈德在CPHD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叶建文 魏尤良 +1 位作者 黄芩 李鹰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56-58,72,共4页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60例CPH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60例CPH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治疗。治疗前、治疗7 d后测定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比较两者比值即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和pH]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T-proBNP、FVC、FEV1、FEV1/FVC、PaCO_(2)、PaO_(2)和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PaCO_(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VC、FEV1、FEV1/FVC、PaO_(2)和pH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配合常规治疗对CPHD患者的NT-proBNP水平、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IPAP无创呼吸机 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肺功能 血气分析指标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及救治结果的影响
19
作者 刘知远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急性肺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8例高原急性肺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4例。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7...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急性肺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8例高原急性肺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4例。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7d后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_(2))为(80.69±6.25)mmHg,高于对照组的(73.54±6.19)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为(45.69±4.84)mmHg,低于对照组的(50.07±5.12)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分别为(3.26±0.55)L、(2.21±0.42)L、(67.79±6.15)%,高于对照组的(2.87±0.49)L、(1.78±0.37)L、(62.02±5.89)%(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32±1.42)d、(17.35±2.04)d,短于对照组的(15.63±1.88)d、(21.27±2.25)d,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相比(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提高急性肺心病治疗效果,加快血气指标复常,减轻肺功障碍,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且VAP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心病 机械通气 序贯通气 血气分析
下载PDF
PLT、MPV、BNP联合检测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吴颖 高蔚 翁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因呼吸困难在该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180例,将其分为非肺心病组(95例)和肺心病组(85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因呼吸困难在该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180例,将其分为非肺心病组(95例)和肺心病组(85例)。同时,根据治疗时间将肺心病组进一步分为急性加重期组(85例)和缓解期组(85例)。比较各组PLT、MPV、BNP指标变化情况,并对BNP水平与MPV、PLT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PLT水平显著低于非肺心病组,而MPV、BNP水平显著高于非肺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PLT、MPV、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BNP[(332.24±37.10)pg/mL]及MPV[(11.92±1.26)fL]水平明显高于非肺心病组,PLT[(142.25±31.32)×10^(9)/L]水平明显低于非肺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非肺心病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BNP水平与MPV水平呈正相关(r=0.357,P<0.001),BNP水平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0.260,P=0.048),PLT水平与MPV水平呈负相关(r=-0.340,P<0.001)。结论BNP对肺心病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MPV与PLT、BNP联合检测时,可以成为评估肺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和血栓易感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B型钠尿肽 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