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2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T2DM患者骨钙素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1
作者 吕齐欢 康冬梅 +2 位作者 刘炯炯 孟兰 沈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OCN)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106例中老年T2DM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分为无斑块组(41例)、1个斑块组(30例)和大于1个斑块组(35例)。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3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8例)。...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OCN)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106例中老年T2DM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分为无斑块组(41例)、1个斑块组(30例)和大于1个斑块组(35例)。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3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8例)。比较各组OCN水平和临床、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斑块数和稳定性的因素。结果大于1个斑块组OCN水平最低(P<0.05)。不稳定斑块组OCN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血清OCN水平51~75分位、25~50分位、<25分位区段发生不稳定斑块可能性分别是>75分位区段5.477、10.328、16.651倍(P<0.05)。结论中老年T2DM人群低水平血清OCN出现颈动脉多发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糖尿病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张胜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52-54,58,共4页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12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病情进展相关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FT3、FT4、IGF-1和IGFB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SH和lipocalin-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改善甲状腺激素指标和病情进展相关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维生素B12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 维生素B12 甲状腺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黄琴 郭良敏 +2 位作者 王引利 侯维维 张舒慧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治疗、基础心力衰竭治疗以及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6 min步行测试],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80 d,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NT-proBNP和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LVEDD、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F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例发生心源性死亡,观察组无死亡病例,观察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在降低血糖、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明显,对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疗效
下载PDF
综合护理服务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鲁红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1-0164,共4页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均25例,分别进行综合化护理和常规化护理,综合护理包括:快速的预检分诊,及时的识别胸痛患...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均25例,分别进行综合化护理和常规化护理,综合护理包括:快速的预检分诊,及时的识别胸痛患者;快速有效的急救;安全运转。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评分。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急诊室停留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通过综合护理的方式,能缩短患者在急救室的时间,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尽最大限度的保护保护患者,不受到疾病的侵害,改善预后,综合效益显著,可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 满意度 工作效率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护理应用价值研究
5
作者 李海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45-0147,共3页
论证心理护理处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6月-2023年5月,将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两组,各5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心理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 论证心理护理处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6月-2023年5月,将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两组,各5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心理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原文传递
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
6
作者 苏玲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3-0126,共4页
探讨甲状腺手术治疗过程中,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开展个性化优质护理,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调研,以2020.12-2022.12为研究阶段,以本院诊疗的7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以数字抽签形式分组,一组视为参照组,一组看... 探讨甲状腺手术治疗过程中,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开展个性化优质护理,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调研,以2020.12-2022.12为研究阶段,以本院诊疗的7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以数字抽签形式分组,一组视为参照组,一组看作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治疗中,对患者予以围手术期个性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评价满意度,强化患者治疗配合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优质护理 甲状腺手术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心梗介入术后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陈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8-0061,共4页
研究为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肢体功... 研究为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 介入治疗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预后效果
原文传递
血管周围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娜 朱浩 王晓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5-731,共7页
在人体中,存在着一种围绕着除脑血管外的所有心血管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近年来,由于其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PVAT被视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内脏脂肪的新型脂肪组织,可通过旁分泌、内分泌具有促... 在人体中,存在着一种围绕着除脑血管外的所有心血管的脂肪组织,称为血管周围脂肪(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近年来,由于其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PVAT被视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内脏脂肪的新型脂肪组织,可通过旁分泌、内分泌具有促进血管舒缩功能的脂肪因子,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及脂肪细胞表型转换等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双面性的影响,包括在生理状态下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及病理状态下促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不良作用。而通过对PVAT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与干预,有助于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力、增加具有可行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叙述PVAT与经典脂肪类型的区别,其生理、病理情况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 血管周围脂肪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腹主动脉瘤
原文传递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心脏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若男 杨俊 +2 位作者 张静 杨简 向祖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2-1057,共6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是真核细胞维持线粒体稳态与功能的关键机制。心肌细胞是心肌组织的主要组分,其正常舒缩和电生理的维持高度依赖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新近研究表明,心脏衰老与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广泛损伤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心...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是真核细胞维持线粒体稳态与功能的关键机制。心肌细胞是心肌组织的主要组分,其正常舒缩和电生理的维持高度依赖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新近研究表明,心脏衰老与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广泛损伤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心肌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失衡可能是导致心脏衰老的关键环节。本文概述了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与心脏衰老的潜在联系,并就其最新研究进展及基于线粒体质量控制途径的心脏衰老干预策略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心脏衰老 干预策略
下载PDF
席汉氏综合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彭亮 魏丽芸 +2 位作者 黄才喜 张先智 张海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对1例席汉氏综合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发现对于席汉氏综合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诊断是关键,其中女性有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史尤为重要,治疗需先补充糖皮质激素再联... 对1例席汉氏综合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发现对于席汉氏综合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诊断是关键,其中女性有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史尤为重要,治疗需先补充糖皮质激素再联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方能改善此类患者预后,降低其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汉氏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激素 临床特征 诊治 分析
下载PDF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玲 张红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老年人 临床分析 甲减性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 临床资料
下载PDF
MAO-A通过激活ROS/JNK通路加重心肌细胞脂质沉积
12
作者 代地林 吴园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23-28,34,共7页
目的观察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对与3T3-L1脂肪细胞共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NRCM)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40只出生1~3天的SD大鼠心肌细胞与3T3-L1脂肪细胞构建NRCM/3T3-L1... 目的观察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对与3T3-L1脂肪细胞共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NRCM)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40只出生1~3天的SD大鼠心肌细胞与3T3-L1脂肪细胞构建NRCM/3T3-L1共培养体系,并加入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模拟肥胖时心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A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 2O 2)组、NE+CLG组、氯吉兰(clorgyline,CLG)组。采用α横纹肌肌动蛋白评估心肌细胞的纯度和面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测定心肌细胞内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油红O染色评估心肌细胞内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内MAO-A、JNK的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组心肌细胞面积(14.681±0.481μm^(2) vs 19.932±0.220μm^(2),P<0.01)增大,ANP的相对mRNA水平(1.006±0.017 vs 1.914±0.152,P<0.01)、MAO-A的相对蛋白水平(0.117±0.022 vs 0.430±0.092,P<0.01)、ROS水平(0.001±0.001 vs 0.004±0.002,P<0.01)、脂滴面积比(0.001±0.001 vs 0.054±0.002,P<0.01)及p-JNK的相对蛋白水平(0.032±0.007 vs 0.263±0.119,P<0.05)均增加。与PA组比较,NE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MAO-A的相对蛋白水平(0.430±0.092 vs 1.114±0.091,P<0.01)和ROS水平(0.004±0.002 vs 0.013±0.001,P<0.01)。另外,NE和H 2O 2均能增加心肌细胞脂滴面积比(0.054±0.002 vs 0.106±0.005,P<0.05;0.054±0.002 vs 0.092±0.002,P<0.01)和p-JNK的相对蛋白水平(0.263±0.119 vs 0.969±0.082,P<0.05;0.263±0.119 vs 0.640±0.101,P<0.05)。CLG可明显改善NE诱导的异常。结论MAO-A相对蛋白水平增加会加重与3T3-L1脂肪细胞共培养的心肌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和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ROS/JNK信号级联反应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MAO-A 氧化应激 脂质沉积 JN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勇 马秀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87-392,399,共7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病因。DCM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预后效果。然而,由于DCM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目...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病因。DCM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预后效果。然而,由于DCM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目前针对DCM的诊断仍属于排他性诊断,导致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漏诊。因此,DCM的早期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挖掘,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发现DCM早期病变。本文就DCM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做一述评,以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下载PDF
粗粮摄入与心脏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14
作者 王怡圆(译) 陆蓉蓉(审) 吴毅(审) 《中国康复》 2023年第3期171-171,共1页
已有研究认为全谷物摄入量低是心脏代谢性疾病的一个主要但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此外,一些针对前瞻性研究的大规模荟萃分析报告了全谷物摄入与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本项前瞻性研究主要评估了粗粮对心脏代谢性疾病和糖尿病发生风... 已有研究认为全谷物摄入量低是心脏代谢性疾病的一个主要但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此外,一些针对前瞻性研究的大规模荟萃分析报告了全谷物摄入与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本项前瞻性研究主要评估了粗粮对心脏代谢性疾病和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 中国 Kadoorie 生物银行(CKB,主要是针对中国慢性病进行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受试者涵盖10个地理区域,其中包括所有35至74岁的永久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研究 荟萃分析 代谢性疾病 永久居民 危险因素 糖尿病 地理区域 全谷物
下载PDF
儿茶酚胺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15
作者 李天翊 童安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733-736,共4页
儿茶酚胺过量会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儿茶酚胺心肌病(CICMP)。副神经节瘤是常见的导致CICMP的内分泌疾病。副神经节瘤相关的CICMP根据心脏形态及功能表现可分为Takotsubo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三者在临床表现... 儿茶酚胺过量会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儿茶酚胺心肌病(CICMP)。副神经节瘤是常见的导致CICMP的内分泌疾病。副神经节瘤相关的CICMP根据心脏形态及功能表现可分为Takotsubo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三者在临床表现中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及时发现导致心肌病的副神经节瘤并将其切除可使大多数患者的心肌病变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心肌病 嗜铬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24
16
作者 贾文波 许继取 +3 位作者 宋方方 胡亚飞 孙秀发 刘烈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机体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在胰岛素抵抗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将所有对象分成正常糖耐量(NGT)、葡萄糖不耐受(G1)和T2DM组。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评价机体氧化应激;测定... 目的探讨机体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在胰岛素抵抗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将所有对象分成正常糖耐量(NGT)、葡萄糖不耐受(G1)和T2DM组。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评价机体氧化应激;测定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红细胞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评价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使用稳态模型评价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cell分泌功能。结果T2DM组的血浆丙二醛(MDA)浓度明显高于G1和NGT组(P<0.01,P<0.001);T2DM组血浆TAOC活性相对于G1组和NGT组显著下降(P=0.001,P<0.01)。3组间空腹胰岛素(FP1)和胰岛素抵抗数(HOMA 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质指数(BMI)及血浆MDA呈显著正相关(P<0.001,P=0.003),和血浆TAOC、红细胞SOD呈显著负相关(P=0.017,P=0.014)。结论氧化应激在胰岛素抵抗介导的T2DM起始及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不耐受
下载PDF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17
作者 马玉琴 刘树芳 +2 位作者 王敬涛 张霞 汪春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2例(甲亢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亢性心脏病37例(甲心组)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疾病80... 目的观察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2例(甲亢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亢性心脏病37例(甲心组)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疾病80例(对照组),入院后均行血清TPO-Ab、Tg-Ab联合检测。甲亢组和甲心组患者行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或相应对症处理6个月后再次行血清TPO-Ab、Tg-Ab联合检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PO-Ab、Tg-A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甲亢组、甲心组、对照组血清TPO-Ab分别为(81.49±15.54)、(195.81±26.92)、(23.21±4.20)U/L,血清Tg-Ab分别为(38.37±9.58)、(87.21±17.42)、(21.05±4.09)U/L;甲亢组和甲心组血清TPO-Ab、Tg-Ab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甲心组血清TPO-Ab、Tg-Ab高于对甲亢组(P均<0.05)。治疗6个月后,甲亢组TPO-Ab、Tg-Ab分别为(33.79±6.13)、(19.46±4.42)U/L,甲心组TPO-Ab、Tg-Ab分别为(66.42±8.35)、(35.45±7.34)U/L。治疗后甲亢组、甲心组血清TPO-Ab、Tg-Ab均降低(P均<0.05),甲心组TPO-Ab、Tg-Ab水平仍高于甲亢组(P均<0.0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PO-Ab、TgAb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TPO-Ab、Tg-Ab有助于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性心脏病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下载PDF
不同体重与腰围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卫民 朱晓霞 +5 位作者 金行一 田建三 吴黎明 蒋惠人 叶俊杰 方顺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506,共2页
目的 了解不同体重、腰围、超重和肥胖与糖耐量低减 (IGT)患病率关系 ,为预防和控制IG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 2个社区和 2个乡镇 15岁以上本地居住 5年以上的居民 ,共计 4 6 82人。进行问卷调查 ,测量... 目的 了解不同体重、腰围、超重和肥胖与糖耐量低减 (IGT)患病率关系 ,为预防和控制IG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 2个社区和 2个乡镇 15岁以上本地居住 5年以上的居民 ,共计 4 6 82人。进行问卷调查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测定空腹口服 75g葡萄糖后 2h血糖。结果 IGT患病率为 7 0 7% ,其中男性为 7 4 3% ,女性为 6 82 %。IGT患病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不断增高 ,但 30kg组IGT患病率大于 4 0~ 6 0kg组 ,呈现“√”形关系。随腰围增大IGT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至腰围 10 0cm组时达到高峰 ,此趋势在男、女性中一致。超重、肥胖组IGT患病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组和低体重组 ,其OR值分别为 1 6 2和 2 2 2 ,95 %CI分别为 1 5 0~ 2 72和 1 87~ 4 2 8。结论 IGT的发生与体重、超重和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因此 ,应保持适当体重和正常体型 ,加强对肥胖人群和IGT患者的干预 ,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腰围 糖耐量低减 患病率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军平 殷玉敏 +3 位作者 陈浩 何芸 李慧 李文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其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老年消化性溃疡伴焦虑4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抑郁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37例),应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其因素.方法收集12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老年消化性溃疡伴焦虑4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抑郁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37例),应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分别对患者进行量化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焦虑方面:慢性复发(OR=3.228)、严重程度(OR=4.039)为危险因素,经济状况(OR=0.188)、生活质量(OR=0.366)、社会支持总分(OR=0.782)为保护因素;抑郁方面:病程(OR=9.84)、活动期(OR=10.496)为危险因素,经济状况(OR=0.215)、肠炎疾病生活质量(OR=0.357)、社会支持总分(OR=0.847)为保护因素.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易发生焦虑、抑郁;疾病严重程度、活动期及治疗依从性差与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及获得社会支持多有助于缓解老年消化性溃疡焦虑、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消化性溃疡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某农村社区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梅英 马靖 +3 位作者 于世林 耿亚辉 王敏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农村社区18岁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该地区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6.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8.9%、17.7%,2者差...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农村社区18岁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该地区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6.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8.9%、17.7%,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糖、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23.1%、54.2%、57.1%、36.7%,各组分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达到高峰为37.3%。结论该地区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应积极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并对男性及40岁以上女性人群进行重点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农村 患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