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AL1减轻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易娜 肖雯 +1 位作者 田源 袁李礼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BMAL1)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节活性氧(ROS)/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BMAL1)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节活性氧(ROS)/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和BMAL1稳定过表达的H9c2细胞,建立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模型,并将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H_(2)O_(2)组、BMAL1过表达(BMAL1-OE)组、BMAL1过表达+H_(2)O_(2)(BMAL1-OE+H_(2)O_(2))组、BMAL1过表达+NRF2抑制剂(BMAL1-OE+ML385)组、BMAL1过表达+NRF2抑制剂+H_(2)O_(2)(BMAL1-OE+ML385+H_(2)O_(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ROS生成,Western blot检测BMAL1、NRF2和NLRP3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释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_(2)O_(2)组H9c2心肌细胞活力减弱,ROS生成增多,BMAL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IL-1β释放增多(P<0.05);与H_(2)O_(2)组相比,BMAL1-OE+H_(2)O_(2)组H9c2心肌细胞活力升高,ROS生成减少,BMAL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LR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L-1β释放减少(P<0.05)。与BMAL1-OE+H_(2)O_(2)组相比,BMAL1-OE+ML385+H_(2)O_(2)组H9c2心肌细胞活力减弱,ROS生成增多,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IL-1β释放增多(P<0.05)。结论BMAL1可减轻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RF2调节ROS/NLRP3炎症小体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NTL转录因子类 NF-E2相关因子2 活性氧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 炎症小体
下载PDF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孟晓雪 赵晶 +2 位作者 江尕学 药素毓 白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ATOs)患者远端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ATOs患者92例,根据CCC建立情况分为CCC不良组(45例)和CCC良好...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ATOs)患者远端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ATOs患者92例,根据CCC建立情况分为CCC不良组(45例)和CCC良好组(47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系统(D-SPECT)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C建立情况对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的预测价值。结果CCC良好组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总计负荷得分及总计静息得分均低于CCC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C建立良好是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CCC预测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2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95%CI 0.49~0.80,P<0.05),敏感度为59%,特异度为70%。CCC预测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13的AUC为0.67(95%CI0.47~0.87,P<0.05),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63%。结论AMI ATOs患者CCC建立良好的病变较CCC建立不良的病变负荷总缺血范围小,CCC建立良好是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D-SPECT可以作为评估心肌灌注水平的可靠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系统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 心肌灌注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变化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3
作者 侯苏芸 滑少华 +3 位作者 崔可飞 孙梦娇 李莉锦 王红鹄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52-257,共6页
目的 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超声心肌做功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预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6例HCM患者纳入研究,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排除4... 目的 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超声心肌做功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预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6例HCM患者纳入研究,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排除4例失访病例)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发生心血管事件)46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1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标准化体表面积(BSA)、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及超声心肌做功参数[有效做功(GCW)、心肌做功效率(GWE)、无效做功(GWW)、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对HC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并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心肌做功参数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 事件组中29例(63.07%)发生心房颤动,3例(6.52%)发生室性心动过速,4例(8.70%)发生晕厥,8例(17.39%)发生心绞痛,2例(4.35%)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就诊时、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事件组患者的LADI、LAV、LAD、LAV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事件组患者的GWI、GCW、GWE明显低于对照组,GW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和随访6个月时,各项做功参数联合预测HC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 (敏感度80.43%,特异度88.89%)、0.943(敏感度89.13%,特异度89.68%),均大于GWI、GCW、GWW、GWE单独预测AUC (P<0.05);经HC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度分析,就诊时,GWI、GCW、GWW、GWE所致RR分别为10.400、13.450、0.105、5.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GWI、GCW、GWW、GWE所致RR分别为10.021、11.241、0.086、7.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心血管事件的HCM患者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存在明显变化,GWI、GCW、GWW、GWE对HC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其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做功 超声 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SCUBE1、Lp-PLA2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关系
4
作者 赵景宏 乔彦 +2 位作者 张荣驿 邓建平 胡济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1(SCUBE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HTB)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急性STEMI患者(急性STEMI组),根据血栓分级分为HTB患者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1(SCUBE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HTB)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急性STEMI患者(急性STEMI组),根据血栓分级分为HTB患者57例和非HTB患者69例;另选取87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UBE1、Lp-PLA2;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UBE1、Lp-PLA2水平对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STEMI组血清SCUBE1、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HTB患者年龄、吸烟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SCUBE1、Lp-PLA2水平高于非HTB患者(P均<0.05),两者性别、基础疾病、罪犯血管、Gensini评分、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吸烟和血清SCUBE1、Lp-PLA2水平升高为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CUBE1、Lp-PLA2水平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0.794、0.791(P均<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血清SCUBE1、Lp-PLA2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HTB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溶性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1 脂蛋白磷脂酶A2 高血栓负荷
下载PDF
蛋白酶N1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赵宗磊 陈颂歌 +1 位作者 孙锁峰 王丽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N1(PKN1)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异氟烷麻醉1日龄小鼠2只,分离小鼠心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干扰组,干扰组心肌细胞转染PKN1干扰片段,对照组细胞转染对照片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和... 目的探讨蛋白酶N1(PKN1)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异氟烷麻醉1日龄小鼠2只,分离小鼠心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干扰组,干扰组心肌细胞转染PKN1干扰片段,对照组细胞转染对照片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每组5只。观察组小鼠于心脏原位注射PKN1干扰腺病毒,正常组小鼠于心脏原位注射空载腺病毒。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4组小鼠心肌细胞或心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以Ki-67阳性表达率表示心肌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对照组和干扰组小鼠心肌细胞中PKN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和干扰组小鼠心肌细胞中PKN1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干扰组心肌细胞中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1.201,P<0.01),观察组小鼠心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t=11.851,P<0.01)。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KN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022,P<0.01)。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KN1和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762、6.884,P<0.01)。结论小鼠心肌细胞中PKN1表达降低可抑制cyclin D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N1 cyclin D1蛋白 心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真武汤加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6
作者 原艺 李峥 李文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57-461,471,共6页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期间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真武汤加减治疗DCM的研究。同质性研究采用固...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期间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真武汤加减治疗DCM的研究。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评价文献质量,应用Stata15.1软件合并分析数据,并用TSA 0.9软件对治疗有效率进行序贯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6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真武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更有效的提高DCM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SMD=4.27,95%CI:2.07~6.48,P<0.0001);更大程度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SMD=-7.74,95%CI:-8.37~-7.11,P<0.00001);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OR=3.62,95%CI:2.16~6.08,P<0.0001)。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DCM,在提高总有效、改善LVEF、缩小LVEDd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硫氢化钠增加高糖高脂条件下小鼠心房肌细胞系HL-1谷胱甘肽合成
7
作者 张伟才 刘肆仁 王尚农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研究硫氢化钠(NaHS)是否通过调节谷胱甘肽(GSH)的合成,降低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改善小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DCM)。方法将小鼠心房肌细胞系HL-1分为对照组、高葡萄糖(HG:40 mmol/L)和棕榈酸(Pal:500μmol/L)处理组;以及硫氢化钠(NaH... 目的研究硫氢化钠(NaHS)是否通过调节谷胱甘肽(GSH)的合成,降低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改善小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DCM)。方法将小鼠心房肌细胞系HL-1分为对照组、高葡萄糖(HG:40 mmol/L)和棕榈酸(Pal:500μmol/L)处理组;以及硫氢化钠(NaHS,100μmol/L)、DL-炔丙基甘氨酸[PPG,胱硫醚γ裂解酶(CSE)抑制剂,1 mmol/L]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ROS抑制剂,5 mmol/L)处理72 h组。Western blot检测CSE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S)的表达;二氢乙锭(DHE)和二氯氟甲烷(DCFH)检测ROS含量;免疫共沉淀检测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泛素化水平及Nrf2与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高糖高脂处理HL-1细胞后CSE、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C(GCLC)、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M(GCLM)、谷胱甘肽合成酶(GSS)的表达水平下降,而NaHS能恢复其表达。高糖高脂组ROS含量高于NaHS组。与NaSH组比高糖高脂条件下Murf1与Nrf2的相互作用增加,Nrf2泛素化水平明显增加。结论硫氢化钠减轻Nrf2的泛素化,增加GSH合成关键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硫化氢 谷胱甘肽 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 E3连接酶肌环指蛋白-1(Murf1)
下载PDF
IGF-1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胡振飞 李帆 戴晓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及其调节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1组为sham组,其余4组大鼠构建心室颤动型心脏骤停...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及其调节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1组为sham组,其余4组大鼠构建心室颤动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选取1组作为CA/CPR,剩余3组分为补充IGF-1、补充TAK-24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抑制剂以及同时补充IGF-1和TAK-242组。利用伊文思蓝染色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的心肌损伤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IGF-1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的表达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8,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当大鼠心脏骤停后,利用心肺复苏恢复心脏自主循环后,大鼠的心肌组织均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其中CA/CPR组损伤严重,补充IGF-1和TAK-242组心肌损伤减轻;与sham组相比,CA/CPR组大鼠心肌细胞IGF-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CA/CPR大鼠心肌组织中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补充IGF-1和TAK-242组大鼠在所有模型大鼠中IL-1β和IL-18的表达量最低(P<0.05);与sham组相比,CA/CPR大鼠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中模型组大鼠在所有模型大鼠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补充IGF-1和TAK-242组大鼠在所有模型大鼠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CA/CPR大鼠RIPK3、MLKL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补充IGF-1和TAK-242组大鼠在所有CA/CPR大鼠中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IGF-1的表达量会降低,IGF-1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的坏死性凋亡,从而减轻大鼠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心肺复苏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瘤-2相关永生基因3与扩张型心肌病
9
作者 沈丽娟 陆曙 +2 位作者 陈家豪 张卓珺 常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B淋巴细胞瘤-2相关永生基因3(BAG3)是BAG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BAG3基因中存在多个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心肌细胞BAG3基因突变会影响肌原纤维结构并损伤心肌收缩功能。该文介绍BAG3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DCM... B淋巴细胞瘤-2相关永生基因3(BAG3)是BAG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BAG3基因中存在多个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心肌细胞BAG3基因突变会影响肌原纤维结构并损伤心肌收缩功能。该文介绍BAG3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DCM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3 扩张型心肌病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青年女性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1例
10
作者 丁思华 牟晓雯 +1 位作者 王崇丽 李伟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11-413,共3页
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电图以及心肌梗死标志物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亦不排除心肌炎或者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还合并有高胆固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次全闭塞,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给予药物球囊治... 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电图以及心肌梗死标志物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亦不排除心肌炎或者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还合并有高胆固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次全闭塞,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给予药物球囊治疗后病情缓解。患者有高脂、高糖饮食习惯,考虑本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此有关。青年女性患急性心肌梗死较为罕见,特此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青年 女性 不典型症状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胡彬 张伟伟 +1 位作者 崇爱国 周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3])。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在急诊工作中具有明确性和谨慎性,使急诊工作更为专业化、系统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 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内皮素-1的影响
12
作者 张良胜 刘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注射治疗...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再灌注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内皮素-1(ET-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心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可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脑钠肽 内皮素-1
下载PDF
危机管理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海荣 《蛇志》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拟诊为AMI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拟诊为AMI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操作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配合满意度、病人投诉率、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配合满意度、岗位胜任能力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投诉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AMI患者的急救操作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抢救配合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急诊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改善了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危机管理 抢救效果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短轴电影成像影像组学鉴别肥厚型心肌病与健康对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启明 卢启帆 +2 位作者 柴烨子 姜萌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短轴电影(cine)成像影像组学特征差异,并对2类人群进行分类。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短轴电影(cine)成像影像组学特征差异,并对2类人群进行分类。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的HCM患者100例,以2∶1比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50例,在放射科医师规范操作下完成CMR检查。通过CVI 42后处理软件完成对入组人员左心室心功能及形态学的测量与评估,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mass,LVEDM)。并从CMR短轴电影成像中获取舒张末期心肌区域3D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影像组学特征在2类人群中的分布,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2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共提取3D影像组学特征107个。在排除高度一致的特征后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模型进行5折交叉验证后,仍有11个系数非0的特征;利用K-best方法选择排序靠前的8个用于后续建模分析,其中4个特征在2组人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后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用于判别2类人群。结果显示:单一特征模型(一阶:熵)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3(95%CI 0.695~0.968);多特征模型(SVM算法)最高准确率为83.3%,其对应的AUC为0.882(95%CI 0.705~0.980)。结论·HCM患者与HC人群在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形态上均有显著差异,同时3D心肌影像组学特征也有显著差异。尽管单一特征模型可以鉴别2类人群,但联合多特征构建的模型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影像组学 肥厚型心肌病 电影序列 短轴图像
下载PDF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微循环阻力指数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相关性
15
作者 王方芳 梁芙萌 +3 位作者 李楠 王晓晓 韩江莉 郭丽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与1年后左心室不良重构(left ventricular adverse remodeling,LVAR)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前壁STEMI并行PPCI患者,术后即刻通过压力/温度导丝测量IMR。利用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峰值评估梗死面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1 d和1年时评估超声心动图,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较基线增加≥20%定义为LVAR。结果:共入选43例患者,平均年龄(58.7±12.4)岁。根据IMR正常参考值将患者分为两组,IMR>25(n=23)组较IMR≤25组(n=20)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率(95.7%vs.65.0%,P=0.029)更高,血清CK峰值水平更高[4090(383,15833)vs.1580(396,5583),P=0.004],室壁瘤发生率更高(30.4%vs.5.0%,P=0.021)。MI后1 d两组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0±18.8)mL vs.(115.0±23.6)mL,P=0.503],而1年后IMR>25组LVEDV明显高于IMR≤25组[(141.5±33.7)mL vs.(115.9±27.9)mL,P=0.018]。IMR>25组LVAR发生比例更高(47.4%vs.11.8%,P=0.024)。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IMR[B=0.079,exp(B)(95%CI)为1.082(1.018~1.149),P=0.011]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B=1.610,exp(B)(95%CI)为5.005(1.380~18.152),P=0.014]是患者MI后1年发生LVAR的预测因素,IMR对1年后发生LVAR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49,P=0.019),IMR>29为良好的临界点,敏感性81.8%,特异性68.0%。结论:STEMI患者PPCI术后即刻测定IMR可以反映微血管功能,而微血管功能障碍是STEMI后1年左心室不良重构的有力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微循环阻力指数 左心室不良重构 甘油三酯
下载PDF
4D-Flow MRI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流出道血流评估中的价值探索
16
作者 徐晶 陈秀玉 +3 位作者 尹刚 闫伟鹏 陆敏杰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 探索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Flow)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左心室腔内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心脏MRI检查的21例肥厚型... 目的 探索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Flow)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左心室腔内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心脏MRI检查的2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用3.0 T MRI扫描仪进行二维血流(tow-dimensional flow,2D-Flow)及4D-Flow成像,收集患者一周内进行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OV)及Bland-Altman分析比较2D-Flow、4D-Flow评估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二者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的关系。结果 2D-Flow和4D-Flow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ICC分别为0.999/0.999和0.995/0.992,COV分别为0.5%/0.5%和2.4%/2.6%。4D-Flow与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574(P=0.006),但一致性较差,ICC为0.375(P=0.013)。2D-Flow与4D-Flow和超声心动图间无显著的一致性及相关性。结论 4D-Flow技术能够可视化心腔内血流模式,对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的测量具有高度可重复性,且与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四维血流 二维血流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ZFP36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17
作者 吕果 孙超峰 +2 位作者 张皓 李红军 王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7,共9页
目的探讨RNA结合锌指蛋白36(ZFP36)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和自噬中的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H9C2大鼠心肌细胞感染ZFP36过表达慢病毒(OE-ZFP36)或其阴性对照慢病毒(OE-ZFP36 NC)构建稳转细胞株;转染ATG4D过表达质粒(OE-A... 目的探讨RNA结合锌指蛋白36(ZFP36)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和自噬中的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H9C2大鼠心肌细胞感染ZFP36过表达慢病毒(OE-ZFP36)或其阴性对照慢病毒(OE-ZFP36 NC)构建稳转细胞株;转染ATG4D过表达质粒(OE-ATG4D)提高ATG4D表达。H/R处理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OE-ZFP36 NC+H/R组、OE-ZFP36+H/R组、OE-ATG4D NC+H/R组、OE-ATG4D+H/R组、OE-ZFP36+OE-ATG4D NC+H/R组和OE-ZFP36+OE-ATG4D+H/R组。各组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TG4D、Beclin1、LC3和ZFP3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ZFP36和ATG4D mRNA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SOD试剂盒检测SOD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检测LC3自噬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ZFP36和ATG4D mRNA的结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中细胞活性降低,IL-6和TNF-α水平提高,ROS水平升高而SOD水平降低,细胞凋亡增加;ATG4D、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同时LC3Ⅱ/LC3Ⅰ比值也显著增加;且ZFP36表达上调(P<0.05)。与OE-ZFP36 NC+H/R组比较,OE-ZFP36+H/R组中细胞活性提高,IL-6和TNF-α水平降低,ROS水平下降而SOD水平升高,细胞凋亡减少,且ATG4D、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LC3Ⅱ/LC3Ⅰ比值也显著下调(P<0.05)。与感染OE-ZFP36 NC慢病毒比较,感染OE-ZFP36慢病毒降低ATG4D 3′-UTR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ATG4D mRNA稳定性,下调H/R诱导的ATG4D mRNA表达(P<0.05)。与OE-ATG4D NC+H/R组相比,OE-ATG4D+H/R组中的ATG4D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且细胞活性降低,IL-6和TNF-α水平增高,ROS水平升高而SOD水平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OE-ZFP36+OE-ATG4D NC+H/R组比较,OE-ZFP36+OE-ATG4D+H/R组中细胞活性降低,IL-6和TNF-α水平增高,ROS水平升高而SOD水平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ZFP36在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表达上调,过表达ZFP36抑制了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并通过调控ATG4D抑制自噬,进而抵抗心肌细胞H/R损伤,证明ZFP36是抵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调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锌指蛋白36(ZFP36) 自噬 转录后调控 自噬相关蛋白4D(ATG4D)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参数联合microRNA-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18
作者 张鹏祥 张爱爱 +5 位作者 李飞星 李小宁 李卓然 李会贤 王蕊 李方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外弹力膜面积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271,P=0.325);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6、0.382、0.423、0.507和0.394,均P=0.000)。随访2年,失访2例,剩余103例患者中32例(31.07%)发生MACE,71例(68.93%)未发生MACE。发生组多支病变、血运未重建占比、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非发生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OR=3.466(95%CI:1.523,7.884)]、血运未重建[OR=2.776(95%CI:1.220,6.315)]、斑块负荷[OR=3.155(95%CI:1.387,7.177)]、重构指数[OR=3.842(95%CI:1.689,8.740)]、偏心指数[OR=4.166(95%CI:1.831,9.477)]、血清miR-206[OR=4.500(95%CI:1.978,10.236)]为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四者联合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敏感性为88.52%(95%CI:0.674,0.957),特异性为92.86%(95%CI:0.713,0.968),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12,0.953)。结论IVUS参数(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在评估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与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超声 microRNA-206 病变严重程度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心衰Ⅰ号”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30例临床研究
19
作者 王令谆 何安霞 +4 位作者 李婕 徐天 韩捷 湛武逸 陈建东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指标等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指标等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患者按区组分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口服,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 R)-133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气短、乏力、心悸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各单项积分和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对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超声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LVID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患者LVIDs、SV、FS、LVEF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mi R-133a、TGF-β1、CT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对照组患者mi R-133a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皮肤黏膜淤青、黑便、肌痛、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能有效改善AMI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超声各项指标,考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mi R-133a/TGF-β1/CTGF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减轻心室重构有关,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衰Ⅰ号 心脏超声指标 miR-133a/TGF-β1/CTGF通路 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藏红花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20
作者 白志超 卫雷 +4 位作者 李鹤飞 郭静 牛少乾 武艳强 侯爱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取8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10 mg/kg)组和藏红花素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取8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10 mg/kg)组和藏红花素低剂量组(20 mg/kg)、中剂量组(40 mg/kg)、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各16只;另取16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d。4周后,通过超声影像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肽(BNP)、醛固酮(ALD)含量,TTC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左室心肌肥厚指数(LVH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状况,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和藏红花素中、高剂量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升高,LVEDD和LVESD明显降低(P<0.05);血清cTnT、AngⅡ、BNP、ALD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LVHI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状况明显改善,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IL-1β、IL-8、TNF-α含量和TLR4、NF-κB p65、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藏红花素上述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除LVHI、IL-8外,藏红花素高剂量组对其它指标的作用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藏红花素具有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藏红花素 心功能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