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静脉入路行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肺动脉瓣反流一例
1
作者 丁建东 徐荣丰 +6 位作者 张晓黎 丁秀霞 陆新健 陆启同 赵振 章晓国 马根山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59-763,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常涉及右室流出道(RVOT)功能障碍。外科跨瓣环RVOT补片加宽术可导致肺动脉瓣狭窄或反流,进而导致右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可治疗RVOT功能障碍。Venus P-Valve作为中国及欧洲首个获批...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常涉及右室流出道(RVOT)功能障碍。外科跨瓣环RVOT补片加宽术可导致肺动脉瓣狭窄或反流,进而导致右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可治疗RVOT功能障碍。Venus P-Valve作为中国及欧洲首个获批上市的自膨胀式TPVR产品,更适合中国人群的疾病特征。股静脉为常用入路,但在下腔静脉闭塞或髂股静脉弯曲/阻塞时,难以经股静脉入路,手术难度增大。作者报告国内首例经颈静脉入路的Venus P-Valve治疗病例(由于下腔静脉变异,直接延续奇静脉汇到上腔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入路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反流 重度
下载PDF
肺动脉CTA量化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赵永华 白雪梅 《医学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754-1757,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量化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PE患者,根据肺动脉CTA检查情况分为PE组(55例)、非PE组(37例)...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量化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PE患者,根据肺动脉CTA检查情况分为PE组(55例)、非PE组(37例),根据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20例)、非高危组(35例).比较PE组、非PE组的肺动脉CTA指标及sTM水平,分析其对PE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危组、非高危组的肺动脉CTA指标及sTM水平,分析肺动脉CTA指标及血清sTM对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PE组右心室最大内径与左心室最大内径比值(RVD/LVD)、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距离比值(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均高于非PE组(P<0.05).PE组sTM水平低于非PE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sTM及四者联合诊断P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729、0.750、0.715、0.902.高危组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均高于非高危组(P<0.05),sTM水平低于非高危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sTM及四者联合评估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04、0.735、0.741、0.702、0.907.【结论】肺动脉CTA指标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及sTM联合诊断PE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效能良好,可为临床诊断、治疗PE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影像诊断 肺栓塞/诊断 血管造影术 血栓调节蛋白/血液
原文传递
经导管肺动脉瓣膜植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宗刚军 白元 +5 位作者 吴弘 赵仙先 姜海滨 邹毅清 张浩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植入带瓣膜支架置换肺动脉瓣的可行性。方法以新鲜的羊心包为材料,予0.6%戊二醛浸泡36h后缝合在瓣膜环上,将其固定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自膨胀支架上,制成带瓣膜肺动脉支架。选择体重为(23.5±3.1)kg的健康羊8只,通过开... 目的探讨经导管植入带瓣膜支架置换肺动脉瓣的可行性。方法以新鲜的羊心包为材料,予0.6%戊二醛浸泡36h后缝合在瓣膜环上,将其固定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自膨胀支架上,制成带瓣膜肺动脉支架。选择体重为(23.5±3.1)kg的健康羊8只,通过开胸,穿刺右心室前壁,将带瓣膜支架经导管送到肺动脉,植入肺动脉瓣处,置换自身肺动脉瓣膜。结果8只羊中即时成功7只,术后即刻以及90d的影像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检测支架的位置及瓣膜功能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直视下经导管植入肺动脉瓣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 经导管 肺动脉瓣 置换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姚利华 金彪 +1 位作者 卞柳利 王永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55-57,118,共4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4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2例,低剂量组使用30m L对比剂,常规剂量组使用70m L对比剂。比较两...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4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2例,低剂量组使用30m L对比剂,常规剂量组使用70m L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肺血管强化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常规剂量组肺静脉血管强化CT值较低剂量组显著较高(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较常规剂量组43.75%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在图像质量以及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与使用常规剂量无显著差异,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低剂量对比剂 肺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雪梅 郑晓 +4 位作者 郑桂敏 于织波 李芳 张风肖 王超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特点、主要治疗方法和转归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31例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结缔...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特点、主要治疗方法和转归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31例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人数最多,其中男20例,女111例;平均年龄(51. 2±17. 7)岁。入院时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肺动脉压平均值为(66. 1±25. 4) mm Hg。所有患者主要合并症为间质性肺病(31例)、肺部感染(2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21例(> 420μmol/L),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3例。治疗上,分为针对原发病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以及根据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对应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出院后,连续随访1年,复诊时,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高压平均值为(46. 2±18. 9) mm Hg。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肺动脉高压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结缔组织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佳,肺动脉高压下降更为显著。结论肺动脉高压是结缔组织病常见并发症,经分析,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结缔组织病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人数最多,血尿酸水平可能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起一定作用,其与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尿酸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史万英 赵明哲 张安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08-1409,共2页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颈动脉 智力测验
下载PDF
氯沙坦钾通过调控ACE2对慢性香烟烟雾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重构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素霞 唐梅芳 +3 位作者 王娟 常建梅 郭李平 冯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3-136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香烟烟雾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探讨氯沙坦钾通过调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ACE2)的表达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按析因设计分为对照组、对照+氯沙坦钾组... 目的:观察慢性香烟烟雾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探讨氯沙坦钾通过调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ACE2)的表达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按析因设计分为对照组、对照+氯沙坦钾组、香烟暴露组和香烟暴露+氯沙坦钾组。香烟暴露组和香烟暴露+氯沙坦钾组大鼠在标准毒理香烟暴露箱中接受被动吸烟,对照组和对照+氯沙坦钾组同时在同种毒理箱中暴露于新鲜空气。氯沙坦钾给药采用每天腹腔内注射,正常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建立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后,用插入导管法检测右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s,RVSP);图像分析法观察肺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肺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ACE2的蛋白表达;进一步给予氯沙坦钾干预后检测其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结果:香烟暴露6个月后,香烟暴露组大鼠RVSP升高,肺动脉内膜增生、肺动脉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匀桨中Ang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ACE2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给予氯沙坦钾干预后,香烟暴露+氯沙坦钾组大鼠肺小动脉重构程度改善,RVSP降低,肺组织AngⅡ含量减少,ACE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慢性香烟烟雾可诱导肺小动脉重构,甚至肺动脉高压,还可刺激肺组织AngⅡ水平升高和ACE2的蛋白表达减弱。氯沙坦钾通过促使ACE2蛋白表达增加而改善肺动脉高压病程中肺小动脉的重构。氯沙坦钾使ACE2表达升高可能是其对肺动脉高压病程中肺小动脉重构作用机制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香烟烟雾 氯沙坦钾 肺动脉重构
下载PDF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 被引量:31
8
作者 蒋锦琪 陆秋芬 姜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3年第5期290-293,共4页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钙化性心瓣膜病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有很大提高。现就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SAVC)作一综述。 1发病情况病理研究显示,在老年人的心脏中常有钙盐沉积,尤其好发于心外膜的冠...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钙化性心瓣膜病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有很大提高。现就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SAVC)作一综述。 1发病情况病理研究显示,在老年人的心脏中常有钙盐沉积,尤其好发于心外膜的冠状动脉,主动脉瓣,二尖瓣环和左室乳头肌,有老年性心脏钙化综合征(Senile cardiac calcification syndrome)之称。心脏瓣膜的钙化主要累及左侧心瓣膜,主动脉瓣钙化的发展较二尖瓣为早,钙化严重者可造成狭窄,如Degenerative aortis stenosis(DAS)。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据1celand尸检资料,在原正常的主动脉瓣基础上发生DAS者,在45岁以下无1例发生、在45~64岁组为0.4%~0.5%、65~74岁组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动脉瓣钙化
下载PDF
应用冠脉技术成功治疗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凌 杨飞 +1 位作者 肖纯 钟思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7-288,共2页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技术,现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重度狭窄瓣口面积极小的婴幼儿,常规的球囊扩张法难以通过狭窄的肺动脉瓣口或刺激右室流出道造成流出道痉挛...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技术,现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重度狭窄瓣口面积极小的婴幼儿,常规的球囊扩张法难以通过狭窄的肺动脉瓣口或刺激右室流出道造成流出道痉挛,致使检查和治疗难以完成,且有造成肺动脉夹层瘤等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冠脉技术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16例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冬云 王晓华 +4 位作者 洪浪 罗国庆 盛国太 赖珩莉 周文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48-,共1页
目的 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对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9月~2 0 0 4年7月共完成16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女8例,男8例,年龄2~5 8岁,单纯PS9例,合并房缺1例,术前经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 目的 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对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9月~2 0 0 4年7月共完成16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女8例,男8例,年龄2~5 8岁,单纯PS9例,合并房缺1例,术前经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其中术前经多普勒超声估测跨瓣压差。方法 经皮Seldinger穿刺右股静脉成功后,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测跨瓣压差。用6F猪尾巴导管行右室造影: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来选择球囊大小。前7例用J型钢丝经右心导管送至左上或下肺动脉远端,后9例用左房钢丝盘在扩张的肺动脉内。用扩张管扩张皮下及股静脉,前14例用Inoue左房室瓣球囊,后2例用自制肺动脉瓣球囊,参照造影影像定位,将球囊前囊打起,后撤至肺动脉瓣口上,将后囊打起,腰部消失反复扩张2~3次,听诊杂音,撤出左房钢丝,用球囊连续测压,测术后跨瓣压,再次右室造影(取左侧位)。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前跨瓣压差2 5~110mmHg,术后跨瓣压12~4 2mmHg ,术前多普勒超声估测跨瓣压差2 4~112mmHg,术后估测跨瓣压差15~4 0mmHg ,其中以重度狭窄者扩张效果最好,有1例术后跨瓣压差为0。但重度狭窄者多合并有右室流出道继发性肥厚梗阻,虽然跨瓣压差有明显降低,术后造影仍残留瓣下梗阻。术前右室造影都有射流征,术后射流征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孕晚期胎儿及新生儿肺动脉多普勒频谱正常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园园 董凤群 +3 位作者 周伟娜 李春擎 赵岩 吴向玲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孕晚期胎儿产前和产后肺动脉血流多普勒频谱的变化情况,为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将265例受检者分为3组,孕晚期(32~40周)为A组,生后1 d为B组,生后28 d为C组,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及新生儿主肺动脉加速时间(acceler... 目的探讨正常孕晚期胎儿产前和产后肺动脉血流多普勒频谱的变化情况,为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将265例受检者分为3组,孕晚期(32~40周)为A组,生后1 d为B组,生后28 d为C组,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及新生儿主肺动脉加速时间(accelerating time,AT)、主肺动脉峰值流速(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peak velocity,VMPA)及右肺动脉峰值流速(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 peak velocity,VRPA),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AT值正常孕晚期胎儿(0.059±0.012)s、生后1 d新生儿(0.072±0.010)s及生后28 d新生儿(0.085±0.010)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孕晚期胎儿、生后1 d新生儿、生后28 d新生儿VMPA及VR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后1 d新生儿与生后28 d新生儿VMPA及VR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不随年龄增长,需警惕病理性肺动脉高压;VMPA及VRPA持续增快,需警惕病理性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容量负荷增重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新生儿 肺动脉 多普勒
下载PDF
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嘉 张辉 +1 位作者 尤斌 罗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APVS)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12月至2006年11月共治疗APVS患儿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5例均伴法洛四联症,其中1例伴左肺动脉起源异常,1例伴左肺动脉狭窄,发育不良。全组患儿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APVS)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12月至2006年11月共治疗APVS患儿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5例均伴法洛四联症,其中1例伴左肺动脉起源异常,1例伴左肺动脉狭窄,发育不良。全组患儿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其中4例患儿肺动脉瓣区置带瓣补片,1例采用牛心包直接补片。结果:4例存活,1例死亡,术后平均随访(13.8±5.7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右心室至肺动脉平均流速及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APVS的外科治疗应选用带瓣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严重扩张的患儿应行肺动脉成形术,以解除气道压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缺如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INOUE球囊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附18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永生 黄浙勇 +1 位作者 屈健 项军 《东南国防医药》 2005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总结用INOUE球囊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ercutaneousballoonpulmonaryvalvuloplasty,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18例患者的经验。方法肺动脉瓣狭窄患者18例,采用介入和超声多普勒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结果18例PBPV患者术后... 目的总结用INOUE球囊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percutaneousballoonpulmonaryvalvuloplasty,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18例患者的经验。方法肺动脉瓣狭窄患者18例,采用介入和超声多普勒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结果18例PBPV患者术后即刻右心室收缩压由(101.4±28.2)mmHg降至(48.5±16.7)mmHg(P<0.01),右房压由(16.9±7.5)mmHg降至(9.8±4.3)mmHg(P<0.05),肺动脉压由(15.2±3.1)mmHg升至(23.1±5.6)mmHg(P<0.05),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ΔP)由(76.5±25.1)mmHg降至(21.7±12.2)mmHg(P<0.01)。多普勒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跨瓣压差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实效性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卫星 姚菁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实效性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可疑肺栓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以双源CT机进行肺部双能量扫描,扫描数据以双能量的评估软件分...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实效性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可疑肺栓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以双源CT机进行肺部双能量扫描,扫描数据以双能量的评估软件分析,肺部分成上、中、下,进行能量成像分析。采用MPR、MIP、VR、CTVE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 4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确诊为肺动脉栓塞,4例患者为肺炎,3例患者为肺癌,15例患者正常。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栓子共有218支,其中中心型栓子90支,偏心型46支,附壁型42支,完全闭塞型40支。15例正常患者中,对其肺组织灌注进行分析,双肺及双肺的上部、中部、下部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9、1.021、1.027、1.135,P>0.05)。对正常组与肺栓塞组肺组织灌注进行分析,双肺及双肺的上部、中部、下部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394、6.092、6.607、6.862,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对于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在早期阶段及时发现肺栓塞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并左肺动脉缺如误诊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延明 李守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合并症 影像学检查 诊断 动脉导管未闭 左肺动脉缺如 误诊
下载PDF
香烟烟雾诱导的肺动脉重构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素霞 郭李平 +2 位作者 常建梅 冯磊 董晓光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163-164,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肺动脉重构的影响,探讨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重构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angiotensinⅡ,Ang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1)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法:建立香烟诱导的... 目的观察慢性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肺动脉重构的影响,探讨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重构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angiotensinⅡ,Ang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1)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法:建立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重构大鼠模型,通过HE 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的病理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ngⅡ水平;用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给予氯沙坦钾干预后,检测AngⅡ和TGF-β1对香烟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重构的作用.结果:慢性香烟烟雾暴露6个月后,香烟暴露组大鼠肺小动脉出现重构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得香烟暴露组肺组织匀浆中Ang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分析方法检测香烟暴露组肺组织TGF-β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香烟暴露+氯沙坦组较香烟暴露组肺组织AngⅡ含量和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肺小动脉重构程度改善.结论:慢性香烟烟雾暴露导致肺小动脉重构,还可引起肺组织AngⅡ、TGF-β1水平升高而参与肺小动脉的重构.氯沙坦可通过抑制AngⅡ的作用减少TGF-β1的表达来抑制肺动脉重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 肺动脉高压 ANGII TGF-Β1
下载PDF
低氧性肺静脉收缩及重塑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磊 付秀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4期2580-2582,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合并肺动脉高压(PH),逐渐发展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泡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和重塑是PH形成的原因。肺血管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长期以来,肺动脉在PH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而肺静脉受到忽视。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合并肺动脉高压(PH),逐渐发展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泡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和重塑是PH形成的原因。肺血管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长期以来,肺动脉在PH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而肺静脉受到忽视。研究表明同肺动脉一样肺静脉在低氧时也会出现肺静脉的收缩和重塑,低氧时肺静脉在PH形成中的作用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
下载PDF
5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培芳 刘香 王炜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检塞介入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急性肺动脉检塞介入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减...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检塞介入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急性肺动脉检塞介入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减轻,41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缓解。未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疗效持久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橙塞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单纯性单侧肺动脉缺如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占东 朱月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151-152,共2页
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pulmonary artery,UAP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早期多无症状,首诊多以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根据临床症状不易与肺动脉栓塞、心梗、心绞痛等鉴别,可以通过CT肺动... 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pulmonary artery,UAP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早期多无症状,首诊多以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根据临床症状不易与肺动脉栓塞、心梗、心绞痛等鉴别,可以通过CT肺动脉造影、MRA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报道我院1例成人单纯性单侧肺动脉缺如,以提高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