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康平 朱晓忠 +2 位作者 刘生明 曾文 阙小俊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探寻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泰和县中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稳定期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接受西...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探寻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泰和县中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稳定期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接受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治疗,通过4周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接受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 天麻钩藤饮 针刺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人群中白蛋白尿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鲍书敏 黄雯 +4 位作者 杨进刚 梁巧静 梁远波 王宁利 张国娟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4期297-303,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农村地区人群白蛋白尿与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10月1日13个村庄30岁以上的居民,最终纳入3694例受试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尿白蛋白/...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农村地区人群白蛋白尿与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10月1日13个村庄30岁以上的居民,最终纳入3694例受试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将受试者分为白蛋白尿组和无白蛋白尿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等19个指标。再将受试者根据baPWV值由小到大分为四组,比较四组受试者之间ACR、年龄等19个指标。应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评估白蛋白尿和baPWV之间的关系。结果白蛋白尿组受试者的baPWV[(1689.44±430.60)cm/s比(1556.49±347.48)cm/s]、年龄[(54.56±10.49)岁比(50.96±10.80)岁]、女性占比(60.2%比53.4%)、收缩压[(146.61±24.10)mmHg比(137.99±20.98)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80.28±12.93)mmHg比(77.37±11.89)mmHg]、平均动脉压[(102.39±15.07)mmHg比(97.58±13.61)mmHg]、脉搏[(66.34±18.72)次/min比(60.62±15.85)次/min]、腰臀比[(0.91±0.05)比(0.90±0.05)]、高敏C反应蛋白[(1.05±0.41)mg/L比(0.82±0.37)mg/L]、总胆固醇[(4.80±1.0)mmol/L比(4.59±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4±0.66)mmol/L比(2.70±0.65)mmol/L]、三酰甘油[(1.65±1.26)mmol/L比(1.50±1.04)mmol/L]显著高于无白蛋白尿组受试者(P均<0.05),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90.95(81.37,99.54)mL·min^(-1)·(1.73 m^(2))^(-1)比92.51(84.06,101.53)mL·min^(-1)·(1.73 m^(2))^(-1)]显著低于无白蛋白尿组受试者(P=0.002)。白蛋白尿组相比无白蛋白尿组有更多受试者患有高血压(62.1%比47.0%,P<0.001)或糖尿病(10.7%比5.6%,P<0.001)。受试者人群baPWV的增加与ACR的增加及eGFR的下降相关。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血肌酐、高血压和baPWV是AC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应的OR(95%CI)分别为1.018(1.008~1.028)、1.348(1.094~1.660)、1.548(1.137~2.107)、0.986(0.978~0.004)和1.0004(1.000~1.001)。结论在一般人群中,白蛋白尿与baPWV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动脉僵硬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中国 农村人口
下载PDF
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水平与心功能、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周婷婷 柏业军 +2 位作者 刘敏 李志刚 刘玲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ST2)、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与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病人124例为H型高血压组,同期非H型高血压病人87...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ST2)、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与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病人124例为H型高血压组,同期非H型高血压病人87例为非H型高血压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为对照组。根据H型高血压病人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ST2、PCSK9水平。分析血清sST2、PCSK9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PCSK9水平对H型高血压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H型高血压组血清sST2、PCSK9水平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非H型高血压组血清sST2、PCSK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sST2、PCSK9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H型高血压病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明显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sST2与PCSK9水平呈正相关(r=0.337,P<0.05),血清sST2、PCSK9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LVEDD、LVESD、左室质量指数、同型半胱氨酸、LDL-C、CRP呈正相关(P<0.05)。血清sST2、PCSK9联合检测评估H型高血压病人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sST2、PCSK9单独检测(Z_(sST2-联合)=3.074,P=0.002;Z_(PCSK9-联合)=2.176,P=0.030)。sST2、PCSK9、同型半胱氨酸、LDL-C、CRP为H型高血压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sST2、PCSK9水平与心功能、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合并OSAHS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刘金涛 何明 +3 位作者 胡艳艳 王振 曾奋飞 李秋菊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的水平,分析高血压合并OSAHS与IMT的关系,探讨IMT与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 目的研究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的水平,分析高血压合并OSAHS与IMT的关系,探讨IMT与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嘉兴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L-SaO_(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M-SaO_(2))、动态血压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IMT,比较两组间IMT与高血压合并OSAH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HI、IMT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升高,L-SaO_(2)、M-SaO_(2)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AHI与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L-SaO_(2)与24h平均收缩压和白天平均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AHI与IMT呈正相关,L-SaO_(2)、M-SaO_(2)与IMT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血压水平和IMT的变化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压和IMT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指导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紊乱指数 颈动脉中内膜厚度
下载PDF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颖 王忠良 +1 位作者 陈蕊 贡静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06-111,共6页
高血压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对人体多个靶器官有缓慢长期的损害,同时给家庭、社会及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其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为高血压的3种亚型之一,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大众对该病的认识率仍然很低。目前对于ID... 高血压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对人体多个靶器官有缓慢长期的损害,同时给家庭、社会及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其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为高血压的3种亚型之一,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大众对该病的认识率仍然很低。目前对于IDH并无明确的临床治疗方案,常用的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法等。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收集自2019—2024年的相关文献,就IDH的发病机制、发病特点、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以期为临床的早期诊治及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中西医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叶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Hcy及脑缺血的影响
6
作者 王艳玲 徐红强 +3 位作者 李红艳 何明伟 宋贤春 吴文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CAP)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缺血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CAP患者分为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CAP)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缺血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CAP患者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3例。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叶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叶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Hcy、CAP情况、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脑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cy、CAP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CAP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点SBP、DBP、Hcy及CAP面积、IMT、CAP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大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与大剂量叶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CAP效果相当,均可降低患者血压与Hcy水平,消减CAP,但小剂量叶酸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并未增加脑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 不同剂量 叶酸 氨氯地平 同型半胱氨酸 脑缺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7
作者 陈梅 张雪梅 薄静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二醛、蛋白氧化产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短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血压水平,改善机体内氧化应激指标,提升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依那普利 硝苯地平 氧化应激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智慧养老社区及服务模式创新应用研究
8
作者 湛惠萍 叶冬婷 +2 位作者 杨小青 戴丽彬 李燕燕 《大理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构建智慧养老社区及服务模式创新策略,并评价其应用于福建省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福建省某社区1356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周边某社区1474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管理采用智慧养... 目的:构建智慧养老社区及服务模式创新策略,并评价其应用于福建省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福建省某社区1356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周边某社区1474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管理采用智慧养老社区及服务模式创新策略,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社区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效果和达标率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疾病知晓率、管理满意度变化。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率、饮酒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血糖、血脂控制达标率,规律运动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知晓率,管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慧养老社区及服务模式创新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管理水平,提高达标率,且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慢性病知晓率和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老社区 服务模式 福建 老年 慢性病管理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恐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李超 孙星 +1 位作者 安红雨 叶春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380例患者中有366例完成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2%。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FOP-Q-SF量表总平均分(32.23±5.74)分。心理功能失衡病例共162例(44.26%),SF-36总平均分(445.12±63.7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FOP-Q-SF与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绪职能、精神健康及量表总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r=-0.463,-0.374,-0.465,-0.388,-0.473,-0.52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β=0.136;P=0.029)、糖尿病病程(β=0.094;P=0.008)及冠心病(CHD)(β=0.174;P=0.014)对FOP-Q-SF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月收入(β=-0.184;P=0.012)、血糖达标(β=-0.143;P=0.019)、血压达标(β=-0.155;P=0.011)及服药依从性(β=-0.184;P<0.001)对FOP-Q-SF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其共同解释因变量40.60%的变异度。家庭月收入(β=0.176;P<0.001)、体育锻炼(β=0.135,P=0.007)、血糖达标(β=0.236;P<0.001)、血压达标(β=0.116;P<0.001)及服药依从性(β=0.215;P<0.001)对患者SF-36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CHD(β=-0.165;P<0.001)及脑梗死(β=-0.174;P<0.001)对SF-36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其共同解释因变量47.40%的变异度。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现象普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心理失衡现象,建议临床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督促患者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血压血糖控制效果等维度出发,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疾病进展恐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及对血管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辉 张媛 +6 位作者 喻成 向仁武 王博 牟林森 李华 王玉惠 向远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2例阴虚阳亢型EIS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2例阴虚阳亢型EIS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2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和次症(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评分、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MDBP)、24 h平均脉压(24hMPP)、血管弹性指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及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主症和次症评分及24hMSBP、24hMDBP、24hMPP均明显降低(P均<0.05),PWV均明显减慢(P均<0.05),C1、C2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8%(49/51)比74.51%(38/5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3/51)比7.84%(4/51),P>0.05]。结论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点穴按压联合中药沐足治疗阴虚阳亢型EISH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波动,改善血管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人 子午流注理论 阴虚阳亢型 点穴按压 血管弹性
下载PDF
美国肥胖医学协会《肥胖和高血压临床实践声明》解读
11
作者 吕垚 周伊恒 +7 位作者 刘力滴 杨荣 张鹏 朱雅文 代华 廖晓阳 雷弋 杨梓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肥胖和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二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23年,美国肥胖医学协会深入探讨了肥胖相关高血压的机制,并于Obesity Pillars杂志发布了《肥胖和... 肥胖和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二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23年,美国肥胖医学协会深入探讨了肥胖相关高血压的机制,并于Obesity Pillars杂志发布了《肥胖和高血压临床实践声明》,该声明总结出10条关于肥胖和高血压的要点,为我国肥胖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建议。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该声明,向基层医生介绍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帮助基层医生更有效地管理肥胖和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高血压 美国肥胖医学协会 实践声明 解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动脉硬化情况以及关联性分析
12
作者 盛志强 宋松松 +3 位作者 王涛 魏芹 于复超 童嘉毅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疾病对病人自身动脉硬化情况的影响,以及分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分级、睡眠呼吸相关参数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疾病对病人自身动脉硬化情况的影响,以及分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分级、睡眠呼吸相关参数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并行睡眠呼吸监测病人,依据诊断将其分为无高血压无OSAHS组24例(对照组)、无高血压有OSAHS组35例(单OSAHS组)、有高血压无OSAHS组53例(单HBP组)、高血压合并OSAHS组92例(双阳组)。比较四组间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同时根据baPWV>1800 cm/s为界判断baPWV是否异常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OSAHS组(双阳组)baPWV(1952.70±466.75)cm/s明显大于单纯高血压组(1664.96±306.52)cm/s、单纯OSAHS组(1710.29±440.61)cm/s以及对照组(1379.63±209.46)cm/s;单纯高血压组、单纯OSAHS组baPWV也大于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与单纯OSAHS组之间ba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baPWV异常作为因变量的动脉硬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中显示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级、血压分级、糖化血红蛋白是臂踝脉搏波速度增加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年限、性别、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及OSAHS与早期动脉硬化指标的变化明显相关,同时AHI以及血压水平越高,早期动脉硬化指标异常越明显;在高血压人群中因OSAHS的存在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异常,在高血压人群中早期筛查及干预OSAHS可能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臂踝脉搏波速度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张柠 樊世明 +18 位作者 任明 沈有录 马艳梅 窦小红 普措 鲁星琴 黄强 薛睿 王福彦 林莹 张吉辉 田辉珍 韩萍 韩玉娟 韩淑萍 刘青灵 卢天龙 芦永良 鄂维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62-1870,共9页
背景随着高海拔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氧化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探讨其相关性或许可为高海拔地区H型高血压提供新的诊疗思路。目的分析海拔对Hcy代... 背景随着高海拔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氧化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探讨其相关性或许可为高海拔地区H型高血压提供新的诊疗思路。目的分析海拔对Hcy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血压、Hcy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探讨Hcy水平与血压、氧化应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7月—2024年7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玉树地区(海拔3800~4200 m)高血压患者60例(高海拔高血压组)、健康受试者30例(高海拔健康组);纳入西宁地区(海拔2260 m)高血压患者60例(低海拔高血压组)、健康受试者30例(低海拔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检测Hcy代谢酶基因多态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Hcy、血压、血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受试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服药史、高血压家族史、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海拔高血压组Hcy、收缩压(SBP)、舒张压(DBP)、GSSG高于高海拔健康组、低海拔高血压组,NO、SOD低于高海拔健康组、低海拔高血压组(P<0.05);高海拔健康组SBP、DBP、GSSG高于低海拔健康组,SOD低于低海拔健康组(P<0.05);低海拔高血压组Hcy、SBP、DBP、GSSG高于低海拔健康组,SOD低于低海拔健康组(P<0.05)。不同海拔地区高血压组受试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蛋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海拔地区健康组受试者MTHFR C677T、MTHFR A1298C、MTRR A66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高血压患者MTHFR C677T位点中CC基因型56例(46.67%),CT基因型43例(35.83%),TT基因型21例(17.5%),MTHFR A1298C位点中AA基因型62例(51.67%)、AC基因型51例(42.50%)、CC基因型7例(5.83%),MTRR A66G位点中AA基因型62例(51.67%)、AG基因型48例(40.00%)、GG基因型10例(8.33%)。MTHFR C677T位点中TT基因型Hcy、SBP、NO、SOD水平高于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GSSG低于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CT基因型Hcy、SBP、NO、SOD水平高于CC基因型,GSSG低于CC基因型(P<0.05);MTHFR A1298C位点中CC基因型Hcy水平、HHcy比例高于AC基因型和AA基因型,AC基因型Hcy水平、HHcy比例高于AA基因型(P<0.05);MTRR A66G位点中GG基因型Hcy、NO、HHcy比例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CT基因型Hcy、NO、HHcy比例高于CC基因型(P<0.05)。HHcy患者DBP、GSSG高于非HHcy血症患者,NO、SOD低于非HHcy患者。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受试者Hcy与DBP、GSSG水平呈正相关,与NO、SOD水平呈负相关,NO与DB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相较于低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更高,氧化应激水平更高,但MTHFR C677T基因分型趋向于正常型,导致Hcy升高的突变型比例较低,与传统观点存在一定的偏差,关于Hcy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Hcy、血压水平的关系尚不明确,未来仍需更多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高海拔 MTHFR基因多态性 MTRR基因多态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学会《成人高血压转诊路径及治疗管理》共识声明解读
14
作者 周伊恒 吕垚 +10 位作者 杨梓钰 杨荣 刘力滴 张鹏 代华 曾锐 万智 贾禹 刘长明 雷弋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73-1178,共6页
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学会(BIHS)总结了英国国家卫生与医疗优化研究所(NICE)、欧洲心脏病协会(ECS)和欧洲高血压协会(ESH)推出的高血压管理指南,于2023年1月9日在国际高血压杂志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上发表了《成人高血压转诊路... 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学会(BIHS)总结了英国国家卫生与医疗优化研究所(NICE)、欧洲心脏病协会(ECS)和欧洲高血压协会(ESH)推出的高血压管理指南,于2023年1月9日在国际高血压杂志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上发表了《成人高血压转诊路径及治疗管理共识声明》(以下简称共识声明)。基于现有的证据以及专家意见,共识声明重点提出了高血压患者转诊的标准以及转诊等待期间患者的管理,以优化基层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本文旨在对共识声明的核心要点进行解读,为我国基层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提供建议。鉴于我国基层医疗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地域性,仍需要基层医生进行综合评估,践行最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转诊 治疗 解读 共识
下载PDF
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5
作者 马晓燕 崔恩慈 +5 位作者 薛群 刘荣 张学武 王浅 王德斌 沈兴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1,共7页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用药不仅要考虑患者血压特征,也要考虑患者合并症情况。现阶段,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比较缺乏。目的调查安徽省界首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服...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用药不仅要考虑患者血压特征,也要考虑患者合并症情况。现阶段,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比较缺乏。目的调查安徽省界首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现状,描述患者服药行为与患者特征之间的关联,探索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基层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7—8月从安徽省界首市随机抽取48个行政村,通过面对面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特征和服药数据,参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将问卷中患者提到的降压药分为如下5类:A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B类为β受体阻滞剂,C类为钙通道阻滞剂(CCB),D类为利尿剂,E类为单片复方制剂。通过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血压计的后台获取患者上传的近1年血压数据,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服药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联合用药是指服用复方制剂或2种以上降压药,用药调整是指患者过去服用其他降压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3005例,其中男1291例(43.0%)、女1714例(57.0%),平均年龄为(65.5±9.8)岁,高血压服药率为79.1%,联合用药率为40.2%。2376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不同类型降压药服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部分患者存在联合用药):E类(39.6%)、C类(35.1%)、D类(20.3%)、A类(20.1%)、B类(3.7%);服用最多的降压药为复方利血平(33.7%)。对于年均血压≥160/100mm Hg的患者,仍有12.2%和4.9%未服用降压药。患者联合用药以E类降压药为主。年均“舒张压≥100 mm Hg”且“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A类和C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年均“收缩压≥160 mm Hg”且“未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E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服药年数长(OR=1.042,95%CI=1.031~1.053,P<0.00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OR=1.488,95%CI=1.195~1.853,P<0.001)、合并高脂血症(OR=1.267,95%CI=1.052~1.525,P=0.013)、合并心血管疾病(OR=1.394,95%CI=1.166~1.667,P<0.001)、合并脑血管疾病(OR=1.258,95%CI=1.040~1.522,P=0.018)是患者用药调整的促进因素,高龄(OR=0.980,95%CI=0.971~0.990,P<0.001)是用药调整的抑制因素。结论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较高,主要服用E类和C类降压药。服药年数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合并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是患者用药调整的促进因素,高龄是用药调整的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合并症 联合用药 农村地区 界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下载PDF
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及发展趋势的Meta分析
16
作者 王碧晴 张萍 +6 位作者 杨红霞 王倩 鞠春晓 赵俊男 梅俊 张颖 徐凤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86-2192,共7页
背景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系统评价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率,有助于为防治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认知损伤提供数据参考。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MCI患病率,并进一... 背景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系统评价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率,有助于为防治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认知损伤提供数据参考。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MCI患病率,并进一步探讨患病率的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4-02-22,采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筛选,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StataMP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系统分析了2008—2023年27篇横断面研究,共涉及老年高血压患者57461例,其中患MCI 11812例。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高血压患者MCI总体患病率为21.3%(95%CI=18.4%~24.2%,P<0.001)。纳入研究文献共涉及我国11个省(区、市),各省(区、市)间及地理区域间患病率差异较大;2008—2023年老年高血压MCI患病率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患病率均超过1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MCI患病率为33.6%(95%CI=6.4%~60.7%,P<0.001),城市患者患病率为21.8%(95%CI=18.1%~25.4%,P<0.001);华北地区患病率(14.0%,95%CI=9.3%~18.7%,P<0.001)较其他地区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联合应用评估的MCI患病率为25.9%(95%CI=15.8%~36.0%),单一MoCA评估的MCI患病率为21.4%(95%CI=18.5%~24.4%),单一MMSE评估的MCI患病率为17.9%(95%CI=13.9%~21.9%)。结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MCI总体患病率较高,不同省市、城乡间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并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评估工具的MCI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受文献研究数量和异质性影响,结论尚需进一步高质量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患病率 发展趋势 META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于雪琪 蔡成森 +1 位作者 彭召云 陈玉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HD),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在慢阻肺并PH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HD),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在慢阻肺并PH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形成是一个关键的病理变化,且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理解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两个方面论述,旨在探讨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这一复杂病理过程的理解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