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8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SIX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评估: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李大珊 邓玲 +7 位作者 葛洪峰 朱俊峰 王玲 史玉叶 张颢 沈子园 桑威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22年3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诊断为DLBCL的58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axStat统计量确定EASIX...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22年3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诊断为DLBCL的58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axStat统计量确定EASIX的最佳截断值。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DLBCL患者生存结局的变量。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预后分析。结果580例患者中男性294例(50.7%),中位年龄(60.32±13.36)岁,总体5年OS率为56.4%。基于MaxStat统计量计算出EASIX的最佳截断值为1.17。多因素分析显示EASIX、年龄、血红蛋白、中枢累及、Ann Arbor分期是DLBCL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EASIX可以对BCL-2-和BCL-2+组、BCL-6-和BCL-6+组、GCB和非GCB组、ECOG PS评分<2分和≥2分组、Ann ArborⅠ/Ⅱ期和Ⅲ/Ⅳ期、IPI评分LR/LIR和HIR/HR组以及NCCN-IPI评分LR/LIR和HIR/HR组的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结论高EASIX(>1.17)与初诊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且EASIX能对不同亚组的患者进行准确的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ASIX 预后 初诊 多中心 回顾性
下载PDF
以极早发型炎性肠病为表型的婴幼儿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2型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罗丹 杨洋 +5 位作者 崔婷 赵玉霞 曾小燕 王宝香 梅红 高源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0-242,244,共4页
报道1例以极早发型炎性肠病为表型的婴幼儿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2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X连锁淋巴增生综合征2型 极早发型炎性肠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王秀峰 李婷 +6 位作者 字友梅 王莉华 刘宪凯 杨满 郭燕 吴隼 黄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 评价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8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组(23例)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组... 目的 评价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8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组(23例)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组(25例)。比较两组疾病有效率和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利妥昔单抗为主较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PFS时间延长(P<0.05)。不良反应方面,以利妥昔单抗为主治疗方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和感染,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损伤和消化道反应的便秘和腹泻。结论 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均可应用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两组优劣性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硼替佐米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合并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超然 孙丽莹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由一组异质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组成的器官移植后严重并发症。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EB virus-associated smooth muscle tumor,EBV-SMT)是与EB病毒感...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由一组异质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组成的器官移植后严重并发症。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EB virus-associated smooth muscle tumor,EBV-SMT)是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罕见肿瘤。本研究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肝移植后PTLD合并EBV-SMT的^(18)F-FDG PET/C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EB病毒感染 平滑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IGFBP7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闫慧芳 高鸿亮 +4 位作者 张冉 郭雅雯 张小贤 武璐瑶 李新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DLBCL的标本165例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DLBCL的标本165例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BP7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BP7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Ki67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50 U/L、累及部位为结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IGFBP7高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GFBP7高表达的DLBCL患者生存期相对较短,是DLBC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或可成为诊断DLBCL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IGFBP7 免疫浸润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差异分析
6
作者 谢嘉玲 施晴 +1 位作者 鲍其远 董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CD5^(+)的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突变特征谱。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比较原发性CD5^(+)DLBCL和CD5^(-)DLBCL的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 目的探讨CD5^(+)的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突变特征谱。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比较原发性CD5^(+)DLBCL和CD5^(-)DLBCL的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基因变异谱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311例DLBCL样本中CD5^(+)DLBCL患者46例(14.7%)。CD5^(+)DLBCL与CD5^(-)DLBCL、CD5^(+)DLBCL伴MYD88 L265P变异和不伴MYD88 L265P变异相比,患者性别、临床分期和国际预后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表型:CD5^(+)DLBCL组BCL2过表达率(69.5%vs 49.4%,P=0.003)、BCL2和C-MYC双表达率(26%vs 14%,P=0.04)均高于CD5^(-)DLBCL组;CD5^(+)伴MYD88 L265P变异组C-MYC(53%vs 20%)、BCL6(93.3%vs 61.3%)、Ki67(93.3%vs 64.5%)等标记及双表达(46.7%vs 20.8%)均高于CD5^(+)不伴MYD88 L265P变异组患者(P<0.05)。生存分析表明,CD5^(+)DLBCL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比CD5^(-)DLBCL组患者更差(P=0.09)。此外,CD5^(+)不伴MYD88 L265P变异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优于CD5^(+)伴MYD88 L265P变异患者(P=0.04)。NGS检测发现,CD5^(+)DLBCL和CD5^(-)DLBCL两组患者在伴随突变基因的分布有差异。结论CD5^(+)标记以及CD5^(+)伴MYD88 L265P变异,可能是DLBCL患者预后不佳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CD5 MYD88 L265P
下载PDF
Castleman病11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孙旭 潘治平 严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为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中心型10例(腹部5例、颈部5例)和多中心型1例,病灶长径为1.3~5.5(3.3±1.1)cm。所有... 为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中心型10例(腹部5例、颈部5例)和多中心型1例,病灶长径为1.3~5.5(3.3±1.1)cm。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或活检后病理确诊,10例单中心型CD患者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9例、浆细胞型1例,另1例多中心型CD患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从患者发现病灶到接受治疗等待时间3(2,12)个月,术后随访时间为61.5(36,82)个月。患者长期生存良好,除多中心型CD患者外其他无复发转移患者。CD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单中心型CD容易被延误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孤立性肿物应积极行穿刺或手术活检,明确病理后及早治疗,以获取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单中心型 多中心型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中医防治宫颈癌术后和(或)放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研究进展
8
作者 于俊 张立德 +1 位作者 王建波 李明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下肢淋巴水肿是治疗宫颈癌过程中常见且棘手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其慢性和不可治愈的性质,下肢淋巴水肿以功能和美学缺陷以及心理后遗症的形式给妇科肿瘤幸存者带来问题...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下肢淋巴水肿是治疗宫颈癌过程中常见且棘手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其慢性和不可治愈的性质,下肢淋巴水肿以功能和美学缺陷以及心理后遗症的形式给妇科肿瘤幸存者带来问题,从而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未来临床上应对此并发症予以重视,并可从中医方面对其进行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宫颈癌 发病机制 中医防治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肝胃间隙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1例
9
作者 王峻 王小明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患者男,22岁,因体检发现肝胃间隙占位3 d入院。患者半个月前于外院体检,腹部彩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胰体部实质性低回声团,建议CT进一步检查,未行进一步治疗。3 d前来我院门诊就诊,查CT(平扫+增强)示肝胃间隙占位,增强扫描呈中等... 患者男,22岁,因体检发现肝胃间隙占位3 d入院。患者半个月前于外院体检,腹部彩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胰体部实质性低回声团,建议CT进一步检查,未行进一步治疗。3 d前来我院门诊就诊,查CT(平扫+增强)示肝胃间隙占位,增强扫描呈中等均匀强化,考虑巨大淋巴结可能,其他性质待排查;脾大,见图1。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和体征,一般情况可,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力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间隙占位 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单中心型Castleman病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下载PDF
12例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顾佳凤 幸子玉 王芬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33-0036,共4页
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PLFG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2例PLFGT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其临床... 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PLFG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2例PLFGT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结果 12例PLFGT患者的中位年龄48岁,好发年龄40~49岁。主要发病部位为卵巢(7/17,41.1%)。主要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8/12,66.7%)。按Ann Arbor分期标准,IE期、IIE期(10/12,83.3% )占比最高。肿块大小平均直径为9.2±3.8cm(3.3~15.4cm)。经手术确诊10例,活检病理诊断确诊2例,治疗上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6~54月)。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为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发病率低,易误诊,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分期越高的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系统 淋巴瘤 临床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抽吸减容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11
作者 郝昆 孙宇光 +1 位作者 王仁贵 沈文彬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69-74,82,共7页
目的探索抽吸减容术治疗不同程度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4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7.19±8.79)岁;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非重度组(25例)和重度... 目的探索抽吸减容术治疗不同程度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4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7.19±8.79)岁;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非重度组(25例)和重度组(17例),分析不同程度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抽吸减容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非重度组平均年龄为(54.6±8.85)岁,重度组平均年龄为(61.0±7.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前非重度组BMI为(26.58±3.64)kg/m^(2),重度组BMI为(29.11±5.83)kg/m^(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手术方式上,非重度/重度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行淋巴水肿抽吸术,而少数极重度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行淋巴水肿抽吸术联合病变组织切除术。非重度组与重度组相比,手术时间、注入膨胀液量、吸出脂肪悬浊液量、吸脂量、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术毕及术后3个月肿胀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非重度组术毕及术后3个月的肿胀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抽吸减容术可以明显改善不同严重程度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容手术 吸脂术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下载PDF
老年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命质量现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沈芩 沈宏宇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淋巴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生命质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经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05例老年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 目的 分析老年淋巴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生命质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经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05例老年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淋巴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ym)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SPBS和FACT-Lym评分,并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 老年淋巴瘤患者SPBS总分为(31.76±1.59)分,SPB分级中,无61例,轻度167例,中度147例,重度130例;FACT-Lym评分中,情感维度(10.98±2.45)分,生理(13.02±2.83)分,社会家庭(13.01±2.65)分,功能(11.97±3.42)分,淋巴瘤附加关注(28.95±1.81)分,FACT-Lym总分为(77.93±7.52)分;随着SPB严重程度升高,FACT-Lym各维度评分依次降低,不同组别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淋巴瘤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与FACT-Lym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淋巴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自我感受负担心理,且SPB越严重,生命质量越差,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干预,以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生命质量 自我感受负担 相关性 老年人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徐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020年1月至5月间收治的DLBCL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另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间收治的...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020年1月至5月间收治的DLBCL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另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间收治的DLBCL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给予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12(IL-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情况、临床疗效、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TGF-β、IL-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TGF-β较对照组低,IL-12更高(P<0.05)。(2)观察组的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高(P<0.05)。(3)治疗后,观察组的病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年总生存率更高(P<0.05)。(4)治疗前,两组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OL-LC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DLBCL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TGF-β、IL-12水平,控制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且治疗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利妥昔单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结肠系膜混合型Castleman病一例
14
作者 王颖丽 杨帅 +1 位作者 刘敬华 朱映芝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Castleman病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反应性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又被称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瘤性淋巴样错构瘤。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缺乏特异性,该... Castleman病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反应性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又被称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瘤性淋巴样错构瘤。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缺乏特异性,该病的误诊率较高。现报道1例结肠系膜混合型Castleman病,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查体“发现腹腔肿瘤6 d”于2022年10月6日入院。一般检查:未见异常。CT:腹腔占位,考虑Castleman病,请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MRI(平扫+强化):腹腔肠系膜区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影,截面约43 mm×34 mm,边界尚清,T1WI稍低信号,T2WI/DWI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持续强化,动脉期内见粗大血管影。初诊:Castleman病可能性大,不除外胃肠道间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结肠系膜
下载PDF
对缺铁性贫血开展血常规检验诊断的价值分析
15
作者 王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29-0032,共4页
分析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门诊接诊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除血细胞分布宽度)均低于对照组... 分析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门诊接诊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除血细胞分布宽度)均低于对照组,血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价值,该检验手段能够充分地反映出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血液细胞异常情况,从而利于对病情做出诊断,为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验 血红蛋白 红细胞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罗萨伊-多尔夫曼病^(18)F-FDG PET/CT表现
16
作者 刘婷婷 孙珂 +2 位作者 石丽红 张晶晶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18)F-FDG PET/CT表现。方法纳入6例活检病理确诊RDD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及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RDD ^(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6例RDD中,1例为皮肤原发病变,3例为淋巴结内+... 目的观察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18)F-FDG PET/CT表现。方法纳入6例活检病理确诊RDD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及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RDD ^(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6例RDD中,1例为皮肤原发病变,3例为淋巴结内+结外病变,2例仅有淋巴结内病变;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骨(n=3),其次为鼻咽/鼻腔及鼻窦(n=2);PET/CT示其均呈FDG高摄取,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3~16.5。结论RDD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FDG高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体层摄像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6例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郑媛媛 谢建兰 +1 位作者 张燕林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1,67,共5页
目的探讨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iT-LBP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PAX5、CD3、CD4、CD8、TdT、CD99、CD10、CD1a、CD33、LMO2、CK和... 目的探讨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iT-LBP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PAX5、CD3、CD4、CD8、TdT、CD99、CD10、CD1a、CD33、LMO2、CK和Ki-67等的表达,应用PCR技术检测T细胞克隆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中3例为良性淋巴组织病变合并iT-LBP(例1为发生于背部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例2为发生于淋巴结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例3为发生于淋巴结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3例发生于淋巴瘤(例4、5为滤泡性淋巴瘤合并iT-LBP,例6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合并iT-LBP)。5例(例1~5)显示在良性淋巴滤泡或肿瘤性滤泡之间出现大片或小灶幼稚T细胞,1例(例6)显示在弥漫性肿瘤性病变中有小灶状分布的幼稚T细胞,这些幼稚T细胞表达CD3、TdT、CD4、CD8、CD1a、CD10和CD99,不表达CD20、PAX5、LMO2及CD33,Ki-67增殖指数为60%~80%。5例(例1~5)行PCR检测,呈多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随访6例患者均无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的临床表现。结论iT-LBP是发生于胸腺外的非克隆性幼稚T细胞的良性增生,无需化疗,诊断时需与T-LBL进行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 基因重排 免疫组织化学 PCR
下载PDF
间变性大细胞激酶阴性CD30阳性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关军 程平 +6 位作者 王兰兰 帅华洲 胡彬 张婷 陈柳青 程辉 邹亮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激酶(ALK)阴性CD30阳性(ALK-CD30+)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LK-CD30+PC-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结果7例ALK-CD30+PC-ALCL患者中,4...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激酶(ALK)阴性CD30阳性(ALK-CD30+)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LK-CD30+PC-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结果7例ALK-CD30+PC-ALCL患者中,4例接受系统化疗,2例接受局部放疗;6例存活,其中1例拒绝治疗;1例死亡。根据患者病灶范围,区域型2例、区域型伴局部淋巴结浸润2例、广泛型3例。患者治疗总反应率为83.3%。2例区域型病灶患者通过局部放疗带病生存;2例区域病灶伴局部淋巴结浸润患者接受系统化疗后未出现化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达到无病生存;3例广泛型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其中1例死亡,2例带病生存。3例顽固性溃疡合并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反复抗感染治疗无效,接受系统化疗后溃疡逐渐愈合。结论ALK-CD30+PC-ALCL患者需要根据病灶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区域型病灶、反复溃疡合并软组织感染的患者能从系统化疗中获益,广泛型患者可能需要联合新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 皮肤 原发性 间变性大细胞激酶 CD3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