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miR-155对凝血功能障碍模型幼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雅静 袁二伟 +1 位作者 曲海新 郭华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2-856,共5页
目的:研究调控miR-155对凝血功能障碍模型幼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雄性幼鼠26只,建立凝血功能障碍模型,成功24只随机分为模型、上调miR-155和下调miR-155共3组,每组各8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 目的:研究调控miR-155对凝血功能障碍模型幼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雄性幼鼠26只,建立凝血功能障碍模型,成功24只随机分为模型、上调miR-155和下调miR-155共3组,每组各8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幼鼠miR-155表达,观察各组幼鼠凝血因子水平、凝血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上调miR-155组HMGB1、RAGE、TLR2、TLR4、NF-κB均明显增高(均P<0.05),而下调miR-155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上调miR-155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下调miR-155组均表达升高(均P<0.05)。三组凝血因子Ⅺ表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上调miR-155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水平较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均P<0.05),而下调miR-155组正好相反。结论:下调miR-155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幼鼠凝血因子水平及凝血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凝血功能障碍 小鼠 作用机制 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紫癜性肾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2
作者 陈雷刚 杨晓静 +3 位作者 朱由瑾 高晓莉 安国芝 郭宝珠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紫癜性肾炎(HSPN)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HSPN的患儿作为HSPN组、诊断为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作为HSP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紫癜性肾炎(HSPN)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HSPN的患儿作为HSPN组、诊断为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作为HSP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血清Hcy的差异;收集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判断HSPN患儿的预后,比较HSPN组中不同Hcy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不同预后患儿Hcy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y诊断HSPN并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 HSPN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及血清Hcy含量均高于HSP组、对照组(P<0.05);HSPN组中HHcy患儿24 h尿蛋白含量、血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CD4+/CD8+、病理分级、足突广泛融合比例、肾小管间质改变比例均高于Hcy正常患儿,补体C3低于Hcy正常患儿(P<0.05);HSPN组中未缓解与终末期肾病患儿的HHcy发生率及血清Hcy含量均高于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患儿(P<0.05);血清Hcy诊断HSPN、评估HSPN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10,临界值分别为13.49μmol/L、16.47μmol/L。结论 HSPN患儿血清Hcy明显升高,血清Hcy水平在HSPN诊断及预后评价中均有明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同型半胱氨酸 预后 诊断
下载PDF
孙丽蕴教授基于燕京赵氏皮科阴阳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
3
作者 杨功瑞 徐旭英 孙丽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34-137,142,共5页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孙丽蕴教授在传承燕京赵氏皮科“首辨阴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本病划分为病起之阳斑、病进之阳斑及阴斑,补充本病阴阳辨证论治体系。阳斑治用凉血五根汤化裁,病起之阳斑重清...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孙丽蕴教授在传承燕京赵氏皮科“首辨阴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本病划分为病起之阳斑、病进之阳斑及阴斑,补充本病阴阳辨证论治体系。阳斑治用凉血五根汤化裁,病起之阳斑重清热凉血祛风,病进之阳斑重活血养阴;阴斑治用养血健脾经验方化裁,健脾益气、养血消斑、止血。孙教授辨伴发肢体水肿之阴阳,阳证用白茅根、丝瓜络祛风清热行水,阴证加赤茯苓皮、川牛膝健脾化瘀利水;内外同理,外治上对三阶段分别予以芙蓉膏清热凉血,紫色消肿膏化瘀,紫草茸油健脾活血。本文特举典型病案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丽蕴 过敏性紫癜 赵炳南 阴阳辨证 经验 内外合治
下载PDF
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林月华 陈丽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5,329,共4页
目的:探讨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回馈教... 目的:探讨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紫癜患儿的恐惧心理评分改善情况、症状消退时间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紫癜患儿护理后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馈教育结合模块式健康有利于缩短紫癜病情恢复时间,促进患儿恐惧心理及睡眠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馈教育 模块式健康教育 过敏性紫癜 恐惧心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F12基因p.Gly175Cys和p.Gly542Ser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的家系分析
5
作者 程晓丽 杨婷 +4 位作者 杨柳 辛毅娟 何睦 朱琳 刘家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2-867,共6页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凝固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Ⅻ活性;ELISA方法检测FⅫ抗原;Sanger测序法测定F1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ClustalX-2.1-win...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凝固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Ⅻ活性;ELISA方法检测FⅫ抗原;Sanger测序法测定F1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ClustalX-2.1-win、PROVEAN及Swiss-Pdb View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突变氨基酸是否为有害突变及该位点发生突变后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先证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为71.3 s,FⅫ活性和FⅫ抗原分别降低为5%和6%;其F12基因第7和14外显子分别存在c.580G>T和c.1681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p.Gly175Cys和p.Gly542Ser;先证者父亲携带p.Gly175Cys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弟弟和女儿携带p.Gly542Ser杂合错义突变。软件分析结果表明Gly175和Gly542均保守,p.Gly175Cys和p.Gly542Ser为有害突变,突变发生后相应位点会对蛋白质局部结构产生影响。结论:p.Gly175Cys和p.Gly542Ser复合杂合突变是先证者家系遗传性FⅫ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其中p.Gly175Cys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Ⅻ 错义突变 家系 遗传性FⅫ缺陷症
原文传递
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诊断中应用研究
6
作者 池善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IT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D-二聚体(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IT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开展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检测,并经骨髓穿刺术采集患者骨髓液开展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PLT低于对照组,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ITP患者中轻度25例,中度19例,重度12例;轻度组患者PLT高于中度组、重度组,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低于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LT、MPV、PDW、D-D、髓巨核细胞计数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D-D及髓巨核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ITP诊断中价值更高,可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便于及时开展治疗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参数 D-二聚体 髓巨核细胞计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皮细胞微粒miR-126与黏附分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尼格热·阿力木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6-0169,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急症。内皮细胞微粒是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的重要载体,携带表面抗原、蛋白质和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通讯中起关键作用。miR... 急性心肌梗死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急症。内皮细胞微粒是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的重要载体,携带表面抗原、蛋白质和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通讯中起关键作用。miR-126是在内皮细胞中大量表达的miRNAs之一,是血管生成、血管修复、炎症激活和凋亡在内的几种内皮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激活的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如VCAM-1、ICAM-1、P-选择素和E-选择素在内皮下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允许它们黏附和转运到组织中,并增加微血管通透性。本文中综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内皮细胞微粒及其 miR-126介导组织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发现,并与明确内皮细胞微粒及其内含 miR-126 在调控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与病情进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微粒 MIR-126 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导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基因突变分析
8
作者 王莹宇 张永根 陈文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7-861,共5页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ysmex-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ysmex-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以及血浆FⅦ的活性(FⅦ:C)水平;PCR法扩增先证者凝血因子Ⅶ基因(F7)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则反向测序给予证实;使用Clustal W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保守性分析;应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 Phen-2在线生物学软件评估突变氨基酸对F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危害性;运用Swiss软件对突变建模分析。结果:凝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先证者PT单独性延长至42.5 s;FⅦ:C明显降低,仅为2%;同样先证者外婆、母亲和妹妹的FⅦ:C都有轻度降低,分别为49%、51%和42%;父亲各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F7基因第6号外显子c DNA的646位发生G>A杂合突变,导致FⅦ催化区的156位甘氨酸被替换为丝氨酸(p.Gly156Ser)。F7其他外显子和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均正常。其外婆、母亲和妹妹均携带c.646G>A杂合突变,父亲为正常野生型。模型构建显示p.Gly156Ser突变使该位点氨基酸极性发生改变并出现侧链,从而使蛋白的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影响所在结构域的催化活性。同时,Mutation Taster和Poly Phen-2两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也高分预测该突变具有致病性。结论: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FⅦ蛋白p.Gly156Ser错义突变与血浆FⅦ:C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PCR 基因突变 模型分析
原文传递
When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encounters antithrombin defi ciency: how do we balance the risk and benefi t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9
作者 Yu Wang Zhihao Liu +1 位作者 Haoyu Weng Jianping L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7-69,共3页
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is an inherited autosomal recessive bleeding disorder,resulting from mutations in the ITGA2B and ITGB3 genes,that lead to a defect in the platelet membrane integrinαIIbβ3.[1]As integri... 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is an inherited autosomal recessive bleeding disorder,resulting from mutations in the ITGA2B and ITGB3 genes,that lead to a defect in the platelet membrane integrinαIIbβ3.[1]As integrinαIIbβ3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rombus format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GT includes bleeding(mostly mucocutaneous)and purpura.For this reason,patients with GT are typically thought to be unlikely to suffer from thromboembolic incidents.Antithrombin is an anticoagulant that inhibits thrombin and is activated factor X and other serine proteases in the coagulation cascade.[2]Antithrombin deficiency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ary disease with an approximate prevalence of 1/500 in the overall population.[3]In contrast to the hemorrhagic tendency of GT,patients with antithrombin deficiency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thromboembolism,especially in the venous system.Herein,we describe a rare case of GT and antithrombin deficiency coexisting in a single patient.Rivaroxaban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PE)and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OMBIN throm BLEEDING
下载PDF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一例
10
作者 罗莹 曲彬彬 +3 位作者 郭阁 柴安 郭磊 雷荣昌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69-270,共2页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是一种较罕见的出血性疾病。1例于我院行正颌手术的患者,因术中出血不止而终止手术,最终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本文对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加强对获得性凝血因子X...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是一种较罕见的出血性疾病。1例于我院行正颌手术的患者,因术中出血不止而终止手术,最终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本文对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加强对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 凝血因子XⅢ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无流体剪切力条件下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
11
作者 赵善琛 李华 +3 位作者 王萌 赵艺鸿 李先杰 金圣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2-540,共9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表面上ULVWF的情况,采用ELISA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基中VWF抗原量的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有无流体剪切力或凝血因子VIII(FVIII)条件培养基中的VWF和蛋白水解片段的数量。多聚体分析评估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的情况。将组胺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ADAMTS13和各种N-和C-末端截断的突变体一起孵育,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与细胞保持结合的ULVWF,ELISA测定内皮细胞释放出的ULVWF,确定降解内皮细胞上ULVWF所需的ADAMTS13结构域。结果:在无流体剪切力下,重组ADAMTS13和血浆ADAMTS13迅速降解了内皮细胞表面上新形成的ULVWF。ULVWF的蛋白水解过程依赖于培养时间、ADAMTS13浓度和剪切力。ADAMTS13介导的蛋白水解释放的VWF分布与组胺刺激下内皮细胞分泌的VWF分布非常相似,提示ULVWF在内皮细胞表面发生裂解。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需要ADAMTS13半胱氨酸富集区(Cys-rich,Cys R)结构域和间隔区结构域,但不需要ADAMTS13的7个TSP1重复序列(TSP12-8)和2个补体结合区(CUB)结构域。结论:内皮细胞上ULVWF聚合物在无流体剪切力下也对ADAMTS13的裂解敏感,这为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结合的ULVWF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可能有助于理解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文传递
养阴凉血方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何分 史艳平 +3 位作者 李霞 赵珍珍 邱锐 赵爱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养阴凉血方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诱导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用健康儿童血清和HSP患儿血清进行干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养阴凉血方,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HSP... 目的:探讨养阴凉血方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诱导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用健康儿童血清和HSP患儿血清进行干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养阴凉血方,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HSP组及养阴凉血方(0.5、1 g/ml)组,各组于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ELISA法测定各组HUVECs中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A(IgA)、FcαRI(CD89)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s中PI3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HSP组TNF-α、IL-8、IgA、CD89含量及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镜下观察细胞数目减少、形态皱缩;与HSP组比较,两组给药组的TNF-α、IL-8、IgA、CD89含量及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镜下观察细胞数目减少、形态皱缩等趋势变差情况有所改善。结论:养阴凉血方对于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因子如TNF-α、IL-8、IgA、CD89的分泌和降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PI3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养阴凉血方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 PI3K蛋白
下载PDF
浅析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安晓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7-0060,共4页
浅析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5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和观察组(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 浅析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5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和观察组(侧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各2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一引流术相比,双向引流术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可加速引流,促进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穿刺 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ADL评分 NIHSS评分 病死率
原文传递
1例脑心通胶囊致迟发性腹型过敏性紫癜用药分析
14
作者 何芳 牟燕 韩毅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促进脑心通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收治的1例脑心通胶囊致迟发性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经过,结合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及文献报道,采用诺氏评估量表判断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并探... 目的促进脑心通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收治的1例脑心通胶囊致迟发性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经过,结合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及文献报道,采用诺氏评估量表判断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患者使用脑心通胶囊后,出现阵发性腹痛伴消化道出血症状,后经甲泼尼龙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对症治疗,患者皮疹明显改善,且未再出现腹痛、腹泻。患者出现严重的腹型过敏性紫癜与服用脑心通胶囊“很可能有关”(诺氏评估量表评分为6分)。结论脑心通胶囊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但其药品说明书未予记载和警示。临床药师和医师应加强用药监护,同时建议药品生产厂家和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应加强药物警戒,有关部门必要时修订药品说明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腹型过敏性紫癜 迟发性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血友病性慢性滑膜炎92例患者的康复治疗
15
作者 胡源 崔永刚 +2 位作者 李飞翔 李树强 吴睿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凝血因子治疗基础上运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血友病性慢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血友病性慢性滑膜炎患者92例,在凝血因子按需治疗的基础上以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等综合康... 目的观察在常规凝血因子治疗基础上运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血友病性慢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血友病性慢性滑膜炎患者92例,在凝血因子按需治疗的基础上以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活动状况,以及情绪、心理健康的改变等。结果92例患者中完成研究90例,康复过程中终止退出2例。90例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血友病性慢性滑膜炎患者疼痛症状和关节活动状况,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慢性滑膜炎 康复治疗 关节疼痛 关节活动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药代动力学指导血友病A患者围手术期替代治疗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卜声镝 张福勇 +3 位作者 许玉玲 程鹏 罗高斌 龙媛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 探讨药代动力学(PK)指导下血友病A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法 对2013年01月至2023年0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血友病A手术患者PK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体重指导治疗组(n=19)与PK指导治... 目的 探讨药代动力学(PK)指导下血友病A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法 对2013年01月至2023年0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血友病A手术患者PK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体重指导治疗组(n=19)与PK指导治疗组(n=10)。主要分析指标为目标凝血因子达标率,安全性分析,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二次手术、输血,次要分析指标为围手术期凝血因子Ⅷ(factorⅧ,FⅧ)消耗量。结果 PK指导治疗组围手术期目标凝血因子达标率为88%,体重指导治疗组为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K指导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90%,均为1级出血事件;体重指导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0%,其中1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8.9%,2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5%,3级及4级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6.7%,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指导治疗组未发生输血治疗,体重指导治疗组输血治疗发生率为21.1%;两组均无合并血栓、二次手术病例,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PK指导治疗组的围手术期凝血因子中位消耗量为116.5 IU/kg,而体重指导治疗组为120IU/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血友病A患者PK指导治疗组较体重指导治疗组目标凝血因子达标率明显升高,且减少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输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血友病A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17
作者 周礼扬 丁秋兰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出凝血异常疾病,由编码纤维蛋白原的Aα、Bβ和γ链的基因突变所致。该病以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降低而含量正常为特征,发病率约1%,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大量患...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出凝血异常疾病,由编码纤维蛋白原的Aα、Bβ和γ链的基因突变所致。该病以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降低而含量正常为特征,发病率约1%,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大量患者误诊或漏诊,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根据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水平比值≤0.7而诊断。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有出血或血栓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当遇到外伤、手术、妊娠等止血挑战时应根据个人和家族史以及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临床表型与基因型有一定关联,因此对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基因突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例胰腺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18
作者 李松 汤庆 +4 位作者 黄铭 唐宁 陈俊昆 向旭 胡松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临床上胰腺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例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一例临床病例的回顾及文献复习,明确这类疾病的诊治要点及相关鉴别性实验室检查。当临床表现为胰腺炎合并血小板重度减少时,应进行外周血形态学检查,外周血如果出... 临床上胰腺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例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一例临床病例的回顾及文献复习,明确这类疾病的诊治要点及相关鉴别性实验室检查。当临床表现为胰腺炎合并血小板重度减少时,应进行外周血形态学检查,外周血如果出现裂红细胞,且凝血常规检查不能完全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应及时送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抑制物测定排查TTP。对于确诊胰腺炎合并获得性TTP者,除了常规支持治疗外,尽早给予血浆置换、免疫抑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红细胞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祛风消癜汤口服对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皮损治疗及早期肾损伤预防效果观察
19
作者 黄静 曹童童 +3 位作者 陈黎 穆静 尤圣杰 路璐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祛风消癜汤口服对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皮损的治疗效果及预防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口服祛风消癜汤,均治疗4周。比... 目的探讨祛风消癜汤口服对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皮损的治疗效果及预防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口服祛风消癜汤,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D-二聚体(DD),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_(2)-MG)。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紫癜持续、反复情况及紫癜性肾炎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愈49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分别为20、29、12、14例及81.3%(61/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尿mAlb、β_(2)-MG及血DD水平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尿mAlb、β_(2)-MG及血DD水平均升高(P均<0.05)。观察组发生持续性紫癜3例(4.00%)、紫癜反复7例(9.33%)、紫癜性肾炎1例(1.33%),对照组分别为10例(13.30%)、17例(22.67%)、13例(17.33%),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祛风消癜汤可有效改善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损情况,同时有助于降低尿mAlb、β2-MG及血DD水平,具有预防早期肾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消癜汤 风热伤络型 皮肤紫癜 尿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D-二聚体 肾损伤 过敏性紫癜
下载PDF
下肢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
作者 张建楠 李荣华 +2 位作者 周红梅 徐敏逸 蔡靓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73-78,共6页
目的构建下肢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 目的构建下肢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该模型的性能(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773例下肢骨科手术住院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0.9%。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从31个变量中最终筛选出5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分别为年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D-二聚体、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凝血酶时间(TT)。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和0.857,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实用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DVT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实用性,有助于医生对下肢骨科手术后DVT患者进行分类并制订早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风险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D-二聚体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