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1例高频抗体导致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进行检测、鉴定及配血。方法对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试验,对母亲进行血清学意外抗体鉴定,并对母亲红细胞进行常见高频抗原鉴定;对检出抗体进行...目的对1例高频抗体导致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进行检测、鉴定及配血。方法对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试验,对母亲进行血清学意外抗体鉴定,并对母亲红细胞进行常见高频抗原鉴定;对检出抗体进行IgG分型检测,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单核细胞体外吞噬致敏红细胞试验,以检测抗体相关的吞噬率;对患儿母亲、父亲及舅舅进行相关红细胞血型基因测序;利用稀释的母亲血浆和抗人球卡法,在献血者中进行大规模相合血液的筛选。结果产妇鉴定为Di(b-)稀有血型,产生了抗-Di b(效价512)并导致了严重的HDFN;抗-Di b亚型分型为IgG1和IgG2型,单核细胞体外吞噬效率为88.83%(74.7/84.09);产妇亲属中没有相合献血者,后续从5520名献血者中筛选到2例Di(b-)相合血液,患儿接收输血治疗后康复出院。后续在51334名献血者中筛查到17名Di(b-)献血者,该数据表明Di(b-)在广州地区献血者中的分布频率约为三千分之一(0.033%,17/51334)。结论综合利用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了抗-Di b所致的严重HDFN,建立了1种有效大规模筛查Di(b-)稀有血型的方法并找到相合血液,为建立Di(b-)稀有血型库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黄疸分度与多指标的相关性,对ABO HDFN做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严防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确诊的283名ABO HDFN患儿根据总胆红素值分...目的了解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黄疸分度与多指标的相关性,对ABO HDFN做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严防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确诊的283名ABO HDFN患儿根据总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三类,分析比较患儿基本资料、相关检验指标、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的差异。结果患儿黄疸不同分度中男性重度患儿占75%(12/16),与中度37.5%(57/1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皮测黄疸(额头)值(mg/dL)分别为(9.88±1.93)、(12.34±2.01)、(15.56±2.69),皮测黄疸(面部)值(mg/dL)分别为(10.25±2.27)、(13.28±2.32)、(15.99±2.86),皮测黄疸(胸部)值(mg/dL)分别为(9.67±2.16)、(12.51±2.11)、(15.33±2.36)),DBIL值(μmol/L)分别为(9.87±2.06)、(11.90±2.59)、(16.12±4.73),IBIL值(μmol/L)分别为(159.36±37.55)、(252.98±30.52)、(353.76±55.68),中度与轻度比较,重度与中度比较,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CK值(unit/L)分别为(664.15±498.26)、(500.51±451.63)、(402.63±224.27),轻度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ABO HDFN患儿性别、皮测黄疸、DBIL、IBIL、CK可预测患儿黄疸严重程度,进一步对ABO HDFN积极治疗,分级治疗有一定提示,从而避免患儿病情拖重导致后遗症的发生甚至威胁生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ABO-HDFN)患儿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抗-A或抗-B效价水平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送检北京市血液中心119名确诊为ABO-...目的探讨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ABO-HDFN)患儿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抗-A或抗-B效价水平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送检北京市血液中心119名确诊为ABO-HDFN的患儿及母亲血清标本,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进行IgG抗-A或抗-B效价检测,对IgG抗体效价水平及患儿TBIL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IgG抗体不同效价水平对应的TBIL结果差异,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吸收IgG抗-AB前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TBIL结果的相关性。结果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在各水平上时所对应的TBIL结果存在差异(F=8.401、19.622,P均<0.05);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IgG抗-A或抗-B效价与新生儿TBIL结果无显著相关性(r=0.181、0.248,P>0.05);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新生儿TBIL结果呈正相关(r=0.487、0.629,P均<0.05)。结论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ABO-HDFN患儿TBIL结果呈正相关,通过检测经IgG抗-AB吸收后母亲血清IgG抗-A或抗-B效价水平可以准确地预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趋势。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血型、RhD血型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Hb、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收集母子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母子年龄、新生儿性别、母亲孕产史、孕周和分娩方式等,并分析其对HDFN发生的影响。结果1040例HDFN检测标本中,ABO血型不合298例,其中113例HDFN阳性,阳性率为37.9%(113/298);母亲为O型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A和B型者(71.4%vs 8.2%,P<0.05);A型抗原不合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抗原不合者(48.7%vs 26.7%,P<0.05),且母子血型组合为O-A者最高,为83.6%(61/73),O-B次之,为58.2%(39/67)。除母子血型为O-A,HDFN阳性新生儿组Hb较HDFN阴性组低外[(145.0±16.0)vs(153.4±13.2),P<0.05],其余组间Hb和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抗+间抗+放散+”组新生儿Hb、TBIL和IBIL水平较HDF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4.9±21.6)vs(153.3±13.2),(36.9±11.8)vs(29.6±6.1),(30.6±12.7)vs(23.0±6.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HDF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O-HDFN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的新生儿,并且母子血型为O-A者阳性率最高;其严重程度与母-子血型关系不大,而与HDFN 3项试验检测结果关系较大;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1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产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患儿及其母亲进行ABO血型、Rh分型,血液抗体细胞,谱细胞分析,探讨导致胎儿溶...目的分析1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产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患儿及其母亲进行ABO血型、Rh分型,血液抗体细胞,谱细胞分析,探讨导致胎儿溶血的抗体以及Rh缺失型D--的血型血清学特点,对产妇进行RH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Rh缺失型D--,怀疑为多次妊娠产生针对Rh高频抗原的抗-Hr0,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使患儿获得针对Rh高频抗原的抗-Hr0,导致HDFN,基因检测结果为RHCE^(*)Ce/RHCE^(*)Ce。结论对产妇开展Rh缺失型D--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HDFN换血治疗提供临床价值,也为特殊血型人群输血提供临床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1例高频抗体导致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进行检测、鉴定及配血。方法对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试验,对母亲进行血清学意外抗体鉴定,并对母亲红细胞进行常见高频抗原鉴定;对检出抗体进行IgG分型检测,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单核细胞体外吞噬致敏红细胞试验,以检测抗体相关的吞噬率;对患儿母亲、父亲及舅舅进行相关红细胞血型基因测序;利用稀释的母亲血浆和抗人球卡法,在献血者中进行大规模相合血液的筛选。结果产妇鉴定为Di(b-)稀有血型,产生了抗-Di b(效价512)并导致了严重的HDFN;抗-Di b亚型分型为IgG1和IgG2型,单核细胞体外吞噬效率为88.83%(74.7/84.09);产妇亲属中没有相合献血者,后续从5520名献血者中筛选到2例Di(b-)相合血液,患儿接收输血治疗后康复出院。后续在51334名献血者中筛查到17名Di(b-)献血者,该数据表明Di(b-)在广州地区献血者中的分布频率约为三千分之一(0.033%,17/51334)。结论综合利用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了抗-Di b所致的严重HDFN,建立了1种有效大规模筛查Di(b-)稀有血型的方法并找到相合血液,为建立Di(b-)稀有血型库奠定了基础。
文摘目的了解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黄疸分度与多指标的相关性,对ABO HDFN做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严防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确诊的283名ABO HDFN患儿根据总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三类,分析比较患儿基本资料、相关检验指标、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的差异。结果患儿黄疸不同分度中男性重度患儿占75%(12/16),与中度37.5%(57/1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皮测黄疸(额头)值(mg/dL)分别为(9.88±1.93)、(12.34±2.01)、(15.56±2.69),皮测黄疸(面部)值(mg/dL)分别为(10.25±2.27)、(13.28±2.32)、(15.99±2.86),皮测黄疸(胸部)值(mg/dL)分别为(9.67±2.16)、(12.51±2.11)、(15.33±2.36)),DBIL值(μmol/L)分别为(9.87±2.06)、(11.90±2.59)、(16.12±4.73),IBIL值(μmol/L)分别为(159.36±37.55)、(252.98±30.52)、(353.76±55.68),中度与轻度比较,重度与中度比较,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CK值(unit/L)分别为(664.15±498.26)、(500.51±451.63)、(402.63±224.27),轻度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ABO HDFN患儿性别、皮测黄疸、DBIL、IBIL、CK可预测患儿黄疸严重程度,进一步对ABO HDFN积极治疗,分级治疗有一定提示,从而避免患儿病情拖重导致后遗症的发生甚至威胁生命。
文摘目的探讨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ABO-HDFN)患儿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抗-A或抗-B效价水平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送检北京市血液中心119名确诊为ABO-HDFN的患儿及母亲血清标本,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进行IgG抗-A或抗-B效价检测,对IgG抗体效价水平及患儿TBIL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IgG抗体不同效价水平对应的TBIL结果差异,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吸收IgG抗-AB前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TBIL结果的相关性。结果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在各水平上时所对应的TBIL结果存在差异(F=8.401、19.622,P均<0.05);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IgG抗-A或抗-B效价与新生儿TBIL结果无显著相关性(r=0.181、0.248,P>0.05);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新生儿TBIL结果呈正相关(r=0.487、0.629,P均<0.05)。结论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ABO-HDFN患儿TBIL结果呈正相关,通过检测经IgG抗-AB吸收后母亲血清IgG抗-A或抗-B效价水平可以准确地预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趋势。
文摘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血型、RhD血型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Hb、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收集母子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母子年龄、新生儿性别、母亲孕产史、孕周和分娩方式等,并分析其对HDFN发生的影响。结果1040例HDFN检测标本中,ABO血型不合298例,其中113例HDFN阳性,阳性率为37.9%(113/298);母亲为O型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A和B型者(71.4%vs 8.2%,P<0.05);A型抗原不合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抗原不合者(48.7%vs 26.7%,P<0.05),且母子血型组合为O-A者最高,为83.6%(61/73),O-B次之,为58.2%(39/67)。除母子血型为O-A,HDFN阳性新生儿组Hb较HDFN阴性组低外[(145.0±16.0)vs(153.4±13.2),P<0.05],其余组间Hb和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抗+间抗+放散+”组新生儿Hb、TBIL和IBIL水平较HDF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4.9±21.6)vs(153.3±13.2),(36.9±11.8)vs(29.6±6.1),(30.6±12.7)vs(23.0±6.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HDF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O-HDFN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的新生儿,并且母子血型为O-A者阳性率最高;其严重程度与母-子血型关系不大,而与HDFN 3项试验检测结果关系较大;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分析1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产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患儿及其母亲进行ABO血型、Rh分型,血液抗体细胞,谱细胞分析,探讨导致胎儿溶血的抗体以及Rh缺失型D--的血型血清学特点,对产妇进行RH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Rh缺失型D--,怀疑为多次妊娠产生针对Rh高频抗原的抗-Hr0,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使患儿获得针对Rh高频抗原的抗-Hr0,导致HDFN,基因检测结果为RHCE^(*)Ce/RHCE^(*)Ce。结论对产妇开展Rh缺失型D--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HDFN换血治疗提供临床价值,也为特殊血型人群输血提供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