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应用对比
1
作者 张冰 宋小彦 崔静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治疗前开展凝聚胺技术检验血型配血,研究组输血治疗前开展微柱凝胶技术检验血型配血。比较两组检验符合率、一次性交叉配血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正定型、反定型符合率(100.00%、100.00%)均高于对照组(86.36%、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凝聚胺技术,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提升输血安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ABO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前检测 输血安全
下载PDF
罕见抗-Di^(b)致严重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与相关研究
2
作者 廖志坚 贾双双 +5 位作者 温机智 莫春妍 邵媛 张润青 罗广平 姬艳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对1例高频抗体导致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进行检测、鉴定及配血。方法对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试验,对母亲进行血清学意外抗体鉴定,并对母亲红细胞进行常见高频抗原鉴定;对检出抗体进行... 目的对1例高频抗体导致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进行检测、鉴定及配血。方法对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试验,对母亲进行血清学意外抗体鉴定,并对母亲红细胞进行常见高频抗原鉴定;对检出抗体进行IgG分型检测,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单核细胞体外吞噬致敏红细胞试验,以检测抗体相关的吞噬率;对患儿母亲、父亲及舅舅进行相关红细胞血型基因测序;利用稀释的母亲血浆和抗人球卡法,在献血者中进行大规模相合血液的筛选。结果产妇鉴定为Di(b-)稀有血型,产生了抗-Di b(效价512)并导致了严重的HDFN;抗-Di b亚型分型为IgG1和IgG2型,单核细胞体外吞噬效率为88.83%(74.7/84.09);产妇亲属中没有相合献血者,后续从5520名献血者中筛选到2例Di(b-)相合血液,患儿接收输血治疗后康复出院。后续在51334名献血者中筛查到17名Di(b-)献血者,该数据表明Di(b-)在广州地区献血者中的分布频率约为三千分之一(0.033%,17/51334)。结论综合利用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了抗-Di b所致的严重HDFN,建立了1种有效大规模筛查Di(b-)稀有血型的方法并找到相合血液,为建立Di(b-)稀有血型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i b Di(b-)稀有血型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原文传递
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黄疸分度轻重与多指标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荣华 侯星羽 +4 位作者 熊春花 邢亚萍 吉学林 许小峰 李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了解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黄疸分度与多指标的相关性,对ABO HDFN做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严防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确诊的283名ABO HDFN患儿根据总胆红素值分... 目的了解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黄疸分度与多指标的相关性,对ABO HDFN做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严防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确诊的283名ABO HDFN患儿根据总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三类,分析比较患儿基本资料、相关检验指标、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的差异。结果患儿黄疸不同分度中男性重度患儿占75%(12/16),与中度37.5%(57/1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皮测黄疸(额头)值(mg/dL)分别为(9.88±1.93)、(12.34±2.01)、(15.56±2.69),皮测黄疸(面部)值(mg/dL)分别为(10.25±2.27)、(13.28±2.32)、(15.99±2.86),皮测黄疸(胸部)值(mg/dL)分别为(9.67±2.16)、(12.51±2.11)、(15.33±2.36)),DBIL值(μmol/L)分别为(9.87±2.06)、(11.90±2.59)、(16.12±4.73),IBIL值(μmol/L)分别为(159.36±37.55)、(252.98±30.52)、(353.76±55.68),中度与轻度比较,重度与中度比较,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CK值(unit/L)分别为(664.15±498.26)、(500.51±451.63)、(402.63±224.27),轻度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ABO HDFN患儿性别、皮测黄疸、DBIL、IBIL、CK可预测患儿黄疸严重程度,进一步对ABO HDFN积极治疗,分级治疗有一定提示,从而避免患儿病情拖重导致后遗症的发生甚至威胁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黄疸分度 相关指标 总胆红素
原文传递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分析
4
作者 周林 谷世娟 +1 位作者 卢宁 林承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7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在临床治疗期间选择蓝光疗法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价值。方法:以随机法纳入316例溶血病新生儿,经检验后显示120例发生溶血病。将120例溶血病新生儿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行联合治疗,其余60例归类...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在临床治疗期间选择蓝光疗法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价值。方法:以随机法纳入316例溶血病新生儿,经检验后显示120例发生溶血病。将120例溶血病新生儿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行联合治疗,其余60例归类为对照组,均实施单一蓝光疗法,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分析两组开展不同治疗方式的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d与治疗后2d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获取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d、1周及2周,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获取分值对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安全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在临床治疗期间选择蓝光疗法配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整体应用价值显著优于单一疗法,可促使溶血新生儿各项临床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预防或降低贫血、褐色便/稀便、换血或胆红素脑病等不良事件出现,缩短溶血新生儿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溶血病 联合干预 蓝光疗法 人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287例意外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良子 左琴琴 +6 位作者 吴大洲 张泳 王红 褚晓月 毛娟 张薇薇 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研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意外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8月送检至本实验室检测并证实的287例非ABO-HDN病例,鉴定致病意外抗体特异性;采用χ^(2)检验分析母亲既... 目的 研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意外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8月送检至本实验室检测并证实的287例非ABO-HDN病例,鉴定致病意外抗体特异性;采用χ^(2)检验分析母亲既往输血史、妊娠史、意外抗体效价、患儿性别、是否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与是否换/输血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287例非ABO-HDN涉及6个血型系统的13种意外抗体,Rh-HDN占比为96.17%(276/287),其中抗-D-HDN为47.04%(135/287)。未合并ABO-HDN的非ABO-HDN需要换/输血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合并组,P<0.05。意外抗体高效价组(>8)需要换/输血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低效价组(≤8),P<0.05。而患儿的性别,母亲的既往输血史以及妊娠史与是否需要换/输血治疗(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了解非ABO-HDN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分布及其特性,各类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有利于及时对患儿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非ABO-HDN
原文传递
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树岭 刘欣 +3 位作者 谢莹 王书亚 陈李影慧 吕先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 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血型、RhD血型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Hb、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收集母子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母子年龄、新生儿性别、母亲孕产史、孕周和分娩方式等,并分析其对HDFN发生的影响。结果1040例HDFN检测标本中,ABO血型不合298例,其中113例HDFN阳性,阳性率为37.9%(113/298);母亲为O型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A和B型者(71.4%vs 8.2%,P<0.05);A型抗原不合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抗原不合者(48.7%vs 26.7%,P<0.05),且母子血型组合为O-A者最高,为83.6%(61/73),O-B次之,为58.2%(39/67)。除母子血型为O-A,HDFN阳性新生儿组Hb较HDFN阴性组低外[(145.0±16.0)vs(153.4±13.2),P<0.05],其余组间Hb和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抗+间抗+放散+”组新生儿Hb、TBIL和IBIL水平较HDF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4.9±21.6)vs(153.3±13.2),(36.9±11.8)vs(29.6±6.1),(30.6±12.7)vs(23.0±6.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HDF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O-HDFN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的新生儿,并且母子血型为O-A者阳性率最高;其严重程度与母-子血型关系不大,而与HDFN 3项试验检测结果关系较大;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与血清总胆红素联合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
7
作者 周宇阳 杨军杰 +1 位作者 聂春红 王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6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出生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20例,观察其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的结果,并分... 目的:分析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出生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20例,观察其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的结果,并分析不同方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血结果的患儿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三者单独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高于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单独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溶血三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方法的特异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 网织红细胞 血清总胆红素
下载PDF
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抗体三项检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石礼红 李丽 +1 位作者 刘石长 欧阳贵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抗体三项检测结果,以期为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经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送检疑似为HDN的586例患儿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抗体三项检测(即直... 目的探讨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抗体三项检测结果,以期为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经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送检疑似为HDN的586例患儿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抗体三项检测(即直接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以临床确诊为金标准,根据检测结果统计HDN阳性率,分析HDN阳性率与血型、性别及送检日龄的关联。结果586例疑似HDN患儿金标准检出ABO-HDN 200例、Rh-HDN 7例。其中,抗体三项检测中直接试验检出ABO-HDN阳性11例,检出率为5.50%;游离抗体试验检出ABO-HDN阳性123例,检出率为61.50%;抗体释放试验检出ABO-HDN阳性199例,检出率为99.50%。三种检测的ABO-HDN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释放试验的ABO-HDN检出率高于游离抗体试验、直接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以母亲血型O型(共410例)为对象,予以血型分组,O-A型224例、O-B型186例,患儿A型、B型ABO-HD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组,男318例、女268例,男性、女性HDN阳性率分别为33.65%、37.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送检日龄分组,送检日龄≤3 d(n=376)、>3~7 d(n=137)、>7 d(n=73)的HDN阳性率分别为39.63%、29.20%、24.6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送检日龄>7 d、>3~7 d阳性率均低于送检日龄≤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抗体三项检测中抗体释放试验检出HDN最为准确。性别、血型对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但送检日龄可产生较大影响,当发现HDN相关疑似指征时,应在3 d内收集血清标本及时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三项检测 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下载PDF
IgG抗-AB对血型抗体效价与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相关性分析的影响
9
作者 张怡 程晨 +2 位作者 陈怡静 骆群 卓海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探讨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ABO-HDFN)患儿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抗-A或抗-B效价水平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送检北京市血液中心119名确诊为ABO-... 目的探讨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ABO-HDFN)患儿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抗-A或抗-B效价水平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送检北京市血液中心119名确诊为ABO-HDFN的患儿及母亲血清标本,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后进行IgG抗-A或抗-B效价检测,对IgG抗体效价水平及患儿TBIL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IgG抗体不同效价水平对应的TBIL结果差异,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吸收IgG抗-AB前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TBIL结果的相关性。结果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在各水平上时所对应的TBIL结果存在差异(F=8.401、19.622,P均<0.05);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前IgG抗-A或抗-B效价与新生儿TBIL结果无显著相关性(r=0.181、0.248,P>0.05);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新生儿TBIL结果呈正相关(r=0.487、0.629,P均<0.05)。结论O型母亲血清经IgG抗-AB吸收后IgG抗-A或抗-B效价与ABO-HDFN患儿TBIL结果呈正相关,通过检测经IgG抗-AB吸收后母亲血清IgG抗-A或抗-B效价水平可以准确地预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抗-AB ABO血型不合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高胆红素血症
原文传递
RhD--表型引起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免疫学分析--附1例报道
10
作者 赵义曼 毕利博 +3 位作者 阳绪华 杨晓亚 许胜茹 刘素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分析1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产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患儿及其母亲进行ABO血型、Rh分型,血液抗体细胞,谱细胞分析,探讨导致胎儿溶... 目的分析1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产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患儿及其母亲进行ABO血型、Rh分型,血液抗体细胞,谱细胞分析,探讨导致胎儿溶血的抗体以及Rh缺失型D--的血型血清学特点,对产妇进行RH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Rh缺失型D--,怀疑为多次妊娠产生针对Rh高频抗原的抗-Hr0,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使患儿获得针对Rh高频抗原的抗-Hr0,导致HDFN,基因检测结果为RHCE^(*)Ce/RHCE^(*)Ce。结论对产妇开展Rh缺失型D--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HDFN换血治疗提供临床价值,也为特殊血型人群输血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缺失D--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基因检测 变异株
原文传递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ABO溶血患儿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丁慧红 王玉花 +3 位作者 杨一 胡蓉 代厚敏 杨兴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990-4992,共3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ABO溶血患儿血清前白蛋白(PAB)和总胆汁酸(TBA)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治疗的ABO溶血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积极纠...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ABO溶血患儿血清前白蛋白(PAB)和总胆汁酸(TBA)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治疗的ABO溶血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积极纠正缺氧,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及低体温做好预防处理。对照组患儿另给予波长为425~475 nm的蓝光进行光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 H4)1.0g/kg加入生理盐水10 m L中,ivgtt,治疗1 d。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PAB、TBA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B、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B水平显著升高,TBA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能显著缩短ABO溶血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升高血清PAB水平,降低血清TBA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光疗 新生儿溶血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下载PDF
485例O型血孕妇ABO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分析与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陆莉 赵丽 李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706-2707,共2页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孕期免疫性抗体(IgG)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485例孕妇产前抗A(B)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证实产前IgG抗体效价的高低与HDN发病的关系。结果:483例O型血孕妇从孕7月进行抗体...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孕期免疫性抗体(IgG)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485例孕妇产前抗A(B)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证实产前IgG抗体效价的高低与HDN发病的关系。结果:483例O型血孕妇从孕7月进行抗体效价测定,2例从孕5月开始,其中定期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在3次以上者31例,占6.39%,ABO血型不合者中抗A(B)IgG≥1∶64者占3.09%(15/485),抗体效价的高低和HDN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积极开展产前检测夫妇ABO血型不合,特别是O型孕妇的抗A(B)IgG效价,对预防和治疗ABO HDN,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菌陈
下载PDF
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云凤 邹朝春 +1 位作者 杨华琴 娄漓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93例,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1例)和C组(31例);在常...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93例,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1例)和C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单次高剂量(1 g/kg)给药方式输注IVIG,B组采用2次低剂量(0.5 g/kg)给药方式输注IVIG,C组给予等体积安慰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贫血发生率、换血率及胆红素脑病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少于B、C两组(P<0.05),且B、C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3组血清T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4 h和48 h A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5),治疗72 h后A组所有患者血清TBIL水平均低于34.2μmol/L;治疗前3组间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72 h后A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P<0.05)。治疗后A组(6.45%)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16.13%)、C(25.81%)两组,B组贫血率明显低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换血率明显低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单次高剂量IVIG输注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贫血及换血发生率,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溶血病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华 伍燕 王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79-3080,共2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1-01—05-31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为HDN的患儿62例,采集其血标本,分别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1-01—05-31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为HDN的患儿62例,采集其血标本,分别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2例患儿血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54例(87.1%),抗体游离试验阳性56例(90.3%),抗体放散试验阳性59例(95.2%);采用试管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2例(67.7%),抗体游离试验阳性48例(77.4%),抗体放散试验阳性52例(83.9%);两种方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抗体游离试验阳性率、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χ2=3.86,P=0.04;χ2=4.21,P=0.04)。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的敏感性高于试管法,其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
下载PDF
两种放散法检测新生儿溶血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海澜 焦伟 +2 位作者 莫柱宁 朱春丽 阳子骥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78-679,690,共3页
目的:评价酸放散法和传统热放散法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HDN)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的效果。方法以355例疑似HDN患儿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并以70例母婴血型相符合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样本为研究对照,分别用酸放散和热放散法... 目的:评价酸放散法和传统热放散法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HDN)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的效果。方法以355例疑似HDN患儿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并以70例母婴血型相符合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样本为研究对照,分别用酸放散和热放散法检测HDN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对比两者的灵敏度、耗时等,并对其中98例HDN患儿红细胞放散液中抗体测定效价并计算评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355例疑似母婴血型不合HDN患儿中,确诊为HDN 277例,275例ABO-HDN患儿样本中,酸放散试验均检出与患儿血型抗原所对应的抗体,无假阳性。热放散试验检出的阳性病例,酸放散试验均检出阳性。6例ABO-HDN患儿采用酸放散试验结果阳性(2+~4+),而热放散试验结果阴性,2例Rh-HDN患儿用酸放散法、热放散法检测均阳性。7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样本,同时用酸放散法与热放散法进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均阴性。酸放散法放散液中IgG抗-A(B)、抗-Rh抗体效价及评分均高于热放散法(P<0.05)。酸放散法与热放散法所得红细胞放散液中抗体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HDN患儿行红细胞致敏抗体释放试验,酸放散试验放散效能较优,耗时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 母婴血型不合 高胆红素血症 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 酸放散法 热放散法
下载PDF
抗-D免疫球蛋白与Rh新生儿溶血病2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彤彤 刘晗 董峥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4期355-356,共2页
当Rh阴性母亲孕育RhD阳性胎儿时,发生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亲血液循环的现象称为胎母出血(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母亲的免疫系统会针对胎儿红细胞上的D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清除D抗原,这个过程就是Rh同种免疫... 当Rh阴性母亲孕育RhD阳性胎儿时,发生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亲血液循环的现象称为胎母出血(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母亲的免疫系统会针对胎儿红细胞上的D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清除D抗原,这个过程就是Rh同种免疫反应,也称为致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抗-D免疫球蛋白 RH血型
下载PDF
南昌市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抗AB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秀云 周根水 +1 位作者 童小燕 刘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中,抗AB检出率及患儿血型分布特点。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入院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三项试验"。结果在1235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中,抗AB检出率及患儿血型分布特点。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入院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三项试验"。结果在1235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检出抗AB阳性共245例,检出率为19.84%;其中A型患儿167例,占抗AB阳性病例中的68.16%;B型患儿78例,占抗AB阳性病例中的31.84%。结论南昌地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中抗AB阳性的检出率为19.84%,其中有91.43%的病例年龄集中在出生一周内,抗AB阳性的A型患儿明显多于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AB ABO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抗-E及抗-Ec合并抗-Fyb致新生儿溶血症二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武娟 穆郁 +3 位作者 宋立 张芳 麻庆荣 王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4-656,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HDN)在妊娠早期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水肿、胎儿宫内贫血甚至胎儿死亡;新生儿可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核黄疸后遗症等。本文回顾了抗-E及抗-Ec合并抗-Fyb致新生儿溶血症2例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了该病流行... 新生儿溶血病(HDN)在妊娠早期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水肿、胎儿宫内贫血甚至胎儿死亡;新生儿可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核黄疸后遗症等。本文回顾了抗-E及抗-Ec合并抗-Fyb致新生儿溶血症2例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了该病流行病学情况、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溶血性 免疫性 RH-HR血型系统 Duffy血型系统 重症监护 新生儿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及产妇孕期管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妍 王文婷 +3 位作者 谢霞 王琼 杨世明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对血型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抗体特异性、治疗效果及产妇的孕期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非ABO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HDN患儿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输血/换血次数,输血治疗前后血常... 目的对血型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抗体特异性、治疗效果及产妇的孕期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非ABO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HDN患儿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输血/换血次数,输血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及同时期产妇的孕期管理情况。结果79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孕妇均进行定期血型不规则抗体监测,分娩的新生儿中,有15.19%(12/79)发生新生儿溶血病;10例RhD阴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50%(5/10)发生Rh⁃HDN。12例HDN患儿中,Rh⁃HDN占75.00%(9/12),MNS⁃HDN占25.00%(3/12),其中抗D抗体引起的HDN位居第一。10例患儿进行输血/换血治疗(输血5例、换血5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降低。结论对有孕产史和输血史的孕妇加强孕期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管理,对HDN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 输血 孕期管理
原文传递
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在真核细胞CHO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开源 徐霖 +2 位作者 付涌水 袁广卿 黄小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于真核细胞系CHO细胞中表达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为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阳性克隆细胞。通过E... 目的于真核细胞系CHO细胞中表达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为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阳性克隆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人IgG的表达量。应用化学发光WesternBlotting法对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在CHO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12~14d后有阳性克隆长出,未转染细胞则全部死亡。筛选出的各阳性细胞克隆经扩大培养及ELISA定量检测其上清人IgG含量最高为4.05ng/ml。WesternBlotting显示上清和细胞内均有人IgG重链和轻链的表达。结论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在CHO真核细胞系表达成功,可产生人源化的IgG重链和轻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抗体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