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温肾化气,利湿泻浊”理论探讨肾性贫血的辨治
1
作者 杨思齐 张婧 +1 位作者 赵晰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残存肾功能的恶化,贫血程度不断加重;严重贫血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贯穿该病始终,脾肾亏虚为本,痰湿、浊毒阻络为标,主要累及脏腑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残存肾功能的恶化,贫血程度不断加重;严重贫血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贯穿该病始终,脾肾亏虚为本,痰湿、浊毒阻络为标,主要累及脏腑为肝、脾、肾。治疗上当温补肾气与祛浊毒邪兼顾,益气补血并用,肝、脾、肾同治,补虚的同时不忘通腑利湿泻浊,以平补、轻补为主,调畅气机,补而不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贫血 中西医结合 理论
下载PDF
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陈文 吴云平 余文笛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成联合组...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独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则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详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临床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贫血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及时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联合方案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尽早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疾病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罗沙司他 维持性血液透析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朱世韬 刘晓燕 +2 位作者 刘文超 尹婷婷 卢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35-0038,共4页
探讨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使用益气养血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象... 探讨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使用益气养血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象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血象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良好,中医证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率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综合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血方 西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娟 桑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56例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EPO治疗,研究组接受罗沙司他治疗...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56例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EPO治疗,研究组接受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Hct、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Hct、R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TIBC、TS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TIBC、TS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EPO相比,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效果较好,可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贫血指标和铁代谢指标,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SARS-CoV-2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杨学智 侯俊雷 +3 位作者 朱恩健 龙海霞 查皓然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7-1056,共10页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对外周血中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6-7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HLA-A*11∶01阳性中晚期实体瘤患者34例。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无贫血组(HGB≥120 g/L,n=...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对外周血中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6-7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HLA-A*11∶01阳性中晚期实体瘤患者34例。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无贫血组(HGB≥120 g/L,n=14)、轻度贫血组(120 g/L> HGB≥90 g/L,n=14)与中重度贫血组(HGB<90 g/L,n=6)。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新冠病毒抗原表位刺激并扩增记忆CD8^(+)T细胞,使用ELISPOT筛选阳性表位,构建Tetramer。利用扩增后细胞检测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用以反映新冠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分析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的相关性。分析不同贫血组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的差异。结果 34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36~78岁,中位年龄57岁。患者扩增后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无贫血组相比,中重度贫血组患者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外周血新冠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的丰度与血红蛋白浓度正相关,提示肿瘤相关性贫血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中记忆CD8^(+)T细胞的丰度导致患者病毒易感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贫血 记忆T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铁调素在肾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婧 熊瑛 +1 位作者 张曙红 唐春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914-1920,共7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晚期常见并发症,铁缺乏是肾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纠正铁缺乏是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铁调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主要在肝脏内表达,参与调节机体铁代谢。铁调素的表达受机体各种信号因子的影响,通过激活其...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晚期常见并发症,铁缺乏是肾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纠正铁缺乏是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铁调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主要在肝脏内表达,参与调节机体铁代谢。铁调素的表达受机体各种信号因子的影响,通过激活其信号通路,从而可以调控铁调素表达。铁调素可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膜转铁蛋白,使其降解、失活,抑制细胞铁吸收及铁释放发挥作用。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血清铁调素水平与铁代谢、炎症等密切相关。铁负荷、炎症刺激等可使铁调素水平升高,从而促进肾性贫血的发展。通过抑制铁调素生成或阻断其表达过程,铁调素将成为改善肾性贫血的治疗靶点,为肾性贫血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铁调素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益气养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研究
7
作者 熊婷 薛川松 颜晔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养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 目的:探究益气养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和体力状况评分(P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倦怠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和腹胀纳差各项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b、RBC、PLT和HCT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益气养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胃癌患者CRA的疗效显著,可纠正患者贫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贫血 益气养血汤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红蛋白 中医症候积分
下载PDF
湖北随州地区孕妇α-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及基因型分布特点研究
8
作者 刘静 黄宏耀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41-544,557,共5页
目的:探讨随州地区孕妇产前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检出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地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进行产前检查的5275例孕妇,采用红细胞参数分析联合血红蛋白成分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者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和基... 目的:探讨随州地区孕妇产前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检出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地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进行产前检查的5275例孕妇,采用红细胞参数分析联合血红蛋白成分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者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型检测。结果:5275例孕妇中,初筛α-地贫表型阳性581例,阳性率11.01%。581例α-地贫表型阳性孕妇进行α地贫基因检测,185例携带α-地贫基因,检出率为31.84%。在185例确诊的α-地贫基因携带孕妇中,共检出静止型α-地贫(-α^(3.7)/αα、-α^(4.2)/αα、α——(QS125)α/αα、α^(WS122)α/αα、α^(WS142)α/αα)、轻型(-SEA/αα、-α^(3.7)/-α^(3.7)、-α^(3.7)/-α^(4.2)、-α^(4.2)/-α^(4.2)、-α^(3.7)/α^(QS125)α、-α^(3.7)/α^(WS122)α、-α^(3.7)/α^(WS142)α、-α^(4.2)/α^(WS122)α)和中间型(-SEA/-α^(3.7)、-SEA/-α^(4.2))3种α-地贫基因型,其中以静止型(63.24%)和轻型α-地贫(32.43%)居多。α-地贫组与非α-地贫组孕妇血液学参数比较,α-地贫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MCH)、血红蛋白A_(2)(HbA_(2))均低于非α-地贫组(均P<0.05)。不同基因型α-地贫孕妇血液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Hb、MCV、MCH、HbA_(2)比较,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州市孕妇α-地贫表型阳性率及基因携带率均较高,基因型多样,应加强该地区孕妇的产前α-地贫筛查,防止重度地贫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Α-地中海贫血 随州 产前筛查 基因型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新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现成 屈凯 +3 位作者 王宇 赵亚峰 程小红 于小勇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538-540,544,共4页
腹膜透析(PD)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所接受。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主要并发症之一,PD后更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现通过检索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总结目前中... 腹膜透析(PD)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所接受。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主要并发症之一,PD后更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现通过检索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的各种机制,结合西医治疗肾性贫血进展,为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慢性肾脏病 炎性因子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业婵 何宜偏 +3 位作者 冯丽萍 吴柳红 赖玉婷 洪瑞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3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人促红...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3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人促红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罗沙司他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RBC、HCT、铁代谢指标及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Hb、RBC、HCT及铁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较好,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胶囊
下载PDF
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卫星 张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41-44,81,共5页
目的 探究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 目的 探究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贫血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红细胞携氧能力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有效携氧量(Q值)与氧亲和力(P_(50))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尿肌酐(UCr)、血清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糖铁复合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铁复合物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对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崔蕾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6期0001-0003,共3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对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0例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纠正贫血药物的使用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对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0例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纠正贫血药物的使用分为对照组(重组人促细胞生成素治疗)和观察组(罗沙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贫血相关指标、透析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残余肾功能(RRF)、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沙司他能有效地提高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和血红蛋白浓度,改善其铁代谢状态,并延迟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 铁代谢 肾功能
下载PDF
蔗糖铁注射液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分析
13
作者 唐瑞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究蔗糖铁注射液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3)与研究组(n=44),常规组采用... 目的探究蔗糖铁注射液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3)与研究组(n=44),常规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期间均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血液学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血清铁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对2组临床疗效开展评估,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RBC、Hb、Hct、SF、TSAT以及SI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TIBC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其贫血症状,对血清铁指标的改善有积极意义,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 护理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俊 袁志忠 +3 位作者 叶朝阳 李玉斌 孙琳琳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观察每周1次大剂量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尿毒症合并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采用国产rhEPO(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公司)10 000 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每周1次大剂量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尿毒症合并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采用国产rhEPO(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公司)10 000 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组1O例,采用进口rhEPO(利血宝,日本麒麟公司)3 000 U皮下注射2~3次/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指标及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益比奥每周1次治疗肾性贫血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利血宝相似,且价格/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性贫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大剂量 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王健 王岸文 《北方药学》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共计96例。通过电脑随机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共计96例。通过电脑随机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照组,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作用于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RBC、Hct水平以及脂代谢和铁代谢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Hb、RBC、Hct水平均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CRP、IL-6水平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HDL-C水平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FER、TS水平均更优,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能够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铁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罗沙司他 炎症因子 铁代谢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苏颖 李学旺 +3 位作者 余学清 王质刚 冯学亮 刘先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盲非对照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初始给药剂量:血透和腹透患者每周 150 U/kg,非透析者每周 100 U/kg,每周分 2~ 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盲非对照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初始给药剂量:血透和腹透患者每周 150 U/kg,非透析者每周 100 U/kg,每周分 2~ 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的情况调整剂量,疗程为 12周。 结果 共 358例患者进入试验,中途退出 8例, 350例计入统计。完成 12周治疗者 182例,显效 57.1%( 104/182),有效 30.2%( 55/182),总有效率 87.3%,无效 12.7%( 23/182)。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 14.6%),偶有头痛、注射部位疼痛等。结论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贫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 肾性贫血 多中心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肾性贫血治疗中罗沙司他的临床运用研究
17
作者 李玫 胡晓晖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80-82,91,共4页
肾性贫血为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以及患病率会随着肾功能的进展而逐渐增加。若贫血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且提升死亡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为... 肾性贫血为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以及患病率会随着肾功能的进展而逐渐增加。若贫血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且提升死亡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为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EPO)类似物及铁剂,上述2种药物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氧化应激、过敏反应等并发症,临床使用受限。少部分患者即使大剂量使用促红素,也难以改善其贫血状态。罗沙司他胶囊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的口服药,该药通过模拟脯氨酰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PH)的底物之一酮戊二酸来抑制PH酶,使得低氧诱导因子稳定性得到控制,并强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EPO receptor,EPOR)表达,进而改善机体铁代谢,有助于红细胞生成。罗沙司他的给药途径方便,可提升患者治疗意愿,提升临床肾性贫血的治疗达标率。目前国内外已经完成罗沙司他Ⅲ期临床试验,但广大临床医师缺乏对罗沙司他的长期用药经验。研究结合大量文献,综合上级医院专科教授临床经验分享,以及罗沙司他胶囊的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对罗沙司他在药理机制、临床研究方面进行归纳,供临床专科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 罗沙司他 肾性贫血
下载PDF
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SAs治疗低反应性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沈海燕 刘孝琴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155,共4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疾病不断进展,肾性贫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其发生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严重的贫血降低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疾病不断进展,肾性贫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其发生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严重的贫血降低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30年前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的使用成为CKD患者贫血治疗的主要措施,显著改善了贫血症状。但近年来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存在低反应性,这种低反应性在MHD患者这一特定人群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此篇综述的目的是探索MHD患者ESAs治疗低反应性的具体发生机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水平变异性与肾性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治疗效果的关系
19
作者 柳一花 陈亚红 王苏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1-1837,共7页
目的:观察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异性,并分析其与患者反复输血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反复输血治疗有效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有效组... 目的:观察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异性,并分析其与患者反复输血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反复输血治疗有效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有效组;收集同期医院接受反复输血治疗无效的153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将反复输血治疗有效与无效的患者组成1∶1配对进行分析;查阅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实验室指标;记录患者6个月内的Hb水平(1次/月),根据Hb水平计算患者Hb残余标准差(Res-SD)评估患者Hb水平变异性;分析Hb水平变异性与肾性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有效组(P<0.05);观察期1和2个月时,两组患者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患者3、5和6个月时Hb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4个月时Hb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无效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Res-SD分别明显高于有效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水平变异性(Res-SD)高是肾性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 1,P<0.05);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1.0时,Res-SD预测男性肾性贫血患者、女性肾性贫血患者的净受益率均大于0,有临床意义,且高风险阈值在上述范围内取值越小,净受益率越大。结论:肾性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治疗效果可能与Hb水平变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输血治疗效果 血红蛋白水平变异性 残余标准差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及表达与膀胱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亚欣 张志超 +1 位作者 孙立群 高洪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血清含量及组织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6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MP- 2和 MMP- 9的含量 ;应用免疫组...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血清含量及组织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6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MP- 2和 MMP- 9的含量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检测 6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MP- 2和 MMP- 9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膀胱癌患者血清中 MMP- 2和 MMP- 9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 MMP- 2及 MMP- 9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膀胱癌组织中 MMP- 2及MMP- 9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 ,随着肿瘤分级的增高 MMP- 2和 MMP- 9表达显著增强 (P<0 .0 5 )。结论 :MMP- 2和 MMP- 9血清含量及组织表达与膀胱癌侵袭转移有密切关联 ,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血液 明胶酶A/血液 明胶酶B/血液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