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多期增强双能量成像对肺癌及肺炎性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洁 刘婷 +4 位作者 郭开灿 谢非 邹庆 张仕勇 马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8,10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多期增强双能量成像在鉴别肺癌与肺炎性结节/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行双能量平扫及肺动脉期(PP)、主动脉期(AP)、静脉期(VP)及延迟期(DP)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的平扫CT值、PP、AP、VP及DP的标... 目的:探讨双源CT多期增强双能量成像在鉴别肺癌与肺炎性结节/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行双能量平扫及肺动脉期(PP)、主动脉期(AP)、静脉期(VP)及延迟期(DP)增强扫描。测量感兴趣区的平扫CT值、PP、AP、VP及DP的标准化碘浓度(NIC)及40 keV、100 keV图像CT值,计算PP、AP、VP及DP的40 keV图像净增CT值(d_(CT))和40~100 keV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λ_(HU))。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通过临床诊治过程明确诊断,肺癌组22例、炎性组20例。PP、AP、VP及DP的NIC值、CT值40 ke V、CT值100 ke V炎性组均高于肺癌组;AP、VP及DP的d_(CT)值及λ_(HU)炎性组高于肺癌组,PP的d_(CT)值及λ_(HU)炎性组略低于肺癌组;炎性组与肺癌组比较,VP及DP的NIC值、d_(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期增强双能量成像对肺癌与肺炎性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重连口服液联合抗感染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2
作者 方莉 杨程 +2 位作者 童佳兵 高雅婷 童祥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对重连口服液联合抗感染用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予以观察。方法 成人CAP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学... 目的 对重连口服液联合抗感染用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予以观察。方法 成人CAP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学临床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使用重连口服液。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药物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炎性相关指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湿啰音及咳嗽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两组经药物治疗后相关炎症指标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重连口服液与抗感染联合治疗成人CAP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成效,能对患者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把控,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状况,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能够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连口服液 疗效 炎症指标
下载PDF
急诊收治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文胜 张静 +3 位作者 张如云 薛玉 雷轩 刘岩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15日期间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将67例患者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既往病史、合并症、临床表... 目的 探讨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15日期间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将67例患者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既往病史、合并症、临床表现、各项化验结果、治疗情况,应用SPSS 2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从而发现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晚期肿瘤(P=0.039,OR=5.161,95%CI:1.089~24.465)、血清肌酐升高(P=0.045,OR=5.533,95%CI:1.039~29.682)、不能经口进食(P=0.002,OR=11.757,95%CI:2.544~54.34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OR值>1,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晚期肿瘤、血清肌酐升高、不能经口进食是经急诊收治的老年重症/危重症新冠感染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新冠感染 急诊
下载PDF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4
作者 毛燕青 付婷 +2 位作者 王娟 王亚楠 李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A组和同期收治的老年普通肺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5p、IFN-γ水平低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B组(P<0.05);而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miR-155、IL-4、IL-17、TGF-β水平高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B组(P<0.05)。血清miR-127-5p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46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378、-0.396、-0.408,P<0.05);而血清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67、-0.51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306、0.273、0.330和r=0.410、0.453、0.385,P<0.05)。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11、0.733、0.817、0.906,敏感度为90.77%、60.00%、67.69%、84.62%,特异度为66.87%、80.62%、83.75%、83.18%。结论miR-127-5p、miR-127和miR-155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中差异性表达,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重耐药菌 肺炎 微小RNA-127-5p 微小RNA-127 微小RNA-155 免疫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Th17/Treg免疫平衡与MP-IgM抗体滴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刘亚峰 闫春良 +3 位作者 任冠军 郑清月 雷芸 杨丽霞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与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滴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治疗的206例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P-IgM抗...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与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滴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治疗的206例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P-IgM抗体滴度分为低滴度组(n=57)、中滴度组(n=90)和高滴度组(n=59),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18)和预后不良组(n=88)。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MP-IgM抗体滴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剂量反应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计算表分析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IgM抗体滴度、Th17/Treg比值对MPP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低滴度组相比,中滴度组和高滴度组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更高,Treg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与中滴度组相比,高滴度组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更高(P<0.05),Treg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GAM分析结果显示,Th17细胞百分比越高、Treg细胞百分比越低、Th17/Treg比值越高,则MP-IgM抗体滴度越高(P<0.05)。MP-Ig M抗体滴度、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D-D)、Th17/Treg比值、抗生素治疗使用时间,均为MP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CS分析结果显示,Th17/Treg比值与预后不良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Th17/Treg比值(≥0.95)与MP-IgM抗体滴度(高滴度)对MPP患者预后不良存在相加交互作用(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Treg比值与MP-IgM抗体滴度联合应用对MP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 0.734~0.881)。结论MP-IgM抗体滴度、Th17/Treg比值均是MP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二者对预后不良有相加交互作用;Th17/Treg比值与预后不良风险呈非线性关系;Th17/Treg比值和MP-IgM抗体滴度联合应用对MPP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抗体滴度
下载PDF
金芪清疏方治疗肺脾气虚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许玲 季思勤 +3 位作者 郑月娟 陈金涛 何宗阳 王振伟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脾气虚型患者口服金芪清疏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收入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8例)予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金芪清疏方口服治疗,连续7 d。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证...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脾气虚型患者口服金芪清疏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收入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8例)予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金芪清疏方口服治疗,连续7 d。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咳嗽、气短、乏力、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自汗)、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计数(N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比值]、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及咳嗽、气短、乏力、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自汗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比较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和咳嗽、乏力、自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NE、CRP、TNF-α、ESR、IL-6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WBC、NE、CRP、ESR、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WBC、NE、CRP、ESR、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后IgA、IgM、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IgA、IgM、CD4^(+)、CD4^(+)/CD8^(+)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1.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芪清疏方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CAP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咳嗽、乏力、自汗症状,降低患者相关炎症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芪清疏方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脾气虚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系统评价再评价
7
作者 杨硕 蔡秋晗 +5 位作者 韩耀巍 马思琦 马维娜 刘新颖 李焕敏 李新民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目的]对中成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推动中医药干预循证证据质量的提升。[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涉及中成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目的]对中成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推动中医药干预循证证据质量的提升。[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涉及中成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范围是从每个数据库建立到2023年10月30日。分别由2名成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PRISMA 2020进行报告质量评价、AMSTAR 2量表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GRADE证据分级工具进行文献证据质量评价、ROBIS量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以及疗效评价。[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含7种中成药。PRISMA 2020评分为12.5~25.0分,平均分为18.86分;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有9个条目报告相对完整,关键条目报告中缺失较大的有2条;ROBIS评价工具显示仅2项研究为低风险,其余研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总体质量不高。GRADE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为中等到极低。[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西药组,但多数研究的报告质量存在缺陷,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普遍较低,且大部分研究的偏倚风险较高,这表明其文献质量较差,结果可信度较低,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为中成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准确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成药 儿童 GRADE PRISMA 2020 ROBIS AMSTAR 2 再评价
下载PDF
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SOCS-1、sTREM-2、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彭溪 杨莉莉 +1 位作者 刘敏 张峻梅 《天津医药》 2025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究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00例为感染组,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 目的探究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00例为感染组,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将感染组分为重度组(PSI>90分,32例)与轻度组(PSI≤90分,68例)。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感染组和对照组SOCS-1、sTREM-2、ACLY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法分析感染组患者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与PSI评分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病情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对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WBC、PCT、CRP、SOCS-1、sTREM-2、ACLY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组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0.373、0.391,P<0.05)。重度组血清SOCS-1、sTREM-2、ACLY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血清SOCS-1、sTREM-2、ACLY升高是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重症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OCS-1、sTREM-2和ACLY单独及联合诊断重度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837、0.847和0.929,联合诊断效能最高。结论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血清SOCS-1、sTREM-2、ACLY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有关,三者联合对重度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检测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克雷伯菌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ATP柠檬酸(pro-S)裂合酶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下载PDF
早期肺康复护理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庞秋华 潘艳红 +2 位作者 谢宏珍 苏小凤 苏玲芳 《吉林医学》 2025年第4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护理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SCAP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护理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SCAP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运动耐受性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高热消退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气促消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6WMT)及日常生活质量(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SCAP患者呼吸功能,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康复护理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气血指标 肺功能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心血管测量在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婷婷 王振常 +5 位作者 魏璇 孙婧 宋丽君 颜颖 魏巍 杨正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基于CT影像测量心血管参数,评估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化程度及心血管各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COVID-19数据库中455例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临... 目的基于CT影像测量心血管参数,评估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化程度及心血管各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COVID-19数据库中455例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分为3组:无症状+轻型组151例,普通型组278例,重症+危重症组26例。应用GE ADW4.7工作站的测量工具评估10个心血管测量参数:冠脉钙化积分、主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钙化积分、心胸比、肺动脉主干横径、升主动脉主干短轴直径、主肺动脉比值、下腔静脉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比值,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55例COVID-19患者中,冠脉钙化积分、颈动脉钙化积分、心胸比、肺动脉主干横径、升主动脉主干、下腔静脉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在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与重症+危重症组3组病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钙化积分、主肺动脉比值、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比值参数在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与重症+危重症组3组病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对比后发现,心胸比、主干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下腔静脉短轴直径等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多个影像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为评估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改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 临床分型
下载PDF
外周血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评估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作用
11
作者 姜明明 买智涛 +2 位作者 陈洋 万善志 邸庆国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CXCL)8、CXCL10对病毒性肺炎(V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VP合并ARDS患者为VP合并ARDS组,男性86例,女性54例,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CXCL)8、CXCL10对病毒性肺炎(V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VP合并ARDS患者为VP合并ARDS组,男性86例,女性54例,年龄(60.37±7.85)岁,年龄范围为31~82岁;选取同期收治的70例单纯VP患者为单纯VP组,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60.24±5.36)岁,年龄范围为24~78岁。另选取同期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体检的7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健康组,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60.33±6.08)岁,年龄范围为18~75岁。检测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比较健康组、单纯VP组、VP合并ARDS组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根据氧合指数,将VP合并ARDS组患者分为VP合并轻度ARDS患者[200 mmHg<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VP合并中度ARDS患者(10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及VP合并重度ARDS患者(氧合指数≤100 mmHg),比较VP合并不同程度ARDS患者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P合并ARDS患者院内生存结局(住院期间病死)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XCL8、CXCL10及二者联合对VP合并ARDS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评价效能。结果单纯VP组、VP合并ARDS组患者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高于健康组,且VP合并ARDS组患者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高于单纯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合并重度ARDS患者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高于VP合并中度ARDS患者、VP合并轻度ARDS患者,且VP合并中度ARDS患者高于VP合并轻度AR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外器官衰竭数≥2个、CXCL8高、CXCL10高为VP合并ARDS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高为VP合并ARDS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CXCL8、CXCL10联合评价VP合并ARDS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外周血CXCL8、CXCL10单独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XCL8、CXCL10水平升高与VP合并ARDS患者病情程度加重和住院期间病死有关,二者联合预测VP合并ARDS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 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 预后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内服合耳穴贴压外治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郁肺证疗效观察
12
作者 吕园园 张念志 陈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内服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CAP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抗感染及化痰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内服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CAP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抗感染及化痰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加减内服合耳穴贴压外治,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肺部病灶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和体征积分以及总积分,WBC计数,N%,CRP、IL-6、PCT、SA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程度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内服合耳穴贴压治疗CAP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降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郁肺证 清金化痰汤 耳穴贴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通腑泄热法结合腹部电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王鑫 梁群 +4 位作者 王迪 姚春丽 王秀珍 王虹 王亚楠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 观察通腑泄热法结合腹部电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与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拟定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大承气汤加... 目的 观察通腑泄热法结合腹部电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与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拟定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大承气汤加味;观察组予以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腹部中脘及双侧天枢、大横、滑肉门、外陵穴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记录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内压、肠鸣音次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内压、WBC、PCT以及CPI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次数高于较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 通腑泄热法结合腹部电针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疾病恶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胃肠功能障碍 通腑泄热 腹部电针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口腔冲刷护理预防糖尿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符淑霞 符琳 +4 位作者 黎业钊 欧平雪 黄子高 劳景茂 彭先美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674-679,共6页
目的 探究口腔冲刷护理在预防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究口腔冲刷护理在预防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口腔冲刷护理。比较2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总住院时间、临床转归、护理前后炎症指标、Beck口腔评分、口腔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创机械通气糖尿病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eck口腔评分,以及口腔并发症、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82±1.34)分vs.(9.83±1.40)分、22.95%(14/61)vs. 47.54%(29/61)、19.67%(12/61)vs. 36.07%(2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病房糖尿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发生VAP与患者意识状态、Beck口腔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冲刷护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有创机械通气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状况,降低VAP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冲刷护理 有创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病毒性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洋 王宸 +2 位作者 王水利 马宁宁 王贵佐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病毒性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激素可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反应、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肺纤维化风险,改善部分患者的氧合指数等方面,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但其具体应用时机、剂量及疗程... 病毒性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激素可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反应、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肺纤维化风险,改善部分患者的氧合指数等方面,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但其具体应用时机、剂量及疗程需个体化权衡。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病毒类型均在激素治疗下受益,例如,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相关ARDS患者早期使用激素可降低28天死亡率,但在SARS和MERS中激素疗效有限,甚至可能延长病毒清除时间,疗效的差异可能与病毒特性、宿主免疫状态及用药时机相关。此外,长期或大剂量激素治疗可能增加继发感染、高血糖及神经肌肉并发症风险,需动态评估感染与炎症标志物,避免过早或过量使用。本文通过系统性综述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及指南,探讨激素在不同病毒性肺炎相关ARDS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治疗 表型
下载PDF
胃癌术后肺炎患者口咽标本代谢组学研究
16
作者 陈碧贞 李紫梦 +3 位作者 蒋雅昕 魏婷妤 贾锐 史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80,共9页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胃癌术后肺炎(POP)与非POP患者口咽代谢物特征,为揭示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口咽拭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最终纳入...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胃癌术后肺炎(POP)与非POP患者口咽代谢物特征,为揭示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口咽拭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最终纳入胃癌POP组和非POP组各30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HPLC-MS/MS)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果POP组与非POP组术前与术后、POP组术前与术后、非POP组术前与术后的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图上未显示出明显的分离趋势,但差异代谢物筛选发现,POP组术前抗坏血酸、硫辛酸相对丰度较非POP组术前低;POP组术前5’-腺嘌呤核苷酸等相对丰度较术后低,丁二酸、苯乙醛等相对丰度高;苯丙氨酸等代谢通路存在差异。结论胃癌POP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具体代谢通路异常所致的代谢物含量改变,可能与POP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肺炎 口咽代谢物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肺炎恢复期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清肺通络汤的治疗效果分析
17
作者 王巍 李亚静 顾雄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清肺通络汤应用在肺炎恢复期患者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肺炎恢复期患者,依据单双号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通络汤,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目的:分析清肺通络汤应用在肺炎恢复期患者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肺炎恢复期患者,依据单双号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通络汤,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之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比较中,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炎恢复期应用清肺通络汤治疗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减轻症状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通络汤 肺炎恢复期 治疗 肺功能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徐小萍 杨静 唐小葵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5期802-805,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其作为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为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1])。但同时由于免疫系统原有平衡被打破,ICIs可能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EP)是免疫介导性肺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中一种少见类型^([2])。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是一款国产人源化重组抗PD-1单克隆抗体,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本文报道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替雷利珠单抗治疗24周后出现的EP,并回顾了目前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引起EP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类疾病的识别和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药物不良反应 替雷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后肺功能与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李园 马婷 杨媛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后肺功能与免疫反应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108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后肺功能与免疫反应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108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根据启动治疗后1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81)和预后不良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情况]、治疗前疾病特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慢性支气管炎分型、急性发作频率、最高体温、肺部啰音、病原菌类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免疫功能(NK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及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1β、IL-6、IL-10]水平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决策曲线(DCA)评价各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和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程、喘息型患者比例、合并肺部啰音比例及PCT水平、IL-6水平、NLR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FEV1、PEF、NK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较长、PEF较低、NK细胞比例较低、CD4^(+)/CD8^(+)T细胞比值较低、PCT水平较高、IL-6水平较高、IL-10水平较低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7种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联合预测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84(95%CI0.966~1.000),DCA分析显示在0~0.95阈概率范围内,各影响因素联合预测的净收益大于0。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肺功能及免疫水平较低、炎症反应较剧烈的患者在发生肺部感染后更易出现预后不良,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临床监测,以改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肺功能 免疫反应
下载PDF
肺侵袭性真菌病及细菌性肺炎高分辨率CT的临床比较研究
20
作者 蓝芬 吴天琼 钟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估肺侵袭性真菌病(IFD)和细菌性肺炎高分辨率CT的比较研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8例IFD(n=102)或细菌性肺炎(n=106)的CT表现。将肺阴影分为实变型、磨玻璃样阴影(GGO)或结节状,并对比评估。结果83.3%的IFD患者和92.5%的细菌性肺炎... 目的评估肺侵袭性真菌病(IFD)和细菌性肺炎高分辨率CT的比较研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8例IFD(n=102)或细菌性肺炎(n=106)的CT表现。将肺阴影分为实变型、磨玻璃样阴影(GGO)或结节状,并对比评估。结果83.3%的IFD患者和92.5%的细菌性肺炎患者出现实变。IFD的多灶性非节段性实变(48%)多于细菌性肺炎(22.6%;P<0.05)。细菌性肺炎节段性或亚节段性实变发生率(43.4%)明显高于IFD(7.8%;P<0.01)。GGO和结节在IFD中比细菌性肺炎更常见(分别为60.8%比24.5%和54.9%比15.1%,P均<0.05)。实变合并GGO或结节,或同时合并GGO和结节,IFD多于细菌性肺炎(均P<0.05)。在IFD和细菌性肺炎中,有晕征的结节(n=23)分别占22.5%和3.8%。合并RHS的结节仅见于IFD,空洞结节在IFD和细菌性肺炎中的出现率分别为11.8%和1.9%。结论实变+GGO+结节或实变+结节是诊断IF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侵袭性真菌病 细菌性肺炎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