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感染之对策 被引量:30
1
作者 于慧玲 陈彤 +1 位作者 贾建军 王鲁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探讨预防长期卧床老年脑功能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感染的对策。方法 收集 1995年 12月~1999年 10月共 12例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 ,伴有脑血栓、脑出血、脑肿瘤或脑炎 ;依设定之院内获得性肺感染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并留取痰液培养。... 目的 探讨预防长期卧床老年脑功能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感染的对策。方法 收集 1995年 12月~1999年 10月共 12例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 ,伴有脑血栓、脑出血、脑肿瘤或脑炎 ;依设定之院内获得性肺感染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并留取痰液培养。结果  12例患者全部罹患院内获得性肺感染 ,反复多次 ,以右侧多见 ;痰培养共分离出 2 0种细菌菌株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草绿色链球菌较多见 ,药敏试验提示它们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亚胺培南敏感 ,对头孢二代及头孢三代等抗 G- 杆菌抗生素耐药 ;这些患者因反复罹患院内获得性肺感染导致 5 0 %的患者死亡 ,另外 5 0 %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而滞留于医院。结论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 ,尤其是伴有脑功能受损的患者 ,防治院内获得性肺感染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应将其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长期住院 脑功能障碍 院内获得性肺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2
2
作者 周清德 缪竞智 张秀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明确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鉴定分离菌株 ,进行药敏实验和 ESBL 检测 ;PCR扩增 bla TEM和 bla SHV基因 ;等电聚焦测定 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 ( p I)、染色体 DNA的PFGE分型以及进行病... 目的 明确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鉴定分离菌株 ,进行药敏实验和 ESBL 检测 ;PCR扩增 bla TEM和 bla SHV基因 ;等电聚焦测定 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 ( p I)、染色体 DNA的PFGE分型以及进行病例资料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 10 4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 ,产 ESBL 株占 13 .5 %。医院感染株 ESBL 阳性率 ( 2 8.3 % )明显高于院外感染株 ( 3 .6% ) ;ESBL 阳性菌对 CPD、CTX、CAZ、CTR、ATM、FOX、CIP和 GEN的中敏或耐药率分别为 92 .9%、92 .9%、3 5 .7%、92 .8%、78.6%、7.1%、2 8.6%和 4 2 .9% ,但对IMP10 0 %敏感 ;β-内酰胺酶等电聚焦分析及 bla TEM和 bla SHV基因检测结果 ,提示该院流行的 ESBL 主要为 SHV类 ;PFGE分析证实在干部 1病区、SICU和 RICU存在产 ESBL 菌株流行。结论 该医院存在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流行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屏障护理 ,是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内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肺炎
下载PDF
呼吸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士勇 杨振君 王宏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方法用血清型和抗菌谱联合分型方法,对患者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从检出时间、地点或部位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123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76株,分离率为0.8%~57.1%;患者... 目的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方法用血清型和抗菌谱联合分型方法,对患者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从检出时间、地点或部位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123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76株,分离率为0.8%~57.1%;患者之间、患者与环境及医护人员间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未见有关联。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呼吸病房的患者及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外源性因素不是主要的,飞沫、空气不是PA院内肺炎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流行病学 肺炎 呼吸疾病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19
4
作者 陈鸣 府伟灵 陈依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菌的来源、分布特点,探讨VAP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将72例病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口咽、鼻部及...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菌的来源、分布特点,探讨VAP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将72例病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口咽、鼻部及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同时对呼吸机通气回路的湿化器、冷凝器上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二者同时阳性的菌株进行质粒提取、酶切图谱分析以鉴定其同源性。同时抽取血清比较测量两组的SIgA、TNF-α、IL-8的浓度值。结果VAP的发生率为43.1%,多发生在插管后的3~12天(平均7.2±2.3天),病原菌主要为G-菌,占8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其次为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有5例合并真菌感染,呼吸机上采集到的标本中有两例阳性(1株为铜绿假单胞菌,1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经质粒提取、酶切后证实其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菌株的同源性很高。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SIgA含量明显下降,TNF-α及IL-8的含量却明显上升(P<0.05)。另外,感染组的死亡率为51.6%,远高于对照组的21.6%(P<0.05)。结论VAP主要是由G-菌引起,通过其释放的内毒素刺激体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机械通气 内毒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在院内肺炎逆行感染途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代芊 邓宏 +1 位作者 黄汉朝 王晓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为确证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存在与否 ,研究胃液 p H值变化与院内感染性肺炎(nosocom ial pneum onia,N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患者为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由细菌表型分型 ,直至质粒 ... 目的 为确证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存在与否 ,研究胃液 p H值变化与院内感染性肺炎(nosocom ial pneum onia,N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患者为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由细菌表型分型 ,直至质粒 DNA、酶切、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等基因分型 ,前瞻性观察 NP的发生情况。结果  11名患者有逆行感染存在 (发生率为 2 2 % ) ,即在胃部分离出病原菌 1~ 2 d后 ,PSB在咽部及下呼吸道也检出相同的细菌 ,应用质粒图谱、酶切图谱和 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 ,证明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将美蓝经胃管注入患者胃内 ,1~ 2 d后在咽部及下呼吸道可检出蓝色分泌物 ;随着胃液 p H值升高胃内细菌定植增加 ,NP的发生率升高。结论 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 ;NP的发生与胃液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NDA 院内感染性肺炎 逆行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州市学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泽荣 刘小宁 +6 位作者 刘于飞 陈小霜 潘冰莹 林琳 秦鹏哲 刘维斯 王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及时描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学校人群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通过对医院收治病例报告资料的汇总与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个案凋查与现场调查),描述流行概况。结果累计至2003年4月28日,广州市共报... 目的及时描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学校人群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通过对医院收治病例报告资料的汇总与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个案凋查与现场调查),描述流行概况。结果累计至2003年4月28日,广州市共报告了119例学校病例,其中包括托管儿童5例、中小学生45例、大学生24例、职校学生11例、实习医学生16例、教师14例及其他有关人员4名。该人群对非典型肺炎的易感性较为一致,调查中未发现有聚发或续发现象,流行暂趋稳定。结论在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过程中,尚未发现存在学校特有的流行规律,多为散发夹杂家庭聚集。然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机团单位,人员构成甚为复杂,潜在传播可能性大,必须准确具体地认识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疫情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学校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25^+ Treg细胞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卞成蓉 刘佳 +5 位作者 陈霖 刘爱霞 宋英伟 戴亮 张岚 李伯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451-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324例新入院且未经治疗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患者自身抗...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324例新入院且未经治疗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患者自身抗体谱的表达状况,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计数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结果 32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136例患者至少有1项自身抗体阳性,另有188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谱表达均为阴性。自身抗体阳性组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5);同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Treg细胞水平随着自身抗体表达数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结论对HCV感染患者进行CD4^+CD25^+Treg细胞水平监测,能有效预判患者发生免疫耐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自身抗体 CD4^+CD25^+ TREG细胞
下载PDF
老年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6
8
作者 夏荣 刘家永 +1 位作者 张秀梅 丁佩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医院获得性肺炎 预防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江兵 黄明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3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常规和凝血常规在判断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作用,以期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以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病毒肝炎患者、慢性病毒肝炎患者及重型病毒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分析血小板常规和凝血常规在判断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作用,以期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以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病毒肝炎患者、慢性病毒肝炎患者及重型病毒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观察,探讨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意义。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即急性病毒肝炎组、慢性病毒肝炎组及重型病毒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PLT显著下降,MPV、PDW及PCT显著升高,PT、TT及APTT显著延长,FIB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程进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家庭聚集性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维斯 秦鹏哲 +3 位作者 蔡文峰 李泽荣 周端华 王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5,108,共3页
目的了解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中家庭聚集病例的发病情况,发现其感染来源及传播途径,为防止家庭聚集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研究、电话随访。结果家庭聚集病例感染主要来自医院,占家庭聚集总病例的77.78%;与病人只有单纯生... 目的了解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中家庭聚集病例的发病情况,发现其感染来源及传播途径,为防止家庭聚集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研究、电话随访。结果家庭聚集病例感染主要来自医院,占家庭聚集总病例的77.78%;与病人只有单纯生活接触的发病较少,占家庭聚集总病例的2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家庭聚集性 分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药茵栀清肝汤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超氧化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仕玲 朱艳 +2 位作者 刘章红 黄团新 甘雪婷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656-65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茵栀清肝汤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对C反应蛋白、超氧化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中药治疗低、高剂量组,中药组分别予以茵栀清肝汤1 g/kg、2 g/kg,1/... 目的研究中药茵栀清肝汤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对C反应蛋白、超氧化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中药治疗低、高剂量组,中药组分别予以茵栀清肝汤1 g/kg、2 g/kg,1/d口服,共15 d。对照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中药治疗组均给予护肝治疗。治疗前后留取血清标本,检测肝功能;测定血清CRP、SOD及MDA的含量。结果中药茵栀清肝汤治疗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OD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0.05),并降低血清CRP、MDA的含量(P<0.05)。上述各项指标在中药茵栀清肝汤高剂量治疗组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清肝汤具有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和抗氧化应激反应,维护体内CRP、SOD及MDA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清肝汤 急性病毒性肝炎 C-反应蛋白 超氧化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雁荣 罗亮春 鲁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4151-4152,共2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0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与治疗时间长短、年龄、操作、管道消毒、药物及意识障碍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人工气道和口鼻咽部护理...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0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与治疗时间长短、年龄、操作、管道消毒、药物及意识障碍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人工气道和口鼻咽部护理、做好管道的消毒管理,防止误吸等是降低其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医疗病房 呼吸 人工 肺炎/护理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概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毕津洲 吕琳 师明桂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24期1112-1113,共2页
近年来医院获得性肺炎(NP)的发生率日益增多,据调查美国此病居所有院内感染的第二位,而在我国却居首位。其除了增加病死率以外,也使得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已成为临床上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NP临床研究的深入,在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医院获得性肺炎(NP)的发生率日益增多,据调查美国此病居所有院内感染的第二位,而在我国却居首位。其除了增加病死率以外,也使得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已成为临床上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NP临床研究的深入,在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采用更完善的预防方法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对此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医院感染 防治
下载PDF
PRA、AT-Ⅱ和Ald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霍颖 朱亚林 刘云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肝脏疾病病程进展中的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5例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38例健康成年人比较...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肝脏疾病病程进展中的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5例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38例健康成年人比较。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的PRA、AT-Ⅱ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ld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患者PRA、AT-Ⅱ及Ald三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病毒性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病情的进展RAAS被激活,而RAAS参与了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预防性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鸿雁 赵亚丽 《河北中医》 2010年第2期312-312,316,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通气机 机械 氨溴索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组织脂肪变性患者肝组织瘦素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建华 赵文伟 +2 位作者 段毅力 刘勇钢 钱静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76-677,共2页
目的观察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组织脂肪变性患者肝组织瘦素表达情况。方法对11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肝穿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中瘦素蛋白表达;对合并脂肪变性组,肝组织瘦素高表达的7例患者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肝组织转化生... 目的观察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组织脂肪变性患者肝组织瘦素表达情况。方法对11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肝穿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中瘦素蛋白表达;对合并脂肪变性组,肝组织瘦素高表达的7例患者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肝组织脂肪变性组(43例)与无脂肪变性组(68例)肝组织瘦素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变性组中,肝组织瘦素半定量分析≥3分的7例中,有6例半定量分析TGF-β1≥3分。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变性患者肝组织瘦素表达与脂肪变性无显著相关性,其肝组织瘦素高表达伴有TGF-β1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变性 脂肪 免疫组织化学 瘦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南京地区健康儿童青少年中肺炎支原体自然感染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宁 赵季文 +4 位作者 徐萃瑜 李洪星 任桂珍 郭章溉 夏士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537-538,共2页
本文报告了在南京地区2088名健康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肺炎支原体自然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健康儿童青少年中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抗体阳性率为14.61%。其中33.3%为隐性感染,55.6%为轻度感染,仅10.98%为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流... 本文报告了在南京地区2088名健康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肺炎支原体自然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健康儿童青少年中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抗体阳性率为14.61%。其中33.3%为隐性感染,55.6%为轻度感染,仅10.98%为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还表现为5年左右的周期性和一定的班级聚集性。间接血凝抗体滴度≥1:16可判为阳性,≥1:32提示感染,但并非一定是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新策略 被引量:123
18
作者 蔡少华 张进川 钱桂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0年第6期242-245,共4页
本文从切断传染环节、气管内导管管理、呼吸环路管理、清除气道分泌物、胃肠营养及管理、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及免疫学预防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有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预防 院内感染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蕴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4期3390-3391,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组),每组各54例,采用治疗依...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组),每组各54例,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整体护理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肺炎的防治 被引量:58
20
作者 黄华瑞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炎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