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反流病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利福昔明治疗效果研究
1
作者 吴洁 董魁 +3 位作者 王军 乔冠恩 李森 武向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36-39,47,共5页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利福昔明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2022年1月至2023年01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的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49例,依据乳...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利福昔明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2022年1月至2023年01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的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49例,依据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BT)结果,将其分为GERD合并SIBO组(GERD-P组)与不合并SIBO组(GERD-N组)。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与临床资料(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并发症、内镜下表现、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方面的区别。随后将GERD-P组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艾普拉唑10 mg qd联合利福昔明0.2 g tid治疗4周)和对照组(单独给予艾普拉唑10 mg qd治疗4周),通过临床资料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效果。结果GERD-P组与GERD-N组相比,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无差异(P>0.05),GERD-P组的BMI,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及并发症比例,内镜下表现严重程度,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均高于GERD-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内镜下表现缓解情况及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BMI的GERD患者更容易合并SIBO,GERD合并SIBO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量表评分均较GERD不合并SIBO患者严重。对合并SIBO的GERD患者,艾普拉唑联合利福昔明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独艾普拉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利福昔明 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李存江 武文斌 张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完成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胸片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肺不张,将其分为发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完成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胸片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肺不张,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20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26例,发生率为21.67%。发生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不良、手术时间≥3.5 h、术后疼痛程度评分>5分者占比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发生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长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发病部位、基础疾病、饮酒史、血红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细胞角蛋白片段19、癌胚抗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OR=5.207)、术前肺功能不良(OR=7.170)、手术时间≥3.5 h(OR=8.326)、麻醉苏醒时间(OR=2.596)、术后疼痛程度评分>5分(OR=11.303)是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构建的风险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C-index值为0.924,模型准确度良好。风险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的AUC为0.924,以0.231为界值时,敏感度为0.885,特异度为0.851,约登指数为0.736,具有良好预测效能。结论 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不良、手术时间≥3.5 h、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5分是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模型对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用于指导医生进行早期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根治性切除术 肺不张 风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伏诺拉生改善胃食管反流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季洁如 常云丽 +5 位作者 胥明 姚瑶 何晓童 陈玲玲 汤杰 王林宣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伏诺拉生对胃食管反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胃食管反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伏诺拉生治疗,n=3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n=30),两组治疗时... 目的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伏诺拉生对胃食管反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胃食管反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伏诺拉生治疗,n=3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n=30),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氧减饱和度指数(ODI)、最低氧饱和度以及氧饱和度<90的百分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GerdQ评分、ODI、最低氧饱和度以及氧饱和度<90%的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伏诺拉生用于胃食管反流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能减轻其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其睡眠监测指标,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睡眠呼吸暂停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伏诺拉生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管理联合个性化饮食指导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4
作者 张雪寒 尚洋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联合个性化饮食指导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联合个性化饮食指导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分别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营养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期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营养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1 d、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 d的PSQI评分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态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38.50±4.75)VS(32.02±3.56),t=3.514,P<0.001]、血清转铁蛋白[(3.79±0.59)VS(3.33±0.63),t=2.755,P=0.012]。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联合个性化饮食指导可以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营养状态,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个性化饮食 规范化疼痛管理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营养状态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加味左金丸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娜 殷燕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联合应用加味左金丸、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将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联合...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联合应用加味左金丸、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将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加味左金丸、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摄入食物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较短(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头晕、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加味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发挥显著作用,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左金丸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 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孙静 郑瑶 郑勇 《农垦医学》 2024年第1期66-71,85,共7页
目的:探讨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N=125)和慢性胃炎组(N=125),并完成调查问卷填写。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体重指数、无进食过饱、喜进食水果、喜烫... 目的:探讨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N=125)和慢性胃炎组(N=125),并完成调查问卷填写。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体重指数、无进食过饱、喜进食水果、喜烫食、喜饮热烫水、饮水温度等级、饮水习惯年数、食管裂孔疝、冠心病、脂肪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喜进食水果、无进食过饱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喜烫食、喜饮热烫水、脂肪肝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结论: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喜饮热烫水的人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增加,建议喜烫食、喜饮热烫水的人降低饮食及饮水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饮水温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脾硬度及血小板计数联合脾脏大小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硕 王建红 +3 位作者 张迪 吴晓冬 杨子祯 蔡金贞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脾硬度(SSM)、血小板计数(PLT)联合脾脏大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9例在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超声测量其脾脏厚径(ST)和脾脏长径(SD),应用瞬时弹性扫描仪测量其SSM,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及... 目的探讨脾硬度(SSM)、血小板计数(PLT)联合脾脏大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9例在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超声测量其脾脏厚径(ST)和脾脏长径(SD),应用瞬时弹性扫描仪测量其SSM,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及胃镜检查。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中-重度GOV与SSM、PLT/SD、PLT/ST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有、无GOV组SSM、PLT/ST、PLT/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5.53,P<0.05)。建立判断中-重度GOV的回归模型Logit(P)=-6.373+0.298×SSM-0.443×PLT/ST。SSM、PLT/ST、PLT/SD及回归模型诊断中-重度GO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79、0.77、0.95。结论SSM、PLT/ST、PLT/SD对肝硬化是否存在GOV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SSM诊断中度以上GOV的价值比PLT/ST和PLT/SD更高;SSM及PLT联合脾脏大小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也可用于诊断中-重度G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血小板计数 诊断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8
作者 向浪 刘倩 +2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魏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目的纳入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相较于单独使用PP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康复新液、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道炎、KangFuXin、reflux esophagitis... 目的纳入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相较于单独使用PP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康复新液、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道炎、KangFuXin、reflux esophagitis等为检索词在CNKI、WanFang Data、VIP、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RE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RE较单独PPI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95%CI:1.15,1.24)、胃镜下有效率(95%CI:1.14,1.22),血清胃泌素(95%CI:1.15,2.03)和胃动素的分泌(95%CI:0.96,1.39),降低复发率(95%CI:0.20,0.61),且不会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95%CI:0.33~0.79),此外,不同PPI种类以及患者年龄高低对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影响,而不同内镜下诊断标准对内镜下有效率也无显著影响。结论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RE较单独PPI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且减少疾病复发,并不会额外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康复新液 质子泵抑制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山 季坤 +3 位作者 赵丽 邢妤佳 谢燕东 蔡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38,共7页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鳞状上皮内瘤变是当前最为公认的食管鳞癌前病变,对其进行监测和干预是降低食管鳞癌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认识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对...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鳞状上皮内瘤变是当前最为公认的食管鳞癌前病变,对其进行监测和干预是降低食管鳞癌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认识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对于食管鳞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相关临床研究仍不充分,临床处置也存在一定分歧。本综述在近年相关领域文献的基础上,从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转归及治疗方面进行总结综述,希望为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临床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癌 鳞状上皮内瘤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牛牛 张俊立 +2 位作者 刘亚军 赵崧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酸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但尚不能充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的优势,可通过调节脑肠轴(BGA)上的多条通路,进而增强胃食管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不良情绪,维持免疫稳态,调控...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酸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但尚不能充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的优势,可通过调节脑肠轴(BGA)上的多条通路,进而增强胃食管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不良情绪,维持免疫稳态,调控肠道菌群,从而发挥综合效应以治疗GERD。现系统阐述了BGA在GERD发病机制中起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微生物”网络桥接作用,并对中药复方从BGA的角度治疗GERD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GERD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脑肠轴 中药复方 胃食管动力 食管敏感性 焦虑抑郁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与食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晓芳 曹旭 +5 位作者 师晓阳 李玉婵 王津 郭嘉璇 吕一豪 王慧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96-100,共5页
口腔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口腔微生物除了与口腔疾病具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消化道其他器官疾病密切相关,其中食管疾病很少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当前口腔微生物组与食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与胃食... 口腔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口腔微生物除了与口腔疾病具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消化道其他器官疾病密切相关,其中食管疾病很少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当前口腔微生物组与食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与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相关的口腔微生物组具有独有的特征,这种从较高革兰阳性菌比例到革兰阴性菌更占优势的转变被认为与食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口腔微生物组改变与食管疾病的关联机制可能是由于革兰阴性菌脂多糖的表达,特别是福赛斯坦纳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参与食管癌发展的信号通路。识别口腔微生物组的改变将会促进临床对食管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进展的理解,促进新诊断方法出现,并为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组 胃食管反流病 巴雷特食管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腺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综述
下载PDF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晓云 刘家豪 +3 位作者 张巍巍 曹荣健 刘艳 齐贞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6-151,共6页
目的研究富马酸伏诺拉生片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在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选取124例N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 目的研究富马酸伏诺拉生片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在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选取124例N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疗程均为4周。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患者进一步根除HP。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治疗前后食管pH值变化、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H<4反流次数、>5 min反流次数和pH<4总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总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方面,富马酸伏诺拉生片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比,疗效显著,可改善睡眠质量,抑酸更强,提高HP根除率,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非糜烂性反流病
下载PDF
以重度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Ⅳ型食管裂孔疝一例
13
作者 刘彦希 张秉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Ⅳ型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裂孔疝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通常表现为突然或急骤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呕吐和吞咽困难,但当症状不典型时可能导致早期诊治困难。Ⅳ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重度贫血在临床中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以黑便和严重贫血为主要表现... Ⅳ型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裂孔疝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通常表现为突然或急骤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呕吐和吞咽困难,但当症状不典型时可能导致早期诊治困难。Ⅳ型食管裂孔疝合并重度贫血在临床中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以黑便和严重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非典型Ⅳ型食管裂孔疝,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Ⅳ型食管裂孔疝非典型临床表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食管裂孔疝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贫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吞咽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一项横断面研究
14
作者 徐苏 蔡文玮 +2 位作者 李晨奕 王光辉 许又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83-2090,共8页
背景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而目前社区老年人群吞咽障碍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吞咽障碍的现状,探究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进一... 背景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而目前社区老年人群吞咽障碍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吞咽障碍的现状,探究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各年龄层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宝山区及奉贤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家庭病床的≥60岁老年人中选取358例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资料,并测量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和步速。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筛查老年人吞咽障碍风险。结果 358例社区老年人中,存在吞咽障碍者(EAT-10≥3分)80例(22.3%)(吞咽障碍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18.484,95%CI=3.571~95.679)、抑郁状态(OR=4.135,95%CI=1.280~13.364)、呛咳史(OR=13.650,95%CI=4.345~42.877)是社区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高Barthel指数(OR=0.891,95%CI=0.832~0.953)、高ASMI(OR=0.330,95%CI=0.199~0.547)是社区老年人吞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60~69岁、70~79岁、≥80岁老年人吞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0%(6/119)、11.1%(16/144)、61.1%(58/95),三者吞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老年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BMI、ASMI、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老年人两组握力、小腿围、抑郁状态、Barthel指数、呛咳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老年人两组ASMI、握力、步速、Barthel指数、MMSE得分、呛咳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障碍组中,70~79岁和≥80岁老年人ASMI、握力均低于60~69岁;≥70岁老年人步速低于60~69岁老年人;≥80岁老年人呛咳史发生率高于60~79岁,Barthel指数、MMSE得分均低于60~69岁、70~79岁(P<0.05)。结论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吞咽障碍患病率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增高,影响因素明显增多,因此应在高龄、抑郁状态及有呛咳史老年人中加强吞咽障碍的筛查。提高肌肉质量及自理能力,并且在不同年龄层进行较为针对性的预防以有效减轻疾病负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老年人 患病率 社区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特征分析及效果评价
15
作者 陈虹羽 徐梦楠 +9 位作者 张静 郭瑞 陈晓 李曼华 张小朋 银新 李白容 孙涛 范崇熙 宁守斌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15例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结... 目的探讨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15例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15例患者共接受内镜治疗59次,平均手术用时(31.73±11.36)min,切开狭窄长度(7.53±4.88)cm,治疗过程中有6例合并支架置入,末次治疗结束8周后吞咽困难情况及BMI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0%,且末次治疗后6个月60%(9/15)患者Stooler分级为0~1级。59次治疗过程中有3次出现肌层损伤或微小穿孔,均给予术中钛夹封闭,无其他内镜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纵行切开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的短期内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仍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烧伤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纵行切开 曲安奈德注射 Stooler分级 疗效评价
下载PDF
SOCS-3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对肥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申海剑 年媛媛 孟宪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SOCS-3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对肥胖人群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食管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GerdQ量表评分>8分的GERD患者。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SOCS-3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CR-... 目的探讨SOCS-3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对肥胖人群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食管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GerdQ量表评分>8分的GERD患者。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SOCS-3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CR-测序法对SOCS-3基因rs496916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肥胖相关指标(BMI、体质量、身高、腰围)、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洛杉矶分级与rs4969168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GERD患者SOCS-3蛋白表达最高,超重组其次,正常组最低。不同基因型GERD患者BMI值:AA(26.21±3.41)kg/m^(2)、AG(24.42±2.04)kg/m^(2)、GG(23.90±2.68)kg/m^(2)(P=0.011),腰围值:AA(91.34±10.85)cm、AG(88.90±8.93)cm、GG(84.28±8.00)cm(P=0.03),rs4969168位点基因型中等位基因A出现频率与BMI、腰围的平均水平呈正相关。GERD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程度与rs4969168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P=0.037);随着A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减少,GERD患者出现严重食管黏膜损伤的比例增加。结论rs4969168的等位基因A在GERD人群食管黏膜炎症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对于高BMI的GERD患者,食管黏膜SOCS-3蛋白表达增高可能是等位基因A产生保护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胃食管反流病 SOCS-3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7
作者 陆雅蓉 贾婧 +1 位作者 李祎玮 熊观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患者防治GERD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以来关...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患者防治GERD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以来关于糖尿病合并GER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并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纳入评分≥7分的文献。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累计糖尿病患者3007例。Meta分析显示,性别(OR=0.82,95%CI:0.68~0.99)、周围神经病变(OR=1.63,95%CI:1.05~2.51)、自主神经病变(OR=2.31,95%CI:1.21~4.42)是糖尿病患者合并GERD的危险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结果显示,各因素合并结果稳定性良好,无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性别、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GERD的危险因素,建议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GERD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食管反流病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miR-654-5p与ATM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韩笑 朱平 陆荣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miR-654-5p与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ATM)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与癌旁切缘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654-5p在186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miR-654-5p与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ATM)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与癌旁切缘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654-5p在186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M蛋白在186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通过分析18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现miR-654-5p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其高表达率增高;ATM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而降低。两者在食管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miR-654-5p和ATM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5),两者在食管癌中的表达趋势相反(P=0.014),显示两者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且可能共同作用于食管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miR-654-5p ATM蛋白 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19
作者 石磊 袁少飞 +1 位作者 王柯欣 何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 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 目的 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食积分分别为(0.89±0.22)、(0.73±0.21)、(0.65±0.11)、(0.96±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5±0.45)、(1.78±0.55)、(1.56±0.31)、(3.05±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9.95±1.21)mg/L、(8.96±2.23)pg/ml、(7.41±0.85)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45±2.31)mg/L、(13.42±2.75)pg/ml、(10.65±1.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2.21±6.44)、(80.23±6.54)、(84.23±6.34)、(85.34±5.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34±7.34)、(68.45±7.65)、(70.54±7.54)、(72.56±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促使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获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艾司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