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灭活卷曲乳杆菌CCFM1118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峰 李敏玉 +4 位作者 刘玲 于雷雷 耿芊 田丰伟 翟齐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人体常见的致病菌,益生菌及其产物已经被认为具有缓解H.pylori感染的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价卷曲乳杆菌CCFM1118制备的后生元1118-Inactivated Bacteria(CCFM1118-IB)对H.pylori感染的缓解作用。该...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人体常见的致病菌,益生菌及其产物已经被认为具有缓解H.pylori感染的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价卷曲乳杆菌CCFM1118制备的后生元1118-Inactivated Bacteria(CCFM1118-IB)对H.pylori感染的缓解作用。该研究通过抑菌实验、细胞黏附实验及菌株共聚集实验分析了CCFM1118-IB对H.pylori生长、定殖的影响;同时使用CCFM1118-IB治疗55名H.pylori感染者,并通过测定感染者^(13)C-尿素呼气值、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浓度、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等指标以分析CCFM1118-IB对H.pylori感染的缓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CFM1118-IB可产生(12.25±0.29)mm的抑菌圈,且对H.pylori具有共聚集作用。同时临床测评显示,CCFM1118-IB可显著降低患者的^(13)C-尿素呼气值、抑制患者PGⅠ/PⅡ升高,并影响患者拟杆菌属、瘤胃球菌等肠道菌的丰度,但CCFM1118-IB并不会影响受试者的正常生理状态。该研究表明,CCFM1118-IB具有抗H.pylori的特性并可以减少H.pylori感染对人类健康的有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卷曲乳杆菌 后生元 幽门螺杆菌 临床试验
下载PDF
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坤 赵旭 +5 位作者 吴丽丽 程建平 赵晓琳 单媛 魏磊 马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204-207,20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联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2015级、2016级及2017级医学本科留学生共60名,应...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联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2015级、2016级及2017级医学本科留学生共60名,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留学生采取CBL联合EBM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考试评价教学效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反馈评价。结果 试验组留学生的理论考试及临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留学生在“提升学习积极性、提升自学能力、提升临床思维、提升团队协作力、提升文献检索能力、提升文献阅读能力、提升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提升问题归纳总结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教师满意度”等10个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案例教学法 循证医学 留学生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晖 黄秋月 +4 位作者 贾晓芬 杨闪闪 史宗明 蔺苗苗 张学智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32-235,共4页
我国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较高,且胃癌高发,根除Hp不仅是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Hp属中医湿热邪气,其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归属中医学“胃脘痛病”“胃痞病”等范畴,呈... 我国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较高,且胃癌高发,根除Hp不仅是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Hp属中医湿热邪气,其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归属中医学“胃脘痛病”“胃痞病”等范畴,呈现脾胃湿热、脾虚郁滞、正虚毒盛的病证演变规律。中医药在提高Hp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形成了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根除方案,以及针对老年人群、难治性人群的个体化病证结合治疗方案。参照《成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共识》《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团队在Hp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制定本方案,以期突出中医药优势,规范Hp感染的中西医协同诊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脾胃湿热证 根除治疗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免疫炎症指标结合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在胃腺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晓倩 刘学欣 +3 位作者 郜玉兰 郝志华 郭磊磊 聂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33-2339,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炎症指标及磁控胶囊内镜特点在胃腺癌及癌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57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免疫炎症指标及磁控胶囊内镜特点在胃腺癌及癌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57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462例)和验证集(116例)。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及血细胞检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胃腺癌组与癌前病变组。比较胃腺癌与癌前病变患者的磁控胶囊内镜特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构建并验证胃腺癌的风险诊断模型。结果462例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胃腺癌76例,占比16.45%(76/462);癌前病变386例,占比83.55%(386/462)。验证集116例胃内镜检查患者中,胃腺癌22例,占比18.97%(22/116);癌前病变94例,占比81.03%(94/116)。两组患者的病变大小、病灶边界、黏液、病变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患者中颜色发白占比、表面微结构不规则占比、不规则网格状微血管占比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胃腺癌组患者的NLR、PLR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表面微结构不规则(OR=2.213,95%CI:1.288~3.801)、不规则网格状微血管(OR=2.489,95%CI:1.458~4.249)、NLR(OR=2.369,95%CI:1.389~4.046)、PLR(OR=3.016,95%CI:1.767~5.148)是胃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模型诊断训练集胃腺癌的灵敏度为0.800(95%CI:0.716~0.891),特异度为0.783(95%CI:0.694~0.851),曲线下面积为0.858(95%CI:0.787~0.931)。风险模型诊断验证集胃腺癌的灵敏度为0.861(95%CI:0.771~0.945),特异度为0.769(95%CI:0.683~0.841),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0.765~0.923)。结论胃损伤病灶的表面微结构、微血管形态及NLR、PLR与胃腺癌的发病有关,构建风险诊断模型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胃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癌前病变 磁控胶囊内镜 免疫炎症 诊断模型
下载PDF
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杨楠 杨倩倩 +3 位作者 王小英 徐晓霞 陈雨 王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6,91,共4页
目的 探究个人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状况的影响,为降低Hp感染率、改善人群饮食习惯、促进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西安市某体检中心选取3015例健康人群进... 目的 探究个人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状况的影响,为降低Hp感染率、改善人群饮食习惯、促进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西安市某体检中心选取3015例健康人群进行Hp检测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饮食习惯与Hp感染状况的关联性。结果 所有调查对象中,Hp检测阴性组1773人,Hp检测阳性组1242人。两组在婚姻、职业、吸烟或被动吸烟、慢性胃炎史、胃息肉史、消化性溃疡史等方面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热烫食物、经常喝纯牛奶或羊奶、经常喝咖啡等饮食习惯与Hp感染有关联。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经常吃热烫食物人群感染Hp的风险是不具有该习惯人群的1.240(95%CI:1.032, 1.489)倍,而经常喝纯牛奶或羊奶、喝咖啡人群感染Hp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常吃热烫食物人群感染Hp的风险是不具有该饮食习惯人群的1.2倍,提倡避免进食热烫食物,从而减少Hp感染的风险及相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饮食习惯 单因素logistic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联疗法治疗,观...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情况,治疗前后症状(胃灼热、反酸、嗳气)积分,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胃酸)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肠道微生态(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5.031,P=0.025);观察组^(14)C尿素呼气试验平均值低于对照组(t=26.128,P<0.001)。治疗14 d后,2组胃灼热、反酸、嗳气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胃酸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对照组中乳杆菌与肠球菌菌落数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中各菌种菌落数及B/E值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与肠杆菌菌落数及B/E值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7.08%(χ^(2)=7.500,P=0.006)。结论 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肯定,对肠道微生态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和降低^(14)C-UBT值,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益生菌 三联疗法 肠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
7
作者 张静智 曾玲 +2 位作者 刘雪 石柳 温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Hp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拟定,促使伴Hp感染FD患者临床获益。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伴Hp感染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Hp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拟定,促使伴Hp感染FD患者临床获益。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伴Hp感染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评估两组疗效,统计两组Hp清除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胃肠动力指标,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瘦素、胃动素以及血清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气滞胃痛颗粒可提高伴Hp感染FD患者的Hp清除率,改善其胃肠动力,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气滞胃痛颗粒 胃肠动力 不良反应 胃动素
下载PDF
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服用时机对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常鲁杰 马兴彬 +2 位作者 刘海燕 李琼 高桃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的服用时机对磁控胶囊胃镜(MCE)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行MCE检查的2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检查前40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40000 u;B组检查前60和40 min分次口服2000...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的服用时机对磁控胶囊胃镜(MCE)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行MCE检查的2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检查前40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40000 u;B组检查前60和40 min分次口服20000 u;C组检查前40和20 min分次口服20000 u。记录胃部6个区域的胃腔清洁度和黏膜可视化程度评分(1~4分)、病变检出率和胃观察时间。结果共221例患者完成研究。黏膜可视化程度评分中,C组为(23.56±1.37)分,高于A组的(22.56±1.28)分和B组的(23.00±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腔清洁度评分中,C组为(21.44±2.35)分,高于A组的(20.11±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近端胃(贲门和胃底)的清洁度评分和黏膜可视化程度评分中,C组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检出率中,C组胃息肉和糜烂检出率分别为17.8%和49.3%,高于A组(6.8%和29.7%)和B组(9.5%和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观察时间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查前40和20 min分次口服20000 u链霉蛋白酶,可以提高MCE的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胃镜(MCE) 链霉蛋白酶 质量控制 清洁度 服用时间
下载PDF
不同毒力型的幽门螺旋杆菌对胃内微环境的影响
9
作者 赵小青 肖嘉欣 +3 位作者 林勇 张剑锋 王文辉 张文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毒力型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液、胃蛋白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10例患者,根据碳13呼气试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n=79),Hp阴性组(n=31)。其中Hp阳性组根据...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毒力型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液、胃蛋白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10例患者,根据碳13呼气试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n=79),Hp阴性组(n=31)。其中Hp阳性组根据其Hp抗体分型,分为Ⅰ型组(n=52)、Ⅱ型组(n=11)、未定型组(n=16);Hp阴性组挑选抗体全阴者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所有患者均进行胃液pH值、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 (Interleukin-8,IL-8)、胃泌素17 (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I,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I,PGⅡ)检测。结果 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相比pH值、Na+、Cl-、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p阳性组相比Hp阴性组Cl-含量降低(P <0.05)。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相比IL-6、IL-8、G-17、PGⅠ、PGⅡ均有上升(P <0.05)。Ⅰ型组与Ⅱ型组、未定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pH值、Na+、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Ⅰ型组、未定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l-含量均降低(P <0.05)。Ⅰ型组分别与Ⅱ型组、未定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IL-6、IL-8、PGⅠ均有上升(P <0.05)。空白对照组分别与其他各组之间PGⅡ存在明显差异(P <0.05)。Ⅰ型组与未定型组的G-17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Ⅰ型组与Ⅱ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G-17均有上升(P <0.05)。结论 Ⅰ型Hp菌感染可能通过增加IL-6、IL-8、G-17的表达造成胃黏膜损伤,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胃蛋白酶原 IL-6 IL-8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双源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的应用
10
作者 兰国宾 戴士林 +4 位作者 路凯 郝泽普 郭福庆 王庆海 冯娜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临床以胃肠道穿孔收治入院患者共124例,期间都先后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和腹部双源CT检查,针对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及定位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临床以胃肠道穿孔收治入院患者共124例,期间都先后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和腹部双源CT检查,针对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及定位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手术证实确诊。124例中82例(66.13%)诊断为胃肠道穿孔,其中胃穿孔36例(43.90%),小肠穿孔30例(24.19%),阑尾炎并穿孔6例(4.84%),结肠穿孔10例(8.06%)。双源CT对胃肠道穿孔诊断敏感度为98.78%、准确率为98.39%,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诊断68.29%的敏感度、72.58%的准确率,之间差异明显(P<0.05)。双源CT对胃穿孔、小肠穿孔、阑尾炎并穿孔、结肠穿孔检出率高于腹部X线,双源CT对腹腔游离气体检出率92.68%明显高于腹部X线的54.88%,差异明显(P<0.05)。结论双源CT对胃肠道穿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定位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腹部X线平片 胃肠道穿孔
下载PDF
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孙超 刘昕 高巨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7期46-55,共10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19年11月于该院内镜中心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连续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行编订的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从无痛胃镜检查术后24 h开始,每隔...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19年11月于该院内镜中心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连续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行编订的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从无痛胃镜检查术后24 h开始,每隔24 h进行一次电话随访,直至术后咽喉疼痛完全消失;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术后咽喉疼痛严重程度,并记录持续时间;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咽喉疼痛,将患者分为术后咽喉疼痛组(Ⅰ组)和非术后咽喉疼痛组(Ⅱ组),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608例患者完成研究,42例发生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为6.91%,NRS评分为3.00(2.00,4.25)分,持续时间为24.0(10.0,48.0)h,最长时间为192 h(1例)。年龄及前3天疲劳程度是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减少2.60%;前3天疲劳程度为中度疲劳和重度疲劳,是术后咽喉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咽喉疼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年龄每增加1岁,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减少2.60%;前3天疲劳程度为中度疲劳和重度疲劳,是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咽喉疼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术 并发症 术后不适症状 咽喉疼痛 咽喉反流
下载PDF
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PGR、G-17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雷媛 欧士钰 +2 位作者 柳娟 许才杰 杜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部病变患者100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A组)和萎缩性胃炎组(B组)各30... 目的探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部病变患者100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A组)和萎缩性胃炎组(B组)各30例,胃癌组(C组)40例。对比三组患者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PGR比值以及G-17水平差异,分析其水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和预后影响。结果PGⅠ、PGR在A组、B组、C组的水平逐渐下降,其中B组的PGⅠ、PGR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水平低于A组、B组(P<0.05);PGⅡ、G-17在A组、B组、C组水平逐渐上升,其中B组的PGⅡ、PGR水平高于A组(P<0.05),C组的PGII、PGR水平高于A、B两组(P<0.05);C组mSeptin9阳性检出率47.50%高于A组3.33%、B组6.67%(P<0.05);在胃癌患者中,肠型胃癌、高分化的患者mSeptin9阳性率比较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Septin9、PGR、G-17单独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648、0.851、0.988,联合检测曲线面积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对胃癌具有良好的预测诊断价值(P<0.05)。结论mSeptin9、PGR、G-17对胃癌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甲基化Septin9基因 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 胃泌素-17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德阳市旌阳区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代虹 廖想 +3 位作者 谢桂琼 彭航 陈瑾 罗小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9-341,346,共4页
目的 分析德阳市旌阳区体检行胃镜检查者的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究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德阳市旌阳区4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4 452例检查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吸烟饮... 目的 分析德阳市旌阳区体检行胃镜检查者的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究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德阳市旌阳区4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4 452例检查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入院时的不良情绪和季节等流行病学情况;采用~(13)C呼气试验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胃镜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胃溃疡病灶并计算胃溃疡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德阳市旌阳区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的检出率为4.67%(208/4 452)。发生胃溃疡的患者秋冬季节发病、有吸烟饮酒史、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有不良情绪和男性人数的占比较未发生胃溃疡者更高;且年龄较未发生胃溃疡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节(OR=2.875)、幽门螺杆菌感染(OR=4.035)、吸烟(OR=5.114)、饮酒(OR=3.216)和不良情绪(OR=4.679)是德阳市旌阳区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不良情绪、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季节等因素均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德阳市旌阳区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麦香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倪欢欢 陈俊元 +3 位作者 叶炳皇 韩延风 邓鲲鹏 雷浩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观察麦香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叶酸片治疗,观察组予麦... 目的观察麦香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叶酸片治疗,观察组予麦香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病理评分、血清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8)、S-ChE水平以及胃蛋白酶原(PG)I、II水平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在胃黏膜病理评分方面的所有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的IL-1β和IL-8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S-ChE的水平则明显上升(P<0.05);两组病人的血清中PGI和PGII的水平都比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香丸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且有较好安全性。其机制可能是修复胃粘膜病理状态,缓解胃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香丸 慢性萎缩性胃炎 安全性 胃粘膜病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生元Probio-Eco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评价
15
作者 王记成 李培培 白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1-7,共7页
该文探究后生元Probio-Eco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对Hp黏附胃上皮细胞AGS的影响,以及评估和分析Probio-Eco抑制Hp诱导胃上皮细胞AGS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能力。结果显示:Pro... 该文探究后生元Probio-Eco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对Hp黏附胃上皮细胞AGS的影响,以及评估和分析Probio-Eco抑制Hp诱导胃上皮细胞AGS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能力。结果显示:Probio-Eco能够有效抑制Hp的生长和降低Hp对胃上皮细胞AGS的黏附率[Hp bio-73976、Hp bio-73975和Hp bio-73974的黏附率分别为(74.25±6.13)%、(79.92±4.36)%、(72.13±5.83)%];还可抑制Hp诱导胃上皮细胞AGS分泌炎症因子IL-8[对Hp bio-73976、Hp bio-73975和Hp bio-73974的抑制率分别为(685.23±21.34)、(632.75±19.35)、(690.32±18.43)pg/mL],与模型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1)。随静置时间的延长,Probio-Eco与Hp的交互凝集力增强,静置24 h后,交互凝集率达到90.0%以上;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Probio-Eco使Hp出现凹陷、破裂等明显形态结构变化。综上,Probio-Eco能够有效抑制Hp的生长、降低Hp对胃上皮细胞AGS的黏附率、抑制Hp诱导胃上皮细胞AGS分泌炎症因子,亦可使Hp形态发生凹陷、破裂等结构变化,可有效清除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幽门螺杆菌 抑制作用 黏附力 交互凝集率
下载PDF
雷莫西尤单抗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惠玲 张宏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雷莫西尤单抗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紫杉醇化疗,观察组(40例)接受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观... 目的 探讨雷莫西尤单抗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紫杉醇化疗,观察组(40例)接受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时间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85.00%vs 65.00%)和客观缓解率(ORR)(45.00%vs 22.50%)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长于对照组(6.1月vs 4.0月),中位总生存(OS)长于对照组(9.0个月vs 6.1个月)(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莫西尤单抗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雷莫西尤单抗 化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消化道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周雁苹 卢淑玲 +1 位作者 郑镇波 麦嘉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3期78-80,106,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2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中200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组,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分... 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2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中200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组,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临床特点,比较两组不同病理类型息肉患者脂质代谢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胃息肉患者Hp感染和脂质代谢的相关性。结果200例胃息肉患者多为胃底腺胃息肉,其中有62例发生Hp感染情况;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结直肠息肉TC、TG、HDL、LD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Hp的胃息肉患者与未感染Hp患者TC、HDL、LD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Hp的胃息肉患者TG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Hp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Hp感染与TG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与胃息肉脂质代谢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胃息肉患者Hp感染与否与脂质代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结直肠息肉 不同病理类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 脂质代谢
下载PDF
肝胃不和胃脘痛辨治经验
18
作者 周永学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41-1244,共4页
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中,肝胃不和是导致胃脘痛发作的主要病机之一,若肝的疏泄功能失职,导致气滞、气郁、化火、克脾等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胃之通... 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中,肝胃不和是导致胃脘痛发作的主要病机之一,若肝的疏泄功能失职,导致气滞、气郁、化火、克脾等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胃之通降,形成肝病及胃或肝胃同病,均可导致胃脘痛。笔者根据肝胃不和的临床表现将肝胃不和病机归纳总结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肝郁化火、肝胃郁热,肝郁气滞、肝胃阴虚,肝胃气滞、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胃失和降,胆胃不和、气逆不降,胆胃郁热、痰湿中阻7个证型。现就肝胃不和辨证和治法方药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临床辨治胃脘痛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肝气郁结 肝胆郁热 脾气虚弱 胃失和降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