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婷(综述) 杨杰 武胜(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胃内外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H.pylori相关性胃炎(HAG)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部分原因与H.pylori感染后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细胞因子在控制感染和维...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胃内外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H.pylori相关性胃炎(HAG)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部分原因与H.pylori感染后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细胞因子在控制感染和维持慢性炎性反应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在H.pylori感染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反应是理解胃部炎性反应如何被调节的关键,并与病理和疾病结果相关。文章对参与HAG的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细胞因子 综述
下载PDF
附子理中丸联合西医治疗远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云 龚航军 +6 位作者 韩刚 李刚 曹羽 张言言 张旭 胡建 刘芝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790-1794,共5页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西医治疗远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治的远端胃切除术后脾肾两虚型反流性胃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附...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丸联合西医治疗远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治的远端胃切除术后脾肾两虚型反流性胃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附子理中丸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附子理中丸对照剂联合西医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表现、组织学和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胃炎严重程度、胃炎范围、反流程度、食物潴留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患者胃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萎缩、肠化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附子理中丸联合西医治疗可改善远端胃切除术后脾肾两虚型反流性胃炎的程度、范围及消化不良症状,减轻胆汁反流和食物潴留,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丸 反流性胃炎 远端胃切除术 脾肾两虚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3
作者 周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526-527,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结合饮食指导。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结合饮食指导。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TL、GAS及EG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脾胃虚寒型 黄芪建中汤 奥美拉唑
下载PDF
理气清热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磊 李莹 +4 位作者 战晶玉 袁星星 刘成祥 李丹丹 张雅丽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观察理气清热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科学院进行治疗的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理气清热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科学院进行治疗的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理气清热汤,对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愈显率比较,治疗组(73.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SF-36量表评分、胃泌素、胃动素及症状和胃镜结果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清热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日常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清热汤 肝气犯胃型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下载PDF
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秀华 邹德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就诊的BRG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讨组(48例)与常模组(48例)。常模组单独采用铝碳酸镁治疗,研讨组采...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就诊的BRG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讨组(48例)与常模组(48例)。常模组单独采用铝碳酸镁治疗,研讨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治疗后的胆汁反流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的总体分布不同(P<0.05),且研讨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8%)高于常模组(77.1%)(P<0.05)。(2)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腹胀、腹痛、胃灼热感、呕吐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讨组均低于常模组(P<0.05)。(3)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讨组均低于常模组(P<0.05)。(4)治疗后,研讨组的反流总时间和最长反流时间均短于常模组,反流次数少于常模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BRG效果显著,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 莫沙必利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不良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西药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557-55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型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用PPI三联治疗,实验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型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用PPI三联治疗,实验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M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GⅠ、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嗳气反酸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PPI三联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型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炎 中西药合用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辅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赖卫平 张和良 赖芬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561-563,共3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辅治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虚型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P-1、IL-8、IL-3...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辅治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虚型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P-1、IL-8、IL-32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G I水平均增高、PG II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辅治CSG脾虚型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香砂六君子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补虚养胃汤加减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8
作者 刘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935-937,共3页
目的:观察补虚养胃汤加减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虚养胃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痞闷、反酸嗳气、气短乏力、... 目的:观察补虚养胃汤加减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虚养胃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痞闷、反酸嗳气、气短乏力、便溏或便干等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慢性炎症、肠化生、异常增生、腺体萎缩等病理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4、IL-6、EGF、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L-2、VEGF、N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虚养胃汤加减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补虚养胃汤加减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凤轩 王育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蛋白酶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GAS)水平、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35例痘疹性胃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马洪升 欧阳钦 +1 位作者 陈岱云 魏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0期44-45,共2页
目的 :分析痘疹性胃炎临床及病理特点 ,探讨其可能的病因。方法 :对胃镜诊断的痘疹性胃炎 ,取活检 ,常规病理检查 ,用快速尿素酶法及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HP)。结果 :35例痘疹性胃炎 ,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阳性重 6例 ,组织学检... 目的 :分析痘疹性胃炎临床及病理特点 ,探讨其可能的病因。方法 :对胃镜诊断的痘疹性胃炎 ,取活检 ,常规病理检查 ,用快速尿素酶法及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HP)。结果 :35例痘疹性胃炎 ,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阳性重 6例 ,组织学检查HP阳性 2 0例。35例均见有单个核细胞浸润 ,但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很少 (0~ 3个 /10 0上皮细胞 ) ,上皮细胞与基底膜间淋巴细胞数 1~ 10个 /10 0个上皮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较多为 31例。结论 :痘疹性胃炎不是淋巴细胞性胃炎的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疹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病理特点 胃镜
下载PDF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11
作者 朱红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胃养阴理中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Hp根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病理评分...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胃养阴理中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Hp根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病理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EGF、SOD、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CAG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药合用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并发急性胰腺炎一例报道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春水 吕农华 +2 位作者 何文华 夏亮 朱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42-2044,共3页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以节段性胃肠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患者临床表现因病变损害部位及深度不同而异,因嗜酸粒细胞对胃及十二指肠、胰胆管、胰腺的浸润损伤而导致的急性胰腺炎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以节段性胃肠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患者临床表现因病变损害部位及深度不同而异,因嗜酸粒细胞对胃及十二指肠、胰胆管、胰腺的浸润损伤而导致的急性胰腺炎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经胃镜及活检、CT检查、骨髓组织学检查、染色体检查等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虽然非常罕见,但也可并发急性胰腺炎,应予以重视,以免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 胰腺炎 急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病人胃电图与胃排空的关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春敏 周吕 +2 位作者 徐文洁 郝维 曹传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8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了观察体表胃电图(EGG)能否反映胃排空状态,对10例健康人和20例糖尿病胃轻瘫病人同时进行胃电图与胃固体排空检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时间(T1/2)为125.4±21.6min,健康人T1/2为85... 为了观察体表胃电图(EGG)能否反映胃排空状态,对10例健康人和20例糖尿病胃轻瘫病人同时进行胃电图与胃固体排空检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时间(T1/2)为125.4±21.6min,健康人T1/2为85.2士10.3min,前者明显慢于后者(P<0.01)。EGG显示糖尿病胃轻瘫病人餐后/餐前振幅比值(ApR)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进餐前后胃节律紊乱率高于健康人(p<0.05)。糖尿病胃轻瘫病人EGG的ApR和胃节律紊乱率与胃固体排空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EGG能反映胃排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图 糖尿病 胃轻瘫 胃排空
下载PDF
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军事训练/心理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维峰 徐伟 +3 位作者 李亚南 孙桂华 陈志煌 何丹丹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军事训练、心理应激特征的关系,为防治官兵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部汽车兵4.5个月军事训练为背景,采用FD症状量表、胃镜检查,了解187名汽车兵FD发病状况,运用SCL-90问卷调查进行心理相关分析,并... 目的了解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军事训练、心理应激特征的关系,为防治官兵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部汽车兵4.5个月军事训练为背景,采用FD症状量表、胃镜检查,了解187名汽车兵FD发病状况,运用SCL-90问卷调查进行心理相关分析,并与陆军某部通讯连战士103人进行对照。结果汽车兵FD发病率约为46.5%,明显高于通讯兵的33.0%(P<0.01)。汽车兵SCL-90≥160组FD的发生率约为78.8%(78/99),显著高于SCL-90<160组的10.2%(9/88),相关系数r=0.22(P<0.01)。FD患者SCL-90积分(170.00±42.06)明显高于无症状组(136.90±30.56,P<0.01)。FD组SCL-90各因子分、总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中国常模;除偏执、敌对因子均分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汽车兵FD患者的Hp感染率为58.6%(51/87),与通讯兵的59.4%(19/3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军事训练和心理应激可能引发或加重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军事训练 心理应激 心理特征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曼玲 孙圣斌 +2 位作者 宋敏 张姮 吴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86-2389,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我院收治的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发现,其中1例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采用手术治疗,预后均较好。检索到的文献共报道了92例患者,其中23例(25.0%)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浆膜累及者多伴有腹腔积液。92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发现,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大部分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少部分患者可有复发。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内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患者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少部分患者可复发,但目前尚无恶变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嗜酸性细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粘膜隆起性糜烂的临床病理学及其病因学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道芬 许桦林 +5 位作者 王一鸣 柯昌庶 王伟 李德忠 肖同浩 武晓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该研究对314例内镜下检出之胃粘膜隆起性糜烂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按内镜下特征分为4型:息肉型(53.5%),痘疹型(37.9%),混合型(4.5%),节段膨大型(4.1%)。68例粘膜活检材料光镜观察发现活动期病变占16.2%;29.4%的病例有萎缩性改变;伴... 该研究对314例内镜下检出之胃粘膜隆起性糜烂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按内镜下特征分为4型:息肉型(53.5%),痘疹型(37.9%),混合型(4.5%),节段膨大型(4.1%)。68例粘膜活检材料光镜观察发现活动期病变占16.2%;29.4%的病例有萎缩性改变;伴轻、中度肠化(35.3%)及轻、中度不典型增生(2.9%)。对31例标记(LSAB法)发现P21蛋白阳性表达30/31,P53蛋白阳性表达3/31,而且P21蛋白和P53的表达方式与胃癌相似。同时免疫组化标记PCNA和CEA;发现粘膜上皮的增生活性明显高于普通浅表胃炎组(P<0.001)。 为探讨其发病机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组织中G细胞分布状况,与普通浅表性胃炎对照,无差异(P>0.05);进一步对50例病变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60%。邻近上皮细胞损伤。提示HP可能与此病发病有关,但G细胞无明显病因学意义。 根据上述结果,认为胃粘膜隆性糜烂是一种细胞增生活性较高,有P21和P53蛋白表达异常的粘膜增生病变,基因水平的异常可能是部分病变恶性转化的分子基础。发病与HP的感染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法 病因学 疣状胃炎
下载PDF
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对疣状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永泽 李桂英 +2 位作者 葛素兰 李校天 王建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观察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疣状胃炎患者的效果,同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疣状胃炎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中药+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所有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幽门... 目的观察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疣状胃炎患者的效果,同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疣状胃炎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中药+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所有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中药+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序贯服用中药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入选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①中药+西药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95.3%vs 78.3%,P<0.05)。②中药+西药组患者治疗后T细胞总数(CD3+)、抑制性T细胞(CD8+)明显增高,辅助性T细胞(CD4+)变化不大,CD4+/CD8+比值下降。结论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发挥了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电凝术 中西药结合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歌 胡伏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4-15,18,共3页
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疣状胃炎的关系以及国产胶体铋剂(丽珠得乐)与进口胶体铋剂(De-Nol)对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经内镜检查诊断的疣状胃炎病人40例,全部做HP检查(包括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Warth... 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疣状胃炎的关系以及国产胶体铋剂(丽珠得乐)与进口胶体铋剂(De-Nol)对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经内镜检查诊断的疣状胃炎病人40例,全部做HP检查(包括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Warthin-starry银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病人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De-Nol组;丽珠得乐组;雷尼替丁组。De-Nol和丽珠得乐的用法分别为120mg每日4次和110mg每日4次,雷尼替丁为150mg,每日2次,均为口服用药,疗程8周。结果:疣状胃炎中,HP检出率为92.5%(37/40),3组药对HP的清除率分别为86.7%,83.3%和10.0%。疣状隆起或糜烂消失率分别为75.0%,69.2%和36.5%;胃窦炎改善分别为87.5%,84.6%和36.5%;活动性炎症消失率分别为78.6%,72.7%及30.0%。研究结果表明:疣状胃炎与HP有关,HP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且提示胶体铋剂治疗疣状胃炎效果明显优于雷尼替丁,国产的与进口的胶体铋剂治疗疣状胃炎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胶体饿剂 雷尼替丁 胃炎
下载PDF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喻昌利 刘飒 +3 位作者 王立民 郭继芳 周智虹 王红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比较四联疗法和标准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慢性HP阳性胃炎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3次/d,口服;黄连素片0.2g,3次/d,口服;法莫替丁20mg,2次/d,口服;复方铝酸铋片1片,3... 目的比较四联疗法和标准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慢性HP阳性胃炎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3次/d,口服;黄连素片0.2g,3次/d,口服;法莫替丁20mg,2次/d,口服;复方铝酸铋片1片,3次/d,口服;疗程1周。对照组36例,奥美拉唑20mg,2次/d,口服;阿莫西林1.0g,2次/d,口服;克拉霉素0.5g,2次/d,口服;疗程1周。治疗前1周内和停药4周后查胃镜和HP测定。结果二组胃镜检查结果的好转率,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疗法疗效可靠,价格便宜,未见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幽门螺旋杆菌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玲 时吉庆 +2 位作者 邓丽娟 王蕤兰 郭豫兰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营养途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时间长,基础代谢率高,长期行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存在诸多并发症。治疗中适时选择肠内营养对于恢复消化功能,修复消化道黏...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营养途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时间长,基础代谢率高,长期行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存在诸多并发症。治疗中适时选择肠内营养对于恢复消化功能,修复消化道黏膜,防止细菌移位具有重要作用。我院2002-05至2007-05开展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鼻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