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575肝及胆疾病
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8期66-67,共2页
9928556 肝炎性假瘤伴有膈下脓肿1例[日,英摘]/松本英男∥日消外会志.-1997,30(7).-1771~1775 冀医情9928557 家兔正常肝脏激光照射的病理学变化[日]/藤富丰∥日病理会志.-1997,86(1).-200 冀医情9928558 培养小鼠肝细胞的克隆形成能... 9928556 肝炎性假瘤伴有膈下脓肿1例[日,英摘]/松本英男∥日消外会志.-1997,30(7).-1771~1775 冀医情9928557 家兔正常肝脏激光照射的病理学变化[日]/藤富丰∥日病理会志.-1997,86(1).-200 冀医情9928558 培养小鼠肝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和基因学背景[日]/吉江真澄∥日病理会志.-1997,86(1).-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性假瘤 病理学变化 正常肝脏 总胆管结石 大鼠肝细胞 激光照射 克隆形成 基因学 家兔 胆胰
下载PDF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2
作者 曾凯宁 杨卿 +7 位作者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结果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结论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门静脉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血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和肠-肝轴的研究
3
作者 杨秀芳 曾柳钰 +5 位作者 郑铠军 邹梅玲 陈康 施尚文 丁俊彩 杨仙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为13例患有PNAC的早产儿,对照组为24例未患PNAC的早产儿。对两组患儿不同日龄的粪便中肠道菌群的DNA情况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测定。同时检测两组早产儿不同日龄血清血炎症细胞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肝胆生化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后第1、7和14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D1)^(2)=0,χ_(D7)^(2)=1.06,χ_(D14)^(2)=6.98,P均>0.05),生后第30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D30)^(2)=16.29,P<0.05);对比两组出生后不同日龄肠道菌门的相对丰度,结果显示两组在生后第7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2.00、2.00,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14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24.74、6.64,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30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8、25.88、34.63、33.36,P均<0.05),提示在生后第14d和第30d实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动态的肝胆生化和炎症指标,结果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上,实验组在生后第14d、第30d和第60d血清ALT、T-BIL、D-BIL、TBA、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血清PCT、IL-6水平在生后第14d和第30d高于对照组,组与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t_(D14)=16.39,t_(D30)=25.29,IL-6:t_(D14)=7.03,t_(D30)=9.65,P均<0.05)。实验组肠外营养(PN)的持续时间(22.0±3.2d)长于对照组(17.8±3.1d),两组PN的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1,P<0.001)。结论患有PNAC且胃肠外营养超过14d的新生儿其在出生14d后的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无合并PNAC的新生儿存在差异。患有PNAC新生儿在胃肠外营养至生后第14d和第30d时肠道菌群以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且伴血炎症指标增高和胆汁淤积加重。PN持续时间长、肠道菌群的变化和炎症指标的增高可能与PNAC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炎症指标 早产儿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肠肝轴
下载PDF
自然衰老型小鼠海马及肝脏组织中胆固醇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4
作者 刘旭东 王松楠 +2 位作者 马丹 单德红 任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13,20,共5页
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型小鼠海马及肝脏组织胆固醇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观察衰老对胆固醇转运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1月龄10只,10月龄10只。1月龄小鼠为对照组,10月龄小鼠为老年组,饲养7 d后,采用Y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及记忆... 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型小鼠海马及肝脏组织胆固醇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观察衰老对胆固醇转运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1月龄10只,10月龄10只。1月龄小鼠为对照组,10月龄小鼠为老年组,饲养7 d后,采用Y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及记忆,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脂肪酸合酶(FASN)蛋白表达变化、海马载脂蛋白E(ApoE)蛋白表达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和海马ABCA1蛋白、ApoE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老年组小鼠出现摄食量减少、懒动及反应较迟钝的表现。老年组小鼠的总进臂次数和交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小鼠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小鼠肝脏的FASN、LDLR和ABCA1水平低于对照组,海马组织的ApoE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ABCA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组小鼠外周及中枢胆固醇代谢出现异常,可能与肝脏及海马ABCA1蛋白、ApoE蛋白、LDLR蛋白表达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胆固醇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海马
下载PDF
老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慢性化影响因素
5
作者 张文涛 商红叶 +5 位作者 关善斌 郭卉 李再玲 薛亚春 刘向津 张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811,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与非老年人群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探讨影响DILI慢性化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391例DILI患者,分为老年组(60~95岁)129例与非老年(18~59岁)组262例,比较两组首诊基本信息、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实验... 目的比较老年与非老年人群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探讨影响DILI慢性化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391例DILI患者,分为老年组(60~95岁)129例与非老年(18~59岁)组262例,比较两组首诊基本信息、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诊断为DILI的患者均进行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评分、肝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分级评分。DILI慢性化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性别、药物种类、肝损伤类型、肝损伤程度、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痊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合并基础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抗核抗体及病程慢性化比例方面,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性别、肝损伤程度、肝损伤类型、药物种类、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构建多因素修正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年龄对DILI的慢性化具有统计学差异(OR=0.94,95%CI 0.92~0.97,P<0.001);高血压对DILI的慢性化具有统计学差异(OR=3.36,95%CI 1.32~8.61,P=0.011)。结论DILI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女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更容易慢性化,需要予以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化
下载PDF
护肝片预防性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Meta分析
6
作者 王岗 张丹 陈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评价预防性使用护肝片对anti-TB DI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护肝片对anti-TB DILI的预防作用。方法:对6个主要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从数据库建立之日起至2021年12月,不限制语言和发表偏倚。两名作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 目的:评价预防性使用护肝片对anti-TB DI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护肝片对anti-TB DILI的预防作用。方法:对6个主要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从数据库建立之日起至2021年12月,不限制语言和发表偏倚。两名作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合格的研究,然后提取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项研究的42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护肝片与anti-TB DILI发生率降低相关[RR=0.29,95%CI(0.24,0.36),P<0.05],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健。预防性服用护肝片在4周内[RR=0.27,95%CI(0.16,0.48),P<0.001]和4周后[RR=0.34,95%CI(0.17,0.66),P=0.001]均可显著降低anti-TB DILI的发生率,且异质性较低。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患者中的anti-TB DILI发生率也显著降低[R=0.25,95%CI(0.15,0.39),P<0.001]。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护肝片可降低anti-TB DILI发生,尤其在HBsAg+的患者中有更多获益。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片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预防性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苦黄注射液预防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疗效研究
7
作者 任浩 刘力伟 +3 位作者 施维 刘波 吴于青 吕芹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应用苦黄注射液预防抗结核药物诱发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作用,以避免不合理的抗痨中断治疗。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2HREZ/4HR抗...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应用苦黄注射液预防抗结核药物诱发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作用,以避免不合理的抗痨中断治疗。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2HREZ/4HR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治疗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红素加氧酶(H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在治疗4周末,试验适应性肝损伤和DILI发生率分别为6.0%和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和8.5%(P<0.05),在治疗8周末,试验组适应性肝损伤和DILI发生率分别为6.0%和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和17.0%(P<0.05);在治疗8周末,试验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28.4±23.4)U/L、(30.8±18.7)U/L和(12.9±7.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1±33.1)U/L、(52.5±37.7)U/L和(20.1±10.9)μmol/L,P<0.05】;试验组血清HO-1和SOD水平分别为(200.3±14.0)U/L和(418.0±18.7)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8.8±21.4)U/L和(318.0±15.1)U/L,P<0.05】,而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1.4±1.9)ng/L和(9.3±1.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5±4.0)ng/L和(14.5±3.0)ng/L,P<0.05】。结论在抗痨开始时应用苦黄能够显著降低DILI的发生,尽可能地维持标准化抗结核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适应现象 苦黄 预防
下载PDF
基于“营卫亢害调平”理论探析胰岛素抵抗
8
作者 陈锐 周佳慧 +1 位作者 杨晗 米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55-359,共5页
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共同致病基础,可引起糖类、脂类、蛋白质等物质聚于体内,为祖国医学痰湿、瘀血、浊毒之害。经过对《黄帝内经》亢害承制理论的发扬,将“营卫亢害调平”理论纳入该病的病程分析中,其发展阶段可概括为卫亢成... 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共同致病基础,可引起糖类、脂类、蛋白质等物质聚于体内,为祖国医学痰湿、瘀血、浊毒之害。经过对《黄帝内经》亢害承制理论的发扬,将“营卫亢害调平”理论纳入该病的病程分析中,其发展阶段可概括为卫亢成痰、营壅致瘀、浊毒伤正三个阶段。治当以祛痰降脂平卫亢、散瘀通络除营亢、化浊解毒安脏腑为分期治疗大法,以求营卫调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 亢害承制 胰岛素抵抗 代谢紊乱
下载PDF
25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致肝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耿伟 杨东亮 +1 位作者 别克杜曼·巴哈提 朱青梅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38-40,49,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对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化疗阶段、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感染、髓外预防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搜集,先单因素分析,对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各年龄段、不同BMI、各化疗阶段及是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更容易发生化疗后肝损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与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髓外预防有关。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化疗前需给予适当治疗,从而降低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肝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陈亮 潘佰灵 +1 位作者 徐丽伟 徐婷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行超声诊断仪及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查,采用受...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行超声诊断仪及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查,采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诊断仪和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内脏脂肪面积、观察组CA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仪和内脏脂肪检测仪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49,灵敏度分别为0.737、0.875,特异度分别为0.766、0.823。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26、0.913及0.853。结论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提高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仪 内脏脂肪检测仪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轻微型肝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部验证
11
作者 高晓红 彭芳 李培燕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风险较高的患者亚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MHE患者早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部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肝硬化患者,根据NCT-A、改良版...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风险较高的患者亚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MHE患者早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部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肝硬化患者,根据NCT-A、改良版NCT-B、S-ANT1三项测试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MHE组与无MHE组,分析肝硬化患者合并MHE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各个独立危险因素行ROC曲线分析,评估每个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效果,进一步构建肝硬化合并MHE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肝硬化病程、合并腹水、行脾切除术史、营养风险、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谷草/谷丙、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明质酸>120 ng/ml、Child-Pugh B、Child-Pugh C级、受教育年限<7年是肝硬化患者合并MHE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肝硬化合并MHE预测能力优于各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Child-Pugh B/C级、受教育年限<7年、透明质酸>120 ng/ml是肝硬化患者合并MHE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大麻二酚调控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
12
作者 韩冰 任建峰 涂传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 目的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kg)。实验结束后称取小鼠肝重,取外周血测定ALT和AST水平,ELISA法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TGF-β和IL-10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肝脏中巨噬细胞的分型和比例。结果ConA模型组小鼠肝重较正常对照组减轻,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肝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TGF-β和IL-10水平降低(P<0.05),同时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与ConA模型组相比,CBD实验组小鼠肝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清ALT和AST水平下降,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0.01和P<0.05),同时小鼠肝内TNF-α和IL-6水平下降,TGF-β和IL-10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TNF-α、IL-6下降以及TGF-β升高更显著(P<0.05)。另外,低、中剂量CBD实验组M1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M2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以中剂量实验组M2型巨噬细胞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CBD可以通过促进肝脏中巨噬细胞M1向M2极化来缓解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免疫性肝炎 大麻二酚 巨噬细胞 极化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和实验室指标研究
13
作者 周杨 张圣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因素,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脂肪化程度等,为辨体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判定195例NAFLD患者的体质类型,记录血压、血糖、血脂、脂肪...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因素,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脂肪化程度等,为辨体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判定195例NAFLD患者的体质类型,记录血压、血糖、血脂、脂肪化程度等,分析中医体质与实验室指标、B超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中医体质的危险因素。结果:NAFLD患者中痰湿质42.56%、湿热质21.54%、气虚质12.82%、气郁质8.21%、血瘀质5.13%、阴虚质4.62%、阳虚质3.08%、特禀质2.05%。不同体质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NAFLD患者血压异常率较大(P<0.05)。气虚质NAFLD患者血脂异常比率较大(P<0.05)。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NAFLD患者血糖异常比率较大(P<0.05)。痰湿质NAFLD患者中度脂肪化比率较大(P<0.05)。以是否为该体质为因变量(赋值1=是,0=否),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血糖也是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NAFLD的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糖也是气虚质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从中医体质角度对NAFLD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采用健康宣教和生活干预为主,消除危险因素,改善体质,预防NAF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体质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探讨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唐红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8,共3页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治疗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为对照组,对照组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判定治疗效果,并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3例(7.50%),低于对照组10例(25.00%)(P<0.05)。结论: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症酒精肝,可降低肝功能指标,减轻瘙痒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酒精肝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熊去氧胆酸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MRCP与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15
作者 宋丽俊 鲁雪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3-0156,共4页
探讨MRCP与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肝外胆结石患者,均进行MRCP与腹部CT检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CP、腹部CT分别... 探讨MRCP与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肝外胆结石患者,均进行MRCP与腹部CT检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CP、腹部CT分别检出阳性27、19例,阴性28、25例,分别漏诊2例、12例,分别误诊3例、4例。经计算,研究组MRCP准确度、灵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CP在肝外胆结石的诊断中优于腹部CT,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可有效避免漏诊情况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结石 MRCP 腹部CT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调节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嵘炅 邓泽润 +1 位作者 韩丹 孙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miR-21-5p NC或miR-21-5p inhibitor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命名为(BMSCs+miR-21-5p NC)-Exos,(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将外泌体与BRL大鼠肝细胞共培养,观察抑制miR-21-5p表达后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外泌体中miR-21-5p和PIK3R1之间的靶向关系;TUNEL检测外泌体中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BRL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PI3KR1野生型载体与miR-21-5p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时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PI3KR1突变型载体共转染组,表明miR-21-5p可靶向结合PIK3R1;②TUNEL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BMSCs+miR-21-5p NC)-Exos组,(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处理后BRL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BMSCs+miR-21-5p NC)-Exos组相比,加入AKT抑制剂LY294002之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③结果提示:外泌体可能通过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RL大鼠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21-5p 肝细胞 凋亡 PIK3R1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谢家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26-0129,共4页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的影响。方法 纳入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时长为两年半,2020.1开始,2023.6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参照...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的影响。方法 纳入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时长为两年半,2020.1开始,2023.6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参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另50%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以及中药脂肝消方),以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纳入对比项目,使用SPSS25.0处理数据。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统计学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脘腹胀满、胁肋刺痛或钝痛、纳呆厌油、形体肥胖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而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统计学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较之于参照组更高,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水飞蓟宾+中药脂肝消方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以及不良症状,用药安全性较好,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西医结合 肝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有效率
原文传递
不同抗体状态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组织病理学与临床特征的比较
18
作者 王宗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7-0160,共4页
对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自体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AIH患者,按是否有自身抗体将其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n=40)和自身抗体阴性组(n=20)... 对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自体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AIH患者,按是否有自身抗体将其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n=40)和自身抗体阴性组(n=20),并将其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界面性炎症、组织肉芽肿、点灶状坏死、桥接坏死、玫瑰花环样表现、胆管损伤或消失、假小叶形成、凋亡小体形成、淋巴细胞穿入现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浸润更高(P<0.05)。两组女性、乏力、尿黄、腹胀肝区不适、皮肤瘙痒、发热、口干、肝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纳差、皮肤巩膜黄染均要更多(P<0.05)。结论 与自身抗体阳性的AIH患者相比,自身抗体为阴性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肝脏病理特征也不明显,因此早期积极的肝组织活检术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肝炎肝脏组织 病理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应用效果探究
19
作者 张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66-0169,共4页
分析体检顾客采取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体检顾客的治疗资料,对照组利用传统管理模式,研究组加用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两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依从度、HAMD量表... 分析体检顾客采取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体检顾客的治疗资料,对照组利用传统管理模式,研究组加用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两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依从度、HAMD量表、HAMA量表评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护患沟通、职业倦怠、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顾客的管理形势相对复杂,利用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顾客的护理质量,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 管理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