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1
作者 雷蕾 胡韵 +2 位作者 张笛 黄鑫宇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部血管斑块 心脏代谢指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内脏脂肪指数与脂肪肝发生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徐浩 方达 +2 位作者 周卫红 毕艳 顾天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36-1341,1366,共7页
背景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肥胖的诊断指标不能有效反映脂肪组织分布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目的评估基线内脏脂肪指数(VAI)及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脂肪肝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 背景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肥胖的诊断指标不能有效反映脂肪组织分布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目的评估基线内脏脂肪指数(VAI)及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脂肪肝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21年1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17086名成年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查阅健康体检档案,收集基本信息、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器械检查结果。根据随访的腹部超声和CT结果,判断是否发生脂肪肝。随访截至2022年12月。终点事件为基线无脂肪肝至首次发生脂肪肝或末次随访时间。根据随访是否发生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线VAI、CVAI。根据基线VAI、CVAI的四分位数水平,将人群各分为4组(Q1、Q2、Q3、Q4组),比较4组的脂肪肝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VAI、CVAI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AI、CVAI对脂肪肝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Delong's检验比较VAI、CVAI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纳入的受试者平均年龄(44.3±13.2)岁,平均BMI(23.2±2.6)kg/m^(2),平均随访时间(2.7±1.1)年。截至随访结束,2523例(14.8%)受试者发生脂肪肝。其中男性[19.4%(1837/9461)]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女性[9.0%(686/7625)](P<0.001)。脂肪肝组VAI和CVAI均高于未发生脂肪肝组(P<0.05)。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基线VAI、CVAI水平的增加,脂肪肝发生率也增加(χ^(2)_(趋势)=1034.9、1334.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I-Q4组和CVAI-Q4组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是VAI-Q1组的2.579倍(95%CI=2.088~3.186)和CVAI-Q1组的3.375倍(95%CI=2.488~4.576)。ROC曲线显示,CVAI预测脂肪肝的AUC大于VAI的AUC(0.737与0.708,P<0.001)。分层分析显示,CVAI在不同性别、年龄及BMI分组中,CVAI-Q4组均与脂肪肝发生相关(P<0.001)。结论基线CVAI与脂肪肝发生显著相关,且CVAI对脂肪肝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V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肥胖 中国内脏脂肪指数 内脏脂肪指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渝西地区54067份体检数据
3
作者 张瑜 李艳 +2 位作者 李永军 秦月齐 冯桂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为了明确渝西地区居民体检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检出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NAFLD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超声检测结果,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体检中... 目的:为了明确渝西地区居民体检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检出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NAFLD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超声检测结果,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交叉列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健康体检者NAFLD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健康体检者NAFLD的检出率为23.64%(12872/54067)。男性的检出率(39.22%)显著高于女性(15.91%)(χ^(2)=2197.112,P<0.001);50~59岁群体的NAFLD检出率最高(33.18%);60岁以前,NAFLD的检出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60岁以后的检出率则会降低(χ^(2)=367.554,P<0.001),表明渝西地区NAFLD的检出状况总体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超重(39.39%)和肥胖(71.40%)群体的NAFLD检出率也明显高于消瘦(0.23%)和正常(9.68%)群体(χ^(2)=7644.38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体检者的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尿酸(uric acid,U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是NAFLD检出率的危险因素(P<0.05),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不是NAFLD检出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渝西地区18岁以上健康体检者群体的NAFLD的检出率为23.64%,50~59岁是NAFLD的高发时期,男性、超重、肥胖是高危和易发群体,FBG、SBP、DBP、TG、UA、HDL-C、LDL-C均是导致NAFLD的危险因素,TC不是NAFL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康体检者 检出率 影响因素 渝西地区
原文传递
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赵康涛 黄文琪 +8 位作者 林颖珺 孙丽 赵坐都 黄宗锈 吴珍红 郑丽红 林云 韩尧跃 林秀芬 《肝脏》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含量、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3个样品试验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样品试验组和模型组每日摄入高脂饲料,阴性对照组予以常规饲料连续8周。第9周开始连续30 d经... 目的探讨高含量、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3个样品试验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样品试验组和模型组每日摄入高脂饲料,阴性对照组予以常规饲料连续8周。第9周开始连续30 d经口灌胃样品试验组低(0.125 g)、中(0.25 g)、高(0.75 g)剂量的壳寡糖,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纯水。在第31天处死动物,采血清测肝功能,观察肝组织外观性状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取部分肝组织匀浆,测定TG、GSH、MDA、TNF-α、TGF-β、IL-6等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口灌胃小鼠不同剂量的壳寡糖30 d后,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的AST、TGF-β、TNF-α分别为(68.0±5.4)U/L、(62±5.0)pg/mL、(52±3.0)pg/mL,高剂量组肝组织中的TG(0.25±0.15)mmol/L、MDA(2.3±0.75)nmol/L、IL-6(2.8±0.3)pg/mL、ALT(35.5±2.7)U/L,模型组AST(89.5±9.4)U/L、TGF-β(75±4.2)pg/mL、TNF-α(60±5.3)pg/mL、TG(0.3±0.1)mmol/L(P<0.05);中、高剂量组GSH含量分别为(2.0±0.4)μmol/gprot和(2.1±0.8)μmol/gprot,较模型组的(1.5±0.9)μmol/gprot有所升高(P<0.05)。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内肝脏中的脂滴分布范围小于模型组且面积积分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高含量、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辅助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 壳寡糖 免疫 肝功能 抗氧化
下载PDF
血清CA199、CEA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5
作者 杜雪冰 朱晓东 +2 位作者 王红艳 刘焘 钱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1期54-57,66,共5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明确其对NAFLDA的诊断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04例NAFLD患者为NAFLD组,选取同期80名正常...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明确其对NAFLDA的诊断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04例NAFLD患者为NAFLD组,选取同期8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CA199、CE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A199、CEA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ALT、γ⁃GT、AST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A199、CEA对N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发生的多因素。结果NAFLD组TG、TC、LDL⁃C、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血清CA199、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EA二者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CA199、CEA二者联合诊断的AUC高于两指标单独诊断的AUC值(P<0.05);NAFLD组ALT、γ⁃GT、AS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CEA水平与ALT、γ⁃GT、AST均呈正相关(P<0.05)。TC(OR=2.152)、CA199(OR=2.644)、CEA(OR=4.154)水平均是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中CA199、CEA水平显著升高,二指标与肝功能密切相关,对NAFLD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癌抗原199 癌胚抗原 肝功能
下载PDF
体检人群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苟彩霞 张洁 +5 位作者 包依夏姆·阿巴拜克力 王一鸣 姚磊 郑嵘炅 潘金良 鲁晓擘 《临床荟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联,并探究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4月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联,并探究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4月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并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142例。根据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2例,最终共入选140例。依据是否患有MAFLD分为MAFLD组(n=60)与非MAFLD组(n=8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探究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MAFLD组比较,MAFLD组男性占比较高,血红蛋白、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尿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日间小憩时间、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因子得分、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催眠药物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HDL-C、日间小憩时间、睡眠质量得分、睡眠障碍得分是MAFLD的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绘制散点图可见,PSQI评分与T-BIL、HDL-C、日间小憩时间无相关性(P>0.05),与睡眠质量因子得分、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体检人群中,T-BIL水平越高、HDL-C水平越低、日间小憩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睡眠障碍越严重,罹患MAFLD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体检人群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血流检测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卢建明 田锦 +2 位作者 孙艳娟 武雅婷 常瑞姣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超微血管成像血流检测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痛风患者85例,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对探测到的痛风石及增生滑膜进行能量多普勒及肌骨超声结合超微血管成像血流检测并将血流行半定量分级(0~3级)。结果不同hs...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超微血管成像血流检测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痛风患者85例,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对探测到的痛风石及增生滑膜进行能量多普勒及肌骨超声结合超微血管成像血流检测并将血流行半定量分级(0~3级)。结果不同hs-CRP水平的患者超声检查出滑膜增生、关节积液、双轨征、痛风石、骨侵蚀及聚集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增高组与正常组PDI和SMI血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在血流半定量0、1级检出血流相当或低于PDI,血流半定量2级、3级高于PDI,血流检出及分级SMI优于PDI(P<0.05);hs-CRP明显增高组SMI血流高分级较轻度增高组和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hs-CRP与增生滑膜PDI分级、滑膜增生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相比,hs-CRP与滑膜增生SMI血流分级相关性最好(r=0.546)。结论SMI在检测痛风患者痛风石与增生滑膜内的血流信号较PDI更为敏感,SMI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增生滑膜血流检测及血流分级,可以作为评估其活动性的一项指标,hs-CRP与SMI血流对痛风的发作频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肌骨超声 能量多普勒 超微血管成像
下载PDF
油酸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诱导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研究
8
作者 刘洋 赖铭裕 +1 位作者 陈晖 崔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油酸体外诱导WRL68人正常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最适浓度,探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可能信号传导通路及评价体外细胞实验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WRL68人正常肝细胞系作为实验材料,根据完全DMEM培养基中油酸浓度的不同共分为7个组,即DMEM对... 目的研究油酸体外诱导WRL68人正常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最适浓度,探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可能信号传导通路及评价体外细胞实验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WRL68人正常肝细胞系作为实验材料,根据完全DMEM培养基中油酸浓度的不同共分为7个组,即DMEM对照组、0.4%DMSO组、0.1 mmol/L油酸组、0.3 mmol/L油酸组、0.5 mmol/L油酸组、0.7 mmol/L油酸组和0.9 mmol/L油酸组,各组细胞均体外培养24 h。采用油红Ο染色实验观察细胞脂滴聚集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肝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及核因子κB(NF-κB)含量,确定最适诱导浓度,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离体细胞模型。确定模型构建条件后,采用RT-PCR检测模型肝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0.7 mmol/L油酸组、0.9 mmol/L油酸组的肝细胞活力低于DMEM对照组(P<0.05)。0.5 mmol/L油酸组的TG含量高于DMEM对照组(P<0.05)。0.3 mmol/L油酸组、0.5 mmol/L油酸组的AST含量高于DMEM对照组(P<0.05);0.5 mmol/L油酸组的NF-κB含量高于DMEM对照组(P<0.05)。0.5 mmol/L油酸组的TLR4、NF-κB、TNF-α及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DMEM对照组(P<0.05)。结论在WRL68人正常肝细胞中添加诱导浓度为0.5 mmol/L的油酸可建立离体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增加肝细胞脂肪变性,这可以为从细胞水平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TLR4/NF-κB信号通路 油酸
下载PDF
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果关系分析
9
作者 崔娟 陈毅盛 +2 位作者 温惠红 曾林琳 闫海震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银屑病(PsO)、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因果关系,为免疫性疾病与NAFLD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 目的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银屑病(PsO)、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因果关系,为免疫性疾病与NAFLD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采用MR 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模型和简单模型5种回归模型对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NAFLD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IBD与NAFLD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β=0.0466,SE=0.0157,P=0.003),效应值为正相关(OR=1.0477,95%CI:1.0160~1.0805);简单模型结果方向与IVW一致且显著(β=0.1266,SE=0.0541,P=0.0212),进一步支持因果关联的稳健性。IVW未发现RA与NAFLD的显著关联(β=0.0169,SE=0.0187,P=0.3658)。剩余工具变量单核苷酸多态性数量均不足10个,存在统计效力不足或偏倚风险,被排除。结论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IBD与NAFLD的发病存在因果关系,IBD可能会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 共病现象
下载PDF
FibroTouch和CT定量检查诊断脂肪肝人群NASH效能研究
10
作者 王小燕 崔文星 陈超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FibroTouch和CT定量检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能。方法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50例,均行肝穿刺活检、FibroTouch和CT定量检查。FibroTouch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和... 目的探讨FibroTouch和CT定量检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能。方法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50例,均行肝穿刺活检、FibroTouch和CT定量检查。FibroTouch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和肝脏硬度检测(LSM),CT定量检测内脏脂肪组织面积(VAT)、皮下脂肪组织面积(SAT)、肝/脾CT值和腹部脂肪总面积(TAT)。以Kappa值分析两种方法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单纯性脂肪肝(SFL)109例和NASH 41例;以肝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FibroTouch与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的Kappa值为0.743,一致性较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9.9%、89.3%、76.6%和95.2%,而CT定量检查诊断分别为85.4%、87.2%、86.7%、71.4%和94.1%;NASH组CAP、LSM和TAT分别为(303.5±12.7)db/m、(11.1±2.9)kPa和(473.1±80.5)cm^(2),均显著高于SFL组【分别为(269.4±17.2)db/m、(6.4±1.6)kPa和(358.1±72.0)cm^(2),P<0.05】,而肝/脾CT值为(0.4±0.1),显著低于SFL组【(0.8±0.2),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CAP、LSM、肝/脾CT值和TAT诊断NAS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0.864、0.803和0.851,均有很好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FibroTouch和CT定量检查指标自NAFLD人群中筛选NASH患者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受控衰减参数 肝脏硬度检测 腹部脂肪总面积 诊断
下载PDF
护肝片调控Src激活FXR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张斌 孙沁梅 +1 位作者 安梓铭 石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究护肝片通过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Src)激活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XR),从而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护肝片... 目的:探究护肝片通过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Src)激活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XR),从而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护肝片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组,护肝片+PP2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或溶剂灌胃,1次/d,连续7 d;第8天除正常组外其余6组均给予75 mg/kg 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模型,护肝片+PP2组建模后腹腔注射1.5 mg/kg p-Src抑制剂PP2溶液,1次/d,连续2 d。采用酶标仪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护肝片对CLI大鼠肝组织中Src、p-Src、FXR蛋白表达的影响;检测PP2对CLI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含量的影响;HE染色检测p-Src/Src蛋白对CLI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FXR与Src蛋白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2对p-Src/Src及FX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UDCA组和护肝片低、中、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降低ANIT引起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UDCA组及护肝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p-Src/Src、FX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UDCA组及护肝片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p-Src/Src、FXR蛋白表达明显上升。(2)与模型组比较,护肝片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与护肝片高剂量组比较,护肝片+PP2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Src抑制剂PP2可明显抑制护肝片对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善。结论:护肝片可以通过调控Src磷酸化激活大鼠肝细胞FXR受体,使胆汁酸蓄积减少,从而治疗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片 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 法尼醇X受体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胆汁淤积
下载PDF
基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在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王坤 汪珺莉 +2 位作者 吴艺敏 张宇 许导靖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联合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诊断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经超声图像诊断的170例MAFLD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图像分为轻、中、重度组...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联合生化指标的列线图模型诊断中重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经超声图像诊断的170例MAFLD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图像分为轻、中、重度组,同期招募11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诊断中重度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硬度值(LSM)、血小板计数(PLT)、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为诊断中重度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LSM联合PLT、HSI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 (95%CI:0.911~0.969),灵敏度87.5%,特异度88.1%,内部验证后显示该模型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结论:基于LSM联合PLT、HSI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诊断中重度MAFLD,为临床早期干预和调整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生化指标 列线图
下载PDF
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运动处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13
作者 钱平安 姜煜资 聂红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运动处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19例,被分为对照组59例和联合组60例,分别给予运动处方或在运动处方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均治疗3个...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运动处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19例,被分为对照组59例和联合组60例,分别给予运动处方或在运动处方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均治疗3个月。测量体质量、腰围、体脂率(BFP),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结果在治疗3个月末,联合组体质量、BMI和BFP分别为(62.3±7.8)kg、(24.5±3.3)kg/m 2和(29.2±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2±8.9)kg、(26.8±2.8)kg/m 2和(31.7±3.9)%,P<0.05】;血清TG和LDL-C水平分别为(2.1±0.3)mmol/L和(2.3±0.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0.3)mmol/L和(2.8±0.7)mmol/L,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为(1.3±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0.3)mmol/L,P<0.05】;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分别(45.1±8.7)U/L、(41.5±8.0)U/L和(38.7±7.8)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8±7.3)U/L、(52.4±6.6)U/L和(46.2±8.5)U/L,P<0.05】;血清瘦素、抵抗素、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9.7±2.1)pg/mL、(9.8±3.9)ng/mL、(21.2±5.2)ng/L和(20.1±2.3)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8±2.0)pg/mL、(13.2±4.3)ng/mL、(27.8±4.7)ng/L和(27.5±2.7)mg/L,P<0.05】,而血清脂联素水平为(3.1±1.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5±0.8)ng/mL,P<0.05】。结论采取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运动处方治疗NAFLD患者可以收到较好的短期疗效,体质量下降,血脂水平降低,可能与抑制了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穴位贴敷 运动处方 治疗
下载PDF
对MetALD新概念的认识以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强 陈良 《肝脏》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代谢性和酒精性肝病(MetALD)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酒精性肝病(ALD)的重叠。该综述中,我们讨论了MetALD发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遗传易感性、微生物组学和治疗策略。MetALD的治疗包括生物-社会-心理干预、戒酒策略以及... 代谢性和酒精性肝病(MetALD)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酒精性肝病(ALD)的重叠。该综述中,我们讨论了MetALD发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遗传易感性、微生物组学和治疗策略。MetALD的治疗包括生物-社会-心理干预、戒酒策略以及改善肝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药物。在MetALD中显示出应用前景的药物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β)激动剂、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激动剂、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上述药物均针对MASLD研发,其在MetALD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因为在MASLD的临床试验中,因为饮酒达到MetALD诊断标准的患者均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在临床试验中评估MASLD治疗药物在MetALD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对MetALD治疗的改进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和酒精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血脂血糖联合肝功能检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作用及检出率分析
15
作者 齐力 佟学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联合肝功能检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到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接受检查的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8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联合肝功能检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到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接受检查的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8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检验。比较两组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测准确性较单独检测高(P<0.05)。结论血脂、血糖联合肝功能检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具有积极作用,便于临床更好地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血糖 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肝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通过血液和免疫靶向器官相互作用实现HBV的清除探讨
16
作者 杨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在过去的10年中,15~29岁人群中慢性肝病(CLD)的病因发生了变化。病毒性肝炎仍然是CLD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但HBV感染全球负担正在下降。然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CLD发病率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1])。NAFLD中脂肪酸代谢和脂肪毒性... 在过去的10年中,15~29岁人群中慢性肝病(CLD)的病因发生了变化。病毒性肝炎仍然是CLD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但HBV感染全球负担正在下降。然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CLD发病率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1])。NAFLD中脂肪酸代谢和脂肪毒性的失调似乎启动了信号通路激活,增强了促炎反应,破坏了肝细胞稳态,促进了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HCC的进展。这种失调也可能影响HBV复制和免疫暴露,这可能进一步影响肝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脏 器官 血液 免疫
下载PDF
小儿健脾化脂方治疗儿童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张丽霞 华鹏 +2 位作者 常婧 王芊沣 崔翔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健脾化脂方治疗儿童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安康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儿童MAS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儿健脾化脂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小儿健脾化脂方治疗儿童肥胖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安康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儿童MAS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儿健脾化脂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质指数(BMI)、肝功能、血脂、尿酸、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肝脏CT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量较前减轻,肝功能、血脂明显好转,肝脏CT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儿健脾化脂方对儿童MASH具有显著的保肝抗炎降酶,改善代谢紊乱,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 小儿健脾化脂方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汪晓敏 黄科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41-242,246,共3页
目的收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影响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轻度、中度及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血常规、肝肾功能、... 目的收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影响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轻度、中度及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血脂及肿瘤指标方面的差异,并对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尿酸(P=0.002)、空腹血糖(P=0.006)及甘油三酯(P=0.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OR=1.002,95%CI:1.001~1.004,P=0.002)、空腹血糖(OR=1.001,95%CI:1.000~1.003,P=0.038)、甘油三酯(OR=1.202,95%CI:1.101~1.314,P<0.001)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血清尿酸、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严重程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不同膳食结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19
作者 肖瑞 郭建锋 +5 位作者 王琳琳 田培郡 金星 赵建新 陈卫 王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代谢类疾病之一,其与肠道菌群联系紧密。由于大量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肠道标志物研究结果的不均一性,因此需要考虑是否是饮食差异所导致的。该研究纳入30名不同饮食结构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分...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代谢类疾病之一,其与肠道菌群联系紧密。由于大量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肠道标志物研究结果的不均一性,因此需要考虑是否是饮食差异所导致的。该研究纳入30名不同饮食结构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分为15名高脂肪膳食摄入患者和15名高碳水膳食摄入患者,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方法研究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果发现,2种膳食模式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在种水平上,长期高碳水摄入的患者肠道菌群以梭菌为主,长期高水平脂肪摄入者的肠道优势菌群则主要是普拉梭杆菌(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功能上,高脂肪摄入患者富集在胆酸代谢通路上,而高碳水摄入患者富集在棕榈酸酯合成通路上。这一研究对未来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特异性造模和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指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理膳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菌群 膳食结构
下载PDF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绝经时间、绝经年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20
作者 赵晨露 马素平 +4 位作者 尚东方 刘素彤 刘晓彦 郑瑗瑗 赵文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3,共7页
目的探讨绝经时间、绝经年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NAFLD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门诊的373例绝经后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绝经年龄... 目的探讨绝经时间、绝经年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NAFLD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门诊的373例绝经后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及是否患有NAFLD。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时间、年龄与NAFLD风险的关联强度(OR)及95%CI,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RCS)分析绝经时间、年龄与NAFLD患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与正常绝经和晚期绝经者相比,早期绝经者的NAFLD患病率、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分级程度均较高(P值均<0.05)。调整年龄、初潮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与绝经时间≤3年相比,绝经时间>3年者NAFLD患病风险为前者的4.80倍(95%CI:1.93~11.95,P=0.001);与正常绝经年龄者相比,早期绝经年龄者和晚期绝经年龄者NAFLD患病风险分别为前者的8.14倍(95%CI:1.77~37.58,P=0.007)和0.09倍(95%CI:0.03~0.32,P<0.001)。绝经时间、绝经年龄与NAFLD患病风险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绝经时间与NAFLD患病关联强度呈正相关,而绝经年龄与NAFLD患病关联强度呈负相关。结论绝经时间越长、绝经年龄越早者患NAFLD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绝经期 限制性立方样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