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4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马晓阳 朱海林 侯龙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磷脂转运蛋白(PLTP)、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累及胰腺1例报道
2
作者 陈静 张修礼 +4 位作者 王晓琳 彭丽华 李杰 李惠惠 王子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为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胆管,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伴腹痛及体质量减轻。该病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无诊断金标准,常被误诊、漏诊。本文对1例IgG4-SC患者...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为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胆管,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伴腹痛及体质量减轻。该病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无诊断金标准,常被误诊、漏诊。本文对1例IgG4-SC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率的影响
3
作者 刘丽 莫惠美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病例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要求该病例患者为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病例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要求该病例患者为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干预,各组含有43例患者,共计86例符合条件患者,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所拥有的各心理状态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为其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患者能够拥有更加稳定的情绪状态,对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下载PDF
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杨先芬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胰胆管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胰胆管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将其分为发生组(21例)与未发生组(83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患者合并胆总管狭窄、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插管困难占比及白细胞计数均升高,操作时间均延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操作时间长均为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OR=5.603、5.289、1.118,均P<0.05)。结论合并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操作时间长均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严格筛选上述危险因素给予相应预防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胆总管狭窄 十二指肠乳头憩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IL-34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唐笛娇 王艳萍 +2 位作者 邹麟 陈瀑 李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59,365,共6页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IL-6、IL-8、IL-10和TNF-α浓度。结果:PBC患者血清IL-3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34水平与AMA-M2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治疗有效患者中,血清IL-34水平明显降低。PBC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为IL-34在PBC发展中的新作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提供了支持。血清IL-34可能是PBC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血清IL-34 巨噬细胞 AMA-M2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胰胆内镜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赖莘秀 王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7-393,共7页
传统胰胆内镜手术因捕获图像信息耗时长、效率低以及医师水平存在差异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而人工智能为胰胆内镜手术提供了高效、准确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可辅助临床医师实现快速精准的预测并指导临床决策。同时,人工智能在内镜质... 传统胰胆内镜手术因捕获图像信息耗时长、效率低以及医师水平存在差异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而人工智能为胰胆内镜手术提供了高效、准确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可辅助临床医师实现快速精准的预测并指导临床决策。同时,人工智能在内镜质量控制、教学培训等方面亦有较大发展潜力。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胰胆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改进目前的临床诊疗模式、实现胰胆疾病的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超声内镜 胆道镜 精准医疗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研究
7
作者 曹峥 申慧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正在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正在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本文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病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叙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前景十分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动物实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樊志旭 侯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各类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这些肿瘤在被诊断时通常已经无法通过根治性手术进行彻底治愈。即使能够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仍然较高。近年来,射频消融术是新兴的胆管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本综述旨在系统评述...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各类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这些肿瘤在被诊断时通常已经无法通过根治性手术进行彻底治愈。即使能够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仍然较高。近年来,射频消融术是新兴的胆管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本综述旨在系统评述射频消融的应用现状、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等方面,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希望本综述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射频消融 梗阻
下载PDF
胆汁酸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瘙痒
9
作者 边美 邓志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双亲性分子,不仅可以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与体内多种核受体家族及细胞膜受体家族结合,并在调节胆汁酸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双亲性分子,不仅可以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与体内多种核受体家族及细胞膜受体家族结合,并在调节胆汁酸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胆汁酸代谢紊乱。瘙痒是PBC常见的伴随症状,被认为与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介绍了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PBC和PBC相关瘙痒中的作用,旨在为PBC患者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瘙痒
下载PDF
ERCP分别联合ERBD与ENBD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10
作者 曾鹏飞 王国兴 +2 位作者 王俊 熊坤 冷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81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分别联合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RBD)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BD组和ENBD组各5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分别联合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RBD)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BD组和ENBD组各5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及ERCP治疗,ERBD组和ENBD组在上述基础上分别接受ERBD、ENBD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 d炎症水平〔血清淀粉酶(SAMY)、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临床指标(黄疸减轻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SAMY、PCT、NL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与ERBD组相比,ENBD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BD组与ENBD组黄疸减轻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ERBD或ENBD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炎症水平,改善黄疸、腹痛症状,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且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但ENBD改善炎症水平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下载PDF
MRCP影像组学对非确定性胆总管结石ERCP术前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晋丹丹 谢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MRCP影像组学对非确定性胆总管结石ERCP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因有CBDS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或CT)考虑存在CBDS而住院的120例患者病历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84... 目的探讨MRCP影像组学对非确定性胆总管结石ERCP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因有CBDS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或CT)考虑存在CBDS而住院的120例患者病历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84例,根据ERCP术后结果分为阳性结石组(54例)和阴性结石组(30例);验证集36例,其中阳性结石组25例,性结石组11例。以MRCP中胰胆管汇合部为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消除共线性后,分析患者CBDS发生的临床因素并构建Clinic模型;以支持向量机(SVM)构建最优特征模型(Rad模型);使用Python3.6基于Softmax策略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Combine模型)。结果CRP(OR=10.306,95%CI:5.827~18.224,P<0.001)、胆固醇(OR=7.119,95%CI:3.066~12.935,P<0.001)、胆总管夹角(OR=2.526,95%CI:1.430~7.284,P<0.05)、胆道感染(OR=3.064,95%CI:1.288~5.193,P<0.05)、胆总管扩张(O R=5.289,95%CI:2.067~9.381,P<0.05)均是预测CBD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的Logistic临床回归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83%、67.52%。根据11个最优特征及对应加权系数,SVM模型构建包含11个最优特征的影像组学标签Radiomics score,在训练集(P<0.001)和验证集(P=0.037)中,阳性结石组和阴性结石组的Radiomics score均有显著性差异。Combine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95%CI:0.925~0.987)和0.937(95%CI:0.851~0.993),经Delong检验均显著高于同组Rad模型和Clinic模型(均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两个数据集中,Combine模型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Combine模型曲线均显著高于Clinic模型、Rad模型和极端曲线。结论CRP、胆固醇、胆总管夹角≤120°、胆道感染、胆总管扩张是CBDS发生的临床影响因素。MRCP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因素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使非确定性CBDS的ERCP术前无创预测成为可能,相比于传统临床诊断方法,可增强CBDS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非确定性 ERCP术前 MRCP 影像组学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12
作者 王克美 田思远 +1 位作者 尚玉龙 韩英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1-256,262,共7页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是否能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炎性标志物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X-tile软件确定炎性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炎...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是否能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炎性标志物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X-tile软件确定炎性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炎性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绘制各自的Kaplan-Meier曲线,最后通过Cox生存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炎性标志物。结果γ谷氨酰转移酶与血小板的比值(GPR)是影响P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GPR(≥1.9)可提示患者预后不佳。结论基线时GPR水平与PBC患者的组织学分期和不良预后相关,GPR(≥1.9)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提示PBC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标志物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预后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伴结石1例报告
13
作者 代永石 吴倩 季正标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74-276,共3页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为胆道先天发育畸形引起的胆总管囊状扩张,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以亚洲国家女性更常见。CCC病因主要为先天性胆管壁发育不良,胆总管远端狭窄,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临床表现为反复右上...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为胆道先天发育畸形引起的胆总管囊状扩张,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以亚洲国家女性更常见。CCC病因主要为先天性胆管壁发育不良,胆总管远端狭窄,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临床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痛、腹部包块、黄疸。胆总管囊肿常可引起胆囊炎、胰腺炎,且易发生癌变,癌变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超声具有实时性、分辨力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是诊断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诊断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小儿
下载PDF
NT-proBNP、PCT及血清钙与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14
作者 白伟 李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钙与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仅继发性AOSC),中度组(AOSC合并脓毒症)...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钙与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仅继发性AOSC),中度组(AOSC合并脓毒症),重度组(AOSC合并脓毒症性休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T-pro BNP、PCT及血清钙与入院24 h AOSC严重程度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指标对AOSC合并脓毒症的预测。结果入院24 h时,轻、中、重度组NT-pro BNP、PCT水平依次升高,血清钙水平依次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NT-pro BNP、PCT与入院24 h AOS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0、0.615,P<0.05),与血清钙呈负相关(r=-0.516,P<0.05)。ROC曲线显示,NT-pro BNP、PCT及血清钙对AOSC合并脓毒症预测AUC为0.905,对AOSC合并脓毒症性休克预测AUC为0.882,三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NT-pro BNP、PCT与胆管结石继发AOSC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与血清钙呈负相关,三指标联合检测对AOSC病情进展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降钙素原 血清钙 病情程度
下载PDF
miR-129-5p通过靶向SALL4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张华 范松 +1 位作者 刘冀琴 张学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14,34,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9-5p在肝细胞癌(HC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29-5p在正常血清及肝癌患者血清、人正常肝细胞LO2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转染至... 目的:探讨miR-129-5p在肝细胞癌(HC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29-5p在正常血清及肝癌患者血清、人正常肝细胞LO2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转染至人肝癌细胞HCCLM3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检测在体外过表达miR-129-5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数据库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探索miR-129-5p在HCC中的靶点,并探讨靶点SALL4是否介导miR-129-5p对HCC细胞的作用。结果:与正常血清相比,肝癌患者血清miRNA-129-5p表达量显著降低(t=13.32,P<0.001),与LO2相比,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HCCLM3、BEL-7402和QGY-7703的miR-129-5p表达量均显著降低(t=30.35、33.08、37.11、32.87、8.2,均P<0.05)。miR-129-5p过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StarBase预测显示miR-129-5p与SALL4有潜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miR-129-5p与SALL4直接结合。与对照组相比,miR-129-5p表达后SALL4和PD-L1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t=12.68、t=8.798,均P<0.05)。miR-129-5p可以通过调控SALL4的表达,抑制HCC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F=26.11、147.2、4.302、321.3,均P<0.05)。结论:过表达miR-129-5p通过抑制SALL4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129-5p SALL4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
16
作者 李秉翰 薛淋淋 刘立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将2012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确诊的26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将2012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确诊的269例PBC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通过多因素LR偏似然估计法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结果纳入的研究对象中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患病率为14.50%。单因素及多因素LR偏似然估计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gp210抗体阳性(OR=2.598,95%CI:1.193~5.657,P=0.016)、抗RO-52抗体阳性(OR=2.860,95%CI:1.321~6.193,P=0.008)、高中性粒细胞计数(OR=1.494,95%CI:1.224~1.824,P<0.001)是PBC患者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红蛋白水平(OR=0.982,95%CI:0.969,0.996,P=0.009)是其独立保护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χ^(2)=3.718,P=0.882)表明由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9(95%CI:0.682~0.857,P<0.001),敏感度为64.10%,特异度为80.90%。使用Bootstrap法进行1000次重复抽样的内部验证,结果显示,MAE=0.015,表明拟合模型的准确性尚可,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实际值和预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准确性,能为临床医师初步判断PBC患者发生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实现早期干预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呼吸系统 细菌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茵陈五苓散对湿重于热型阻塞性黄疸胆道术后T细胞亚群的影响
17
作者 韩树旺 尚海涛 +2 位作者 张德林 郝成飞 刘军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散对胆道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胆道术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肝胆胰外科诊断为良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共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胆道术后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散对胆道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胆道术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肝胆胰外科诊断为良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共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胆道术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五苓散方(颗粒剂),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胆道术后治疗5 d、7 d,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术前1 d增加(均P<0.05),CD4^(+)CD25^(+)Treg细胞较术前1 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 d、7 d两组组间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组内、组间CD8^(+)T淋巴细胞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5 d、7 d,IL-10、TGF-β_(1)浓度降低(均P<0.05)。结论:胆道术后早期联合茵陈五苓散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胆总管结石 茵陈五苓散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治中的应用
18
作者 吴晨(综述) 王凌云(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一种胆胰管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畸形,长期发展会导致胆胰系统肿瘤的发生,因此早发现早诊治是一个重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PBM的诊断金标准,不仅能缓解急性临床症状,而且可以作为后期外科手术的桥接手段。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19
作者 梅丹 陈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均行ERCP治疗,术后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均行ERCP治疗,术后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多次插管、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胆系结石病史、胰管反复显影、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史、术前白蛋白水平、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汁混浊等多方面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35%(17/104);两组年龄、多次插管、合并糖尿病、胆系结石病史、胰管反复显影、术前白蛋白水平、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汁混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年龄≥70岁(OR=9.833,95%置信区间=2.612-37.017)、多次插管(OR=11.632,95%置信区间=3.398-39.821)、合并糖尿病(OR=6.678,95%置信区间=2.121-21.027)、有胆系结石病史(OR=3.927,95%置信区间=1.269-12.152)、胰管反复显影(OR=4.074,95%置信区间=1.365-12.160)、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OR=9.200,95%置信区间=2.869-29.498)、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OR=12.381,95%置信区间=3.778-40.576)、胆汁混浊(OR=9.560,95%置信区间=3.035-30.112)等为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风险偏高,与年龄≥70岁、多次插管、合并糖尿病、有胆系结石病史、胰管反复显影、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汁混浊等等关系密切,还需开展针对性干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后胆管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毕玉珍 周利民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管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管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且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8例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复发12例(17.65%),未复发56例(82.35%)。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年龄、手术操作时间、合并憩室、合并胆囊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性别、病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操作时间>45min、合并憩室、合并胆囊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是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操作时间>45min、合并憩室、合并胆囊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是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并胆管炎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末端良性病变 胆管炎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复发 危险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