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真菌感染的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1
作者 曹锋 李昂 +3 位作者 王喆 梅文通 卢炯地 李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 目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感染的IPN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了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IP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胰腺坏死组织及引流液培养是否有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与结局,并分析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14个病例,其中真菌感染组49例。真菌感染组患者的坏死物累及区域更广、红细胞压积更低、入院时血糖更高;真菌感染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B)比例更高,总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接受肠外营养时间也更长。与无真菌感染组相比,真菌感染组接受手术患者的比例及手术干预次数相近(P>0.05),但真菌感染组患者术前器官功能衰竭及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比例更高,死亡率也更高(P<0.05)。真菌感染的菌种以白色念珠菌(44.8%)最为常见,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28.6%)和热带念珠菌(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MDRB感染(OR=1.37,95%CI:1.02~1.83)、出现真菌血症(OR=1.53,95%CI:1.06~2.23)、高血糖(OR=1.65,95%CI:1.28~2.10)、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OR=1.65,95%CI:1.19~2.29)及出血性并发症(OR=1.64,95%CI:1.28~2.10)是影响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真菌感染增加IPN患者的死亡率,也增加术后患者发生新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关注真菌血症、MDRB感染、高血糖、器官功能衰竭及术后出血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胰腺坏死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通腑合剂对腑实热结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杨林 汪念 +3 位作者 周晓黎 杨家耀 石拓 时昭红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通腑合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研究组(n=26)。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 目的:探讨通腑合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研究组(n=26)。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胰酶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及尿淀粉酶显著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合剂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胰酶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腑合剂 腑实热结证 肠屏障功能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早期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3
作者 江金华 黄鹏 +1 位作者 林建东 林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24 h内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感染的早期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108例重症监护病房AP患者数据用于建模,2022年1月至2023年... 目的探讨入院24 h内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感染的早期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108例重症监护病房AP患者数据用于建模,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全院收住的155例AP患者数据用于外部验证。记录入院24 h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按结局分为合并感染组(n=37)和未感染组(n=71),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并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感染早期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Logistic模型预测AP合并感染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准确度,外部验证队列评估模型稳定性。结果在建模组108例AP患者中,共有37例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率为34.2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ALB)、血肌酐(SCr)、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Ranson评分、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器官功能障碍个数及机械通气共10项都是AP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ALB和机械通气为保护性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器官功能障碍个数增加(OR=1.743,P=0.001)及SCr水平升高(OR=1.005,P=0.027)与AP并发感染相关。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2个指标构建成一个新的预测模型Logit P=-2.267+0.005×SCr(μmol/L)+0.556×器官功能障碍个数(个),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 0.672~0.863,P<0.001),敏感度67.6%,特异度78.9%,均高于单个指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Logistic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ROC曲线发现,模型预测AP患者合并感染风险的AUC为0.726(95%CI 0.579~0.874),有一定预测价值(P=0.007)。结论器官功能障碍个数增加和SCr水平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AP合并感染的早期独立危险因素。由SCr和器官功能障碍个数共同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信度较高,经外部验证可持续适用于临床评估AP合并感染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风险模型 血肌酐 器官功能障碍个数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4
作者 张飞虎 刘子璇 +3 位作者 刘阳 牟海波 赵杨 孔立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553-556,共4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急危重症,若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极高。细胞焦亡会导致剧烈的炎症反应发生。本文就近年细胞焦亡在AP中的作用、中医药治疗AP及中医药干预细胞焦亡等方面的概况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可... 急性胰腺炎(AP)是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急危重症,若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极高。细胞焦亡会导致剧烈的炎症反应发生。本文就近年细胞焦亡在AP中的作用、中医药治疗AP及中医药干预细胞焦亡等方面的概况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可以从影响胰腺腺泡细胞焦亡的角度干预AP的炎症反应,起到治疗作用。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报道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期为AP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细胞焦亡 炎症反应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
5
作者 杜力巍 田笑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与丁4组,各43例。4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乙组另接受依达...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与丁4组,各43例。4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乙组另接受依达拉奉治疗,丙组另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丁组另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结果4组双歧杆属、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在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后均依次升高(P<0.05),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高于甲组、乙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高于丙组(P<0.05);4组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在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后均依次降低(P<0.05),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甲组、乙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低于丙组(P<0.05);4组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在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后均依次降低(P<0.05),乙组、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甲组(P<0.05),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丙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低于乙组(P<0.05);丁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乙组、丙组(P<0.05),丁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甲组(P<0.05);4组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治疗7及14 d后均依次降低(P<0.05),乙组、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甲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低于乙组、丙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能够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给予依达拉奉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者均可减轻病情,且二者联合可增强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对病情的控制作用,还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依达拉奉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功能 预后
下载PDF
BMI和Ghrelin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王统华 覃月秋 +2 位作者 黄美英 易廷庄 胡高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42-0045,共4页
探讨体质指数(BMI)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的80名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及治疗2周后测定Ghrelin、白... 探讨体质指数(BMI)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的80名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及治疗2周后测定Ghrelin、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分析BMI及Ghrelin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Ghrelin、IL-1、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血清Ghrelin、IL-1、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超重组,P<0.05;重症组在入院时、治疗2周后血清Ghrelin、IL-1、TNF-α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BMI与血清Ghrelin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 Ghrelin和 BMI是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 Ghrelin的增高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生长激素释放肽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血清BNP、HCY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7
作者 冯海娟 丁益宏 陈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3-0035,共3页
分析血清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的病情程度相关性以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之间就诊于我院的68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每个患者的血... 分析血清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的病情程度相关性以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之间就诊于我院的68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每个患者的血清BNP以及HCY水平,并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n=19)、中度重症(n=22)以及重症(n=27)三组,分析血清BNP以及HCY水平与高脂性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与此同时,依据患者治疗的病情转归将其分为重症转上级医院组(n=16)以及康复出院组(n=52)这两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BNP、HCY水平对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评估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BNP以及HCY水平在该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的三个轻症、中度重症以及重症三个组别中的患者血BNP以及HCY水平随着病情的程度逐步升高(P<0.05),并且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两个指标与病情专柜的分析中,二者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且存在良好的评估效价(P<0.05)。结论 血BNP、HCY水平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值得作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病情评估以及疗效预测生化指标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脑钠肽 同型半胱氨酸 病情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沉默cFLI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宝枝 彭和平 +3 位作者 张风华 黄海霞 陈育宾 杨学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FLIPL(或cFLIPS)siRNA1组、cFLIPL(或cFLIPS)siRNA2组... 目的探讨沉默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FLIPL(或cFLIPS)siRNA1组、cFLIPL(或cFLIPS)siRNA2组和cFLIPL(或cFLIPS)siRNA3组,筛选抑制率最高的cFLIPL siRNA和cFLIPS siRNA。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cFLIP siRNA-NC组、cFLIPS siRNA组、cFLIPL siRNA组,每组各10只。通过胰胆管内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建立SAP模型,建模成功后,cFLIPS siRNA、cFLIPL siRNA和cFLIP siRNA-NC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对应siRNA溶液,其余组注射等量0.9%NaCl溶液。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IL-6、IL-1β和TNF-α含量;全自动分析仪检测静脉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中性粒细胞RIP1和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cFLIPL siRNA2组以及cFLIPS siRNA1组干扰效率最明显,因此选择这2组进行后续实验(后续称为cFLIPL siRNA组和cFLIPL siRNA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cFLIPL siRNA组和cFLIPS siRNA组大鼠肺泡结构损伤减轻,肺泡壁变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cFLIPL siRNA组和cFLIPS siRNA组IL-6、IL-1β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静脉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FLIPL、cFLIPS和RIP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caspase-8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靶向沉默cFLIP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8和抑制RIP1的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炎症介质IL-6、IL-1β和TNF-α释放,抑制肺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缓解SAP导致的肺损伤,在SAP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评分量表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商和振 唐楠 +1 位作者 陈增银 张炳远 《腹部外科》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且常伴有一种甚至多种并发症。此文通过对各种胰腺炎评分量表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学习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同时文章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于重...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且常伴有一种甚至多种并发症。此文通过对各种胰腺炎评分量表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学习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同时文章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评分系统 多学科诊治
下载PDF
不同病因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母婴预后研究
10
作者 徐俊 齐文杰 +2 位作者 王超 胡岚 苗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48,共6页
背景由于经济发展及国内生育政策改变,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发病率逐渐增加,不同病因的APIP临床特点不同,且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既往对此研究较少。目的分析不同病因APIP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 背景由于经济发展及国内生育政策改变,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发病率逐渐增加,不同病因的APIP临床特点不同,且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既往对此研究较少。目的分析不同病因APIP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8例住院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胆源性组(n=27)及高脂血症组(n=2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胆源性组起病至就诊时间长于高脂血症组,入院时孕周短于高脂血症组,既往孕次多于高脂血症组,腹泻及停止排便所占比例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两组患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2)。胆源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高脂血症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血肌酐、血钙、血钠、血淀粉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胆源性组分娩时孕周短于高脂血症组(P<0.05)。胆源性组和高脂血症组早产率、剖宫产率、剖宫产人为干预终止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组新生儿重量小于高脂血症组,身长短于高脂血症组,病理性黄疸、呼吸窘迫、呼吸机辅助呼吸发生率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胆源性疾病目前仍为APIP患者的第一位病因,可显著缩短母体的分娩孕周,并造成胎儿低体质量,增加胎儿病理性黄疸、呼吸窘迫、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发生率,引起胎儿更为严重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妊娠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妇幼保健服务 预后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邦伟 刘雨 +1 位作者 胡良皞 李兆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常伴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下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创且活检难度大,故慢...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常伴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下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创且活检难度大,故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与胰腺癌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近年研究发现胰酶、miRNA、外泌体、特异性代谢物、血浆可溶性受体等生物学标志物在慢性胰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一定作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文阐述了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慢性胰腺炎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生物标志物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2
作者 郑康鹏 刘竞航 +9 位作者 唐鑫国 徐琦 樊钰亭 徐良智 刘天德 梁博 熊虎 李文 付晓伟 方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PD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月494例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的376例患者作为训练集,2021年1...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PD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月494例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的376例患者作为训练集,2021年1月—2023年1月118例患者作为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鉴别能力、一致性和临床效果。结果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重建、术后胰瘘、术后胆瘘、腹腔感染和白蛋白为PD术后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由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的AUC为0.870(95%CI:0.820,0.920),验证集AUC为0.799(95%CI:0.691,0.907),提示模型诊断效能较好,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绘制出的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较为接近,提示模型一致性较好。绘制的DCA曲线也表明了明显的正向净收益。结论通过血管重建、术后胰瘘、术后胆瘘和腹腔感染和白蛋白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很好识别出PD术后出血的高风险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出血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任氏清胰汤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怀昆 梁国强 +2 位作者 章一凡 朱慧 葛惠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任氏清胰汤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轻度及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取常规西医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任氏清胰汤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轻度及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取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任氏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腹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腹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腹痛NRS评分、腹胀VAS评分、BISA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5、7 d的AM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5、7 d的IL-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5、7 d的IL-1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氏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程度,药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氏清胰汤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中医药
下载PDF
外周血炎性复合指标在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陈宗强 张园园 +2 位作者 陈丽莎 邓慧敏 陈惠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方向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早做出干预治疗、防治并发症、避免过度医疗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 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方向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早做出干预治疗、防治并发症、避免过度医疗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等炎症复合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等方面有重要预测价值。RPR、CAR、NLR、PLR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预测方面的价值高于单个血清学指标,优于传统评分系统如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BISAP评分等的预测效能。SII、SIRI作为新型炎症指标,通过测量多个与炎症相关的指标来综合评估炎症和机体免疫状态,不仅在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上有较高预测效能,而且可预测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可以帮助医师综合判断疾病的炎症程度、进展和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炎性复合指标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下载PDF
全球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徐金杰 刘雨 胡良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慢性胰腺炎通常表现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的进展性炎症改变,常引起持续性腹痛症状,并继发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等,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呈... 慢性胰腺炎通常表现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的进展性炎症改变,常引起持续性腹痛症状,并继发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等,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少数发达国家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趋于平稳或呈下降趋势。本文就全球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差异化原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性 慢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地域差异
原文传递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李思思 何强 徐有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04-2108,共5页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中度重症及重症AP疾病进展迅速,早期准确识别对其防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简便的预测指标。目的 探讨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的早期动态变化及其对AP严重程度...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中度重症及重症AP疾病进展迅速,早期准确识别对其防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简便的预测指标。目的 探讨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的早期动态变化及其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3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AP患者22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修订版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轻症组(MAP组,轻症AP)和非轻症组(non-MAP组,包括中度重症及重症AP)。通过查阅病例收集患者入院时、入院后48 h内的SIRI值(SIRI 0 h、SIRI 48 h)和C反应蛋白(CRP)(CRP 0 h、CRP 48 h)。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SIRI预测non-MAP的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炎症指标CRP进行比较。结果 最终共纳入221例AP患者,其中MAP组102例,non-MAP组119例。non-MAP组患者SIRI0 h、SIRI 48 h均高于MAP组(P<0.001)。ROC曲线显示,SIRI 0 h、SIRI 48 h预测non-MAP的AUC分别为0.685(95%CI=0.615~0.756)、0.753(95%CI=0.689~0.816),与同时间段的CRP[0.607(95%CI=0.533~0.681),0.752(95%CI=0.687~0.8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095;Z=0.02、P=0.981)。SIRI 48 h预测non-MAP的最佳临界值为2.49,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51%、58.82%、69.78%和73.17%。结论SIRI是一种价格低廉、易于获得的检测方法,可作为早期AP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预测评分 严重程度 炎症
下载PDF
PRSS1 c.455-33C>T突变在遗传性胰腺炎中的致病性分析
17
作者 张雨 李晓宇 +3 位作者 王佳 张文清 赵向忠 雷珂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人阳离子胰蛋白酶原(PRSS1)c.455-33C>T内含子杂合突变在遗传性胰腺炎(HP)中的致病性。方法报告1例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病人,病人携带PRSS1 c.455-33C>T杂合突变,检索文献及网站初步分析其突变。提取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 目的探讨人阳离子胰蛋白酶原(PRSS1)c.455-33C>T内含子杂合突变在遗传性胰腺炎(HP)中的致病性。方法报告1例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病人,病人携带PRSS1 c.455-33C>T杂合突变,检索文献及网站初步分析其突变。提取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将PRSS1基因3号内含子序列、4号外显子序列和4号内含子序列与pSPL3载体连接构建质粒,命名为SWT;在SWT质粒的基础上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PRSS1 c.455-33C>T突变质粒,命名为S33;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T)后提取总RNA并进行RT-PCR及凝胶电泳,分析PRSS1 c.455-33C>T内含子突变是否引起PRSS1 mRNA剪切的改变进而引起HP。PCR扩增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将PRSS1基因3号内含子序列与增强子分析质粒pGL4.23连接,命名为EWT质粒;并在EWT质粒的基础上构建PRSS1 c.455-33C>T定点突变的质粒,命名为E33;将EWT、E33质粒转染Hek293T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分析PRSS1 c.455-33C>T内含子突变是否通过具有增强子功能引起PRSS1基因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HP。结果检索文献及网站确定PRSS1 c.455-33C>T突变为未报道的功能不明新突变。剪切分析实验显示,SWT和S33两组RT-PCR产物相同;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E33组的荧光值低于E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P<0.001),E33组与EWT组相比没有增强子功能。结论PRSS1 c.455-33C>T内含子突变不引起PRSS1 mRNA剪切的改变,也不具有PRSS1基因增强子功能,与PRSS1基因直接导致的HP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人阳离子胰蛋白酶原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辛宛铃 陈国忠 +3 位作者 李偲嘉 祖悦 王宁 梁岑怡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49-351,356,共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势凶险,疾病发展过程存在两个死亡高峰期,死亡率极高,是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SAP的发病涉及多方面复杂机制,最终走向死亡,多是由于胰腺感染引发的全身或局部继发感染,并发不可逆转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迄今为止...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势凶险,疾病发展过程存在两个死亡高峰期,死亡率极高,是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SAP的发病涉及多方面复杂机制,最终走向死亡,多是由于胰腺感染引发的全身或局部继发感染,并发不可逆转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迄今为止,西医治疗手段仍然是SAP的首选,在防止疾病进展及缓解病程方面效果肯定。但是SAP患者本身热毒炽盛,其人本就羸弱,自主防御祛邪能力低下,单纯的西医手段往往难以显著帮助患者渡过难关。中医药治疗对疾病及预后具有独特疗效和优势。近年来,关于“中西医协同、中西合璧”治疗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疗效颇显,尤其是危急重症方面的中医药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医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文献,总结SAP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中医药疗法,以为临床关于开展中医药治疗SAP提供依据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中医药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血浆脂肪酸乙酯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炎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臧桂芹 叶丹 孙艳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96-1100,1105,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脂肪酸乙酯(FAEE)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炎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227例AAP患者及213例非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P)组患者数据。根据Bathazar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将AAP... 目的分析血浆脂肪酸乙酯(FAEE)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炎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227例AAP患者及213例非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P)组患者数据。根据Bathazar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将AAP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患者血浆FAEE和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结果AAP组患者血浆FAEE(P<0.001)和NEFA(P=0.019)水平相较于非酒精性AP组更高。然而,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FAEE对鉴别诊断AAP与非酒精性AP有良好效能,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95%CI:0.901~0.951)。中度[158.77(127.01~230.55)nmol/L]和重度[274.49(208.32~309.31)nmol/L]AAP患者血浆FAEE水平高于轻度患者[126.15(84.37~166.52)nmol/L],而且重度患者较中度患者更高(H=64.069,P<0.001)。血浆FAEE水平>146.61 nmol/L为重度A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且其对重度AAP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为0.786(95%CI:0.705~0.867)。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AP患者血浆FAEE水平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NEFA水平呈正相关(rS=0.298、0.475、0.302,均P<0.001)。结论血浆FAEE有可能成为AAP鉴别诊断和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乙酯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 炎症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血清sFlt-1、VASP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周小安 陈阿红 +2 位作者 盛秀红 花睿 李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诊治的198例SAP患者作为SAP组。根据SAP患者是否发生AKI分...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诊治的198例SAP患者作为SAP组。根据SAP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42例)和非AKI组(156例),根据AKI的严重程度将AKI组分为Ⅰ~Ⅲ期。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Flt-1、VAS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并发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sFlt-1、VASP对SAP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血清sFlt-1、VA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KI分期患者血清sFlt-1、VASP水平均为Ⅲ期>Ⅱ期>Ⅰ期,且不同分期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淀粉酶、血清sFlt-1、VAS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比值低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淀粉酶升高、血清sFlt-1升高、VASP升高是SAP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尿素氮/肌酐比值升高是SAP并发AKI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sFlt-1、VASP联合预测SAP并发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大于血清sFlt-1、VASP单独检测的0.812、0.7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48、3.847,P<0.05)。血清sFlt-1、VASP联合检测预测SAP并发AKI的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755。结论 SAP并发AKI患者血清sFlt-1、VASP水平升高是SAP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SAP并发AK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