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3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R581 甲状腺疾病
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8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内分泌腺 亚急性甲状腺炎 代谢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 临床科 细胞因子拮抗剂 上皮细胞 细胞系
下载PDF
血清CysC和CTRP9水平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书 景海霞 +2 位作者 刘勤 马建军 白惠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8,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75岁,按照D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非增生型DR(NPDR)组和增生型DR(PDR)组,每组45例。根据有无DME将NPDR组和PDR组患者分为DME组51例和非DME组39例。另选取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ysC和CTRP9水平。比较各组CysC和CTRP9表达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DR及DM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ysC和CTRP9对DR及DME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74(0.67,0.83)、1.03(0.85,1.22)、1.40(0.98,1.63)和1.66(1.31,1.85)mg/L,呈逐渐升高趋势;CTRP9水平分别为(136.90±14.95)、(120.23±16.31)、(109.50±14.71)和(90.99±13.88)pg/ml,呈逐渐降低趋势;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9.430,P<0.001;F=74.242,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DME组相比,DME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CTRP9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OR=19.742,95%CI:4.515~86.316,P<0.001)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TRP9水平(OR=0.937,95%CI:0.908~0.966,P<0.001)是DR发生的保护因素;血清CTRP9水平(OR=0.838,95%CI:0.778~0.903,P<0.001)为DME发生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ysC和CTRP9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802和0.870,血清CysC和CTRP9水平截断值分别取1.34 mg/L和110.12 pg/ml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其单独及联合诊断DR患者并发DME的AUC分别为0.682、0.923和0.923,血清CTRP9水平的截断值取104.68 pg/ml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结论血清CysC水平升高及CTRP9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血清CTRP9水平降低为DR患者发生DME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胱抑素C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诊断
下载PDF
血清Ephrin-A1、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万新娟 蒋晨 +1 位作者 谢小东 丁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肝配蛋白A1(Ephrin-A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 目的分析血清肝配蛋白A1(Ephrin-A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phrin-A1、CTRP9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分析不同分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CTRP9水平的差异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phrin-A1、CTRP9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CTRP9水平与机体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phrin-A1水平为(7.81±2.34)ng/mL,高于对照组[(2.25±0.76)ng/mL],CTRP9水平为(98.17±10.13)pg/mL,低于对照组[(156.42±15.8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OD、GSH水平分别为(50.14±5.63)U/L、(142.34±13.98)mg/L,均低于对照组[(73.52±8.52)U/L、(189.71±23.56)mg/L],丙二醛水平为(6.89±3.07)μmol/L,高于对照组[(3.56±1.0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为(15.42±4.80)ng/mL,高于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9±2.11)ng/mL],CTRP9水平为(75.25±6.73)pg/mL,低于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19.46±13.0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Ephrin-A1联合CTRP9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为92.68%、特异度为53.69%、AUC为0.93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Ephrin-A1与SOD、GSH呈负相关,与丙二醛呈正相关(P<0.05);CTRP9水平与SOD、GSH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Ephrin-A1联合CTRP9可提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其中机体氧化应激与Ephrin-A1呈正性关联,与CTRP9呈负性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肝配蛋白A1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诊断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不同腹膜透析模式下的血糖波动对比研究
4
作者 金一鸣 黄益麒 +6 位作者 沈伟钢 王爱芳 金凤 王建丽 章琴 王月萍 金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含糖腹透液常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难控制,尤其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下更加明显,这个结论在以往的研究中是通过测试患者三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得出[1]。CGMS系统[2]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患者血糖波动的仪器,它通过电... 含糖腹透液常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难控制,尤其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下更加明显,这个结论在以往的研究中是通过测试患者三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得出[1]。CGMS系统[2]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患者血糖波动的仪器,它通过电子探头埋植于腹部皮下的组织液环境中,5 min测定一次葡萄糖浓度,72 h为一个循环。所测得近千个数据能够充分反映佩戴者近3日血糖波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糖尿病肾病患者 腹透液 腹膜透析 糖化血红蛋白 佩戴者 葡萄糖浓度 组织液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无针弥散注射给药效果观察
5
作者 陈海丽 程宇甫 +4 位作者 王静茹 马春明 邢建东 李银玉 杨丽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 分析胰岛素无针弥散注射给药技术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12月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3例,研究组83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注射,研究组使用无针弥散注射给药... 目的 分析胰岛素无针弥散注射给药技术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12月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3例,研究组83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注射,研究组使用无针弥散注射给药技术,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肤疼痛、残留药物发生率、硬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皮肤红肿及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无针注射给药技术在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轻注射疼痛以及残留药物,减少皮肤硬结的发生,提高血糖达标率,提高胰岛素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 血糖 服药依从性 无针弥散注射
下载PDF
METTL3调控miR-126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静 任荣 帕提古丽·阿斯讨拜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大鼠模型,探讨METTL3调控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适应性喂养7d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KD组)、糖尿病肾病模型+METTL3干扰... 目的: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大鼠模型,探讨METTL3调控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适应性喂养7d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KD组)、糖尿病肾病模型+METTL3干扰对照组(DKD+NC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METTL3干扰组(DKD+siMETTL3组),每组8只。造模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液标本及肾脏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h尿蛋白(Uridine triphosphate,UTP)的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miR-126的基因表达,ELISA检测TGF-β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ETTL3、smad2、smad3、smad7的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KD组的FBG、BUN、UTP、TGF-β1、METTL3、smad2、smad3显著升高(P<0.05),体质量、miR-126、smad7显著降低(P<0.05);与DKD组比较,DKD+siMETTL3组的FBG、BUN、UTP、TGF-β1、METTL3、smad2、smad3显著降低(P<0.05),体质量、miR-126、smad7显著升高(P<0.05)。结论:METTL3可以通过调控miR-126及TGF-β/smad通路,介导DK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6 糖尿病肾病 甲基转移酶样3 TGF-Β/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胰腺移植适应证的变迁
7
作者 郑建明 赵杰 宋文利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全球有超过5.37亿人患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中国占比四分之一,超过1.4亿,其中90%以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DM已成为全球终...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全球有超过5.37亿人患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中国占比四分之一,超过1.4亿,其中90%以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DM已成为全球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主要原因,约占50%^([2])。根据2019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的报告显示,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已跃居第1位,约占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胰腺移植 终末期肾脏疾病 T2DM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数据网络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8
作者 张玲丽 刘捷 陈丽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卡波糖组与达格列净组,每组25例。阿卡波糖组予以阿卡波糖片联合地特胰...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卡波糖组与达格列净组,每组25例。阿卡波糖组予以阿卡波糖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3个月,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达格列净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卡波糖组(96.00%vs.64.00%,χ^(2)=8.000,P=0.005)。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肌酐、尿酸、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达格列净组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或P<0.01)。达格列净组与阿卡波糖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vs.8.00%,χ^(2)=0.189,P=0.663)。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从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达格列净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炎性因子 血糖 肾功能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的舌象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刘宁 王东军 +3 位作者 孙璇 杨敏敏 胡晓凯 田之魁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索糖尿病足舌象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适用的列线图,为糖尿病足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组,最终纳入研究...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索糖尿病足舌象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适用的列线图,为糖尿病足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组,最终纳入研究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有1416例,糖尿病足组有600例。采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等基本信息,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舌象特征信息,并做组间统计学比较。利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糖尿病足为因变量,以患者基本信息、血糖水平、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25个候选预测变量为自变量,应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建立并验证糖尿病足舌象临床预测模型。结果:经卡方检验,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斑舌、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老舌、瘦舌、点刺舌、齿痕舌、歪斜舌、白苔、黄苔、薄苔、剥苔、厚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ASSO回归分析,于上述19个变量中筛选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淡红舌、老舌、瘦舌、歪斜舌、薄苔、白苔、黄苔、剥苔和厚苔12个预测糖尿病足的预测因子,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老舌、瘦舌、歪斜舌、白苔、黄苔、厚苔、薄苔是糖尿病足的风险预测因子,基于这10个有效预测因子构建了糖尿病足患者的风险评估列线图。应用ROC曲线分析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糖尿病足风险的能力,结果训练集曲线下面积为0.9069,测试集曲线下面积为0.8994。结论:经过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并建模后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老舌、瘦舌、歪斜舌、白苔、黄苔、厚苔、薄苔。建立的列线图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警糖尿病足提供了新工具,便于医生或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方式来改善预后,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同时为舌象预警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利于中医治未病之既病防变理论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舌象 逻辑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水陆二仙丹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饶艳玲 孙勤国 黄威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得到水陆二仙丹有效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文献检索补充上述化...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得到水陆二仙丹有效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文献检索补充上述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进一步关联DKD在疾病数据库中的作用靶点。基于String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语言进行富集分析,建立复杂网络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验证关键蛋白表达,对水陆二仙丹治疗DKD的药效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结果 筛选得到水陆二仙丹中376个具有潜在DKD治疗作用的靶点。“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提示山柰酚、黄芪甲苷等是水陆二仙丹中发挥DKD治疗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常见通路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通路等有关。实验结果表明,水陆二仙丹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肾病蛋白和足突蛋白表达,降低p-PI3K/PI3K、pAkt/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水陆二仙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肾脏组织纤维化起到治疗DKD的作用,对DKD的治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药理学 水陆二仙丹
下载PDF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肥胖相关性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娟 张伟力 米旭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被广泛认同,而作为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有报道,肥胖患者中约40%出现蛋白尿[1]。以后有个案及临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被广泛认同,而作为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有报道,肥胖患者中约40%出现蛋白尿[1]。以后有个案及临床观察[2-4]均证实肥胖可引起肾脏损害。我们课题组一直对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很感兴趣,围绕肾小球上各种通道蛋白的定位和功能,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病理生理机制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肾脏疾病 肾脏损害 危险因素 通道蛋白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孙伟教授“温阳”、“护阴”法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12
作者 张悦 孙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复杂、进展快速、治疗棘手,主要发病机制为糖代谢异常出现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自噬等引起的各种微循环病理改变[1]。肾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复杂、进展快速、治疗棘手,主要发病机制为糖代谢异常出现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自噬等引起的各种微循环病理改变[1]。肾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足细胞损害出现长期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同时也预示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逐渐增加。传统西医以调整饮食方式配合降糖、降压、调节脂质代谢和离子紊乱、防治并发症等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主要发病机制 微量白蛋白尿 心脑血管事件 糖尿病肾病 糖代谢异常 肾小球滤过率 温阳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miR-122、miR-195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赵惠丰 申雅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627-633,共7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血清微小RNA-122(miR-122)和微小RNA-195(miR-19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98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为糖尿病合并甲亢组,选取同期收治的98例甲状...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血清微小RNA-122(miR-122)和微小RNA-195(miR-19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98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为糖尿病合并甲亢组,选取同期收治的9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另选本院同期98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22和miR-195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miR-122、miR-195水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 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血清miR-122、miR-195水平对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采用ROC曲线进行判断。结果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甲亢组患者血清miR-122、miR-195表达水平逐渐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FT 3、FT 4、TSH、HOMA-IR及miR-122、miR-195表达是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miR-122、miR-195水平与FT 3、FT 4、FBG、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TSH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22和miR-195联合诊断糖尿病合并甲亢的AUC显著大于miR-122单独诊断的AUC(Z=2.245,P=0.025)及miR-195单独诊断的AUC(Z=2.182,P=0.029)。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miR-122、miR-19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合并甲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微小RNA-122 微小RNA-195 诊断
下载PDF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4
作者 彭评志 梁春宏 刘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40例,分别给予匹伐他汀和瑞...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40例,分别给予匹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匹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瑞舒伐他汀组的80.00%(χ^(2)=4.114,P=0.043)。治疗3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FPG、2 hPG、HbA1c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匹伐他汀组FPG、2 hP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同期瑞舒伐他汀组(P<0.01);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匹伐他汀组TC水平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1),2组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IL-1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匹伐他汀组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或P<0.01)。匹伐他汀组与瑞舒伐他汀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vs.12.50%,χ^(2)=2.883,P=0.090)。结论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优于瑞舒伐他汀,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匹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肝主疏泄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思路与实践
15
作者 岳宗相 赵晓梅 +4 位作者 潘静 周显华 张春和 秦国政 祝之友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甲亢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甲亢归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肝脏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肝主疏泄的理论讨论甲亢与肝...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甲亢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甲亢归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肝脏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肝主疏泄的理论讨论甲亢与肝肾同源、天葵及任脉的关系,提出从疏肝益肾论治甲亢,兼顾天葵与任脉,以期进一步完善甲亢的中医诊疗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疏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临床思路 天癸 任脉
下载PDF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唐国华 李佩娟 +1 位作者 杨文铭 李治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57-661,共5页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临床表现不典型,引起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干扰因素多,是老年SCH临床诊疗的核心与挑战之一。不同国家对于老年SCH的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还未统一。本文旨在梳理老年SCH的诊断特点,并介绍老年SCH对...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临床表现不典型,引起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干扰因素多,是老年SCH临床诊疗的核心与挑战之一。不同国家对于老年SCH的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还未统一。本文旨在梳理老年SCH的诊断特点,并介绍老年SCH对于心脑血管、骨骼以及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目前治疗的现状、时机、获益及风险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老年SCH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老年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双周制剂-考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玲 李佳芮 +3 位作者 张志君 张文静 王迎春 宋春雨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192-195,共4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病程相对较长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发于老年患者,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患者健康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微血管发生病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该病需要及时控制病情的进... 2型糖尿病是一种病程相对较长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发于老年患者,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患者健康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微血管发生病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该病需要及时控制病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并无特效疗法,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值,而单一用药往往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的策略,一般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以期提高临床效果。且多数降糖药需要长期口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佳,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现有的药物已无法满足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需求,研发新型降糖药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考格列汀的出现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并综述双周制剂-考格列汀在中国2型糖尿病中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格列汀 双周制剂 2型糖尿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