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4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意外瘤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高血糖情况及变化分析
1
作者 张征 张炜 +2 位作者 张英 杜娟 邹大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73-1877,共5页
背景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是肾上腺意外瘤的常见亚型,但目前对于SCS患者高血糖与高皮质醇分泌的相关性分析及术后变化情况鲜有报道。目的 评价肾上腺意外瘤SCS患者高血糖的患病情况及其术后变化。方法 收集2010—2021年上海大学附属... 背景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是肾上腺意外瘤的常见亚型,但目前对于SCS患者高血糖与高皮质醇分泌的相关性分析及术后变化情况鲜有报道。目的 评价肾上腺意外瘤SCS患者高血糖的患病情况及其术后变化。方法 收集2010—2021年上海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诊治的124例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36例SCS患者(SCS组)、41例肾上腺腺瘤型库欣综合征患者(CSA组)及47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NAA组)行口服糖耐量检查(OGTT),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 Glu)、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 Ins),检测患者血皮质醇、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激素测值,将所得结果与53例受试者(对照组)进行比较。SCS组、CSA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SCS组、CSA组激素与糖代谢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SCS组、CSA组、NAA组、对照组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41.7%、51.2%、25.5%及24.5%。SCS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 hPIN)、AUCGlu及AUCIns均高于对照组(P<0.05),CSA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AUCIns及HOMA-IR均高于SCS组、NAA组及对照组(P<0.05),CSA组患者HbA1c、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PG)、2 hPIN及AUCGlu均高于NAA组、对照组(P<0.05)。剔除性别、年龄影响,SCS组患者HbA1c、2 hPPG与8:00、16:00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呈正相关(r=0.68,0.657,0.522,P<0.05;r=0.569,0.544,0.369,P<0.05),FPG与8: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434、P<0.05),AUCGlu与8:00、16: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397,0.409,P<0.05);CSA组患者HbA1c、FPG、2 hPPG、AUCGlu与8:00、16: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748,0.631,0.669,0.602,P<0.05;r=0.674,0.655,0.640,0.624,P<005),2 hPIN与8: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319,P<0.05)。SCS组、CSA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血皮质醇、尿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SCS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2 hPIN、AUCIns下降(P<0.05);CSA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FIN、2 hPIN、AUCGlu、AUCIns及HOMA-IR均下降(P<0.05)。SCS组、CSA组患者术后高血糖的患病率分为33.3%及39.0%。结论 SCS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升高,其原因与皮质醇的高分泌有关。手术治疗后高血糖情况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意外瘤 高血糖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和分型以及临床转归中的应用
2
作者 谭璐 陈涛 +2 位作者 高洪蛟 陈彦希 任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2-2599,共8页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因其便捷、安全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期望CCT能对PA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改善预后。目的 探究CCT对PA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方法 选取2020-10-01—2022-12-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接受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并登记的8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最终3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纳入EH组,247例PA患者分别纳入单侧醛固酮瘤(APA)组8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55例和未分型PA(u-PA)组111例。比较4组间差异并绘制CCT后各指标及联合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其次绘制CCT后各指标诊断APA和IHA亚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对APA和IHA的分型判断能力。最后根据术后临床结局将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分为3组:未缓解组11例、临床改善组27例和临床缓解组54例,比较3组间差异并判断CCT对APA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结果 CCT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对PA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1,95%CI=0.893~0.950),最佳截断值为11.7 ng/d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6.0%;CCT后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对PA也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868,95%CI=0.823~0.923),最佳截断值为2.8(ng/dL)/(mU/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和81.0%。CCT后PAC>17.0 ng/dL可协助诊断APA亚型,CCT后PAC<11.7 ng/dL同时ARR<2.8(ng/dL)/(mU/L)的患者可排除APA亚型。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7.2%患者经CCT后PAC<11.7 ng/dL,89.7%患者CCT后ARR<2.8(ng/dL)/(mU/L)均接近术后临床缓解水平(88.0%)。结论 CCT可全程用于PA患者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转归评价,CCT后PAC及CCT后ARR诊断P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7 ng/dL和2.8(ng/dL)/(mU/L),也可用于APA的分型判断以及术后生化缓解的判断。CCT前采血检验临床意义小,可适当简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单侧醛固酮瘤 醛固酮/肾素比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后代谢获益及预测因素分析
3
作者 楼媛 刘梦思 +5 位作者 田朝阳 杨帆 张子为 冯文焕 朱大龙 李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明确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术后代谢合并症改善情况,探究预测SCS术后代谢改善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确诊为肾上腺腺瘤型SCS患者144例,根据是否接受手术将其分为手术组(97例)和未手术组(47例);根据不同代谢结局将手术组中术前存... 目的 明确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术后代谢合并症改善情况,探究预测SCS术后代谢改善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确诊为肾上腺腺瘤型SCS患者144例,根据是否接受手术将其分为手术组(97例)和未手术组(47例);根据不同代谢结局将手术组中术前存在代谢合并症的65例患者再分为代谢改善组(44例)和代谢无改善组(21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前指标对SCS术后代谢获益的影响因素并得出回归方程,构建列线图评分模型,运用校准图和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及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手术组肾上腺肿瘤直径、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皮质醇、2 mg-DST皮质醇水平及女性、脂代谢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手术组,8∶00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手术组(P<0.05)。代谢改善组术前肾上腺肿瘤直径、1 mg-DST皮质醇水平、术前合并高血压病和合并2种及以上代谢合并症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代谢无改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上腺肿瘤直径、1 mg-DST皮质醇、合并2种及以上代谢合并症均为SCS术后代谢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评分模型预测SCS术后代谢改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0.5%,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手术治疗后SCS患者代谢结局存在异质性,联合肾上腺肿瘤直径、1 mg-DST皮质醇及是否合并2种及以上代谢合并症的列线图评分模型可预测其术后代谢改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切除术 代谢结局 预测因素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和库欣病激素分泌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振华 李储忠(综述) 张亚卓(审校)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病人长期高皮质醇会对身体各系统造成损害,现有的治疗手段存在局限性,激素控制率有待提高。即使病情即时得到控制,仍存在复发风险,需要终身监测激素指标。库欣病病人激素水平长期正常化目前仍旧是一个... 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病人长期高皮质醇会对身体各系统造成损害,现有的治疗手段存在局限性,激素控制率有待提高。即使病情即时得到控制,仍存在复发风险,需要终身监测激素指标。库欣病病人激素水平长期正常化目前仍旧是一个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群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基于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密切联系,可以大胆推测肠道微生物群与库欣病的关联。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库欣病病人激素水平的关系有助于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思路。本文综述库欣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肠道微生物群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物群与库欣病病人激素分泌的关系,介绍该领域的最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病 胃肠道微生物群 皮质醇
下载PDF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肾上腺醛固酮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5
作者 常钰朋 耿茜茜 +6 位作者 火睿 孙侃 常向云 李军 朱凌云 董玉洁 罗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0-1486,共7页
背景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 背景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协助鉴别APA。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APA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P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收集2012—2022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病理回报为单侧肾上腺肿物患者493例,根据APA和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诊断标准,最终纳入APA组155例,无功能腺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113例。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资料等。按照GFR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GFR与APA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准度,Hosmer-Lemeshow检测模型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与临床获益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按照GF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Q1~Q4组),Q1组:≥107.4 mL·min^(-1)·(1.73 m^(2))^(-1)(n=67),Q2组:99.7~107.3 mL·min^(-1)·(1.73 m^(2))^(-1)(n=67),Q3组:88.6~99.6 mL·min^(-1)·(1.73 m^(2))^(-1)(n=67),Q4组:≤88.5 mL·min^(-1)·(1.73 m^(2))^(-1)(n=67),各组APA发生率分别为47.8%(32/67)、53.7%(36/67)、58.2%(39/67)、71.6%(48/67)。Logistic回归趋势性检验提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60mmHg(OR=5.209,95%CI=2.531~10.720)、高血压病程≥59个月(OR=4.326,95%CI=1.950~9.595)、血钾<3.25 mmol/L(OR=4.714,95%CI=2.046~10.860)、GFR[Q4组:≤88.5 mL·min^(-1)·(1.73 m^(2))^(-1)](OR=4.106,95%CI=1.492~11.300)、基础血浆醛固酮>13.42 ng/dL(OR=8.756,95%CI=4.320~17.749)为A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根据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6),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898,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χ^(2)=14.059,P=0.080)。预测概率阈值在0.10~0.90时该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能。结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基于收缩压、高血压病程、血钾、GFR四分位分组、基础血浆醛固酮5种因素构建的APA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识别APA,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肾小球滤过率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降压药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试验的影响
6
作者 吴锡 任艳 +1 位作者 田浩明 陈涛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内分泌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以高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和被抑制的肾素为特征,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在3%~32%之间 [1-2] 。早期筛查出PA患者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及管理可以降低患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内分泌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以高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和被抑制的肾素为特征,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在3%~32%之间 [1-2] 。早期筛查出PA患者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及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2016年,内分泌科临床实践指南明确承认PA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呼吁医生大幅加强对有PA风险的高血压患者的筛查 [3] 。1981年,Hiramatsu等 [4] 使用ALD与血浆肾素活性(PRA)比值作为筛查指标,在348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现了9例醛固酮瘤的患者。此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逐渐成为了PA筛查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100%和61%~100% [1-5] 。但ARR可能受到各种影响,包括受试者的体位变化、取样方案的差异、实验室分析、检测方法、药物等众多因素,从而导致ARR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而进行PA筛查的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已服用了降压药,在临床实践中,停用降压药往往不可行,并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采用ARR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PA的筛查,需要考虑降压药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ARR的影响,本文主要就降压药对ARR的影响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降压药 醛固酮 肾素
下载PDF
PET/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功能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徐成伟 周福林 +1 位作者 黄勇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的68Ga-Pentixafor PET/CT核素显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优势侧功能定位以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重庆... 目的:探讨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的68Ga-Pentixafor PET/CT核素显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优势侧功能定位以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PA的66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及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in sample,AVS),且行腹腔镜下单侧或部分肾上腺切除术,分析比较PET/CT和AVS对PA分侧诊断的符合率;根据术后随访血压、用药改善情况及血钾水平,判断PET/CT对PA优势侧功能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及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对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手术患者中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63例、部分肾上腺切除术3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有腺瘤58例、增生8例,PET/CT和AVS对PA分侧诊断的符合率83.3%(55/66);以术后临床获益为标准,PET/CT对PA优势侧功能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88.14%(52/59),AVS对PA优势侧功能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3.22%(55/59);术后治愈患者病灶SUVmax[14.70(8.75~19.45)]要高于术后好转患者[10.90(6.65~1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术前病灶SUVmax与术后醛固酮降低值、术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比(aldosterone-to-renin ratio,ARR)降低值和术后血钾升高值呈正相关(r=0.267、0.365、0.392,P=0.034、0.003、0.001)。结论:靶向CXCR4的68Ga-Pentixafor PET/CT对PA优势侧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与AVS接近,但更具有可重复、无创等优势;病灶SUVmax越高,术后临床获益越明显,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肾上腺静脉取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脏损害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8
作者 焦慧 赵絮影 顾云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病变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A患者更易发生肾脏损伤。本文将对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病变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A患者更易发生肾脏损伤。本文将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肾脏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危险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脏损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与无功能腺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王薇 王佳宁 +3 位作者 虞巍 朱赛楠 高莹 张俊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总结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特点,为临床更好地识别肾上腺性CS的高凝状态,预防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至2019... 目的:总结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特点,为临床更好地识别肾上腺性CS的高凝状态,预防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出院诊断为肾上腺性CS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体重指数、性别、出院时间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肾上腺性CS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29.22±3.39)s vs.(31.86±3.63)s,P<0.001;(10.67±1.08)s vs.(10.96±0.84)s,P=0.008],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皮质醇节律的曲线下面积与PT、APTT呈显著负相关,与FDP、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皮质醇曲线下面积增大、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CS患者发生高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上腺性CS患者较无功能肾上腺腺瘤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因此,对于肾上腺性CS患者,尤其是高皮质醇水平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患者,需要关注其高凝状态及血栓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 血液凝固 皮质醇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4 F MPA1导管经右肘静脉完成双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附51例报道
10
作者 李庆安 王清鹤 +7 位作者 余铭 李禄洪 温俊伟 沈双玉 褚佳丽 吴俊霞 靳怡 李元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2根4F MPA1导管经右肘静脉行双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术(AV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需行AVS的5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采用2根4F MPA1导管(其中1根塑形成猪尾形)经右肘静... 目的 探讨2根4F MPA1导管经右肘静脉行双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术(AV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需行AVS的5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采用2根4F MPA1导管(其中1根塑形成猪尾形)经右肘静脉行双侧同步AVS。统计选用导管、双侧肾上腺静脉同步采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右肾上腺静脉均使用4 F MPA1导管,左肾上腺总干静脉、左肾上腺中央静脉均使用经特殊塑形的4 F MPA1导管。双侧同步AVS成功率为92.2%(47/51)。发生1例(1.96%)肾上腺血肿。结论 经右肘静脉使用2根4 F MPA1导管行双侧同步AVS,导管选择及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行,但因样本量小,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F MPA1导管 右肘静脉 肾上腺静脉采血 同步采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赵博 李琦 +4 位作者 朱亚宏 管晓东 尹芬 任凯斌 沈思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肾上腺静脉取血(AVS)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的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PHA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和AVS检查,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MSCT和AVS对PHA定位、分型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肾上腺静脉取血(AVS)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的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PHA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和AVS检查,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MSCT和AVS对PHA定位、分型诊断价值和对病灶大小的检出率。结果:117例PHA患者中,左侧病变37例,右侧病变28例,双侧病变52例;醛固酮瘤(APA)48例,双侧肾上腺增生(BAH)69例;65例单侧病变中病灶直径<1 cm有21例,1~2 cm有19例,>2 cm有25例。MSCT检出左侧病变21例,右侧病变19例,双侧病变33例;AVS检出左侧病变35例,右侧病变25例,双侧病变51例。MSCT对PHA定位的准确率为62.39%,低于AVS的94.87%(χ^(2)=36.728,P<0.001)。AVS检出病灶直径<1 cm的符合率高于MSCT(P<0.05),但两组1~2 cm、>2 cm检出的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MSCT检出APA 33例,检出BAH 58例,AVS检出APA44例,检出BAH 6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6.879,均P<0.05)。MSCT诊断PHA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68.75%、84.06%、77.78%、75.00%、79.45%和0.535,AVS诊断PHA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91.67%、97.10%、94.87%、95.65%、94.37%和0.893,其中AV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SCT(均P<0.05)。结论:AVS较MSCT对PHA患者的定位、分型诊断价值更高;但单侧病灶直径>2 cm时MSCT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不进行A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肾上腺静脉取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定位 诊断价值 分型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胡婷英 陈茜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拟定,降低PA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3例PA患者,评估所有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拟定,降低PA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3例PA患者,评估所有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不同资料特征PA患者的MUIS评分,重点分析PA患者疾病不确定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估,83例PA患者的MUIS评分为(89.73±8.60)分;不同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焦虑及家庭月人均收入PA患者的MUI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性别、工作状况、宗教信仰、合并糖尿病、独居PA患者的MU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受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社会支持低下、焦虑及教育程度低(P<0.05)。结论PA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中高水平,受教育程度低、社会支持低下、焦虑及家庭月人均收入低均是P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指定相应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库欣病机制新认识
13
作者 周薇薇 郑思畅 王卫庆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ACTH细胞腺瘤即库欣病,占垂体肿瘤的15%,发病率为1.6例/百万人,肿瘤通常较小(约6 mm)[1-3]。ACTH细胞腺瘤可致高皮质醇血症,约占库欣综合征的70%。成人ACTH细胞腺瘤的诊断年龄...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ACTH细胞腺瘤即库欣病,占垂体肿瘤的15%,发病率为1.6例/百万人,肿瘤通常较小(约6 mm)[1-3]。ACTH细胞腺瘤可致高皮质醇血症,约占库欣综合征的70%。成人ACTH细胞腺瘤的诊断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10倍;儿童罕见,只占所有ACTH细胞腺瘤的10%,未见性别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致密颗粒型 稀疏颗粒型 Crooke细胞
原文传递
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身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蒋培琴 徐雯莉 丰青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5期5-8,共4页
调查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身心功能状况,研究其临床特点与身心状况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相应的心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1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库欣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评估、生化指标检测及问... 调查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身心功能状况,研究其临床特点与身心状况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相应的心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1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库欣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评估、生化指标检测及问卷调查,比较活动期及缓解期患者临床特点、身心健康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活动期和缓解期库欣综合征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在临床指标上(收缩压、舒张压、血钾、8am-F、UFC、FBG、PBG、HDL)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较低,在身心功能状态中显示有差异性,两组患者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测量等项目的普遍性及单项得分均较低。研究发现,库欣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受疾病病情的影响,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身心状态较差,生活质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增多 躯体状况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vWF、sICAM-1的变化及诊断学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健 刘雯馨 +1 位作者 兰翠霞 王江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PA患者80例作为PA...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PA患者80例作为PA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性别、年龄、血压水平相匹配的80例EH患者作为EH组。比较两组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尿酸、肌酐、vWF、sICAM-1、24 h尿蛋白、尿蛋白排泄率(UAER)、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WF、sICAM-1单独及联合检测PA、EH的诊断效能。结果PA组vWF、sICAM-1、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高于EH组(P<0.05)。两组患者UA、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组24 h尿蛋白、UAER、LVMI高于EH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A组患者vWF水平与ARR、24 h尿蛋白、UAER和LVMI均呈正相关(r=0.617、0.485、0.539和0.476,均P<0.05)。PA组患者sICAM-1与ARR、24 h尿蛋白、UAER、LVMI均呈正相关((r=0.584、0.511、0.520和0.43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WF、sICAM-1联合应用诊断PA、E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97.28%(95%CI:0.882,0.963)、特异性90.11%(95%CI:0.874,0.931)、曲线下面积为0.957(95%CI:0.748,0.973)。结论PA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较EH患者更加严重,vWF、sICAM-1在鉴别诊断PA与EH病因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与患者出现肾素-醛固酮系统紊乱、靶器官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醛固酮 肾素
下载PDF
肾上腺静脉采血中血管识别与流程优化
16
作者 侯磊 董永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肾上腺静脉识别要点及对肾上腺静脉采血操作流程优化的探索,进一步提高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效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3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行AVS的80例患者资料,对...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肾上腺静脉识别要点及对肾上腺静脉采血操作流程优化的探索,进一步提高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效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3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行AVS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数字减影图片分析,同时总结操作流程经验。结果对右侧肾上腺静脉鉴别从副肝静脉干扰到肾背膜静脉验证总结识别经验。左侧肾上腺静脉识别以鉴别膈静脉为要点。操作流程从穿刺方案、置管顺序、导管改造到抽血方法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探索,采血成功率达到96%。结论通过总结肾上腺静脉识别要点以及优化操作流程提高了采样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静脉采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库欣综合征核心基因与互作miRNA
17
作者 党春晓 刘鹏飞 +3 位作者 王鼎 郝迎新 刘金星 于潇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库欣综合征(CS)的核心基因及通路,并预测其相互作用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小分子药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CS基因芯片数据集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分析、核...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库欣综合征(CS)的核心基因及通路,并预测其相互作用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小分子药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CS基因芯片数据集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分析、核心基因筛选,预测互作miRNA及小分子药物并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并预测出479个互作miRNA,相关通路集中在PI3K-Akt、cAMP、CS及MAPK信号通路等,奥那司匹、拉帕替尼是较为显著的小分子药物。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参与CS发生发展的前5条信号通路、10个核心基因及479个互作miRNA,并预测出奥那司匹、拉帕替尼等小分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生物信息学 核心基因 MIRNA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蒋怡然 王卫庆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61-265,共5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形式,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不良心血管结局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进展,发现驱动醛固酮合成的基因胚系和体系突变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将阐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机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形式,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不良心血管结局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进展,发现驱动醛固酮合成的基因胚系和体系突变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将阐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机制及基于机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基因突变 醛固酮产生细胞簇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知柏地黄丸辅治女童中枢性性早熟临床观察
19
作者 王亚君 琚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辅治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醋酸曲普瑞林及生长激素治疗,试验组加用知柏地黄丸。结果:治疗后两组乳核直径、子宫容积、卵巢均减小(P<0.05),试验组...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辅治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醋酸曲普瑞林及生长激素治疗,试验组加用知柏地黄丸。结果:治疗后两组乳核直径、子宫容积、卵巢均减小(P<0.05),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均降低(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长速度、骨龄增长/年龄增长明显减缓(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辅治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知柏地黄丸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20
作者 柳明 王和西 +2 位作者 聂东梓 徐成伟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患者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单侧肾上腺腺瘤(... 目的: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患者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单侧肾上腺腺瘤(unilateral adrenal adenoma,UAA)所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CS)患者119例和PBMAH患者34例的临床表现、代谢相关疾病、激素分泌水平和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通过与UAA患者比较以分析PBMAH的临床特征,同时比较PBMAH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表现、代谢性疾病、激素分泌水平等变化情况以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PBMAH的疗效。结果:PBMAH患者与UAA患者临床特征有较明显差异。PBMAH组诊断时平均年龄为(49.8±13.1)岁,明显高于UAA组的(43.0±11.6)岁(P=0.016);PBMAH组男女发病率相似,而UAA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PBMAH患者主要表现为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ubclinical Cushing’s syndrome,SCS)(55.9%),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最为常见。在激素分泌水平方面,PBMAH组皮质醇增高水平明显低于UAA组,尤其是16:00、24:00血清皮质醇和24 h尿游离皮质醇;10例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并对其行基因检测提示ARMC5基因突变。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大结节样增生,而UAA患者多为单侧单发腺瘤。治疗方面,SCS PBMAH患者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临床缓解率高(100%),而伴库欣貌的PBMAH患者单侧切除术后临床缓解率为50%,16.7%的患者缓解后复发。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双侧肾上腺手术(100%)。结论:PBMAH是一个家族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较高,常表现为SCS,多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首发症状。PBMAH伴SCS患者建议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术,伴有明显CS症状患者建议行一侧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单侧肾上腺腺瘤 双侧肾上腺切除术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