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LRP6调节miR-31-5p/HMGA1轴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许峥嵘 任卫东 +3 位作者 谷君 张志英 邓文娟 左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分析circLRP6调节miR-31-5p/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轴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si-NC组、高糖+si-circLRP6组、高糖+si-circLRP6+miR-NC组、高糖+si-ci... 目的分析circLRP6调节miR-31-5p/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轴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si-NC组、高糖+si-circLRP6组、高糖+si-circLRP6+miR-NC组、高糖+si-circLRP6+miR-31-5p inhibitor组、高糖+si-circLRP6+miR-31-5p inhibitor+si-NC组、高糖+si-circLRP6+miR-31-5p inhibitor+si-HMGA1组,对照组置于含5.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内培养,其余各组置于含2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内培养,并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相应质粒转染至HK-2细胞内,实时定量PCR测定细胞circLRP6、miR-31-5p、HMGA1 mRNA水平,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HMGA1、Bax、Bcl-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31-5p与circLRP6、HMGA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circLRP6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IL-6、TNF-α、LDH、MDA、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si-circLRP6组HK-2细胞增殖抑制率、IL-6、TNF-α、LDH、MDA、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高糖+si-circLRP6组相比,高糖+si-circLRP6+miR-31-5p inhibitor组HK-2细胞增殖抑制率、IL-6、TNF-α、LDH、MDA、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高糖+si-circLRP6+miR-31-5p inhibitor组相比,高糖+si-circLRP6+miR-31-5p inhibitor+si-HMGA1组HK-2细胞增殖抑制率、IL-6、TNF-α、LDH、MDA、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miR-31-5p与circLRP6、HMGA1均具有靶向关系。结论沉默circLRP6可能通过上调miR-31-5p,抑制HMGA1表达,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肾小管 circLRP6 miR-31-5p 高迁移率族蛋白A1
下载PDF
萝卜硫素通过调节ALOX5/NF-κB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糖酵解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
2
作者 乌日娜 丁海东 +2 位作者 常宏 孙娜娜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葡萄糖(HG)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诱导体外DN模型。将HK-2细胞分为如下组:正常糖(NG)组、HG组、HG+SFN(3 mmol/L)组、HG+ALOX5组、HG+SFN(3 mmol/L)+ALOX5组、HG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葡萄糖和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和乳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LOX5、NF-κB以及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使用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小鼠模型,DN小鼠给与SFN(0.5 mg/kg)治疗;检测小鼠各项生化指标,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巨噬细胞中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LOX5是SFN治疗DN的靶基因。与HG组相比,SFN处理增强HK-2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P<0.05);同时,SFN处理抑制HG诱导的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弱巨噬细胞介导的HK-2细胞损伤(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FN抑制ALOX5和NF-κB的表达(P<0.05);小鼠实验结果显示,SFN治疗改善DN小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肾组织中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FN通过抑制ALOX5/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糖酵解从而改善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糖尿病肾病 巨噬细胞 糖酵解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健脾安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肾纤维化进程延缓作用研究
3
作者 彭斌 熊玮 高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目的评价健脾安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肾纤维化进程的延缓作用研究。方法收集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患者均于2019年2月—2021年8月来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就诊,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 目的评价健脾安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肾纤维化进程的延缓作用研究。方法收集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患者均于2019年2月—2021年8月来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就诊,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治疗,并调节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口服贝那普利片,5~10 mg/次,1次/d,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增加。观察组共纳入59例患者,其治疗方案是西药常规+健脾安肾汤。两组患者分别治疗14 d。比较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积分变化、血糖指标(FPG和HbA1c)、肾功能指标(尿微量蛋白、BUN和Scr)、肾纤维化因子指标(TGF-β1、TSP-1和TIMP-1)。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1.53%,对照组治疗疗效为80.36%,对照组治疗疗效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水肿、夜尿频多、肢体酸软、周身乏力、苦干舌燥和心内烦热等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P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PG和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BUN和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TSP-1和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安肾汤可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西药联合使用效果更加,在降低尿白蛋白含量,降低血清TGF-β1、TSP-1和TIMP-1水平,延缓肾纤维进程,保护残余肾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安肾汤 气阴两虚型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肾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血清肾胺酶、尿调节素、可溶性尿激酶受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孟莉 舒丽红 +1 位作者 周振科 范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肾胺酶(RNLS)、尿调节素(UMOD)、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糖尿病肾损伤病人为糖尿病肾损伤组,按24 h尿... 目的探究血清肾胺酶(RNLS)、尿调节素(UMOD)、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糖尿病肾损伤病人为糖尿病肾损伤组,按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9例)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32例),选取66例糖尿病病人为单纯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采用尿素酶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氧化酶法检测肌酐(Cr)和尿酸(U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RNLS、UMOD、suPAR的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RNLS、UMOD、suPAR与UREA、Cr、UA以及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NLS、UMOD、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病人发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糖尿病肾损伤组、单纯糖尿病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UREA、Cr、UA、suPAR水平[(133.56±42.68)ng/L,(66.48±17.13)ng/L比(34.15±8.2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RNLS[(28.62±7.61)mg/L,(35.47±9.29)mg/L比(42.81±13.24)mg/L]、UMOD水平[(64.28±16.82)g/L,(119.45±28.65)g/L比(139.82±32.84)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肾损伤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P<0.05)。糖尿病肾损伤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病人血清RNLS[(26.28±6.69)mg/L比(31.18±8.34)mg/L]、UMOD水平[(51.26±14.41)g/L比(78.65±19.49)g/L]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均显著降低(P<0.05),suPAR水平[(151.96±48.03)ng/L比(113.27±36.81)ng/L]显著升高(P<0.05)。RNLS、UMOD与UREA、Cr、U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及24 h尿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suPAR与UREA、Cr、U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及24 h尿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NLS、UMOD、suPAR三项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0.88显著高于RNLS、UMOD单项检测的AUC(0.81、0.83)(P<0.05),而与suPAR 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损伤病人血清RNLS、UMOD、suPAR水平呈异常表达,且三项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病人发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受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尿素氮 肌酸酐 肾胺酶 尿调节素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miR-144/Nrf2/ARE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郭学军 陈苑 高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G)-Rg1通过微小RNA(miR)-144/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对糖尿病(DM)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二甲双胍(MET)组(100 mg/kg MET)组、G-Rg1-L(10 mg/kg G-...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G)-Rg1通过微小RNA(miR)-144/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对糖尿病(DM)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二甲双胍(MET)组(100 mg/kg MET)组、G-Rg1-L(10 mg/kg G-Rg1)组、G-Rg1-H(30 mg/kg G-Rg1)组、G-Rg1-H+mimics NC组、G-Rg1-H+miR-144 mimics组、G-Rg1-H+miR-144 mimics+Nrf2激活剂(Hesperin组(10 mg/kg Hesperin)各10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及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构建DM模型,并灌胃相应剂量MET或G-Rg1,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mimics NC、miR-144 mimics慢病毒液,腹腔注射相应剂量Hesperin,control组、model组灌胃、尾静脉及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共为期8 w。血糖测试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肝功能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二者含量;苏木素-伊红(HE)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及糖原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印迹分析肝组织中miR-144、血红素加氧酶(HO)-1及Nrf2 mRNA及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4与Nrf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比,model组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MDA水平、肝组织病理程度、miR-144表达显著增加,SOD含量、糖原数量、HO-1及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model组比,MET组、G-Rg1-L组、G-Rg1-H组FBG、ALT、AST、MDA水平、肝组织病理程度、miR-144表达显著减少,SOD含量、糖原数量、HO-1及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ET组与G-Rg1-H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G-Rg1-H组比,G-Rg1-H+miR-144 mimics组FBG、ALT、AST、MDA水平、肝组织病理程度、miR-144表达显著增加,SOD含量、糖原数量、HO-1及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G-Rg1-H+miR-144 mimics组比,G-Rg1-H+miR-144 mimics+Hesperin组FBG、ALT、AST、MDA水平、肝组织病理程度、miR-144表达显著减少,SOD含量、糖原数量、HO-1及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Nrf2是miR-144的潜在靶基因。结论G-Rg1通过抑制miR-144表达来激活Nrf2/ARE通路,改善DM大鼠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4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 糖尿病 肝损伤
下载PDF
中药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nephrin、podocin 水平、巨噬细胞M1表型及VEGF蛋白的作用
6
作者 李会玉 孔青 郝彦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nephrin、podocin水平、巨噬细胞M1表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剩余40只进行糖尿病足模型建立,建模成功后40只大鼠按随机... 目的研究中药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nephrin、podocin水平、巨噬细胞M1表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剩余40只进行糖尿病足模型建立,建模成功后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健康组、模型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0.50、0.75、1.00 g/kg灌胃。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足部病理形态,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ephrin、podocin表达,多重免疫荧光检测伤口组织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数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应用ImageJ 1.46医学图像分析糖尿病足大鼠溃疡面积。结果模型组肾小球萎缩,基底膜增厚,有炎性细胞浸润,足部炎症细胞较多,新生胶原纤维组织较薄,且排列疏松、不规律,管腔较少;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有所改善。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podocin、VEGF、HIF-1α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各剂量组nephrin、podocin、VEGF、HIF-1α水平显著升高,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M1型巨噬细胞显著减少、M2型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促进VEGF/HIF-1α表达,使巨噬细胞向M1极化,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提高nephrin/podocin表达水平,减轻由糖尿病足导致的肾脏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足 NEPHRIN PODOCIN 巨噬细胞M1表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7
作者 马海军 彭霞 +1 位作者 王金梁 徐家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慢性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2例)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组(36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慢性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2例)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组(36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清晨取其粪便样本进行肠道细菌检测,测定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测定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CD3^(+)、CD4^(+)、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3组乳酸菌数、酵母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大肠杆菌数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数、真杆菌数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3组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脏疾病组IgG、CD3^(+)、CD4^(+)、CD4^(+)/CD8^(+)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而IgA、IgM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数与IgG、CD3^(+)、CD4^(+)、CD4^(+)/CD8^(+)呈正相关,与IgA、IgM呈负相关(P<0.05);双歧杆菌数和真杆菌数与IgA、IgM呈正相关,与IgG、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分布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参与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可为疾病防治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肠道菌群 体液免疫指标 细胞免疫指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赵欣 王博超 甘营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由2型糖尿病引发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其中53例遵医嘱服用黄葵胶囊和达格列净降糖药物为观察组,另53例仅服用达格列净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由2型糖尿病引发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其中53例遵医嘱服用黄葵胶囊和达格列净降糖药物为观察组,另53例仅服用达格列净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内分泌相关激素水平、身体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血管生成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Scr、UAE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血管生成素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疲劳乏力、四肢水肿、腰膝酸痛肿胀、四肢发冷、四肢麻木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低血压和尿路感染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达格列净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下载PDF
SPECT肾动态显像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中的价值
9
作者 方莉 许梦苗 +2 位作者 何光远 赵骏 范光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以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起始时间自2019年1月开始,拟定相关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至2023年6月截止,将纳入患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 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以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起始时间自2019年1月开始,拟定相关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至2023年6月截止,将纳入患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量组26例;正常组26例;大量组28例,均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测,分析患者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正常组与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比正常组、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高(P均<0.05)。微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9.15±15.47)ml/min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3.19±13.54)ml/min低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t=2.8287,P=0.0066)。结论 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过程中,以SPECT肾动态显像预测价值显著,能够作为早期预测肾脏功能损伤重要手段,协助医师了解患者疾病进展程度,便于开展对应措施进行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SPECT肾动态显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脂肪酸结合蛋白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0
作者 张震英 田春雨 +2 位作者 赵乐 闫小艺 郑继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2型糖尿病(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眼科医院收治的T2DM病人145例,其中单纯T2DM病人84... 目的分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2型糖尿病(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眼科医院收治的T2DM病人145例,其中单纯T2DM病人84例168眼(T2DM组),伴干眼症病人61例122眼(T2DM伴干眼症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100眼作为对照组。T2DM伴干眼症病人又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17例)、重度组(15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和泪液中SFRP-5、FABP4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病人干眼症发生的因素。结果T2DM伴干眼症组、T2DM组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6.09±8.37、135.72±9.26比158.34±9.45,28.85±5.13、58.27±6.14比45.18±5.92),T2DM伴干眼症组低于T2DM组(P<0.05);T2DM伴干眼症组、T2DM组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0.63±6.59、58.27±6.14比45.18±5.92,15.91±3.76、10.28±3.58比7.72±3.29),T2DM伴干眼症组高于T2DM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68.29±7.15、95.54±8.34比131.82±9.02,12.83±4.62、24.72±5.49比39.56±5.18)、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84.56±6.83、73.18±6.94比61.93±6.27,25.64±4.19、17.15±3.86比10.16±3.47)及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积分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与泪液SFRP-5水平呈正相关,血清与泪液FABP4水平也呈正相关(P<0.05)。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与OSDI积分均呈负相关,与BUT、SIT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与OSDI积分均呈正相关,与BUT、SIT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是影响T2DM病人干眼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而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FRP-5在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中均低表达,FABP4均高表达,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干眼病 血清 眼泪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脂肪酸结合蛋白4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章琴 金煜 金一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中药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连续用药4周,评价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肾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VS75.5%,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肾动脉和叶间动脉PSV(收缩期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叶间动脉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均P<0.05);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肾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腑降浊解毒汤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肯定,有益于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银杏达莫注射液 通腑降浊解毒汤 肾功能 肾血流动力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叶玉燕 王鹏 +1 位作者 方霞 杨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60-63,71,共5页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Wi...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成功制备DN模型后,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达格列净1mg/(kg·d)灌胃;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达格列净10mg/(kg·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干预12周。比较各组大鼠的肾功能指标、肾脏病理组织变化、p-AMPK和p-mTOR蛋白表达、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结果 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定量、p-mTOR蛋白表达、COLⅠ、COLⅣ和F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p-mTOR蛋白表达、COLⅠ、COLⅣ和FN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p-mTOR蛋白表达、COLⅠ、COLⅣ和FN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DN大鼠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肾病 肾脏保护 AMPK/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两种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
13
作者 冀鹏飞 高延庆 +1 位作者 任雁鹏 刘晓丹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眼)和强化组(30例42眼),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3+按需治疗(PRN)给药方案,强化组予以5+PRN给药方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以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黄斑中心凹厚度(FT)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神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分别为(2.40±0.80)次、(1.12±0.30)次,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10±1.00)次、(1.97±0.6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患眼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分别为(5.06±0.82)个、(7.83±1.21)个、(10.20±3.14)个,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30±0.77)个、(5.64±1.30)个、(8.96±2.5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患眼BCVA提高>10个字母患眼占66.67%,明显多于常规组的4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患眼FT分别为(276.25±83.40)μm、(242.34±77.59)μm,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5.86±56.04)μm、(296.27±53.0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神经纤维长度、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珠单抗3+PRN、5+PRN给药方案可安全治疗DME,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影响,而在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给药次数、药物经济性方面,5+PRN给药方案作用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视觉功能 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角膜神经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2对2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李雪倩 禚映辰 +1 位作者 李婷 陈珂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1-334,33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2(CXCL12)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单纯T2DM患者90例为单纯T2DM组(A组),选取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为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B组),同时体检健康...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2(CXCL12)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单纯T2DM患者90例为单纯T2DM组(A组),选取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为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B组),同时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血压、糖脂及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血清VEGF、CXCL12水平。分析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VEGF、CXCL12对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VEGF和CXCL12水平升高(均P<0.05)。与A组比较,B组上述指标水平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FBG、Scr、VEGF、CXCL12是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VEGF、CXCL12与TC、FBG、Scr呈正相关(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CXCL12对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血清VEGF、CXCL12在单纯T2DM和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水平均升高,且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水平更高。两者对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XC配体12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维生素B_(12)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及注射用腺苷钴胺注射足三里治疗DSPN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15
作者 史晓伟 裴文丽 +5 位作者 连琯 张定华 王转弟 张梅娟 陈文英 刘存蓉 《中医研究》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评价维生素B_(12)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及注射用腺苷钴胺注射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将180例DSPN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3... 目的:评价维生素B_(12)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及注射用腺苷钴胺注射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将180例DSPN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3组均给予个体化治疗调控血糖、血压、体质量,以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案。A组:基础治疗+维生素B_(12)注射液,0.5 mg/次,隔日1次,双侧足三里注射。B组:基础治疗+甲钴胺注射液,0.5 mg/次,隔日1次,双侧足三里注射。C组:基础治疗+注射用腺苷钴胺,1.5 mg/次,隔日1次,双侧足三里注射。6 d为1个疗程,3组均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3组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药物经济学差别。结果:A组显效5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33%(59/60);B组显效5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0%(57/60);C组显效5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33%(56/60)。3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3组SCV、MC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成本最低的A组为参照,与A组对比,B组和C组疗效降低的同时,成本却在增加。药品费用下降10%后,B组90%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l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与其ICER对比,C组90%ICER与其ICE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疗效相当的情况下,A组成本最低。结论:维生素B_(12)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及注射用腺苷钴胺注射足三里治疗均能改善DS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疗效相当,其中维生素B_(12)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稳定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变 穴位注射 神经传导速度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蒋飞霞 黄炫赓 +5 位作者 黄济华 张薇 李郭乔 宁候发 余博先 苏宏业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n=178)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1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n=178)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120)。采用二两馒头餐后30min净增C肽与葡萄糖比值(ΔC肽30/ΔG30)和30min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Δ胰岛素30/ΔG30)评估早期阶段胰岛分泌功能;采用二两馒头餐后120min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正后的C肽和胰岛素AUC(C肽_(AUC)/G_(AUC)、胰岛素_(AUC)/G_(AUC))评估总的β细胞分泌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餐后60min C肽、120min C肽、ΔC肽30/ΔG30、C肽_(AUC)/G_(AUC)均显著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ΔC肽30/ΔG30和C肽_(AUC)/G_(AU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尿酸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升高、C肽_(AUC)/G_(AUC)降低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17
作者 黄丹 罗振中 +5 位作者 卢俊 肖凡 周斌 彭盛亮 于福平 唐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根据对腹部注射紫杉醇制取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后实施腹部注射白藜芦醇,以评价其对于紫杉醇引起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的雄性成年SD大鼠共计50只,将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任意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 目的:根据对腹部注射紫杉醇制取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后实施腹部注射白藜芦醇,以评价其对于紫杉醇引起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的雄性成年SD大鼠共计50只,将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任意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是P组、R+P组、LY+R+P组、R组和C组,制取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腹部注射白藜芦醇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心理学数据显示,在T 1,T 2时段,与C组比较,P组与LY+R+P组MWT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MWT上升(P<0.05),LY+R+P组MWT降低(P<0.05);与R+P组比较,LY+R+P组MWT降低(P<0.05)。与此同时,在T 1,T 2时段,与C组比较,P组与LY+R+P组的TWL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TWL上升(P<0.05),LY+R+P组TWL降低(P<0.05);与R+P组比较,LY+R+P组TWL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激活PI3K/Akt转录因子下,有效缓解了纹状体内线粒体损伤,继而有效预防紫杉醇所引起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白藜芦醇
下载PDF
环状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汤绍芳 何庆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环状RNA(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发展的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环状RNA(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分子,有可能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也有望成为治疗DR、DKD和DPN的分子工具。因此,该文就circRNA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生物学作用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与糖尿病肾脏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陈逸青 应瑞雪 +2 位作者 艾李雅 陈福华 代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3-68,93,共7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肌少症与糖尿病肾脏病(DKD)不同分期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238例,根据患者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以及肾功能分为正常蛋...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肌少症与糖尿病肾脏病(DKD)不同分期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238例,根据患者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以及肾功能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以及终末期肾病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临床信息的采集,同时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肌少症的评估。采用t检验或方差检验对4组患者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T2DM患者DKD与肌少症的关系。结果 DKD程度的加重,肌少症比例显著的增加。躯体功能方面,DKD越严重,SPPB分值越低。但在肌肉量、肌肉力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另外DKD严重程度还与年龄、病史时间、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的增加有关。另外,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肾病均为T2DM肌少症以及躯体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质指数为T2DM患者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随着DKD的加重,T2DM患者并发肌少症的比例明显升高,DKD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故积极控制T2DM患者血糖以及防治慢性并发症有利于早期预防肌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肌肉减少症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4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赵小芹 黄萍 +3 位作者 王鑫蕾 孙燚 王心薇 顾云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及其作为DN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T2DM患者218例及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及其作为DN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T2DM患者218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名,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身高、体质量、腰围、糖尿病病程等,计算BMI;收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采用ELISA测定血清FABP4水平;采用联合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方程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尿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计算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73 m^(2))、轻度肾功能不全组(eGFR 60~<90 mL/min/1.73 m^(2))和中度肾功能不全组(eGFR 30~<60 mL/min/1.73 m^(2));根据UACR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UACR 30~<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采用回归分析评估FABP4与eGFR、UAC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的血清FABP4显著升高。(2)在根据eGFR分层的3个亚组中,随着eGFR的下降,血清FABP4水平显著增加(P<0.001)。但在UACR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ABP4与eGFR呈负相关(r=-0.203,P=0.001),与UACR无相关性(r=0.130,P=0.055)。(4)多元线性回归表明,FABP4与eGFR呈独立负相关(r=-0.211,P<0.001),与UACR无相关性(r=-0.047,P=0.534)。(5)ROC曲线显示FABP4诊断DN的最佳截断值为103.9μg/L,AUC为0.745(灵敏度51.2%,特异度92.7%)。结论:T2DM患者血清FABP4水平升高与DN发生发展相关,有可能作为DN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脂肪酸结合蛋白4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