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肖艳新 刘岩 +1 位作者 许岭翎 周亚茹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胞死亡,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阻断铁死亡可能成为保护肝细胞的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过氧化 铁过载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作者 陈功 卢彦西 +5 位作者 李津 张帆 成灿灿 尹欣林 汪赛赢 常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864,共6页
目的评估瑞马唑仑在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本中心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的病态肥胖患者(BMI≥40)108例,男46例,女62例。年龄18~51岁,ASA I~III级。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接受... 目的评估瑞马唑仑在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本中心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的病态肥胖患者(BMI≥40)108例,男46例,女62例。年龄18~51岁,ASA I~III级。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接受瑞马唑仑或丙泊酚作为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对比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P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包括低血压(P<0.01)、低氧血症(P<0.05)、心动过缓(P<0.01)及对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增加(P<0.05)。P组意识消失和BIS下降到60的时间短于R组(P<0.01)。两组在术后恢复质量(QoR-40评分)、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吗啡消耗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可有效降低病态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在术后恢复质量方面与丙泊酚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马唑仑 病态肥胖 诱导后低血压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金梦龙 秦晓英 +10 位作者 马力亚·阿米提 加孜呢·努尔拜 李建新 曹杰 罗思富 刘成 张雨晨 盖敏涛 李艳鹏 鲁向锋 付真彦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8-1444,共7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家提出实施“三高”共管,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哈萨克族“三高”共病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家提出实施“三高”共管,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哈萨克族“三高”共病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及共病情况,探索三者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2年3—6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选取杜热镇和吐尔洪乡两个人口较多且以哈萨克族为主的乡镇,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一般信息、吸烟饮酒史、患病情况等)、体格检查(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和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等)收集患者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哈萨克族“三高”共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835名哈萨克族居民,男、女各占48.2%(2231/4835)和51.8%(2504/4835),平均年龄(45.8±12.7)岁。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7.9%、21.1%和4.0%。血脂异常患者中高胆固醇、高低密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人群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4.1%、24.8%、10.0%和7.3%。“三高”共病的标化患病率为1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腰围、臀围、心率、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BMI和心率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哈萨克族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高血压和糖尿病,血脂异常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共病在“三高”共病中最为常见,应将老年人、男性和高BMI人群作为“三高”共管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糖尿病 慢性病共病 哈萨克族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鹅去氧胆酸通过FXR调控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GLP-1表达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4
作者 李鹏飞 蒋玲 +3 位作者 候鹏飞 董妞 糜漫天 易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2-961,共10页
目的 探究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通过FXR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GL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D组)、HFD+CDCA组、HFD+Z-Gug(FXR拮抗剂)组、HFD+CDCA+Z-... 目的 探究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通过FXR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GL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D组)、HFD+CDCA组、HFD+Z-Gug(FXR拮抗剂)组、HFD+CDCA+Z-Gug组,每组8只。干预8周,期间每周检测体质量及24 h摄食量。第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小鼠处死后,检测血清学指标GLu、TG、CHO、LDL-C、HDL-C;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肠道组织GLP-1及FXR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Gcg及FXR mRNA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GLP-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肠IELs亚群比例及CD26/DPP4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FD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血清糖脂代谢异常,口服糖耐量受损,胃肠激素分泌减弱(P<0.05);FX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Gcg mRNA表达及GLP-1分泌水平下降(P<0.05);肠道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TCRαβ+IELs、TCRαβ+CD8αα+IELs与TCRαβ+CD8αβ+IELs细胞比例增加,TCRγδ+IELs比例下降,IELs总CD26/DPP4表达增加(P<0.05)。与HFD组相比,HFD+CDCA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口服糖耐量异常,胃肠激素分泌减弱(P<0.05);肠组织FXR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Gcg mRNA表达及GLP-1分泌降低(P<0.05);肠道炎性因子表达降低,TCRαβ+IELs、TCRαβ+CD8αα+IELs与TCRαβ+CD8αβ+IELs细胞比例下降,TCRγδ+IELs占IELs比例升高,IELs总CD26/DPP4表达升高(P<0.05),以上作用在加入FXR拮抗剂Z-Gug后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 CDCA可能通过激活FXR受体抑制肠道组织GLP-1表达,减少GLP-1分泌;同时可能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调节IELs亚群比例,上调CD26/DPP4表达水平,促进GLP-1降解,加重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去氧胆酸 GLP-1 FXR IELs CD26
原文传递
牛蒡根对单纯型肥胖大鼠护肝、降脂及肝源性血糖异常的改善作用
5
作者 马恺扬 冯进 +3 位作者 宋欣欣 高蓉 盛伟喜 李莹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目的:牛蒡根为一种食药同源原料。本研究探讨牛蒡根对单纯性肥胖大鼠护肝、降脂功能以及调节肝源性血糖异常的作用。方法:建立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用牛蒡根粉干预,检测其体质量、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脂肪质量与肝脏内的脂质水平(如TG... 目的:牛蒡根为一种食药同源原料。本研究探讨牛蒡根对单纯性肥胖大鼠护肝、降脂功能以及调节肝源性血糖异常的作用。方法:建立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用牛蒡根粉干预,检测其体质量、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脂肪质量与肝脏内的脂质水平(如TG、CHOL等),并通过HE染色与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在大鼠灌胃牛蒡根第4周,牛蒡根干预组显著抑制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增加(P<0.05);血清生化指标TG、TCHO、LDL-C、GLU、NEFA等水平均低于造模组大鼠(P<0.05);显著减少肥胖大鼠肝脏的脂滴沉积,且肝脏中TG和CHOL含量降低(P<0.05),肝脏损伤减轻。牛蒡根干预组的胰腺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形态改善至对照组水平,并且可以抑制肥胖大鼠肝源性血糖升高(P<0.05)。结论:牛蒡根对肥胖大鼠体质量增加具有抑制作用,改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减少肝脏损伤并能有效调节肝源性血糖水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同源 牛蒡根 单纯性肥胖 肝脏损伤 肝源性血糖异常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6
作者 李媛媛 宋亚贤 +4 位作者 徐玉善 曾晓甫 袁惠 徐兆 江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目的检测NAFLD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及其前体代谢物水平,及肠道中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表达量,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在NAFL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18例受试者,分为NAFLD组86例和健康对照组32例... 目的检测NAFLD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及其前体代谢物水平,及肠道中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表达量,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在NAFL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18例受试者,分为NAFLD组86例和健康对照组32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TMAO及其前体代谢物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粪便中目标细菌DNA的表达量。结果NAFLD患者血清TMAO、三甲胺(TMA)及胆碱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含量与TMAO的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NAFLD患者粪便中乳酸杆菌、直肠真杆菌表达量增加(P<0.05),双歧杆菌、多形拟杆菌表达量减少(P<0.05);血清TMAO水平与粪便中直肠真杆菌的数量呈正相关(r=0.280,P<0.05),与双歧杆菌的数量呈负相关(r=-0.332,P<0.05)。结论血清TMAO水平与NAFL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AFL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失衡,且与TMAO存在关联,推断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生成TMAO在NAFLD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氧化三甲胺 三甲胺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组学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高脂血症LDLR^(-/-)小鼠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唐华靖 罗雅歌 +7 位作者 杨磊 徐宝欣 徐静雅 苗琳 柴丽娟 张晗 王怡 毛浩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脂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高脂饲料诱导的LDLR^(-/-)小鼠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LDLR^(-/-)小鼠分为对照组与高脂组。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高脂组喂养高脂饲料,6周后,高脂组按... [目的]基于脂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高脂饲料诱导的LDLR^(-/-)小鼠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LDLR^(-/-)小鼠分为对照组与高脂组。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高脂组喂养高脂饲料,6周后,高脂组按照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平均分为4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HSYA(3.8 mg/kg)低剂量组、HSYA(7.6 mg/kg)高剂量组。给药11周,给药期间同时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LDL-C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脂肪蓄积情况,采用靶向脂质组学技术对LDLR^(-/-)小鼠血清中脂质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LDL-C、TC、TG、AST、ALT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浸润,肝细胞排列紊乱,大量脂质蓄积。与模型组比较,HSYA两组小鼠血清中LDL-C、TC、TG、AST、ALT含量降低(P<0.05),肝脏的脂肪变性、脂质蓄积等病理情况得到改善。脂质组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差异的脂质分子共有14种(VIP>1,P<0.05)。HSYA两组与模型组比较,17种脂质分子呈现相反的趋势并具有差异,分别为PE(18∶0/18∶1)、PE(18∶0/18∶2)、PE(18∶0/20∶3)、PE(18∶0/20∶4)、PE(O-18∶0/18∶1)、PE(O-18∶0/20∶4)、LPE(18∶1)、LPE(20∶4)、FFA(22∶4)、PI(18∶0/18∶2)、PI(16∶0/18∶1)、PI(18∶1/18∶1)、LPI(18∶0)、PG(18∶1/16∶1)、PG(18∶1/18∶1)、PG(18∶1/18∶2)、PA(18∶1/18∶1)(VIP>1,P<0.05)。[结论]研究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发现HSYA可以通过调节高脂血症LDLR^(-/-)小鼠血清中脂质代谢水平,发挥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为临床应用HSYA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高脂血症 脂质组学 脂代谢
下载PDF
激活α7nAchR促进肥胖小鼠的脂肪稳态和米色脂肪生成及产热作用
8
作者 包汉生 王苏童 +3 位作者 吕穆杰 王永成 姜萍 李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6,共8页
目的观察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脂代谢、炎症等相关指标的异常表现,探索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促进肥胖机体白色脂肪米色化产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诱导成肥胖小鼠40只和10只低脂进食小鼠,分为空白组、高脂组、... 目的观察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脂代谢、炎症等相关指标的异常表现,探索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促进肥胖机体白色脂肪米色化产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诱导成肥胖小鼠40只和10只低脂进食小鼠,分为空白组、高脂组、模型组、激动剂组、抑制剂组(10只/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评估细胞数量、大小及形态。ELISA检测白色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白色脂肪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mRNA。PCR检测解偶联蛋白(UCP-1)、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线粒体生成的关键调节因子(PGC-1α)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白色脂肪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磷酸化蛋白酪氨基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脂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白色脂肪组织中出现较多脂肪空泡,脂滴明显增大,iNOS mRNA及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而Arg-1 mRNA及IL-10、TGF-β水平降低(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的3组体质量均有所减轻(P<0.05),白色脂肪中脂滴缩小。激动剂组白色脂肪中PRDM-16、PGC-1α、UCP-1 mRNA下降最为明显。而激动剂组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IL-10、TGF-β水平升高(P<0.01),M1/M2巨噬细胞比值降低。结论激活α7 nAchR后可以改善应用β3受体激动剂产生的白色脂肪组织稳态受损,促进白色脂肪中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减轻白色脂肪炎症反应,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提高米色化产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白色脂肪组织 α7 nAchR 产热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隔药饼灸治疗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的科学内涵
9
作者 曹思慧 刘琼 +3 位作者 熊暑霖 刘霞 孙贵香 刘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成人肥胖率增长态势迅猛,将对社会产生严重负担。研究发现“痰湿体质”与肥胖症关系密切,而肥胖患者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 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成人肥胖率增长态势迅猛,将对社会产生严重负担。研究发现“痰湿体质”与肥胖症关系密切,而肥胖患者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隔药饼灸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痰湿体质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因此,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肠道菌群、痰湿体质和单纯性肥胖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隔药饼灸改善肠道菌群治疗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及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痰湿质 单纯性肥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冉东升 逯艳艳 +1 位作者 辛春玲 马颖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4-1430,共7页
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然而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并且国内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全面探讨了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 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然而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并且国内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全面探讨了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分析了可能造成争议的原因,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并讨论了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示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有关。血脂异常可能是通过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氧化应激、高脂饮食、免疫抑制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参与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其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明确血脂指标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便于早期预防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未来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结直肠癌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 结直肠癌 综述
下载PDF
基于AMPK通路探究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周骞 向丽婷 +3 位作者 史赛君 田梦影 龙专 宋洋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从45只SD大鼠中随机挑选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剔除模型复制失败的5只大鼠,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运动...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从45只SD大鼠中随机挑选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剔除模型复制失败的5只大鼠,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运动组、电针联合运动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电针组采用电针、运动组采用运动、电针联合运动组采用电针联合运动措施干预8周。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磷酸化肝激酶B1(phosphorylated liver kinase B1,p-LKB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yl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结合运动组可以显著降低大鼠体质量,血清TC、TG、HDL-C、IL-1β、IL-6水平,肝组织ACC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血清HDL-C、ATP水平,肝组织p-LKB1、p-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电针联合运动可改善肥胖大鼠脂质能量代谢,减少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AMPK信号通路 脂质代谢 电针
下载PDF
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盛 王金玉 +3 位作者 贺诗淇 李昕蓉 冯亚莉 李普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202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区域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临夏回族自治州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共3076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探讨202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区域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临夏回族自治州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共3076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3076名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超重肥胖风险高于高中生,男生风险高于女生,每天睡眠时间≥8 h是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运动行为和睡眠对不同特征学生影响不同。结论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我国中等偏低水平,学段、性别和睡眠是主要影响因素,对不同特征学生,应采取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充足睡眠等针对性措施干预超重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中小学生 饮食 运动 睡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轴及下游核因子κB通路的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与老年肥胖的相关性
13
作者 赵艳姣 卓娅·买买提乌斯满 +1 位作者 刘金玲 王红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物(TWEAK)/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轴及下游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与老年人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9月... 目的研究老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物(TWEAK)/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轴及下游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与老年人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农牧区常住居民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随机抽取80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中心性肥胖分为对照组(n=40)和中心性肥胖组(n=40),提取空腹外周血中PBMC,采用待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WEAK、Fn14、IκB激酶α(IKKα)、IκB激酶β(IKKβ)、NF-κBp65的mRNA、蛋白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中心性肥胖组外周血PBMC中的Fn14、IKKα、IKKβ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TWEAK、NF-κBp65的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性肥胖组的Fn14、IKKα、IKK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WEAK、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述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TWEAK与Fn14呈正相关(r=0.472;P<0.01),Fn14与IKKα、IKKβ均呈正相关(r=0.262,0.275;P<0.05);IKKα、IKKβ与NF-κBp65均呈正相关(r=0.747,0.692;P<0.01)。结论新疆农牧区常驻老年人中心性肥胖与外周血PBMC中Fn14、IKKα、IKKβ的蛋白、mRNA的高表达相关,TWEAK/Fn14可能通过调节IKK激活NF-κB炎症通路,参与人类肥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中心性肥胖 TWEAK Fn14 NF-ΚB通路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的益生菌和益生元改善产后肥胖研究综述
14
作者 马文龙 胡琳琳 +6 位作者 康文丽 韩一凤 李意思 燕宪涛 潘丽娜 汪家琦 顾瑞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7,共13页
随着我国多胎政策的开放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后肥胖作为威胁我国公共健康的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各界的重视,关于产后肥胖的改善方法亟待探究。肠道微生态对于母亲和子代健康至关重要,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善肠道微生态作... 随着我国多胎政策的开放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后肥胖作为威胁我国公共健康的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各界的重视,关于产后肥胖的改善方法亟待探究。肠道微生态对于母亲和子代健康至关重要,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善肠道微生态作为一种改善肥胖的有效方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阐述了产后肥胖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综述了益生菌和益生元调控肠道微生态改善产后肥胖的机制,以期为基于肠道微生态的益生菌-益生元干预改善产后肥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肥胖 益生菌 益生元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血藤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张晓晓 战秀俊 +4 位作者 李晓格 姜其宝 张庆瑞 贾丽 姜苗苗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49-658,共10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大血藤治疗高脂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借助PubMed和CNKI检索“大血藤化学成分”或“红藤成分”进行资料收集和化合物筛选,用Origin Pro 2021软件对涉及中药的功效类别等进行频数分析,用SPSS...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大血藤治疗高脂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借助PubMed和CNKI检索“大血藤化学成分”或“红藤成分”进行资料收集和化合物筛选,用Origin Pro 2021软件对涉及中药的功效类别等进行频数分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Swiss ADME平台来预测候选化合物的吸收度和类药性的相关参数。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来收集预测到的所有靶点,以“hyperlipidemia”“dyslipidemia”等为关键词检索Genegards、Drug Bank Database等数据库中高脂血症的潜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去重和校正靶点名称,取活性成分和高脂血症靶点交集,进而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来进行网络可视化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交集靶点作用机制,并绘制气泡图等进行可视化。[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对大血藤的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味以温性、寒性和苦味、辛味为主,归经方面以肝、脾为主,配伍以当归、甘草、红花等关联密切,研究结果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一致。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了43个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133个,关键靶点涉及类视黄酸受体α(RXRA)、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90 kDa热休克蛋白αA1(HSP90AA1)、蛋白激酶Bα(AKT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雌激素受体1(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A、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437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57条信号通路(P<0.05)。[结论]大血藤可以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干预血脂异常中的多个靶点、多个环节,从多维、系统的层面参与调控血脂代谢和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大血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大血藤 高脂血症 疾病-靶点网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治疗下丘脑性肥胖的药物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沥元 杜函泽 潘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729-732,共4页
下丘脑性肥胖(HO)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疾病,影响大脑中能量摄入和支出调节通路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和外周激素信号的调节。目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脂肪组织产热,从而以增加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的方式抑制体质量的快速增长。... 下丘脑性肥胖(HO)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疾病,影响大脑中能量摄入和支出调节通路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和外周激素信号的调节。目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脂肪组织产热,从而以增加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的方式抑制体质量的快速增长。此外,部分药物还可作用于大脑奖励中心,抑制HO患者过度摄食。本文介绍了外源性催产素(OXT)、芬特明/托吡酯合剂(Ph/T)、特索芬辛、赛美拉肽等新近研发药物的临床获益数据、不良反应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脑肿瘤 下丘脑损伤 能量稳态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17
作者 刘美玲 赵天易 +1 位作者 顾吉 郭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546,共12页
背景2012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40.4%,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又是血脂异常和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前期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马陆辖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63%,故有效控制血脂异常的... 背景2012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40.4%,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又是血脂异常和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前期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马陆辖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63%,故有效控制血脂异常的意义重大。目的探索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马陆辖区老年人高脂血症的协同作用,为防治老年人高脂血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于2020-05-10—08-04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招募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19例。采用随机简单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埋线组(n=59)和对照组(n=60)。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埋线每2周1次,4次1个疗程,同时口服1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仅口服1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周期为8周。主要观察指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并探索该治疗方案在不同人群中的效应。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分别为79.5%(35/44)、71.4%(30/42);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差值以及随访1个月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两组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空腹血糖和糖化白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线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不良反应:埋线组谷氨酰转移异常升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以调节老年人的血脂水平,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减轻阿托伐他汀钙的不良反应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老年人 穴位埋线疗法 阿托伐他汀钙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炎症小体在代谢性疾病中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瑞琳 蔡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9-734,共6页
先天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编码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对有害刺激(如入侵病原体、死亡细胞或环境刺激物)做出反应时,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1]。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入侵微生物中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宿主来源的损伤相... 先天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编码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对有害刺激(如入侵病原体、死亡细胞或环境刺激物)做出反应时,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1]。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入侵微生物中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宿主来源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成为防止感染和组织损伤的第一道防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下载PDF
加减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9
作者 王凯 杨娜 +2 位作者 赵涓汝 李萌萌 叶梦怡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3-37,63,共6页
目的:评价加减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为其临证诊疗提供循证医学基础。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以“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为主题词,通过对国内外各类数据库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对完成纳入后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评价加减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为其临证诊疗提供循证医学基础。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以“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为主题词,通过对国内外各类数据库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对完成纳入后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结果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收纳10篇文章、1118例患者,实验组543例、对照组575例。结合meta分析可知,加减二陈汤对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1)。结论:加减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高脂血症 META 分析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20
作者 王丽娜 周惠宣 +5 位作者 柳雅立 王馨 闫文菁 胡景贤 张晶 任弘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1期64-68,98,共6页
目的:生活方式管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的基石,然而NAFLD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行为改变理论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来研究影响NAFLD患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HAPA理论... 目的:生活方式管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的基石,然而NAFLD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行为改变理论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来研究影响NAFLD患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HAPA理论,通过访谈的形式开展质性研究,运用最大差异抽样方法确定访谈对象,使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得到NAFLD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访谈30位来自医院门诊的NAFLD患者,经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影响NAFLD患者遵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分别是:患者对NAFLD进展和合并症的感知、对改善NAFLD和改善健康的期待、对运动损伤的担忧、改善NAFLD减重目标的明确、运动及饮食计划的具体性、简便性和系统性、针对困难和障碍的应对计划的明确、医务人员对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鼓励与支持、患者对自我行为的监管。结论:未来的生活方式管理项目应特别关注HAPA理论的计划、自我效能和行动控制构件以提高NAFLD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活方式 运动 饮食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