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1
作者 陈锋 李华南 +3 位作者 章晓云 黄慧莲 陈跃平 任国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8,共7页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寻找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及免疫细胞,探究免疫细胞与痛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痛风的芯片GSE160170,借助R语言筛选差异基因,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借助C...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寻找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及免疫细胞,探究免疫细胞与痛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痛风的芯片GSE160170,借助R语言筛选差异基因,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借助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再对其进行富集分析,同时对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L-6、IL-1β、TNF、CCL3、CXCL8和CXCL1为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主要通过IL-17、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细胞对脂多糖、细菌来源分子及生物刺激的反应等过程导致疾病发生;免疫浸润结果表明记忆性B细胞、活化的NK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痛风患者中表达显著;免疫细胞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活化的肥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未活化的NK细胞与单核细胞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关键基因和差异表达的免疫细胞与痛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为痛风的免疫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单钠尿酸盐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细胞 细胞浸润
下载PDF
miR17-92簇在痛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冯丹 姜蓉琼 +5 位作者 杨桂钊 张惠 王丹 刘静 余成秀 袁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I0016,I0017,共9页
目的:探讨miR17-92簇各成员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预测其可能靶点及作用通路,评估其在痛风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7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患者22例... 目的:探讨miR17-92簇各成员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预测其可能靶点及作用通路,评估其在痛风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7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患者22例,间歇期痛风(IG)患者45例,对照组选取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HC)。RT-qPCR检测miR17-92簇、IFN-γ、IL-10及JAK-STAT通路部分成员表达,收集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miR17、miR18a、miR19a、miR20a、miR19b在AG、IG、HC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753,P<0.05;H=6.338,P<0.05;H=6.523,P<0.05;H=9.061,P<0.05;H=9.729,P<0.01)。JAK3、STAT2在AG、IG、HC三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349,P<0.01;H=14.801,P<0.01)。IFN-γ在三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34,P<0.05)。AG患者miR18a表达与IBIL、Crea、MO、HGB呈负相关,miR19a表达与TC、UA、HGB呈负相关,miR20a表达与Crea呈负相关,miR19b表达与UA、HGB呈负相关。IG患者miR17表达与IBIL、WBC、LY、MO均呈负相关,miR18a表达与ALP呈正相关,miR19a表达与TC、UA呈负相关,miR20a表达与ADA、UA呈负相关。结论:miR17-92簇可能通过靶向JAK-STAT通路调控痛风发生发展、参与痛风临床生理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miR17-92簇 JAK-STAT通路 JAK3 STAT2 IFN-Γ
下载PDF
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志明 赵钟文 吴宽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倍他... 目的 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及苯溴马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尿酸(UA)、血肌酐(Scr)、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SR、Sc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UA(334.13±100.64)μmol/L、ESR(10.47±4.35)mm/h、Scr(75.56±7.4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02.17±124.34)μmol/L、(19.02±4.49)mm/h、(83.45±9.2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COX2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NF-α(207.45±35.21)ng/ml、IL-1β(18.71±4.18)pg/ml、IL-6(18.90±3.01)pg/ml、COX2(10.77±3.0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32.25±27.98)ng/ml、(35.32±7.85)pg/ml、(22.14±6.23)pg/ml、(14.56±4.1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对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好,症状减轻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痛风 急性发作 肾功能
下载PDF
SGLT2i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的研究进展述评
4
作者 黄晓 王菱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162-165,174,共5页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常见的嘌呤代谢性疾病,与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等不良结局相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除了降糖、减重、保护肾脏、改善心功能等作用,也有助于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病率。本文将从SGLT2i的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常见的嘌呤代谢性疾病,与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等不良结局相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除了降糖、减重、保护肾脏、改善心功能等作用,也有助于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病率。本文将从SGLT2i的临床应用指征,SGLT2i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作用机制,SGLT2i降低痛风风险,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SGLT2i在心力衰竭(HF)中获益的相关性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SGLT2i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以助加深临床医生对SGLT2i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嘌呤饮食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关宝生 张睿迪 +5 位作者 王贺 闫茹雪 秦振波 于瀚普 赵梓源 尹相林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对W1118野生型黑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腺嘌呤浓度干预),低浓度干预组(0.05%腺嘌呤浓度干预),高浓度干预组(0.1%腺嘌呤浓度干预),收集新产出的果蝇卵若干,分别置于3个实...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对W1118野生型黑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腺嘌呤浓度干预),低浓度干预组(0.05%腺嘌呤浓度干预),高浓度干预组(0.1%腺嘌呤浓度干预),收集新产出的果蝇卵若干,分别置于3个实验组培养基中培养,待生长到羽化阶段时,分别取各实验组羽化后8h内的年轻果蝇,继续分别培养至对应的实验组培养基中,随后观察果蝇羽化后的生长发育以及攀爬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基中腺嘌呤浓度的升高,果蝇羽化后的平均寿命、产卵量明显降低(P<0.05);各干预组雌果蝇羽化后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雄果蝇(P<0.01);高浓度干预组果蝇的攀爬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嘌呤饮食可显著缩短果蝇成虫的平均寿命,降低果蝇的产卵量,提示可能与果蝇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进而诱导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和(或)炎症反应,最终影响果蝇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 果蝇 生长发育 尿酸
下载PDF
复方四黄液湿敷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蔡小敏 黄金梅 李文华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四黄液湿敷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中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痛风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四黄液湿敷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复方四黄液湿敷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中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痛风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四黄液湿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方四黄液湿敷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性溃疡疗效良好,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溃疡 复方四黄液 刺络放血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趋势及未来十年预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珈文 冯天元 +3 位作者 周志衡 李子悦 颜丹虹 林凯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背景痛风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目前针对我国痛风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预测的相关研究有限。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10年痛风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标化... 背景痛风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目前针对我国痛风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预测的相关研究有限。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10年痛风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9有关中国痛风DALYs、发病情况和患病情况等疾病负担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对2020—2029年的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进行预测。结果1990—2019年,中国痛风DALYs从187436人年增至510485人年,增长了172.35%,发病人数从1181969例增至3041329例,增长了157.31%,患病人数从5864143例增至16161325例,增长了175.60%(对应的标化率分别增长了28.45%、25.92%和28.63%)。Joinpoint回归结果显示,1990—2019年,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0.9%、0.8%、0.9%,P<0.05)。痛风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疾病负担高于女性,标化DALYs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男女性别比范围分别为3.23~3.51、3.14~3.40和3.17~3.42。女性各指标年龄高峰总体比男性延后,女性在45岁之后疾病负担开始加重,男女性疾病负担均在90岁之后再次增加。ARIMA模型结果显示,预计到2029年,因痛风造成的标化DALYs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下降0.33%和0.45%,标化患病率上升0.71%。结论1990—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增长趋势明显,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且出现年轻化趋势。预计到2029年,因痛风造成的标化患病率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发病率 患病率 疾病负担 趋势分析 ARIMA模型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脂联素与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颖 高惠英 +4 位作者 张琪 尚莉丽 范春雪 罗静 王彩虹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探究痛风患者脂联素与血尿酸、疾病活动度、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痛风组(n=90)及健康对照组(n=72)的临床资料(包括一... 目的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探究痛风患者脂联素与血尿酸、疾病活动度、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痛风组(n=90)及健康对照组(n=72)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尿酸、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检测两组外周血脂联素水平,比较两组间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脂联素与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01),且Th2、Th17、Th17/Treg均升高(P<0.05),Treg、Th1/Th2均降低(P<0.05)。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呈负相关(r=-0.244,P<0.05;r=-0.311,P<0.05;r=-0.506,P<0.001),而与血尿酸无相关性。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Th1和Th1/Th2均呈正相关(r=0.252,P<0.05;r=0.218,P<0.05)。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均呈正相关(r=0.323,P<0.05;r=0.377,P<0.05;r=0.359,P<0.05);而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呈负相关(r=-0.265,P<0.05;r=-0.29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及TNF-α均呈负相关(B _(ESR)=-12.541,P=0.003;B_( CRP)=-8.256,P=0.024;B_( IL-6)=-15.907,P=0.037;B _(TNF-α)=-79.770,P=0.040),而与Th1呈正相关(B _(Th1)=2.959,P=0.006)。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脂联素水平降低,Th2和Th17升高,而Treg降低,脂联素降低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紊乱及免疫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脂联素 CD4^(+)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梁波 刘晓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的痛风性关节炎4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4例中1例因关节对称肿痛及类风湿因子阳性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 目的探讨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的痛风性关节炎4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4例中1例因关节对称肿痛及类风湿因子阳性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双膝关节肿痛,因关节X线检查提示退行性改变误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因炎性下腰部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常见查体阳性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因右足跟疼痛符合足底部筋膜炎特点误诊为足底部筋膜炎。误诊时间3个月~5年。后经追问病史,4例长期存在高尿酸血症且原治疗方案无效,遂进行双能CT检查,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皆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病情平稳。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容易误诊。临床上对合并高尿酸血症关节炎患者要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可能,对高度怀疑该病患者可采用无创双能CT检查进行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高尿酸血症 误诊 关节炎 类风湿 骨关节炎 脊柱炎 强直性 筋膜炎 足底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三仁汤加减联合艾瑞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10
作者 张永刚 李慧艳 +6 位作者 张绍君 严亚萍 王平 侯亚卓 杨宗娜 王一帆 李俊巧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76-480,共5页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联合艾瑞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瑞昔布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三仁汤加减...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联合艾瑞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瑞昔布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三仁汤加减方治疗,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湿热体质积分、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湿热体质改善疗效,并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急性红肿、关节压痛、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身重困倦、口苦口干、心烦懈怠、大便黏滞或燥结、小便短赤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A、ESR、CRP、TNF-α、IL-6、IL-1β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湿热体质改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三仁汤加减联合艾瑞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湿热体质,调节理化检查指标水平,且毒副作用小,可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三仁汤加减方 湿热体质 理化检查指标 炎症指标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椎管内痛风石沉积的诊断及治疗
11
作者 高明 殷子婧 张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腰椎间盘退变为基础而产生的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增生以及黄韧带肥厚增生等是该病的典型病理表现,椎管或神经根管容积减少继发于上述病理变化,继而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患者...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腰椎间盘退变为基础而产生的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增生以及黄韧带肥厚增生等是该病的典型病理表现,椎管或神经根管容积减少继发于上述病理变化,继而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1~3]。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经过良好控制,可以导致痛风及局部尿酸盐结晶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下肢麻木 神经根管 黄韧带肥厚 腰椎小关节 痛风石 硬膜囊 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lncRNA介导的ceRNA网络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鹏 张曾 +2 位作者 雷天意 青玉凤 张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作为微小RNA(miRNA)的海绵而调控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研究表明lncRNA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存在异常表达,与Toll样受体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作为微小RNA(miRNA)的海绵而调控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研究表明lncRNA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存在异常表达,与Toll样受体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信号通路等关系密切。lncRNA可通过多条lncRNA-miRNA-信使RNA轴影响痛风的发生发展。本文探讨lncRNA介导的ceRNA调控网络在痛风中的研究进展,加深对痛风的发病机制认识,为靶向干预痛风炎症以及预防骨侵蚀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竞争性内源性RNA 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能谱CT检测下肢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许志强 朱建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成像技术检测下肢关节周围尿酸盐(MSU)结晶沉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拟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G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下肢关节能谱CT成像技术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以后者检查结果为准,分析能谱CT成像技术对GA...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成像技术检测下肢关节周围尿酸盐(MSU)结晶沉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拟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G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下肢关节能谱CT成像技术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以后者检查结果为准,分析能谱CT成像技术对GA的诊断价值。结果:应用能谱CT成像技术检查,有77例见MSU结晶沉积,其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32)。77例GA患者中检查出膝关节44例(218处MSU结晶沉积区),足踝关节48例(162处MSU结晶沉积区)。77例GA患者重度MSU沉积组(n=11)、中度MSU沉积组(n=36)、轻度MSU沉积组(n=30)间的MSU结晶数积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表现为重度MSU沉积组>中度MSU沉积组>轻度MSU沉积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GA患者MSU结晶计数与临床症状正相关(r=0.739,P<0.05)。结论:能谱CT成像技术对下肢关节周围MSU结晶沉积有较高显示率,在GA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盐结晶 痛风性关节炎 能谱CT成像 痛风石 膝关节 足踝关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痛风频发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李然 王璐瑶 +2 位作者 陆带果 左正才 王贵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痛风频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痛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过去12个月内患者痛风发作次数分为频发组(32例,≥2次/年)和稳定组(68例,<2次/年)。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 目的探讨老年痛风频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痛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过去12个月内患者痛风发作次数分为频发组(32例,≥2次/年)和稳定组(68例,<2次/年)。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分析老年痛风频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占比、不规律运动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组全血NE水平及血清UA、CRP、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不规律运动、血清UA、CRP、TNF-α、IL-1β、IL-6过表达是老年痛风频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痛风频发与不规律运动、血清UA、CRP、TNF-α、IL-1β、IL-6表达升高有关,降低血清UA、CRP、TNF-α、IL-6表达有利于减少痛风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ABCG2、PDZK1、SLC22A12基因交互效应与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研究
15
作者 李珍珍 陈昱名 +3 位作者 刘璐 何爽 夏依代·图尔荪 苗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讨rs2231142位点(ABCG2基因)、rs12129861位点(PDZK1基因)、rs505802位点(SLC22A12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索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34例高尿酸血症汉族男性为高尿酸血症组,... 目的:探讨rs2231142位点(ABCG2基因)、rs12129861位点(PDZK1基因)、rs505802位点(SLC22A12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索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34例高尿酸血症汉族男性为高尿酸血症组,488例健康汉族男性为对照组。对其外周静脉血的采集,然后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基因检测,分析ABCG2、PDZK1、SLC22A12不同基因型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和基线资料对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影响,同时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不同基因型与尿酸浓度之间的联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舒张压、BMI、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血糖、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规律运动等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人群中rs12129861位点基因型和rs2231142位点基因型与高尿酸血症有显著关联的影响因素有:携带ABCG2基因的GT+TT基因型时,其出现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767倍(95%CI:1.332,2.343,P<0.05);PDZK1基因的GA+AA基因型的携带者,其出现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是对照组的0.649倍(95%CI:0.484,0.810,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发现这3个位点交互作用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联系(P<0.05)。rs505802位点基因型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不显著(P>0.05)。结论:在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人群中rs2231142位点(ABCG2基因)和rs12129861位点(PDZK1基因)基因多态性在高尿酸血症发生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P<0.05),T等位基因的存在可能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因此可视作一种危险因素,而A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基因多态性 危险因素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累及不同关节数目时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性研究
16
作者 周清 苏语涵 +3 位作者 田秀 胡丽娜 梁学振 蒋雪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时,中医辨证分型、部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是否有差异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且临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80例男性患者资料,根据...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时,中医辨证分型、部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是否有差异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且临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80例男性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关节受累情况分为单关节组40例和多关节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实验室指标(尿酸、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受累关节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情况。结果 单关节组中瘀热阻滞型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多关节组[32.5%(13/40)比12.5%(5/40),P<0.05],多关节组中湿热蕴结型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单关节组[45.0%(18/40)比22.5%(9/40),P<0.05],2组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关节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高于多关节组(P<0.05),血肌酐、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受累关节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均明显低于多关节组(P均<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单关节受累时瘀热阻滞型更多,多关节关节受累时湿热蕴结型更多,多关节受累者的炎症指标更高,肾脏功能更差,滑膜炎更为严重,临床需更加关注其炎症反应及其并发症,尽早干预,避免疾病及并发症的过早过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辨证分型 尿酸 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 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 滑膜血流半定量分级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进展
17
作者 刘征 李荣华 徐云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70-173,共4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AG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痛风归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急性AGA具有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小、价格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AG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痛风归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急性AGA具有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等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减少复发概率。文章从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以及西医治疗、外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急性AGA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高尿酸痛风患者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余玲 王秀成 +2 位作者 徐娜 张立赟 付文涛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检测高尿酸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收治的200例高尿酸血症(HUA)... 目的检测高尿酸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收治的200例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纳入研究,其中92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组,108例无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及血尿酸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及血尿酸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与血尿酸含量的相关性。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血清sICAM-1、IL-6、sCD16对高尿酸痛风发病风险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sICAM-1、IL-6、sCD163对高尿酸痛风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和血尿酸含量分别为(574.26±95.22)ng/mL、(50.12±8.27)ng/L、(825.83±198.22)pg/mL、(582.37±156.9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47±42.83)ng/mL、(39.82±6.13)ng/L、(694.28±114.83)pg/mL、(425.77±114.8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痛风患者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痛风患者血清sICAM-1、IL-6、sCD163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极显著相关(P<0.01);HUA患者血清sICAM-1≥483.41 ng/mL、IL-6≥44.70 ng/L、sCD16≥598.93 pg/mL时,高尿酸痛风发病风险分别是血清sICAM-1<483.41 ng/mL、IL-6<44.70 ng/L、sCD16<598.93 pg/mL的5.133倍(95%CI:3.181~8.285)、4.412倍(95%CI:2.820~6.903)、3.600倍(95%CI:2.388~5.428);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IL-6、sCD163诊断高尿酸痛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31、0.792,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IL-6、sCD163联合诊断AUC为0.940,明显较各时间点单个指标大(P<0.05)。结论高尿酸痛风患者血清sICAM-1、IL-6、sCD163明显升高,且与血尿酸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其水平有助于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相关性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孙黎明 夏晓露 马红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6-288,F0003,共4页
高尿酸血症(HUA)是因机体嘌呤代谢异常、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障碍而引起的以波动性、持续性血尿酸(SUA)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痛风、关节变形等,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急剧恶化。近几年随着医疗诊疗水平的提高,我... 高尿酸血症(HUA)是因机体嘌呤代谢异常、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障碍而引起的以波动性、持续性血尿酸(SUA)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痛风、关节变形等,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急剧恶化。近几年随着医疗诊疗水平的提高,我国HUA的检出率日益增加,其高患病率、高并发症的特点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威胁无疑是巨大的。现有的研究发现,HUA与高血压有相互作用,两者常相伴发病,另外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UA值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HUA可能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就HUA与高血压及CV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相关性
下载PDF
自拟痛风康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探讨
20
作者 王璐瑶 王贵红 +2 位作者 陆带果 李雪玲 李然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638-641,780,共5页
目的研究自拟痛风康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共80例,按照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除... 目的研究自拟痛风康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共80例,按照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除此外加用自拟痛风康复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医症状积分、中医症候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以及白介素-8(IL-8)、白介素-12(IL-12)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西医症状积分、中医症候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以及IL-8、IL-12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自拟痛风康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利于增强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改善疾病症状及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痛风康复方 糖皮质激素 痛风急性发作期 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