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王俊琳 郝明秀 +3 位作者 唐吟菡 吴芸芸 金玉华 胡耀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筛查。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用药数、共病数、有无骨质疏松症、有无吸烟史等),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铁蛋白、维生素D、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计算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采用InBody S10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检测仪进行人体成分测试,记录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相位角(phase angle,PhA)。部分患者接受握力测量。肌肉质量减少采用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推荐的SMI值(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进行诊断。根据测定的SMI值将患者分为肌肉质量正常组与肌肉质量减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因素预测肌肉质量减少的价值。结果·共入组慢性病共病患者359例,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33例;肌肉质量正常组241例,肌肉质量减少组118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发生率为32.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36,95%CI 1.013~1.060)、共病数(OR=1.117,95%CI1.025~1.217)、aCCI(OR=1.123,95%CI 1.031~1.222)、高密度脂蛋白(OR=3.688,95%CI 2.065~6.622)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正相关,BMI(OR=0.514,95%CI 0.443~0.597)、PhA(OR=0.195,95%CI 0.126~0.303)、血红蛋白(OR=0.984,95%CI 0.972~0.996)、三酰甘油(OR=0.606,95%CI 0.424~0.866)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PhA(OR=0.338,95%CI 0.119~0.959)、BMI(OR=0.634,95%CI 0.476~0.844)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负相关。BMI、PhA预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95%CI 0.855~0.931)和0.786(95%CI 0.736~0.837),敏感度分别为0.724和0.676,特异度分别为0.916和0.762;BMI联合PhA预测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95%CI 0.883~0.951),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860。结论·aCCI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具有相关性。随着BMI、PhA的下降,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升高。BMI联合PhA具有较高的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未发现慢性病共病对其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质量 肌少症 慢性病共病 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相位角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事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朱姣 夏丽莉 +3 位作者 许敏铮 刘滢 王迎欣 尤征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60岁及以上病人在院期间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后的伤害程度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年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病人(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跌倒后的伤害... 目的 探讨60岁及以上病人在院期间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后的伤害程度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年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病人(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跌倒后的伤害程度将其分为无伤害组、一级伤害组、二级伤害组、三级伤害组。收集入组病人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前7 d内最近一次晨空腹生化、凝血指标、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跌倒伤害程度住院老年病人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表示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发生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382例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程度分布以一级伤害(150例,39.27%)为主,其次为无伤害(145例,37.96%)、三级伤害(52例,13.61%)、二级伤害(35例,9.1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跌倒伤害程度老年病人的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住院病人的跌倒伤害程度与年龄、PT、INR、APTT、FIB均呈正相关(r=0.188、0.169、0.177、0.147、0.131,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5)、FIB(OR=1.330)为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发生伤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后伤害程度与年龄、凝血功能存在关联,建议将该部分高伤害风险人群作为跌倒风险管理的切入点,实施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伤害程度 凝血功能 住院病人
下载PDF
红外频谱照射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损伤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熊爱华 齐春丽 +1 位作者 王欣 吕俊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6-719,共4页
目的 探讨红外频谱照射对尿酸钠局部注射诱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改善作用。方法 4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和造模组(28只),造模组大鼠灌胃氧嗪酸钾(2 g/kg)7 d形成高尿酸血症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4只)、红外频谱... 目的 探讨红外频谱照射对尿酸钠局部注射诱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改善作用。方法 4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和造模组(28只),造模组大鼠灌胃氧嗪酸钾(2 g/kg)7 d形成高尿酸血症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4只)、红外频谱照射组(14只),动物继续给予氧嗪酸钾(2 g/kg)处理,红外频谱照射组每天红外频谱照射40 min。于受试动物处理30、45 d时测定眼静脉血清尿酸含量,并在45 d时将2.5%尿酸钠盐(MSU)0.2 ml直接注入大鼠踝关节腔中,建立关节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尿酸钠0、1、4、24 h及第3、7 d测量关节肿胀程度;受试物处理60 d时于末次处理50 min后,测定血清尿酸、白细胞介素(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组织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处于高尿酸状态下,关节注射尿酸钠后内关节肿胀显著升高(P<0.01);而红外频谱照射组比较3、7 d时显著减轻(P<0.01)。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表面粗糙,充血水肿,滑膜表层及滑膜下组织明显增生,并有散在或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红外频谱照射后,模型大鼠关节组织上述病变减轻,软骨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血清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红外频谱照射对高尿酸状态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炎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频谱 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钠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集成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抗跌倒风险的影响
4
作者 农冬晖 玉钰 +1 位作者 邹小惠 谢先乾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集成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抗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个性化药物治疗... 目的探究集成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抗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个性化药物治疗并加入预防跌倒的指导及宣教,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成式训练.对比两组的中文版Morse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imed Up and Go Test,TUGT)、跌倒发生率的情况变化.结果训练后第8周、6、12个月,两组的BBS评分有所升高,MFS评分、TUGT评分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情况较对照组改善良好(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训练12个月内跌倒发生率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过集成式训练,可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减少跌倒发生率,以促进病情加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训练 跌倒
下载PDF
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王慧 常慧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88-0091,共4页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其血压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划分对照组(基础性干预)、观察组(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其血压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划分对照组(基础性干预)、观察组(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观察其干预成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成效更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 血压 自我管理能力
原文传递
城市空巢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
6
作者 张春红 《管理学家》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文章关注城市空巢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等措施,旨在改善空巢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城市空巢老干部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策略 社会支持体系
下载PDF
实验室衰弱指数对老年CAP住院患者并发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风险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任燕 陈善萍 +3 位作者 周莉华 王凌霄 管丽娟 杨永学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 探讨实验室衰弱指数(FI-LAB)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发生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住院的老年CAP患者502例。选取40个入院后24 h内首次采集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和生命体征指标构建FI-LAB,FI-LAB&... 目的 探讨实验室衰弱指数(FI-LAB)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发生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住院的老年CAP患者502例。选取40个入院后24 h内首次采集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和生命体征指标构建FI-LAB,FI-LAB<0.35为非衰弱组,FI-LAB≥0.35为衰弱组。判定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情况。采用修正Poisson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老年CAP并发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01)。将FI-LAB乘以100后纳入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FI-LAB每增加0.01,发生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风险分别增高5.9%和6.2%(均P<0.001)。FI-LAB预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和0.85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8和0.42。结论 衰弱增加CAP并发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风险。FI-LAB可预测CAP患者发生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肺炎 老年人 衰弱指数
下载PDF
针灸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价值
8
作者 方长琳 刘奇 +2 位作者 赵颖倩 王强 王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1,共4页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历史悠久,医学家们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的针灸临床中,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更加深刻,针灸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此外,针灸界对治疗此病的疗效规律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其中,以循证医学...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历史悠久,医学家们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的针灸临床中,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更加深刻,针灸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此外,针灸界对治疗此病的疗效规律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其中,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报告为临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同时,现代生物学机理的研究也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明确针灸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价值,对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评估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阿尔茨海默病 价值
原文传递
老年肌肉减少症与新型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
9
作者 蒋思琪 黄欢欢 +7 位作者 胡吉丽 罗业涛 王春妮 罗欣 黄琪 陈梅 赵庆华 贾雯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指标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炎性指标与肌肉减少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77名,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为17.5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7,95%CI:1.091~1.206)、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OR=1.043,95%CI:1.025~1.061)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OR=3.236,95%CI:1.984~5.278)、体质量指数(BMI)(OR=1.147,95%CI:1.091~1.206)是老年人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II、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三者联合诊断能力高于3个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64~0.87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PLR与肌肉健康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肌肉减少症与SII、NLR、PL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肌肉减少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炎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黄精-当归配伍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10
作者 董琦 钱红月 +3 位作者 廖可欣 熊浩仲 侯吉华 肖移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 观察黄精-当归配伍(CPA)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6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CPA组、IWR-1-endo组。AD模型组、CPA组、IWR-1-endo组采用颈背部... 目的 观察黄精-当归配伍(CPA)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6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CPA组、IWR-1-endo组。AD模型组、CPA组、IWR-1-endo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1%D-半乳糖[140 mg/(kg·d),连续3 w]联合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 mg/(kg·d),连续2 w]复制小鼠AD模型;造模1 w后同时对CPA组及IWR-1-endo组灌胃CPA提取液[2.5 g/(kg·d),持续4 w],并对IWR-1-endo组增给腹腔注射Wnt信号抑制剂IWR-1-endo液;第5周开始,对各组再增加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处理[50 mg/(kg·d),连续5 d]。药物干预结束后,运用跳台仪检测各组行为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与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各组海马神经β-catenin、GSK-3β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海马DG区BrdU阳性细胞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痴呆症状明显,学习与记忆各测试指标均明显变差,海马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海马DG区BrdU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均P<0.01)。与AD模型组比较,CPA组痴呆症状明显改善,学习与记忆各测试指标均明显好转,海马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海马DG区BrdU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均P<0.01)。与CPA组比较,IWR-1-endo组痴呆症状严重,学习与记忆各测试指标均明显变差,海马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海马DG区BrdU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CPA可通过激活AD小鼠海马神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NSCs增殖发挥治疗A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当归配伍 阿尔茨海默病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神经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11
作者 任琳 王倩 +2 位作者 陈皓 赵甲彧 马利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PCI术后,观察A、B组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99、4.353;P=0.030、0.036),而观察A组与观察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治疗后2年,观察A、B组血栓弹力图中的MA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8.752、6.524;均P<0.001),但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3组总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9),其中观察组A、B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69、5.082;P=0.028、0.024),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65岁)STEMI患者(DAPT评分≥2分)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可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45mg/次)替格瑞洛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仍需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延长治疗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对衰老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12
作者 万幸 李灿 +1 位作者 刘漪沦 侯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 探究二氢青蒿素对衰老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双氧水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构建应激早衰模型(SIPS),通过衰老特异性标记物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蛋白质印迹技术进行SIPS鉴定;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二甲基... 目的 探究二氢青蒿素对衰老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双氧水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构建应激早衰模型(SIPS),通过衰老特异性标记物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蛋白质印迹技术进行SIPS鉴定;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二甲基亚砜)、模型组(双氧水+二甲基亚砜)、药物组(双氧水+二氢青蒿素),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乳酸脱氢酶法、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内铁含量测定、蛋白质印迹技术、荧光探针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二氢青蒿素对衰老细胞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二氢青蒿素作用模型组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26±0.66)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存活率降低,且呈剂量依耐性;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铁蛋白重链(FT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内铁、活性氧(ROS)含量增加(P<0.05)。结论 二氢青蒿素可特异性诱导衰老细胞死亡,其机制与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二氢青蒿素 铁死亡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免疫衰老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任秀云 李梦瑶 +4 位作者 张锐 房志锐 张迎雪 陈璐 王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对免疫衰老的现状、研究热点、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2—2022年免疫衰老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对免疫衰老的现状、研究热点、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2—2022年免疫衰老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770篇。近十年免疫衰老的研究呈阶梯状上升的趋势;研究人员多集中于欧洲;蒂宾根大学的Pawelec G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但是作者之间合作并不紧密,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合作团队;Univ Tubingen是免疫衰老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在该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被共引文献分析发现,免疫衰老对于已知抗原的充分反应可能是必要的,因此对免疫衰老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对疾病免疫治疗和疫苗接种在老年人中的重大成效。关键词聚类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氧化应激、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疗法为当期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显示为免疫衰老标志物。免疫疗法从2019年至今仍旧是研究人员需要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其中研究较多的信号通路为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结论近十年免疫衰老备受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热点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氧化应激、自然杀伤细胞以及对免疫衰老的免疫疗法及标志物的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得到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从事免疫衰老方向的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热点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衰老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14
作者 刘庆 刘瑜钰 严士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1-504,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构建及临床应用。方法184例老年衰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7例实施常规营养干预模式,实验组87例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两组均干预2 w;阐述... 目的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构建及临床应用。方法184例老年衰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7例实施常规营养干预模式,实验组87例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两组均干预2 w;阐述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的构建,并分析两组干预前、干预2 w时营养状况[体重指数(BMI)、握力(GP)、中臂肌围(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全部患者于出院后接受至少6个月随访,记录并分析两组再入院率、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2 w时,实验组BMI、GP、MAMC、TSF及血清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 w时,两组WHOQOL-BREF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入院率、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衰弱患者中构建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营养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患者再入院及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 营养干预模式 奥马哈系统 营养状况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基于累积缺陷原则构建的衰弱指数及其应用
15
作者 任燕 杨永学 +3 位作者 陈善萍 郑晓梅 严雪丹 周莉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衰弱是因机体生理储备和应激适应能力下降和失调而易发生不良结局的临床状态或综合征。目前,关于衰弱的评估方法尚无金标准,但有研究发现基于累积缺陷原则构建的衰弱指数模型对各种不良临床事件的预测能力高于其他衰弱评估方法。本文主... 衰弱是因机体生理储备和应激适应能力下降和失调而易发生不良结局的临床状态或综合征。目前,关于衰弱的评估方法尚无金标准,但有研究发现基于累积缺陷原则构建的衰弱指数模型对各种不良临床事件的预测能力高于其他衰弱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对基于累积缺陷原则构建的衰弱指数及其构建方法、常见种类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衰弱评估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衰弱指数 累积缺陷 衰弱评估工具
下载PDF
老年急症患者衰弱状态与住院时长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朱思颖 孙乙灵 +4 位作者 林琦琦 孟繁森 刘睿 惠海鹏 王刚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索急症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住院时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因急症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性病照护-老年综合评估系统(InterRAI AC-CGA)评估... 目的探索急症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住院时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因急症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性病照护-老年综合评估系统(InterRAI AC-CGA)评估量表分别于患者入院后3 d内(初评)、7 d(复评)、28 d(住院时间<28 d者在出院前1天评估)(终评)进行采集患者功能状态数据,提取衰弱指数(FI)相关信息,建立FI-AC-CGA模型评估患者衰弱状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衰弱状态与住院时长的关系。结果入组的112例患者中,男性103例(92.0%)。初评无衰弱29例(25.9%),轻度衰弱27例(24.1%),中度衰弱32例(28.6%),重度衰弱24例(21.4%)。与初评相比,复评和终评时的无衰弱人数增加,中度衰弱和重度衰弱人数减少。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状态是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OR=5.987,95%CI=1.101~32.553,P=0.038)。衰弱恶化组相较于衰弱改善组,住院时间[35(29,90)d vs.29(20,41)d]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4,P=0.001)。结论FI-AC-CGA模型可以动态评估老年急症患者的衰弱状态,其动态变化与住院时长相关,衰弱状态恶化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症患者 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性病照护-老年综合评估系统 衰弱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跌倒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仇小敏 肖广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跌倒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功能性依赖、提早进入长期照护机构及增加医疗费用。但大多数跌倒引发的因素不是意外事件,而是可防、可控的。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跌倒风险评估、跌倒检测技术、跌倒... 跌倒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功能性依赖、提早进入长期照护机构及增加医疗费用。但大多数跌倒引发的因素不是意外事件,而是可防、可控的。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跌倒风险评估、跌倒检测技术、跌倒相关的康复应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人工智能在跌倒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老年人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恐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瑞 纪代红 +2 位作者 王瑶 刘雅卓 陈丽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在老年人中高发。老年肌少症患者由于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常常发生跌倒恐惧。而跌倒恐惧会导致患者刻意避免活动,反而增加跌倒风险,引起其他不良后果。本文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恐惧的...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在老年人中高发。老年肌少症患者由于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常常发生跌倒恐惧。而跌倒恐惧会导致患者刻意避免活动,反而增加跌倒风险,引起其他不良后果。本文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恐惧的发生现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识别和干预跌倒恐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少症 跌倒恐惧
下载PDF
前言——人工智能在常见老年综合征中的应用
19
作者 苑莉莉 王佳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老年人群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则可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的矛盾,为医疗行业转型升...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老年人群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则可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的矛盾,为医疗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巨大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临床实践的完美结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老年人群肌少症、营养不良、疼痛、睡眠障碍、听力障碍、跌倒、多重用药中的应用及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服务于老年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医疗健康 人工智能 多重用药 睡眠障碍 肌少症 临床实践 医学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