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苯丙吸波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冯佳勇 韩晓飞 +3 位作者 张志毅 余雯雯 贾兰 何宏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吸波涂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衰减入射电磁波的功能涂料,而水性吸波涂料更具有环保健康的特点。选择炭黑和羰基铁粉作为复合吸波剂,加入水性苯丙乳液中制备成本较低的复合吸波涂层。首先测试了炭黑和羰基铁粉的电磁参数,并计算得出成分为12... 吸波涂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衰减入射电磁波的功能涂料,而水性吸波涂料更具有环保健康的特点。选择炭黑和羰基铁粉作为复合吸波剂,加入水性苯丙乳液中制备成本较低的复合吸波涂层。首先测试了炭黑和羰基铁粉的电磁参数,并计算得出成分为12%炭黑和70%羰基铁粉,厚度为2mm时吸波性能最佳,反射损耗优于-5dB的有效吸收频宽达到9.9GHz,反射损耗峰值达到-28.6dB。然后制备了含12%炭黑和70%羰基铁粉,厚度为2mm的苯丙吸波涂层,测试分析了苯丙吸波涂层的吸波性能以及涂料相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羰基铁粉 苯丙乳液 电磁参数 吸波涂层 吸波性能
原文传递
1800 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窗口效应”
2
作者 徐晓霜 熊庆 +3 位作者 张媛 武慧欣 和丽梅 木云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目的在1800 MHz电磁波照射下,研究电磁波功率密度对SD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窗口效应”。方法将98只4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14个组,每组7只,7组暴露组(频率:1800 MHz,功率密度:0.1 mW/cm^(2)、0.3 ... 目的在1800 MHz电磁波照射下,研究电磁波功率密度对SD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窗口效应”。方法将98只4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14个组,每组7只,7组暴露组(频率:1800 MHz,功率密度:0.1 mW/cm^(2)、0.3 mW/cm^(2)、0.5 mW/cm^(2)、0.7 mW/cm^(2)、0.9 mW/cm^(2)、1.0mW/cm^(2)、1.2 mW/cm^(2))和7组对照组(功率密度:0 mW/cm^(2)),每天暴露12 h,持续3周。暴露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的GFAP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中DG、CA3和CA1区域的GFAP阳性表达产物平均光密度(MOD)值,以确定在1800 MHz暴露下的SD大鼠海马中GFAP表达的功率密度窗口。结果在0.1 mW/cm^(2)和0.3 mW/cm^(2)功率密度下,Western Blot结果表示,可增加大鼠海马GFAP表达量(P<0.05)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可增加3个区域GFAP的MOD值(P<0.05)。结论长时间暴露于1800 MHz电磁辐射对SD大鼠海马DG区、CA3区和CA1区的GFAP表达有影响具有“窗口效应”,强度窗口的功率密度为0.1 mW/cm^(2)和0.3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窗口效应 1800 MHz
下载PDF
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张彦文 马秦龙 +10 位作者 高鹏 邓平 皮会丰 张蕾 陈纯海 何旻蒂 卢永辉 谢佳 田丽 陈梦妍 余争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7-290,共14页
目的探究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只APP/PS1双转基因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50 Hz磁场暴露组(MF组),每组6只。磁场暴露组小鼠暴露在1.0 mT 50 Hz磁场中,2 h/d,持续21 d;对照... 目的探究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只APP/PS1双转基因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50 Hz磁场暴露组(MF组),每组6只。磁场暴露组小鼠暴露在1.0 mT 50 Hz磁场中,2 h/d,持续21 d;对照组小鼠除无磁场暴露外,其余条件与磁场暴露组相同。暴露结束后按标准方法取小鼠大脑皮层组织,进行高分辨非靶代谢组学检测,包括样品代谢物提取、样品LC-MS/MS质谱分析、代谢物定性定量、数据分析等。结果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发育无明显影响。本次高分辨非靶代谢组学检测共鉴定出1068种代谢物。依据变异倍数分析(FC>1.5或FC<0.67倍,P<0.05),50 Hz磁场暴露后小鼠皮层组织共定性出2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1-酮-β-乳香酸增加最明显(FC=80.68),5-氨基酮戊酸降低最明显(FC=0.34)。依据OPLS-DA(VIP>1,P<0.05),共筛选3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VIP位居前3位的是2-油酰-1-软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VIP=19.76,FC=0.52)、去氢抗坏血酸(VIP=12.71,FC=0.72)、肌苷(VIP=10.64,FC=1.05)。差异代谢物层次聚类分析、相关性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可能参与了16条KEGG通路,其中差异代谢物L-天冬氨酸可参与其中的13条通路、L-丙氨酸可参与其中的7条通路、乙酰胆碱可参与其中的3条通路。结论50 Hz磁场暴露可能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氨基酸代谢、蛋白转运、辅酶A和氨酰tRNA生物合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神经细胞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 Hz磁场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大脑皮层 非靶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移动电话手机对睡眠质量及抑郁影响调查 被引量:24
4
作者 曹兆进 陶勇 +4 位作者 张洪桥 赵晓琳 宛超 刘景兰 李双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的影响。 [方法 ]对拥有移动电话手机的88名公司职员和 77名无移动电话手机的公司职员进行调查。以问卷方式对其一般及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移动电话手机使用情况...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手机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的影响。 [方法 ]对拥有移动电话手机的88名公司职员和 77名无移动电话手机的公司职员进行调查。以问卷方式对其一般及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移动电话手机使用情况、居住及工作环境状况、患病情况、睡眠情况、抑郁等进行调查。资料用卡方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结果 ]移动电话使用组失眠率增高 ( P<0 .0 5 ) ,其 OR值为 3 .72。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手机时间与多梦呈正相关 ( P<0 .0 5 ) ,其 OR值为 2 .3 5。有手机组和无手机组的抑郁量表积分分别为 13 .17和 15 .75 ,经多元回归分析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使用移动电话手机对睡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话 电磁辐射 睡眠质量 抑郁 人体污染
下载PDF
低强度微波辐射环境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阎素文 汤洁 +5 位作者 张宁 丁晓萍 鲁海鸥 王喜良 周敏 唐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8,81,共3页
目的 了解低强度微波作业环境对男性生殖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已婚的 4 2 4名雷达作业人员 (实验组 )、2 0 4名对照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实验组性功能减退发生率为 2 3 8% ,对照组为 14 7% ,两... 目的 了解低强度微波作业环境对男性生殖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已婚的 4 2 4名雷达作业人员 (实验组 )、2 0 4名对照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实验组性功能减退发生率为 2 3 8% ,对照组为 14 7%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婚后半年、1年自然受孕率分别为 13 8%、39 8% ,对照组分别为 31 3%、4 9 6 %。婚后 2年、3年后自然受孕率 ,实验组为 30 4 %、12 5 % ,对照组为 10 9%、6 1%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两组人员生殖结局及子代性别比例未见异常。结论 长期低强度微波辐射对男性性功能有不良影响 ,导致女性自然受孕时间滞后 ,但对妊娠结局及子代健康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微波 辐射损伤 生育力
下载PDF
50 Hz磁场暴露对Neuro2a/APP(695)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
6
作者 陶嘉雯 马秦龙 +8 位作者 龚明月 陈纯海 高鹏 张蕾 何旻蒂 卢永辉 皮会丰 余争平 张彦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894-1906,共13页
目的研究50 Hz磁场暴露对Neuro2a/APP(695)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Neuro2a/APP(695)细胞简单随机分为假性辐照组和磁场暴露组(n=3)。暴露条件为1.0 mT 50 Hz正旋波磁场,4 h/d,连续3 d;假性辐照组细胞除无磁场暴露外,余同磁场暴露组。... 目的研究50 Hz磁场暴露对Neuro2a/APP(695)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Neuro2a/APP(695)细胞简单随机分为假性辐照组和磁场暴露组(n=3)。暴露条件为1.0 mT 50 Hz正旋波磁场,4 h/d,连续3 d;假性辐照组细胞除无磁场暴露外,余同磁场暴露组。暴露结束后按标准方法送样,进行转录组测序检测,包括样品RNA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等。结果50 Hz磁场暴露后Neuro2a/APP(695)细胞有141种定性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有129种表达上调、12种表达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euro2a/APP(695)细胞中62种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涉及432类显著GO功能富集,其中涉及生物学过程337类、细胞组分16类、分子功能79类;3种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275类显著GO功能富集,其中涉及生物学过程260类、细胞组分5类、分子功能10类。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参与了20条KEGG通路,其中2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通路,18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通路。结论50 Hz磁场暴露可能对Neuro2a/APP(695)细胞的黏附连接、Hippo信号通路、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消化和吸收和甘露糖型O-聚糖生物合成等方面产生影响,以上通路可能是50 Hz磁场对Neuro2a/APP(695)细胞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Hz磁场 Neuro2a/APP9(695)细胞 mRNA转录组学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球形单细胞及不规则真实细胞电穿孔动态过程仿真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陈果 刘红梅 +3 位作者 赵亚军 米彦 吕彦鹏 徐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79-2486,共8页
为深入研究脉冲电场对细胞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推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胞内细胞器的单细胞五层介电模型,从2维和3维的角度研究分析了脉冲电场诱导细胞发生电穿孔的动态过程。同时,鉴于理论球形细胞与真实细... 为深入研究脉冲电场对细胞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推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胞内细胞器的单细胞五层介电模型,从2维和3维的角度研究分析了脉冲电场诱导细胞发生电穿孔的动态过程。同时,鉴于理论球形细胞与真实细胞结构的差异,建立不规则细胞介电模型,讨论分析脉冲电场作用于理论球形细胞与真实细胞电穿孔效应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在1.5 k V/cm、10μs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上跨膜电位升高达到穿孔跨膜电位阈值(1 V)后发生穿孔,孔密度急增(达到1016数量级),电导率随着时间快速增加,从而进一步改变跨膜电位的分布,穿孔区域由正对电极的点逐渐往四周扩展,最终穿孔区域达到整个表面积的71.4%。而不规则细胞下的跨膜电位、电导率等分布较复杂,不再具有对称分布性,对于畸形度较大的细胞则必须考虑其形状的影响。仿真结果合理解释了脉冲作用下单细胞电穿孔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分析复杂细胞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推进了脉冲电场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电穿孔 不规则细胞 介电模型 脉冲电场 跨膜电位
原文传递
微波辐射对大鼠大脑皮质突触结构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丽峰 彭瑞云 +7 位作者 胡向军 高亚兵 王水明 董霁 赵黎 高荣莲 苏镇涛 王晓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大脑皮质突触结构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30和50mW/cm2微波辐射Wistar大鼠,辐射后6h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突触结构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大脑皮质氨基酸递质含量改变,采用分光光度法...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大脑皮质突触结构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30和50mW/cm2微波辐射Wistar大鼠,辐射后6h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突触结构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大脑皮质氨基酸递质含量改变,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乙酰胆碱递质含量以及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0、30、50mW/cm2微波辐射均可引起大脑皮质突触囊泡堆积、活性区延长、突触后致密物和突触曲率增加以及突触穿孔。10mW/cm2辐射后6h,天门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含量增加(P<0.01);30mW/cm2辐射后6h,大脑皮质Gly含量减少(P<0.05);50mW/cm2辐射后6h,Asp、谷氨酸(Glu)、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均增加(P<0.01)。10mW/cm2辐射后6h,大脑皮质乙酰胆碱含量增加(P<0.05),胆碱酯酶活性降低(P<0.01);30和50mW/cm2辐射后6h,乙酰胆碱含量增加,胆碱酯酶活性升高(P<0.01)。结论微波辐射可引起大脑皮质突触结构损伤,氨基酸递质和乙酰胆碱代谢紊乱,进而可能影响正常的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大脑皮质 突触 神经递质
下载PDF
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学森 龚茜芬 +2 位作者 张广斌 余争平 余晓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65mW/cm2电磁波急性辐照大鼠20min,采用RTPCR检测细胞外的调节蛋白激酶1(ERK1)、CJun氨基未端激酶1(JNK1)、P38MAPKmRNA表达,采用...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65mW/cm2电磁波急性辐照大鼠20min,采用RTPCR检测细胞外的调节蛋白激酶1(ERK1)、CJun氨基未端激酶1(JNK1)、P38MAPK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ERK1、JNK1、P38MAPK蛋白质表达。结果电磁波辐照后大鼠海马ERK1与JNK1的mRNA表达及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ERK1的高表达持续至辐照后12h,JNK1持续至辐照后3,24h后两者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水平,辐照后P38MAPK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电磁辐射可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对ERK和JNK2条信号转导通路产生影响,对P38MAPK的影响不明显。ERK和JNK两条信号转导通咱可能参与了电磁辐射导致的中枢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大鼠 海马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1950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艳云 李康樗 +5 位作者 杜乐 苗霞 郎海洋 刘军叶 曾丽华 郭国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54-3859,共6页
睾酮在雄性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1 950 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功能的影响,采用s Xc辐照系统、GSM talk信号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频率为1 950 MHz、比吸收率(SAR)为3 W/kg的24 h的射频辐射;再采用ELISA方法... 睾酮在雄性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1 950 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功能的影响,采用s Xc辐照系统、GSM talk信号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频率为1 950 MHz、比吸收率(SAR)为3 W/kg的24 h的射频辐射;再采用ELISA方法检测辐照后0、6、24 h及假辐照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睾酮含量,并利用Real time-PCR方法测定上述3个时间点及假辐照组细胞中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 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雄激素受体(AR)的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睾酮含量于照射后6、24 h显著降低;辐照组细胞内的P450scc、AR的m RNA表达水平于照射后0、6、24 h显著降低;而辐照组的st AR m RNA表达水平在辐照后0 h时低于假辐照组,6、24 h时与假辐照组几乎无差异。因此,1 950 MHz射频电磁辐射能通过基因转录水平影响到小鼠睾丸间质细胞st AR、P450scc、AR的m RNA的表达,进而降低睾酮的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电磁辐射 间质细胞 睾酮 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 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 雄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雷达作业人员精液质量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阎素文 张宁 +4 位作者 汤洁 鲁海鸥 王喜良 周敏 唐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检测评价雷达作业人员精液质量及生殖激素变化特点。方法应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全自动分析系统和放射免疫技术对64名雷达作业人员,60名对照组人员的21项精液指标和4项激素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雷达作业人员精液量、pH值、精... 目的检测评价雷达作业人员精液质量及生殖激素变化特点。方法应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全自动分析系统和放射免疫技术对64名雷达作业人员,60名对照组人员的21项精液指标和4项激素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雷达作业人员精液量、pH值、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均有下降,但精液黏度、精子存活率、顶体完整率、精子形态正常。性激素水平两组人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非致热效应对精液质量可以产生不良影响,引起亚临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微波辐射 精液质量 生殖激素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大鼠睾丸StAR、P450scc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钟敏 周文 +1 位作者 余争平 张广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 研究微波暴露后大鼠睾丸组织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acuteregulatoryprotein ,StAR) ,细胞色素P4 5 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tochromeP4 5 0Cholesterosidechainlyase ,P4 5 0scc)mRNA表达的变化和对睾酮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波暴露后大鼠睾丸组织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acuteregulatoryprotein ,StAR) ,细胞色素P4 5 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tochromeP4 5 0Cholesterosidechainlyase ,P4 5 0scc)mRNA表达的变化和对睾酮分泌的影响,探讨微波暴露对成年雄性大鼠性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观测微波暴露后大鼠性功能,以扑捉潜伏期(capturelatentperiod ,CLP)和扑捉次数(capturetimes,CT)作为判别指标;采用RT PCR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微波暴露后3,6 ,2 4 ,72h睾丸组织中StAR、P4 5 0sccmRNA水平及血清睾酮含量。结果 微波暴露后3h ,观测到雄性大鼠CLP明显延长(P <0 . 0 1) ,CP明显减少(P <0 .0 1) ,在观测的72h内,大鼠的性行为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清睾酮含量和睾丸组织StRA、P4 5 0sccmRNA变化有一致性,即在微波暴露后3h ,分别较对照降低83 .1% ,5 7. 3% ,5 3. 6 % (P <0. 0 1) ,6h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2 4h恢复到正常水平,72h再次出现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5 7 .6 % ,39. 5 % ,5 3 .5 % (P <0 . 0 1)。结论 微波暴露可影响睾丸间质细胞StAR、P4 5 0sccmRNA表达而降低睾酮的合成,进而对雄性大鼠性行为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睾丸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 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
下载PDF
手机频率电磁辐射对大鼠睾丸超微结构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晓慧 马惠荣 +2 位作者 马雪莲 陈杰 张国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目的:观察手机频率(900 MHz)电磁辐射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超微结构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辐射2 h组和辐射4 h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辐射,辐射2 h组和辐射4 h组每天暴露于900 MHz手... 目的:观察手机频率(900 MHz)电磁辐射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超微结构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辐射2 h组和辐射4 h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辐射,辐射2 h组和辐射4 h组每天暴露于900 MHz手机频率分别辐射2、4 h,连续辐射30 d。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辐射2 h组大鼠生精小管基膜肿胀,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分开,细胞间隙明显增大,部分线粒体内出现空泡,见线粒体髓样化,生精细胞凋亡增多[(25.62±1.33)%vs(18.71±1.76)%,P<0.05],以初级精母细胞凋亡为主;与辐射2 h组比较,辐射4 h组生精小管基膜肿胀,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分开,细胞间隙明显增大,精原细胞胞膜不完整,可见胞质碎片、胞核固缩和切迹,核周隙轻度扩张,细胞内线粒体畸形,内有空泡,结构模糊,部分嵴融合或消失,其损伤程度增加,生精细胞凋亡增多[(29.93±1.46)%vs(25.62±1.33)%,P<0.05],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均有凋亡。结论:手机频率电磁辐射可造成大鼠睾丸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生精细胞凋亡增加,有时效关系;生精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电磁辐射 雄性大鼠 睾丸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微波对心肌细胞膜受体及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桦 王德文 +3 位作者 彭瑞云 陈浩宇 周涛 陈建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9-1470,共2页
关键词 微波 心肌细胞膜受体 离子通道 电磁辐射 流行病学 动物实验 微波辐照
下载PDF
2450MHz微波辐射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和脑组织脂褐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亚丽 彭小东 +3 位作者 杨玉华 马洪波 宋锦萍 浦京遂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对学习记忆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海马诱发电位的长时程增强 (LTP)和脑脂褐素含量进行研究 ,用 2 4 5 0MHz微波理疗机为照射源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在体海马诱发电位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 1 0 2 5mW/cm2 强度范围... 目的探讨微波对学习记忆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海马诱发电位的长时程增强 (LTP)和脑脂褐素含量进行研究 ,用 2 4 5 0MHz微波理疗机为照射源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在体海马诱发电位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 1 0 2 5mW/cm2 强度范围内的连续微波 ,可以对弱条件刺激和强条件刺激引发的LTP的群峰电位 (PS)峰值产生抑制作用 ,并存在强度 -效应关系 ,在 2 5mW/cm2 时脂褐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 0mW/cm2 组 (P <0 .0 5 )。结论 1 0 2 5mW/cm2 强度范围内的 2 4 5 0MHz连续微波可以通过抑制海马LTP的生成和脑脂褐素含量增加 ,造成学习记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海马 长时程增强 脂褐素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小鼠精子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操冬梅 周春 +1 位作者 张元珍 马玲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小鼠精子的作用,以探讨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移动电话的模拟辐射源对小鼠进行全身辐射,辐射频率为935 MHz,时间为2 h/d,连续35 d,按平均功率密度分为3个组,即0μW/cm2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小鼠精子的作用,以探讨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移动电话的模拟辐射源对小鼠进行全身辐射,辐射频率为935 MHz,时间为2 h/d,连续35 d,按平均功率密度分为3个组,即0μW/cm2组(对照组)、570μW/cm2(辐射组)和1 400μW/cm2(辐射组)。辐射后取小鼠双侧睾丸和附睾称重,并分析附睾的精子计数、活动率和畸形率,观察睾丸组织结构及电镜超微结构。结果各组小鼠的睾丸和附睾的重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1 400μW/cm2辐射组的精子活动率[(40.82±4.73)%]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出现精子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1 400μW/cm2的电磁辐射在受试条件下对小鼠的精子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话 电磁辐射 生殖毒性 小鼠
下载PDF
电磁场扰动下的细胞系统鲁棒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秀秀 包家立 朱朝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37-3845,共9页
生物鲁棒性是生物系统抵抗外界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引起系统行为变化的一种能力。电磁场是一种外界物理因素,可以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为了建立一种电磁场扰动下生物系统稳定鲁棒性的研究方法,以Lyapunov理论为基础,用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 生物鲁棒性是生物系统抵抗外界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引起系统行为变化的一种能力。电磁场是一种外界物理因素,可以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为了建立一种电磁场扰动下生物系统稳定鲁棒性的研究方法,以Lyapunov理论为基础,用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实时记录了在磁感应强度B为0、0.09、0.38、0.76、7.33、14.78 m T的电磁场暴露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和钙离子(Ca2+)的含量,分析了电磁场扰动前的细胞状态稳态点和稳定域,以及电磁场扰动后的状态转移和稳定鲁棒域。结果表明:(1)细胞无扰时ROS的稳态点是46.157~120.913,Ca2+的稳态点是25.430~55.686,ROS的稳定域半径是1.688~10.278,Ca2+的稳定域半径是2.782~13.345;(2)B〈7.33 m T的电磁场扰动没有提高胞内ROS含量,B为14.78 m T的电磁场扰动可阶跃性提高胞内ROS含量,B为0和0.09 m T的电磁场扰动没有提高胞内Ca2+含量,B为0.38 m T的电磁场扰动可持续性提高胞内Ca2+含量。结论是:(1)无电磁场扰动时,细胞内ROS和Ca2+状态可以保持稳定;(2)电磁场扰动在较高水平(如B为14.78 m T)时,才能改变细胞内ROS和Ca2+的状态;(3)细胞的鲁棒域与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ELF-EMFs 生物鲁棒性 细胞 LYAPUNOV稳定性 钙离子 活性氧自由基
原文传递
高功率微波辐照对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生存能力和细胞活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桦 王德文 +4 位作者 刘杰 曹晓哲 赵梅兰 谷庆阳 董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HPM对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生存能力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HPM辐照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 ;用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HPM可以对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产生... 目的 :研究HPM对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生存能力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HPM辐照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 ;用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HPM可以对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产生明显影响 ,引起二者的凋亡和坏死。结论 :心脏可能是HPM损伤的易感器官之一 ,并提示在探讨HPM对心脏的损伤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辐照 细胞活力 心肌细胞 心脏间质细胞 细胞生存能力 细胞凋亡 HPM损伤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对大鼠免疫组织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瑛 崔玉芳 +6 位作者 李燕 安晓霞 苏振涛 周红梅 董波 柳晓兰 彭瑞云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对大鼠免疫组织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DCFH-DA分子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免疫组织细胞内经0、10、30、50mW/cm2微波辐照后不同时间活性氧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骨髓、淋巴结在0~30mW/cm2范围内活...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对大鼠免疫组织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DCFH-DA分子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免疫组织细胞内经0、10、30、50mW/cm2微波辐照后不同时间活性氧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骨髓、淋巴结在0~30mW/cm2范围内活性氧水平出现规律性增高,在50mW/cm2时有所降低;脾脏在0~50mW/cm2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增高;而胸腺组织虽有增高但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②照后1d活性氧水平升高最为显著,3d出现明显降低,除骨髓高于对照组外,脾脏、淋巴结基本恢复正常。7d时全部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微波辐照可诱导大鼠免疫组织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较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微波 免疫组织 活性氧
下载PDF
不同照射时间下2450MHz微波辐射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建 杨玉华 +1 位作者 蒋睿 浦京遂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索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机理。方法以2450MHz微波理疗机为辐射源,在照射总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对LACA纯种小白鼠分别进行2d、7d和14d照射,照射强度均为5mW/cm2。结果照射组小鼠大脑皮层的单胺氧... 目的探索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机理。方法以2450MHz微波理疗机为辐射源,在照射总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对LACA纯种小白鼠分别进行2d、7d和14d照射,照射强度均为5mW/cm2。结果照射组小鼠大脑皮层的单胺氧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2d、7d组小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各照射组5羟吲哚乙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d和14d组显著升高(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递质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