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污染型与饮水型氟中毒同步流行病学调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玉富 汤瑞琦 +3 位作者 滕国兴 于光前 徐春蓓 富德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47-349,共3页
同等级的病区,氟斑牙患病情况,是燃煤污染型病区重于饮水型病区,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显著高于饮水型病区;燃煤污染型病区骨X线是细密改变者高于饮水型病区;地方性氟中毒对免疫功能有影响,主要表现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上,其影响程... 同等级的病区,氟斑牙患病情况,是燃煤污染型病区重于饮水型病区,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显著高于饮水型病区;燃煤污染型病区骨X线是细密改变者高于饮水型病区;地方性氟中毒对免疫功能有影响,主要表现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上,其影响程度,燃煤污染型病区大于饮水型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型 氟中毒 氟斑牙 饮水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四川藏区饮茶型氟中毒人群总摄氟量的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进 赵燕 +5 位作者 刘箭卫 白学信 周定友 方世良 甲马 吴金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78-279,共2页
对四川省西北高原的藏族牧民、半农半牧民、僧侣的饮茶方式、饮茶习惯与总氟摄入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水源氟含量在0.11~0.13mg/L之间,且无任何工业污染和燃煤污染。藏族牧民和半农半牧民每日每人氟摄入量达到1... 对四川省西北高原的藏族牧民、半农半牧民、僧侣的饮茶方式、饮茶习惯与总氟摄入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水源氟含量在0.11~0.13mg/L之间,且无任何工业污染和燃煤污染。藏族牧民和半农半牧民每日每人氟摄入量达到10.43~14.48mg,藏族青少年每日每人氟摄入量达到5.49~7.26mg,均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日安全氟摄入量(成人4mg,青少年2.5mg)。藏民氟摄入的主要途径是饮用含氟量极高的砖茶,占日总氟摄入量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 氟摄入量 氟中毒 砖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摄氟量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玉富 滕国兴 +2 位作者 于光前 徐春蓓 汤瑞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51-352,350,共3页
摄氟量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人均日摄氟量4mg 以上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达95%以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随摄氟量增加而升高。骨关节功能障碍,骨 x 线改变阳性率、群体尿氟水平均与摄氟量有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摄氟量 燃煤 氟斑牙 氟中毒
下载PDF
茶叶中的氟含量及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超 吴方正 +1 位作者 傅柳松 陈雪松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8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茶叶中氟的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讨论了茶叶含氟量与产地、等级和季节的关系,发现茶叶中的氟以水溶性为主,其溶出率与水温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沸水冲泡法作为测定茶叶中氟的新方法。
关键词 氟中毒 预防 茶叶 氟化物 测定方法 饮料
原文传递
我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概况(综述)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新华 沈雁峰 +3 位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陈志 孙玉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3-654,共2页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流行病学 研究
下载PDF
钙与鸡冠花提取物对氟中毒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万里 王萍 +2 位作者 王守英 田玉慧 刘晓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鸡冠花提取物与钙对氟中毒大鼠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二醛(MDA)、尿羟脯氨酸(HOP)的影响。方法 选用SD 大鼠40 只,雄性,随机平均分为5 组。1 组为正常对照,喂基础饲料及自来水;其余各组... 目的 探讨鸡冠花提取物与钙对氟中毒大鼠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二醛(MDA)、尿羟脯氨酸(HOP)的影响。方法 选用SD 大鼠40 只,雄性,随机平均分为5 组。1 组为正常对照,喂基础饲料及自来水;其余各组喂基础饲料及高氟水,除2 组外,3 组、4 组、5 组分别补加鸡冠花提取物、高钙饲料、高钙加鸡冠花提取物。实验8wk 后,测骨密度、血AKP、MDA、24h 尿钙、氟及尿肌酐含量。结果 高氟组血清MDA、AKP、尿HOP、尿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或P< 0.01) ,高氟组体重、BMC及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钙加鸡冠花组(P< 0.05 或P<0 .01),各预防组血清AKP、体重、BMC及BMD各预防组之间无显著差别并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饮食高氟可影响大鼠骨质代谢,补钙、补鸡冠花提取物可减少高氟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鸡冠花提取物 钙剂 氟中毒 骨代谢
下载PDF
水氟浓度与人体健康效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华莲 程学敏 +7 位作者 范清堂 崔留欣 吕凤臣 高玉真 朱新波 张丽 沙明富 罗国庆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3,共3页
据流行病学调查,地氟病流行类型多见于饮水型。因此,预防地氟病的生要措施是降氟改水。然而,在饮水型地氟病区,水氟应降至何等水平才不致对健康产生危害?此问题虽有研究报道,但同时从多方面较完整地阐明饮水氟对机体影响的剂量一反应关... 据流行病学调查,地氟病流行类型多见于饮水型。因此,预防地氟病的生要措施是降氟改水。然而,在饮水型地氟病区,水氟应降至何等水平才不致对健康产生危害?此问题虽有研究报道,但同时从多方面较完整地阐明饮水氟对机体影响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报道的甚少。本课题即在饮用不同浓度含氟水的人群中进行多层次,同步的效应测定,以探讨水氟的剂量一反应关系。目的是筛选氟危害的灵敏指标,为找出饮水型地氟病区水氟的“处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氟 氟斑牙 釉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防治效果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白广禄 陈宝群 +3 位作者 李俊岭 范中学 王亚平 刘晓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06-308,共3页
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防治效果监测资料分析白广禄,陈宝群,李俊岭,范中学,王亚平,刘晓莉为了掌握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改饮低氟水后的病情变化趋势,了解氟及其它因素与病情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 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防治效果监测资料分析白广禄,陈宝群,李俊岭,范中学,王亚平,刘晓莉为了掌握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改饮低氟水后的病情变化趋势,了解氟及其它因素与病情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1992年对关中和陕北已改水的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地方性 改水 防治 水质
下载PDF
鸡冠花提取物和钙对氟中毒大鼠骨密度及尿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万里 原志庆 +2 位作者 刘晓丽 桂立辉 田玉慧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0-231,共2页
为了研究鸡冠花对大鼠氟中毒的预防效果,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NC)喂基础饲料及自来水;其余4组喂基础饲料及高氟水。除单纯加氟组(F组)外,其他组每千克饲料中分别补加鸡冠花提取物(FC)、... 为了研究鸡冠花对大鼠氟中毒的预防效果,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NC)喂基础饲料及自来水;其余4组喂基础饲料及高氟水。除单纯加氟组(F组)外,其他组每千克饲料中分别补加鸡冠花提取物(FC)、高钙饲料(FCa)、高钙加鸡冠花提取物(FCCa)。实验8周后,测骨矿物含量(BMC)和骨密度(BMD)、血清钙、24h尿钙、钠、钾、氟、羟脯氨酸(HOP)及尿肌酐含量。结果所有高氟组血清钙及尿钙、尿钠、尿HOP及尿氟高于正常对照组,高钙组尿钙高于正常对照组。F组体重、BMC及BMD低于正常对照组,FC、FCa,FCCa组体重高于F组,FCCa组的BMC及BMD高于F组。提示饮食高氟可影响大鼠骨密度及矿物质代谢,补钙可减少高氟所造成的影响,补钙加鸡冠花提取物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 骨密度 氟中毒 提取物 尿 矿物质含量
下载PDF
氟病区改水后与非病区居民关节症状尿氟及氟斑牙状况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长青 房连营 +8 位作者 卢振明 唐红艳 王成海 张玉林 张士学 李勇 邓海文 邵起江 梁宝成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1998年第6期371-372,共2页
以前,人们对未改水病区地氟病的流行及特点做了大量研究,但对改水病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了解的还很有限,为进一步掌握改水防病效果,笔者调查了改水10年以上轻中重病区居民氟中毒症状,体征、尿氟含量及氟斑牙患病率,并与非病区居民进行了对... 以前,人们对未改水病区地氟病的流行及特点做了大量研究,但对改水病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了解的还很有限,为进一步掌握改水防病效果,笔者调查了改水10年以上轻中重病区居民氟中毒症状,体征、尿氟含量及氟斑牙患病率,并与非病区居民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病区 改水后 关节症状 尿氟 氟斑牙
下载PDF
巫山县燃煤氟污染地区砷含量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岚 金美娣 +1 位作者 李平 胡梅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了解燃煤氟污染较为严重的巫山县是否存在砷的污染与危害。方法 随机抽取调查点与对照点8~10岁儿童尿样60份,发样60份,粮食24份,水20份,煤8份,并测其砷含量。结果 调查点煤砷含量虽不高,但室内储存水及粮食... 目的 了解燃煤氟污染较为严重的巫山县是否存在砷的污染与危害。方法 随机抽取调查点与对照点8~10岁儿童尿样60份,发样60份,粮食24份,水20份,煤8份,并测其砷含量。结果 调查点煤砷含量虽不高,但室内储存水及粮食都明显高于室外水源水和对照地区。儿童尿砷值虽无显著性差异,但调查点儿童发砷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调查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砷污染,并对儿童的砷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 氟污染 砷污染 含量 危害
下载PDF
绵阳市0~14岁人群维生素D水平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运双 薛冰蓉 +1 位作者 曾平 杨渝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了解绵阳市0~14岁人群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方法调查对象为2564例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0~14岁人群,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 H )D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4例0~14岁人群25(OH)... 目的:了解绵阳市0~14岁人群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方法调查对象为2564例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0~14岁人群,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 H )D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4例0~14岁人群25(OH)D为(30.63±12.78)ng/mL ,最低值为3.00 ng/mL ,最高值为70.00 ng/mL。VitD缺乏574例,占22.4%;VitD不足744例,占29.0%;VitD充足1246例,占48.6%。男性和女性的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VitD水平逐渐降低,VitD缺乏率逐渐升高。1~2岁为VitD水平峰值阶段。结论绵阳市0~14岁人群VitD水平较低,6岁以后VitD缺乏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应该定期进行VitD营养状况的调查,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Vi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绵阳市 0~14岁
下载PDF
燃煤烟道蜂窝净化剂除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炳成 张磊 +1 位作者 应波 曹守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5-27,共3页
针对中国燃煤污染氟中毒分布范围广病情严重的特点,在民用炉灶烟道内装入蜂窝状净化剂除氟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对蜂窝状净化剂的材料配比、孔径大小、长度、吸附容量、安装方法的堵塞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在现场进... 针对中国燃煤污染氟中毒分布范围广病情严重的特点,在民用炉灶烟道内装入蜂窝状净化剂除氟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对蜂窝状净化剂的材料配比、孔径大小、长度、吸附容量、安装方法的堵塞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在现场进行了除氟效果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烟道内装入蜂窝状净化剂除氟效率为89.1%,同时对煤烟中的SO2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除硫率为53.6%。此项措施与改炉改灶措施结合推广运用,将有助于燃煤氟硫污染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蜂窝净化剂
下载PDF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189名砷性皮肤病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玲 何敏 +3 位作者 鲁生业 全涛 徐高升 牛培健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9-251,共3页
为探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砷性皮肤病人群分布特征通过189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以地砷病典型皮肤症状为指标分析发现,砷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标化率u=1.06,P>0.05),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 为探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砷性皮肤病人群分布特征通过189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以地砷病典型皮肤症状为指标分析发现,砷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标化率u=1.06,P>0.05),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随年龄的上升发病率增高(r=0.915,P=0.0014),病情也加重,发病率还与饮高砷水年限有正相关(r=0.828,P=0.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砷中毒 皮肤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改水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临床、放射学及生化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长青 卢振明 +12 位作者 杨凤山 唐红艳 房连营 莫志亚 王成海 张士学 张玉林 杨德民 冯忠彬 刘权 佟力 曲玲 丁秀杰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1964年,发现该病在我省有较大面积的流行,并查清了当地居民饮用的浅井水氟含量过高是造成该病流行的原因。同年,试用打深井改饮低氟水的方法来防制氟中毒。为了解改水后的防制效果,以及改水病...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1964年,发现该病在我省有较大面积的流行,并查清了当地居民饮用的浅井水氟含量过高是造成该病流行的原因。同年,试用打深井改饮低氟水的方法来防制氟中毒。为了解改水后的防制效果,以及改水病区流行病学特点与概貌,作者在不同改水时间采用多项指标对改水后的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追踪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时间与地点 在改水初的1964年及改水后的1974、1980、1985、1990和1995年分别对乾安、农安、大安三县的尔字、令字、刘家围子、小能、位字、小松、东宾、大宾、东鞠、东南竞屯的居民及氟骨症患者分别进行了调查。同时在上述地区选择条件类似的非病区小帅屯及未改水病区腰陶和逯家屯作为对照观察点做了与改水病区内容相同的对照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地方性 流行病学 预防 改水
下载PDF
重庆万州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波 胡海艳 宋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0期2833-2834,共2页
目的调查重庆万州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万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就诊的万州地区儿童血清标本2 7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25-... 目的调查重庆万州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万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就诊的万州地区儿童血清标本2 7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并在各年龄段及男女性别间做比较。结果 2 725例儿童中,25-(OH)D水平良好者992例,占36.4%;正常者864例,占31.7%;不足者768例,占28.2%;缺乏者101例,占3.7%。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年龄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州区儿童血清25-(OH)D缺乏率较高,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清25-羟维生素D 检测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17
作者 禤文婷 黄秋霞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方法选取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NDR组,n=1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n=100)及糖尿病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方法选取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NDR组,n=1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n=100)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100);另选取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CON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25-(OH)D水平,记录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并将各种DMAP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ON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NDR组、DR组及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DR组、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DP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DMAP与体质指数、Hb Al 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均P<0.05),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是与DMAP密切相关。有效监测血清25-(OH)D水平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江苏省丰、沛、铜重氟病区动物体中氟的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景荣 章敏 +2 位作者 朱法华 黄凌云 方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丰、沛、铜重氟病区,禽、畜体内氟主要积聚在骨骼中(羊骨1096×10-6~2001.9×10-6,鸡骨335×10-6~378×10-6)及生理功能强的内脏(肝、心、肾等)器官中,氟的含量3.3×... 丰、沛、铜重氟病区,禽、畜体内氟主要积聚在骨骼中(羊骨1096×10-6~2001.9×10-6,鸡骨335×10-6~378×10-6)及生理功能强的内脏(肝、心、肾等)器官中,氟的含量3.3×10-6~7.17×10-6,肌肉和蛋、奶品中氟的含量大多接近或低于氟的卫生标准,显然肉、蛋、奶食品不是该区地氟病的致病因子。研究表明,动物体内氟含量与环境水氟及叶菜和树叶(含水分高)中的氟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因而造成食草动物比以食粮食为主的家禽体内的氟含量明显偏高。说明水是氟的传播媒界,为该区地氟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预防 重氟病区 动物 生物监测
下载PDF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汇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玉富 滕国兴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汇总分析孙玉富,滕国兴,于光前整理1991年开始在全国7个省9个县17个监测点,开展了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为了解预防措施落实进度,评价防制效果和防治对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汇总分析孙玉富,滕国兴,于光前整理1991年开始在全国7个省9个县17个监测点,开展了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重点监测。为了解预防措施落实进度,评价防制效果和防治对策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将1991~1993年的监测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地方性 燃煤污染型 监测
下载PDF
有关抗氟元素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玉富 徐春蓓 石玉霞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7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氟是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环境和生物体内能和多种元素或分子结合,从而对氟的吸收、利用、排出以及毒性作用等产生影响。在我国和印度一些氟中毒病区,虽饮水氟浓度相近,而氟骨症发生率却显著不同。说明饮水氟浓度不是决定发... 氟是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环境和生物体内能和多种元素或分子结合,从而对氟的吸收、利用、排出以及毒性作用等产生影响。在我国和印度一些氟中毒病区,虽饮水氟浓度相近,而氟骨症发生率却显著不同。说明饮水氟浓度不是决定发病或病情程度的唯一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发病条件和影响因素参与作用。其中值得重视的就是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氟与有关元素在生物学上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关抗氟元素的研究,对于闸明氟中毒发病机理和寻找有效的阻断发病措施及其有效治疗药物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抗氟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