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4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孕产妇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朱咏仪 温博伦 +2 位作者 吴青霖 梁少玲 宗银东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孕产妇行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384例术中发生寒战的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对照组采用哌替啶对寒战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麻醉效果、寒战治...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孕产妇行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384例术中发生寒战的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对照组采用哌替啶对寒战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麻醉效果、寒战治疗的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寒战停止时间较短,寒战控制情况较好(P<0.05);2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发生改变,但观察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组应激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hs-CRP、PGE2、Co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幅度小(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椎管内麻醉治疗寒战的效果较好,可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右美托咪定 寒战 血流动力学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超声引导定位下椎管内麻醉在肥胖妊高症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亚娟 黄珊 +2 位作者 宫伟 宋唯唯 吕林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妊高症患者剖宫产中应用超声引导定位下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肥胖妊高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40例。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下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肥胖妊高症患者剖宫产中应用超声引导定位下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肥胖妊高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40例。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下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触诊定位下椎管内麻醉,比较2组穿刺情况、麻醉效果、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穿刺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用药后10 min,研究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更稳(P<0.05)。研究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和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刺激、硬膜外置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肥胖妊高症患者剖宫产中应用超声引导定位下椎管内麻醉能提高麻醉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超声定位 高血压 妊娠性 肥胖 剖宫产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与快速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肖行 张宏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外科麻醉领域的进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这种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多数THA患者术后承受着中到重度的疼痛,不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外科麻醉领域的进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这种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多数THA患者术后承受着中到重度的疼痛,不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甚至发展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的镇痛方法包括椎管内镇痛、区域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镇痛以及口服或静脉注入镇痛药物等。近年来,在超声可视化工具的辅助下,区域麻醉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对THA目前采用的镇痛方式与快速康复相关指标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探索最佳的镇痛方案以促进医疗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镇痛方法
下载PDF
两种局麻方案控制儿童肾穿刺活检疼痛效果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4
作者 贺兼碧 何柳静 王慧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控制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住院需行肾穿刺活检的50例...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控制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住院需行肾穿刺活检的5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起效后予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对照组使用医用超声耦合剂代替利多卡因胶浆,其余操作方法同治疗组。比较两组麻醉进针时、手术进针时、手术中、手术后1小时的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及使用时间,肾穿刺活检标本肾小球数及肾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间麻醉进针时、手术进针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中、手术后1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均未使用镇痛药物。两组肾穿刺活检标本光镜下肾小球数及总肾小球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4.0%,治疗组穿刺成功率为96.0%,治疗组成功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常规局麻前加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可取得满意镇痛效果,尤其是减轻麻醉进针时疼痛,且不增加手术及麻醉并发症。此麻醉方案可让肾病患儿易于接受肾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及时调整治疗,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穿刺活检 利多卡因 麻醉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关节置换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宋瑞月 吴迪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腰麻不同用药量分为A组(n=36)、B组(n=36)和C组(n=37)。L3-4间隙穿刺后行蛛网膜下腔穿刺,A组、B...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腰麻不同用药量分为A组(n=36)、B组(n=36)和C组(n=37)。L3-4间隙穿刺后行蛛网膜下腔穿刺,A组、B组、C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0 mg、12 mg和15 mg,并于硬膜外导管注入1%罗哌卡因维持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认知功能(MMS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及B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A组(P<0.05);各组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C组>B组>A组(P<0.05);术后4、8 h,B组、C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各组T1、T2、T3时HR、MAP比较:C组<B组<A组(P<0.05);A组、B组手术结束和术后24 h MMSE评分均高于C组(P<0.05);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12 mg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CSEA中的效果理想,对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的影响
6
作者 周肖肖 任万陆 +1 位作者 马晓贝 张爽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实行椎管内麻醉;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1...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实行椎管内麻醉;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12 h内蒙特利尔认识评估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回升,同期观察组评分更高,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P<0.05);术后3d观察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更低(P<0.05);术毕拔管(T1)~术后1 d(T3)时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内皮素(ET)水平和两组不同时间点的AD、NE、Cor、E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降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椎管内麻醉 认知功能 NOD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麻醉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7
作者 祝小健 汪超 彭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及疼痛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衡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6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麻醉效果及疼痛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衡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6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单用氢吗啡酮,观察组复合应用氢吗啡酮及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病例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值更令人满意。结论: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在维持镇静、镇痛效果的同时不易影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引发明显的应激反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右美托咪定 髋部骨折 麻醉效果 疼痛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时长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玛荷芭·玉素甫江 林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22-1125,1129,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时长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分娩镇痛...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时长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分娩镇痛的实施时长8 h为分界值,<8 h为短时组,>8 h为长时组,中转剖宫产时均通过分娩镇痛时置入的硬膜外导管给药,常规首先给予1.5%的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剂量,起效后,给予1%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混合液10~15 mL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硬膜外麻醉效果和失败率。结果共纳入56例产妇,其中短时组26例,长时组30例,长时组5例硬膜外麻醉失败,失败率明显高于短时组(16.7%vs.0,P<0.05),短时组麻醉成功产妇分娩镇痛药液剂量明显少于长时组[(45.22±5.35)mL vs.(80.15±10.5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中的局部麻醉药用药总量[(15.18±2.52)mL vs.(14.38±1.05)mL]、给予用药剂量至切皮时间[(22.05±8.42)min vs.(23.45±6.87)min]、手术时间[(88.75±21.72)min vs.(85.10±13.22)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长时组麻醉后感觉阻滞平面[T_(9)(T_(4),T_(10))vs.T_(6)(T_(4),T_(7))]和运动阻滞分级[1(0,1)级vs.2(1,3)级]均低于短时组(P<0.05);长时组在切皮后分离肌肉时的不适主诉(24.0%vs.11.5%)和子宫缝合完毕探查腹腔时的不适主诉(84.0%vs.61.5%)均高于短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产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而言,分娩镇痛实施时间越长,在后续的中转剖宫产过程中不仅会降低术中硬膜外的麻醉效果,还增加了麻醉失败的风险,增加再次穿刺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实施时长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54例孕妇超前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9
作者 颜振艺 陈晓凤 +3 位作者 莫坚 陈昊 王永燕 吴驰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用于孕妇超前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前镇痛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混合液进行自控麻醉镇痛(PCEA)。超前镇痛组:孕妇即将进入临产、未规律宫缩前泵... 目的 观察超前镇痛用于孕妇超前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前镇痛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混合液进行自控麻醉镇痛(PCEA)。超前镇痛组:孕妇即将进入临产、未规律宫缩前泵入1 mL/h镇痛药(包括1.2 g/L罗哌卡因、0.4 mg/L舒芬太尼),进入规律宫缩后进行PCE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分娩方式、孕妇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超前镇痛组的镇痛有效率、孕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可以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和孕妇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秀生 李泉 +1 位作者 苏适夷 李恒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计120例,产妇随机逐个纳入腰方肌阻滞组(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group,Q组)、切口局部浸润组(Wound infiltration group,W组)和经静脉自控镇...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计120例,产妇随机逐个纳入腰方肌阻滞组(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group,Q组)、切口局部浸润组(Wound infiltration group,W组)和经静脉自控镇痛组(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组),每组各40例。剖宫产结束后,Q组行双侧腰方肌阻滞,W组实施切口局部浸润,P组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返回病房即刻,术后2 h、4 h、12 h、24 h多个时间点使用NRS评分评估产妇疼痛情况。使用BCS评分评估活动状态下疼痛情况,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产妇术后运动功能。分别记录各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行走时间,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静止状态下,3组患者NRS评分不同时间点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P<0.05)。3组患者NRS评分均于术后逐渐升高,且W组患者术后12 h的NRS评分均高于Q、P组(P<0.05)。在活动状态下,3组患者BCS舒适评分不同时间点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3组患者Bromage评分在不同时间点组内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P<0.05),Q组患者术后4 h、术后12 h的Bromage评分均高于W、P组(P>0.05)。Q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行走时间均明显高于W和P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3组产妇均未见局麻药中毒、局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均能为剖宫产产妇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腰方肌阻滞镇痛持续时间更长,但对产妇术后下肢活动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切口局部浸润 剖宫产术 术后镇痛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不同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 郭帅锋 +1 位作者 李书平 董蜀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手术治疗且需要术后镇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_(0)组、D_(全)组和D_(时)组,每组20例。D_(0)组给予全程传统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案。D_(全)组在D_(0)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手术治疗且需要术后镇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_(0)组、D_(全)组和D_(时)组,每组20例。D_(0)组给予全程传统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案。D_(全)组在D_(0)组基础上加用200μg右美托咪定。D_(时)组给予分时段术后镇痛方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1a意识(NIHSS-1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半定量咳嗽强度(SCSS)评分、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术后7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6小时,D_(0)组VAS评分高于D_(全)组和D_(时)组(均P<0.05)。术后第12、24、36、48、72小时,以及第4、7天,D_(时)组和D_(全)组VAS评分低于D_(0)组,且D_(全)组低于D_(时)组(均P<0.05)。术后第3、4、7天,D_(时)组MBI评分高于D_(0)组和D_(全)组,且D_(0)组高于D_(全)组(均P<0.05)。术后第24小时,D_(0)组、D_(时)组NIHSS-1a评分低于D_(全)组(均P<0.05)。术后第36、48、72小时,D_(时)组NIHSS-1a评分低于D_(0)组和D_(全)组,且D_(0)组低于D_(全)组(均P<0.05)。术后第3、4、7天,D_(时)组MBI评分高于D_(0)组和D_(全)组,且D_(0)组高于D_(全)组(均P<0.05)。术后第48小时,D_(0)组、D_(时)组SCSS评分高于D_(全)组(均P<0.05);三组患者MAP、HR、RR和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内,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后分时段镇痛方案可有效降低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易出现麻醉药物镇静过度现象,且对患者术后咳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对患者术后生理指标及并发症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分时段镇痛 镇静 咳嗽、咳痰能力 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阻滞行前臂手术时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
12
作者 顾晨桃 单宇 +1 位作者 张英 王爱忠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索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阻滞行前臂手术时罗哌卡因的最佳浓度。方法筛选择期前臂手术患者64例,均由同一位麻醉医师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局部麻醉药为罗哌卡因30 mL,采用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 目的探索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阻滞行前臂手术时罗哌卡因的最佳浓度。方法筛选择期前臂手术患者64例,均由同一位麻醉医师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局部麻醉药为罗哌卡因30 mL,采用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在锁骨上臂丛神经的内侧、上方和外侧分别注入10 mL罗哌卡因,起始浓度为0.50%,运用序贯法确定后续患者的用药浓度,浓度增减每级为0.05%。测定前臂5根主要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自穿刺注药后30 min内的阻滞效果,5根神经均完全阻滞视为有效,下一病例使用的罗哌卡因浓度降低一级;只要有1根神经发生不完全阻滞即视为无效,下一病例使用的罗哌卡因浓度增加一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中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64例前臂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基础生命体征在神经阻滞前后均维持在正常范围,阻滞有效34例、无效30例。罗哌卡因EC50为0.518%(95%CI 0.496%~0.547%)。2例患者发生霍纳综合征,无气胸、局部麻醉药中毒、血管损伤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采用三点注射法,罗哌卡因容量为30 mL时,最佳浓度为0.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剂量效应关系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腔镜术后镇痛镇静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13
作者 岳洁 王馨 +1 位作者 姚晶晶 孙艳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694-4696,共3页
目的 分析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腔镜术后镇痛镇静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老年妇科腔镜手术的产妇120例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作镇痛镇静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小... 目的 分析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腔镜术后镇痛镇静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老年妇科腔镜手术的产妇120例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作镇痛镇静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对比两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术前1 d、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问卷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发生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4及T5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时SBP、DBP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42 d分别与术前1 d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EPDS评分较高,观察组术后3 d、42 d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在老年妇科腔镜手术后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后负面情绪,生理指标相对较为平稳,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妇科腔镜手术 术后负面情绪
下载PDF
瑞替加滨对左旋布比卡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影响
14
作者 苑进革 王志刚 +2 位作者 王新波 程艳新 陈永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608-8613,共6页
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可以抑制KCNQ2/Q3通道,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抗癫痫药瑞替加滨可以逆转布比卡因对KCNQ2/Q3通道的抑制作用。为观察KCNQ2/3钾离子通道激活剂瑞替加滨对局麻药左旋布比卡因诱发的兔中枢神经毒性的影响。通... 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可以抑制KCNQ2/Q3通道,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抗癫痫药瑞替加滨可以逆转布比卡因对KCNQ2/Q3通道的抑制作用。为观察KCNQ2/3钾离子通道激活剂瑞替加滨对局麻药左旋布比卡因诱发的兔中枢神经毒性的影响。通过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瑞替加滨组(R组,样本数n=10)和对照组(C组,样本数n=10),每组10只。两组兔均并以8 mL/kg/h速度经耳缘静脉输注0.5%左旋布比卡因直至发生兔发生惊厥,惊厥后立即停止输注左旋布比卡因,R组静脉注射瑞替加滨5 mg/kg,C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连续监测每只兔的行为特征和脑电波变,记录惊厥停止后30 min的兔脑电图和心电图,并进行定量脑电图分析。记录发生惊厥时输注左旋布比卡因所需时间,惊厥行为以及惊厥脑电波的持续时间,记录家兔基础心率、惊厥前以及给予瑞替加滨和生理盐水处理后30 min心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瑞替加滨能有效终止兔行为学和脑电波惊厥,减少行为学惊厥持续时间和脑电波(EEG)惊厥持续时间,并且降低惊厥后β和θ波功率。可见KCNQ2/3通道在左布比卡因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KCNQ2/3钾离子通道激活剂瑞替加滨可用于治疗左旋布比卡因诱导的惊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2/3通道 瑞替加滨 惊厥 局麻药中毒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轻比重腰麻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建廷 李霜 黄锋谟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轻比重腰麻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治疗的300例老年髋关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每组150例,其中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轻比重腰麻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治疗的300例老年髋关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每组150例,其中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轻比重腰麻;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轻比重腰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见效时间、成功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成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整个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4%,较对照组的9.34%低(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治疗中积极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轻比重腰麻,能起到更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手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阻滞 轻比重腰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危险因素模型构建及防范策略
16
作者 刘伟武 曾伟兰 +3 位作者 徐敏兰 徐秀英 周树强 杜政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38-42,共5页
目的构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模型,并提出针对性防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产妇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产时发热(母体口腔体温峰值≥38℃)分为发生产时发热组32例和未发生产时发热组... 目的构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模型,并提出针对性防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产妇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产时发热(母体口腔体温峰值≥38℃)分为发生产时发热组32例和未发生产时发热组170例。比较2组产妇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优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2组使用球囊促宫颈成熟、羊水污染、分娩镇痛时间、产程时间、产前白细胞(WBC)计数、产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球囊促宫颈成熟、羊水污染、产程时间>9 h、分娩镇痛时间>5 h、产前WBC>10×10^(9)/L、产前CRP水平>10 mg/L是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CI:0.815-0.912),说明模型预测价值良好。当最佳截断值>13.2时,敏感度为78.12%,特异度为85.29%,显著性水平P<0.001,模型预测价值良好。结论使用球囊促宫颈成熟、羊水污染、分娩镇痛时间>5 h、产程时间>9 h、产前WBC>10×10^(9)/L、产前CRP水平>10 mg/L是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产妇 产时发热 危险因素 防范策略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ICU 气管切开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研究
17
作者 顾怀金 王建斌 +1 位作者 何军 朱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ICU气管切开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呼吸抑制和苏醒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气管切开的ICU患者94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丙泊...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ICU气管切开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呼吸抑制和苏醒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气管切开的ICU患者94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负荷剂量1.5 mg/kg静脉推注,丙泊酚维持量4 mg/(kg·h)泵注,利多卡因0.1 g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0.02 mg/kg静脉推注,利多卡因0.1 g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完成后(T1)、气管切开时(T2)、术毕5 min(T3)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值、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2组患者T0时及苏醒后30 min、1 h、2 h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1、T2、T3时间点,观察组BIS监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SpO_(2)高于对照组(P<0.05)。在苏醒后30 min、1 h、2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呛咳、烦躁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气管切开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麻醉,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呼吸抑制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利多卡因 气管切开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理念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
18
作者 柳娜 贺泽霞 +3 位作者 刘曼 李婷婷 杨莎莎 徐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1-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理念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6例CCU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6月—2022年3月采用常规防范谵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69),将2022年... 目的观察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理念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6例CCU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6月—2022年3月采用常规防范谵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69),将2022年4月—2023年1月采用eCASH理念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67)。比较2组患者谵妄预防效果、躁动镇静情况、CCU住院时间以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4.48%,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C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Richmond躁动与镇静量表(RA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镇静药物(瑞捷、丙泊酚)平均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理念的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可降低CCU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其躁动镇静情况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重症监护病房 舒适化浅镇痛策略 谵妄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