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3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入路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留林 钱丽华 +2 位作者 王君 印慧琴 杨纪实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为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0.57±34.51)min,显著长于阴式组的(124.62±2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较术前升高,腹腔镜组阴道长度(TVL)7.33±0.83 cm,显著高于阴式组的6.90±0.7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1%,显著低于阴式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骶棘韧带固定术 中盆腔器官脱垂 经阴道手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战杰 孙鹏 +5 位作者 吴锦生 王思夏 马俊伟 申林 邢长泰 刘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报道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24年4月,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168例。皮瓣切取面积24 cm×7 cm~37 cm×10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 目的报道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24年4月,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168例。皮瓣切取面积24 cm×7 cm~37 cm×10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与受区动脉、静脉、皮神经吻合,168例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随访5个月~7年,随访方式门诊及微信,内容包括皮瓣血运、色泽及质地、外观、感觉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165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1例单叶皮瓣坏死,2例皮瓣完全坏死,二次手术清创,待创面清洁后予以游离皮片移植,创面愈合。皮瓣供区一期美容缝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7年,成活皮瓣血运良好,色泽、质地与受区相近,其中3例外形略臃肿,二期行皮瓣整形手术,术后外形满意。皮瓣供区术后呈线形瘢痕,位置隐蔽,无明显增生。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由旋股外侧动脉滋养,该动脉解剖分支位置相对稳定,穿支多,适合进行分叶皮瓣的设计。分叶设计及切取的方式既可以修复位置相近的多处创面;又可以将受区的宽度转化为供区的长度,使供区一期闭合创口;同时,在手足解剖分界部位通过分叶设计可以展现良好的生理折线。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一种理想的的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叶 穿支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软组织缺损 四肢
原文传递
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刘亦杨 张春 +5 位作者 郭峭峰 沈立锋 林炳远 马苟平 黄凯 张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报道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的疗效、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应用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51.19±17.42)岁。手术均在脓腔充分清创后,... 目的报道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的疗效、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应用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51.19±17.42)岁。手术均在脓腔充分清创后,采用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其中双侧股外侧肌串联移植1例,其余均为单侧。结果随访(20.94±8.27)个月,1例在术后6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肌瓣全部成活,皮瓣部分坏死2例,清创后直接缝合。脓腔填塞良好,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支气管镜封堵胸膜瘘后治愈。患者均无胸闷等不适。下肢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愈合良好,行走及膝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股外侧肌血管恒定,解剖清楚,肌肉形态长而宽且体积较大,能够有效填塞脓胸形成的空腔并闭合创口。这一术式不仅拓宽了股外侧肌皮瓣的应用范围,还为顽固性脓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肌 肌皮瓣 脓胸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
4
作者 李振宙 曹峥 +2 位作者 赵宏亮 朱加亮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4例(20个节段)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4例(20个节段)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3.3±12.6岁;2例三节段病变,2例双节段病变,10例单节段病变。硬性致压物分类包括:钙化性椎间盘突出3例、骨赘性椎间盘突出6例、不典型休门氏病合并椎间盘突出3例,椎体后缘离断症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脊髓或马尾神经症状,其中6例合并神经根性症状。手术先采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突出椎间盘切除减压,继而行全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术。观察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影像学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时疼痛症状及功能恢复状况。背痛及神经根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神经学功能评估采用Nurick评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胸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换手术方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胸腰段MRI及CT检查均显示脊髓或马尾神经减压充分,无致压物残留;术后1年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术后背痛、神经根性疼痛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术后Nurick评分、mJOA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1年较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mJOA平均恢复率72.5%,优7例、良5例、可2例。有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撕裂,未予特殊处理,但随访未见脑脊液漏及假性脊膜膨出发生;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突出椎间盘切除结合全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是治疗位于胸腰段脊髓或马尾神经腹侧的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 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间孔入路
原文传递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影像学表现
5
作者 朱凌 邓凯 徐海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9-101,126,共4页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CT、MRI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4例均为多发肿大淋巴结,边界清楚,短径约1.4~2.4 cm,CT特征呈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结节,MRI呈...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CT、MRI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4例均为多发肿大淋巴结,边界清楚,短径约1.4~2.4 cm,CT特征呈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结节,MRI呈均匀或不均匀T_(1)WI等信号、T_(2)WI高信号结节,1例CT及MRI增强表现为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MRI增强表现为“玫瑰花”征;3例广泛皮下脂肪水肿。结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猫等动物密切接触史或抓、咬伤史,可提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抓病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光电损伤后的皮肤特点及其护理
6
作者 董继英 韩淑琪 +2 位作者 鲁楠 张文娟 姚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光电治疗通过启动皮肤的创伤修复过程,起到治疗疾病和皮肤美容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光电治疗后皮肤急性损伤期的变化,梳理术后皮肤损伤修复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术后皮肤护理方案的原则,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促进术后皮肤修... 光电治疗通过启动皮肤的创伤修复过程,起到治疗疾病和皮肤美容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光电治疗后皮肤急性损伤期的变化,梳理术后皮肤损伤修复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术后皮肤护理方案的原则,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促进术后皮肤修复,减少停工期,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治疗 皮肤损伤 术后护理
下载PDF
规范化开展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7
作者 戎利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是指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1、2]。由于水介质内镜能够实时清晰显示术野,其术中操作更精细、准确[3]。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是指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1、2]。由于水介质内镜能够实时清晰显示术野,其术中操作更精细、准确[3]。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PELIF具有手术损伤更小、术后康复更快、短中期临床疗效确切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国际脊柱内镜领域的代表性术式之一[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手术损伤 腰椎融合术 传统开放手术 经皮内镜下 术野 内镜辅助 脊柱内镜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8
作者 唐举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85,共5页
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发展成为头颈、颌面、躯干与四肢重建的主力皮瓣[1~5],特别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该皮瓣的临床疗效,减少了供区并发症的发生[6~9]。虽然该皮瓣临床应用较为成熟,成... 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发展成为头颈、颌面、躯干与四肢重建的主力皮瓣[1~5],特别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该皮瓣的临床疗效,减少了供区并发症的发生[6~9]。虽然该皮瓣临床应用较为成熟,成功率高,但在移植过程中仍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10~13],一旦发生并发症,轻者可能影响创面愈合、供受区外观与功能、延长疗程、增加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重则可能导致皮瓣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进一步提高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成功率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临床疗效 皮瓣坏死 手术并发症 受区 移植过程 医疗费用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与颌面缺损个性化修复
9
作者 蒋灿华 付馨瑶 朱非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口腔颌面部不仅维持颜面容貌,还承担着咀嚼、吞咽、呼吸和发声等重要功能。口腔颌面部肿瘤尤其是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肿瘤,其累及范围广泛,根治性切除往往会导致大范围的组织缺损甚至器官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该区域的解... 口腔颌面部不仅维持颜面容貌,还承担着咀嚼、吞咽、呼吸和发声等重要功能。口腔颌面部肿瘤尤其是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肿瘤,其累及范围广泛,根治性切除往往会导致大范围的组织缺损甚至器官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既有颅颌面骨、牙齿等硬组织,也有唇、颊、舌、软腭、口底等软组织,因此,需针对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采用个性化的修复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外观和功能重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部 缺损 个性化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万能皮瓣,修复利器——历38年逾千例临床应用研究经验体会
10
作者 张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9,共6页
股前外侧皮瓣由于其解剖学特点的优异性及广泛的适用性,被誉为“万能皮瓣”。本文是作者38年逾千例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的心路历程和总结。文中分享了作者学习、研究、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经历,介绍了拓展该皮瓣应用范围和发现高位穿支... 股前外侧皮瓣由于其解剖学特点的优异性及广泛的适用性,被誉为“万能皮瓣”。本文是作者38年逾千例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的心路历程和总结。文中分享了作者学习、研究、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经历,介绍了拓展该皮瓣应用范围和发现高位穿支的过程,总结了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以期为股前外侧皮瓣更好的研究、发展和推广,作出绵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导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评估
11
作者 邹正东 陈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导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3日—2021年1月30日资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34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n=66)和经皮导管引流组(n=68)。高危被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导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3日—2021年1月30日资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34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n=66)和经皮导管引流组(n=68)。高危被定义为急性生理评估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为7分或更高。主要终点是1年内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包括1个月内感染和心肺并发症,1年内需要再次干预(必须与急性胆囊炎相关的手术、放射或内镜检查),或复发1年内胆道疾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①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因伴胆管炎需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例患者因低钠血症接受保守治疗,2例在出院数周后接受选择性胆囊切除术,11例(17.2%)患者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68例接受经皮导管引流,其中65例(95.6%)手术成功,其余3例患者放射科医师未能将经皮管放入胆囊腔,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直到症状消失,1例患者因胆囊穿孔和造影剂外渗导致严重腹痛而需要紧急胆囊切除术。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皮导管引流组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3.0%vs.8.8%,P=0.270):分配给胆囊切除术的66例患者中有8例(12.1%)和分配到经皮导管引流组68例患者中有44例(64.7%)出现主要并发症(风险比0.2,95%置信区间0.1~0.4;P<0.001)。经皮导管引流组有45例患者(66.2%)需要再次介入治疗,而胆囊切除组有8例患者(12.1%)需要再次介入治疗(P<0.001)。经皮导管引流组胆道疾病复发率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52.9%vs.4.5%,P<0.001)。中位住院时间长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9 d vs.5 d,P<0.001)。结论与经皮导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胆道疾病的复发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有助于后期患者身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皮导管引流术 高危急性胆囊炎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断的现况调查和原因分析
12
作者 刘盼 苗素琴 +3 位作者 雷树久 刘瑞红 刘国印 顾则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32-35,41,共5页
目的 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断事件的频率、分布状况和结局等特点,为探究管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提供经验及参考。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对东部战区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目的 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断事件的频率、分布状况和结局等特点,为探究管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提供经验及参考。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对东部战区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团队进行观察,使用德尔菲法构建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断事件调查表,记录手术中断事件的具体内容,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139台择期手术,共368 h,记录中断1 458次,平均中断次数3.96次/h。中断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沟通因素353次、物质因素282次、教学因素256次;巡回护士遭受的中断最频繁为648次、外科助手为226次、主刀医师为150次。在麻醉开始至机器人对接阶段最易中断,为(8.23±1.18)次/h;中断造成的结局为险失事件589例,消极事件523例,积极事件346例;设备因素、物质因素导致的中断多为消极结局。结论 机器人手术中断普遍存在,最易发生在麻醉开始至机器人对接阶段,手术中断严重降低手术室运行效率,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中断的发生,识别导致消极结局的中断因素对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中断 达芬奇机器人 手术团队 工作流程中断
下载PDF
磁吻合技术在消化道外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孙胤敏 权董文 刘仕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磁吻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外科微创技术,在消化道重建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吻合效果。该技术通过微创的手段,使用内镜或其他方式将磁体置入消化道梗阻部位远近端,通过磁体间吸引压迫作用使受压组织坏死脱落,从而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目前,磁吻... 磁吻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外科微创技术,在消化道重建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吻合效果。该技术通过微创的手段,使用内镜或其他方式将磁体置入消化道梗阻部位远近端,通过磁体间吸引压迫作用使受压组织坏死脱落,从而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目前,磁吻合技术主要应用于食管、胆管、胃肠等空腔器官的吻合,尤其在病情复杂的消化道手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磁场作用力将消化道管腔的狭窄、闭锁或两消化道端端相互吸引并连接,实现消化道的重建。相较于传统手术,磁吻合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为消化道重建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吻合技术 消化道疾病 管腔重建 无缝线吻合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启铭 陈剑 +6 位作者 刘秋礼 张尧 张军 舒泽华 王洛夫 兰卫华 江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24-2431,共8页
目的探究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2年6月至2023年10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19例(总队列),根据手术... 目的探究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2年6月至2023年10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19例(总队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机器人组,n=409)和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普通组,n=310)。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生化复发率,术后1、3、6、12个月尿控恢复率,术后6、12个月的性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总队列中生化复发、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中心机器人组患者分期更晚,高病理T分期占比高(≥pT3分期,P<0.01)、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0.01);并且机器人组在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2组在病理Gleason评分、生化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个月(P=0.004)、3个月(P<0.01)、6个月(P=0.002)、12个月(P=0.004)的尿控恢复率方面,机器人组患者显著高于普通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方面,机器人组患者性功能恢复与普通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总队列中,高病理T分期(≥pT3分期,P<0.01)、高病理Gleason评分(>7分,P=0.036)、淋巴结清扫个数少(≤10个,P<0.01)、淋巴结阳性(P=0.046)是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手术方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术后12个月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P=0.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的生化复发率,并且能够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时的尿控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机器人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术后疗效
原文传递
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部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 +2 位作者 戎利民 周跃 陈子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脊柱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其优势在于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1]。早期Yeung研制出单孔同轴脊柱内镜操作系统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被认为是现代脊柱内镜技术的基础[2]。近30... 脊柱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其优势在于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1]。早期Yeung研制出单孔同轴脊柱内镜操作系统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被认为是现代脊柱内镜技术的基础[2]。近30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与手术技术的革新,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治疗疾病谱从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症延伸至椎管狭窄症、脊柱失稳,从退行性疾病扩展至脊柱创伤、感染、畸形及肿瘤等;手术部位也从腰椎扩大至颈椎及胸椎;从单纯的髓核切除到各种类型的减压甚至融合手术[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 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创伤 手术器械 退行性疾病 微创手术 疾病谱
原文传递
骶管阻滞与腰麻对肛周感染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6
作者 周龙 胡立群 +2 位作者 王英姿 张美凝 吕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87-92,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骶管阻滞与腰麻对肛周感染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促炎细胞因子、术中安全性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优化肛周手术患者的麻醉策略。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收治的120例肛周感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骶管阻滞与腰麻对肛周感染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促炎细胞因子、术中安全性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优化肛周手术患者的麻醉策略。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收治的120例肛周感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a组(60例)与Su组(60例),S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Su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隙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_(0))、手术结束时(T_(1))、术后7 h(T_(2))、术后16 h(T_(3))、术后40 h(T_(4))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水平,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Sa组患者T_(3)时ln(HOMA-IR)低于S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患者T_(3)时TNF-α高于S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患者T_(4)时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S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患者T_(3)和T_(4)时FPG低于本组T_(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患者T_(3)和T_(4)时FINS和ln(HOMA-IR)低于本组T_(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组患者T_(3)和T_(4)时ln(HOMA-IR)低于本组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减轻肛周感染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优于腰麻,且后遗镇痛效应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骶管阻滞 蛛网膜下隙阻滞 肛周感染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血流动力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高海燕 苏慧 张秋丽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9-12,28,共5页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后予以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3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后予以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3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取静脉自控+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镇痛效果、术后72 h子宫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疼痛评分(2.68±0.75)分、12 h疼痛评分(3.27±0.89)分、24 h疼痛评分(2.53±0.93)分低于对照组的(4.23±1.04)分、(5.35±1.28)分、(3.6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6、10.757、6.424,P均<0.05)。观察组术后72 h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72 h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应用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状态,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 剖宫产 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内镜下“沉船”减压技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基于尸体标本的技术报道
18
作者 Chamboko Rumbidzai Desiree 邓昊 +5 位作者 楚磊 晏铮剑 于庆帅 李申 石磊 邓忠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24,共7页
目的:建立尸体标本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模型,探究在模型上进行内镜下OPLL“沉船”减压技术(sink boat technique,SBT)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在导航机器人定位和C... 目的:建立尸体标本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模型,探究在模型上进行内镜下OPLL“沉船”减压技术(sink boat technique,SBT)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在导航机器人定位和CT引导下,从侧方经胸腔按术前规划路径穿刺T9椎体后缘。穿刺到达椎体后缘中份后,推注骨水泥并使之沿后纵韧带渗透到椎管内,CT扫描确认骨水泥渗入椎管并分布在T9椎体后方即认为模拟OPLL制备成功。采用内镜下SBT,从一侧椎间孔和对侧部分椎弓根入路进入椎体,从两侧向中心磨除部分椎体,直至双侧贯通,形成凹槽状椎体后缘的缺损,能够容纳模拟的OPLL。使用带线锚钉,将OPLL骨块锚定下沉并固定在椎体凹槽内,以达到椎管腹侧减压的目的。结果:我们成功在尸体标本上制备了胸椎OPLL的骨水泥模型,T9椎体后缘模拟OPLL椎管侵占率达49%。内镜下SBT手术顺利完成了胸脊髓腹侧的减压,术后CT证实模拟的OPLL通过内镜下SBT技术成功沉入并固定在椎体内,椎管矢状径恢复率达218%。结论:内镜下SBT是一种创新的胸椎内镜手术方法,在尸体上可以将模拟的节段性胸椎OPLL沉入椎体内达到椎管减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技术 沉船减压技术 胸椎OPLL 尸体研究
原文传递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李福萍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4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南平市第二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23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2例,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南平市第二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23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2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对比疼痛症状,观察组患者术后12h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24h疼痛VAS评分、术后48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手术应激指标(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中的实施,对于促进病情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康复
下载PDF
双侧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巨大胸壁缺损
20
作者 于峻懿 宋达疆 +7 位作者 李赞 周波 吕春柳 唐园园 易亮 罗振华 张锐 杨丽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总结双侧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肿瘤根治术后遗留大面积胸壁全层缺损的疗效和经验。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钛合金支架或骨水泥重建完成22例胸壁全层重建术,患者胸壁缺损面积为300~700... 目的总结双侧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肿瘤根治术后遗留大面积胸壁全层缺损的疗效和经验。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钛合金支架或骨水泥重建完成22例胸壁全层重建术,患者胸壁缺损面积为300~700 cm^(2)(中位面积360 cm^(2)),共设计切取44块肌皮瓣,其中皮肤面积(173.55±67.78)cm^(2),肌瓣面积(158.68±94.93)cm^(2)。将皮瓣转移至胸壁缺损处,动脉行端-端吻合,根据可用受区动脉数量,采取外增压或内增压的方式重建2块肌皮瓣动脉血运。吻合静脉时,根据血管蒂及受区静脉数量与形态,采取不同的吻合策略。结果肌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块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清创后创面愈合。双侧大腿供区伤口全部顺利愈合,遗留线性瘢痕。术后随访6~36月,平均(18.27±8.62)月,所有患者未见局部复发,1例乳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重建胸壁质地良好,患者呼吸无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关节活动正常,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双侧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移植能很好地覆盖胸壁缺损,根据不同的血管解剖特点切取肌皮瓣能最大程度保护供区功能,是行胸壁重建术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肌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血管吻合 胸壁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