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董昆 苏瑞玲 +2 位作者 陈军泽 陈冠妙 董淳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多数肾小管管...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多数肾小管管腔内可见盐类结晶沉积,偏振光阳性。经过别嘌醇、血液透析和抗结晶等治疗移植物功能逐渐恢复。术后随访1年,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可能导致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或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 肾移植 2 8-二羟基腺嘌呤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移植物功能障碍 基因检测 血液透析 别嘌醇
下载PDF
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2
作者 龚丽明 冉江华 +5 位作者 王胤佳 李志伟 杨倩 王清 王东坤 唐正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目的探讨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维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0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死亡患者行BAL,留取灌洗液行M-ROSE比较病原菌检出率及初步诊断时间。根据M-ROSE结果阳性的... 目的探讨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维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0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死亡患者行BAL,留取灌洗液行M-ROSE比较病原菌检出率及初步诊断时间。根据M-ROSE结果阳性的患者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评估抗感染治疗48 h前后的氧合指数、胸部X线评分、感染指标(WBC、CRP、PCT)变化。结果(1)病原菌检出率比较:MROSE对细菌感染初步诊断结果与检验科报告的结果表现出高度一致性(Kappa=0.921,P<0.001);(2)诊断时效性比较:M-ROSE初步诊断时间与常规涂片报告时间、微生物培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抗感染治疗48 h的疗效比较:抗感染治疗前后氧合指数,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治疗前后胸部X线,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时效性高,可以为供肺维护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初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脑死亡 供肺维护 肺泡灌洗 微生物快速现场评估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张素平 边志磊 +5 位作者 李丽 曹伟杰 秦菁 彭英楠 高思雨 万鼎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例,拟诊12例。18例(62.1%)治疗有效,11例(37.9%)无效。无效组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P=0.001)、移植物抗宿主病(P=0.005)及接受有创通气(P=0.018)患者比例大于有效组。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CMV肺炎确诊困难,治疗有效率低,需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肺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ARCO 3A期平片分期准确性及误分期原因分析
4
作者 史珊 佟海滨 +5 位作者 杨学东 范洋洋 刘欢 张阔 马云瑶 于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评估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并分析其误分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期行髋关节正、蛙式位X线及CT检查,且髋关节CT分期为ARCO3A期的1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14例为双侧ARCO3A期,共计172例A... 目的评估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并分析其误分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期行髋关节正、蛙式位X线及CT检查,且髋关节CT分期为ARCO3A期的1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14例为双侧ARCO3A期,共计172例ARCO3A期股骨头坏死,F/M=67/91,平均年龄43.7±11.8岁。观察髋关节X线正、蛙式位图像进行ARCO分期并统计结果。结果髋关节X线分期为ARCO 3A期139例,误分期为ARCO 2期33例,准确率为80.8%;对照同期髋关节CT图像,X线误分期病例中未发现软骨下骨折6例(18.2%)、未发现坏死区骨折4例(12.1%)、未发现股骨头局限塌陷23例(69.7%)。结论X线对股骨头坏死ARCO 3A期分期的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分期的状况。在临床工作中,正位结合蛙式位,仔细观察关节面局部轻微不光整及软骨下、坏死区骨折等征象有助于提高X线平片对股骨头坏死ARCO3A期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ARCO 3A期 X线 CT 分期
下载PDF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郑阳 王兆睿 +1 位作者 刘旭华 胡亚会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K506血药浓度梯度不同分为7组,比较各组的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分析肝肾功能指标与F...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K506血药浓度梯度不同分为7组,比较各组的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分析肝肾功能指标与FK506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FK506血药浓度患者的血清ALB、UREA、SCr、Cys C及eGF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K506血药浓度患者的血清TBIL、AST、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UREA、SCr、Cys C水平与FK506血药浓度呈正相关(r>0.01,P<0.05),eGFR水平与FK506血药浓度呈负相关(r=-0.385,P<0.05)。结论FK506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较小,但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肾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肝肾功能
下载PDF
多米诺肝移植临床效果分析(附2例报告)
6
作者 张慧 王建红 +6 位作者 王淑贤 冯帅 刘金泉 徐祥美 戴德淑 孙爽 许传屾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77,共4页
目的探讨多米诺肝移植(DLT)的临床疗效,为肝移植手术扩大供肝来源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完成的2例DL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供者1为健康人,受者1(DLT供者)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患者,受者2(DLT受者)... 目的探讨多米诺肝移植(DLT)的临床疗效,为肝移植手术扩大供肝来源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完成的2例DL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供者1为健康人,受者1(DLT供者)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患者,受者2(DLT受者)为Cirgler-Najiar综合征患者;供者2为国际标准化脑死亡捐献者,受者3(DLT供者)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受者4(DLT受者)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均于术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正常,住院治疗2~4周后均顺利出院。其中受者2(DLT受者)术后第4天发现门静脉左支血栓形成,行急诊溶栓加药物抗凝治疗,门静脉血流得到有效改善,未造成严重后果,胆红素于术后1周恢复正常。受者4(DLT受者)术后出现高脂血症,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调脂治疗,随访至今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DLT可有效扩大肝移植手术供肝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受体 活体供者 治疗结果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临床疗效及应用进展
7
作者 蔡建辉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人工心脏的出现缓解了心脏供体不足的问题,其中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其他装置相比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等优势,因此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治疗选择方式,并用于移...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人工心脏的出现缓解了心脏供体不足的问题,其中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其他装置相比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等优势,因此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治疗选择方式,并用于移植前的过渡支持和终点治疗,且终点治疗近年呈上升趋势。LVAD植入后会对患病心脏进行反向重构,使心肌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患者长期携带可提高生存率。但LVAD植入存在右心衰竭、感染、血液相容性不良事件等植入风险。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①VAD和全人工心脏;②LVAD植入的有效性;③LVAD植入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移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酒精性肝炎自噬关键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超 练庆海 +3 位作者 尼贝贝 许燕 张彤 张剑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1,共12页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免疫浸润分析,构建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网络,进行酒精性肝病不同分期的自噬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验证。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了11个与AH自噬相关的基因(EEF1A2、CFTR、SOX4、TREM2、CTHRC1、HSPB8、TUBB3、PRKAA2、RNASE1、MTCL1、HGF),均为上调基因。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SOX4、TREM2、HSPB8、PRKAA2在AH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OX4、TREM2、HSPB8、PRKAA2可能是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炎 自噬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基因本体(GO)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下载PDF
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的手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盛嘉麟 董青福 +3 位作者 史武江 王健岗 崔云甫 钟翔宇 《腹部外科》 2024年第1期7-12,23,共7页
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x-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ELRA)是肝脏外科中的一种复杂术式。ELRA适合于侵犯下腔静脉、门静脉与肝静脉及它们分支的复杂病灶的切除。近几年,经过众多学者对ELRA进行大量的手术实践... 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x-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ELRA)是肝脏外科中的一种复杂术式。ELRA适合于侵犯下腔静脉、门静脉与肝静脉及它们分支的复杂病灶的切除。近几年,经过众多学者对ELRA进行大量的手术实践与研究分析后,ELRA迅速发展。在疾病的适应证中,ELRA着重于晚期肝恶性肿瘤与终末期肝泡型棘球蚴病的治疗。最新的研究中,肝脏Child-Pugh评分B级和残余肝脏体积与标准肝脏体积之比为0.35~0.40的病人也能满足ELRA的肝脏要求。另外,体内临时的门腔静脉分流技术也因其术后死亡率低于过去的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而成为术中首选。术中的血管重建,重点围绕肝后下腔静脉重建方式的选择。对于需重建肝后下腔静脉的病人,则根据病灶切除后肝后下腔静脉壁缺损的程度,采用直接缝合、使用补片、使用人工血管的方式进行重建。现结合文献,对上述领域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肝切除 自体肝移植 静脉转流 血管重建
下载PDF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10
作者 曾凯宁 杨卿 +7 位作者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结果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结论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门静脉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血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下载PDF
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治进展
11
作者 王志鑫 刘云飞 +2 位作者 王灏 王海久 樊海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肝包虫病为慢性寄生虫病,由多房棘球蚴的幼虫引发,此病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又被称作“虫癌”。临床上将肝包虫病分为肝泡型包虫病和肝囊型包虫病,肝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我国主要在西部农牧区居民群体中发生,对该地区居... 肝包虫病为慢性寄生虫病,由多房棘球蚴的幼虫引发,此病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又被称作“虫癌”。临床上将肝包虫病分为肝泡型包虫病和肝囊型包虫病,肝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我国主要在西部农牧区居民群体中发生,对该地区居民的生存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上治疗肝包虫病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伴随着外科诊治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肝包虫病研究不断深入,其诊治方案也不断完善。本文将主要综述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以尽早发现和治疗,降低疾病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多房棘球蚴 剪切波弹性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 肝切除术 肝移植 阿苯达唑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肾移植术单中心初步经验
12
作者 张明晓 丁振山 +5 位作者 王建峰 赵颖 张天宇 曹传振 邓益森 周晓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 探索机器人辅助肾移植(RAK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行肾移植术的16例患者资料,其中8例采用RAKT(RAKT组),接受同一供者对侧肾脏的8例患者采用开放肾移植术(OKT组)。对比两组受者围手术期结果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结... 目的 探索机器人辅助肾移植(RAK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行肾移植术的16例患者资料,其中8例采用RAKT(RAKT组),接受同一供者对侧肾脏的8例患者采用开放肾移植术(OKT组)。对比两组受者围手术期结果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RAKT组无患者在术中转开放手术。RAKT组手术时间长于OKT组(P=0.015)。两组受者术前血清肌酐及出院时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KT组1例受者出现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两组术后短期肾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KT术后恢复与OKT相当,对于肾移植手术经验丰富的团队而言,RAK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尝试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肾移植 开放肾移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亲属活体器官捐献 血清肌酐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供肾包裹 腹膜外化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
13
作者 宋泓辰 吕竟成 +3 位作者 郭宇文 张健 王志鹏 朱一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探究手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其与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手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者术前基线资料与手术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手术时间与术后并... 目的探究手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其与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手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者术前基线资料与手术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并确定手术时间的阈值。结果肾动脉数量多、肾周脂肪及肾脏后侧脂肪较厚、罹患代谢综合征、梅奥粘连概率(MAP)评分及Clavien-Dindo评分较高均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通过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当手术时间≥138 min时,供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支肾动脉、肾周及肾脏后侧脂肪厚度较厚、罹患代谢综合征、MAP评分及Clavien-Dindo评分较高的供者,可选择手术经验更为丰富的医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在术后予以密切关注,以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降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改善供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活体供者 肾切除术 梅奥粘连概率评分 Clavien-Dindo评分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脂肪厚度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管理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吕少诚 贺强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加。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抗凝治疗的指征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门静脉血栓目前已不再认为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但是复杂的门静脉血栓会增加肝移植围手术...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加。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抗凝治疗的指征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门静脉血栓目前已不再认为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但是复杂的门静脉血栓会增加肝移植围手术期风险,如何恢复门静脉系统血流是临床手术方案决策的难点,合理的术前分型、手术规划和门静脉重建方式是保障肝移植受者远期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现状、危险因素、分型与鉴别,肝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管理和术中处理,以及门静脉血栓对肝移植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门静脉血栓 分型 血管重建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出血
下载PDF
取石球囊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中的特殊应用
15
作者 王旋 陈雪雯 +6 位作者 黄金鑫 陈佳骏 曲岩 高浩 龚彪 张晞文 李甫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中,应用取石球囊协助导丝跨越胆管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收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行ERCP治疗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使用切开刀插管跨越狭窄段... 目的探讨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中,应用取石球囊协助导丝跨越胆管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收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行ERCP治疗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使用切开刀插管跨越狭窄段失败后,使用取石球囊尝试跨越吻合口狭窄,统计手术成功率,观察术中情况,分析治疗转归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8例患者入院体征主要包括:32例腹部不适,7例发热,4例皮肤瘙痒,3例黄疸,2例无明显症状;术前胆道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显示,胆管吻合口单纯狭窄35例,狭窄合并结石13例。在取石球囊引导下,导丝成功跨越吻合口狭窄26例,成功率为54.17%(26/48);通过对成功组和失败组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中胆总管远端是否扩张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P=0.004)。26例经取石球囊治疗成功者,术后48 h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成功手术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取石球囊在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治疗中,能够提高操作成功率,特别是对于胆总管远端扩张者优势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石球囊 胆管吻合口狭窄 肝移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胆总管扩张
下载PDF
移植肾功能丧失受者的临床管理策略
16
作者 杨昊 林俊 张健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随着肾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新型免疫抑制药的引入以及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肾移植受者的短期生存率已显著提高,但长期生存并未得到显著改善。肾移植受者通常可能面临移植肾功能丧失。移植肾功能丧失后的医疗管理较为复杂,包括免疫抑制... 随着肾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新型免疫抑制药的引入以及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肾移植受者的短期生存率已显著提高,但长期生存并未得到显著改善。肾移植受者通常可能面临移植肾功能丧失。移植肾功能丧失后的医疗管理较为复杂,包括免疫抑制药的调整、移植肾的处理以及后续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选择。这些医疗管理直接影响移植肾功能丧失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仍缺少相关指南或共识,往往根据临床医师的自身经验决定。本文对目前移植肾功能丧失后免疫抑制药的调整、移植肾的处理和后续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丧失 群体反应性抗体 免疫抑制药 肾脏替代治疗 致敏 移植肾切除术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胰腺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史晓峰 莫春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1174,1180,共5页
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尤其是胰肾联合移植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日益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开展胰腺移植手术。但复杂的手术和各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和移植物的生存率。特别是术后早期较高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尤其是胰肾联合移植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日益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开展胰腺移植手术。但复杂的手术和各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和移植物的生存率。特别是术后早期较高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而超声造影在胰腺移植术后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了优越性。本文主要就超声造影在胰腺移植术后血管评估、供体胰腺评估、血栓形成、预测胰岛素分泌能力、排斥反应及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以期为胰腺移植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胰肾联合移植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高改青 王鑫 +1 位作者 朱金霞 王慧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开展的87例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其中44例行静脉-动脉(V-A)转流为VA-ECMO组,43例行静脉-...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对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开展的87例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其中44例行静脉-动脉(V-A)转流为VA-ECMO组,43例行静脉-静脉(V-V)转流为VV-ECMO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分析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VA-ECMO组平均肺动脉压及重度动脉压占比显著高于VV-ECMO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高于VV-ECMO组,ECMO流转时间显著低于VV-ECMO组(P<0.05);两组术后PGD率、术后72 h内休克率、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术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压、ECMO转流时间、术后PGD、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CMO辅助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病采用V-A转流和V-V转流患者短期预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肺动脉压、ECMO转流时间、术后PGD、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终末期肺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转流方式 肺移植术 终末期肺病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下调GSK3β通过抑制ITPR1-GRP75-VDAC1复合体功能减轻衰老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19
作者 倪海强 顾世琦 +1 位作者 彭宣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4,共9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衰老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RTEC分成为Young组即正常生长的年轻RTEC、Old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的衰老RTEC、Old+Ad-shNC+H/R组即使用Etoposid...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衰老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RTEC分成为Young组即正常生长的年轻RTEC、Old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的衰老RTEC、Old+Ad-shNC+H/R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衰老再转染腺病毒阴性对照(AdshNC)后进行H/R处理,Old+Ad-shGSK3β+H/R组即使用Etoposide诱导衰老后再转染靶向沉默GSK3β的短发夹RNA腺病毒(Ad-shGSK3β)后进行H/R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钙离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GSK3β、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MAM)相关蛋白肌醇1,4,5-三磷酸受体1(ITPR1)、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分析GSK3β与MAM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与Young组比较,Old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均较高;与Old组比较,Old+AdshNC+H/R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均较高;与Old+Ad-shNC+H/R组比较,Old+Ad-shGSK3β+H/R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Young组比较,Old组ITPR1、GRP75和GSK3β总蛋白表达增多,ITPR1和GRP75磷酸化水平升高,而VDAC1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均下降;与Old组比较,Old+Ad-shNC+H/R组GSK3β蛋白表达不变,ITPR1和GRP75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升高,VDAC1总蛋白表达不变,磷酸化水平增高;与Old+AdshNC+H/R组比较,Old+Ad-shGSK3β+H/R组GSK3β蛋白表达减少,ITPR1、GRP75和VDAC1总蛋白表达不变,磷酸化水平均下降。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GSK3β能够与ITPR1、GRP75和VDAC1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GSK3β在衰老RTEC中表达升高,抑制GSK3β表达能够降低ITPR1-GRP75-VDAC1复合体磷酸化水平,限制线粒体钙离子超负荷,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再灌注时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肾移植 中老年供者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损伤 衰老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 钙超载 凋亡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忠晶 伍子奕 艾军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显示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转移,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以系统治疗后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然而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往往很差。尽管目前随着医疗的进步,如采取介...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显示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转移,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以系统治疗后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然而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往往很差。尽管目前随着医疗的进步,如采取介入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式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但效果仍然不佳,因此部分临床研究人员将目光转移到了肝移植上。肝移植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治疗方式,有望改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肝移植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这一方向做一论述,主要包括肝移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历史概况、近期结果、预后因素、适应标准、与系统治疗的关系以及肝源短缺和供者分配等问题,旨在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 肝转移 肝移植 分子标志物 供者短缺 供者分配 肝移植标准 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