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1基因敲除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1
作者 张志斌 李瑞彤 +6 位作者 郑卫伟 林雪容 牛宁宁 王慧 苑萌 韩树池 薛乾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ALI模型,WT-Sham组和KO-Sham组进行假手术操作。造模后24 h,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损伤评分,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结果 WT-模型组的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低于WT-Sham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WT-Sham组(P<0.05);KO-模型组肺组织中不表达HMGB1,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高于WT-模型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WT-模型组(P<0.05)。结论敲除HMGB1减轻脓毒症小鼠ALI,相关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MCP-1基因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发生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郭峻氚 王静静 +2 位作者 郭仁楠 肖东 刘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脓毒症AKI患者作为AKI组,纳入同期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全部受试...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脓毒症AKI患者作为AKI组,纳入同期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全部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测定AKI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中MCP-1的表达情况;通过原代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CK14和CK18抗体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过表达和干扰MCP-1基因,利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和RT-qPCR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情况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KI组患者外周血中和尿液中的MCP-1表达量显著升高(P均<0.05);通过细胞免疫荧光鉴定,选择上皮细胞标志物CK14和CK18,原代培养24 h,90%以上的细胞表达细胞标志物CK18,约84%的细胞表达CK14;与NC组相比,siRNA组在24、48 h细胞数量增加(P均<0.05);与MCP-1组相比,siRNA组在24、48、72 h的细胞数量增加(P均<0.05);NC组的IL-1β、IL-6、INF-γ因子的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MCP-1组的IL-1β、IL-6、IL-10、INF-γ和TNF-α因子的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siRNA组的IL-1β、IL-6、INF-γ因子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升高趋势。结论MCP-1基因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可能通过调节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从而参与脓毒症患者的AK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1基因 脓毒症 肾小管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以“肾占位”起病的类鼻疽脓毒症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3
作者 黄松 陈强 +1 位作者 曾宇 陈朝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常反复发作及合并脓毒症,且易误诊误治,故病死率较高。本文分析1例类鼻疽脓毒症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思路等进一步总... 类鼻疽病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常反复发作及合并脓毒症,且易误诊误治,故病死率较高。本文分析1例类鼻疽脓毒症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思路等进一步总结,以期降低该病的误诊误治,提升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脓毒症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下载PDF
应用铜砭刮痧治疗脓毒症外感高热的探讨
4
作者 张利娟 吴遍 +2 位作者 郑静霞 徐艳 蔡静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29-731,共3页
外感高热是脓毒症的常见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传变迅速、变化快等特点。笔者应用铜砭刮痧疗法治疗脓毒症外感高热,取得一定疗效。治疗中以调气为首,以“通”为核心,手法上以“徐而和”为主,透皮入骨,并善于采用四井排毒,以扶正祛邪,使... 外感高热是脓毒症的常见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传变迅速、变化快等特点。笔者应用铜砭刮痧疗法治疗脓毒症外感高热,取得一定疗效。治疗中以调气为首,以“通”为核心,手法上以“徐而和”为主,透皮入骨,并善于采用四井排毒,以扶正祛邪,使营卫得调,阴阳谐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感高热 铜砭刮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晶 张飞虎 +2 位作者 汪磊 朱国梁 孔祥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561-564,共4页
脓毒症心肌病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的研究并不完善,其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心肌病具有改善患... 脓毒症心肌病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的研究并不完善,其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心肌病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优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具有优势。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希望能发挥中医诊疗优势,重视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互补,为今后临床治疗脓毒症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普雷沃菌血流感染:一项为期10年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周祎 王权鹏 范国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普雷沃菌血流感染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拓宽诊疗思路。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23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某医院普雷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普雷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来源、感染菌...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普雷沃菌血流感染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拓宽诊疗思路。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23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某医院普雷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普雷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来源、感染菌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 共纳入23例确诊为普雷沃菌血流感染的患者,共中男性15例(65.2%),女性8例(34.8%)。大部分患者血流感染前有相关诱发因素,如手术操作(11例,47.8%)、恶性肿瘤(10例,43.5%)、糖尿病(9例,39.1%)、导尿管置入(10例,43.5%)等。感染菌种共9类,主要为颊普雷沃菌(6例,26.1%)、二路普雷沃菌(5例,21.7%)和中间普雷沃菌(4例,17.4%)。感染来源主要为肝胆系统(6例,26.1%)、腹腔及胸腔(4例,17.4%)和泌尿生殖道(4例,17.4%)。所有患者均有畏寒、发热表现,血液炎症指标明显升高,4例(17.4%)并发感染性休克,18例(78.3%)患者经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当怀疑不典型病原菌普雷沃菌血流感染时,应尽早去除诱发因素,积极留取血液送培养,依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利于迅速控制感染,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雷沃菌 血流感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7
作者 潘永江 邹鹏鸣 梁安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临床疗效、血小板含量、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肌酐、尿素氮、CRP、PCT、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临床疗效 血小板
下载PDF
规范管理程序模式对重症MDRO院内感染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阮杏菲 唐香祝 +3 位作者 关键 吴育宇 陈邓周 江敏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探究规范管理程序模式对重症多重耐药菌(MDRO)院内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外科ICU和急诊ICU的1 61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为实验组(n=824)和对照组(n=786),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究规范管理程序模式对重症多重耐药菌(MDRO)院内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外科ICU和急诊ICU的1 61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为实验组(n=824)和对照组(n=786),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感染管理,实验组接受规范管理程序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MDRO院内感染和防控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MRSA、CRE(肺克)、VRE(屎肠)、CRE(大肠)、VRE(粪肠)、CRAB和CRPA的MDRO感染人数和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且总感染率也有下降;调查两组患者对MDRO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取规范管理程序模式预防重症MDRO院内感染,能降低MDRO院内感染人数和感染率,同时患者也获得了更安全专业的就医体验,可作为医院防控MDRO院内感染的机制予以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管理程序模式 多重耐药菌 院内感染 防控管理
下载PDF
血乳酸/白蛋白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金鑫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乳酸/白蛋白(LAR)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247例,入组时存在胃肠功能障碍143例(AGI分级Ⅰ级68例、Ⅱ级75例)、胃肠功能衰竭104例(AGI分级Ⅲ级5... 目的 探讨血乳酸/白蛋白(LAR)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247例,入组时存在胃肠功能障碍143例(AGI分级Ⅰ级68例、Ⅱ级75例)、胃肠功能衰竭104例(AGI分级Ⅲ级51例、Ⅳ级53例),随访12个月判断预后。比较不同胃肠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查尔森共病指数(CC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及实验室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CT)、乳酸(LAC)、白蛋白(ALB)、LAR],绘制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指标预测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价值。根据LAR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LAR低、高水平者,比较其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247例患者随访12个月生存105例、死亡142例,其中AGI分级为Ⅰ、Ⅱ、Ⅲ、Ⅳ级的老年脓毒症患者生存率分别为61.8%(42/68)、44.0%(33/75)、31.4%(16/51)、26.4%(14/53),随着AGI分级的增加老年脓毒症患者生存率逐渐降低(P<0.05)。胃肠功能障碍的老年脓毒症患者LAR、LAC、SOFA评分均低于胃肠功能衰竭者(P均<0.05),二者性别构成比及年龄、BMI、CCI、APACHEⅡ评分、MAP、PCT、ALB比较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A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程度的AUC及95%CI为80.365 8(74.767 1~85.934 4),最佳临界值为1.315、敏感度为77.88%、特异度为74.13%,均高于LAC、SOFA评分;LAR低水平者121例、LAR高水平者126例,LAR低水平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LAR高水平者(P<0.05)。生存的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R、LAC均低于死亡者且ALB高于死亡者(P均<0.05),二者性别构成比及年龄、BMI、CCI、MAP、PCT比较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A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及95%CI为84.070 0(74.796 6~86.017 3),最佳临界值为1.030、敏感度为83.10%、特异度为65.38%,AUC及敏感度均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ALB;LAR低水平者生存率高于LAR高水平者(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LAR水平升高与胃肠道功能损伤程度加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白蛋白 脓毒症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预后
下载PDF
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脓毒症心肌病(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周智恩 严善秀 +5 位作者 卢萍 姚娟 包牧龙 侯娟 简漪沫 马瑶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对脓毒症心肌病(SI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收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108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两组... 目的探究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对脓毒症心肌病(SI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收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108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脓毒症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味破格救心汤,每日1剂,早中晚各100 mL分服;同时针刺双侧足三里、关元、内关,每日针刺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 cTnI)、N末端脑钠利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水平(Lac)等指标;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超声心动图测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流速比值(E/A);同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可改善SIC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破格救心汤 针刺 心肾阳虚
下载PDF
自拟灌肠方辅助治疗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胡乃强 唐秋莲 +5 位作者 卢同兴 陈玉芳 欧日英 余梅平 黄盛海 何雪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观察自拟灌肠方灌肠辅助治疗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治疗组加用自拟灌肠方灌肠,疗程均为7 d。结果... 目的 观察自拟灌肠方灌肠辅助治疗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治疗组加用自拟灌肠方灌肠,疗程均为7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动力指标血清胃动素(MTL)均较前升高、活性肠肽(VIP)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 Ⅱ)评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胃肠功能障碍积分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18.00%)低于对照组(42.00%)(P<0.05);两组28 d病死率相当(P>0.05)。结论 运用自拟灌肠方辅助治疗方案,可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症状,恢复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MODS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灌肠方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曾德福 沈世龙 《蛇志》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20例,收集患者28 d的临床转归数据,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92)和死亡组(n=28)。比...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20例,收集患者28 d的临床转归数据,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92)和死亡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脓毒症转归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对脓毒症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存活组的CRP、PCT、IL-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及PLR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IL-6、NLR及PLR水平是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OR=2.340、1.024、1.155、1.016,均P<0.05);ROC曲线显示,PCT、IL-6、NLR及PLR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AUC分别为0.685、0.765、0.737、0.674、0.851,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临床转归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过表达BMAL1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3
作者 唐雯 王志高 +2 位作者 郭仁楠 肖东 刘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 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H3域自噬蛋白(Beclin1)、PTEN诱导激酶(Pink1)、E3泛素-连接酶活性帕金森病蛋白2(Parkin)、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NC组比较,BMAL1组小鼠LVFS、LVEF升高(P<0.05),LVIDd、LVIDs减小(P<0.05),血清中CK-MB、cTnI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TUNEL阳性细胞率减少(P<0.05),线粒体损伤减轻,心肌组织中LC3Ⅱ/LC3Ⅰ值升高(P<0.05),Beclin1、Pink1、Parkin、VDAC1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BMAL1过表达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肌细胞 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 线粒体自噬 小鼠
下载PDF
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死率:一项为期十年的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薛野 邹超世 +4 位作者 李泰阶 覃美香 梁婵 刘康海 丘丹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微生物学相关特征及临床结局等数据。选取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RAB血流感染16例,占10.7%,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134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短期病死率为15.3%(23/150,95%CI:9.6%~21.1%),其中CRAB血流感染短期病死率(56.3%,9/16)高于CSAB(10.4%,14/134)。深静脉置管(OR:15.598,95%CI:1.831~132.910)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OR:15.449,95%CI:1.497~159.489)与老年患者发生CRAB血流感染相关。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OR:11.856,95%CI:2.924~48.07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9.387,95%CI:1.941~45.385)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OR:7.019,95%CI:1.345~36.635)。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和深静脉置管与CRAB血流感染的发生相关。血液透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是影响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流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压变异与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关系
15
作者 苏维雪 姜利 +7 位作者 席修明 王楠 刘宇雁 王婷婷 司权 朱波 姜琦 王美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变异与脓毒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完成的“中国危重症患者脓毒症调查”。纳入年龄≥18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24 h... 目的探讨收缩压变异与脓毒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完成的“中国危重症患者脓毒症调查”。纳入年龄≥18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24 h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诊断脓毒症后首个24 h收缩压情况并计算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BP_(cv)),按SBP_(cv)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Q_(1)、Q_(2)、Q_(3)、Q_(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收缩压变异与住院死亡的关系。结果1356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929(68.5%)例,女性427(31.5%)例,年龄67.0(52.0,78.0)岁,483(35.6%)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脓毒症患者SBP_(cv)与住院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校正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SBP_(cv)每增加10%,住院死亡发生风险增加43%(OR=1.43,95%CI:1.11~1.98)。且与Q 1组患者相比,Q 4组患者住院死亡发生风险增加69%(OR=1.69,95%CI:1.31~2.25),28 d死亡发生风险增加23%(OR=1.23,95%CI:1.07~1.84)。结论较大的SBP_(cv)与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28 d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压变异 收缩压变异系数 住院病死率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16
作者 周峰 薛淑祯 +3 位作者 赵国桢 李博 徐霄龙 刘清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23-33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了近2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使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目的]系统评价了近2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使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两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RCTs,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47篇RCTs和6篇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3项研究共报告了569个结局指标,161种结局指标,使用频率最高的15个结局指标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28 d病死率、白介素-6、平均动脉压、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乳酸、不良事件、肿瘤坏死因子-α、CD4、CD8、中医证候积分。[结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的结局指标选取异质性较大,指标离散程度较高;忽视中医特色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结局指标报告不规范,结局指标类型随意转换,指标主次不分,指标存在相似交叉条目;指标测量工具及时点不统一。因此,亟需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适合中国临床研究的脓毒症核心结局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脓毒症 结局指标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分期辨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探析
17
作者 黄仁 刘俊 +2 位作者 刘敏 商燕 柏正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笔者认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病机演变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关系密切,宜分期辨治,早期宜清肺调玄、活血化饮、通利肺络,以阻断病情进展;炎性渗出期当泻肺调玄、活血利水、行气通络;肺水肿期需宣肺通玄、祛瘀逐饮、益气通络;肺实变... 笔者认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病机演变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关系密切,宜分期辨治,早期宜清肺调玄、活血化饮、通利肺络,以阻断病情进展;炎性渗出期当泻肺调玄、活血利水、行气通络;肺水肿期需宣肺通玄、祛瘀逐饮、益气通络;肺实变期应益肺开玄、祛瘀化痰、补虚通络。提倡早期干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尽早阻断病情恶性循环,降低死亡率,为中医药防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肺玄府 脉络 气液 中医辨治
下载PDF
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8
作者 杨梦霞 武浩文 +3 位作者 赵春铭 陈腾飞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582-586,600,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寻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TCMID和TCM Database@Taiwan中药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大黄牡丹汤化学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药物作用靶点;使用GeneC...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寻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TCMID和TCM Database@Taiwan中药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大黄牡丹汤化学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药物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筛选脓毒症和胃肠功能障碍的疾病相关作用位点;利用Venny2.1.0在线工具获取药物作用靶点和疾病相关作用位点的交集基因,并结合STRING12.0数据库和Cytoscape3.9.1软件绘制多层次相互作用的“中药-化合物-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完成对潜在治疗靶点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大黄牡丹汤的53个化学成分及其479个作用靶点,与2121个脓毒症相关作用位点、6785个胃肠功能障碍相关作用位点取交集后得到124个潜在治疗靶点。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Akt1等。通过富集分析发现,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通过调控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炎、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大黄牡丹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可能与抗炎、免疫系统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大黄牡丹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梅建强教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
19
作者 刘志亮 刘源 +4 位作者 王卜 陈分乔 许文忠 张战波 梅建强(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17-720,共4页
介绍梅建强教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梅建强教授经过多年的临证总结,认为脓毒症的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关键病变层次是络脉损伤,核心病理环节是络脉瘀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病程的关键节点,其核心病机是胃肠阴伤络... 介绍梅建强教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梅建强教授经过多年的临证总结,认为脓毒症的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关键病变层次是络脉损伤,核心病理环节是络脉瘀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病程的关键节点,其核心病机是胃肠阴伤络阻,提出了养阴通腑、化瘀通络的治法及肠胃舒组方防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截断扭转脓毒症病势,临床疗效显著,为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临床经验 梅建强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改善大鼠脓毒症诱发的肾功能损伤
20
作者 李俊聪 赵松 +3 位作者 于凯 韩玉珍 郭方兴 李文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评价迷走神经刺激对脓毒症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4组:假伤组、脓毒症组、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组及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 目的评价迷走神经刺激对脓毒症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4组:假伤组、脓毒症组、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组及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α7nAChR)拮抗剂组。假伤组大鼠仅行开腹暴露盲肠后还纳腹腔;脓毒症组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构建脓毒症模型;VNS组大鼠于CLP术后即刻予左侧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20 min;α7nAChR拮抗剂组大鼠CLP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甲基牛扁亭(methyllycaconitine,MLA)(2 mg/kg),余操作步骤同VNS组。术后24 h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收集测定24 h尿量,检测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取大鼠肾组织,行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TdT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志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评估肾病理学改变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脓毒症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TNF-α、IL-6较假伤组和VNS组明显升高(P<0.01);②脓毒症组大鼠24 h尿量较假伤组和VNS组明显减少(P<0.01);③脓毒症组大鼠尿NGAL、KIM-1较假伤组和VNS组明显升高(P<0.01);④脓毒症组大鼠肾病理学损伤评分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计数较假伤组和VNS组明显升高(P<0.01);⑤与α7nAChR拮抗剂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TNF-α、IL-6和尿NGAL、KIM-1以及24 h尿量、肾病理损伤评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迷走神经电刺激通过激活依赖α7nAChR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显著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迷走神经刺激 胆碱能抗炎通路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