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伤口患者居家带伤洗浴方案的构建与初步验证研究
1
作者 赵婷 蒋琪霞 +2 位作者 徐慧黎 陆娴 巢红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729-1734,共6页
背景创伤是一种发生率高、耗费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创伤性伤口处理的一大挑战,而创伤后长时间不进行皮肤清洗在影响舒适度的同时也增加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尽管很多患者创伤后有洗浴的意愿,然而何时洗浴、如何洗浴尚不明... 背景创伤是一种发生率高、耗费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创伤性伤口处理的一大挑战,而创伤后长时间不进行皮肤清洗在影响舒适度的同时也增加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尽管很多患者创伤后有洗浴的意愿,然而何时洗浴、如何洗浴尚不明确,因此,构建适宜的带伤洗浴方案对保持皮肤和伤口清洁十分必要。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创伤性伤口患者使用的居家带伤洗浴方案,为保持创伤患者的皮肤清洁、改善伤口愈合结局提供可行的护理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通过循证分析、归纳、小组讨论,形成创伤性伤口患者居家带伤洗浴方案的条目初稿。纳入15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伤口护理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修改和完善带伤洗浴方案,每轮函询间隔1周,采用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评价函询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变异系数评价函询结果的一致性,当变异系数<0.25时表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停止函询,形成修改稿。纳入门诊创伤性伤口患者30例进行预试验,采用Likert 5级评分验证带伤洗浴方案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讨论修改后形成最终方案。结果纳入23篇相关文献,循证分析、讨论后形成了“洗浴前准备”“洗浴操作”“洗浴后处理”3个一级条目、7个二级条目、9个三级条目和4个四级条目的创伤性伤口患者居家带伤洗浴方案初稿。15位专家进行2轮函询后意见趋于一致,两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47和0.957。第一轮各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25、0~0.23,第二轮各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18、0.07~0.14,共删除条目2个,修改条目5个,新增条目2个,形成了修改稿。预试验验证结果:30例创伤性伤口患者依从洗浴方案每周洗浴(2.70±0.47)次,每次洗浴时间10~15 min,便利性评分(4.67±0.48)分,依从性评分(4.70±0.47)分,未发生与洗浴有关的不良事件及洗浴有关的伤口感染。预试验证明洗浴方案安全可靠、简单便利,患者依从性好,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条目、8个二级条目、9个三级条目和3个四级条目的创伤性伤口患者居家带伤洗浴方案终稿。结论本研究构建创伤性伤口患者居家带伤洗浴方案过程中,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高,获得了函询专家的一致认可。预试验中30例创伤性伤口患者的依从性高,带伤洗浴方案安全、便利,可用于我国创伤性伤口患者居家带伤洗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伤口 洗浴 伤口护理 皮肤护理 循证 专家函询法
下载PDF
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王坤 冯迟 +1 位作者 李斗 严浩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收治的10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凝酶分为观察组(常规院前急救并应用血凝酶治疗,n=52)与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治... 目的探讨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收治的10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凝酶分为观察组(常规院前急救并应用血凝酶治疗,n=52)与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治疗,n=52)。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HCT、PAR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FIB、D-D、PAI-1、AT-Ⅲ、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9,P=0.079)。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应用血凝酶可减少出血量,对患者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无影响,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酶 多发性创伤 院前急救 转归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基于全流程仿真创伤救治模拟演练下的县域医院创伤救治现状分析
3
作者 金平 李子龙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仿真创伤全流程早期救治模拟演练分析我国县域医院创伤救治能力现状。方法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全国40家县域医院举办了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层版(China trauma training basic,CTCT?-B),培训包括仿真的创伤早期全流程救治模拟... 目的通过仿真创伤全流程早期救治模拟演练分析我国县域医院创伤救治能力现状。方法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全国40家县域医院举办了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层版(China trauma training basic,CTCT?-B),培训包括仿真的创伤早期全流程救治模拟演练。本研究对演练中创伤院前急救、院前院内信息联动、院内早期评估与处置、院内救治模式和流程、影响救治结局因素等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40家县域医院,其中二级医院29家,三级医院11家;院前急救模式:依托型32家,指挥型6家,独立型2家;院前急救能力方面:院前规范处置31家,不规范处置7家,不处置2家;院前院内信息联动方面:电话/微信24家,院前急救系统8家,中国创伤联盟紫云系统6家,无信息交互2家;院内交接和早期评估:能够按照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评估和处置23家,不规范17家;创伤救治模式方面:以急诊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会诊模式34家,创伤科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4家,专科主导多学科会诊模式2家;实体创伤病房6家,急诊病房23家,无病房11家;40名模拟创伤患者16人死亡,其余存活,死亡原因为早期评估和处置不规范,输血流程不合理、创伤相关核心技术缺乏,有效运行的创伤多学科团队缺乏。结论县域创伤救治过程中存在创伤早期评估和核心技术不足、缺乏院内高效的多学科救治团队、创伤集中收治模式尚未普及等问题,亟须重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县域医院 模拟演练 创伤培训
下载PDF
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用于慢性创面修复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徐溪 陈文美 +1 位作者 张晓东 杨韩清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给予亲水性... 目的 研究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给予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VSD治疗)与对照组(28例,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Bates-Jensen伤口评价工具(BWAT)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BW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创面渗出液PCT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亲水性银离子敷料联合VSD治疗慢性创面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菌感染,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银离子敷料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创面 创面修复
下载PDF
重症超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杨舟 张伊玲 曹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评价超声监护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性休克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64例脓毒症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创监测组和超声监测组,应用脉冲指示型持续心排血容量检测及危重病超声监护引导液体复苏。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死亡率。结果 急性生理及慢... 评价超声监护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性休克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64例脓毒症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创监测组和超声监测组,应用脉冲指示型持续心排血容量检测及危重病超声监护引导液体复苏。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死亡率。结果 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积分(APACHEⅡ)、顺序器官衰竭积分(SOFA)、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血乳酸)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5);复苏所需液体量,6小时达标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 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超声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一种无创操作,比Picco更值得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技术 脓毒症休克 容量管理
下载PDF
浅谈烧伤创面临床教学的不足与改革方案
6
作者 查天建 王傑 +1 位作者 姚俊杰 刘梦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164-0167,共4页
烧伤创面临床实践教学对于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教学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且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教学内容局限于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为了解... 烧伤创面临床实践教学对于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教学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且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教学内容局限于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改革方案:增加案例分析环节,引入真实病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操作训练,通过模拟操作、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烧伤创面处理技巧。通过以上改革,有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烧伤学 创面修复学
下载PDF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陈立娟 耿欣 +4 位作者 姚立军 魏立友 李春江 吴春云 张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2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评分及FIB、D-D、Ang2、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分(OR=13.782)、Ang2≥2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79.15%,C-index为0.978。结论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急诊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TIMBER对意外创伤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
8
作者 刘洋 黄英 +3 位作者 陈翰 韩亚楠 许辰 李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96-402,F0003,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正念的消退和再巩固创伤干预(trauma interventions using mindfulness based extinction and reconsolidation, TIMBER)对意外创伤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 目的 探讨基于正念的消退和再巩固创伤干预(trauma interventions using mindfulness based extinction and reconsolidation, TIMBER)对意外创伤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创伤康复期患者(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 IES-R总分≥33分)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TIMBER干预,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宣教。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时(T2)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T3)使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睡眠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各心理学变量在T1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T2和T3时的IES-R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焦虑、抑郁和睡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T2和T3时的IES-R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焦虑、抑郁和睡眠评分显著低于T1(P<0.01);与T1相比,对照组T2、T3时的回避、闯入2个维度评分及IES-R总分有一定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警觉、焦虑、抑郁和睡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BER可以显著改善意外创伤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期患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消退与再巩固干预 创伤后应激症状 创伤康复
原文传递
潮州市某三级公立医院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现状分析
9
作者 蓝书祥 洪建文 +3 位作者 郭剑虹 李进波 谢宜 陈汇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47-151,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现状,为创伤公共预防与控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0577例创伤患者数据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受伤部位、严重程度、救治情况和预后等... 目的分析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现状,为创伤公共预防与控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0577例创伤患者数据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受伤部位、严重程度、救治情况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10577例创伤患者中,男性6772例,女性3805例;创伤发生年龄以18~44岁青年占比最大,为34.1%;创伤死亡年龄以≥60岁老年占比最大,为40.3%;创伤事件在7月份最多,一天中创伤事件在10:00~12:00时段发生最多;最常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46.0%),最常见受伤部位为头部(36.0%),受伤严重程度以轻症创伤为主(68.2%),手术以清创缝合术为主(35.47%),下肢手术最多(31.97%),以一级手术最多(43.0%),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88%,最常见并发症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3.99%)及休克(10.60%),创伤总病死率为1.22%;住院时间>15 d的病例占比38.40%。结论创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首位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头部为最常见受伤部位,高发时间每年的7月份及每天的10:00—12:00,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多,住院时间长,耗费医疗资源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流行病学特征 救治 潮州市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对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刘燕 郭志丽 +2 位作者 尚培中 李晓武 王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在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肝脏与胆管外伤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处理方案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观察组... 目的 探究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在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肝脏与胆管外伤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处理方案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观察组实施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观察2组救治相关指标、并发症及干预前后损伤严重程度、氧化应激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损伤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85%(3/52)、1.92%(1/52),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可降低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应激及损伤程度,加速康复进程,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肝脏与胆管外伤 髓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 出血性 救治管理
下载PDF
警惕漏诊创伤性膈肌损伤中合并腹腔脏器损伤
11
作者 高翔 崔健 +2 位作者 柯冀 于涛 于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术前可能遗漏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探究此类患者行腹部探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23年8月胸外科急诊收治的术前漏诊腹腔脏器损伤的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术前可能遗漏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探究此类患者行腹部探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23年8月胸外科急诊收治的术前漏诊腹腔脏器损伤的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中男12例、女1例,平均年龄42.5岁。8例为穿透性损伤,5例为钝性损伤。患者因胸腔探查发现膈肌损伤,随后行腹腔探查,结果显示肝损伤4例,胃损伤4例,脾损伤3例,肠系膜损伤2例,小肠损伤1例,下腔静脉损伤1例,胰腺损伤1例。所有患者行膈肌修补术,腹腔脏器损伤行相应手术或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患者。结论 当胸腔探查手术发现膈肌损伤时,即使术前腹部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阴性也应积极行腹腔探查,以及时发现可能合并的腹腔脏器损伤,避免漏诊及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损伤 腹腔脏器损伤 漏诊 腹腔探查 胸腔探查 膈肌修补术 肝损伤 脾损伤
下载PDF
高原寒冷环境猪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弹道细菌变化及药敏分析
12
作者 屈金权 李佳佳 +5 位作者 杨欣悦 孙赳 梁飞行 宋来阳 靳向辉 刘江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47-255,共9页
目的探讨高原寒冷环境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体温、弹道细菌学变化及药敏情况。方法将20只2~3个月龄(体重30~35 kg)实验猪以随机数字法分为高原寒冷组(HC组)及平原常温组(LN组),每组10只。分别将两组实验猪放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 目的探讨高原寒冷环境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体温、弹道细菌学变化及药敏情况。方法将20只2~3个月龄(体重30~35 kg)实验猪以随机数字法分为高原寒冷组(HC组)及平原常温组(LN组),每组10只。分别将两组实验猪放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HC组调节海拔高度6000 m(大气压47.33 kPa,空气氧分压为9.87 kPa)温度10℃,LN组调节海拔高度800 m(大气压89.87 kPa,空气氧分压为18.8 kPa)温度25℃,停留48 h;麻醉后将其以腾空站立位悬吊于靶场,用半自动手枪射击实验猪右下腹部,致伤后简单包扎返回实验室,分别在2、4、8、12、24 h取弹道内部1 cm深的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HC组在伤后2、4、8 h时间点体温均显著高于LN组(P<0.001)。LN组体温在24 h超过H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与LN组伤后弹道入口和弹道出口细菌均大量增殖,除HC组弹道出口12、24 h较前一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对比前一时间点细菌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在同一时间点,HC组和LN组弹道出口处的细菌含量明显高于弹道入口处的细菌含量(P<0.01或P<0.001)。LN组除24 h弹道入口细菌计数与HC组无差异(P>0.05)外,其余相同时间点弹道入口和弹道出口的细菌计数均显著高于HC组(P<0.001)。LN组伤后弹道入口及出口早期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肠道细菌,混合各类表皮细菌;入口12 h起,出口4 h起无表皮细菌检测出。HC组伤后弹道入口及出口早期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等为代表的肠道细菌,混合少量表皮细菌;入口24 h,出口8 h起无表皮细菌检测出。HC组检测出的14种细菌中,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四环素、头孢他啶、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在50%以上的细菌分别有7、9、1、11、2、6、9、3种。结论高原寒冷环境会降低腹部火器伤弹道细菌的繁殖速度,减少表皮细菌含量及种类,改变肠道菌群结构。高原寒冷环境肠管贯通伤需尽早清创,联合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高原 细菌学 药敏
下载PDF
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余浩 李贺 +1 位作者 尹纯林 高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治疗因创伤致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1岁;道路交通伤3...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治疗因创伤致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1岁;道路交通伤37例,高处坠落伤21例,跌倒伤15例,殴打伤11例。根据是否合并TIC分为TIC组(30例)和非TIC组(54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休克指数、入院时首次体温、ISS、入院时首次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CRP、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营养状况(白蛋白)、pH值、剩余碱(BE)、乳酸、INR、D-二聚体、APTT、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出血量行单因素分析,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D-二聚体、失血量、入院时首次体温、CRP、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受伤时间、ISS、pH值、BE、乳酸、APTT、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休克指数(OR=2.355,95%CI 1.318~3.948,P<0.05)、血小板计数(OR=0.987,95%CI 0.970~1.004,P<0.05)、FIB(OR=0.599,95%CI 0.180~0.972,P<0.05)与创伤性凝血病显著相关。结论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FIB是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创伤性凝血病 危险因素 休克指数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热点及趋势
14
作者 郝庶涛 马文辉 +1 位作者 王小华 田梓蓉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梳理国内多发伤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关于多发伤急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6.1.R3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机构、作... 目的梳理国内多发伤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关于多发伤急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6.1.R3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多发伤急救研究文献2519篇,整体发文数量较平稳,以2016年为小高峰;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多发伤急救研究热点包括院前急救、并发症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预后效果评估,研究前沿包括不同多发伤人群的诊断、治疗、手术和护理体会等方面。结论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国内多发伤急救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指明了多发伤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多发伤急救卫生服务和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Cite Space 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欧洲创伤性严重出血和凝血病管理指南(第6版)》解读
15
作者 高明 周虎 +3 位作者 郭瑁 唐朝晖 魏晴 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7-368,共12页
近期修订的《欧洲创伤性严重出血和凝血病管理指南(第6版)》,按照创伤患者出血管理的关键决策步骤和时间节点,以成组的方式提供了初始复苏和防止进一步出血,出血评估和监测,组织氧合、容量、液体和体温管理,快速控制出血,出血和凝血病... 近期修订的《欧洲创伤性严重出血和凝血病管理指南(第6版)》,按照创伤患者出血管理的关键决策步骤和时间节点,以成组的方式提供了初始复苏和防止进一步出血,出血评估和监测,组织氧合、容量、液体和体温管理,快速控制出血,出血和凝血病的初始管理,后续目标导向凝血管理,使用抗血栓药品患者的管理,血栓预防以及指南实施与质量控制方面共39条临床推荐。我们对新版《指南》的推荐意见及其主要变化、血液复苏相关推荐的证据总结和推荐理由予以介绍,补充了新近发表的部分临床研究证据,以期为我国创伤出血患者血液复苏指南或方案的编制和教育培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出血 凝血病 创伤 指南 欧洲
原文传递
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救治体系中的定位与思考
16
作者 吕博辉 勾燚 +3 位作者 李生明 张俊飞 陈中伟 冯珂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基层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距人民群众近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创伤救治体系的现状,对比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救治体系中的定位,得出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科普和预防、严重创伤院前急救与转运、轻度创伤的救治、创伤康... 基层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距人民群众近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创伤救治体系的现状,对比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救治体系中的定位,得出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科普和预防、严重创伤院前急救与转运、轻度创伤的救治、创伤康复指导中的独特优势,并从健全制度规范、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院前救治流程提出对策措施,旨在优化我国创伤救治体系,提高我国创伤救治的能力,实现医疗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惠及更多创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急救 基层医疗机构 创伤救治体系
下载PDF
骨髓来源抑制细胞在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免疫抑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尹璐绮 辛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创伤应激可导致宿主产生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这些异常是由于对感染的不受控制的反应而发生的,而后期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增加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免疫抑制机制可调节宿主在清除抗原同时防... 创伤应激可导致宿主产生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这些异常是由于对感染的不受控制的反应而发生的,而后期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增加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免疫抑制机制可调节宿主在清除抗原同时防止继发组织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而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是介导免疫抑制的主要活性细胞之一,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创伤早期主要功能是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而创伤远期可能导致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本文从多发创伤后免疫炎症反应的不同病理生理阶段,探讨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早期的短暂激活和后期的持续病理激活介导的免疫抑制机制对疾病及转归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抑制细胞 创伤 全身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泓 柳国斌 黄仁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创面愈合是维持皮肤完整性的关键生理过程,对屏障功能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仍存在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急性创面,还有涉及与疾病相关的慢性难愈合创面,如糖尿病、压力性溃疡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皮肤损害或修复障碍[1]。
关键词 创面愈合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录因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难愈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鲁育含(综述) 于立敏(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由单独的压力或压力-剪切力联合引起的局部皮肤或下层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坏死损伤,严重者可发展为难愈性压伤。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难愈性压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由单独的压力或压力-剪切力联合引起的局部皮肤或下层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坏死损伤,严重者可发展为难愈性压伤。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难愈性压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也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过离心从自身全血中分离和浓缩含血小板的血浆,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及活性蛋白,能有效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组织修复,现如今已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再生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富血小板血浆在难愈性压伤中的应用进展及作用机制进行论述,为其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 压伤性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及其衍生物促慢性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一 龚思宇(综述) 姜笃银(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慢性创面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因来源丰富,分离简单且容易扩增,多次传代后仍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的热点,利用ADSCs促进创面愈合也已被证明... 慢性创面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因来源丰富,分离简单且容易扩增,多次传代后仍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的热点,利用ADSCs促进创面愈合也已被证明是一项十分具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对ADSCs及其无脂肪细胞衍生物促慢性创面愈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慢性创面 无脂肪细胞衍生物 糖尿病 组织修复与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