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人表皮细胞复合皮的构建与移植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仕初 朱世辉 +3 位作者 夏照帆 王广庆 王永胜 刘志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09,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复合皮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抗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小鼠表皮细胞与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5混合构建的复合皮移植后1~2周,抗EGF染色阳性,1周时,新生表皮基底层中PCNA阳性细胞比含单纯小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显著增多(P<0.01)。结论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移植后早期可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并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皮肤组织工程
下载PDF
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志清 杨宗城 +5 位作者 罗向东 罗勤 周一平 荣新洲 吴泽志 龙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100,共3页
应用微管吸吮技术测量了烧伤血清剌激后24h内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烧伤血清作用下介导PMN-EC粘附的主要3个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 应用微管吸吮技术测量了烧伤血清剌激后24h内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烧伤血清作用下介导PMN-EC粘附的主要3个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以探讨PMN-EC粘附力的分子基础。发现PMN在烧伤血清剌激后与正常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粘附力迅速上升,于1h达到饱和点,并在12h内保持此水平。烧伤血清剌激HUVEC后与未受剌激的PMN间粘附力逐渐升高,至24h达峰值,在以后12h内维持此水平。烧伤血清剌激后,PMN其膜表面的CD11a/CD18、CD11b/CD18迅速表达增强,1h达峰值,在24h内维持此高表达水平;而HUVEC受烧伤血清剌激后ICAM-1表达逐渐增多,至12h达最大值,在以后12h无明显变化。提示:烧伤血清可剌激PMN和EC分别表达CD11a/CD18、CD11b/CD18和ICAM-1,从而加强PMN-EC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粘附性 中性白细胞 内皮细胞
下载PDF
烧伤后磷酸化酪氨酸和核因子-κB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贲道锋 郇京宁 +3 位作者 刘春敏 王广庆 陈玉林 夏照帆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磷酸化酪氨酸(Tyr P)、核因子 Kappa B(NF κB)m RNA 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20% 体表面积的Ⅲ度烫伤模型,分离和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磷酸化酪氨酸(Tyr P)、核因子 Kappa B(NF κB)m RNA 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20% 体表面积的Ⅲ度烫伤模型,分离和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烫伤后24 小时内不同时间Tyr P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NF κBm RNA表达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上述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6(IL 6)的水平。结果:烫伤后1 小时腹腔巨噬细胞的Tyr P表达就明显增高,与假烫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这种改变在伤后24 小时内持续存在;烫伤后1 小时NF κBm RNA 表达明显增强,以伤后2 小时为明显(P< 0.01),伤后4、6 小时表达逐步减弱,但仍较假烫伤组高(P均< 0.05);烫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 α和IL 6 水平明显增高,烫伤后其含量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与假烫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 0.01)。烫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yr P、NF κBm RNA 与TNF α、IL 6 呈正相关。结论:烫伤可使巨噬细胞中Tyr P、NF κBm RNA 表达增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巨噬细胞 磷酸化酪氨酸 IL-6 细胞因子分泌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银杏苦内酯B对烫伤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殷明 方之扬 +2 位作者 葛绳德 刘世康 陈玉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用生物检定法测定揭示:大鼠烫伤后2h,血中PAF含量显著升高,8 h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给大鼠ⅳ标准品PAF引起立即的心血管功能下降,预先给予PAF拈抗剂银杏苦内酯B可以阻断此反应。烫伤后ⅳ银杏苦内酯B的动物,心血管功能维持在较高水甲上... 用生物检定法测定揭示:大鼠烫伤后2h,血中PAF含量显著升高,8 h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给大鼠ⅳ标准品PAF引起立即的心血管功能下降,预先给予PAF拈抗剂银杏苦内酯B可以阻断此反应。烫伤后ⅳ银杏苦内酯B的动物,心血管功能维持在较高水甲上。这些结果提示:PAF对烧伤早期心血管功能降低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F 银杏苦内酯B 烧伤 拮抗剂
下载PDF
转染hEGF基因的表皮细胞G418长期筛选后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董肇杨 陈玉林 +6 位作者 戴方平 郇京宁 张素贞 应康 吕洛 范清源 方之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基因在转染表皮细胞后稳定表达情况。方法:选用构建的pBK-Signal-EGF质粒,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介导下,转染培养成60%~70%连片的人表皮细胞,然后用G418长时间筛选出稳定... 目的:探讨外源性基因在转染表皮细胞后稳定表达情况。方法:选用构建的pBK-Signal-EGF质粒,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介导下,转染培养成60%~70%连片的人表皮细胞,然后用G418长时间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大量培养传代后,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外源性基因稳定表达水平。结果:(1)构建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质粒可成功转染到人表皮细胞中;(2)转基因表达在传4代后仍可存在;(3)hEGF表达水平6周内可在培养基中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质粒 筛选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易先锋 宋春红 +2 位作者 李国辉 吴燮卿 曹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6-226,共1页
大面积烧伤会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采用酵母多糖法[1],试验对烧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荧光法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旨在探讨大面积烧伤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关系,为... 大面积烧伤会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采用酵母多糖法[1],试验对烧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荧光法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旨在探讨大面积烧伤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红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烧伤患者血浆白介素-8和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郇京宁 赵雪莲 +1 位作者 陈玉林 韦多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594-595,共2页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白介素 8(IL 8)和IL 10 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烧伤后全身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9 例严重烧伤患者的血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 8 和IL 10 水平。结果:烧伤...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白介素 8(IL 8)和IL 10 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烧伤后全身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9 例严重烧伤患者的血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 8 和IL 10 水平。结果:烧伤后患者血浆IL 8 和IL 10 水平急剧升高;非脓毒症患者血浆IL 8 和IL 10 水平在伤后逐渐降至正常,而脓毒症组患者则急剧升高。3 例死于脓毒症者血浆IL 8 和IL 10 持续在高水平状态。结论:烧伤能诱导机体产生IL 8 和IL 10;过高的IL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IL-8 IL-10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夏照帆 董元林 +3 位作者 王光毅 陈玉林 葛绳德 方之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质α1酸性糖蛋白(AGP)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s)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静脉注射AGP,以大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s在吞噬过程中的化学发光为检测指标,并将经AGP调理后的PMNs...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质α1酸性糖蛋白(AGP)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s)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静脉注射AGP,以大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s在吞噬过程中的化学发光为检测指标,并将经AGP调理后的PMNs与酵母聚糖混和进行体外实验检测。结果:AGP组PMNs的化学发光值大大强于对照组,AGP对PMNs氧化发光的增强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用AGP调理的酵母聚糖组,其PMNs化学发光值明显低于用正常大鼠血清调理的酵母聚糖组。结论:应用AGP可以明显增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的吞噬和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急性期反应物 中性多形核粒细胞
下载PDF
烧伤血清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其产生NO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宝军 王光毅 +3 位作者 沈洪兴 韦多 陈玉林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分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产生NO的影响。方法: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用Fura-2/AM作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指示剂测定[Ca2+]i,用烧伤血清刺激体外的腹腔巨噬细胞...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分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产生NO的影响。方法: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用Fura-2/AM作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指示剂测定[Ca2+]i,用烧伤血清刺激体外的腹腔巨噬细胞即刻进行[Ca2+]i的测定;用同浓度的烧伤血清刺激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测定上清NO稳定的代谢产物[NO2-+NO3-]的浓度。结果:烧伤血清能显著地促进巨噬细胞[Ca2+]i的增高,以烧伤后6h血清的作用最为明显,可达正常对照组的9倍,维拉帕米可部分抑制其作用。烧伤血清对腹腔巨噬细胞NO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以6h烧伤血清为最明显。结论:烧伤血清能显著地升高腹腔巨噬细胞[Ca2+]i,而NO的产生被明显地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NO产生减少可能是烧伤后早期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巨噬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肠道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佩武 肖光夏 +2 位作者 府伟灵 周立新 秦孝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8,共2页
严重烧伤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它是导致全身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周血免疫指标检测〔1〕。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对抗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严重烧伤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变化的... 严重烧伤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它是导致全身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周血免疫指标检测〔1〕。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对抗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严重烧伤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变化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进行初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粘膜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烧伤后血清触珠蛋白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凤君 黄文华 黎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7-349,共3页
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亲和层析法从烧伤血清纯化HP,并在体外观察纯化HP对正常小鼠PMN释放H_2O_2和腹腔M 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当于烧伤血清HP含量的纯化HP对正常小鼠PMN释放H_2O_2和腹腔M 抗原... 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亲和层析法从烧伤血清纯化HP,并在体外观察纯化HP对正常小鼠PMN释放H_2O_2和腹腔M 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当于烧伤血清HP含量的纯化HP对正常小鼠PMN释放H_2O_2和腹腔M 抗原提呈功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相当于正常血清HP含量的纯化HP对PMN释放H_2O_2和M 抗原提呈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提示烧伤后血清HP浓度的异常升高可能通过抑制PMN的杀菌功能和M 的抗原提呈功能而参与了烧伤后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触珠蛋白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功能
下载PDF
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CD11/CD18和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清 杨宗诚 +1 位作者 罗向东 罗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作用下中性粒细胞CD11/CD18和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烧伤病人伤后第1、3、5、7天多核中性粒细胞(PMN)CD11a/CD18和CD11b/CD18的表达和烧伤血...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作用下中性粒细胞CD11/CD18和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烧伤病人伤后第1、3、5、7天多核中性粒细胞(PMN)CD11a/CD18和CD11b/CD18的表达和烧伤血清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ICAM-1的表达,并应用免疫胶体金银染色观察烧伤血清刺激PMN后1、3、6、12、24h表达CD11a/CD18和CD11b/CD18情况。结果:烧伤病人伤后第一天PMN膜表面CD11a/CD18和CD11b/CD18表达明显升高达峰值,并在伤后一周内维持此高水平状态。烧伤血清刺激正常人PMN后1h。CD11a/CD18和CD11b/CD18表达迅速增高达峰值,24h内仍维持此高水平。而烧伤血清作用于培养良好的HUVEC后,ICAM-1表达逐渐增多,12h达高峰。结论:烧伤早期PMN激活而表达CD11a/CD18和CD11b/CD18,烧伤血清可分别刺激PMN和HUVEC表达CD11a/CD18、CD11b/CD18和ICAM-1,从而导致烧伤后PNN与内皮细胞粘附,对PMN在各脏器中滞留和组织损伤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 烧伤 白细胞粘附因子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血浆sTNFR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智 陈玉林 +5 位作者 李树贞 夏照帆 韦多 衣承东 李元义 沈洪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0-,109,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1],它是通过与靶细胞膜受体(TNFR)结合来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而TNFRs胞外部分裂解后成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分为...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1],它是通过与靶细胞膜受体(TNFR)结合来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而TNFRs胞外部分裂解后成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分为sTNFRⅠ和sTNFRⅡ。s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烧伤后血清触珠蛋白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凤君 黄文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采用亲和层析法从烧伤血清纯化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后,体外观察了纯化HP对正常小鼠胸腺细胞在conA刺激下增殖与IL-2产生及对IL-2诱导的IL-2依赖细胞株(CTLL-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亲和层析法从烧伤血清纯化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后,体外观察了纯化HP对正常小鼠胸腺细胞在conA刺激下增殖与IL-2产生及对IL-2诱导的IL-2依赖细胞株(CTLL-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HP在相当于烧伤血清HP浓度时,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IL-2产生及CTLL-2增殖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相当于正常血清HP浓度时纯化HP则无抑制作用。提示烧伤血清高浓度的HP可能是烧伤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触珠蛋白 T细胞
下载PDF
急性期反应物提高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绿脓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照帆 何丰 +2 位作者 陈玉林 葛绳德 方之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物α1酸性糖蛋白(AGP)和α1抗胰酶蛋白(AT)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s)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不同浓度绿脓杆菌脂多糖(LPS)处理组,每个脂多糖处理组...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物α1酸性糖蛋白(AGP)和α1抗胰酶蛋白(AT)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s)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不同浓度绿脓杆菌脂多糖(LPS)处理组,每个脂多糖处理组再分为不同浓度AGP或AT处理的亚组,用半自动细胞溶解测试法计算残存细胞,并计算绿脓杆菌LPS的30%细胞致死量(LD30)。结果:在存在LPS的环境中,HDFs存活数量减少,其存活数与LPS剂量呈负相关;AGP和AT均能提高HDFs的存活率。结论:绿脓杆菌LPS对HDFs有直接的毒性效应(抑制其增殖,甚至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脂多糖 α1酸性糖蛋白 α1抗胰酶蛋白
下载PDF
烧伤患者血浆IL-8、VCAM-1的变化与呼吸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玉林 韦多 +5 位作者 郇京宁 衣承东 李元义 鲁彩霞 李智 沈洪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变化与烧伤严重程度及呼吸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18例TBSA为35%~97%的烧伤患者,分别于伤后12h,1,2,4,7d取血,分离血... 目的:探讨烧伤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变化与烧伤严重程度及呼吸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18例TBSA为35%~97%的烧伤患者,分别于伤后12h,1,2,4,7d取血,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1L-8和VACM-1的水平。结果:TBSA<50%组伤后血浆IL-8水平持续升高,于伤后第4天达峰值。TBSA>50%组各时相点水平明显高于TBSA<50%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出现肺功能障碍组IL-8水平明显高于无肺功能障碍组。TBSA>50%组和肺功能障碍组V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BSA<50%组及无肺功能障碍组(P<0.05)。结论:热损伤后IL-8与VCAM-1能影响全身免疫反应,并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烧伤面积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烧伤 肺功能障碍
下载PDF
SDD及多粘菌素B对烧伤小鼠细胞CD14 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贲道锋 陈玉林 +4 位作者 郇京宁 杨勇 王光毅 葛绳德 方之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6-,49,共2页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烧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巨噬细胞(Mφ)等免疫活性细胞被LPS为主的激活物激活[1]。从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环节以及随后的血中内毒素环节分别应用选择性...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烧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巨噬细胞(Mφ)等免疫活性细胞被LPS为主的激活物激活[1]。从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环节以及随后的血中内毒素环节分别应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SDD)和多粘菌素,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选择性肠道去污染 多粘菌素 CD14
下载PDF
烧伤创面渗液IL-12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为荣 陈玉林 +3 位作者 韦多 郇京宁 刘世康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渗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在换药时采用海绵吸取创面渗液,用免疫酶联方法定量检测其中IL-12的含量。结果:在伤后初期的创面渗液中,IL-12含量为(95.33±3...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渗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在换药时采用海绵吸取创面渗液,用免疫酶联方法定量检测其中IL-12的含量。结果:在伤后初期的创面渗液中,IL-12含量为(95.33±39.77)pg/ml,与正常血清的IL-12含量(81.33±55.02)pg/ml比较接近。烧伤2~6d组和7~11d组IL-12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228.34±101.43)与(264.87±127.42)pg/ml。12d以后进一步增高,12~16,17~21,>21d组分别为(1431.05±1206.35),(1640.58±1178.78),(1915.75±1329.62)pg/ml,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在不同时期创面渗液中IL-12含量有所不同,中晚期创面渗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早期创面及正常血清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烧伤 创面 渗液
下载PDF
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霞 金文胜 +1 位作者 黄怀 许卫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缺乏症 孤立性 高血压病史 严重失眠 中医治疗 血压波动 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烧伤大鼠肠道膜菌群的微生态失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2 位作者 盛志勇 邵昌发 李燕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7-90,共4页
定量分析了烧伤大鼠的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中5类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烧伤大鼠48h的膜菌群变化明显,其中空肠膜菌群中,肠杆菌的活菌计数为5.25±0.67,肠球菌为4.01±0.4,双歧杆菌为4.10±0.13,类杆菌为5.42&... 定量分析了烧伤大鼠的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中5类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烧伤大鼠48h的膜菌群变化明显,其中空肠膜菌群中,肠杆菌的活菌计数为5.25±0.67,肠球菌为4.01±0.4,双歧杆菌为4.10±0.13,类杆菌为5.42±0.79,乳杆菌为5.75±0.17,回肠膜菌群中5类菌群活菌计数分别为5.58±1.42,0,3.90±0.77,5.28±1.69,4.61±0.80,盲肠膜菌群依次为5.51±1.21,0,4.37±0.61,5.77±0.69,5.02±0.09,而盲肠内容物的5类菌数分别为7.37±1.02,5.70±1.47,6.46±1.18,7.76±0.88,6.75±0.20,内脏及血培养结果显示,烧伤48h大鼠血培养阳性率为50%,细菌移位率达41%,出现了微生态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膜菌群 微生态失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