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 王雪丹 +3 位作者 沈润斌 马翠霞 杨金旭 王利春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究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 目的探究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膀胱压力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刺激,联合组给予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最大膀胱压力、膀胱功能、最大膀胱测量容量),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疗效,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8周后MHU评分、膀胱残余尿量依次降低(P<0.05),且干预4周、8周后,联合组[(2.45±0.26)分、(216.46±23.72)mL、(1.87±0.19)分、(114.37±11.5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28)分、(242.75±26.84)mL、(2.14±0.22)分、(162.75±16.49)mL](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8周MBI评分、膀胱压力依次升高(P<0.05),且干预4周、8周后,联合组[(38.57±3.46)分、(12.67±1.27)分、(46.57±4.72)分、(14.02±1.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14±3.25)分、(10.96±1.14)分、(40.62±4.15)分、(12.57±1.31)分](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95%)(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联合生物反馈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可有效提高膀胱功能及膀胱压力,降低尿路感染及膀胱残余尿量,提升自理能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潴留 灸法 电刺激疗法 神经反馈 生物反馈刺激 隔附子饼灸 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
下载PDF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华勒氏变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媛 周红俊 +9 位作者 卫波 丛欣莹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华勒氏变性(WD)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9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颈椎MRI的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像...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华勒氏变性(WD)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9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颈椎MRI的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像(T2WI)进行影像学评估,将其分为WD组和非WD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损伤机制、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神经平面、伤后获得MRI的时间差等,并分析WD在脊髓的背柱区(DC)、外侧脊髓丘脑束区(ST)和外侧皮质脊髓束区(CS)的信号特点。结果115例(60.2%)出现WD。WD组与非WD组年龄、损伤机制、AIS的等级分布和伤后获得MRI时间差有显著性差异(Z>3.820,χ2>9.104,P<0.05)。WD组中,在损伤部位的上方,DC、ST的WD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7%;在损伤部位的下方,CS的WD发生率为35.7%。根据WD信号出现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只出现DC变化的15例(13%),DC合并ST发生变化为59例(51.3%),DC、ST、CS 3个位置均有变化的41例(35.7%)。3组间伤后获得MRI的时间差有显著性差异(H=90.794,P<0.05),3组间AIS等级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规MRI检查T2WI可检测到WD信号,且WD的发生与伤后时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华勒氏变性 磁共振成像 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
下载PDF
脊髓损伤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3
作者 王楚怀 杨佳佳 +9 位作者 程雪 沈滢 苏敏 邹俊 高小钰 陈龙 黄思思 周停 李鑫 王红星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323-335,共13页
脊髓损伤(SCI)是指因脊髓损伤暂时或永久地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破坏性神经病理状态,可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制定SCI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框架。本指南... 脊髓损伤(SCI)是指因脊髓损伤暂时或永久地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破坏性神经病理状态,可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制定SCI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框架。本指南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SCI分类与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诊疗方案和常见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指南。其中康复评定主要包括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运动或感觉功能评级、生活质量评定、功能评定和心理功能评定(应激状态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情绪状态评估);康复诊疗方案主要包括早期处理原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肌力训练、平衡步态训练、有氧运动、电刺激和其他疗法)、作业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静息运动技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和轮椅技能训练等)、辅助器具、中药治疗[单药治疗(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炙马钱子等)、复方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补阳还五汤、活血通督汤、二仙汤、益气活血汤和自拟汤药等)]、针灸治疗和其他治疗(新药治疗、细胞疗法、神经调节技术和脑脊接口技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直立性低血压、压疮和尿路感染。本指南可为我国各级各类康复机构以及各级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针灸科、推拿科和康复医学科开展SCI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常见并发症处理提供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中西医结合康复 临床指南
下载PDF
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0例
4
作者 王希 赵琳 +4 位作者 张勇 毕立清 尤永平 季晶 颜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分析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重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技术要点及该术式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6—9月开展的10例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手术,解析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并结合随... 目的:分析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重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技术要点及该术式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6—9月开展的10例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手术,解析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并结合随访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全麻下取俯卧位在胸8椎间隙经皮行硬脊膜外腔穿刺,在X线透视下动态调整脊髓刺激电极可顺利将其顶端置入颈2水平,进行为期2~3周的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选择:频率5/70 Hz电压1~5 V;刺激小周期:开15 min,关15 min;刺激大周期:8点开机,20点关机。在术后4周进行随访,8例术前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患者中1例到达微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5例MCS-,2例仍为VS状态;2例术前MCS-患者中1例脱离微小意识,1例MCS+,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微创、安全并且有效,有短程的治疗价值和诊断价值,在意识障碍促醒诊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手术过程需要注意穿刺置入电极特有的难点和技术操作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 意识障碍 技术要点 诊疗价值
原文传递
胸腰段椎管硬膜外囊肿显微手术中尾端技术应用(附12例分析)
5
作者 王林 彭楠 +2 位作者 曾明慧 梅翠竹 何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6-1249,1256,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囊袋、囊肿尾端与正常硬脊膜交界处微小切口贯通脑脊液后常规缝合)的12例患者资料,结合文献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期间影像学囊肿完全消失9例,大部分消失1例,椎间孔内侧残留囊肿2例,无1例存在硬膜囊受压表现,无复发病例。术前腰背痛和/或下肢痛11例,出院时疼痛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后疼痛改变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下肢无力及排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椎板棘突解剖复位良好、无椎管狭窄和畸形病例。结论: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活瓣问题,闭合囊肿,无明显并发症,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硬膜囊肿 囊肿尾端技术 椎板棘突复位 显微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踝关节智能牵伸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6
作者 高明明 恽晓萍 +3 位作者 赵舒羽 辛然 宋桂芸 赵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智能柔性牵伸在下肢痉挛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手法牵伸治疗,试验组给予踝... 目的观察踝关节智能柔性牵伸在下肢痉挛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手法牵伸治疗,试验组给予踝关节智能牵伸系统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踝关节背屈角、临床痉挛指数、腓肠肌内侧头表面肌电最大均方根值和足大趾振动觉阈值(VP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AS分级(χ^(2)=10.378,P=0.035)、踝关节背屈角(Z=-3.306,P<0.001)、临床痉挛指数(t=4.101,P=0.001)和腓肠肌内侧头被动背屈时的最大均方根值(Z=-3.296,P<0.001)均改善,试验组MAS分级(χ^(2)=11.418,P=0.022)、踝关节背屈角(Z=-1.986,P=0.047)、腓肠肌内侧头被动背屈时的最大均方根值(Z=-2.297,P=0.021)均优于对照组。足大趾VPT虽有所改善,但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智能柔性牵伸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有改善足部本体感觉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下肢康复机器人 痉挛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s表达谱变化
7
作者 何燕飞 唐瑷 +5 位作者 汪晓宁 徐东 周英龙 帅勤 李龙文 李政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605-2609,共5页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s表达谱变化。方法:将1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脊髓组织,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s表达谱变化。方法:将1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脊髓组织,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前期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RNA-Seq分析。将测序数据与高粱参考基因组对比后,以P<0.05为条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KEGG等数据库,对DEGs的功能以及参与的调控路径进行分析,并通过RT-qPCR验证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假手术组与模型组BBB评分有显著性差异,HE染色观察到脊髓组织结构受损较为严重,脊髓损伤前后microRNAs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脊髓损伤许多基因表达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表达谱 MICRORNAS
下载PDF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IL-17、DKK-1水平及其预后价值
8
作者 郝强 孙丹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800-2804,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分泌型蛋白Dickkopf-l(DKK-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二者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133例接受椎管减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分泌型蛋白Dickkopf-l(DKK-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二者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133例接受椎管减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等级,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80例)和预后不良组(53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椎管减压术治疗的128例单纯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IL-17、DKK-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17、DKK-1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IL-17[(23.18±4.85)pg/mL vs.(12.97±3.91)pg/mL]、DKK-1水平[(2.48±0.41)ng/mL vs.(1.37±0.26)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17[(26.61±4.85)pg/mL vs.(20.91±3.81)pg/mL]、DKK-1水平[(2.83±0.48)ng/mL vs.(2.25±0.39)ng/mL]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7、DKK-1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L-17、DKK-1及二者联合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95%CI:0.746~0.883)、0.796(95%CI:0.718~0.861)和0.910(95%CI:0.848~0.953),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效能(Z联合诊断-IL-17=2.034,P=0.042;Z联合诊断-DKK-1=2.422,P=0.01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IL-17、DKK-1水平升高,且二者水平对患者预后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白细胞介素-17 分泌型蛋白Dickkopf-l 预后
下载PDF
火针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刘洁 邓建华 +2 位作者 赵青喜 邵瑞诗 郭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及老年病科治疗90例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火针组、中药组、联合...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及老年病科治疗90例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火针组、中药组、联合组,每组3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火针组增加火针治疗,中药组增加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联合组增加火针联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三组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感觉功能评分量表、ASI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后,三组ASIA感觉功能评分量表中轻触觉、ASIA感觉功能评分量表中针刺觉、ASI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火针组、中药组(P<0.05)。结论 火针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黄芪桂枝五物汤 脊髓损伤恢复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
10
作者 李文 梁寿一 +1 位作者 周嘉铭 陈锦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各40例,均...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A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B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膀胱容量与压力、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降低,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升高,膀胱内压力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均优于A组(P<0.05);两组每天单次排尿量较治疗前均提高,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均优于A组(P<0.05);两组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均较A组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B组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后的尿流动力学具有改善作用,且可以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排尿尿量及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微环境调控的脊髓损伤修复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羽 窦荣声 +2 位作者 闫浩 杨森 王炳武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44-448,454,共6页
脊髓损伤(spine cord injury,SCI)后,损伤部位会发生出血、炎症和瘢痕形成,脊髓微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微环境中有益因子下调,有害因子上调,这些失衡不仅严重损害了神经再生,而且对脊髓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促进再生,研究者们最近开... 脊髓损伤(spine cord injury,SCI)后,损伤部位会发生出血、炎症和瘢痕形成,脊髓微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微环境中有益因子下调,有害因子上调,这些失衡不仅严重损害了神经再生,而且对脊髓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促进再生,研究者们最近开始关注SCI产生的复杂微环境的调控策略。因此,重建合适的微环境可能是修复脊髓损伤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案。本文将针对近年来利用不同策略调节SCI产生的不同微环境以促进SCI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SCI的研究提供相应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微环境 失衡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对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名武 秦书超 +2 位作者 周茹宇 段军 李静静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994-1002,共9页
目的从小鼠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前后的表型变化入手,寻找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从而影响脊髓功能的基因。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GSE172167数据集,分析小鼠在脊髓损伤前后的脊髓组织单细胞测序数... 目的从小鼠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前后的表型变化入手,寻找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从而影响脊髓功能的基因。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GSE172167数据集,分析小鼠在脊髓损伤前后的脊髓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降维,获得10个亚群细胞,并筛选出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2023年2月至2023年4月采用BV2细胞和C57BL/6小鼠进行前瞻性研究,验证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TSL)的功能和作用机制。首先将BV2细胞分为7组: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组,阴性对照(NC)-shRNA组,敲低(sh)-CTSL组,NC-过表达(OE)组,OE-CTSL组。动物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组,sh-CTSL组,OE-CTSL组,空白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TSL的mRNA和蛋白水平,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IL-1β。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CD86+/CD80+)和M2型小胶质细胞(CD163+/CD206+)占比比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阳性细胞数和Arg-1阳性细胞数。另外,评估5组小鼠在0、1、2、3、4周的运动神经功能(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结果体外细胞实验中,对照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L-1β、TNF-α和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均低于LPS组;LPS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L-1β和TNF-α高于IL-4组,而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则低于IL-4组;sh-CTSL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L-1β和TNF-α均低于LPS组和NC-shRNA组,而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则高于这两组;OE-CTSL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L-1β和TNF-α均高于IL-4组和NC-OE组,而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则低于这两组;体内动物实验中,术后3、4周时,sh-CTSL组BBB评分高于SCI组和空白组,OE-CTSL组BBB评分则低于这两组。在脊髓组织中,sham组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NOS阳性细胞数、IL-1β、TNF-α、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和Arg-1阳性细胞数均低于SCI组和空白组;OE-CTSL组中,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NOS阳性细胞数、IL-1β、TNF-α高于SCI组和空白组,而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和Arg-1阳性细胞数低于SCI组和空白组。sh-CTSL脊髓组织中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iNOS阳性细胞数、IL-1β和TNF-α低于SCI组和空白组,而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和Arg-1阳性细胞数高于SCI组和空白组。以上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CTSL能够促进小鼠脊髓M1型小胶质细胞转化为M2型,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小鼠脊髓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小胶质细胞极化 炎症反应 单细胞测序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术后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伟 翁欣 张树军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160-163,共4页
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部位常见的一种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该病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如重大交通事故、暴力外伤、坠落伤),颈脊髓发生损伤后难以愈合,严重者可导致四肢瘫痪。临床上对于颈脊髓损伤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仍不可... 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部位常见的一种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该病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如重大交通事故、暴力外伤、坠落伤),颈脊髓发生损伤后难以愈合,严重者可导致四肢瘫痪。临床上对于颈脊髓损伤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发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探究术后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发病机制 术后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LncRNA GAS5通过miR-21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刘涛 支中正 +4 位作者 王英杰 李富平 周付超 康健 何志敏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 明确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与微小RNA-21(miR-21)的关系,阐明LncRNA GAS5调控miR-21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目的 明确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与微小RNA-21(miR-21)的关系,阐明LncRNA GAS5调控miR-21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模型;沉默和过表达GAS5,构建下调shGAS5表达的慢病毒,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ncRNA GAS5与miR-21存在结合位点等。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等探究GAS5与miR-21的结合位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21、GAS5、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Bcl)-2相关X基因(Bax)、Bcl-2和蛋白激酶B(AKT)的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 3、Bax、Bcl-2、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TUNEL技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中miR-21、Bcl-2及pAKT表达水平降低(P<0.05),GAS5、PTEN、Bax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升高(P<0.05)。PC-12体外培养与OGD/R损伤后出现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类似结果,且于OGD/R处理后2 h最显著。GAS5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结合miR-21,进而调控下游PTEN信号通路。下调GAS5或过表达miR-21可抑制PC-12细胞凋亡(P<0.05)。结论 GAS5通过结合miR-21,上调PTEN并抑制AKT磷酸化,进而促进脊髓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微小RNA-21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凋亡
下载PDF
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白晋锋 李国庆 +3 位作者 钱会 周金娜 王文文 申红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SCI合并N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 目的探究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SCI合并N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护理干预,均干预8周。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自主排尿功能等级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y-74,GQOLI-74)以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膀胱安全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自主排尿功能等级和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膀胱安全容量、自主排尿功能等级和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较干预前均有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干预期间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不仅可有效改善SCI合并NB患者的膀胱功能、自主排尿功能,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管理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控制炎症和氧化损伤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并促进H2O2处理后PC12细胞的存活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晓鹏 史航 +7 位作者 张磊 刘中 李克威 钱玲玲 朱星宇 杨康佳 付强 丁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目的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MSCs-exo)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潜在修复作用。方法从大鼠鼻黏膜中分离培养EM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取EMSCs-exo,并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和Westernblot... 目的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MSCs-exo)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潜在修复作用。方法从大鼠鼻黏膜中分离培养EM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取EMSCs-exo,并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利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小胶质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根据BCA法测得的蛋白浓度对EMSCs-exo进行定量分析。设置对照组、含100μg/L脂多糖(LPS)的组和含LPS及37.5mg/L或75mg/LEMSCs-exo的组对小胶质细胞进行处理。设置对照组、含400μmol/LH2O2的组和含H2O2及37.5mg/L或75mg/LEMSCs-exo的组对PC12细胞进行处理。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测定小胶质细胞各组Arg1和iNOS蛋白和mRNA表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上清中IL-6、IL-10和IGF-1的浓度。通过CCK-8和Annexin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PC12细胞各组的活力和凋亡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MSCs高表达标志物Nestin、CD44、CD105、Vimentin。透射电镜显示EMSCs-exo呈典型的杯状结构,NTA显示其平均粒径为142nm,Westernblot显示其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TSG101,不表达Vimentin。当小胶质细胞在LPS环境中时,75mg/L的EMSCs-exo能够有效提高其Arg1蛋白量、降低iNOS蛋白量(P<0.05),且相比于37.5mg/L的浓度,其更能有效提高其Arg1mRNA水平和IGF-1、IL-10(P<0.05)的生成,降低iNOSmRNA水平和IL-6的生成(P<0.05);也更有效促进H2O2环境中PC12细胞的存活,降低凋亡率(P<0.05)。结论75mg/L的EMSCs-exo在体外有效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减轻氧化应激下的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存活,因此在控制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具有一定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氧化应激 脊髓继发性损伤
下载PDF
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脑电图θ振幅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冬 徐子涵 +1 位作者 李江 鞠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探索左侧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效果及脑电图θ频段振幅的变化。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髓损伤后NP患者50例,随机分为M1区刺激组(n=25)和M1区... 目的探索左侧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效果及脑电图θ频段振幅的变化。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髓损伤后NP患者50例,随机分为M1区刺激组(n=25)和M1区DLPFC联合刺激组(联合刺激组,n=25)。M1区刺激组接受左侧M1区10 Hz rTMS,联合刺激组接受左侧M1区DLPFC联合rTMS,共3周。干预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脑电图θ频段振幅评估大脑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M1区刺激组脱落4例,联合刺激组脱落2例。干预后,两组SF-MPQ总分及各子量表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降低(|t|>2.523,P<0.05),M1区刺激组前额区和额区θ频段平均振幅显著下降(|t|>5.243,P<0.001),联合刺激组前额区、额区、中央区和顶区θ频段平均振幅显著下降(|t|>4.630,P<0.001);联合刺激组SF-MPQ总分及各子量表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M1刺激组(|t|>2.270,Z=-1.973,P<0.05),联合刺激组前额区、额区、中央区、顶区θ频段平均振幅均低于M1区刺激组(P<0.05)。结论高频rTMS是脊髓损伤后NP患者的有效镇痛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降低θ频段振幅。与M1区rTMS刺激相比,M1区DLPFC联合rTMS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电图 θ频段振幅
下载PDF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治宇 于朝春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654-658,共5页
脊髓拴系综合征(TCS)是一种由于脊髓受到异常牵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TCS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识别术中拴系部位附近的神经功能组织,并提供术中指导。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 脊髓拴系综合征(TCS)是一种由于脊髓受到异常牵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TCS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识别术中拴系部位附近的神经功能组织,并提供术中指导。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球海绵体反射4个模态作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主要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杂拴系手术的风险,还能减少或避免甚至预防神经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多模态神经监测
下载PDF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陈亮 高峰 +2 位作者 李军 杜良杰 杨明亮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7年间收治的91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其核磁共振成像上所显示的脊髓髓内变化、损伤范围、髓外压迫程...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7年间收治的91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其核磁共振成像上所显示的脊髓髓内变化、损伤范围、髓外压迫程度、压迫范围,以及是否激素治疗、手术时间等因素,分别进行分类,比较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1例患者平均年龄52.25±12.20岁,年龄范围为26~78岁。平地跌倒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33例(36.3%)。患者伤后1年时的AIS等级,与其髓内损伤变化的性质和髓内损伤范围密切相关(P<0.01);脊髓无异常表现时预后最好,单纯水肿型要好于髓内出血型,髓内大量出血时最差,另外髓内异常变化范围较小时预后明显更好;与髓外压迫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髓外压迫程度较轻时预后较好,反之则预后较差;而与髓外压迫范围,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及手术时间的选择则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评估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首选方式,伤后1周内MRI上所显示的脊髓髓内损伤变化的性质、损伤波及的范围及髓外压迫程度等因素是良好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预后 髓内出血 脊髓受压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春伟 张海鸿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339-346,共8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在SCI的继发性损伤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阐述了氧化应激在SCI中的作用、主要信号通路及现有治疗方法。重点关注Nrf-2、PI3K/AKT、TLR4/MyD88等通路在氧化应...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在SCI的继发性损伤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阐述了氧化应激在SCI中的作用、主要信号通路及现有治疗方法。重点关注Nrf-2、PI3K/AKT、TLR4/MyD88等通路在氧化应激调控中的作用,并探讨抗氧化疗法在减轻SCI症状中的潜力,旨在对深入理解SCI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活性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