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云镜 张唐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79-184,共6页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 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不利于其病情的恢复,虽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较好,但极易引起患者出血。物理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物理治疗展开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早期进行物理治疗预防下肢DVT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物理治疗
下载PDF
Loop技术矫转法对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技巧及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胡杰 乔茂林 +12 位作者 田琴琴 王恒 闫盛 赵文博 史勇斌 师佩璐 邢森 李海峰 金海将 王平 常文凯 三王玉文 董红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明了loop技术矫转法应用于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取出,本文探讨该技术应用的技巧和优势。方法 回顾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 目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明了loop技术矫转法应用于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取出,本文探讨该技术应用的技巧和优势。方法 回顾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时间和术中辐射量为评判指标,比较标准滤器取出术、loop技术矫转法和loop配合其他技术的优劣。结果 Loop技术矫转法术中辐射剂量及手术时长均显著低于loop联合其他辅助技术(P<0.000 1)。结论 Loop技术矫转法对于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取出,尤其是严重倾斜、回收钩贴壁的滤器,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辐射剂量,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器械简单、可单人操作,利于开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辐射剂量 装置取出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3
作者 权建军 卢翔 +2 位作者 强廷会 杜兴国 王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54,共3页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为PFA及其穿支动脉损伤所致[2];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血管损伤发生率为0.49%,其中PFA PSA占67.03%[3],未及时治疗可致出血、感染、骨折愈合延迟、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大出血和休克[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栓塞 治疗性 股深动脉
下载PDF
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的应用
4
作者 冯琦琛 盖铄 +1 位作者 王昌明 李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狭窄患者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实施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日间模式治疗的病例,共21例,男6例,女1... 目的:探讨髂静脉狭窄患者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实施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日间模式治疗的病例,共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37~79岁[(62.5±10.2)岁]。髂静脉狭窄中单纯累及髂总静脉16例,单纯累及髂外静脉2例,同时累及髂总及髂外静脉3例,均通过同侧大隐静脉入路行髂静脉成型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同时存在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单纯髂静脉狭窄患者同期行大隐静脉射频闭合及曲张静脉硬化治疗术。术后规律直接口服抗凝药治疗及压力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均于小于24 h。结果:所有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术后即刻并发症中穿刺点出血1例,加压包扎纱布被完全浸湿,经再次压迫止血5 min后渗血停止,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均于小于24 h。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率100%,其中绝对有效18例(18/21,85.7%),相对有效(术后仍有色素沉着,但范围减小)3例(3/21,14.3%)。髂静脉支架均通畅,同期行大隐静脉射频治疗患者射频治疗段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合良好。术后6个月随访率71.4%(15/21),其中绝对有效14例(14/15,93.3%),相对有效(术后仍有色素沉着,但范围减小)1例(1/15,6.7%)。髂静脉支架均通畅,同期行大隐静脉射频治疗患者射频治疗段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合良好。结论:经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技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可行,有明确优势,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髂静脉狭窄 日间治疗模式
下载PDF
改良膝上剥脱大隐静脉技术治疗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刘鹏 宋海霞 +3 位作者 何兆鹏 王博宇 张磊 张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9-572,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膝上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技术在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膝上组135例,全肢组10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与并发症情况、随访... 目的 探讨改良膝上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技术在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膝上组135例,全肢组10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与并发症情况、随访结果等。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膝上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和数量均显著低于全肢组(P<0.05)。膝上组术后隐神经损伤与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肢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术后显著低于术前,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14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两组间VCSS、CIVIQ-1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至24个月膝上组与全肢组慢性静脉疾病诊断分级体系(CEAP-C)临床分级降低≥2级。结论 改良膝上剥脱技术治疗老年症状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全肢剥脱无明显差异,同时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剥脱 改良膝上 传统剥脱 隐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6
作者 刘要先 李博 +1 位作者 孟杨海 邓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DVT而将病人分为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与rms程序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且应用caret程序包通过Bootstrap法对其进行内部验证,计算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3个月内,DVT并发率为9.63%(36/374);并发DVT组年龄≥60岁占比、完全闭塞占比、术后卧床时间≥3 d占比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未并发DVT组[69.44%(25/36)比50.59%(171/338)、41.67%(15/36)比25.44%(86/338)、58.33%(21/36)比22.19%(75/338)、(4.96±1.02)mmol/L比(4.63±0.94)mmol/L、(2.09±0.26)mmol/L比(1.81±0.31)mmol/L、(3.65±0.54)mmol/L比(3.47±0.51)mmol/L、(3.45±0.62)g/L比(3.11±0.54)g/L、(0.67±0.11)mg/L比(0.38±0.06)mg/L、(246.85±42.74)×10^(9)/L比(205.16±39.68)×10^(9)/L](P<0.05),凝血酶时间(TT)低于未并发DVT组[(15.16±3.11)s比(16.33±3.14)s](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卧床时间≥3 d、TG、FIB、D-D、PLT均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而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其校正曲线结果显示标准曲线与校准预测曲线具有良好的贴合度;该模型C-index为0.88(0.81~0.89),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78,0.91),Z=9.54,P<0.001]。结论基于年龄、术后卧床时间、TG、FIB、D-D、PLT构建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与区分能力,对临床筛选高风险人群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风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联合地奥司明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凝血机制的影响
7
作者 支飞虎 赵雄碧 +2 位作者 张建宇 张澍漾 任园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应用膈下逐瘀汤联合地奥司明治疗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绍兴市中医院接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应用膈下逐瘀汤联合地奥司明治疗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绍兴市中医院接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地奥司明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地奥司明+膈下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rüppel样转录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超敏C反应蛋白、IL-2、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地奥司明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可改善机体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膈下逐瘀汤 地奥司明 凝血机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
8
作者 陈薇 郑建华 +4 位作者 方荔香 陈振东 陈海兰 翁育娟 曾宸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疑似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44例...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疑似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4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评价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D-二聚体、肺动脉压力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DVT、PAH和D-二聚体升高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OR值分别为1.123、1.022和9.076,可见下肢DVT、PAH和D-二聚体升高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下肢DVT、三尖瓣反流、PAH及三者联合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AUC分别为0.635、0.647、0.621和0.827,可见下肢DVT、三尖瓣反流和PAH三者联合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外周血管超声 静脉血栓栓塞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ITHBC理论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
9
作者 卢亮 魏丽丽 高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9-12,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可行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自我管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理论基础初步构建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自我管理方案,应用德尔菲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各级指标进... 目的构建科学、可行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自我管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理论基础初步构建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自我管理方案,应用德尔菲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各级指标进行评定与修改。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4/24),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95、0.915,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53、0.221。第2轮专家意见变异系数为0.010~0.099,均小于0.250。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结论基于ITHBC理论构建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自我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能够为AVF肾病患者围透析期间自我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围透析期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其曲张静脉残留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影响
10
作者 郑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5-0119,共5页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报告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25/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报告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25/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上更长,P<0.05;但是两组在失血量及切口数量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更低,凝血酶原时间更长,P<0.05;术后,研究组静脉曲张症状严重程度(AVV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闭合术 泡沫硬化剂
原文传递
系统性炎症指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璐 杨启帆 +1 位作者 郑维淼 徐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4-78,92,共6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反应蛋白(CRP)等系统性炎症指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反应蛋白(CRP)等系统性炎症指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的251例ASO患者。依据第三腰椎腰大肌指数(PMI)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血液指标,并计算SII、PLR、NLR和LMR。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预测效果。结果:251例ASO患者中,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患者数分别为98例(39.0%)和153例(61.0%)。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患者年龄明显增加(P<0.001),SII、PLR、NLR和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BMI和LMR水平明显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BMI偏低、SII上升均为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BMI、SII和3项指标联合预测肌少症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678、0.644和0.746(P均<0.001)。结论:年龄、BMI及系统性炎症指标中的SII对ASO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炎症指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肌少症
下载PDF
红光照射联合去腐生新膏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陈海东 陈德轩 +3 位作者 方勇 杨旭 李逸梅 龚旭初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红光照射治疗联合去腐生新膏外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臁疮患者,中医证属气虚血瘀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入院后均行清创治疗,清创后两组均采用红光照射治疗,其中... 目的:观察应用红光照射治疗联合去腐生新膏外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臁疮患者,中医证属气虚血瘀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入院后均行清创治疗,清创后两组均采用红光照射治疗,其中试验组配合外用去腐生新膏,对照组配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凝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肢临床疗效(疼痛、肿胀、溃疡面积、溃疡深度、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相关因素[创面细菌阳性率、患肢经皮氧分压(tcpO_(2))、皮肤不良反应率]、血清炎症及相关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疼痛、肿胀、溃疡面积、溃疡深度、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及tcpO_(2)、CRP、IL-6、VEGF指标均较前改善。试验组治疗7 d后疼痛、肿胀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4 d后肿胀、CRP较对照组改善(P <0.05),溃疡面积、溃疡深度、tcpO_(2)、IL-6、VEG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1)。治疗后,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皮肤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去腐生新膏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临床疗效显著,其能改善创面炎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环,且不增加创面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照射 去腐生新膏 气虚血瘀型臁疮 溃疡
下载PDF
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
13
作者 刘飞 宋庆宏 +3 位作者 魏成志 吴楠 崔洪雨 刘汉冲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PTA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PTA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法,即局部清创、清洁换药;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应用局部注射胰岛素及胰岛素溶液湿敷。对比两组的踝肱指数(ABI)、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足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Wanger分级、Fontaine分期、Rutherford分级、疼痛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ABI指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第4周,观察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术后4周ABI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创面面积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PTA手术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下肢PTA手术可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供,对创面愈合起到促进作用,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足溃疡 胰岛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曲泓宇 李永欣 郭明金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术后口服拜阿司匹灵(10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联合利伐沙班(5 mg/d)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峰值)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MD、FMD、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MD、FMD、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血流速度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支架植入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皮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曾林 史易晗 +3 位作者 孙荣鑫 张磊 高健 姜侃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多见于下肢静脉,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DVT急性期可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导致栓子脱落栓塞肺动脉,造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DVT和PE被称为静脉栓塞(venous thrombo...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多见于下肢静脉,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DVT急性期可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导致栓子脱落栓塞肺动脉,造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DVT和PE被称为静脉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也是VTE的两个不同阶段。VTE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生率位居第三,是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血管疾病[2]。VTE也是发达国家中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女性在正常怀孕过程中表现的许多症状与VTE的症状类似从而容易产生误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周围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静脉 孕产妇死亡 心脑血管疾病 纤维蛋白溶解酶 静脉栓塞
下载PDF
Rotarex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翟刚 索飞飞 +2 位作者 李静静 庞宏永 田珂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57-59,88,共4页
目的分析Rotarex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股动脉ISR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Rotarex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涂... 目的分析Rotarex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股动脉ISR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Rotarex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踝肱指数(ABI)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ABI、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BI、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ISR患者采用Rotarex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改善ABI,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Rotarex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李攀峰 李晓健 +3 位作者 王国权 张松坡 牛浩 翟水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评价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用LABA或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 目的 评价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用LABA或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行LABA治疗,40例患者行单纯BA治疗。LABA组技术成功率、术后踝肱指数(ABI)、术后ABI较术前提高值、术后24个月临床症状持续改善率和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均高于单纯BA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靶血管穿孔、截肢及死亡事件,在靶血管动脉夹层、远端栓塞、补救性支架置入及术后24个月免截肢生存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安全有效,中期疗效优于单纯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下动脉 激光 球囊 血管成形术 严重肢体缺血
下载PDF
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研究
18
作者 甄杰生 蔡世少 刘尧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2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研究组行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 目的:探讨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2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研究组行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轻度疼痛百分比更高,重度疼痛百分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静脉炎、深静脉损伤、隐神经损伤、皮肤瘀斑、切口感染、感觉缺失、血栓形成合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相比,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使用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疼痛程度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更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患者曲张的静脉得到有效恢复,基于血流动力学纠正的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高位结扎术 并发症 大隐静脉
下载PDF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甄庆强 朱冬霞 +1 位作者 刘永昌 孙岩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和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和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思路挖掘瓜蒌皮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设计动物实验加以验证。结果:瓜蒌皮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证实,瓜蒌皮注射液可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腹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 p6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水平。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可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延缓病情的进展。瓜蒌皮注射液可调控TNF/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同型半胱氨酸 瓜蒌皮注射液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吴森焱 程国兵 +2 位作者 吴佳文 徐有耀 陆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3-56,60,共5页
目的: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11例ALA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靶血管病变长度、术中失血量... 目的: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11例ALA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靶血管病变长度、术中失血量、球囊和支架使用、并发症(靶血管穿孔、夹层、出血事件等)及症状缓解情况等临床观察指标,通过下肢缺血WIFi分级的变化和Cooley疗效评分评估治疗效果。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评估下肢疼痛情况及靶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完成手术,术中失血量50~300[190(145,245)]mL,结合球囊扩张成形7例,均未植入支架,术中未出现靶血管限流性夹层及穿孔,术后所有患者静息状态下患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下肢活动及感觉障碍9例,遗留足底麻木1例、足下垂1例。术后肌酸激酶水平、NRS疼痛评分、ABI及下肢缺血WIFi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oley疗效评分,痊愈9例、良好2例。随访期间11例患者均未出现下肢疼痛及间歇性跛行,复查彩超提示原闭塞血管处血流通畅。结论: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ALAE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