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修复开胸术后伤口
1
作者 韩飞 官浩 +2 位作者 张万福 张敬群 刘瑞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一期修复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5~75岁,平均(62.2±11.3)岁,创面面...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一期修复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5~75岁,平均(62.2±11.3)岁,创面面积6cm×3cm~25cm×5cm。手术去除感染胸骨,根据残腔部位及大小,游离伤口两侧相应节段的胸大肌予以缝合填塞。肌瓣下方预留灌洗管。待肌瓣覆盖残腔后,创面周围皮肤无张力拉拢缝合,并以–30~–20kPa的负压吸引。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生理盐水灌洗,每日2000ml。观察灌洗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患者全身症状,待灌洗液清亮后拔管并拆除负压装置,创面隔天换药1次,术后2周拆线。结果19例患者在术后14d内一期愈合,2例患者遗留散在约1cm×1cm大小的创面,继续换药,术后1个月均愈合。随访0.5~2年,患者胸廓外形美观,前部躯体及上肢活动无影响,上肢肌力无明显改变。结论针对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在去除感染胸骨后,通过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一期封闭创面,可降低伤口感染及患者死亡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伤口 胸大肌肌瓣 负压灌洗
下载PDF
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75例儿童漏斗胸效果
2
作者 陈世恭 陈伟涛 陈新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漏斗胸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3D打印技术在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漏斗胸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的漏斗胸患儿75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漏斗胸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3D打印技术在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漏斗胸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治疗的漏斗胸患儿7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Haller指数、漏斗胸深度、横径、纵径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等,通过3D扫描获得使用前后漏斗部各项指标,对使用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75例患儿被纳入研究,其中男52例(69.33%),女23例(30.67%);年龄平均为(5.57±3.66)岁。75例患者治疗后漏斗部凹陷横径、凹陷纵径、凹陷深度、Haller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4例对称型和31例非对称型漏斗胸患儿治疗后对称型漏斗部凹陷横径、凹陷纵径、凹陷深度、Haller指数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形效果评价中,优秀1例,良好60例,一般14例,优良率高达81.33%。大部分患儿家属对诊疗效果表示满意(89.33%)。干预过程中出现相关不良反应较轻,多无需特殊干预。结论:3D打印负压吸盘个体化在治疗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漏斗胸患儿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个性化定制负压吸盘 3D打印 对称型 非对称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阻滞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恒山 谢辉晋 +2 位作者 张松林 寿康全 朱高波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置管行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置管行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B)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行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PB组和PCIA组,每组23例。PCIA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CTPB组术后于患侧选定适宜的3个椎旁间隙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应用罗哌卡因行连续胸椎旁肋间神经阻滞,阻滞镇痛至术后72 h。分别于术前(T0)、术后3 h(T1)、1 d(T2)、2 d(T3)、3 d(T4)记录胸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集动脉血,检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和指数(PaO_(2)/FiO_(2)),并检测T0及T4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和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结果与T0比较,两组术后T1、T2、T3、T4时的静息、咳嗽VAS降低(均P<0.05),动脉血PaO_(2)、PaO_(2)/FiO_(2)升高(均P<0.05)。CTPB组术后T4的FEV_(1)、FEV_(1)%较PCIA组升高(均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术后行CTPB阻滞较PCIA镇痛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改善术后氧和功能及肺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胸椎旁神经阻滞 镇痛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乳腺MRI诊断左前胸壁低度恶性肌成纤维细胞性肉瘤1例
4
作者 马子涵 易娅闻 +2 位作者 陈瑞蓉 曹佳文 钱吉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58,共2页
女,33岁,发现“左乳肿块”伴左前胸壁针刺样疼痛4月余、月经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于左乳区触及6.0 cm×4.0 cm×6.0 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有轻压痛;左乳外上象限皮肤呈“酒窝征”。乳腺MRI:左侧胸大肌内4.1 cm×2.5 cm&#... 女,33岁,发现“左乳肿块”伴左前胸壁针刺样疼痛4月余、月经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于左乳区触及6.0 cm×4.0 cm×6.0 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有轻压痛;左乳外上象限皮肤呈“酒窝征”。乳腺MRI:左侧胸大肌内4.1 cm×2.5 cm×4.9 cm不规则肿块,脂肪抑制T1WI和T2WI分别呈等及稍高信号(图1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b=1000 s/mm^(2))呈高信号(图1B)、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低信号(图1C);增强T1WI见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D),周围血管纠集,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MRI诊断:左胸大肌间叶组织来源恶性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肉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岛状背阔肌皮瓣在胸壁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宏 刘毅 《甘肃医药》 2023年第9期783-786,共4页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岛状背阔肌皮瓣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及操作要点,为各类胸壁缺损创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不同种类岛状背阔肌皮瓣治疗胸壁缺损患者21例(心肺外露1例,胸壁结核5例,乳腺癌术后5例,放射性溃疡4例,...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岛状背阔肌皮瓣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及操作要点,为各类胸壁缺损创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不同种类岛状背阔肌皮瓣治疗胸壁缺损患者21例(心肺外露1例,胸壁结核5例,乳腺癌术后5例,放射性溃疡4例,手术后胸壁缺损6例),根据胸壁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分别选用顺行岛状背阔肌瓣、横行岛状背阔肌皮瓣、串联肌皮瓣、逆行岛状背阔肌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术后20例背阔肌皮瓣成活良好,切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部分远端出现坏死,二期菱形瓣修复后恢复良好,随访1月~33月,术区外观满意。结论:应用不同类型的岛状背阔肌皮瓣修复胸壁缺损创面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通过大肌瓣,小皮瓣的设计,可最大程度减少供区的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背阔肌皮瓣 胸壁缺损 心肺外露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结合Autoflow技术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萌 王立宪 +3 位作者 牛志强 单士强 任蕾 郭玉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对采取胸科手术治疗的病人,采取不同通气模式+Autoflow技术的应用对病人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96例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随机分为6组,各16例。A组:容量控制通气(VCV)[潮气量(Vt)5 mL/kg]... 目的:探讨对采取胸科手术治疗的病人,采取不同通气模式+Autoflow技术的应用对病人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96例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随机分为6组,各16例。A组:容量控制通气(VCV)[潮气量(Vt)5 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4 mmHg+自动变流(Autoflow)模式;B组:VCV(Vt 5 mL/kg)+PEEP 4 mmHg+恒定送气流速(Constflow)模式;C组:VCV(Vt 5 mL/kg)+PEEP 8 mmHg+Autoflow模式;D组:VCV(Vt 5 mL/kg)+PEEP 8 mmHg+Constflow模式;E组:VCV(Vt 8 mL/kg)+Autoflow模式;F组:VCV(Vt 8 mL/kg)+Constflow模式。比较各组双肺通气时、通气1 h、通气2 h时气道吸气峰压(APIP)、气道阻力(Raw)、胸顺应性(C)、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变化。结果:各组在双肺通气时APIP、Raw、C、HR、MAP及PaO_(2)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 h时,B、E、F组在APIP、Raw上高于A组和C组(P<0.05),C组的C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PaO_(2)低于B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 h,B、E、F组在APIP、Raw值上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C值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PaO_(2)值低于C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R和MAP上,通气1 h和2 h,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 h和2 h时,C组PaO_(2)值高于其他各组(P<0.05),PaCO_(2)值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对老年胸部手术治疗的病人,采取VCV(Vt 5 mL/kg)+PEEP 8 mmHg+Autoflow模式可降低气道峰压、阻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所致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机械通气 Autoflow技术
下载PDF
胸壁巨大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再手术1例
7
作者 潘旺锭 朱江 +1 位作者 李丽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004-1005,共2页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收治1例胸壁巨大脂肪肉瘤误诊为乳腺脂肪瘤女性患者,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后随访3年半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右乳肿块切除术后2年,局部复发1年半”于2018年12月29日入院。
关键词 脂肪肉瘤 复发 手术
下载PDF
肋骨骨折评分和肋骨评分对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伤情的评估价值及对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效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靳贺 危朝辉 +5 位作者 张琦 孙俊峰 杨宝升 罗世兰 曹芳 刘国栋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评分(rib fracture score, RFS)与肋骨评分(rib score, RS)对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伤情评估价值及对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创伤...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评分(rib fracture score, RFS)与肋骨评分(rib score, RS)对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伤情评估价值及对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137例,男性93例,女性44例;年龄13~83岁,平均50.2岁。RFS和RS为两种用于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伤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评分。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肺挫伤分为肺挫伤组(82例)和无肺挫伤组(55例)。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以及呼吸不良事件患者与未发生以上情况患者的RFS和RS分值差异,分析两种评分对患者伤情的评估价值。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两种评分对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预测效能。结果 伤情评估方面,全部患者中发生呼吸不良事件、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患者RFS分值[12(7,18)、12(7,18)和13(8,19)]及RS分值[2(1,4)、3(1,4)和2(2,4)]均较未发生呼吸不良事件、未发生肺部感染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高[RFS分值:5(3,9)、7(4,11)和6(3,11);RS分值:0(0,2)、1(0,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事件预测方面,全部患者应用RS预测呼吸不良事件、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时的AUC分别为0.776、0.753、0.768,均大于应用RFS的患者(0.742、0.695、0.765)。肺挫伤组预测呼吸不良事件及肺部感染方面,应用RS时的AUC(0.719、0.694)大于应用RFS(0.677、0.634),预测呼吸衰竭方面,应用RFS时AUC(0.728)大于应用RS(0.722)。无肺挫伤组,预测呼吸不良事件及肺部感染方面,应用RFS时的AUC(0.816、0.818)大于应用RS(0.772、0.721),预测呼吸衰竭方面,应用RS时的AUC(0.794)大于应用RFS(0.767)。结论 RFS和RS可用于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伤情评估,伴有肺挫伤患者中,RS对呼吸不良事件及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更优,RFS对呼吸衰竭的预测效能更优;无肺挫伤患者中,RFS对呼吸不良事件及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更优,RS对呼吸衰竭的预测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创伤评分 伤情评估 不良事件 预测
下载PDF
连枷胸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林希达 龚辉 +3 位作者 沈丛林 单胜男 丁立 盛小明 《交通医学》 2023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连枷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连枷胸患者25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组)112例,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反常呼吸、气管插管、气管切开、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肺... 目的:探讨连枷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连枷胸患者25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组)112例,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反常呼吸、气管插管、气管切开、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肺部感染、肺不张、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和远期胸部症状等。结果:治疗后手术组患者反常呼吸均迅速消失,非手术组39例(27.27%)残存反常呼吸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ICU住院时间6.25±5.54 d,短于非手术组的15.05±11.9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肺部感染、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9.82%、2.68%,低于非手术组的19.58%和1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非手术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 d、3 d、5 d手术组VAS评分小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骨折断端正常愈合率为92.86%,高于非手术组的81.82%,畸形愈合率为7.14%,低于非手术组的16.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4.29%,低于非手术组的2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均无反常呼吸。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连枷胸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肺部感染、脓毒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骨折愈合情况 远期胸部症状
下载PDF
胸壁重建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10
作者 王占磊 金健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5期502-506,共5页
胸壁重建是胸部外科手术后,修复受损胸壁结构,恢复胸壁正常功能的一种常用手段。当前,自体皮瓣已成为胸壁软组织重建公认的一种理想材料,但关于胸壁骨架重建材料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除自体骨骼以外,非可降解材料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 胸壁重建是胸部外科手术后,修复受损胸壁结构,恢复胸壁正常功能的一种常用手段。当前,自体皮瓣已成为胸壁软组织重建公认的一种理想材料,但关于胸壁骨架重建材料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除自体骨骼以外,非可降解材料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胸壁重建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强度及稳定性,且并发症较少。同时,随着胸壁重建材料研究的持续深入,生物可降解材料成为了临床应用试验及胸壁重建材料性质改良研究的新热点,其中3D打印可吸收材料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本文主要就胸壁重建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重建 自体骨骼 非可降解材料 生物可降解材料 3D打印材料 聚醚醚酮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系统化疼痛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莉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系统化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2022-03焦作市人民医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1例)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系统化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2022-03焦作市人民医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1例)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系统化疼痛管理组(观察组,32例)。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6 h、12 h、第1天、第2天时的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采用自制对临床疼痛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第1天、第2天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化疼痛管理,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围术期系统化疼痛管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李文娟 郭艳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本文探讨右美托咪定以及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的影响,分析药物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对2020年12月到2022年5月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谵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个,分为咪达唑仑组和右美托咪定组两组,每组60人,... 本文探讨右美托咪定以及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的影响,分析药物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对2020年12月到2022年5月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谵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个,分为咪达唑仑组和右美托咪定组两组,每组60人,由于重症监护病人在大型手术后出现谵妄,精神及认知障碍明显,如果不采取药物治疗会延迟谵妄发生时间,为了达到缓解谵妄发生的这一目标,构建两组麻醉模型,检测对应的麻醉效果,混合以麻醉为基础的麻醉药物,并测试了病人的记忆库和炎症指标。结果发现术前、术中用药和术后指标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患者谵妄可能爆发的症状粗在时间点的差异,但是要比不使用药物组的谵妄发生时间有所延缓,且使用右美托咪定组效果略比米达唑仑组(P < 0.05)具有优势。因此,对重症病人而言,可以改善受麻醉困扰的重病患者的认知损害,可以通过控制p-ERK1/2及p-CREB的表达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谵妄病人
原文传递
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37例
13
作者 王宇 李红 +2 位作者 文仁国 马瑞彦 肖颖彬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945-947,共3页
目的 探讨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37例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患者,术中通过扩大创口,彻底清除感染的胸骨灶,充分游离胸大肌肌瓣,翻转填塞胸骨缺损处。... 目的 探讨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37例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患者,术中通过扩大创口,彻底清除感染的胸骨灶,充分游离胸大肌肌瓣,翻转填塞胸骨缺损处。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结果 术后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病例;3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7例患者切口愈合欠佳,经积极换药及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6个月,患者未出现感染复发、红肿渗出、肌瓣坏死结痂。结论 采用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再次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经胸骨正中切口 胸骨感染 胸大肌带蒂肌瓣 皮瓣转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与双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14
作者 曾静慧 程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80-1188,共9页
目的:系统比较单孔胸腔镜与双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关于单孔及双孔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手汗... 目的:系统比较单孔胸腔镜与双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关于单孔及双孔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手汗的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9日。单孔胸腔镜组(单孔组)采用传统腋下单个切口的常规胸腔镜手术,双孔胸腔镜组(双孔组)采用腋下双切口的常规胸腔镜手术。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35篇文献,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涉及1 124例患者,其中单孔组556例,双孔组5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孔胸腔镜组切口长度较双孔胸腔镜组短[标准化均数差(SMD)=-4.15,95%CI(-5.41,-2.89),P<0.001]。单孔胸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双孔胸腔镜组所用时间短[均数差(MD)=-5.87,95%CI(-7.52,-4.21),P<0.001]。单孔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双孔胸腔镜组时间短[MD=-0.76,95%CI(-1.18,-0.34),P=0.000 4]。单孔组患者术后疼痛较双孔组患者疼痛轻[MD=-1.31,95%CI(-1.70,-0.93),P<0.001]。2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系数(RR)=0.82,95%CI(0.53,1.27),P=0.37]。双孔组患者术后复发手汗发生率较单孔组高[RR=0.26,95%CI(0.07,0.93),P=0.04]。双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单孔组高[RR=0.34,95%CI(0.19,0.64),P=0.000 7]。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双孔胸腔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原发性手汗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微创治疗连枷胸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斌 齐琦 +1 位作者 晁栋 李庆新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 研究胸腔镜治疗连枷胸的最佳手术时机,分析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治疗连枷胸患者57例,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35~67岁,平均4... 目的 研究胸腔镜治疗连枷胸的最佳手术时机,分析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治疗连枷胸患者57例,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35~67岁,平均48.1岁;道路交通伤36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3例。按照手术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31例)和延期组(26例)。早期组于伤后<72h行胸腔镜治疗,延期组于伤后≥72h行胸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脱机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组与延期组术中出血量比较[(125.41±15.06)mL vs(130.41±15.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手术时间(161.18±16.17)min、脱机时间(26.44±0.98)h、下床时间(2.6±0.2)d、术后住院时间(11.6±1.4)d均少于延期组(189.16±25.05)min、(41.96±1.42)h、(3.1±0.2)d、(13.9±1.5)d,P均<0.05]。早期组肺部感染12.9%(4/31)、低氧血症3.2%(1/31)、肺不张6.52%(2/31)、气胸3.2%(1/31)及并发症发生率25.8%(8/31)均低于延期组30.8%(8/26)、7.7%(2/26)、11.5%(3/26)、7.7%(2/26)及57.7%(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早期组及延期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获得良好预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2.0463,95%CI:1.4219~5.0927)、伤后至手术时间≥72h(OR:1.8720,95%CI:1.3315~4.8803)、肋骨骨折数目>5根(OR:1.5994,95%CI:1.0926~3.8629)、手术时间>180min(OR:1.5710,95%CI:1.3360~4.2971)、脱机时间>48h(OR:2.3129,95%CI:1.0143~3.6620)为导致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伤后早期行胸腔镜治疗可促进连枷胸患者术后康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伤后至手术时间、肋骨骨折数目、手术时间、脱机时间是导致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胸腔镜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组织工程肋骨移植修复胸壁巨大缺损 被引量:66
16
作者 杨志明 赵雍凡 +3 位作者 解慧琪 黄富国 刘欣 李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5-368,共4页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肋骨和带蒂皮瓣移位修复 1例 2 5岁女性患者胸壁巨大韧带样纤维瘤切除后 ,合并软组织、肋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 经髂骨穿刺抽取骨髓组织 ,按 Houghton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 ,经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肋骨和带蒂皮瓣移位修复 1例 2 5岁女性患者胸壁巨大韧带样纤维瘤切除后 ,合并软组织、肋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 经髂骨穿刺抽取骨髓组织 ,按 Houghton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 ,经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 ;用同种异体肋骨经去细胞、去抗原、部分脱钙和冻干处理 ,制成保存天然框架的生物衍生骨支架 ,将 5× 10 6 /ml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骨支架材料联合培养 6天 ;待完整切除肿瘤后 ,用膈肌瓣修复胸膜腔 ,组织工程肋骨修复 3根肋骨 ,同侧带蒂侧腹壁皮瓣移位修复胸壁软组织缺损。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 ,伤口 期愈合。术后 3个月随访 ,植入组织工程肋骨在体内逐渐发育成成熟肋骨 ,心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肋骨在个体化治疗中显示了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胸壁肿瘤 胸壁巨大缺损 肋骨移植 修复
下载PDF
急诊手术内固定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滕继平 倪达 +3 位作者 程佑爽 程云阁 潘荣华 朱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接受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监测并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 h和术后24 h患者心率(HR)以及心排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接受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监测并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 h和术后24 h患者心率(HR)以及心排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和麻醉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4 h和术后24 h患者HR和CVP显著下降(P<0.05),CO、PCWP和MAP显著增加(P<0.05)。结论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可改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血流动力 肋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内乡镇急性胸痛防治体系在胸痛患者转运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肖世勇 潘峰 +4 位作者 黄巧莉 罗俊 刘敏 冉欢欢 翁发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3期2203-2205,2210,共4页
目的 探讨县域医共体内乡镇急性胸痛防治体系在胸痛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危重胸痛患者,按照防治体系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治体系,研究组采用县... 目的 探讨县域医共体内乡镇急性胸痛防治体系在胸痛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危重胸痛患者,按照防治体系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治体系,研究组采用县域医共体内乡镇急性胸痛防治体系,比较2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转运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转运时间分别为(24.31±6.53)、(29.87±9.03)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与家属总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县域医共体内乡镇急性胸痛防治体系能有效提高转运期间胸痛患者的转运效率,降低不良事件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急性胸痛防治体系 不良事件 护理纠纷
下载PDF
435例严重胸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伟 杨康 +2 位作者 廖克龙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786-1787,共2页
目的 探讨以严重胸部创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方法 对 4 35例严重胸部创伤的致伤原因、胸部伤及合并伤伤情特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为严重胸伤 (AIS 90≥ 3)、总伤势ISS >16... 目的 探讨以严重胸部创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方法 对 4 35例严重胸部创伤的致伤原因、胸部伤及合并伤伤情特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为严重胸伤 (AIS 90≥ 3)、总伤势ISS >16者 396例 (91.2 % )。治愈 374例 ,死亡 6 0例 (14 .1% )。结论 胸伤合并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死亡率高 ,休克发生率高 ,早期诊断漏诊率高 ,并发症多 ,伤情判断复杂 ,应重视合并伤的诊治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的诊治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多处创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肺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蒋仲敏 宋晓明 +1 位作者 王连生 孟繁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外科 应用 肺疾病 肺活检术 肺楔形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