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芳丽 杨瑞 +2 位作者 李文强 孟庆成 曲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PPH手术治疗的4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病例组,否则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PPH手术治疗的4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病例组,否则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411例患者中,共有52例(12.7%)复发,18例(4.4%)出现术后肛门功能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痔核环形脱出是PPH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操作中遇到痔核环形脱出的患者应更加注意手术操作中切除的组织量、缝合的高度和深度、结合其他的手术方式等,采取更适合此类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复发 肛门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02例高位肛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报告
2
作者 智从从 王婧 +6 位作者 李昕 石玉迎 程一乘 刘宁远 侯文肖 郑丽华 黄子宸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中患者肛瘘具体的点位、外口、高度、病灶范围、挂线情况、围术期处理、术后疼痛、肛门功能、治愈率等,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肛瘘内口或感染灶处理不到位63例,占61.8%;术前诊断不明确或遗漏瘘管处理不彻底26例,占25.5%;手术切口设计不合理8例,占8.6%;术后换药不及时或处理不当3例,占7.6%;异物残留1例,占0.98%;患者基础病控制不佳1例,占0.98%。本研究采取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方式,随访时间6~24个月,半年内完全愈合率98%(100/102),另2例经门诊处理后愈合。结论 对于肛瘘的手术治疗,术前须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手术方案,术中仔细检查,术后认真换药,提高诊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手术治疗 手术失败
下载PDF
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王婧 刘宁远 +1 位作者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组59例(无手术史)。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近期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结果病例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7d疼痛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临床疗效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会延长虚实结合挂线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长,增加患者痛苦,延缓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虚实结合挂线术 既往手术史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痔切除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4
作者 余求祥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痔病是肛肠科最常见的良性肛门疾病,虽然大多数痔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有效缓解,但对于严重的痔,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的疼痛仍然令患者恐惧^([1])。1解剖因素痔发生在齿线上下,解剖上齿线上半部分由自主神经支配,对疼痛不敏感... 痔病是肛肠科最常见的良性肛门疾病,虽然大多数痔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有效缓解,但对于严重的痔,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的疼痛仍然令患者恐惧^([1])。1解剖因素痔发生在齿线上下,解剖上齿线上半部分由自主神经支配,对疼痛不敏感,而下半部分由脊神经支配,感觉非常敏锐,因此这一解剖学背景对于理解齿线下伤口为何导致严重术后疼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痔术后若肛门内括约肌纤维暴露会导致其痉挛,继而出现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肛门局部供血不足,从而加重疼痛;另一方面肛管皮肤损伤过多,或者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狭窄,排便时会损伤创面出现剧烈疼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术后疼痛
下载PDF
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5
作者 智从从 黄子宸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
环状混合痔属于痔疮的严重阶段,多个痔核的脱出使肛缘局部痔体完全相连,分界不明,其临床症状也相对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出血、痔核脱出、肛门直肠坠胀疼痛、肛周潮湿瘙痒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 环状混合痔属于痔疮的严重阶段,多个痔核的脱出使肛缘局部痔体完全相连,分界不明,其临床症状也相对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出血、痔核脱出、肛门直肠坠胀疼痛、肛周潮湿瘙痒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1])。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不断创新发展,在经典的外剥内扎术基础上,不断改良、精细化。但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易造成术后恢复不理想,除了出血、疼痛、愈合缓慢等问题,术后肛缘水肿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感受及满意度,水肿本身又会刺激产生疼痛、影响创面愈合及残留结缔组织增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手术 水肿
下载PDF
痔的常用手术方式对比
6
作者 李昕 刘殿龙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痔是肛管齿线处及肛周形成的团块状肿物,可逐渐增大,早期体积较小痔疮可使人产生肛周或肛门内异物感,随痔疮体积逐渐增大,进行性出现排便时从肛管内脱出、严重者可能嵌顿于肛门不能回纳^([1])。非手术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肛周和直肠内... 痔是肛管齿线处及肛周形成的团块状肿物,可逐渐增大,早期体积较小痔疮可使人产生肛周或肛门内异物感,随痔疮体积逐渐增大,进行性出现排便时从肛管内脱出、严重者可能嵌顿于肛门不能回纳^([1])。非手术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肛周和直肠内局部外用药物、作用于静脉血管的硬化剂类药物注射、弹力线或胶圈的套扎等治疗方法均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局限性,对部分痔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但最终不能彻底根治痔疮。因此肛肠外科的各种痔疮手术治疗方法也就凸显其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药物或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临床便血、脱垂症状明显的混合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手术方式 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晓静 朱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1期34-36,共3页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婴幼儿两种常见的肛周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诊治此类疾病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综述 肛周脓肿 肛瘘 婴幼儿
下载PDF
疼痛规范化管理模式在肛肠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唐莉 岑小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肛肠科手术的病人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将疼痛规范化管理形式落实到位后,各人员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入选的研究成员均来自肛肠科,且接受手术治疗。所选取的110例病例基于时间顺序的差异,划分到2组。每一组的样本量均为55例。在第一组中... 探讨肛肠科手术的病人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将疼痛规范化管理形式落实到位后,各人员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入选的研究成员均来自肛肠科,且接受手术治疗。所选取的110例病例基于时间顺序的差异,划分到2组。每一组的样本量均为55例。在第一组中,执行的方案为常规的疼痛管理手段。此组命名为参照组。而第二组方案的选择,以疼痛规范化管理为主。该组定义为试验组。各组均接受1周的管理。对其疼痛、满意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基于对疼痛感受的评价,显示为观察组人群有着更低的评分,并且在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方面优异性突出,观察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评分更低,差异存在意义(P<0.01)。结论 手术后疼痛的管理期间,选择具有规范化的模式,是帮助各病人减轻痛感的主要手段。而此种操作形式对于促使病人睡眠与情绪的改善也存在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疼痛 规范化管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闵丽 厉越 +4 位作者 万伯顺 张少军 熊国华 高洪娣 应光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瘘管激光闭合术与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Parks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2例ParksⅡ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1组(瘘管激光闭...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瘘管激光闭合术与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Parks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2例ParksⅡ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1组(瘘管激光闭合术组)、治疗2组(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组)与对照组(瘘管切除术组),每组44例。记录三组治愈时间、肛管直肠测压(治疗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术后症状及体征评分(手术即日、术后第1、3、7、14天对疼痛、发热、渗出、尿潴留、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组伤口愈合时间最短,对照组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三组肛管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肛管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即日、术后第1、3、7、14天,三组发热、尿潴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即日、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渗出及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是治疗ParksⅡ型肛瘘的有效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渗出少、愈合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保护括约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 瘘管激光闭合术 ParksⅡ型肛瘘
下载PDF
白竭散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唐昆 陈力 +2 位作者 李明 李敏 朱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白竭散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痔瘘洗剂坐浴和复方黄柏液涂剂清洗创面,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白竭散外敷创面。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 目的观察白竭散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痔瘘洗剂坐浴和复方黄柏液涂剂清洗创面,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白竭散外敷创面。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及疗效。结果术后3 d,两组创面指标(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及创面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治疗组创面指标(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竭散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促进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竭散 创面愈合 肛周脓肿
下载PDF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曹东升 齐焕青 张庆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30-635,共6页
目的 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 目的 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草药直肠滴入联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 d、3 d及5 d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创面愈合相关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 d、3 d、5 d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41±0.97)分、(2.26±0.68)分、(1.15±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1.08)分、(3.05±0.81)分、(1.8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血清EGF、VEGF、F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RRP、A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便血消失时间、脓苔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分别为(7.81±1.53) d、(5.13±0.64) d、(8.42±0.75) d、(12.15±1.4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6±1.71) d、(6.29±0.87) d、(9.91±0.83) d、(15.37±1.9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直肠滴入能促进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缓解术后疼痛,调节炎性因子,改善肛肠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高锰酸钾 中草药直肠滴入 肛肠动力学 疼痛程度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腹腔镜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1例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梁书斌 林洋 +1 位作者 余翔 吕忠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会阴疝是腹内脏器通过骨盆底缺陷突出[1]。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通常是腹部会阴切除术、盆腔切除术和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骨盆手术的并发症。第1例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在1939年由约曼[2]报告。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 会阴疝是腹内脏器通过骨盆底缺陷突出[1]。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通常是腹部会阴切除术、盆腔切除术和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骨盆手术的并发症。第1例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在1939年由约曼[2]报告。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的发病率报道不一,一项近十年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0.8%~12.0%[3]。临床通常表现为会阴部隆起、疼痛、不适,部分病例伴有肠梗阻。本文报告1例既往行两次腹腔镜手术的会阴疝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疝 腹腔镜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赵锐 金鑫 郑伯安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45-647,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104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自动痔疮...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104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自动痔疮套扎术,52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便秘评分量表(Wexner)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O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应激状况,改善肛门功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自动痔疮套扎术 应激指标 肛管静息压 肛管最大收缩压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间型及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郝世君 李琳琳 +1 位作者 王宏斌 孙秀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4-0017,共4页
探讨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72例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中,观察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36例)、切开挂线术(对照组36例)的应用效果。结果... 探讨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72例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中,观察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36例)、切开挂线术(对照组36例)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出血量,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 对比创面面积,,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接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的患者更短。对比肛门功能Wexne评分(术后),接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的患者更低(P<0.05)。对比肛门功能异常率,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肛门畸形率,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复发率,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肛管压力指标(术后):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治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间型肛瘘 经括约肌型肛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徐月教授防治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学术思想
15
作者 李凤 何美萍 +5 位作者 张桢 张琪 高金龙 何祎航 陈莹璐 王小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17-320,共4页
在肛肠疾病诊疗中,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常见的疑难性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诊疗棘手。根据原发病辨证论治,把徐月教授的学术经验归纳为“风、林、火、山、阴、雷”6字论治原则。同时临证注重中西并重,内外兼治,擅用虫藤,巧施药对,以情胜... 在肛肠疾病诊疗中,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常见的疑难性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诊疗棘手。根据原发病辨证论治,把徐月教授的学术经验归纳为“风、林、火、山、阴、雷”6字论治原则。同时临证注重中西并重,内外兼治,擅用虫藤,巧施药对,以情胜情,亦推崇个体化多元性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中医疗法 名医经验 徐月
下载PDF
痔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16
作者 刘宁远 刘殿龙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痔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城市居民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51.14%,而在农村地区调查中为40.27%^([1])。而痔的发病率在所有肛肠疾病中占87.25%^([2])。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 痔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城市居民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51.14%,而在农村地区调查中为40.27%^([1])。而痔的发病率在所有肛肠疾病中占87.25%^([2])。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药物疗法、非外科门诊手术、橡皮筋结扎术和硬化剂疗法,或手术治疗,但痔的控制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1痔发病机制与分类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其诱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肛垫下移、痔静脉丛高灌注、血管异常、组织炎症和直肠内脱出等相关。肛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损,其结缔组织和血液循环发生异常,导致滑动的肛垫异常扩张和扭曲可能是导致痔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肛门瘙痒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7
作者 磁莹 王孝龙 +3 位作者 叶桑瑜 李晨 徐鹏毅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对设计方法,以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对设计方法,以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进行成组匹配,从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择1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清洁习惯、饮食偏好、生活方式、个人史、排便因素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湿厕纸、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清洁肛门、喝咖啡、久坐、焦虑状态、过敏史均与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湿厕纸、焦虑状态、久坐行为、有过敏史是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湿厕纸、焦虑状态、久坐行为、有过敏史的人群是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高风险人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肛门瘙痒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痔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18
作者 侯文肖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痔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符合手术指征的痔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术后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痔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肛门疼痛、水肿、出血、小便障碍、狭窄与排便困... 痔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符合手术指征的痔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术后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痔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肛门疼痛、水肿、出血、小便障碍、狭窄与排便困难、感染及肛门下坠胀感等,其中尤以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狭窄并发症多见^([2-3])。术后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并且对术后创面的恢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PERMA积极心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和心理困扰的影响
19
作者 孙垚 张茹 +3 位作者 龙裕 李玉伶 李紫梦 马宏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探讨PERMA积极心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心理困扰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践表明,PERMA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的接受度,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困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积极心理干预 PERMA模式 心理困扰 造口接受度
下载PDF
五倍子汤熏洗联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段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五倍子汤熏洗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86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TDP照射治... 目的:观察五倍子汤熏洗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86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TDP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倍子汤熏洗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3、7 d)临床症状(创面疼痛、肛门水肿、肛门出血)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创面疼痛、肛门水肿、肛门出血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倍子汤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效果优于单用TDP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电磁波谱照射 五倍子汤 熏洗 环状混合痔 症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