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胆汁”技术治疗PTGD管断裂残留一例
1
作者 李爽 刘霁锋 +4 位作者 白鹤 张庆凯 车颖 佟梦萦 尚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病例患者女性,86岁,2023年10月7日因“右上腹痛4 d”收住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腹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急诊腹部CT示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图1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44×10^(9)/L,中性粒细... 病例患者女性,86岁,2023年10月7日因“右上腹痛4 d”收住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腹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急诊腹部CT示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图1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4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89.7%;降钙素原24.2 ng/m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10 IU/L,谷草转氨酶390 IU/L,碱性磷酸酶196 IU/L,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390 IU/L,总胆红素99.8μmol/L,结合胆红素50.3μmol/L;淀粉酶、脂肪酶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30余年,日常活动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胆汁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D) 一站式胆胰疾病诊疗平台
下载PDF
“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继龙 李其云 +2 位作者 张秉韬 郑志难 孙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PD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PD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二次手术及死亡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胰生化漏、胆瘘、出血、局限性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二次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精神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术中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有利于缩短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胰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洪氏一针法” 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 并发症 胰肠吻合时间
下载PDF
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诊治
3
作者 李胜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4-0147,共4页
对胰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在本院病历系统中选择符合分析条件,且同意配合调研的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68例,患者入院时间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68例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双盲法,其中34例患者主... 对胰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在本院病历系统中选择符合分析条件,且同意配合调研的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68例,患者入院时间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68例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双盲法,其中34例患者主要按照并发症治疗要求开展一般治疗设定为常规组,另外34例患者主要对诱发严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实施对症治疗设定为研究组,研究将两种不同诊治方法应用到患者并发症治疗中产生的实际治疗价值。结果 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均明显差于研究组,且该组患者疼痛因子水平也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处理胰腺外科创伤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首先评估诱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再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尽可能选择微创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注重肠内营养支持、抗感染预防、确保腹腔引流管畅通等都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外伤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有效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与脻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涛 常莹 +2 位作者 王钢 李永利 雷达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RAMPS)与脻体尾切除术(DPS)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86例胰体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选术式不同分为LRAMPS组(40例)和DPS组(46例)...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RAMPS)与脻体尾切除术(DPS)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86例胰体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选术式不同分为LRAMPS组(40例)和DPS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预后情况等。对两组随访至2022年12月,分析两组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LRAMP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PS组(P<0.05),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DPS组(P<0.05),R0切除率高于DPS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随访6~54个月,LRAMPS组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显著低于DPS组(P<0.05)。LRAMPS组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DPS组为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AMPS组术后18、24、36、48、54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DPS组(P<0.05)。结论 DPS与LRAMPS治疗胰体尾癌的近期预后情况并无明显差异,但LRAMPS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在长期预后方面,LRAMPS较DPS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间,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 脻体尾切除术 胰体尾癌 疗效
下载PDF
铁死亡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炎症损伤影响的初探
5
作者 李杰 冯语森 +1 位作者 黄子键 王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是否存在铁死亡以及铁离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途径的影响,探讨保护胰腺腺泡细胞的机制。方法 将4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P组、AP+2′2-联吡啶组(2...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是否存在铁死亡以及铁离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途径的影响,探讨保护胰腺腺泡细胞的机制。方法 将4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P组、AP+2′2-联吡啶组(2′2-bipyridyl)]。50μg/kg的雨蛙素(caerulein)共注射12次,每次间隔1 h。AP+2′2-bipyridyl组在注射caerulein之前用2′2-bipyridyl(20 mg/kg)预处理1 h。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正常生理盐水。所有的小鼠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 h被处死。收获的胰腺用于组织病理学评估、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试剂盒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铁死亡抑制剂2′2-bipyridyl可以防止铁离子的积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它还可以通过NLRP3途径减轻胰腺炎症损伤。结论 铁死亡这种细胞死亡方式在AP中真实存在,抑制铁死亡可以减轻AP时的胰腺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物 炎症小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联合专科护理预防高风险患者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经验
6
作者 陈霖 陈丽君 +2 位作者 饶龙华 徐亚运 吴旭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联合专科护理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ERCP的患者(n=480),由操作医师和专科护士联合评估,对存在PEP...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联合专科护理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ERCP的患者(n=480),由操作医师和专科护士联合评估,对存在PEP高风险患者给予吲哚美辛栓治疗,并以2021年同期的ERCP患者为对照(n=457),比较分析应用吲哚美辛栓预防PEP的临床效果。结果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主要发生于PEP高风险患者中:2021年发生的62例术后高淀粉酶中57例来自高风险组(169例)患者,30例PEP中26例来自高风险组;2022年480例ERCP患者中发生40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其中34例来自高风险组(164例)患者;14例PEP中13例来自高风险组。与2021年相比,2022年高淀粉酶血症[8.3%(40/480)vs 13.6%(62/457),P=0.012]和PEP[2.9%(14/480)vs 6.6%(30/457),P=0.009]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2年164例使用吲哚美辛栓的PEP高风险患者中7例出现副作用,主要为头痛、头晕,多自行好转。结论专科护理中针对PEP高风险患者使用吲哚美辛栓可以显著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并且安全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ERCP术后胰腺炎 临床疗效 副作用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11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孙浦 徐寅凯 +2 位作者 何骏 崔世鹏 赵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DPPHRt)对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疾病的治疗经验,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尤其是胆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例施行DPPHRt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DPPHRt)对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疾病的治疗经验,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尤其是胆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例施行DPPHRt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5.6岁,平均手术时间249(165~39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87(50~5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7.6(12~55)d。疾病类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2例(1例伴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1例(车祸外伤所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胰头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5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胰头黏液性囊肿1例。手术方式均为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3例(均为B级胰瘘),胆瘘3例,胆总管狭窄3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胃排空延迟2例,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术后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2年,无复发、内外分泌功能减退、胃排空延迟等远期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DPPHRt对胰头良性与低度恶性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管并发症 胰头良性疾病
下载PDF
内镜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
8
作者 濮晓帆 许斌 彭淑牖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胰腺疾病是消化道的疑难疾病,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是胰腺外科发展的方向。传统影像学的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但仍无法完全满足胰腺外科精准微创诊治的新要求。而内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也以微... 胰腺疾病是消化道的疑难疾病,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是胰腺外科发展的方向。传统影像学的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但仍无法完全满足胰腺外科精准微创诊治的新要求。而内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也以微创、高效且安全的优势为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技术 胰腺外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相关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姚义 张明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0-124,18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中ZO-1、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SAP组和BMMSCs干预组;后两组再按处死时间不同分为6 h、12 h和24 h组,观察各组间肺的病...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中ZO-1、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SAP组和BMMSCs干预组;后两组再按处死时间不同分为6 h、12 h和24 h组,观察各组间肺的病理变化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情况;通过Western blot、RT-PCR检测各组间ZO-1、Occludin蛋白和mRNA的改变情况。结果与SO组相比,SAP组各时间点肺、胰腺的病理改变明显,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明显增加(P<0.05),肺湿干比值增加(P<0.05),肺ZO-1、Occlud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AP组比较,BMMSCs干预组各时间点肺、胰腺的病理改变减轻,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减轻,肺组织湿干比值降低,肺ZO-1、Occlud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12 h和24 h时间点表现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BMMSCs可使肺中ZO-1、Occludin的表达增加,这可能在减轻SAP相关肺损伤和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通透性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袁天 熊光冰 +3 位作者 冀旭 乔梁 汪小祥 朱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LCP)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胆囊结石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分析LCP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LCP)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胆囊结石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分析LCP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17例术后发生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9.3%。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体重下降过多(≥5%)、胰瘘(B级/C级)、胃排空延迟、BMI、奥曲肽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体重下降过多(OR=7.156,P<0.05)、胰瘘(OR=8.494,P<0.05)、BMI(OR=1.391,P<0.05)为LCP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体重下降过多、胰瘘、BMI是LCP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加LCP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风险。围手术期治疗中应加强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根据患者病情予以临床干预,以减少LCP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中段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术后并发症 胆囊结石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
11
作者 郝余庆 蒋徐维 丁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清... 目的观察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清胰通腑汤治疗),各39例。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急性胰腺炎床边指数(BISAP)、血清淀粉酶(AMS)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ALP)及总胆红素(TBIL)、炎症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随访1年,统计2组死亡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BISA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MS、ALT、AST、ALP、TBI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IL-1β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和胰腺损伤,改善AMS和肝功能指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并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 疗效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早期经口营养及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
12
作者 姬旭慧 周燕 吕全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对比早期经口营养及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观... 目的对比早期经口营养及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经口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腹腔感染率、病死率、营养指标和感染指标。结果两组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腹腔感染率,病死率,治疗1 d、7 d、14 d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值,治疗1 d、7 d白蛋白、C反应蛋白计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14 d CR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经口营养在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优于经鼻空肠管营养,可以降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肠内营养和感染指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重度 早期经口营养 经鼻空肠管营养
下载PDF
鼻胰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合并胰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朱孔凡 朱忠超 +1 位作者 李蔚 常剑 《腹部外科》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鼻胰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合并胰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合并胰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是否经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 目的探讨鼻胰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合并胰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合并胰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是否经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留置鼻胰管分为两组: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病人ERCP术中置入鼻胰管,对照组不放置鼻胰管,仅常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操作,分析其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在经ERCP介导下行鼻胰管引流,研究组带管时间为(12.10±5.89)d,对照组带管时间为(17.90±3.95)d,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腹腔引流管带管时间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期间以下指标均明显下降:脓毒症发生率[研究组4.5%(1/22),对照组32.0%(8/25)],腹腔出血(需要介入或手术干预的活动性出血)发生率[研究组4.5%(1/22),对照组28.0%(7/25)],假性囊肿发生率[研究组13.6%(3/22),对照组40.0%(1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白细胞升高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合并胰瘘的病人可以考虑行鼻胰管置入减少胰瘘量、控制腹腔感染,从而减少病情进展为难治性胰瘘,降低胰腺假性囊肿、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人带管时间,其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感染 胰瘘 鼻胰管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胰管(修复)外科概述与思考
14
作者 李振琪 张修平 刘荣 《腹部外科》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毗邻主胰管的胰腺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因其手术剜除时易损伤主胰管而通常选择扩大切除范围,并进行消化道的改建,这种扩大性的手术方式造成过多的医源性损伤,破坏了胰腺正常解剖结构和消化道连续性,不利于病人的预后。随着外科微创理... 毗邻主胰管的胰腺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因其手术剜除时易损伤主胰管而通常选择扩大切除范围,并进行消化道的改建,这种扩大性的手术方式造成过多的医源性损伤,破坏了胰腺正常解剖结构和消化道连续性,不利于病人的预后。随着外科微创理念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在总结大量机器人胰腺手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主胰管架桥修复为核心的胰管(修复)外科的概念,并在临床应用中总结提出了相关的一系列思考。胰管(修复)外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有望实现胰腺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治疗创伤最小化,以期预后最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修复)外科 良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胰管损伤 主胰管架桥修复
下载PDF
儿童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石璐璐 于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为AP的72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NASPGHAN指南AP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AP组(41例)和重症AP组...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为AP的72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NASPGHAN指南AP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AP组(41例)和重症AP组(31例),其中重症AP组包含中重症AP和重症AP。通过病历资料检索,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情况、治疗方式等信息,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AP的危险因素。结果轻症AP组和重症AP组性别、病因、入院时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血清Ca 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高血尿素氮(OR=1.312,95%CI:1.007~1.710,P=0.045)、低白蛋白(OR=0.876,95%CI:0.794~0.967,P=0.009)是重症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关注AP病因及早期监测血尿素氮和白蛋白水平有利于病情评估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胰腺炎 重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侯超群 黄东亚 +3 位作者 李强 彭云鹏 蒋奎荣 苗毅 《腹部外科》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tarction,AMI)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AMI病人的...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tarction,AMI)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AMI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策略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该例病人,男性,76岁,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病人住院期间因胰腺坏死感染行经皮置管引流以及外科手术清创。病人经外科清创后感染明显改善,但在术后5周时出现出现胸闷症状,心电图提示前壁V1-V3导联ST段抬高,并伴有肌钙蛋白T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中段明显狭窄,诊断为AMI。对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以及药物球囊处理,复查造影未见明显残余狭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AMI是急性胰腺炎的罕见并发症,临床医师应该提高这一潜在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并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鼻空肠管间断性鼻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动力及胃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17
作者 林姗姗 金翔 李扬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间断性鼻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动力及胃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予鼻空肠管鼻饲治疗,其中...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间断性鼻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胃肠动力及胃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予鼻空肠管鼻饲治疗,其中试验组采用间断性鼻饲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性鼻饲治疗,两组干预时间均>10d。比较两组鼻饲前和鼻饲10 d后病情康复情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 II,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胃肠动力[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和胃肠黏膜屏障情况[血清内毒素(ET)和D-乳酸水平]。结果鼻饲10 d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鼻饲前,且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P、ALB和Hb水平均高于鼻饲前,且试验组TP、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MTL水平高于鼻饲前,GAS水平低于鼻饲前,且试验组血清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ET和D-乳酸水平均低于鼻饲前,试验组ET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间断性鼻饲,不仅能减轻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可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修复胃肠黏膜屏障受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鼻空肠管 间断性鼻饲 持续性鼻饲 营养状况 胃肠动力 胃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血液净化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李苹菊 杨婧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快、重症比例高、复发风险高。血液净化可以短期内有效清除循环中的过剩的游离脂肪酸,下调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高粘血症,维持胰腺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中...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快、重症比例高、复发风险高。血液净化可以短期内有效清除循环中的过剩的游离脂肪酸,下调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高粘血症,维持胰腺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本文总结血液净化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腺炎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关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探讨及临床治疗观察
19
作者 耿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3-0056,共4页
观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要少于参照... 观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要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发生率、感染率低于参照组,治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研究得出,在进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将手术时间适当提前的临床效果更好,术后症状进一步减少,患者可以得到更好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手术 延期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Benign stricture of bilioenteric anastomosis after Whipple withsynthetic polypropylene suture
20
作者 A Michael Devane Christine MG Schammel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To the Editor:Biliary stricture formation at the bilioenteric anastomosis is an infrequent complication(2%-3%)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he average presentation is within 13-14 months(range from 1 month to 9 years... To the Editor:Biliary stricture formation at the bilioenteric anastomosis is an infrequent complication(2%-3%)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he average presentation is within 13-14 months(range from 1 month to 9 years)after surgery[1,2].While the etiology is unknown,development of biliary stricture has shown to be more likely if a bile leak occurs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3,4]and with younger patient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CTURE ANASTOMOSIS WHIPP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