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筛选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忠厚 段云波 +4 位作者 马海波 肖艳霞 张卫 吴元沧 刘京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3-57,共5页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筛选刘忠厚,段云波,马海波,肖艳霞,张卫,吴元沧,刘京萍(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29)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骨质疏松研究领域中最实际、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学者共同...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筛选刘忠厚,段云波,马海波,肖艳霞,张卫,吴元沧,刘京萍(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29)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骨质疏松研究领域中最实际、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了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诊断 筛选
下载PDF
骨钙素RIA试剂盒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杨梅芳 李振甲 +4 位作者 朱守荣 何绍贵 张玉娥 马三元 皇甫立云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应用自行研制组装的血清骨钙素(BGP)RIA试剂盒,对144例正常人和176例不同骨病患者的血清BG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血中BGP含量的升降,反映了不同骨病时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表明BGP与骨疾病的发生有密切... 应用自行研制组装的血清骨钙素(BGP)RIA试剂盒,对144例正常人和176例不同骨病患者的血清BG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血中BGP含量的升降,反映了不同骨病时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表明BGP与骨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对研究骨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疗效分析,提供了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诊断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DEXA、QUS在绝经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23
3
作者 林华 包丽华 +3 位作者 韩祖斌 田成功 孙燕芳 魏海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比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 DEXA与 QUS测量对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预测能力。方法 :应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 (DEXA,L unar,DPX- IQ)和超声骨强度仪 (QUS,Sunlight Om-nisense,Research)对 4 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脊柱、股... 目的 探讨对比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 DEXA与 QUS测量对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预测能力。方法 :应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 (DEXA,L unar,DPX- IQ)和超声骨强度仪 (QUS,Sunlight Om-nisense,Research)对 4 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脊柱、股骨近端和桡骨、胫骨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4 9例患者 DEXA腰椎 BMD- T值为 - 2 .99± 1.4 3,股骨近端 BMD- T值为 - 1.95± 1.14;而QUS桡骨 SOS- T值为 - 3.12± 0 .79,胫骨 SOS- T值为 - 1.6 7± 1.73。比较发现 :腰椎 BMD对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有较好的提示 ,而超声的桡骨 SOS对脊柱骨质疏松骨折也有敏感的预示能力。结论 骨质疏松不仅有骨量的减少 ,还包括骨结构的破坏 ,严格的骨质疏松诊断及其骨折预测 ,应提倡多部位DEXA和 QUS测定的联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骨密度 骨结果 DEXA QUS 诊断
下载PDF
DXA测量BMD与超声测量SOS的比较 被引量:20
4
作者 安珍 杨定焯 +2 位作者 王文志 张祖君 姜光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本文通过对同一个人的跟骨超声声速 (SOS)测量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 2 -4,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的临床对比来评价超声骨密度仪测量跟骨的SOS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和与DXA测量BMD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2 3名 8~ 87岁健康人... 目的 本文通过对同一个人的跟骨超声声速 (SOS)测量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 2 -4,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的临床对比来评价超声骨密度仪测量跟骨的SOS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和与DXA测量BMD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2 3名 8~ 87岁健康人群同时采用DXA测量L2 - 4 ,股骨近端 (Neck ,Ward三角 ,Troch)BMD和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左跟骨SOS值并进行相关分析。对 10 0 6名 3~ 87岁健康人群测量左右跟骨的SOS值。结果 SOS与DXA测量BMD的骨峰值 (PBM)均出现在 2 0~ 39岁 ,SOS的PBM男性为 (15 42 83± 2 7 44 )m s ,女性为 (15 31 0 2± 2 9 96 )m s。 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 ,二者均逐渐下降。健康成人中BMD与SOS的相关系数为 0 3~ 0 6 ,骨质疏松患者BMD与SOS的相关系数 (r=0 16~ 0 39)较健康人 (r=0 33~ 0 6 1)低。左右足跟SOS无显著差异 ,DXA的BMD与SOS诊断骨质疏松症 (OP)的符合率为 6 0 %。结论 DXA测量BMD与超声SOS为中等相关。建议在单独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SOS来诊断OP时 ,应当参照临床症状和X线的检查全面考虑 ,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 双能X线吸收法 骨质疏松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胫骨超声速率与两种骨密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小平 孟迅吾 +7 位作者 李文慧 余卫 夏维波 秦明伟 田均平 刘怀成 胡莹莹 周学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研究国际新近发展的胫骨超声速率(SOS)与双能X线吸收法(DEXA)及单光子吸收法(SPA)测定的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对213名年龄22-83岁(平均54.3±15.2岁)的女性健康志愿者及56例年... 目的研究国际新近发展的胫骨超声速率(SOS)与双能X线吸收法(DEXA)及单光子吸收法(SPA)测定的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对213名年龄22-83岁(平均54.3±15.2岁)的女性健康志愿者及56例年龄53-83岁(平均67.9±7.4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进行胫骨SOS及DEXA、SPA骨密度测定。结果213名健康志愿者的胫骨SOS值与DEXA测定的4个部位BMD值和SPA测定的2个部位的BMD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选取104名年龄、绝经年限及体重指数与骨折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66.9±6.1岁)作为对照组,与椎体骨折组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胫骨SOS值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胫骨SOS与DEXA及SPA测定的6个部位的BMD值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胫骨SOS在椎体骨祈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超声速度 骨密度 X线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放射吸收技术(RA)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苏楠 向青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9-189,188,共2页
关键词 放射吸收技术 RA 骨质疏松 诊断 OP 骨密度 BMD
下载PDF
中国首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朱俊杰 马成兴 +6 位作者 陈羽 梁昊 刘海涛 戴传芳 王忠民 邢士林 杨保忠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99,共3页
介绍了我国首台双能 X线骨密度仪的原理、性能和特点以及用于我国骨质疏松临床和展望。
关键词 双能X线 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 诊断 骨密度测量
下载PDF
螺旋CT表面遮盖法及多平面重组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星 马彪 +1 位作者 潘新元 祝玉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组(MPR)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病变,比较与常规CT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选择30例典型病例,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组(MPR)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病变,比较与常规CT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选择30例典型病例,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SSD很好地立体展现了骨病变,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并能进行位置调整。结论:SSD和MPR在影像显示上有独特的优势,可立体或任意平面观察病变,改变了影像思维方式,有助于影像与实际解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螺旋CT CT 骨病变 诊断
下载PDF
用骨强度概念探索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指标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定焯 张倩 +1 位作者 杨惠 祁力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30多年来 ,医学上一直用骨矿密度 (BMD ,g cm2 )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引起骨折 ,骨折由骨强度减低引起 ,体重是骨强度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引入体重评价BMC(g)和BMD两个指标。结果 ,体重与BMC的相关明显强于与BMD的相关 ,证明男女之间... 30多年来 ,医学上一直用骨矿密度 (BMD ,g cm2 )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引起骨折 ,骨折由骨强度减低引起 ,体重是骨强度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引入体重评价BMC(g)和BMD两个指标。结果 ,体重与BMC的相关明显强于与BMD的相关 ,证明男女之间的BMC差由体重引起 ,男女间相同体重配对的BMC没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矿含量 骨强度 诊断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与骨密度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一新 唐令铨 +2 位作者 罗 年 高许萍 周漪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4-267,共4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率非常高,骨密度测定是可靠和理想的诊断方法。我们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对39例肾脏病患者同时测定4个部位的骨密度(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区),结果显示:(1)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非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率非常高,骨密度测定是可靠和理想的诊断方法。我们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对39例肾脏病患者同时测定4个部位的骨密度(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区),结果显示:(1)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非透析患者骨密度已明显下降;(2)肾性骨病同时影响骨皮质和骨小梁,股骨比腰椎骨质丢失更明显;(3)骨密度与PTH呈负相关,与血Cr、Ca、P、ALP及GFR不相关;(4)PTH与血Cr、P、ALP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而与血Ca不相关;(5)某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病变和大量蛋白尿)尽管肾功能正常,也有明显骨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肾功能衰竭 肾性骨病 诊断
下载PDF
中国马鞍山市区人群定量超声骨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林 邵柏林 +5 位作者 胡旺阳 陈小强 严宗湄 李正庆 王治 孙旭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利用胫骨定量超声 (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 ,并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 用骨定量超声仪检测 136 8例健康者右胫骨超声速度 (SOS) ,并分析停经时间、骨折史等因素对SOS值的... 目的 利用胫骨定量超声 (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 ,并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 用骨定量超声仪检测 136 8例健康者右胫骨超声速度 (SOS) ,并分析停经时间、骨折史等因素对SOS值的影响。结果 男性SOS峰值在 40~44年龄组 ,女性在 35~ 39年龄组。男性 6 0岁以上各年龄组SOS下降 ,70岁以上下降更明显 (P <0 0 1)。女性 5 0岁以上SOS即下降 (P <0 0 5 )。 40岁以前女性SOS值高于男性 ,5 0岁以后女性明显低于男性 (P <0 0 1)。随着停经时间延长 ,女性SOS下降 ,停经 5年以内下降迅速 (P <0 0 1) ,5年以后下降缓慢。围绝经期妇女中 ,停经组明显低于同年龄未绝经组 (P <0 0 1)。低于青年组均值 2 0SD发生率 13 37% ,5 0岁以上为 18 19%。结论 老年人胫骨SOS明显下降 ,老年女性下降更为明显。停经因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 2 0SD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较适合本地区情况。QUS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危险性具有快捷无创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 超声速度 骨密度 胫骨 骨质疏松 诊断
下载PDF
蜡油样骨病的X线诊断(附5例报告)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成福 杨艺 曾行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关键词 蜡油样骨病 X线 诊断
下载PDF
泼尼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进民 朱青安 +3 位作者 卢海俊 李青南 吴铁 黄莲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测定泼尼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345~34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周。90天后对两组动物股骨分别进行单光子骨... 目的:测定泼尼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345~34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周。90天后对两组动物股骨分别进行单光子骨密度测定和扭转试验。结果:实验组股骨近段、中段和远段的骨密度分别减少了12.4%(P<0.05)、13.9%(P<0.05)和11.9%(P<0.05);股骨干抗扭转各项指标均出现减少趋势。结论:长期使用GC,会导致骨矿含量减少,由于骨的构筑发生了改变,使其抵抗扭转的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泼尼松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33
14
作者 冯燕茹 黄庆森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1期682-684,共3页
关键词 老年性 骨质疏松 诊断
下载PDF
bBMP复合纤维蛋白胶治疗绵羊脊柱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子祥 胡蕴玉 +5 位作者 雷伟 李丹 万世勇 王海强 李波 付索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索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椎体骨密度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6只成年雌性绵羊去势,低钙饲养1年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案,通过经椎弓根注射途径,分别在每只动物的L4、L5、L6注射3种药物:... 目的探索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椎体骨密度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6只成年雌性绵羊去势,低钙饲养1年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案,通过经椎弓根注射途径,分别在每只动物的L4、L5、L6注射3种药物:实验组A20mg bBMP/FS,对照组B20mg bBMP,对照组C单纯FS。术后3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和Micro-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拉丁方分析BMD显示:实验组BMD(1.3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BMD(1.139g/cm2和1.163g/cm2)。Micro-CT分析表明:实验组骨小梁的密度、连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bBMP复合纤维蛋白胶可以促进骨小梁的改建,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增加椎体的骨质密度,因此可以作为局部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的新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形态发生蛋白 纤维蛋白胶 显微CT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星华 官正华 +5 位作者 韦溦 张忠荣 刘洋 谢志坚 叶峰 田华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7期2277-2278,2280,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临床入选11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临床入选11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Oswestry伤残指数评定(ODI)及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及Cobb角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的SF-36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的SF-36及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治疗后的VAS评分、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但需把握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性骨折 开放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海明 梁辉清 +3 位作者 袁国奇 黄锦钊 杨剑 陈肇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2-1423,共2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股骨头CT灌注检查,在工作站计算得到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平均通过时间(MMT)的色阶图,测量感兴趣区参数值,比较患侧及健侧股骨头灌注参数的变化。...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股骨头CT灌注检查,在工作站计算得到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平均通过时间(MMT)的色阶图,测量感兴趣区参数值,比较患侧及健侧股骨头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 CT灌注提供的BF、BV及MMT数值及色阶图能对比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变,患侧股骨头BF值明显降低,与健侧股骨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有效反映股骨头微循环变化,对判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骨质量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立 雍宜民 沈惠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骨质量 骨质疏松 诊断 X线片
下载PDF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褚为靖 贾维维 +2 位作者 张海文 丁志坚 薛延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2-362,共1页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意义北京积水潭医院生化研究室(100035)褚为靖,贾维维,张海文,丁志坚,薛延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水平常较为灵敏和迅速地反映骨代谢的改变。国...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意义北京积水潭医院生化研究室(100035)褚为靖,贾维维,张海文,丁志坚,薛延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水平常较为灵敏和迅速地反映骨代谢的改变。国内以往观察OHP的方式,多采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诊断 尿羟脯氨酸 肌酐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永宏 范宏斌 王全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绝经后女性疏松组 (n =2 0 )、绝经后女性正常组 (n =2 0 ) ;中年男性疏松组 (n =2 0 )、中年男性正常组 (n =2 0 )、青年男性正常组 (n =1 5 )外周血...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绝经后女性疏松组 (n =2 0 )、绝经后女性正常组 (n =2 0 ) ;中年男性疏松组 (n =2 0 )、中年男性正常组 (n =2 0 )、青年男性正常组 (n =1 5 )外周血钙 (Ca2 +)、磷 (P3- )、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ICTP) ,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各组血清钙、磷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 ,绝经后女性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PICP、ICTP值均升高 ,中年男性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PICP值降低、ICTP值升高 ;与青年男性正常组相比 ,PICP值降低、ICT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升高 ,但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中年男性骨质疏松随增龄骨形成生化指标降低 ,骨吸收生化指标增高 ,PICP和ICT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