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金星 余德标 +3 位作者 黄凯 张利鑫 陈捷 陈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 目的:观察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局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当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腰部前屈活动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部前屈活动度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筋 体外冲击波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准(综述) 贺永进(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脊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已经成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从TESSYS技术的发展历史、优点与适应证...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脊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已经成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从TESSYS技术的发展历史、优点与适应证、操作技巧、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该技术在LD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柱内镜 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防治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涛 巩陈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7-220,F0003,共5页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系统综述,以期为开展此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综述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腰椎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学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58-60,74,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研究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优良率(95.00%)比对照组(77.50%)高(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椎管内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_2(PEG_2)、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JO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症状与炎症反应,提升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 胶原酶 疼痛介质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缓解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余九峰 井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及牵引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素E_(2)(PGE_(2))、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VAS疼痛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JO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JO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能够更好地调节血液流变学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腰椎功能及中医证候,减轻疼痛程度,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 血液流变学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miR-126a-5p及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刘丹 唐占英 +4 位作者 李攀 袁薇娜 李芳芳 陈倩 胡志俊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微小RNA-126a-5p(miR-126a-5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均制备脊髓型颈椎病模...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微小RNA-126a-5p(miR-126a-5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均制备脊髓型颈椎病模型。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方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2周。各组干预结束后进行大鼠行为学测试,测定机械性刺激阈值和热刺激回缩时间。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各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结构的差异。TUNEL染色观察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miR-126a-5p和VEGF m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血管芽数目减少,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破坏明显、大量凋亡且细胞密度降低;模型组和中药组机械性刺激阈值降低,热刺激回缩时间缩短,miR-126a-5p水平降低,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椎间盘血管芽数目增加,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破坏减轻,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减少且细胞密度增加,机械性刺激阈值升高,热刺激回缩时间延长,miR-126a-5p水平增加,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6a-5p、下调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椎间盘 脊髓 益气活血通络方 miR-126a-5p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
7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 莫文 +9 位作者 袁文 许金海 徐辰 崔学军 叶洁 陈华江 魏戌 移平 李振华 张必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术后康复等。本指南首次提出CSM应遵循分度治疗原则、明确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制定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重视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以及日常随访管理,以期促进CSM临床治疗的规范化、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熥敷颈腰痛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8
作者 蒋鹏 赵继荣 +6 位作者 陈文 陈祁青 杨涛 李玮农 张立存 杨文通 史凡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PLDD联合熥敷颈腰痛砂治疗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PLDD+熥敷颈腰痛砂)、对照组(单纯PLDD治疗)各34例。组内及组间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6个月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 目的观察PLDD联合熥敷颈腰痛砂治疗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PLDD+熥敷颈腰痛砂)、对照组(单纯PLDD治疗)各34例。组内及组间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6个月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VAS、ODI、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经治疗后VAS、ODI、JOA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治疗组在疼痛缓解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JOA疼痛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94.1%、97.1%,优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联合熥敷颈腰痛砂治疗LDH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下腰痛、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改善腰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熥敷颈腰痛砂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腰椎融合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9
作者 王海波 李欣 +2 位作者 王子然 卢一生 陈德纯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测量100名健康志愿者腰椎各椎间隙高度和椎体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以此为正常值参考标准,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腰椎后路...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测量100名健康志愿者腰椎各椎间隙高度和椎体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以此为正常值参考标准,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133例患者根据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是否在正常值95%CI内分为自然高度组(n=78)和非自然高度组(n=55)。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结果 末次随访时,自然高度组发生邻椎病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非自然高度组发生邻椎病5例,足下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自然高度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率优于非自然高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中椎间隙的撑开高度应参照椎体自身高度,控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在正常值95%CI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摄影测量法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杨明坤 刘泯邑 +3 位作者 贾新冬 杜涛 吴登普 张旭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头痛问题”Q5评分评价头痛程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轻度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无缓解,其余患者头痛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缓解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头痛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显微镜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陈涛 童新宙 +3 位作者 郑阳 康忠山 康鹏程 陈良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M...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MSLD治疗的患者192例(MSLD组)和行PELD治疗的患者294例(PEI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术后24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VAS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MMT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MM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0%(5/192),显著低于PELD组的8.50%(2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和PELD手术均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但PELD在局麻下操作,术中可检查患者的下肢肌力、疼痛与麻木的反馈,其警示作用可减少神经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腰椎/外科学 椎间盘切除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12
作者 孔维邦 范世昌 +2 位作者 王剑飞 张立东 温应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后入路进针,观察组实施后入路45°...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后入路进针,观察组实施后入路45°进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下肢功能。结果 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经由常规后入路进针和后入路45°进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后入路45°进针能够更明显地减轻患者术后远期疼痛,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下肢功能
下载PDF
肠道训练技术在骨科腰椎滑脱术后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马杰 周平辉 +1 位作者 李娜 张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训练技术对骨科腰椎滑脱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旨在改善此类卧床患者的便秘状况,提高其生活品质,降低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性。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术后... 目的:探讨肠道训练技术对骨科腰椎滑脱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旨在改善此类卧床患者的便秘状况,提高其生活品质,降低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性。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术后卧床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干预方法,即饮食指导、传统手法按摩等,观察组给予饮食指导和肠道训练技术。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便活动时间、排便舒适度和焦虑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肠道训练技术应用于骨科术后卧床患者,能有效改善便秘,缓解患者身心不适,从而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肠道训练技术 卧床患者 便秘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敏 张飞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痛类型,约39%的慢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DLBP有着长期、持续、反复的特点,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既往临床上DLBP的治疗方...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痛类型,约39%的慢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DLBP有着长期、持续、反复的特点,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既往临床上DLBP的治疗方法只能简单缓解疼痛症状并不能治疗椎间盘破裂。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外细胞及动物研究表明其有显著的促椎间盘再生作用。本文以自体PRP在DLB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增强对于DLBP致病机制的认识,并结合自体PR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此为临床DLBP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下载PDF
椎旁肌改变与年龄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
15
作者 王崇祥 朱玉珍 +2 位作者 王辉 张宇宏 王锁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椎旁肌的退行性改变与年龄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资料,使用ImageJ软件测量患者MRI影像上L4~S1层面椎间盘及同层面椎旁肌横截面积,并计算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同层面不同腰椎... 目的分析椎旁肌的退行性改变与年龄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资料,使用ImageJ软件测量患者MRI影像上L4~S1层面椎间盘及同层面椎旁肌横截面积,并计算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同层面不同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间、各年龄组间的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同层面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年龄与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研究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影响因素。结果L5/S1、L4/L5层面上,腰椎间盘的不同退变程度间、各年龄组间的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年龄与同层面的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均存在负相关(P<0.001),年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是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影响因素。结论椎旁肌退变与年龄和椎间盘的退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化 年龄 功能性相对椎旁肌横截面积
下载PDF
PTED后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16
作者 胡晓音 陈康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后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TED)和观察组(PTED+纤维环缝合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后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TED)和观察组(PTED+纤维环缝合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预后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量表评分、视觉疼痛评分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得到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ED后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PTED 纤维环缝合修复 老年
下载PDF
活血止痛方联合腰椎巴布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疗效观察
17
作者 邓鹏伟 谭黄圣 何升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方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方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观察组予活血止痛方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均连续治疗10d。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中医证候积分(腰部疼痛;下肢麻痛;腰肌僵硬,活动受限;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活血止痛方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能够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 活血止痛方 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谭静静 刘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2例CSR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综合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2例CSR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综合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ervical spondylosis 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CASCS)评分、颈功能活动度、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ASCS单项指标评分、颈功能活动度单项指标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升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治疗4周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黏度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CRS患者的临床症状、颈椎活动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中医辨证施护 颈椎功能 康复训练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联合Tergu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19
作者 樊晨 石秀秀 +3 位作者 樊茹 侯树勋 李晓 刘克敏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50.21±5.53)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9~59岁,平均(50.65±6.12)岁。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IDD联合运动疗法,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共接受4周治疗。试验组采用IDD联合Tergumed进行治疗,IDD治疗同对照组;Tergumed训练每周3次,共训练4周,12个单元。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腰椎疼痛程度,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同时采用Tergumed评估两组患者腰椎生物力学数据——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数值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16周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6周,两组VAS、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两组疼痛VAS评分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可信区间0.19(-0.07~1.03)下限大于预设的-1,达到非劣效检验标准;治疗4周,两组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的变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试验组前屈、背伸最大肌力值较治疗前的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DD联合Tergumed治疗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IDD联合常规运动疗法,可在节省人力的前提下,明显缓解疼痛,增加腰部肌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评估训练系统 非劣效
下载PDF
盘内盘外联合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王凤林 刘圣莲 《甘肃医药》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内射频消融及臭氧注射,盘外侧隐窝消炎镇痛液及臭氧注射、椎间内孔针刀松解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单一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内射频消融及臭氧注射,盘外侧隐窝消炎镇痛液及臭氧注射、椎间内孔针刀松解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单一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侧隐窝消炎镇痛液(0.9%NS 3.5 mL+2%利多卡因1.5 mL+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及30μg/mL医用三氧5 mL注射、小针刀椎间内孔松解治疗;观察组给予腰椎间盘内射频消融及60μg/mL医用三氧5 mL注射,盘外侧隐窝消炎镇痛液(0.9%NS3.5 mL+2%利多卡因1.5 mL+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及30μg/mL医用三氧5 mL注射、小针刀椎间内孔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直腿抬高试验角度、疼痛评分(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盘内盘外联合治疗,疼痛缓解快,腰椎功能恢复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射频消融术 盘内注射 侧隐窝注射 小针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