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融合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王海波 李欣 +2 位作者 王子然 卢一生 陈德纯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测量100名健康志愿者腰椎各椎间隙高度和椎体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以此为正常值参考标准,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腰椎后路...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测量100名健康志愿者腰椎各椎间隙高度和椎体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以此为正常值参考标准,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133例患者根据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是否在正常值95%CI内分为自然高度组(n=78)和非自然高度组(n=55)。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结果 末次随访时,自然高度组发生邻椎病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非自然高度组发生邻椎病5例,足下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自然高度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率优于非自然高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中椎间隙的撑开高度应参照椎体自身高度,控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在正常值95%CI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摄影测量法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区域定位靶点穿刺的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赫 王硕 +2 位作者 高晓 彭伟 刘百峰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 评价基于区域定位靶点穿刺的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L4,5 LDH患者70例,30例采用基于区域定位靶点穿刺的PETD治疗(PETD组),40例采... 目的 评价基于区域定位靶点穿刺的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L4,5 LDH患者70例,30例采用基于区域定位靶点穿刺的PETD治疗(PETD组),40例采用后路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腰椎不稳标准综合评估腰椎不稳发生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且PETD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PETD组优2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30例、良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0%。结合影像学和临床腰椎不稳标准,PETD组腰椎不稳发生率为3.33%(1例),对照组为10.00%(4例)。结论 采用基于区域定位靶点穿刺的PETD治疗LDH疗效显著,对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破坏小,能够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L_(4)~S_(1)椎弓根形态与椎板间及椎间孔大小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璨 王亮 +4 位作者 李阳 王海滨 高忠亚 卢旭华 陈路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腰椎椎弓根形态(长度及角度)与L_(4)/L_(5)和L_(5)/S_(1)节段椎板间及椎间孔大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L_(4)/L_(5)或L_(5)/S_(1)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 目的研究腰椎椎弓根形态(长度及角度)与L_(4)/L_(5)和L_(5)/S_(1)节段椎板间及椎间孔大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L_(4)/L_(5)或L_(5)/S_(1)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腰椎正侧位X线片上L_(4)/L_(5)和L_(5)/S_(1)节段椎板间的最大高度和宽度,在CT上测量椎弓根长度和角度、椎间孔最小高度和宽度,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多元相关性来确定相关变量对椎间孔及椎板间大小的独立影响。结果2组L_(4)~S_(1)椎弓根长度、L_(4)/L_(5)及L_(5)/S_(1)节段椎间孔和椎板间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_(1)椎弓根外展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L_(4)椎弓根头倾角低于对照组,S_(1)椎弓根头倾角高于对照组;研究组L_(4)与L_(5)、L_(5)与S_(1)椎弓根头倾角差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组L_(4)/L_(5)和L_(5)/S_(1)节段椎间孔宽度、椎板间宽度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椎板间高度和宽度及椎间孔高度呈负相关,椎弓根外展角与椎板间宽度呈正相关,椎弓根长度与椎间孔宽度呈正相关,相邻腰椎椎弓根头倾角差值与椎间孔宽度呈正相关,椎板间宽度与椎间孔宽度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椎弓根长度及角度与椎板间及椎间孔大小独立相关,L_(5)、S_(1)椎弓根外展角与椎板间宽度显著正相关,L_(5)椎弓根头倾角与L_(4)/L_(5)及L_(5)/S_(1)椎间孔高度显著负相关;相邻腰椎椎弓根头倾角差值与椎间孔宽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椎板间及椎间孔高度和宽度会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变小,椎板间宽度随着L_(5)、S_(1)椎弓根外展角度增大而变大,L_(5)椎弓根头倾角越大,相邻椎间孔高度越小;相邻椎体椎弓根头倾角差值增加,椎间孔宽度增大。椎弓根角度和长度影响椎板间及椎间孔的大小,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手术难度和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
4
作者 芦银江 余春华 +2 位作者 许汉荣 陈启明 朱仰义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匹配的低位LDH患者53例(低位组)及单纯下腰部疼痛的非LDH患者53例(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3组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腰骶前凸角(LSL)、骶骨倾斜角(ST)、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结果 高位组SVA、TK明显高于对照组,LL、ST、PI、PT及SS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位组TK明显高于低位组,LL、ST及PI明显低于低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位组L1/L2节段患者的LL、ST较L2/L3节段患者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水平化导致的胸腰段过度代偿可能是高位LDH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肌肉骨骼平衡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发生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明坤 刘泯邑 +3 位作者 贾新冬 杜涛 吴登普 张旭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的473例老年(≥65岁)LS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FBSS分为FBSS组(n=48)和非FBSS...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的473例老年(≥65岁)LS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FBSS分为FBSS组(n=48)和非FBSS组(n=425)。比较患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在2组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生FB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相关因素中受教育程度、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瘢痕体质、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疾病、皮质醇激素使用史、术前脊柱-骨盆匹配等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相关因素中是否存在脑脊液漏、椎弓根螺钉位置、术后脊柱-骨盆匹配情况、是否佩戴支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长、有瘢痕体质、有糖尿病、术前脊柱-骨盆匹配度异常、椎弓根螺钉位置靠内是FBS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318、4.066、3.501、4.715、5.407,P<0.05)。结论老年LSS患者病程、瘢痕体质、糖尿病、术前脊柱-骨盆匹配情况、椎弓根螺钉位置与FBSS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效果
6
作者 王晓希 赵晓萌 +2 位作者 刘桓江 王雪臣 李志强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58-2661,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6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行单纯扩大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试验... 目的观察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6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行单纯扩大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试验组32例行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影像学指标(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可较好改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侧弯状况,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扩大减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侧弯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辅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7
作者 王平 王华勇 +1 位作者 王浩 雷大军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评价腰椎融合术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辅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腰椎融合术治疗的LDD患者136例,其中57例术中采用rhBMP-2辅助治疗(试验组),79例术中... 目的评价腰椎融合术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辅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腰椎融合术治疗的LDD患者136例,其中57例术中采用rhBMP-2辅助治疗(试验组),79例术中未使用rhBMP-2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融合结果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一步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与rhBMP-2剂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4.68±1.70)年。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ODI较术后1个月进一步改善,对照组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2组VAS评分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对照组为13.9%,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MP-2剂量增加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183个椎间隙术后Lenke分级,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中应用rhBMP-2辅助治疗LDD可改善融合情况,使用时须充分评估适应证、谨慎选择剂量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下载PDF
情绪状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人依恋、疼痛调适的影响
8
作者 叶云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探讨情绪状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人依恋和疼痛调适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负情绪量表、整体疼痛评估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版,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 目的探讨情绪状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人依恋和疼痛调适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负情绪量表、整体疼痛评估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版,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价情绪状态在成人依恋和疼痛调适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版中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得分分别为(47.56±10.15)分和(63.68±10.37)分,情绪状态总分为(54.75±3.80)分,疼痛调适总分(76.17±21.40)分。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负性情绪以及疼痛调适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正性情绪得分、情绪状态总分呈负相关(P<0.05)。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通过情绪状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调适的间接效应显著,情绪状态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8.9%和13.6%。结论情绪状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成人依恋和疼痛调适间起中介效应,护理人员应以情绪状态为干预切入点,以减少成人依恋对疼痛调适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成人依恋 疼痛调适 情绪状态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9
作者 熊成杰 石长贵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7年8月—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LD治疗双节段LDH患者40例(双节段组),并按照年龄、性别和手术节段匹配同期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7年8月—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LD治疗双节段LDH患者40例(双节段组),并按照年龄、性别和手术节段匹配同期采用PELD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单节段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临床疗效。结果 双节段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高于单节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双节段组和单节段组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7.5%和85.0%。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腰椎不稳、术中神经根损伤或术后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ELD治疗双节段LDH疗效确切,且不会影响术后脊柱稳定性或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舒经活络方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10
作者 尹建芳 高素芳 门俊汝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观察舒经活络方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舒经活络方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经活络方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疼痛症状[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下腰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及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症状(包括腰痛、下肢痛或麻木及下肢乏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包括睡眠、坐立、提物、负重、站立、行走、疼痛、生活自理、社会生活及夫妻生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39/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7、14天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JOA下腰痛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7、14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JOA下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7、14天炎症因子IL-4、IL-6、IL-12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7、14天IL-4、IL-6、IL-12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症状腰痛、下肢痛或麻木及下肢乏力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症状腰痛、下肢痛或麻木及下肢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个疗程后ODI睡眠、坐立、提物、负重、站立、行走、疼痛、生活自理、社会生活、夫妻生活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OD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经活络方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减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气滞血瘀 中药外敷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项瑞瑞 郭雅雯 +3 位作者 孟立仙 张树立 孙桂枝 武文玉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期83-86,90,共5页
目的观察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予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 目的观察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予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腰椎功能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功能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炎症指标血清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集型温针灸斜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消除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针灸疗法 正骨手法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髂内动脉损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唐辉 周田华 +6 位作者 郭曙光 冉朝雄 魏明杰 徐永清 韩公斌 苏踊跃 汤迅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腹部血管损伤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罕见、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1%[1]。尽管发生率低,一旦发生,极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3月4日本院紧急救治的1例后路腰椎椎间盘切除术中发生右侧... 腹部血管损伤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罕见、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1%[1]。尽管发生率低,一旦发生,极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3月4日本院紧急救治的1例后路腰椎椎间盘切除术中发生右侧髂内动脉损伤患者,予以一期紧急填塞止血、二期血管支架修复术,术后患者血管修复,救治成功。现将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该并发症的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血管系统损伤 手术中并发症
下载PDF
脊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并发神经痛的近期疗效
13
作者 康新国 孙青 +2 位作者 段自坤 叶生丽 贺纯静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并发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成骨性椎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记录手术前... 目的探讨脊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并发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成骨性椎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患者镇痛药物服用情况。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状态。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术后1 d、7 d、1个月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口服镇痛药物剂量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20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4%。结论脊神经射频热凝术可有效控制成骨性椎体转移瘤导致的神经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中医推拿功法在慢性下腰痛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王士安 乔善鑫 李霞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功法在慢性下腰痛(CLBP)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20例CLBP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功法在慢性下腰痛(CLBP)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20例CLBP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功法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量表(RMDQ)、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量表(JOA)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RMD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功法能有效缓解CLBP患者腰部疼痛,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并发症 抑郁/并发症 腰痛/按摩疗法
原文传递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现状
15
作者 范顺武 胡子昂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近几十年,随着脊柱外科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脊柱微创手术的普及程度大为提高。脊柱微创技术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同时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1]。脊柱微创手术提倡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与手术入路相关的组织损伤... 近几十年,随着脊柱外科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脊柱微创手术的普及程度大为提高。脊柱微创技术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同时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1]。脊柱微创手术提倡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与手术入路相关的组织损伤,尽可能保留手术范围内正常的解剖结构,同时术后可快速康复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腰椎椎间盘显微切除技术开始,各种革命性的微创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步代替开放术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思无限,行有界,积极稳妥开展微创腰椎融合技术
16
作者 曾忠友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20-223,共4页
腰椎作为脊柱的重要部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椎的解剖结构、力学特点和功能要求特殊,相比胸椎,腰椎负荷大、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差,尤其是下腰椎[1-7],因而,腰椎退行性变发生率高、程度重[8-11]。特别是随着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大,劳... 腰椎作为脊柱的重要部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椎的解剖结构、力学特点和功能要求特殊,相比胸椎,腰椎负荷大、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差,尤其是下腰椎[1-7],因而,腰椎退行性变发生率高、程度重[8-11]。特别是随着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大,劳动强度的增加,肥胖、工作和生活中长期的不良姿势及人口的老龄化,增加或加速了腰椎的退行性变,严重者发生腰椎退行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五子方热熨联合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琦 杨蓉蓉 +4 位作者 盛文博 李四波 殷磊 沈黎辉 姜海涛 《河北中医》 2023年第7期1102-1105,1110,共5页
目的观察五子方热熨联合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LDH气滞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5例予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治疗组45例予五子方热熨... 目的观察五子方热熨联合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LDH气滞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5例予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治疗组45例予五子方热熨联合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掣痛、不能转侧)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下肢神经[包括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35/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腰痛、下肢掣痛及不能转侧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腰痛、下肢掣痛及不能转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JOA评估治疗分数均升高(P<0.05),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JOA评估治疗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L-1β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下肢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肢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子方热熨与血府逐瘀汤口服联合治疗LDH气滞血瘀证可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气虚血瘀 中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独活桂辛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冠军 解纪惠 +3 位作者 王大伟 梁晖 李倩 魏鹏洲 《河北中医》 2023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观察独活桂辛方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LDH急性期患者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脱落1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46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独活... 目的观察独活桂辛方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LDH急性期患者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脱落1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46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独活桂辛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估治疗分数(以下简称JOA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疼痛VAS、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快(P<0.05),且治疗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33/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独活桂辛方可以减轻LDH急性期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抑制炎症,其效果优于单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急性期 中医药疗法 腰椎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单侧与双侧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哲菡 丁华 +1 位作者 邓云波 刘道德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采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4月...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采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4月的关于MIS-TLIF中采用单、双侧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研究数据,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18篇文献纳入研究,受试者总计1201例,其中单侧组568例、双侧组633例。2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值、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术中采用单侧与双侧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单侧内固定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但腰椎稳定性及术后融合率不及双侧内固定,且术后发生融合器移位和脊柱侧凸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器 荟萃分析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气性囊泡压迫所致腰椎神经根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兴彬 周志勇 +2 位作者 魏嘉绪 牛小平 黄爱兵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腰椎神经根病病因较多,常见的有腰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滑脱等。近年来,随着MRI检查的普及,一些少见病因如黄韧带囊肿、关节突囊肿、黄韧带下血肿、海绵状血管瘤等相继以个案的形式被报道^([1-5])。而由气性囊泡压迫引起的腰椎神经... 腰椎神经根病病因较多,常见的有腰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滑脱等。近年来,随着MRI检查的普及,一些少见病因如黄韧带囊肿、关节突囊肿、黄韧带下血肿、海绵状血管瘤等相继以个案的形式被报道^([1-5])。而由气性囊泡压迫引起的腰椎神经根病并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较少见。泰州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2月17日收治1例因气性囊泡压迫引起腰椎神经根病的病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神经压迫综合征 真空征象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