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35
1
作者 余家阔 吴毅文 +2 位作者 戴先进 赵建华 魏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后入路手术,用电阻应变片对低头位成年家免的C_(3-6)。颈椎的应变进行了在体测量,分析了低头坐姿家免不同时期的X线改变及其与应变的关系。作者认为,颈椎能否产生骨质增生与该颈椎所受应力改变的机率、应力改变的幅度及应力的作用... 通过后入路手术,用电阻应变片对低头位成年家免的C_(3-6)。颈椎的应变进行了在体测量,分析了低头坐姿家免不同时期的X线改变及其与应变的关系。作者认为,颈椎能否产生骨质增生与该颈椎所受应力改变的机率、应力改变的幅度及应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在诱导骨质增生中,拉应力比压应力更重要。建议人们每次低头工作时间少于某一极限或虽大于该极限但累积作用时间不长,有利于预防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生物力学 病因
下载PDF
退变颈椎间盘致炎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彭宝淦 施杞 +1 位作者 贾连顺 谭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01-504,共4页
目的:检测退变颈椎间盘中炎症反应标志物含量变化,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颈椎病的发生机制。方法:20 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与对照组2 组,每组再分3 个月和8 个月2 个观察亚组。切除造模组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后旁... 目的:检测退变颈椎间盘中炎症反应标志物含量变化,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颈椎病的发生机制。方法:20 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与对照组2 组,每组再分3 个月和8 个月2 个观察亚组。切除造模组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后旁两侧肌肉,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而诱导兔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术后 3 个月和 8 个月时分别处死动物,取颈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其中组织胺、5羟色胺、 P G E2 和6酮 P G F1α含量。结果:造模组动物颈椎间盘中4 种炎症介质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观察点的对照组;而造模组动物术后8 个月的颈椎间盘中 4 种炎症介质含量均与术后 3 个月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退变颈椎间盘是致炎的,退变颈椎间盘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可能直接参与颈椎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变 炎症介质 颈椎病
下载PDF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彭宝淦 贾连顺 +3 位作者 侯树勋 李增春 宋海涛 陈德玉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颈前路手术切除的颈椎减压标本的组织学表现 ,分析与颈椎病发病相关的因素和机制。结果  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术后优良率占 83% (4 0... 目的 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颈前路手术切除的颈椎减压标本的组织学表现 ,分析与颈椎病发病相关的因素和机制。结果  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术后优良率占 83% (4 0例 ) ;18个患者的 2 0例减压完整标本中 ,以颈椎间盘突出为颈椎病主要发病原因者 14个占 70 % ,以椎体后缘骨赘压迫为颈椎病主要发病原因的 5个占 2 5 %。颈椎间盘后缘有炎细胞浸润的占 5 5 % ,1例退变的非突出的颈椎间盘也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有炎细胞浸润的患者 ,其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比无炎细胞浸润者重 (神经功能评分 ,P<0 .0 1)结论 除了突出的颈椎间盘和椎体后缘形成的骨赘压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发病机制 颈椎间盘 退变 炎症反应 病理
下载PDF
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大鼠椎间盘蛋白多糖的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郝永强 施杞 吴士良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明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对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乃至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只SD大鼠,通过手术直接损伤其颈背部浅层、深层及全层肌群,建立了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的动物模型,6月后观察各造模组颈椎间... 目的探明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对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乃至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只SD大鼠,通过手术直接损伤其颈背部浅层、深层及全层肌群,建立了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的动物模型,6月后观察各造模组颈椎间盘内蛋白多糖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可影响颈椎间盘内蛋白多糖的代谢,加速其降低,依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影响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深层、浅层、全层肌群损伤组。结论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性平衡 椎间盘 蛋白多糖 颈椎病
下载PDF
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42
5
作者 吴毅文 余家阔 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79-82,共4页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迄今进行的大部分研究仍属描述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在实验流行病学及理论流行病学方面。
关键词 颈椎病 流行病学 病因
下载PDF
咽喉炎和颈椎病发病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武煜明 王拥军 +1 位作者 严振国 施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2-14,共3页
利用新鲜死亡的胎儿和童尸的标本进行淋巴灌注 ,结果显示咽喉部和颈椎周围的小关节、韧带、肌肉存在密切的联系 ,咽喉部的细菌病毒可以沿淋巴管扩散到颈椎周围的结构 。
关键词 颈椎病 咽喉炎 淋巴管 解剖学
下载PDF
颈部软组织病变在颈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2
7
作者 房敏 严隽陶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颈部软组织病变 病理 颈椎病
下载PDF
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基础 被引量:50
8
作者 徐德永 孙锡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基础徐德永①孙锡和②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为3.8%~17.6%不等,男女之比约为61[1]。各地报告患病率不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对颈椎病的认识不一致或诊断标准的差异。对颈... 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基础徐德永①孙锡和②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为3.8%~17.6%不等,男女之比约为61[1]。各地报告患病率不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对颈椎病的认识不一致或诊断标准的差异。对颈椎病发生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解剖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血清和脑脊液IgG、Alb的变化及其免疫病理学初步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强 肖子范 +2 位作者 吴越 袁泽农 张佐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4-266,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血清和脑脊液IgG、Alb的变化及其免疫病理学初步探讨张强,肖子范,吴越,袁泽农,张佐伦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过程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设计本实验检测脊髓型颈椎病血清和脑脊液Ig... 脊髓型颈椎病血清和脑脊液IgG、Alb的变化及其免疫病理学初步探讨张强,肖子范,吴越,袁泽农,张佐伦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过程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设计本实验检测脊髓型颈椎病血清和脑脊液IgG、Alb指标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型 免疫球G ALB 血清 脑脊液
下载PDF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病人的颈椎椎体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丛锐 王全平 +5 位作者 冯立宁 李新奎 袁浩卿 孙银中 李顺利 唐晓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颈椎椎体骨质疏松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 3组。正常组 5例 ,颈椎间盘突出组 (颈椎组 ) 8例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 (疏松组 ) 8例。标本取自C5 椎体上 1 4的松质骨。所取标本分别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目的 探讨颈椎椎体骨质疏松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 3组。正常组 5例 ,颈椎间盘突出组 (颈椎组 ) 8例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 (疏松组 ) 8例。标本取自C5 椎体上 1 4的松质骨。所取标本分别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随病情发展 ,光镜下 ,骨小梁逐渐变细 ,间隙大小不一 ;电镜下见椎体松质骨逐渐丧失了原有海绵样结构 ,大量骨陷窝形成 ,造成骨小梁变细、穿孔、吸收甚至消失。骨小梁未见微骨痂形成。结论 骨质疏松是颈椎病发病因素之一 ,颈椎椎体骨小梁异常改建是以不断增多的吸收陷窝导致骨小梁穿孔、变细、吸收甚至消失完成的 ,是造成椎体变形的主要原因 ,而微骨折在颈椎变形中可能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颈椎病 病理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余家阔 吴毅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71-74,共4页
早在1933年,DeKleyn等就指出眩晕,头昏、肢体无力及倾倒发作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过去曾把椎动脉型颈椎病笼统地称为“颈椎综合征”、“外伤性颈性眩晕”、“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6
12
作者 彭宝淦 施杞 《中医正骨》 1997年第3期55-56,共2页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彭宝淦施杞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是颈椎间盘衰老或颈椎力学过载的结果〔1〕。但有关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几个基本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被回...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彭宝淦施杞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是颈椎间盘衰老或颈椎力学过载的结果〔1〕。但有关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几个基本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被回答。如:力学过载一定引起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病因 生物力学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关节镜下髌骨载荷平衡治疗膝前疼痛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振杰 刘瑞波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71-472,共2页
目的:评价施行髌骨载荷平衡对提高关节镜治疗膝前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至今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前疼痛患者76例85膝。术前拍摄髌骨在静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下的轴位x线片。其中静力性髌骨半脱位20膝;动力性髌骨半脱位34膝。术中对静力... 目的:评价施行髌骨载荷平衡对提高关节镜治疗膝前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至今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前疼痛患者76例85膝。术前拍摄髌骨在静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下的轴位x线片。其中静力性髌骨半脱位20膝;动力性髌骨半脱位34膝。术中对静力性髌骨半脱位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和内侧紧缩缝合,对动力性髌骨半脱位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结合股四头肌主、被动功能锻炼,恢复髌骨的静力性和动力性平衡。结果:术后按1989年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分,膝评分:优63膝,良15膝,中6膝,差1膝;功能评分:优65膝,良15膝,中4膝,差1膝。结论:术前充分了解膝前疼痛患者的髌骨在静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下的载荷传导紊乱情况指导治疗,并结合术后股四头肌的主、被动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髌骨 疼痛 动力性平衡 关节镜治疗 疼痛患者 骨载荷 膝前 关节镜下 外侧支持带松解
下载PDF
骨基质成分在退变颈椎骨代谢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项耀钧 沈洪兴 +4 位作者 沈茜 周凯 李家顺 侯铁胜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 :分析退变颈椎中骨基质成分的变化 ,探讨颈椎病中颈椎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收集 2 5例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 ,并随机取其中 8例的外周血和另取 5例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L N )... 目的 :分析退变颈椎中骨基质成分的变化 ,探讨颈椎病中颈椎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收集 2 5例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 ,并随机取其中 8例的外周血和另取 5例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L N )、 型前胶原和 型胶原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磷和总蛋白质含量。 结果 :颈椎病患者的退变椎体中 HA、L N、 型前胶原、 型胶原含量均较对照正常骨显著降低 (P<0 .0 1) ,并且排除了血液因素引起退变椎体骨基质成分的变化 ;退变椎体骨组织中钙、磷含量较正常骨中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颈椎在退变过程中骨基质成分明显减少 ,从而引起颈椎骨韧性、硬度的减低 ,可能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进一步恶化和退变逐渐加重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骨基质 成分 骨代谢
下载PDF
用光弹方法观察纵向牵拉力对颈椎关节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詹红生 应航 +2 位作者 陈文辉 赵家壁 吕荣坤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6期327-328,共2页
目的 观察着力点和角度不同的纵向牵拉力作用下颈椎关节的应力变化。方法 采用光弹材料聚碳酸脂和硅橡胶按 1∶1比例制成颈椎模型 ,通过计算模型上形成的等差线干涉条纹级数 ,分别观察C4~ 7颈椎关节后缘在各种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化... 目的 观察着力点和角度不同的纵向牵拉力作用下颈椎关节的应力变化。方法 采用光弹材料聚碳酸脂和硅橡胶按 1∶1比例制成颈椎模型 ,通过计算模型上形成的等差线干涉条纹级数 ,分别观察C4~ 7颈椎关节后缘在各种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化。结果 颈椎模型受力后 ,在光屏上可以清晰地显示等差线干涉图谱 ,计算结果显示 ,位于C1或C2 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普遍较高 ;就力的方向而言 ,C4 ,5关节以 15°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最高 ,C5,6和C6,7关节以 2 5°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最高。结论 颈椎关节后缘所受拉应力大小与牵拉力的着力点和方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临床施行颈椎拔伸手法时 ,根据病变关节的不同 ,应选择合适的着力点和牵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法 生物力学 颈椎病
下载PDF
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连顺 袁文 +1 位作者 倪斌 陈雄生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椎管狭窄在临床发病的关系及其发病因素。报告96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生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结果: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解剖学发育异常,退变后引起椎间盘变性、突出及骨赘形成,并造成脊髓或脊髓血... 本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椎管狭窄在临床发病的关系及其发病因素。报告96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生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结果: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解剖学发育异常,退变后引起椎间盘变性、突出及骨赘形成,并造成脊髓或脊髓血管受压,以脊髓型颈椎病的形式发病。应用前入路直接切除致压物并行植骨融合术,如果椎管后方有致压物,可以有选择地二期施行后路减压。随访优良75例(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发育性 脊髓型 颈椎病 病因
下载PDF
490名运动员颈椎病的发病率调查与致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占磊 吴毅文 +3 位作者 王世俊 赵同骏 陈本柱 王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5-87,共3页
作者对490名集训运动员进行了一次颈椎病调查。结果表明该样本颈椎病患病率为14.69%,发病因素与运动项目有关,颈部的直接外伤、慢性损伤及上肢的过量负荷是运动员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调查结果还表明少年也可患颈椎病。
关键词 运动员 颈椎病 发病率 病因
原文传递
颈神经根椎管外卡压颈肩臂痛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被引量:7
18
作者 浦文山 李咸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512-513,共2页
对一组颈肩臂痛病例的临床研究,结合臂丛神经根部的解剖学观测结果,认为C5、6神经根椎管外卡压是某些颈肩臂痛患者的发病原因。C5神经根和肩胛背神经卡压最为常见。C5、6神经根卡压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特点与胸出口综合征明显不... 对一组颈肩臂痛病例的临床研究,结合臂丛神经根部的解剖学观测结果,认为C5、6神经根椎管外卡压是某些颈肩臂痛患者的发病原因。C5神经根和肩胛背神经卡压最为常见。C5、6神经根卡压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特点与胸出口综合征明显不同,可视为区别于胸出口综合征的一个独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臂痛 神经根卡压 颈椎横突 斜角肌 病因
下载PDF
Luschka关节及其与颈椎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燕铁斌 吴毅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69-71,共3页
1858年,Luschka在颈椎局部解剖的研究中发现,C_(3-7)椎体后外侧的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相应部位之间存在着一个关节,当时称为“椎体间外侧半关节”,后被称为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由于这一关节是颈椎骨赘形成的主要部位之一,与颈椎病关... 1858年,Luschka在颈椎局部解剖的研究中发现,C_(3-7)椎体后外侧的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相应部位之间存在着一个关节,当时称为“椎体间外侧半关节”,后被称为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由于这一关节是颈椎骨赘形成的主要部位之一,与颈椎病关系密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schka关节 颈椎病 骨赘 病理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病史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宝淦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548-549,共2页
几个研究者不同意Lees等的乐观的55%的改善率研究。Symon等〔6〕应用了能力丧失分级而不是主观症状的减轻来评估改善情况。他们相信以前的研究中仅18%病人显示改善,他们自己观察的病人中67%有一直的进展性加重,这... 几个研究者不同意Lees等的乐观的55%的改善率研究。Symon等〔6〕应用了能力丧失分级而不是主观症状的减轻来评估改善情况。他们相信以前的研究中仅18%病人显示改善,他们自己观察的病人中67%有一直的进展性加重,这表明脊髓型颈椎病不可能是一个良性过程。Philips分析了Lees等的资料,发现他们的病人中57%有严重的能力丧失,很少病人有改善。在Philips〔7〕自己研究的102个手术和非手术病人中,仅1/3非手术病人获得改善。许多研究者给病人用颈围或单纯观察,注意到病人的改善率为29%~55%。Roberts〔8〕对24个病人观察了05~65年,发现29%的病人改善,表现为臂不适或感觉异常减轻,38%无改变,33%在原有基础上加重。能力完全丧失是极少见的,运动症状与感觉症状相比更易持续加重且很少有所改善。Nurick〔5〕观察到表现严重的病人极小可能恢复。对脊髓型颈椎病的完整观察似乎表明,该病呈良性过程,仅仅是指从发病到能力完全丧失的病人是极少见的。能力丧失程度在若干年内可仅有小的变化,但完全恢复或改善是不大可能的。如不治疗的话,可以预见病情将呈发作性加重。2对脊髓型颈椎病自然病史的外科干预时机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自然病史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