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拇外翻Scarf截骨术的发展与展望
1
作者 余泽俊 童庭 +2 位作者 黄文凭 熊小天 苏松川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59-562,共4页
拇外翻在前足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均存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畸形之一,目前矫正这种畸形的术式较多,其中Scarf截骨术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术式之一[1],该术式具备三维矫形功能[2],能矫正中、重度拇外翻。Scarf截骨术由Meyer提出,后逐... 拇外翻在前足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均存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畸形之一,目前矫正这种畸形的术式较多,其中Scarf截骨术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术式之一[1],该术式具备三维矫形功能[2],能矫正中、重度拇外翻。Scarf截骨术由Meyer提出,后逐渐在临床上推广[3-6]。传统Scarf截骨术存在矫形力不足、转移性跖痛等并发症,因此相关学者在传统Scarf截骨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第1跖趾关节 截骨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Scarf截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
2
作者 王晓峰 胡阿威 +4 位作者 程智涛 刘勇 白春林 何涛 张天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Scarf截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50例(60足)。其中,中度拇外翻30例(35足)、重度拇外翻20例(25足),均予以Scarf截骨可吸收... 目的 探讨Scarf截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50例(60足)。其中,中度拇外翻30例(35足)、重度拇外翻20例(25足),均予以Scarf截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6周测量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 HVA),第1、2跖骨间夹角(intermetatarsals angle, IMA),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 DMAA)及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6个月。60足负重位术后16周X线片示HVA、IMA、DMAA均小于术前(P<0.05)。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5个月,无延迟愈合、骨不连和跖骨头坏死发生,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1足出现转移性跖骨痛,1足内侧切口边缘皮肤感觉麻木,2足遗留第1跖趾关节僵硬,无复发病例。术后16周随访参照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53足、良4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为95.0%,术后16周AOFAS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 Scarf截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能有效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恢复前足功能,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截骨术 改良McBride术 内固定
下载PDF
应用Ilizarov技术在旋转中心穹顶状截骨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
3
作者 徐明亮 陈国梁 +3 位作者 伊力扎提·伊力哈木 董长红 彭爱民 石荣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在旋转中心穹顶状截骨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1例股骨远端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右侧6例,左侧5例;年龄10...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在旋转中心穹顶状截骨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1例股骨远端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右侧6例,左侧5例;年龄10~14岁。在股骨远端畸形处找出成角旋转中心(center of roration of angulation,CORA),以CORA为中点,行穹顶状截骨,根据Ilizarov外固定穿针原则安装环形外固定架,截断股骨远端,即时矫正股骨远端目测下外翻畸形,外固定架固定维持。术后根据双下肢负重全长正侧位X线片提示的下肢力线及长度结果,矫正残余畸形及短缩。结果:11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3~25个月,带架时间12~17周。末次随访拍摄双下肢负重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11例双下肢长度均等长,畸形均矫正。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在旋转中心穹顶状截骨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术中即时矫正目测下股骨外翻畸形,术后根据双下肢负重正侧位片提示的下肢力线及短缩程度,动态调整矫正残余畸形及短缩,损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畸形 畸形成角旋转中心 穹顶状截骨 ILIZAROV技术
下载PDF
膝外翻矫形术中股骨远端不同截骨角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钟 周强 谢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研究膝外翻股骨远端截骨术(DFO)中股骨远端不同截骨角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1例典型的有症状股骨髁上畸形的膝外翻女性志愿者MRI及CT影像数据,构建膝外翻的骨-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建立7个不同截骨角度的矫形术后模型。对膝外... 目的研究膝外翻股骨远端截骨术(DFO)中股骨远端不同截骨角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1例典型的有症状股骨髁上畸形的膝外翻女性志愿者MRI及CT影像数据,构建膝外翻的骨-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建立7个不同截骨角度的矫形术后模型。对膝外翻模型的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股骨机械轴夹角、力线通过距离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膝关节伸直位状态下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再分布、关节软骨与半月板应力。结果力线通过距离受矫形角度影响明显,在矫形6°~7°时跨过50%界线。胫骨-股骨机械轴夹角受矫形角度影响,其在矫形5°~6°逐渐转为负值。MPTA不受矫形角度影响。mLDFA受到矫形角度影响,矫形角度每增加1°,mLDFA也随之增加1°。冠状面截骨角度为7°时,胫骨-股骨机械轴通过膝关节间隙冠状面的48.6%处,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分布为外侧40%、内侧60%,内外侧间室关节软骨应力分布最均匀,膝关节股骨侧软骨外侧间室应力峰值5.2 MPa、内侧5.5 MPa,胫骨侧外侧间室应力峰值6.0 MPa、内侧6.2 MPa。结论DFO治疗膝外翻时截骨角度对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再分布、软骨应力具有显著影响。矫形后胫骨-股骨机械轴经过胫骨平台中点略内侧,呈轻度内翻时,关节软骨应力分布更为均衡,内外侧间室关节接触力分布接近人体正常膝关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股骨远端截骨术 膝外翻 有限元分析 膝关节
下载PDF
不同关节面处理方式对Lapidus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对比研究
5
作者 解冰 韩天宇 田竞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 比较在Lapidus手术治疗拇外翻中不同跖楔关节面处理方式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3例采用Lapidus手术治疗的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固定方式均为钢板固定... 目的 比较在Lapidus手术治疗拇外翻中不同跖楔关节面处理方式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3例采用Lapidus手术治疗的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固定方式均为钢板固定,根据跖楔关节面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18例,关节面楔形骨块切除)和B组(15例,单纯去除关节面软骨)。比较两组围术期切口并发症(感染、裂开或坏死)、骨愈合情况、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 HVA),第1、2跖骨间角(1st and 2nd intermetatarsal angle, IMA),第1跖骨短缩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前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9±9.2)个月。A组术后有1例切口皮缘坏死,有2例出现转移性跖骨痛;B组术后1例切口裂开,有1例出现内固定刺激;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一期骨愈合,A组术后12周时均已骨愈合,B组术后12周时有14例已骨愈合,有1例骨延迟愈合(14周)。A组HVA和IMA分别由手术前(36.1±10.2)°和(16.9±5.3)°降低至术后1年的(17.2±5.9)°和(5.6±1.4)°;B组HVA和IMA分别由手术前(37.2±11.4)°和(17.3±7.7)°降低至术后1年的(16.2±7.4)°和(6.9±2.2)°。两组间术后1年的HVA和I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的第1跖骨短缩为(6.8±2.3)mm,B组为(2.6±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Lapidus手术治疗的拇外翻患者,两种关节面处理方式均可获得较好的骨愈合率及满意的临床疗效。相比传统关节面楔形骨块切除,单纯去除关节面软骨可以有效保留第1跖骨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Lapidus手术 跖楔关节 关节融合术
下载PDF
关节内截骨治疗伴有内侧穹隆顶骨缺损的内翻型踝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解冰 韩天宇 田竞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40-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内截骨治疗伴有内侧穹隆顶骨缺损的内翻型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关节内截骨治疗的16例伴有内侧穹隆顶骨缺损的内翻型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 目的 探讨关节内截骨治疗伴有内侧穹隆顶骨缺损的内翻型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关节内截骨治疗的16例伴有内侧穹隆顶骨缺损的内翻型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8.3岁(39~65岁)。根据Takakura分期:Ⅱ期5例,Ⅲa期8例,Ⅲb期3例。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失效情况,比较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影像学指标变化,包括胫骨前方关节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 TAS)、胫骨侧方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 TL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 TT)及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 TC),并采用Takakura踝关节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3.8个月(12~60个月)。2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无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发生。16例患者均获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4个月(3~6个月)。2例因骨关节炎加重或畸形复发行踝关节融合术。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失效发生。患者末次随访的TT低于术前、TC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TAS、TLS和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末次随访的Takakura踝关节评分、AOF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内侧穹隆顶骨缺损的内翻型踝关节炎患者,关节内截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踝关节 截骨术
下载PDF
联合截骨术治疗单纯软组织手术后[足母]外翻畸形复发
7
作者 赵艺平 高原 赵思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单纯软组织手术后[足母]外翻畸形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18例单纯软组织手术后[足母]外翻畸形复发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AOFAS前足评分,测量[足母]外翻角(HVA)和第1-2跖... 目的探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单纯软组织手术后[足母]外翻畸形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18例单纯软组织手术后[足母]外翻畸形复发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AOFAS前足评分,测量[足母]外翻角(HVA)和第1-2跖间角(IMA)。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骨不连、跖骨头坏死、畸形再复发和内翻等并发症发生。1足因螺钉摩擦刺激皮肤出现疼痛,1年后取出内固定后疼痛消失;2足出现轻度僵硬,予以加强趾关节功能锻炼后好转。末次随访时,HVA、第1-2IMA、AOFAS前足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采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单纯软组织手术后[足母]外翻畸形复发可以有效矫正畸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单纯软组织手术 复发 Scarf截骨 Akin截骨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在矫正胫骨畸形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兆辰 陈永程 +2 位作者 张保刚 张萌 乔锋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胫骨畸形矫正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选择分为内固定组30例,外固定架组30例。内固定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83...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胫骨畸形矫正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选择分为内固定组30例,外固定架组30例。内固定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83±7.73)岁。外固定架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17±8.4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截骨处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测量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6.97±1.69)个月。与内固定组比较,外固定架组的切口长度更短(P<0.05),截骨处愈合时间较长(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机械轴偏移(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股胫角(femoro tibial angle,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双下肢长度差(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FTA、MPTA、LDTA、LDFA、JL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的MAD、LLD小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内固定组术后的MAD、FTA、MPTA、LDTA、JL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术后的MAD、FTA、MPTA、LDTA、JLCA、L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具有相同临床疗效,但外固定架矫正畸形具有切口较小、创伤小、精确性高、可术后多次调整等优点,对于合并LLD者尤为适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畸形 外固定架 内固定 截骨矫形
下载PDF
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蒋维海 岳强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应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的17例膝外翻畸形所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应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的17例膝外翻畸形所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膝外翻角、股骨远端外侧角、VAS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KOOS评分。结果:1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年膝外翻角、股骨远端外侧角、KOOS评分、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术可有效改善下肢力线,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对于年轻对运动要求较高的患者意义重大,是治疗因外翻膝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 内固定
下载PDF
双下肢不等长及其与脊柱侧凸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席凡辉 薛旭红 +3 位作者 赵胜 张艳东 王世雄 高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定义为左下肢和右下肢长度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LL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90%,在运动员中的患病率为40%[1、2]。95%的LLD原因尚未明确[3]。大约90%的人肢体长度差异≤10mm,其中50%... 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定义为左下肢和右下肢长度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LL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90%,在运动员中的患病率为40%[1、2]。95%的LLD原因尚未明确[3]。大约90%的人肢体长度差异≤10mm,其中50%有4mm或更小的差异;仅10%的人双下肢长度完全相等[4]。当LLD<10mm时,患者通常通过下肢肌肉关节来代偿LLD,这也是患者不会感觉到自身存在LLD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骨科疾病 肢体长度 下肢长度 普通人群 脊柱侧凸 双下肢不等长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学龄期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严重程度与步行平衡稳定性、关节协调运动功能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姚燕丽 叶超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集中对学龄期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严重程度与步行平衡稳定性、关节协调运动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23年1月-12月期间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的病... 目的集中对学龄期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严重程度与步行平衡稳定性、关节协调运动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23年1月-12月期间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n=20)、中度组(n=20)、重度组(n=20);同时纳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比组。对4组患儿进行三维步态分析,并对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结果4组患儿步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支撑相时间比、步速、步长及步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支撑相时间比及步宽均大于参比组,步速及步长小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左侧、右侧踝关节运动学参数矢状面、水平面、额状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参数、水平面运动学参数及额状面运动学参数均小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参数、水平面运动学参数及额状面运动学参数对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严重程度与步行平衡稳定性、关节协调运动功能具有相关性,其中,轻度患儿的不良关节协调运动功能表现显著多于中度及重度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柔韧性扁平足 步行平衡稳定性 关节协调运动功能
下载PDF
截骨矫形术与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王轩 石超 +5 位作者 曾秋 李明秀 张运恒 常鑫 聂光华 李毅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7期592-597,602,共7页
目的比较截骨矫形术与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分别接受截骨矫形术和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的41例(61足)儿童柔韧性平足... 目的比较截骨矫形术与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分别接受截骨矫形术和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的41例(61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8~14岁,截骨矫形术组21例(31足),男11例,女10例;单侧11例,双侧10例;左足15例,右足16例;平均年龄(12.87±1.12)岁。距下关节制动组20例(30足),男12例,女8例;单侧10例,双侧10例;左足17例,右足13例;平均年龄(11.56±1.73)岁。对患儿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进行影像学评估,负重正位X线片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talar 1st metatarsal angle,T1MT)和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NCA);负重侧位X线片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跟骨倾斜角(calcaneal pitch angle,CPA)和后足力线Saltzman位X线片上测量跟骨外翻角(calcaneus valgus angle,CV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两种手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结果41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1±7.3)个月。截骨矫形术组的跟骨倾斜角和跟骨外翻角改善幅度与距下关节制动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骨矫形术和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在影像学及功能改善方面均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柔韧性平足症 截骨矫形术 距下关节制动术
下载PDF
下肢成角短缩畸形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术后加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金薇 傅刚 代少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成角短缩畸形术后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下肢成角短缩畸形26例患儿为试验组,男6例,女20例;年龄9~17岁,平均(13.0&... 目的探讨应用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成角短缩畸形术后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Taylor空间外固定架治疗下肢成角短缩畸形26例患儿为试验组,男6例,女20例;年龄9~17岁,平均(13.0±2.0)岁。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下肢成角短缩畸形的23例患儿为对照组,男6例,女17例;年龄10~16岁,平均(13.0±1.9)岁。比较两组患儿康复进程、术后并发症、畸形矫正效果、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53%,低于对照组的34.78%;试验组平均卧床时间、康复训练起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Kolment膝关节功能评估,优22例,良4例,优良率100%,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的95.6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的86.9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ylor空间外固定架可一次性解决儿童下肢成角和短缩多种畸形,避免了多次手术,且创伤小,患儿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获得正常的膝关节功能、良好的外观及长度相等的双下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成角短缩畸形 Taylor空间外固定架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髋腰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港 刘丽 +6 位作者 徐林 马超 邓博文 蒋昇源 于睿钦 赵毅 穆晓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与髋关节、腰椎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男85例,女40例,年龄4~12(8.4±2.9)岁。...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与髋关节、腰椎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男85例,女40例,年龄4~12(8.4±2.9)岁。依据GMFCS分为Ⅰ、Ⅱ、Ⅲ、Ⅳ级组。其中Ⅰ级组27例,Ⅱ级组40例,Ⅲ级组35例,Ⅳ级组23例。通过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igration percentage,MP)、中心边缘角(central edge angle,CE),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并选取其严重侧髋关节参数值分析,评价不同GMFCS分级与髋关节发育的关系。通过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腰椎矢状位Cobb角、腰骶角、腰椎前凸指数、弓顶距,评价不同GMFCS分级与腰椎发育的关系。结果:(1)11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骨盆正位X线片符合测量标准。Ⅰ-Ⅳ级4组MP分别为(22.72±3.88)、(26.53±4.36)、(33.84±4.99)、(49.54±7.8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CE分别为(30.10±6.99)°、(22.92±4.19)°、(17.91±5.50)°、(-0.70±17.3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AI分别为(16.41±2.77)°、(20.46±4.63)°、(23.76±5.10)°、(29.15±7.3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MFCS分级越高,MP和AI越大,CE越小。Ⅰ-Ⅳ级4组NSA分别为(142.74±10.03)°、(148.66±9.09)°、(151.66±10.52)°、(153.70±8.05)°,GMFCSⅠ级组与其余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CSⅠ级组NSA明显低于其他3组,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8例痉挛型患儿的腰椎侧位X线片符合测量标准。Ⅰ-Ⅳ级4组腰椎矢状位Cobb角分别为(32.62±11.10)°、(29.86±9.90)°、(31.70±11.84)°、(39.69±6.80)°,GMFCSⅣ级腰椎矢状位Cobb角明显高于其余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腰骶角分别为(31.02±9.91)°、(26.57±9.41)°、(28.08±8.56)°、(27.31±11.5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腰椎前凸指数分别为(4.14±12.89)、(8.83±13.53)、(13.00±11.78)、(10.76±9.97)mm,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弓顶距分别为(9.50±6.80)、(6.68±3.20)、(7.16±4.94)、(6.62±4.13)mm,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MFCSⅠ-Ⅳ级患儿中,GMFCS分级越高,髋关节发育越差。(2)GMFCSⅢ-Ⅳ级患儿可能有更大风险出现腰椎前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髋脱位 腰椎前凸
下载PDF
股骨远端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13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成 朱勋兵 +2 位作者 韩俊柱 袁伶俐 张仲传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外侧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13例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患者,均行股骨远端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股胫角、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特...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外侧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13例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患者,均行股骨远端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股胫角、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特殊外科医院(HSS)评分、双下肢长度差、膝关节Stevens分区,评价手术效果。术后12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13例患者术后6个月股胫角变大、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变大、膝关节活动度大、膝关节HSS评分高、双下肢长度差小(P均<0.05)。术后12个月13例患者Stevens膝关节分区下肢机械轴均位于±1区。术后12个月13例患者均骨折愈合,其中切口延迟愈合1例、钢板刺激髂胫束1例。骨折愈合率100%,不良事件发生率15.4%。结论股骨远端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创伤性膝外翻畸形 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 股骨远端外侧开放楔形截骨术
下载PDF
两种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石超 刘承义 +4 位作者 常鑫 李明秀 王轩 田锋 李毅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 比较双平面截骨术和Scarf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61足)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平面截骨术组(采用双平面截骨术治疗,21例)和Scarf截骨术组(... 目的 比较双平面截骨术和Scarf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61足)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平面截骨术组(采用双平面截骨术治疗,21例)和Scarf截骨术组(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20例)。记录手术时间、下地锻炼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和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MAA),采用AOFAS前足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手术时间、下地锻炼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rf截骨术组1足僵硬,1足切口边缘皮肤麻木;双平面截骨术组1足外翻畸形复发,1足切口边缘皮肤麻木。末次随访时,两组HVA、第1~2 IMA、DMAA、AOFAS前足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囊炎症状好转,走路恢复正常步态。结论 双平面截骨术与Scarf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增大的重度外翻在影像学及功能改善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外翻畸形 跖骨远端关节面角 双平面截骨 Scarf截骨
下载PDF
经皮微创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治疗中度拇外翻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宝琛 杨凯 +2 位作者 赵颖林 赵军 宋铁兵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治疗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采用经皮微创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治疗中度拇外翻患者23例,失访1例,最终纳入22例(30足),男4例6足,女1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治疗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采用经皮微创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治疗中度拇外翻患者23例,失访1例,最终纳入22例(30足),男4例6足,女18例24足,年龄27~66(50.59±11.95)岁。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足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跨度(第1、5跖骨头之间的距离)和软组织宽度变化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标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足部自觉疼痛情况。结果:2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4(6.13±0.85)个月。患者第1跖骨截骨处均获得骨性愈合,足趾外观畸形得到纠正,术后患足未出现跖骨头缺血性坏死、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足HVA、IMA、跖骨跨度、软组织宽度、VAS、AOF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1)。术后6个月根据AOFAS评分,优10足,良18足,差2足,2例评分差患足经过延长“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时间达到优。结论:经皮微创截骨术联合“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治疗中度拇外翻能够较好地纠正足部拇外翻畸形,减轻足部症状,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经皮微创截骨术 外固定
下载PDF
一种测量股骨扭转角的新方法及不同测量方法间的差异性与可靠性比较
18
作者 肖凯 张洪 +3 位作者 任宁涛 张建立 程徽 罗殿中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38-742,共5页
目的提出测量股骨扭转角的新方法,并比较不同测量方法间的差异及可重复性与可信度。方法应用文献中报道的股骨扭转角测量方法(Reiker s法、Murphy法、Weiner法、Batailler法)及本研究团队提出的新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 目的提出测量股骨扭转角的新方法,并比较不同测量方法间的差异及可重复性与可信度。方法应用文献中报道的股骨扭转角测量方法(Reiker s法、Murphy法、Weiner法、Batailler法)及本研究团队提出的新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20例(40髋)成年女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CT进行测量,年龄19~40岁,平均(29.4±5.7)岁。新方法定义为股骨头中心与刚露出大转子层面的大转子骨质中心的连线与股骨后髁连线的夹角。共有3名观测者分别独立完成测量,每人测量2次。比较不同方法间的结果差异,明确各种测量方法的组内一致性及组间一致性。结果Reiker s法的平均股骨颈扭转角为(26.05±13.12)°、Weiner法为(34.22±13.72)°、Batailler法为(36.09±13.16)°、Murphy法为(38.16±13.33)°、新方法为(39.38±14.08)°。除了Murphy法和新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其余每两种方法间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五种方法的组内一致性(ICC 0.798~0.981)及组间一致性(ICC 0.928~0.970)良好,但是,每名观测者前后测量结果及3名观测者间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的只有Weiner法和新方法。结论不同方法测量股骨扭转角的数值差异较大。本研究团队提出的新方法可有效测量股骨扭转角,数值与Murphy法相仿,可重复性及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髋脱位 先天性 扭转 机械性
下载PDF
Chevro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重度踇外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建辉 郑明 +3 位作者 赵梁 蔡超 宋卫 王延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对重度踇外翻应用Chevron截骨术配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采用Chevro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重度踇外翻患者18例21足.对患者的踇外翻角(HVA),近侧关节固定角(DMAA),第... 目的对重度踇外翻应用Chevron截骨术配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采用Chevro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重度踇外翻患者18例21足.对患者的踇外翻角(HVA),近侧关节固定角(DMA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比较.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8例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7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1.81±15.92)个月.AOFAS评分手术前为(48.71±14.30)分,手术后为(85.57±14.55)分;IMA由手术前(18.88±2.26)°矫正至IMA(9.45±2.94)°;HVA由手术前(46.34±4.83)°矫正至(16.12±10.01)°;DMAA由手术前(26.48±12.83)°矫正至(9.38±7.95)°;疗效评价为优11足,良7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85.71%.结论Chevron截骨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术对重度踇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VRON 跖骨基底开放截骨 重度踇外翻
下载PDF
系统评价踝上截骨治疗非对称性踝关节炎的优势 被引量:4
20
作者 商炜 付攀峰 +1 位作者 亢哲 祝少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124-2132,共9页
目的:对于伴有内外翻畸形的非对称性踝关节炎,踝上截骨手术可以矫正负重力线、重塑关节的协调性、调节踝关节内的压力。系统评价踝上截骨术对非对称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 目的:对于伴有内外翻畸形的非对称性踝关节炎,踝上截骨手术可以矫正负重力线、重塑关节的协调性、调节踝关节内的压力。系统评价踝上截骨术对非对称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踝上截骨手术治疗非对称性踝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12-30。严格按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资料,采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总共884例患者,其中内翻畸形患者546例,外翻畸形患者3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884例患者术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距骨倾斜角、胫骨侧位关节面角及Takakura等级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的胫骨远端关节面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内翻组术后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距骨倾斜角、胫骨侧位关节面角及Takakura等级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外翻组术后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胫骨远端关节面角及Takakura等级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③内翻组与外翻组间术后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可视化目测类比评分、胫骨侧位关节面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胫骨远端关节面角、距骨倾斜角、Takakura等级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踝上截骨手术治疗非对称性踝关节炎在AOFAS踝与后足评分、胫骨远端关节面角、Takakura等级评分方面上有所改善,对内翻畸形的胫骨侧位关节面角、距骨倾斜角有所改善,对外翻畸形的胫骨侧位关节面角、距骨倾斜角无明显改善,是否需要联合腓骨截骨处理还缺乏更多的亚组研究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炎 踝上截骨术 内翻畸形 外翻畸形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