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吴煌 李永忠 +1 位作者 陈亮 李冬青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53-155,161,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因半月板损伤引起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43例... 目的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因半月板损伤引起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43例选择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3例选择关节镜半月板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SS膝关节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HSS评分、TNF-α水平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后的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水平均得到了改善,研究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TNF-α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半月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炎症反应,提升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 半月板治疗 VAS HSS TNF-Α
下载PDF
3D打印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高博 吴碧 +4 位作者 阎敏 江伟 汪红 陈曦 刘跃洪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2-225,237,共5页
目的 比较3D打印螺钉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骶髂关节损伤32例患者资料,按照螺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螺钉导向器组(17例)和导航组(15例),其中导向器组... 目的 比较3D打印螺钉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骶髂关节损伤32例患者资料,按照螺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螺钉导向器组(17例)和导航组(15例),其中导向器组男13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7.81±9.73)岁;Tile分型,B型10例,C型7例。导航组男12例,女3例;年龄23~58岁,平均(36.23±9.35)岁;Tile分型,B型9例,C型6例。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用Majeed评分在术后1年对骨盆功能进行评价,采用Matta评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和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82±0.25)个月。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出血量稍多,与导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置钉时间要少于导航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tta评分标准:导向器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导航组优11例,良3例,可1例(P>0.05)。术后1年随防时,按照Majeed评分标准:导向器组评分67~93分,平均(85.76±6.86)分;导航组评分68~92分,平均(86.47±7.37)分(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螺钉导向器引导置入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具有术中置钉时间少、置钉准确等优点,且不需要导航等高科技设备,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3D打印导向器 导航 骶髂螺钉
下载PDF
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3
作者 叶向阳 王华磊 +5 位作者 马远 李智 王挺 汤立新 尤太东 孙湘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21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根据关节镜手术前是否出现肩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105例和...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21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根据关节镜手术前是否出现肩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105例和非僵硬组117例。由专人收集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吸烟、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久坐工作、患侧是否为优势侧、既往误诊史、术前规范理疗(即遵医嘱完成足疗程理疗)史及病程等资料,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评估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临床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及术前规范理疗史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迁延及术前未接受规范理疗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及P值预测概率对肩袖撕裂关节镜手术前肩关节僵硬的发生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48.42、27.28、23.30、17.83、44.52、63.93。结论:高龄、BMI>24 kg·m^(2)、吸烟、病程迁延及未接受规范理疗的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手术前更易发生关节僵硬;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测效果,这对于临床工作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僵硬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临床效能
下载PDF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肩袖撕裂的相关性
4
作者 汪青 钱胤华 +2 位作者 黄昊强 徐锋 孙斌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肩袖撕裂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97例,其中男259例,女538例;年龄40~79岁,平均(58.86±8.73)岁。按照是...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肩袖撕裂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97例,其中男259例,女538例;年龄40~79岁,平均(58.86±8.73)岁。按照是否存在肩袖撕裂分为肩袖撕裂组559例及非肩袖撕裂组238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肩袖撕裂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肩袖撕裂组的年龄、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高于非肩袖撕裂组。肩袖撕裂组的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镁及血清磷水平低于非肩袖撕裂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同肩袖撕裂的发生有关。肩袖撕裂的患病率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四个四分位呈升高的趋势(21.65%、24.15%、25.76%及28.44%)。结论 血脂异常与肩袖撕裂具有相关性,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越高,肩袖撕裂发生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脂血症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武文渊 冯树豆 +1 位作者 黄磊 张克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联合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安阳市中医院的99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超声组接受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中药组接受中药外敷治疗,联...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联合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安阳市中医院的99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超声组接受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中药组接受中药外敷治疗,联合组接受中药外敷联合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对比3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奎森功能演算(Lequesne)指数评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I)、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94%(31/33)]高于超声组[75.76%(25/33)]、中药组[72.73%(24/33)](P<0.05),超声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联合组FGF-2高于超声组、中药组,CTX-1、COMP、Lequesne、WOMAC评分低于超声组、中药组(P<0.05),超声组、中药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联合组静态、动态VAS评分<中药组<超声组(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与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联合治疗KOA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指标,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 膝骨关节炎 骨代谢 疼痛
下载PDF
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张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43-945,共3页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今时之日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上交叉综合征的姿势,这种...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今时之日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上交叉综合征的姿势,这种长期错误体态下很容易引发寰枢关节紊乱。顽固性面瘫(RFP)的发生受病毒感染影响,而RFP在发病前,患者在长期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不良姿势的习惯,以及近窗受寒或病毒感染等诱因,加重或诱发颈椎移位,就会导致颈部深肌群紧张,进而影响局部神经血管的缺血、缺氧程度。所以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寰枢关节紊乱影响到局部供血,进一步会影响RFP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 针刺 顽固性面瘫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软骨细胞中SIRT1基因敲减后作用状态不明确信号通路及对相关疾病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海明 曾晖 +3 位作者 杨琪 张耕 翁鉴 于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23-3129,共7页
背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以去乙酰化的方式调控软骨细胞中相关蛋白的功能,参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软骨缺损修复。目的:利用高通量技术筛选软骨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减后作用状态不明确的信号通路以及产生变化的疾病或功能。... 背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以去乙酰化的方式调控软骨细胞中相关蛋白的功能,参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软骨缺损修复。目的:利用高通量技术筛选软骨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减后作用状态不明确的信号通路以及产生变化的疾病或功能。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ATDC5软骨细胞,分2组转染:对照组转染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减阴性对照慢病毒,实验组转染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减慢病毒。转染72 h后,利用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GeneChip®Mouse Genome 4302.0 Array检测mRNA的基因层面变化情况,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激活或抑制不明确的信号通路以及这些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并分析疾病或功能模块的富集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减后,小鼠ATDC5软骨细胞中激活或抑制状态不明确的信号通路有245条;②根据-log(P-value)排序选择排前20的激活或抑制状态不明确信号通路中的因子情况进行报道,包括IGFBP4、TGFBR1、CTGF、COL4A5、LHX2、IL1RL1、KLF6等;③根据-log(P-value)进行排序,细胞生长和增殖、生物体存活和细胞死亡与存活等14个疾病和功能密切相关模块明显变化;根据差异基因数量排序,生物体损伤和异常、癌症和细胞死亡与存活3个疾病和功能密切相关模块明显变化;根据-log(P-value)与差异基因数量综合排序,固有免疫应答这一疾病和功能模块被显著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软骨缺损 信号通路 疾病或功能
下载PDF
MRI术前定量评估距骨骨软骨损伤范围对术式选择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
8
作者 刘洪达 闫荣亮 +7 位作者 高岩 陈江华 曲平艳 王磊 彭义 曹立海 杜晓健 曲家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88-5395,共8页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损伤类型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选择和中长期随访结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的:探究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损伤类型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选择和中长期随访结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的:探究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估距骨骨软骨损伤范围对术式选择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MRI检查距骨骨软骨损伤部位,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T1ρ值及T2值;再根据T1ρ值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将T1ρ值<45 ms采用微骨折手术治疗设为A组(n=73),T1ρ值≥45 ms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设为B组(n=81)。比较不同术式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T1ρ值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y=1-1/(1+e-z)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十字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154例患者中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型Ⅰ型36例,Ⅱ型37例,Ⅲ型40例,Ⅳ型41例,4个分型患者的T1ρ值及T2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154例患者治疗后局部肿胀7例(4.6%),疼痛加重3例(2.0%),创口感染5例(3.3%),软骨愈合不良2例(1.3%);③A、B组治疗后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0%,比A组总有效率(85%)高(P<0.05);④年龄(OR=1.589,95%CI:0.305-1.252,P=0.036)、白细胞介素6(OR=1.737,95%CI:0.974-5.254,P=0.049)、白细胞介素8(OR=1.385,95%CI:1.066-4.355,P=0.034)、C-反应蛋白(OR=1.957,95%CI:1.323-2.178,P=0.035)、转化生长因子β1(OR=1.459,95%CI:0.897-2.455,P=0.038)、T1ρ值(OR=1.687,95%CI:0.854-3.321,P=0.026)、T2值(OR=1.843,95%CI:0.657-2.454,P=0.036)、并发症(OR=1.719,95%CI:0.654-3.464,P=0.019)、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型(OR=3.789,95%CI:1.023-5.897,P=0.028)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微骨折手术(OR=0.751,95%CI:0.321-1.264,P=0.012)、自体骨软骨移植(OR=0.649,95%CI:0.246-1.356,P=0.023)、是中长期随访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⑤当T1ρ值≤35 ms时,术后复发的风险迅速降低;当T1ρ值>35 ms时,术后复发风险迅速升高;⑥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述9个危险因素与术后复发的关联最紧密,得出术后复发的公式,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术后复发的可能性;P=0.75时,约登指数值最大,为77.728,提示模型预测效果较好;⑦提示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估可有效指导术式的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ρ技术定量 距骨骨软骨损伤 分型 微骨折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 随访
下载PDF
山奈酚调控ROS/TXNIP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及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王飞 梅群超 +3 位作者 冯晶 李宏军 汪伯毅 李含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山奈酚通过调控活性氧/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ROS/TXNIP)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及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山奈酚组(灌胃50 mg/kg山奈酚),氧化三甲胺(TMAO)组... 目的探讨山奈酚通过调控活性氧/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ROS/TXNIP)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及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山奈酚组(灌胃50 mg/kg山奈酚),氧化三甲胺(TMAO)组(灌胃110 mg/kg ROS/TXNIP通路激活剂TMAO),山奈酚+TMAO组(灌胃50 mg/kg山奈酚和110 mg/kg ROS/TXNIP通路激活剂TMAO),另取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各组大鼠给药结束后,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组织损伤情况并对其进行Mankin评分;ROS比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ROS水平;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TMAO组膝关节软骨损伤严重,细胞排列紊乱,Mankin评分、软骨组织中ROS水平、NO、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TXNIP、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GSH-Px含量明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奈酚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逆转,氧化和炎性损伤均得到改善(均P<0.05)。与山奈酚组比较,山奈酚+TMAO组软骨组织损伤加重,ROS水平、NO、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TXNIP、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山奈酚可改善KOA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和炎性损伤,其机制与抑制ROS/TXNIP通路,进而调控氧化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活性氧/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膝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氧化 炎性损伤
下载PDF
NONHSAT248596.1内源性竞争miR-146a-5p调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机制
10
作者 杨光 李彦林 +6 位作者 王国梁 宁梓文 杨腾云 何任杰 熊波涵 杨兵 李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12-2518,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针对lncRNA\mi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对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ONHSAT248596.1和miR-146a-5p,尚缺乏体内实验来验证上述调控机制。目的:探究NONHSAT248596.1在基质细... 背景:目前已有针对lncRNA\mi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对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ONHSAT248596.1和miR-146a-5p,尚缺乏体内实验来验证上述调控机制。目的:探究NONHSAT248596.1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4型趋化因子受体轴介导体内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进程中对miR-146a-5p发挥的竞争性内源性RNA调控作用。方法:取36只新西兰兔,通过向右侧后肢膝关节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溶液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lncRNA组、miRNA组、ceRNA组、对照组分别向造模膝关节内注射NONHSAT248596.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miR-146a-5p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miR-146a-5p+NONHSAT248596.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及空慢病毒载体。造模第4,8,12周,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和软骨下骨组织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与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4组软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表现,造模第4周时,lncRNA组软骨组织中的软骨细胞肿胀、细胞极性消失,细胞外基质破坏,出现表层糜烂、裂缝形成和软骨组织局部或全层缺失,并随时间延长软骨损伤程度逐渐加重,4组中miRNA组关节软骨炎症进展最缓慢;②qRT-PCR检测显示,相同时间点下,lncRNA组软骨组织中NONHSAT248596.1、4型趋化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9及13的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3组(P<0.05),miR-146a-5p、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低于其他3组(P<0.05);造模后第8,12周,miRNA组软骨组织中的NONHSAT248596.1、4型趋化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9及13的mRNA表达量低于ceRNA组、对照组(P<0.05),miR-146a-5p、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高于ceRNA组、对照组(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相同时间点下,lncRNA组软骨组织中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始终低于其他3组(P<0.05);miRNA组造模后第8,12周软骨组织中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高于ceRNA组、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miR-146a-5p作为NONHSAT248596.1的作用靶点会受到其竞争性内源性RNA的作用造成活性被抑制,NONHSAT248596.1作用于miR-146a-5p后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4型趋化因子受体轴,影响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造成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蛋白多糖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lncRNA(NONHSAT248596.1) miR-146a-5p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4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4) 软骨退变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相关调节因子与骨关节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分析
11
作者 袁长深 廖书宁 +5 位作者 李哲 官岩兵 吴思萍 胡琪 梅其杰 段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4-1729,共6页
背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调节因子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被认为是防治骨关节炎新方向,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m6A对骨关节炎的作用,解析骨关节... 背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调节因子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被认为是防治骨关节炎新方向,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m6A对骨关节炎的作用,解析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方法:首先利用R软件提取GEO数据库中GSE1919数据集中骨关节炎相关m6A调节因子及其表达量,进而对提取结果行基因差异分析及GO、KEGG富集分析;接着对PPI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和机器学习结果取交集得到m6A关键调节因子,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提取得到16个骨关节炎相关m6A调节因子表达量,通过差异分析获得ZC3H13、YTHDC1、YTHDF3、HNRNPC等11个m6A差异调节因子;②GO富集分析显示,骨关节炎相关m6A差异调节因子在生物过程中主要于mRNA转运、RNA分解代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等发挥作用;③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调节因子主要参与p53、白细胞介素17和AMPK信号通路;④综合PPI网络拓扑学分析和机器学习结果获得m6A关键调节因子——YTHDC1;⑤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m6A关键调节因子——YTHDC1在对照组与骨关节炎组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⑥结果显示,YTHDC1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m6A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N6-甲基腺苷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调节因子 软骨细胞 实验验证
下载PDF
自体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与腘绳肌腱修复创伤性髌骨脱位
12
作者 王新民 闫文凯 +1 位作者 宋亚辉 刘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0,共7页
背景:临床上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内侧髌股韧带股骨止点或体部撕裂多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为促进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愈合,研究者采用了包括生长因子、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在内的多种生物治疗技术。目的:探讨自体富白细胞-... 背景:临床上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内侧髌股韧带股骨止点或体部撕裂多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为促进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愈合,研究者采用了包括生长因子、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在内的多种生物治疗技术。目的:探讨自体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修复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9),试验组接受自体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联合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对照组接受单纯自体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评分、Kujala髌股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通过MRI及CT片测量髌股关节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及髌骨外移率,评估髌股关节的稳定性及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术后6,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Kujala髌股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Kujala髌股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评分、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2个月的髌股关节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髌骨外移率及关节活动度测量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的髌骨倾斜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12个月的髌骨适合角、髌骨外移率及关节活动度及MR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自体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联合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能有效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髌骨的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 腘绳肌腱 创伤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步态分析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与功能评定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宏恩 马恺 +3 位作者 石春花 申玉坤 李瑞霞 张西正(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生理功能表现与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等直接体现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发展。这些参数的研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和关节功能评定有非...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生理功能表现与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等直接体现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发展。这些参数的研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和关节功能评定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步态分析技术的进展,以及步态分析应用在膝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参数评定进行探讨,着重从运动学特征参数、动力学特征参数和肌电活动特征参数等进行步态特征的研究,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借鉴与参考。尽管步态分析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此外,由于膝骨性关节炎致病机制和生理表征比较复杂,对于步态分析特征参数的选择、计算方法,以及技术本身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持续深入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 生物力学 诊断
原文传递
山姜素调节VEGF/SphK1/S1P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14
作者 罗锟 王智 王柯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探讨山姜素(APT)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VEGF/SphK1/S1P)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Videman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将9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山... 目的探讨山姜素(APT)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VEGF/SphK1/S1P)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Videman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将9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山姜素低剂量组(L-APT组)、山姜素高剂量组(H-APT组)、山姜素高剂量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APT+NC组)、山姜素高剂量组+过表达SphK1慢病毒组(APT+SphK1组),每组15只。HE染色观察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TUNEL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化VEGFR2(p-VEGFR2)、SphK1、S1P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出现病理损伤,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MMP-13、VEGF阳性表达、CD31阳性表达和p-VEGFR2、SphK1、S1P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L-APT组、H-APT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MMP-13、VEGF阳性表达、CD31阳性表达和pVEGFR2、SphK1、S1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PT+NC组比较,APT+SphK1组软骨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MMP-13、VEGF阳性表达、CD31阳性表达和p-VEGFR2、SphK1、S1P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APT通过抑制VEGF/SphK1/S1P信号通路抑制KOA大鼠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山姜素 鞘氨醇激酶1 1磷酸鞘氨醇
下载PDF
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
15
作者 徐媚媚 郭亮 +7 位作者 陈月月 景嵘月 朱亚梅 徐大可 何静 徐波 周琰 徐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空白组仅采用依托考昔治疗... 目的探讨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空白组仅采用依托考昔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联合乌蔹莓膏治疗,治疗组采用依托考昔联合外敷乌蔹莓水凝胶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安全性、舒适性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高于空白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红肿、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血清CRP、TNF-α、ESR水平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0、P65表达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 d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空白组,且治疗组用药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蔹莓水凝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乌蔹莓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且水凝胶使用方便卫生,舒适性高,有望成为安全、有效、便捷的痛风性关节炎外敷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水凝胶 湿热蕴结型 痛风 关节炎
下载PDF
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聂勇 朱俊琛 +6 位作者 马幸福 李迎春 苏毅 王超 熊应宗 李富友 王怀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1 d,随访1年。对比2组治疗21 d后的...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1 d,随访1年。对比2组治疗21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1 d后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21 d后,2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关节炎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21 d后,2组关节活动度(ROM)、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AIMS2-SF)、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升高,且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焦虑情绪,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疗法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焦虑
下载PDF
血清微量元素与营养素对骨坏死因果效应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7
作者 刘艺 刘源 +3 位作者 刘金豹 李念虎 朱巍明 许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26-5332,共7页
背景:多项临床研究观察表明血清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血清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因果效应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营养素对骨坏死的因果效应。方法:暴露因素... 背景:多项临床研究观察表明血清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血清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因果效应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营养素对骨坏死的因果效应。方法:暴露因素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来自已发表的UK Biobank数据库以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库。结局事件骨坏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来自FinnGen Biobank数据库。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7种微量元素和3种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逆方差加权、MR-Egger和加权中位数等方法进行因果推断,计算F值统计量以确保工具变量的稳健性,采用Cochran’s Q统计法和留一法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MR-Egger回归法、MR-PRESSO进行水平多效性检验。使用PhenoScanner数据库剔除具有水平多效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经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血清硒、磷酸盐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与骨坏死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血清硒、维生素C、维生素E对骨坏死有保护作用,磷酸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骨坏死的风险。研究过程中没有发现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孟德尔随机化统计效力(Power值>80%)显示上述4项结果可靠,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骨坏死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微量元素 营养素 骨坏死 单核苷酸多态性 逆方差加权法
下载PDF
标准冠状位MRI与多平面重建用于评估膝关节前外侧韧带
18
作者 刘钰 王立学 +2 位作者 李洁 于向荣 郑卓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 对比MRI标准冠状位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评估前外侧韧带(ALL)的价值。方法 纳入130例接受膝关节MR检查患者,分别针对标准冠状位MRI及MPR图识别ALL,并将ALL分为完全可见、部分可见及不可见;比较双侧ALL在2种图像中的可见性,并以Ka... 目的 对比MRI标准冠状位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评估前外侧韧带(ALL)的价值。方法 纳入130例接受膝关节MR检查患者,分别针对标准冠状位MRI及MPR图识别ALL,并将ALL分为完全可见、部分可见及不可见;比较双侧ALL在2种图像中的可见性,并以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130例中,标准冠状位MRI及MPR图中,左侧ALL分别有93例及83例完全可见、21例及12例部分可见、26例及25例不可见,右侧ALL分别有66例及80例完全可见、29例及15例部分可见、各有35例不可见。双侧ALL在标准冠状位MRI和MPR图中的可见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一致性均极好(Kappa均>0.80)。结论 MPR显示ALL效果较标准冠状位MRI更佳,但在无法满足其扫描条件时,利用标准冠状位MRI也可较准确地评估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外侧韧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沙湖 梁翼 +2 位作者 王立阳 王磊 余文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四川省骨科医院诊治的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64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四川省骨科医院诊治的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疗法及针刺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过程中每组各脱落2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关节活动度、步速、步长,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SF-36评分、关节活动度、步速、步长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60/62)比87.10%(54/62),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对照组2例,中西医结合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和相关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刺疗法 补肾活血疗法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20
作者 郑喜 阎小萍 +1 位作者 李仁心秀 王丽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RG)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R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各34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RG)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R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各34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2组基础上予以补肾壮骨温经汤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状瓜氨酸抗体(CCP)]水平;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64.71%和对照2组的7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肿胀、头晕耳鸣以及肢体沉重各临床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WOMAC评分为(38.45±11.48)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45.58±12.71)分和对照2组的(44.34±12.06)分,且联合组患者的RF、ESR及CCP水平分别为(86.37±14.74)IU/mL、(32.27±3.38)mm/h、(187.34±19.08)IU/mL,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103.22±16.75)IU/mL、(43.16±5.25)mm/h、(219.58±21.77)IU/mL和对照2组的(98.41±15.28)IU/mL、(41.83±5.19)mm/h、(210.66±19.48)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WOMAC评分、RF、ESR及C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RG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温经汤 针刺循经取穴 类风湿膝关节炎 疗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