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奈酚调控ROS/TXNIP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及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王飞 梅群超 +3 位作者 冯晶 李宏军 汪伯毅 李含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山奈酚通过调控活性氧/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ROS/TXNIP)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及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山奈酚组(灌胃50 mg/kg山奈酚),氧化三甲胺(TMAO)组... 目的探讨山奈酚通过调控活性氧/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ROS/TXNIP)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及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山奈酚组(灌胃50 mg/kg山奈酚),氧化三甲胺(TMAO)组(灌胃110 mg/kg ROS/TXNIP通路激活剂TMAO),山奈酚+TMAO组(灌胃50 mg/kg山奈酚和110 mg/kg ROS/TXNIP通路激活剂TMAO),另取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各组大鼠给药结束后,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组织损伤情况并对其进行Mankin评分;ROS比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ROS水平;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TMAO组膝关节软骨损伤严重,细胞排列紊乱,Mankin评分、软骨组织中ROS水平、NO、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TXNIP、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GSH-Px含量明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奈酚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逆转,氧化和炎性损伤均得到改善(均P<0.05)。与山奈酚组比较,山奈酚+TMAO组软骨组织损伤加重,ROS水平、NO、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TXNIP、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山奈酚可改善KOA大鼠软骨细胞氧化和炎性损伤,其机制与抑制ROS/TXNIP通路,进而调控氧化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活性氧/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膝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氧化 炎性损伤
下载PDF
步态分析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与功能评定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宏恩 马恺 +3 位作者 石春花 申玉坤 李瑞霞 张西正(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生理功能表现与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等直接体现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发展。这些参数的研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和关节功能评定有非...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生理功能表现与生物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肌电活动参数等直接体现了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发展。这些参数的研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和关节功能评定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步态分析技术的进展,以及步态分析应用在膝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参数评定进行探讨,着重从运动学特征参数、动力学特征参数和肌电活动特征参数等进行步态特征的研究,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借鉴与参考。尽管步态分析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此外,由于膝骨性关节炎致病机制和生理表征比较复杂,对于步态分析特征参数的选择、计算方法,以及技术本身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持续深入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 生物力学 诊断
原文传递
山姜素调节VEGF/SphK1/S1P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3
作者 罗锟 王智 王柯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探讨山姜素(APT)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VEGF/SphK1/S1P)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Videman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将9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山... 目的探讨山姜素(APT)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VEGF/SphK1/S1P)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Videman法构建KOA大鼠模型,将9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山姜素低剂量组(L-APT组)、山姜素高剂量组(H-APT组)、山姜素高剂量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APT+NC组)、山姜素高剂量组+过表达SphK1慢病毒组(APT+SphK1组),每组15只。HE染色观察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TUNEL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化VEGFR2(p-VEGFR2)、SphK1、S1P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出现病理损伤,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MMP-13、VEGF阳性表达、CD31阳性表达和p-VEGFR2、SphK1、S1P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L-APT组、H-APT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MMP-13、VEGF阳性表达、CD31阳性表达和pVEGFR2、SphK1、S1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PT+NC组比较,APT+SphK1组软骨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IL-1β、TNF-α、IL-6、MMP-13、VEGF阳性表达、CD31阳性表达和p-VEGFR2、SphK1、S1P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APT通过抑制VEGF/SphK1/S1P信号通路抑制KOA大鼠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山姜素 鞘氨醇激酶1 1磷酸鞘氨醇
下载PDF
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聂勇 朱俊琛 +6 位作者 马幸福 李迎春 苏毅 王超 熊应宗 李富友 王怀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1 d,随访1年。对比2组治疗21 d后的...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1 d,随访1年。对比2组治疗21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1 d后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21 d后,2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关节炎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21 d后,2组关节活动度(ROM)、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AIMS2-SF)、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升高,且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焦虑情绪,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疗法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焦虑
下载PDF
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沙湖 梁翼 +2 位作者 王立阳 王磊 余文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四川省骨科医院诊治的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64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四川省骨科医院诊治的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疗法及针刺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过程中每组各脱落2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关节活动度、步速、步长,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SF-36评分、关节活动度、步速、步长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60/62)比87.10%(54/62),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对照组2例,中西医结合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和相关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刺疗法 补肾活血疗法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郑喜 阎小萍 +1 位作者 李仁心秀 王丽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RG)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R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各34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RG)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R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各34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2组基础上予以补肾壮骨温经汤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状瓜氨酸抗体(CCP)]水平;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64.71%和对照2组的7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肿胀、头晕耳鸣以及肢体沉重各临床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WOMAC评分为(38.45±11.48)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45.58±12.71)分和对照2组的(44.34±12.06)分,且联合组患者的RF、ESR及CCP水平分别为(86.37±14.74)IU/mL、(32.27±3.38)mm/h、(187.34±19.08)IU/mL,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103.22±16.75)IU/mL、(43.16±5.25)mm/h、(219.58±21.77)IU/mL和对照2组的(98.41±15.28)IU/mL、(41.83±5.19)mm/h、(210.66±19.48)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的WOMAC评分、RF、ESR及C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温经汤配合针刺循经取穴治疗RG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温经汤 针刺循经取穴 类风湿膝关节炎 疗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影响
7
作者 苏柯 王庆海 +3 位作者 桑卫华 王军 马世云 靳胜利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104例单侧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取出内固定时再次行关节镜探查膝关节外侧间室的软骨病变进展。根据截骨术时膝关节... 目的探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104例单侧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取出内固定时再次行关节镜探查膝关节外侧间室的软骨病变进展。根据截骨术时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OuterbridgeⅠ度,41例)、B组(OuterbridgeⅡ度,35例)、C组(OuterbridgeⅢ度,28例)。记录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再次手术时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20.19±4.65)个月。3组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WOMAC评分再次手术前均较初次手术前改善(P<0.05)。再次手术前,疼痛VAS评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C组(P<0.05);3组Lysholm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最大直径再次手术时与初次手术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OuterbridgeⅠ~Ⅲ度病变患者行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不会增加外侧间室的软骨退变,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膝骨关节炎 膝内翻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lncHAGLR通过抑制miR-26a激活NF-κB促进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8
作者 孟晓源 乌尔坎·叶尔肯 +1 位作者 王志刚 马乐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OXD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HOXD antisense growth-associated long non-coding RNA,lncHAGLR)对大鼠膝关节退行性软骨细胞C518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凋亡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采用...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OXD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HOXD antisense growth-associated long non-coding RNA,lncHAGLR)对大鼠膝关节退行性软骨细胞C518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凋亡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采用StarBase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预测和确认ln-cHAGLR和微小RNA(microRNA,miR)-26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lncHAGLR对miR-26a表达的调控作用,将C518细胞分为沉默lncHAGLR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载体质粒(si-ln-cHAGLR)组、siRNA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of siRNA,si-NC)组、miR-26a抑制剂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of miR-26a inhibitor,inhibitor-NC)组、miR-26a的抑制剂(miR-26a-inhibitor)组。此外,为研究lncHAGLR是否通过调控miR-26a对C518细胞的炎症和凋亡具有调控作用,将C518细胞分为5组:Control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组、IL-1β+si-NC组、IL-1β+si-lncHAGLR组和IL-1β+si-lncHA-GLR+miR-26a-inhibitor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lncHAGLR和miR-26a的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C518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性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检测切割模式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的NF-κB P65(phosphorylated NF-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释放。结果lncHAGLR直接靶向miR-26a。在IL-1β组,lncHAGLR水平明显较Control组增高,miR-26a水平较Control组降低(P均<0.05)。此外,IL-1β+si-lncHAGLR组减轻了IL-1β诱导的C518细胞的炎症并抑制了凋亡,而且细胞的活力增加,LDH释放减少,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被抑制,TNF-α和IL-6的分泌减少,且p-NF-κB P65表达减少(P均<0.05)。IL-1β+si-lncHAGLR+miR-26a-inhibitor组逆转了IL-1β+si-lncHAGLR组的结果(P均<0.05)。结论lncHAGLR通过抑制miR-26a激活NF-κB促进C518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表明lncHAGLR可能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一个有价值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HAGLR 骨关节炎 C518细胞 细胞凋亡 miR-26a NF-κB P65
原文传递
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的早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曾伟清 肖子鹏 +5 位作者 唐刚健 柴晟 钟健 陈炜坚 吕青 车小乔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手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对单间室膝骨关节炎(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 UKOA)合并前交叉韧带缺失(ant...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手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对单间室膝骨关节炎(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 UKOA)合并前交叉韧带缺失(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eficient, ACLD)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桂林市中医医院采用同期UKA联合ACLR治疗的UKOA合并ACLD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VAS、IKDC、Lysholm评分,并随访观察并发症及翻修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55个月,平均随访(24.58±10.48)个月。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7±6.20)d,平均出血量为(43.33±39.44)mL,平均切口长度为(9.25±0.43)cm。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平均为(67.17±22.96)分、IKDC评分平均为(59.87±8.77)分,分别较术前平均(51.33±14.99)分、(48.95±13.68)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早中期的临床数据显示,同时进行ACLR联合UKA对UKOA合并ACLD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不稳定和内侧间室疼痛,提高患者本体感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单间室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及对患者可调节相关因子与嘌呤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
10
作者 戴政文 钟传棋 杨志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非布司他、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GA患者11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西药)和观察组(桂枝芍药知母汤+西药),每组55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非布司他、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GA患者11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西药)和观察组(桂枝芍药知母汤+西药),每组55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血尿酸(UA)、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Diekkopf-1(DKK-1)、白细胞介素-18(IL-18)、嘌呤能受体(P2X7R)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统计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50/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皮色皮温、全身症状及关节相关积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7 d后低于治疗3 d后(P<0.05)。治疗3、7 d后,两组UA、IL-1β、DKK-1、IL-18、P2X7R、ESR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7 d后上述因子低于治疗3 d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胸闷1例、胃肠道症状4例),与对照组的20.00%(胸闷2例、胃肠道症状8例和皮疹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GA急性期可减轻症状,提高疗效,可能与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 桂枝芍药知母汤 非布司他 塞来昔布 血尿酸 血沉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的效果
11
作者 李群 傅明辉 +3 位作者 成昌桂 曾四宝 陈诚 丁祖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持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水平撕裂型半月板损伤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与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水平撕裂型 半月板损伤 临床疗效 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几丁糖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宋寒冰 吕冰 +2 位作者 陈启鹏 王飞 梁仕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几丁糖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水煎煮...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几丁糖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水煎煮,200 ml/剂,1剂/d,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服用3周)联合几丁糖注射液(2 ml/次,1次/周,共3周)治疗,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120 mg/次,3次/d)联合几丁糖注射液(2 ml/次,1次/周,共3周)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和血清环氧合酶(COX-2)和前列腺素(PGE2)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后六周进行电话追踪和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OX-2、PGE2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几丁糖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并且能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几丁糖注射液 膝骨关节炎 洛索洛芬钠片
下载PDF
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血清SOST、SFRP5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于鹏 段炼 +1 位作者 王子振彪 付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7-281,288,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关节炎(PTOA)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PTOA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84例作为健康组。...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关节炎(PTOA)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PTOA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84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疾病组和健康组血清SOST、SFRP5水平。对疾病组随访1年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PTOA患者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TOA患者血清SOST、SFRP5水平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OA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ST、SFRP5水平对PTOA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SOST、SFRP5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疾病组血清SOST、SFRP5水平均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25 kg/m^(2)、入院时凯尔格伦-劳伦斯分级为Ⅲ/Ⅳ级、软骨Outerbridge分级为Ⅲ/Ⅳ级均为PTO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长期锻炼、SOST、SFRP5水平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SOST、SFRP5水平联合预测PTOA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SOST、SFRP5水平单独预测PTOA患者预后不良的AUC(Z=2.316,P=0.021;Z=2.356,P=0.019)。结论PTOA患者血清SOST、SFRP5水平较健康者降低,二者均与PTOA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关节炎 骨硬化蛋白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预后
下载PDF
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
14
作者 王巍 朱蜀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壮骨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筋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表面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伸展Mean值高于对照组,协同收缩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能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图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针刺法 益肾壮骨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从NF-κB/Bcl-2信号通路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平 杜小正 +5 位作者 王海东 井维尧 刘翠 李浩林 陶鹏飞 王金磊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抗凋亡是导致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FLS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RA治疗和...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抗凋亡是导致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FLS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RA治疗和研究的重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信号通路在RA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与FLS炎症倾向、抗凋亡等密切相关。研究并探讨NF-κB/Bcl-2信号通路调控FLS凋亡的机制及作用,介绍中医药靶向该通路促进FLS凋亡进而抑制RA滑膜炎症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炎症 NF-κB/Bcl-2信号通路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潘恒 宋雄英 李公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门诊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各15例。运动疗法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入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运动疗法,对照组...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门诊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各15例。运动疗法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入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运动疗法,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每周治疗1~2次。连续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统计分析两组膝关节功能、功能障碍程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血清NO水平、肌力、临床疗效。结果 运动疗法组患者的疼痛、屈膝畸形、活动度、稳定性、肌力、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疼痛、僵硬程度、日常生活难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运动疗法组患者的肌力Ⅰ级、Ⅱ级、Ⅲ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Ⅳ级、Ⅴ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66.67%(10/15)(P <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运动疗法能改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及运动表现,缓解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运动疗法 膝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 生活质量 肌力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段晓东 张凯 +1 位作者 蔡长马 张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关节镜下清... 目的:分析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量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ysholm、HSS评分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疼痛轻,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下载PDF
热奄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陈鹏 周晓霞 +2 位作者 邱智林 林海仙 石树培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热奄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医院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治疗方案)与热奄... 目的:探究热奄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医院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治疗方案)与热奄包组(45例,常规治疗方案联合热奄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疼痛程度(VAS得分)、炎症指标(IL-1β、TNF-α表达水平)、功能状况(JOA得分、WOMAC得分),评价治疗方案应用效果。结果:热奄包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常规组82.22%(χ^(2)=4.050,P<0.05);热奄包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8.02±2.35)分,低于常规组(10.65±2.47)分(t=5.175,P<0.05);VAS评分(2.34±1.05)分,低于常规组(4.05±1.27)分(t=6.961,P<0.05);IL-1β(11.41±2.45)pg/mL、TNF-α(0.58±0.04)ng/mL,低于常规组(15.52±2.34)pg/mL、(1.21±0.31)ng/mL(t=8.138、13.521,P<0.05);JOA评分(82.77±13.25)分,高于常规组(74.63±12.18)分(t=3.034,P<0.05),WOMAC评分(10.33±4.44)分,低于常规组(15.98±5.36)分(t=5.446,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热奄包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热奄包对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缓解、炎症改善、功能早日康复存在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奄包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远端尺桡关节融合结合尺骨远端假关节成形术治疗远端尺桡关节炎
19
作者 赵有顺 林平 徐柯烽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远端尺桡关节融合结合尺骨远端假关节成形术(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远端尺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12例远端尺桡关节炎患者。记录远端尺桡关节融合情况、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远端尺桡关节融合结合尺骨远端假关节成形术(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远端尺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12例远端尺桡关节炎患者。记录远端尺桡关节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腕关节疼痛VAS评分及患侧握力,测量关节活动度,采用Mayo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远端尺桡关节均融合,时间11~28(18.0±6.3)周。无截骨断端再骨化、骨桥形成等情况发生。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腕关节活动度和前臂旋转度较术前改善(P<0.05),患侧握力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为55~95(76.3±14.7)分,其中优6例,良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12。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远端尺桡关节炎融合率高,疼痛缓解明显,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auvé-Kapandji术 腕关节镜检查 远端尺桡关节炎
下载PDF
非布司他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张志明 齐张旸 +1 位作者 宋榕斌 赵钟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联合用药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选取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编号的奇偶性...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联合用药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选取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编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50例,苯溴马隆治疗)和观察组(50例,非布司他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不良反应及近期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2.0%vs 76.0%,χ^(2)=4.762,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vs 10.0%,χ^(2)=0.379,P>0.05)。通过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0%vs 22.0%,χ^(2)=4.070,P<0.05)。结论:与苯溴马隆单一用药治疗相比较,联合非布司他用药可提高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近期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苯溴马隆 痛风性关节炎 炎性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