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建威 谢青南 张愚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88例,根据手术设备不同分为软镜组和硬镜组,比较两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软镜组根据术后有无并发输尿管狭窄分...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88例,根据手术设备不同分为软镜组和硬镜组,比较两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软镜组根据术后有无并发输尿管狭窄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后Cor、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软镜组低于同时间硬镜组(P<0.05)。软镜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为5.60%。病程、结石直径、结石嵌顿和输尿管损伤是并发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对该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更小,且病程、结石直径、结石嵌顿及输尿管损伤是并发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用于评估保守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效果
2
作者 狄敏 宋新浩 +2 位作者 商丽娜 秦俊昌 滑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用于评估保守治疗单发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29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单发输尿管结石患者,以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CT或腹部平片未见同侧输尿管结石为成功,否则为失败;比较不同结局患者超声资料,包括...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用于评估保守治疗单发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29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单发输尿管结石患者,以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CT或腹部平片未见同侧输尿管结石为成功,否则为失败;比较不同结局患者超声资料,包括结石最大径、侧别、位置、肾盂前后径及输尿管喷尿参数(频率、峰值流速及持续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的评估效能。结果保守治疗87例成功(成功组)、42例失败(失败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最大径、输尿管喷尿频率、输尿管喷尿峰值流速及输尿管喷尿持续时间均为保守治疗单发输尿管结石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输尿管喷尿频率评估效能最高,其AUC为0.858;以1.45次/分为最佳截断值,输尿管喷尿频率评估保守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临床结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及F1值分别为78.57%、83.91%、70.21%、82.17%及0.742。结论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有助于评估保守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保守疗法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糖尿病肾盏结石的效果及对术后尿路炎症的影响
3
作者 王涛 聂勇 +2 位作者 王文江 孙振芝 彭启华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糖尿病肾盏结石的效果及对术后尿路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01至2023-03-31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盏结石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A组62例(合并糖尿病)和...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糖尿病肾盏结石的效果及对术后尿路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01至2023-03-31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盏结石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A组62例(合并糖尿病)和B组62例(不合并糖尿病)。观察两组治疗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清、尿液中的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75.6±8.7)min vs.(73.8±12.8)min]和结石清除率(80.6%vs.8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住院时间(4.1±0.8)d,术中出血量(12.4±3.9)ml,显著低于A组[(6.6±1.2)d、(15.2±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12 h血清IL-1β、IL-6和CRP表达量显著高于手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12 h尿液中IL-1β、IL-6和CRP表达量显著高于手术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有糖尿病的肾盏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要积极抗炎治疗,避免影响手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狄激光碎石术 糖尿病肾盏结石 尿路炎症
下载PDF
离断式与非离断式肾盂瓣肾盂成形术:探索与进展
4
作者 刘畅 王冰 +1 位作者 杨昆霖 李学松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以肾脏至输尿管尿液流出受阻为特征的疾病。随着腔镜技术发展,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接受肾盂成型术治疗的患者中仍有约10%会治疗失败,此类患者常伴有长段的近...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以肾脏至输尿管尿液流出受阻为特征的疾病。随着腔镜技术发展,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接受肾盂成型术治疗的患者中仍有约10%会治疗失败,此类患者常伴有长段的近端输尿管狭窄(长度>2 cm),再次手术难度和失败风险显著增加。既往需通过回肠代输尿管手术或自体肾移植手术来替代或弥补输尿管的长段缺损,然而此类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多,多数情况下并不被作为首选。肾盂瓣技术使用患者自身扩大的肾盂壁为材料,能够连接较长段的输尿管缺损,是针对这一难题的良好解决方案。本文回顾了现有文献中对于肾盂瓣肾盂成形术的具体应用,并总结了本中心肾盂瓣肾盂成形术的技术改进及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瓣 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输尿管狭窄
下载PDF
三金排石颗粒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蔡泽锋 赵冬 +1 位作者 黄正宇 林谋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应用三金排石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外一科(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应用三金排石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外一科(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术后给药三金排石颗粒,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可视疼痛量表(VA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卷表(OABSS)、生活质量评估表(QOL)评分、尿生化指标,同时对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石残留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更高,术后结石残留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VAS、IPSS、OABSS、QOL评分及尿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IPSS、OABSS评分以及尿白细胞(尿WBC)、尿红细胞(尿RBC)、尿β_(2)微球蛋白(尿β_(2)-MG)、24h尿钙(24h尿Ca)水平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应用三金排石颗粒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改善患者尿生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金排石颗粒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输尿管坐骨孔疝的诊治进展
6
作者 赵真 罗飞 +2 位作者 陈雅童 王亚申 李健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输尿管坐骨孔疝是盆底疝的一种罕见类型,该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受累输尿管可继发上尿路梗阻并进一步引起肾盂肾炎、腰腹痛、肾功能不全等。截至目前全世界报道的输尿管坐骨孔疝患者不足40例,临床医师对输尿管坐骨孔疝的诊治水平有待... 输尿管坐骨孔疝是盆底疝的一种罕见类型,该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受累输尿管可继发上尿路梗阻并进一步引起肾盂肾炎、腰腹痛、肾功能不全等。截至目前全世界报道的输尿管坐骨孔疝患者不足40例,临床医师对输尿管坐骨孔疝的诊治水平有待强化。目前输尿管坐骨孔疝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积极监测、手法复位、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外科手术修补,其中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得到认可。本文就输尿管坐骨孔疝诊治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坐骨孔疝 腹腔镜 输尿管支架 肾积水 疝修补术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与肾及输尿管结石关系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7
作者 郑佩瑶 王安喜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90-95,98,共7页
目的: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估计肠道微生物与肾和输尿管结石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为工具变量(IVs),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为主要方法,... 目的: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估计肠道微生物与肾和输尿管结石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为工具变量(IVs),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为主要方法,以MR-Egger回归、加权中值分析(WM)、weighted mode和simple mode作为次要参考。以MR Egger、加权中值和MR-PRESSO方法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测试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共有2896个SNPs被纳入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存在6种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肾和输尿管结石存在因果关系,其中family.Actinomycetaceae[IVW OR=0.780,95%CI:(0.655,0.928),P=0.005]、family.Clostridiaceae1[IVW OR=0.795,95%CI:(0.675,0.935),P=0.006];genus.Hungatella[IVW OR=0.860,95%CI:(0.757,0.976),P=0.04];genus.Intestinimonas[IVWOR=0.869,95%CI:(0.761,0.992),P=0.04];order.Actinomycetales[IVWOR=0.780,95%CI:(0.655,0.928),P=0.005]是肾和输尿管结石的保护因素。genus.RuminococcaceaeUCG010[IVWOR=1.263,95%CI:(1.002,1.592),P=0.048]是肾和输尿管结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包括异质性、水平多重性和留一法检验,显示了工具变量的可靠性,证明结果是可靠的并且没有显著的偏差。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群与肾和输尿管结石存在因果关系,而肠道菌群对肾和输尿管结石的保护作用及其特殊的保护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RCT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肠道微生物 上尿路结石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龙胆苦苷腹腔注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8
作者 彭炳鸿 曾琪 +2 位作者 谭睿陟 粟宏伟 刘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 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单侧输尿管的方式建立UUO模型。造模成功后,GPS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0.2 g/kg GPS腹腔注射,厄贝沙坦组给予0.02 g/kg厄贝沙坦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RT-qPCR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另取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各3只,建立UUO模型后,干预组给予0.2 g/kg GPS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最后采用RT-qPCR法进行验证。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改善,其中GPS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GPS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干预组存在71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生物进程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Ras、Rap1、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筛选出2个有效基因HGF、CCDC3进行验证,干预组肾组织HGF、CCDC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均<0.05),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GPS能够有效改善UUO小鼠肾脏纤维化,且高剂量GPS改善作用更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GF及CCDC3表达作用于Rap1、Ras、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苷 肾间质纤维化 纤连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输尿管梗阻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改良双J管置入方法和效果评价
9
作者 李健伟 黄晓文 高小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置入改良双J管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4月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的13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后腹腔镜下切...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置入改良双J管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4月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的13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置入双J管法,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改良双J管置入法。比较2组患者双J管置入时间、双J管位置异常率、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双J管置入时间短于对照组,双J管位置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8%,低于对照组的1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后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应用改良双J管置入方法有助于缩短双J管置入时间,降低双J管位置异常率,可优化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指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切开取石 双J管置入时间 双J管位置异常 手术指标 术后恢复指标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郑宇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气压弹道碎石...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研究组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性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和上段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炎性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其临床效果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碎石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结石清除率 肾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大肠杆菌培养阳性对尿道狭窄成形术后感染及发热的影响
11
作者 潘昊 刘彧 +2 位作者 金熙 李虹 王坤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相较其他病原体感染,是否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发热。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9年接受尿道狭窄段切除和端端吻合术来治疗尿道球部或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共506例,...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相较其他病原体感染,是否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术后发热。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9年接受尿道狭窄段切除和端端吻合术来治疗尿道球部或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共506例,按术后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和术后发热(postoperative fever,POF)分别分为SSI组(19例)和非SSI组(487例),POF组(61例)和非POF组(445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SSO算法筛选潜在的危险因素;按照术前尿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大肠杆菌感染组(80例)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组(222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减少潜在偏倚后(匹配后大肠杆菌组:48例;其他病原体组:192例),比较大肠杆菌感染组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在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发热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SSO算法中,术前尿培养阳性是预测手术部位感染(P=0.012)和术后发热(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02例术前尿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大肠杆菌感染比例位居第一(26.5%)。倾向评分匹配处理后,大肠杆菌组与其他病原体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9.2%和2.1%(P<0.01)。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相比,大肠杆菌感染组的术后发热比例也较高(27.1%vs 13.5%,P=0.02)。结论 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相比,术前大肠杆菌感染会增加尿道成形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发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成形术 尿道狭窄 手术部位感染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输尿管软镜与硬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任辉辉 牛雁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4-0047,共4页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输尿管软镜与硬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硬镜组与软镜组。结果 软镜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炎性因子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首次手术...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输尿管软镜与硬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硬镜组与软镜组。结果 软镜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炎性因子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首次手术清除率更高(P<0.05)。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碎石 手术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经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术后疼痛程度分析
13
作者 姜彦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经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经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行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肾功能指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血清BUN、Scr、UA、β2-M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期结石清除率、术后3个月总清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用于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中能够减少术后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清除结石,且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备较高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可行性 术后疼痛
下载PDF
血清MMP-9、sTREM-1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苍姗 张帆 陶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7-260,2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UT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术后发生UTI的68例患者(UTI组)和未...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UT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术后发生UTI的68例患者(UTI组)和未发生UTI的68例患者(非UTI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9、sTREM-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UTI组血清MMP-9、sTREM-1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MP-9、sTREM-1水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的预测价值,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UTI组相比,UTI组血清MMP-9、sTRE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UTI组患者血清MMP-9和sTREM-1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01)。二者联合预测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95%CI:0.934~0.988),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36%和85.68%,二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MMP-9和sTREM-1单独预测的AUC(Z=25.420,P<0.001;Z=21.531,P<0.001)。MMP-9、sTREM-1水平是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术后UTI患者血清MMP-9、sTREM-1水平升高,二者水平检测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泌尿系统感染
下载PDF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集合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15
作者 吴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2-0126,共5页
研究旨在评估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在肾集合系统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非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观察组125例,采... 研究旨在评估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在肾集合系统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非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观察组125例,采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VAS评分较低(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集合系统结石效果佳,并发症少,康复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集合系统结石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非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
下载PDF
改良结石负荷在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ESWL治疗效果的临床初步研究
16
作者 曹昭礼 周玲 +5 位作者 张德生 余煜清 蔡理民 徐云江 周瑞晨 周晓晨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结石负荷在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效果中的重要性,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行ESWL治疗提供客观、实用的科学依据。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在江西省南昌结石病专科医院自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结石负荷在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效果中的重要性,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行ESWL治疗提供客观、实用的科学依据。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在江西省南昌结石病专科医院自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接受ESWL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2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治疗成功的患者归入碎石成功组,治疗失败的患者归入碎石失败组,收集并分析了以下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最小直径、结石最大CT值、结石平均CT值、结石体积、改良结石负荷(体积×最大CT值)、结石负荷1(最大直径×最大CT值)、结石负荷2(最小直径*最大CT值)。首先,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即P<0.05),然后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并用柱状图形式展示。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结石负荷[OR=1.004,95%CI(1.002~1.006),P<0.001]是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ESWL治疗效果的唯一独立风险因素。根据改良结石负荷与ESWL成功概率的柱状图,我们发现当改良结石负荷的数值大于475时,碎石成功的概率为30.11%。结论当改良结石负荷的数值超过475时,治疗成功率仅为30.11%。因此,建议患者考虑选择ESWL以外的治疗方式,以提高结石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改良结石负荷 输尿管上段结石 预测影响因素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炯 吴明震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泌尿外科收治的180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研究组接...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泌尿外科收治的180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研究组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人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Cor、CRP和IL-6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Cor、CRP和IL-6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56%(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显著的结石清除效果,但输尿管软镜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在降低生理应激反应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临床治疗安全性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碎石术 老年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18
作者 林小荣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自然排石治疗,研究组采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排石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胱抑素C (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3.614,P<0.05);研究组患者当天排石率及2周结石排净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3、9.14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氨(BUN)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8、10.561,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β_(2)-MG、Cys-C、mAlb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3、5.685、7.4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1,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结石排出,提高患者肾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 疗效 安全性 肾功能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超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 对比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ripsy,F-UR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鄱阳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2021... 目的 对比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ripsy,F-UR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鄱阳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MPCNL治疗,实验组采用F-URL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肾功能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较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值、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手术后12 h、24 h、48 h,实验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较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F-URL治疗在肾功能保护方面强于MPCNL,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减少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肾功能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腺性输尿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田宁 刘建宪 陈鹏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报道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腺性输尿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腺性输尿管炎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