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0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蔡蔚教授辨治慢性膀胱炎的用药规律
1
作者 黄丽玲 毛璟弢 +2 位作者 刘起立 赵太玉 蔡蔚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目的总结蔡蔚教授治疗慢性膀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蔚教授专家门诊患者,共1099诊次,建立蔡蔚教授治疗慢性膀胱炎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数据库内中药进... 目的总结蔡蔚教授治疗慢性膀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蔚教授专家门诊患者,共1099诊次,建立蔡蔚教授治疗慢性膀胱炎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数据库内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关联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结果在纳入的1099首方剂中,使用频次≥100的中药共有35味,主要有甘草(1050次,95.54%)、黄芪(1030次,93.72%)、当归(969次,88.17%)等。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平;五味以苦味为主,其次为甘味、辛味;归经以肝、脾经为主,其次为肺经、心经、胃经、肾经。通过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获取常用药物组合76个,挖掘核心处方5首。结论蔡蔚教授认为慢性膀胱炎病位在肝脾,且与肺、心、胃、肾密切相关,治法以益气活血,清热燥湿为主,寒温并用,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慢性膀胱炎 中医药 用药规律 蔡蔚
下载PDF
间质性膀胱炎33例临床病理观察
2
作者 刘周英 刘东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3例间质性膀胱炎(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的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镜下观察HE形态,并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40~79岁,中位年龄62岁,...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3例间质性膀胱炎(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的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镜下观察HE形态,并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40~79岁,中位年龄62岁,仅1例为男性,余均为女性,其中20例(占61%)患者曾有盆腔和(或)腹腔手术史。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镜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上皮糜烂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但实验组黏膜下层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70%vs 17%,P<0.001),且实验组黏膜下层或肌层浸润的肥大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4.8±16.6/HPF vs 0.31±1.08/HPF,P<0.001)。结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仍需根据病史进一步细分,如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肥大细胞 出血 甲苯胺蓝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琳依 熊艺颖 +6 位作者 廖明燕 肖青 唐晓琼 罗小华 张红宾 王利 刘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6,共7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危险因素、LOHC发展为重度LOHC的危险因素及LOHC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危险因素、LOHC发展为重度LOHC的危险因素及LOHC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可能影响allo-HSCT后LOHC发生的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组间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45岁(P=0.039)、强化预处理方案中包含氟达拉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P=0.002)、移植后d 30白蛋白≤30 g/L(P=0.007)、CMV-DNA+(P=0.028)、移植前有真菌感染(P=0.026)、Ⅱ-Ⅳ度a GVHD的发生(P=0.006)是发生LOHC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已发生LOHC的移植患者中,LOHC发生的时间在移植后32 d内(P=0.008)、移植后d 30的白蛋白≤30 g/L(P=0.032)是发展为重度LOHC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LOHC组的OS率显著低于未发生LOHC组(P=0.041)。结论:对于年龄≤45岁、强化预处理或LOHC发生较早的移植患者,需要警惕发生LOHC或发展为重度LOHC,应早期做好防治;定期监测CMV-DNA、白蛋白水平,积极有效地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及防治a GVHD是预防LOHC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危险因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诊治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志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43-648,共6页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表现为与膀胱相关的疼痛、压迫感或不适且伴有下尿路症状,症状持续6周(或6个月)以上的一组症候群。自首次报道至今,该病始终是临床诊治的难题,也一直经历着认知革新,其涉及疾病分类分型、相关基...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表现为与膀胱相关的疼痛、压迫感或不适且伴有下尿路症状,症状持续6周(或6个月)以上的一组症候群。自首次报道至今,该病始终是临床诊治的难题,也一直经历着认知革新,其涉及疾病分类分型、相关基础研究、影像学、症状评分、膀胱镜检、治疗以及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等诸多方面,亦是本文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进展 免疫反应与炎症 神经影像学 骶神经调节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下载PDF
膀胱内灌注电灼联合水扩张法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
5
作者 辛鹏 张昊 姜振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肝素/碱化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混合)协同膀胱内灌注联合水扩张及经尿道电灼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 目的:探讨肝素/碱化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混合)协同膀胱内灌注联合水扩张及经尿道电灼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符合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的诊断标准,新诊断为IC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时对可疑病变进行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续12个月的2%(质量分数)利多卡因10 mL+5%(质量分数)碳酸氢钠5 mL+肝素25000 IU的膀胱内灌注治疗,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水扩张及经尿道电灼治疗,将患者分为水扩张和经尿道电灼(hydrodistension and transurethral fulguration,HD/TF)组和非HD/TF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12个月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标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patient symptom index scores,ICSI)、问题指标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patient problem index scores,ICPI)、耻骨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功能性膀胱容量(functional bladder capacity,FBC)等。结果:共收集到患者79例,其中有4例(5.1%)患者因病理诊断为癌或治疗失败而行膀胱切除术被剔除,其余患者均在治疗后1、6、12个月成功随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后ICPI、ICSI和VA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FBC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1、6、12个月随访期间FBC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ICSI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6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的IC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TF组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ICPI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IC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其余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HD/TF组相比,HD/TF组的ICPI、ICSI、VAS和FBC改善更早,且VAS和FBC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肝素/碱化利多卡因协同膀胱内灌注加水扩张和经尿道电灼治疗I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膀胱内肝素/碱化利多卡因协同灌注可能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可显著减轻患者和医保系统的经济负担,如果患者能接受,可考虑经尿道电灼联合水扩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膀胱内灌注 经尿道电灼 水扩张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输尿管膀胱炎:病例报道1例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李师师 郑可 +1 位作者 徐燕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9-716,共8页
1例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治疗14个周期后出现了尿频、尿急症状。经尿常规、肾功能、膀胱镜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考虑为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输尿管膀胱炎以及急性肾损伤。停用帕博利珠... 1例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治疗14个周期后出现了尿频、尿急症状。经尿常规、肾功能、膀胱镜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考虑为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输尿管膀胱炎以及急性肾损伤。停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后症状缓解,再次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加重,应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患者如出现泌尿系统症状,需考虑免疫相关输尿管膀胱炎,尽早识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肺肿瘤 输尿管膀胱炎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膀胱炎1例报告
7
作者 张谊 李洪达 +2 位作者 高波 徐军 周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52-552,F0003,共2页
信迪利单抗所致的免疫相关性膀胱炎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6岁,1年前因“发现胃部占位”行胃癌根治术.于半年前开始信迪利单抗治疗2个周期.随后出现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坠痛.尿常规示红、白细胞计数... 信迪利单抗所致的免疫相关性膀胱炎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6岁,1年前因“发现胃部占位”行胃癌根治术.于半年前开始信迪利单抗治疗2个周期.随后出现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坠痛.尿常规示红、白细胞计数升高.尿培养阴性.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显示未见转移灶.抗感染治疗无效.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黏膜弥漫性出血和炎症表现,病理提示送检黏膜衬覆尿路上皮,灶区上皮稍增生,表面可见伞细胞,黏膜间质内血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信迪利单抗 膀胱炎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下载PDF
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口服土茯苓汤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8
作者 何垚澍 王梅利 +2 位作者 顾震华 陈健 杨玉成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等离子电切联合服用土茯苓汤中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经尿道等离子膀胱炎性黏膜电切术,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口服3个月土茯苓汤,所有患者均密切随诊... 目的观察等离子电切联合服用土茯苓汤中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经尿道等离子膀胱炎性黏膜电切术,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口服3个月土茯苓汤,所有患者均密切随诊,保持医患沟通6个月以上,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镜下红细胞计数、疼痛评分、排尿次数、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等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第8周及第6月,除第8周疼痛评分指标外,观察组患者尿常规镜下红细胞计数、疼痛评分、排尿次数、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等评价指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纯等离子电切术结合医患沟通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明显,术后口服土茯苓汤可以加速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随访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中医中药 等离子电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误诊为膀胱肿瘤临床分析
9
作者 赵爱莲 刘瑞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早期误诊为膀胱肿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术前误诊的腺性膀胱炎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以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尿痛伴或不伴肉眼血尿、排尿困难、下腹部胀痛等为主要症状就诊...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早期误诊为膀胱肿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术前误诊的腺性膀胱炎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以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尿痛伴或不伴肉眼血尿、排尿困难、下腹部胀痛等为主要症状就诊,结合经腹超声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膀胱肿瘤,不排除恶性可能。为鉴别肿瘤性质,行膀胱镜下活检术,确诊为腺性膀胱炎。误诊时间为5~7 d。11例确诊后予经尿道电气化术联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后2~3个月,复查膀胱镜膀胱黏膜恢复正常。结论腺性膀胱炎发病率较低,早期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学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在未行膀胱镜和手术病理检查前易误诊为膀胱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误诊 膀胱肿瘤 血尿 膀胱刺激征 超声检查 膀胱镜检查 病理检查
下载PDF
米拉贝隆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晓露 林清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428-431,共4页
间质性膀胱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C/BPS)是一种与膀胱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或压迫感,并伴有至少一种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5倍^([1])。我国IC流行病学多样性研究发... 间质性膀胱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C/BPS)是一种与膀胱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或压迫感,并伴有至少一种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5倍^([1])。我国IC流行病学多样性研究发现,女性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性交疼痛及盆腔疼痛等症状为主,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保护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间质性膀胱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米拉贝隆 透明质酸钠 治疗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与防治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郭超 章卫平 +2 位作者 王健民 倪雄 丁晓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 (HC)的发病情况 ,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采用 PBSCT治疗各类血液病 80例 ,其中异基因移植 5 0例 ,自体移植 30例。预处理方案为 CTX 12 0mg/ k...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 (HC)的发病情况 ,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采用 PBSCT治疗各类血液病 80例 ,其中异基因移植 5 0例 ,自体移植 30例。预处理方案为 CTX 12 0mg/ kg(+VP16 2 0 mg/ kg) +TBI 6 .5~ 8.0 Gy。 HC的预防随机分成 2组 :A组 (38例 )采用常规水化、碱化 ;B组 (4 2例 )在常规水化、碱化基础上加用美司钠 ,用法为 CTX后 0、4、8h各静推 1次 ,每次剂量为每日 CTX总量的 2 0 %。结果 :80例患者中共有 10例出现 HC(12 .5 %) ,均为迟发性 , 度 5例 , 度 4例 , 度 1例。 A组有 8例出现 HC(2 1.1%) ;B组仅有 2例 HC(4 .8%,P<0 .0 5 ) ;异基因移植组有 9/ 5 0出现 HC(18.0 %) ,自体移植组仅有 1/ 30 (3.3%,P<0 .0 5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阳性组出现 HC为 7/ 2 0 (35 .0 %) ,而阴性组仅为 2 / 30 (6 .7%,P<0 .0 5 )。 5例病毒感染者中 3例发生 HC。治疗上除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和加强利尿外 ,加用前列腺素 E1 脂微球制剂 (L ipo PGE1 ) ,有病毒感染者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全部病例经上述处理均获痊愈。结论 :HC的发生除 CTX等药物损害外 ,还与 GVHD及病毒感染有关 ;在常规水化、碱化基础上加用美司钠可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防治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 出血性膀胱炎 美司钠
下载PDF
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张志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膀胱疼痛综合征(BPS)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IC/B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用膀胱水扩张术治疗,观察组用膀胱水扩张联合... 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膀胱疼痛综合征(BPS)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IC/B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用膀胱水扩张术治疗,观察组用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UF)、O’Leary-Sant IC症状评分(ICSI)、O’Leary-SantIC问题评分(ICPI)、疗效、日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尿源性诊断标志物(EGF、NGF、IGF-1)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PUF、ICSI、ICP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最大膀胱容量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液EGF、NGF、IGF-1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IC/BPS能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少排尿次数,降低尿EGF、NGF、IGF-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水扩张术 药物灌注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上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单纯TUR与TUR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亚荣 唐伟 +2 位作者 喻备 殷祥瑞 何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经尿道电切术(TUR)与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CG)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等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检... 目的比较单纯经尿道电切术(TUR)与经尿道电切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CG)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等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2年7月31日。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7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发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1,95%CI(1.29,1.54),P<0.01],TUR+THP优于单纯TUR。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31,95%CI(2.55,7.27),P<0.01],TUR+THP不良反应较单纯TUR多。结论 TUR+THP治疗CG优于单纯TUR,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腔内钬激光治疗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齐贵 麻伟青 +4 位作者 周庆余 窦坤 王跃力 姚建忠 吉庆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9期57-57,59,共2页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腔内钬激光治疗的方法与治疗。方法 :使用钬激胱对 18例腺性膀胱炎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结果 :手术安全 ,不出血 ,可无需麻醉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可切除达任何膀胱组织层面、范围大小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开口...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腔内钬激光治疗的方法与治疗。方法 :使用钬激胱对 18例腺性膀胱炎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结果 :手术安全 ,不出血 ,可无需麻醉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可切除达任何膀胱组织层面、范围大小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开口。术后膀胱黏膜生长块 ,无疤痕。结论 :腔内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更微创、安全、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腺性膀胱炎 内窥镜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少波 史明 +2 位作者 常江平 曾少明 吴锋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问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新的治疗方法。方法29例I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15例,B组(对照组)14例。A组2%利多卡因20ml膀胱灌注10min后,0.2%透明质酸钠100 ml+地塞米松1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周。... 目的探讨问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新的治疗方法。方法29例I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15例,B组(对照组)14例。A组2%利多卡因20ml膀胱灌注10min后,0.2%透明质酸钠100 ml+地塞米松1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周。B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替代0.2%透明质酸钠溶液,方法类同A组,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0例患者膀胱容量明显增加。B组用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膀胱容量无明显改善。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透明质酸钠膀 治疗 临床症状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女性腺性膀胱炎15年诊疗经验回顾(附458例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姚友生 湛道明 +4 位作者 黄健 王一锋 林明恩 黄海 王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8-1320,1322,共4页
目的为提高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和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报告该院15年来诊疗、随访的女性腺性膀胱炎458例,随访时间为2~15年,平均为8年2个月。对病例的症状、膀胱镜下的表现进行讨论,将所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纯经尿道电... 目的为提高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和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报告该院15年来诊疗、随访的女性腺性膀胱炎458例,随访时间为2~15年,平均为8年2个月。对病例的症状、膀胱镜下的表现进行讨论,将所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纯经尿道电灼治疗的6例为A组;单纯经尿道电切的24例为B组;经尿道电切后加塞替派直接经尿道灌注膀胱的66例为C组;经尿道电切后加吡柔比星、异搏定、力尔凡序贯联合灌注膀胱的362例为D组。按治愈、好转、有效、无效和复发的标准统计计算4组的结果,4组的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症状几乎没有改善;B组的有效率为75%,复发率为25.0%;C组的有效率为90.9%,复发率为9.1%;D组的有效率为93.9%,复发率为4.4%。各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典型的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肉眼基本即能诊断;单纯经尿道电灼治疗的方法不可取;单纯经尿道电切的复发率较高;经尿道电切后塞替派膀胱灌注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和预防其复发的简单、便宜、有效的方法;经尿道电切后加吡柔比星、异搏定、力尔凡序贯联合灌注膀胱效果最好,但价钱较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下载PDF
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方案选择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海 姚友生 +6 位作者 许可慰 林天歆 郭正辉 谢文练 江春 韩金利 黄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各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57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9例患者行口服药物治疗,21例患者进行了口服药物与膀胱灌注治疗,5例患者行膀胱液压扩张与膀胱逼尿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2例患者...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各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57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9例患者行口服药物治疗,21例患者进行了口服药物与膀胱灌注治疗,5例患者行膀胱液压扩张与膀胱逼尿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2例患者行尿流改道术治疗,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对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结果行口服药物治疗和膀胱灌注的患者有34例(68%)症状缓解或部分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疼痛缓解,尿频症状也部分缓解,排尿间隔时间明显延长。5例行膀胱液压扩张与膀胱逼尿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尿频症状也部分缓解,排尿间隔时间明显延长,膀胱容量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达到180~270ml。到目前为止,5例患者均可以正常学习、工作。1例患者术后6个月后尿频、尿痛症状有所反复;1例患者术后出现排尿无力;但是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行尿流改道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尿频、尿痛等IC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膀胱液压扩张与口服药物或膀胱灌注治疗是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常规方案,多数患者可取得一定效果;膀胱黏膜下和逼尿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新的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对口服药物和膀胱灌注无效的患者可试用,对改善患者膀胱区疼痛具有良好效果;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最终方案,可完全缓解尿频、尿急、膀胱区疼痛的症状,但是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肉毒毒素A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膀胱水囊扩张联合药物灌注在间质性膀胱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文广 史刚刚 +2 位作者 张卫 雷铭德 韩瑞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3-814,共2页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慢性无菌性膀胱炎症疾病。我院于2003年3月-2007年5月共收治IC患者1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膀胱炎 间质性 扩张术 灌注 局部 综合疗法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 被引量:21
19
作者 林凌华 邹爱华 +1 位作者 蒋蕴毅 陈克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 搜集 7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CT资料 ,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CT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膀胱周围组织情况。腺性膀胱炎病变范围可...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 搜集 7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CT资料 ,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CT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膀胱周围组织情况。腺性膀胱炎病变范围可比较局限 ,部分伴有囊变且病灶增强效果不明显。结论 腺性膀胱炎在CT图像上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并能与膀胱癌作鉴别诊断。CT对腺性膀胱炎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膀胱癌 CT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