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动力学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毛岚 詹辉 +3 位作者 栾婷 王海峰 董昊楠 王剑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女性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目前的指南建议仅在复杂病例中使用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但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特发性OAB患者的诊断中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OAB女性患者后续的治疗具有...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女性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目前的指南建议仅在复杂病例中使用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但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特发性OAB患者的诊断中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OAB女性患者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OAB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诊断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成批烧伤的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 被引量:9
2
作者 阮兢 郑庆亦 +3 位作者 陈锦河 蔡少甫 孙建忠 李小毅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伤员卫勤组织与救治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9年收治及参与救治的16批178例成批烧伤案例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16批178例伤员中治愈172例,治愈率96.6%。结论提高成批烧伤的救治成功率不是...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伤员卫勤组织与救治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9年收治及参与救治的16批178例成批烧伤案例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16批178例伤员中治愈172例,治愈率96.6%。结论提高成批烧伤的救治成功率不是单纯的医疗工作,而是由组织指挥、行政协调和后勤保障等组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将卫勤组织与救治方法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批烧伤 卫勤 救治 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永斌 胡卫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0-405,409,共7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诊断主要依靠其症状表现以及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明确后,选择有效快速的治疗方式,尽快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疾苦是临床门诊医师的主要任务...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诊断主要依靠其症状表现以及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明确后,选择有效快速的治疗方式,尽快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疾苦是临床门诊医师的主要任务。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治疗等。该文以PUBMED上发表的论文为数据,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补肾导浊颗粒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志强 孙大林 +3 位作者 金保方 林树栋 张新东 夏国守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导浊颗粒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男科学研究所门诊收治的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给予补肾导浊颗粒治疗,150mL/次,2次/d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排尿日记(24h排尿次数、24... 目的:探讨补肾导浊颗粒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男科学研究所门诊收治的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给予补肾导浊颗粒治疗,150mL/次,2次/d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排尿日记(24h排尿次数、24h尿急次数、24h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表(OABSS)的评分变化,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每次尿量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OABSS中各项评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导浊颗粒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效、安全的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补肾导浊颗粒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宁 薛东炜 +1 位作者 刘屹立 王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91例女性OAB患者,均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自由尿流率检查和压力流率测定(PFS)。以PFS过程中出现DO为标准,将患者分为DO组和单纯OAB组...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91例女性OAB患者,均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自由尿流率检查和压力流率测定(PFS)。以PFS过程中出现DO为标准,将患者分为DO组和单纯OAB组。比较2组的年龄、OABSS和尿动力学参数。结果 DO组的年龄[(49.7±18.4)岁]与单纯OAB组[(48.5±17.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初始尿意容量及膀胱测压容量明显低于单纯OAB组(P<0.01),分别为[(67.4±36.8)vs(91.8±41.2)]mL及[(108.1±45.3)vs(254.2±97.1)]mL,同时OABSS(10.9±4.1)、夜间排尿次数评分(2.1±0.8)、尿急评分(3.9±0.9)及急迫性尿失禁评分(3.5±1.6)明显高于单纯OAB组的8.2±5.3、1.3±0.6、3.1±0.7及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的出现,会导致OAB症状的加重,主要表现为夜尿、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加,以及尿急症状的加重,但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过度活动 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 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动力学
下载PDF
55例女性逼尿肌无力症的诊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朝东 马笑光 王增产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40-740,742,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逼尿肌无力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主诉排尿困难,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逼尿肌乏力的女性患者,进一步从病史、临床检查等多方面尽可能地寻找逼尿肌乏力的临床病因,排除膀胱出口梗阻等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因... 目的探讨女性逼尿肌无力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主诉排尿困难,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逼尿肌乏力的女性患者,进一步从病史、临床检查等多方面尽可能地寻找逼尿肌乏力的临床病因,排除膀胱出口梗阻等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因做相应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55例逼尿肌无力症中有明确病因者20例,其中糖尿病8例,解痉剂应用7例,膀胱过度扩张5例。另外,伴有明显心理情绪障碍者28例。结果34例完全治愈,18例部分治愈,3例无效。结论女性逼尿肌无力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尿流动力学检查,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病因,心理情绪障碍也可能是病因或疾病表现之一。针对病因做综合治疗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逼尿肌无力 尿动力学 病因学 诊治
下载PDF
胆碱能M受体: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关键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吉琼 张正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2,共4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存在于膀胱逼尿肌的胆碱能M受体是介导OAB发生的关键。抗胆碱能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OAB最基本的药物,在抑制膀...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存在于膀胱逼尿肌的胆碱能M受体是介导OAB发生的关键。抗胆碱能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OAB最基本的药物,在抑制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改善OAB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分子结构、受体选择性、药代动力学、临床特点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目前常用的5种商品化的抗胆碱能药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M受体 抗胆碱能药物
下载PDF
小儿神经性尿频75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许燕峰 叶丽珍 袁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88-88,共1页
目的:观察心理及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患儿采用一般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3法联用。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51例治愈,24例好转。结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显著。
关键词 神经性尿频 心理疗法 硝苯地平 谷维素
下载PDF
夜尿症的诊治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克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夜间1次起床排尿即可称为夜尿症,但是临床发现只有1次夜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2次以上的夜尿更具备治疗的意义。中国成人(40岁以上人群)1次以上的夜尿症患病率为55%,2次以上的夜尿达22.8%。53.4%的夜尿症患者承认夜尿症导致的睡眠... 夜间1次起床排尿即可称为夜尿症,但是临床发现只有1次夜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2次以上的夜尿更具备治疗的意义。中国成人(40岁以上人群)1次以上的夜尿症患病率为55%,2次以上的夜尿达22.8%。53.4%的夜尿症患者承认夜尿症导致的睡眠障碍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社交。根据成因及临床表现差异,夜尿症可分为4大类:多尿症、夜间多尿、夜间膀胱容量下降、混合型。排尿日记是夜尿症最重要的诊断手段。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直是治疗夜尿的一线治疗。去氨加压素能显著减少夜间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物相关的唯一严重并发症—低钠血症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多数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目前尚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抗毒蕈碱剂能减少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夜尿次数。国内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实验证明,多沙唑嗪4mg与坦索罗辛0.2mg均能够缓解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的夜尿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尿 患病率 生活质量 去氨加压素 抗胆碱能药物 α一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杰 张炜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药物开发及治疗效果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概述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尿频 尿急 急迫性尿失禁
下载PDF
每日口服文拉法辛75mg出现尿路症状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春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泌尿道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抑郁 文拉法辛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腹针联合中药治疗夜尿频数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晓莉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2119-2120,共2页
夜尿频数是指夜间排尿在3次以上,大于4次者称为重度夜尿增多,为老年常见的下尿路症状之一。夜尿频数不仅影响睡眠,还增加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急症发生及外伤机率。对夜尿频数的治疗,目前西医药物治疗方法疗效欠佳。笔者采用腹针联合中药方... 夜尿频数是指夜间排尿在3次以上,大于4次者称为重度夜尿增多,为老年常见的下尿路症状之一。夜尿频数不仅影响睡眠,还增加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急症发生及外伤机率。对夜尿频数的治疗,目前西医药物治疗方法疗效欠佳。笔者采用腹针联合中药方法治疗夜尿频数,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夜尿 频数 中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夜尿与生活质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健 王晓峰 徐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44-746,共3页
  根据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的重新修订,夜尿被重新定义为个体主诉夜间排尿次数≥1次的症状[1].根据世界各地学者的调查情况估计,在成年人(20岁以上个体)当中,夜尿的发生率大概在13%~30%之间,...   根据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的重新修订,夜尿被重新定义为个体主诉夜间排尿次数≥1次的症状[1].根据世界各地学者的调查情况估计,在成年人(20岁以上个体)当中,夜尿的发生率大概在13%~30%之间,男性和女性受到夜尿干扰的情况几乎是相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夜尿的发生率增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障碍 生活质量 睡眠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硝苯地平片致尿频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寅 廖秋霞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硝苯地平片 尿频 药物不良反应 钙离子拮抗药
下载PDF
隔药灸脐法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30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双慧 苏秀贞 +3 位作者 张永光 李云晓 郭芸倩 李丽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隔药灸脐法治疗,每次2 h,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每次2 mg,每天2次...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隔药灸脐法治疗,每次2 h,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每次2 mg,每天2次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ABSS评分、QOL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能明显改善特发性OAB的临床症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隔药灸脐法 酒石酸托特罗定
下载PDF
新型抗胆碱能药物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晓英 张永革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5-246,274,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抗胆碱药物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对7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的对比研究。服药方法为索利那新,每次5mg,1次/d,托特罗定,每次2mg,2次/d,两组疗程... 目的评价新型抗胆碱药物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对7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的对比研究。服药方法为索利那新,每次5mg,1次/d,托特罗定,每次2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索利那新组(4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由治疗前的(9.05±2.38)分降到治疗后的(4.06±1.22)分;尿急次数由治疗前的(3.97±1.12)次降到治疗后的(1.13±0.44)次;托特罗定组(38例)OABSS评分由治疗前的(9.12±2.53)分降到治疗后的(5.22±1.45)分,尿急次数由治疗前的(3.85±1.26)次降到治疗后的(1.98±0.5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利那新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为10%,而托特罗定组发生率为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托特罗定相比,新型抗胆碱能药物索利那新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索利那新 托特罗定
下载PDF
妇女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的治疗新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任高 吕丽雅 《中级医刊》 1993年第1期3-4,共2页
在基层医疗单位,我们常常碰到外表似乎很“健康”而仅主诉为尿频、排尿不适等下尿路症状群的妇女。对这类病人我们近年来采用阶梯式抗菌药治疗新方案,不但疗效较理想,医疗费用较低,药物副作用较少,而且也有助于对这种综合征的原发疾病... 在基层医疗单位,我们常常碰到外表似乎很“健康”而仅主诉为尿频、排尿不适等下尿路症状群的妇女。对这类病人我们近年来采用阶梯式抗菌药治疗新方案,不但疗效较理想,医疗费用较低,药物副作用较少,而且也有助于对这种综合征的原发疾病的诊断,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尿频 排尿不适 综合征
原文传递
尿动力学检查在尿频患者病因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赖维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920-1921,1925,共3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尿频患者病因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尿频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在尿频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尿动力学检...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尿频患者病因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尿频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在尿频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200例患者中膀胱出口梗塞80例(40.0%),其中52例为尿道狭窄、28例为前列腺增生症,经行尿道扩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到92.5%(74/80)。不稳定膀胱50例(25.0%),其中32例为慢,性前列腺炎、18例为间质性膀胱炎,经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0%(46/50)。膀胱感觉过敏30例(15.0%),均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经药物、心理干预及逼尿肌反射训练治疗总有效率为86.7%(26/30)。低顺应性膀胱25例(12.5%),经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22/25)。逼尿肌无反射15例(7.5%),行膀胱造瘘、间歇性导尿、膀胱训练及对症药物干预后,有效率为80.0%(12/1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确定尿频患者病因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选择正确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频/诊断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去氨加压素治疗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19例
19
作者 舒凯 厉春玲 +2 位作者 曾令成 雷霆 薛德麟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29-630,共2页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的治疗。方法 :19例鞍区肿瘤术后并发尿崩症患者用去氨加压素0 .5~ 2 .0 μg ,im ,1周后改为口服 ,并视尿量及年龄调整用药剂量及疗程。 结果 :用药 1h后尿量均可降至 <10 0mL·h 1 ,尿比重...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的治疗。方法 :19例鞍区肿瘤术后并发尿崩症患者用去氨加压素0 .5~ 2 .0 μg ,im ,1周后改为口服 ,并视尿量及年龄调整用药剂量及疗程。 结果 :用药 1h后尿量均可降至 <10 0mL·h 1 ,尿比重增加 ,尿渗透压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去氨加压素可作为鞍区肿瘤手术后尿崩症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氨加压素 鞍区肿瘤 尿崩症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在青少年尿频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20
作者 赵泽驹 沈寅初 +1 位作者 罗旭 尚吉文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检查 (UDS)在青少年尿频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 6 5例尿频为突出症状的青少年患者行UDS。结果 6 5例中有不稳定膀胱 (DI) 4 0例 ,尿道压增高 2 8例 ,膀胱逼尿肌无力 6例 ,正常 8例 ,分别占 6 1 5 %、43 0 8%、9 2 3%和 1...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检查 (UDS)在青少年尿频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 6 5例尿频为突出症状的青少年患者行UDS。结果 6 5例中有不稳定膀胱 (DI) 4 0例 ,尿道压增高 2 8例 ,膀胱逼尿肌无力 6例 ,正常 8例 ,分别占 6 1 5 %、43 0 8%、9 2 3%和 12 31%。结论青少年尿频主要与尿道压增高诱发的逼尿肌功能不稳定相关 ,部分病例比较特殊 ,治疗中需区别对待。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检查 青少年 尿频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