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精液质量男性生殖激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曲莉 于金凤 +5 位作者 邓卓朋 李梓华 马佳羽 刘家铭 李环 王洪艳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精液质量男性生殖激素和抗氧化水平,探讨生殖激素及抗氧化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筛选28名单纯少精子症、36名单纯弱精子组和28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液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 目的分析不同精液质量男性生殖激素和抗氧化水平,探讨生殖激素及抗氧化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筛选28名单纯少精子症、36名单纯弱精子组和28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液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雌二醇、睾酮(T)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精浆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不育组男性精液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精子总活力和精子不活动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患者血清中T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弱精症组中FS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SOD活力和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酮合成下降与男性不育有关,少精、弱精、少弱精的重要原因可能是氧化应激中抗氧化剂与ROS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质量 氧化应激 血清生殖激素 精浆
下载PDF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作为综合评估男性生育能力指标的初探
2
作者 樊千 常凤娟 +3 位作者 陈赟 孙志兴 张星 薛建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以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之间的关联,以及MMP对于临床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男科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生育咨询以及不育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以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之间的关联,以及MMP对于临床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男科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生育咨询以及不育症治疗的患者的精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版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和精子形态学分析,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FI和MMP。根据不同精液质量分为两组:精液质量各项指标均正常,即精液量>2 ml、pH值7.2~7.8、精子浓度≥15×106/ml,精子前向运动(PR)≥32%、精子形态正常率≥4%、DFI<30%为精液质量正常组(n=57);PR<32%、精子形态正常率<4%、DFI≥30%为精液质量异常组(n=67),比较两组精液质量各项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MMP与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以及DFI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MP对于临床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结果两组间平均年龄、精液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液质量正常组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MMP显著高于精液质量异常组(P<0.05),DFI显著低于精液质量异常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与精液量无明显相关性(r=-0.065,P=0.475),与精子浓度(r=0.396,P<0.001)、PR(r=0.471,P<0.001)、精子形态正常率(r=0.468,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DFI(r=-0.701,P<0.001)呈显著负相关;ROC分析结果显示,MMP对精液质量整体水平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敏感度87.5%,特异性83.3%,截断值53.69%;MMP对精子浓度预测的AUC为0.787,敏感度82.0%,特异性69.2%,截断值43.97%;MMP对PR预测的AUC为0.741,敏感度65.7%,特异性84.2%,截断值56.33%;MMP对精子形态正常率预测的AUC为0.733,敏感度71.1%,特异性69.1%,截断值56.63%;MMP对DFI预测的AUC为0.809,敏感度89.5%,特异性72.1%,截断值54.78%。结论精子MMP与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呈显著正相关,与DFI呈显著负相关。与各单项精液指标相比,MMP能更全面地反映精子能量代谢和凋亡,推荐将MMP 54%作为全面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参考值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 生育能力 参考值
下载PDF
吸烟对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姚颖杰 蔡金凤 +5 位作者 侯江厚 陈云雁 夏明 杨海云 肖彭莹 王丽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 探究吸烟对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6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吸烟进行分组:吸烟组(n=190)和未吸烟组(n=170,N组),其中吸烟组按照吸烟量分为A组(≤10支/d组,n=63)、B组(11~20支/d组,n=80)、C组(>20支/d组,n... 目的 探究吸烟对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6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吸烟进行分组:吸烟组(n=190)和未吸烟组(n=170,N组),其中吸烟组按照吸烟量分为A组(≤10支/d组,n=63)、B组(11~20支/d组,n=80)、C组(>20支/d组,n=47)。观察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各组患者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浓度、活动力、DNA碎片率以及正常形态率。结果 吸烟组和未吸烟组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活动力、正常形态率以及DNA碎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吸烟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活动力以及正常形态率低于未吸烟组,DNA碎片率、精液液化时间高于未吸烟组。且随着吸烟量增加,精子活动力以及正常形态率下降,精液液化时间、DNA碎片率增加;吸烟组和未吸烟组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量不同的3个组精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吸烟对精液量、精子活性、正常形态率、精子活动力、液化时间及DNA碎片化等精子质量参数造成负面影响,大量吸烟影响尤为明显。应该加强全面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男性不育 精子质量
下载PDF
贵州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男性3例的Y染色体微缺失及致病候选基因
4
作者 张程 李鸿婧 谭宗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和致病候选基因突变。方法本研究招募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男性3人,使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及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注释到相关基因区域,解析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及致病候选位点。结果3例... 目的研究贵州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和致病候选基因突变。方法本研究招募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男性3人,使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及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注释到相关基因区域,解析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及致病候选位点。结果3例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中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位点。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USP9Y、CFTR、ZMYND15、DNAH1的突变位点,可能是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的候选致病突变。结论贵州苗族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阴性的非梗阻性无精症可能具有特异的基因致病突变位点,在男性不育研究及临床中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症 原发不育 Y染色体微缺失 全外显子测序 致病突变
下载PDF
辅酶Q10和维生素E与黄精赞育胶囊联合治疗弱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利敏 凌晓辉 +2 位作者 柯洁荣 何妙玲 林淑如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辅酶Q10和维生素E与黄精赞育胶囊联合治疗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9月初次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弱精症患者(确诊为肾虚精亏夹湿热型)9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1组(A组)、对照组2组(B组)和观察组(C组)。A组... 目的:观察辅酶Q10和维生素E与黄精赞育胶囊联合治疗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9月初次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弱精症患者(确诊为肾虚精亏夹湿热型)9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1组(A组)、对照组2组(B组)和观察组(C组)。A组给予辅酶Q10和维生素E治疗,B组给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C组给予黄精赞育胶囊+辅酶Q10和维生素E治疗。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配偶妊娠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精液质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PR%)、正常形态率、DNA碎片率(DFI)和精液活性氧(ROS)含量]及患者配偶的临床妊娠率、显效率、有效率。结果:三组间治疗前、治疗后的精液质量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精子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精子活力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精子浓度和正常形态百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精子DNA碎片率、精浆ROS生成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妊娠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与辅酶Q10和维生素E治疗效果相似,均略优于黄精赞育胶囊治疗效果,联合用药是否优于辅酶Q10和维生素E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赞育胶囊 辅酶Q10和维生素E 精液质量
下载PDF
回族及维吾尔族圆头精子症患者的基因诊断、精子超微结构观察和辅助生殖结局分析
6
作者 刘翛然 武爽 韩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2例少数民族(P1回族、P2维吾尔族)圆头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表型、精子特点、遗传学病因以及辅助生殖结局。方法分析2例少数民族圆头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种精液检查参数,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并利用全外显子检测技术和qPCR检测分... 目的探讨2例少数民族(P1回族、P2维吾尔族)圆头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表型、精子特点、遗传学病因以及辅助生殖结局。方法分析2例少数民族圆头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种精液检查参数,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并利用全外显子检测技术和qPCR检测分析患者的遗传学病因,采用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联合卵母细胞激活技术(ICSI+AOA)进行辅助生殖治疗,并观察其助孕结局。结果2例患者均存在DPY19L2基因109681 bp纯合缺失,其中P2患者的DPY19L2基因缺失来源于近亲结婚的父母。P1患者精子活力低下,精子DNA碎片率高,精子形态为100%圆头精子,电镜下发现精子顶体缺失,同时存在质膜、线粒体和微管等超微结构缺陷;P2患者精子活力及精子DNA碎片率均正常,精子形态为100%圆头精子,电镜下观察发现精子主要缺陷为头部小而圆伴随顶体缺失,质膜、线粒体和微管等细胞器结构损伤与超微结构缺陷少见。2例患者夫妇均接受ICSI+AOA助孕,ICSI受精率P1患者夫妇为62.5%,P2患者夫妇为75%,均成功获得临床妊娠。结论DPY19L2基因异常在不同民族背景的圆头精子症患者中都是主要的致病遗传学原因。圆头精子可同时存在质膜、线粒体和微管等细胞器结构损伤与超微结构缺陷。ICSI+AOA是圆头精子症患者的有效辅助生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圆头精子症 DPY19L2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卵母细胞激活技术
下载PDF
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研究
7
作者 高松占 管一春 +1 位作者 刘汝升 杨险峰 《中医研究》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肾虚血瘀型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肾虚血瘀型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桃红四物汤(药物组成: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加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口服,水煎,1 d 1剂,早晚饭后温服200 mL,连续服用3个月。对比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时精液量、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复通率和精液参数。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附睾-输精管复通成功患者对照组为21例,复通率均为77.78%(21/27);治疗组为23例,复通率均为85.19%(23/27)。术后3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对其附睾输精管复通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可有效改善复通患者的精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附睾梗阻 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 桃红四物汤 精液质量
下载PDF
冷冻精子复苏后授精方式的选择对供精IVF/ICSI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漆雨昕 李丹 +1 位作者 胡瑞 杨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冷冻精子复苏后授精方式的选择对供精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供精IVF/ICSI助孕的237例患者(共243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108... 目的探讨冷冻精子复苏后授精方式的选择对供精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供精IVF/ICSI助孕的237例患者(共243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108个取卵周期)、ICSI组(67个取卵周期)及早期补救ICSI(R-ICSI)组(68个取卵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发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AFC)、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性激素(FSH、LH、E_(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间Gn天数、Gn用量、HCG日E_(2)水平、HCG日孕酮(P)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2PN数、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组及R-ICSI组患者精子浓度、活动率、非前向运动精子显著低于IVF组(P<0.05);ICSI组的前向运动精子显著低于IVF组及R-ICSI组,而不动精子显著高于IVF组及R-ICSI组(P均<0.05)。ICSI组患者的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IVF组及R-ICSI组(P<0.05)。3组患者间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ICSI组临床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略低于IVF组及R-ICSI组,流产率及胚胎停育率略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精子复苏后行ICSI助孕的胚胎质量及助孕结局较常规IVF及R-ICSI略差,R-ICSI助孕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与IVF相似。建议行供精助孕治疗时尽可能选择IVF授精,若预计IVF受精率低下时可选择R-ICSI助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精 授精方式 ICSI 补救ICSI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联合维生素E改善精子DNA完整性和受孕结局的研究
9
作者 刘建家 曾健文 +1 位作者 何宇 范志铭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联合术后口服维生素E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改善和受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之间于清远市人民医院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并在术后接受了维生素E口服治疗的患者的... 目的分析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联合术后口服维生素E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改善和受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之间于清远市人民医院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并在术后接受了维生素E口服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精子DNA碎片率(DFI)、精液常规参数、超声结果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统计术后患者配偶妊娠情况,分析患者配偶妊娠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FI对患者配偶妊娠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患者94例,年龄均值(29.22±4.10)岁(22~45岁),精子DFI均值(23.00±7.36)%(10%~41%),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8个月复查,精子DFI均值(16.32±7.54)%(8%~24%);与术前比较,精子DFI、精索静脉直径、血清LH和FS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睾丸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PR)精子比例及睾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随访期间,共36例患者的配偶获得妊娠,与配偶未妊娠组相比,配偶妊娠组患者的术前精子DFI值更低[(20.05±6.16)%vs.(24.82±7.49)%,P=0.003]、精子浓度更高[(22.73±4.79)×10^(6)/ml vs.(19.69±6.62)×10^(6)/ml,P=0.001]。ROC曲线显示,当术前精子DFI取临界值21.5%的时候,可以达到最大的约登指数,预测术后配偶妊娠的敏感度53.4%、特异度80.6%;以精子DFI=21.5%为界线分组分析,与术前精子DFI≥21.5%患者比较,治疗前DFI相对较小(DFI<21.5%)的患者,其术前精子浓度及PR精子比例均相对较高(P<0.05)。结论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联合维生素E口服可以改善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缓解DNA损伤并且提高配偶受孕率;手术治疗前精子浓度较高、DFI较低的患者治疗后其配偶的受孕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 维生素E 精子DNA碎片率 怀孕 精子浓度
下载PDF
男性门诊孕前体检者与男性不育者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率与精液参数分析
10
作者 郭乐乐 李荣香 +1 位作者 吕大娇 胥博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38-940,共3页
目的:分析男性门诊孕前体检者与男性不育者的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率与精液参数。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50例接受精液检测分析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男性不育者纳为观察... 目的:分析男性门诊孕前体检者与男性不育者的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率与精液参数。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50例接受精液检测分析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男性不育者纳为观察组,将50例男性孕前体检者纳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精液检测分析。比较两组受检者常规精液分析情况,UU、CT及NG感染率情况;比较观察组受检者UU感染阳性与阴性的精液参数情况。结果:两组受检者在精液量、精子浓度、总精子数、精子总活力与精子向前运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7、0.278、0.577、0.452、0.389,P>0.05),观察组受检者精子畸形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94,P<0.05)。两组受检者UU感染率、CT感染率与NG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0、2.586、1.531,P>0.05)。观察组受检者中,UU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精液量、精子浓度、总精子数、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向前运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0.631、0.530、0.503、0.397,P>0.05),阳性患者的精子畸形率高于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6,P<0.05)。结论:UU感染容易引发精子畸形问题,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与不育情况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是临床诊疗中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 精液参数
下载PDF
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效性的Meta分析
11
作者 田朝晖 曾明月 +7 位作者 刘嘉 邓润培 夏伟 陶方泽 王从成 朱杰 余琪伟 曾庆琪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nce共6个数据库,检索时... 目的系统评价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nce共6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检索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收集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获得相关文献277篇,最终纳入8项研究,总样本量910例,研究基线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率[RR=1.48,95%CI(1.32,1.65),P<0.00001]、配偶妊娠率[RR=3.93,95%CI(2.13,7.25),P<0.0001]、精子浓度[MD=9.71,95%CI(3.00,16.42),P=0.005]、精子活力[MD=9.41,95%CI(1.36,17.46),P=0.02]、a级精子[MD=4.99,95%CI(3.56,6.41),P<0.00001]、精子正常形态[MD=1.98,95%CI(0.33,3.63),P=0.02]均高于对照组。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a+b级精子[MD=9.78,95%CI(-3.53,23.09),P=0.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配偶妊娠率、精子浓度、精子活力、a级精子比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初步证实了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赞育胶囊 男性不育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染色体变异、畸变与男性生殖激素水平及精子生成的研究
12
作者 张艳花 胡珉豪 +1 位作者 陈璐 周微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与精子数量、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异常相关,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虽然男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与精子生成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在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对精子生成的影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与精子数量、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异常相关,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虽然男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与精子生成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在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对精子生成的影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进一步研究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对精子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男性生育能力的形成过程,并为相关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畸变 男性生殖激素 精子生成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与精浆微量元素水平及精浆外泌体miR-184水平的关系
13
作者 陈甫 刘斌 +2 位作者 和帅军 赵勇 王伟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与精浆微量元素水平及精浆外泌体(exosome)miR-184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155例男性不育患者为不育组,另选同期155例男性体检正常者为正常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精液质量参数、微量元...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与精浆微量元素水平及精浆外泌体(exosome)miR-184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155例男性不育患者为不育组,另选同期155例男性体检正常者为正常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精液质量参数、微量元素、外泌体中miR-184水平,另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男性不育患者与上述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组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PR+NP)、前向运动精子(PR)、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精子平均直线运动速度、精子平均路径运动速度、精子头部侧向平均振幅(ALH)低于正常组(P<0.05);不育组Zn、Mg、Ca水平低于正常组,Cu、Pb水平及miR-184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男性不育患者Zn、Cu元素水平分别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PR+NP)、前向运动精子(PR)呈正、负相关,Pb元素水平与精子头部侧向平均振幅(ALH)呈负相关,且P<0.05。男性不育患者miR-184相对表达量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PR+NP)、前向运动精子(PR)、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呈负相关,且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与精浆微量元素水平及外泌体中miR-184水平联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精液质量 精浆微量元素 精浆 外泌体
下载PDF
无精子症患者中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分析
14
作者 左亚军 张超 +2 位作者 宋娜 梁齐 黄卫东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在男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新疆佳音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97名无精子症患者,所有患者进行睾丸...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在男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新疆佳音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97名无精子症患者,所有患者进行睾丸组织活检并基因测序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的多态性。按照手术中是否找到精子将患者分为有精子组(n=70)和无精子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型多态性的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是否伴随精索静脉曲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C677T包括CC、CT、TT三个基因型及C、T两个等位基因,A1298C包括AA、AC、CC三个基因型及A、C等位基因;MTRR A66G包括AA、AG、GG三个基因型,A、G两个等位基因。有精子组和无精子组患者的MTHFR基因677位点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6%、18.5%,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1%、40.7%;MTHFR基因1298位点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3.7%,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7%、18.5%;MTRR基因66位点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8.0%,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6%、40.0%;两组患者间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在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分布无显著变化,MTHFR基因和MTRR基因的多态性对睾丸内是否能找到精子也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单核苷酸 无精子症
下载PDF
BDNF在生精功能障碍中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孟星圻 彭莉轩 +3 位作者 唐筱涵 王煜涛 向宇燕 李素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生精功能障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其致病因素包括炎症、氧化应激、细胞过度凋亡和激素水平变化等。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精子的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BDNF对生精功能障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BDNF在炎症、激素、氧... 生精功能障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其致病因素包括炎症、氧化应激、细胞过度凋亡和激素水平变化等。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精子的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BDNF对生精功能障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BDNF在炎症、激素、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生精功能影响因素中的作用,为BDNF作为一种潜在的改善生精功能障碍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功能障碍 BDNF 炎症 氧化应激 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弱精子症合并超重人群精液PRDX2的表达变化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胥国麟 叶晓林 +2 位作者 钱体军 王云涛 赵文珍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初步探究PRDX2在弱精子症合并超重人群患者精子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科精液常规检查的101份精液标本,将其进行分组,符合正常体质量及正常活力精子的精液标本纳入正常组(60份),符... 目的:初步探究PRDX2在弱精子症合并超重人群患者精子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科精液常规检查的101份精液标本,将其进行分组,符合正常体质量及正常活力精子的精液标本纳入正常组(60份),符合体质量超重及弱精子症的精液标本纳入弱精超重组(41份);经精子自动分析仪检测精液常规参数,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RDX2在2组精子中的定位与表达量变化,并运用相关软件分析PRDX2的变化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RDX2主要定位在人精子中段线粒体处,弱精超重组人精子中PRDX2的荧光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且PRDX2荧光表达量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r=-0.857,P=0.002),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数呈正相关(r=0.827,P=0.003)。结论:弱精子症合并体质量超重人群精子的PRDX2表达下降,且其表达与精子活力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精子症 PRDX2 超重 精子活力
下载PDF
六子养精膏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临床观察
17
作者 雷静 陈晚娇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六子养精膏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予六子养精膏口服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总数... 目的:观察六子养精膏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予六子养精膏口服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总数、总活力(NP)+PR、PR、DF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3个月后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六子养精膏可明显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六子养精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赤峰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分析
18
作者 王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赤峰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睾丸发育异常组,各50例。三组患者... 目的:探讨赤峰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睾丸发育异常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睾丸发育异常组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率高于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ZFa位点、AZFb位点的缺失例数是0,AZFc位点的缺失例数是16例,AZFbc位点的缺失例数是1例,AZFabc位点的缺失例数是1例;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睾丸发育异常组的缺失位点均以AZFc为主。结论:初诊不孕不育、精子状态异常、睾丸发育异常患者容易出现Y染色体AZFc位点缺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初诊不孕不育 精子状态异常 睾丸发育异常 Y染色体微缺失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美琦 刘元君 +3 位作者 牟宗平 金丽娟 江国荣 黄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7,I000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方法选择住院T2DM患者200例,按中医证型分为阴虚热盛证40例,湿热困脾证33例,气阴两虚证103例,阴阳两虚证24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6名作为健康对照,收集临床资料,采集血清标本测...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方法选择住院T2DM患者200例,按中医证型分为阴虚热盛证40例,湿热困脾证33例,气阴两虚证103例,阴阳两虚证24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6名作为健康对照,收集临床资料,采集血清标本测定糖脂代谢等指标,采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采用R 3.4.1软件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和Alpha、Beta多样性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分析,使用LEfSe方法挖掘不同证型标志肠菌并分析与临床指标相关性,PICRUSt预测肠道菌群功能变化特征。结果T2DM各证候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人群相比,T2DM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P<0.05),湿热困脾证肠道菌群多样性最低。Venn图分析发现T2DM气阴两虚证有70个独有OTUs,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和阴阳两虚证独有的OTUs分别是13、4和8个。MRPP分析显示T2DM不同证候肠道菌群结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P<0.05)。属水平物种显著性差异分析显示,4种证候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菌属共有16种。LEfSe分析显示在T2DM的4种证候中,阴阳两虚证多样性最突出,拥有8种代表菌,其次是气阴两虚证及阴虚热盛证,各有2种代表菌;代表菌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与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脂代谢指标等存在相关性;湿热困脾证贯穿糖尿病全程,与各证型存在重叠,无代表菌群。菌群基因功能预测也证实4种不同证候肠道菌群功能在糖类物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途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T2DM患者存在菌群结构差异,可能影响着糖尿病病程进展及不同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候 肠道菌群 16S rRNA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